CN112118191A -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191A
CN112118191A CN202010986436.8A CN202010986436A CN112118191A CN 112118191 A CN112118191 A CN 112118191A CN 202010986436 A CN202010986436 A CN 202010986436A CN 112118191 A CN112118191 A CN 112118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round
trip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6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191B (zh
Inventor
衷璐洁
赵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864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 H04L47/19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e.g. TCP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历史往返传输时延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再根据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预测下一时刻的排队时延,根据预测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网络拥塞情况,并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及时有效的避免了网络拥塞。

Description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 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MPTCP)是对传统传输控制协议的一种延伸,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配置多条路径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MPTCP拥塞控制方法,通常采用链式增长算法(LinkedIncrease Algorithm,简称LIA)或者非耦合(uncoupled TCP)算法。
但是,无论是采用LIA还是uncoupled TCP算法,都需要被动等待到重传超时或重复确认后,才能确定网络拥塞,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避免网络拥塞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往返传输时延根据传输路径的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刻、发送端接收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以及发送端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确定。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包括:对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对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若所述排队时延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增大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若所述排队时延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减小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根据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各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之和以及侵略因子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历史往返传输时延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再根据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预测下一时刻的排队时延,根据预测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网络拥塞情况,并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及时有效的避免了网络拥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基于的一种数据包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多路传输控制协议(Multi 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MPTCP):是对传统TCP的一种延伸,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配置多条路径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拥塞窗口:在发送端设置的一个窗口结构,可以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动态调整该窗口大小,发送端只能发送大小小于该窗口的数据。
侵略因子:用来表示MPTCP对TCP的侵略情况的一个参数。
前向时延:某时刻某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从发送端经由若干个路由器到达接收端过程中,该数据包在路由器缓存的排队时延、系统的处理时延及数据包在链路上的传播时延总和。
后向时延:某时刻某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从接收端经由若干个路由器将确认数据包反馈给发送端过程中,该确认数据包在路由器缓存的排队时延、系统的处理时延及在链路上的传播时延总和,其中,确认数据包包括确认(Acknowledge character,简称ACK)字符,表示接收到的字符无误。
往返传输时延(Round-Trip Time,简称RTT):前向时延与后向时延之和。
现有技术中,针对MPTCP的拥塞控制方法,通常采用LIA算法或者uncoupled TCP算法。但是,无论是采用LIA还是uncoupled TCP算法,都需要被动等待到重传超时或重复确认后,才能确定网络拥塞,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避免网络拥塞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于,在网络未拥塞时就主动获取传输路径上的历史往返传输时延RTT,然后根据历史RTT预测下一时刻的RTT,并根据预测到的下一时刻的RTT确定下一时刻数据包的排队时延,最后根据预测的排队时延与排队时延均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网络拥塞情况,并及时调整拥塞窗口,从而实现了能够及时预测网络拥塞情况,并及时动态调整拥塞窗口,有效避免网络拥塞。
图1为本发明所基于的一种数据包传输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发送端设备1和接收端设备2,发送端设备1发送小于拥塞窗口的数据包给接收端设备2,接收端设备2接收到该数据包后,返回发送端设备1第一确认数据包,以表明接收端设备2已成功接收到数据包,发送端设备1在接收到第一确认数据包后,会向接收端设备2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以表明发送端设备1已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数据包。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具体来说,发送端与接收端之前存在多条传输路径,本步骤中,可以获取每条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或者探测包)在当前时刻t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RTT,从而获得对应于每条传输路径的RTT历史时间序列,其中,当前时刻t之前可以包括当前时刻t;在获取到RTT历史时间序列后,可以根据RTT历史时间序列预测该传输路径上未来某一时刻的RTT。
可选的,所述往返传输时延根据传输路径的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刻、发送端接收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以及发送端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确定。参考图1所示,T1表示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刻,T2表示接收端接收数据包时刻,T3表示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T4表示发送端在接收到第一确认数据包之后,向接收端反馈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在本实施例中,根据T1、T3以及T4确定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RTT,可参考公式(1)所示:
RTT(i)=R(p(i))-I(p(i))-T3(p(i)) (1)
其中,p(i)表示第i个数据包,R(p(i))表示T4,可通过在发送的数据包中设置时间戳来获取;I(p(i))表示T1,T3(p(i))表示T3。通过上述公式可知,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发送端接收到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到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之间的响应时间,即T3~T4时间段,相比与现有技术中,RTT仅考虑T1、T4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获取的RTT更精确。
可选的,步骤101中的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包括:对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对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具体地,在获取到RTT历史时间序列后,可以根据公式(2)对RTT历史时间序列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处理:
RTTpre(t) (1)=αxt+α(1-α)xt-1+α(1-α)2xt-2+…+α(1-α)t-1x1+(1-α)tBaseRTT (2)
其中,RTTpre(t) (1)表示第t时刻的一次指数平滑值;xt为第t时刻的RTT值;α为平滑系数(根据经验可设置为0.8);t=1,2,…,n;BaseRTT为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为了消除一次指数平滑处理所产生的偏差及滞后,可以按照公式(3)对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RTT历史时间序列进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
RTTpre(t) (2)=RTTpre(t) (1)+α(1-α)xt-1+α(1-α)2xt-2+…+α(1-α)t-1x1+(1-α)tBaseRTT (3)
之后,根据公式(4)计算下一时刻或者第t+T时刻的RTT预测值:
RTTpre(t+T)=(2RTTpre(t) (1)-RTTpre(t) (2))+[α(RTTpre(t) (1)-RTTpre(t) (2))/(1-α)]T (4)
其中,T为t时刻至预测时刻的间隔时刻数。
步骤102、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公式(5)来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QDelaypre=(B×D×RTTpre(t+T))/wr (5)
其中,D为数据包大小;B为当前占用路由器缓冲区的大小为D的数据包数量;wr为传输路径r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步骤103、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可选的,步骤103包括:若所述排队时延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增大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或者,若所述排队时延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减小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具体来说,将所预测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QDelaypre与预设阈值比较,当QDelaypre小于预设阈值时,说明预测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较小,当前网络资源较充足,可以调大传输路径r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当QDelaypre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预测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较大,当前网络可能存在拥塞,则可以减小传输路径r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经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步骤103的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根据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各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之和以及侵略因子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
具体来说,当QDelaypre小于预设阈值时,此时,可以确定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数据包,可以根据公式(6)调大传输路径r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wr+1
wr+1=min(wr+β/wtotal,wr+1/wr,wr+δ/wr) (6)
当QDelaypre大于预设阈值时,且传输路径r发生了一次数据包丢失后,可以根据公式(7)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wr+1
wr+1=wr-wr/2 (7)
其中,wtotal表示所有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之和;δ表示传输路径上拥塞窗口强度增长控制因子(例如δ=0.9);β表示控制MPTCP流对TCP流侵略性的常量因子,β可以根据公式(8)计算获得:
β=wtotal·[(maxr(wr/RTTr 2))/(Σr wr/RTTr)2] (8)
其中,RTTr表示传输路径r的RTT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通过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即本实施例通过历史往返传输时延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再根据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预测下一时刻的排队时延,根据预测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网络拥塞情况,并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及时有效的避免了网络拥塞。
结合前述的各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步骤202、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步骤203、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
步骤204、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
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步骤205、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步骤202以及步骤205分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步骤102以及步骤103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限定了预设阈值的具体确定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RTT时间序列确定RTT均值,可选的,根据公式(9)计算出RTT均值:
RTTavg=totalRTT/increRTT (9)
其中,totalRTT为传输路径r上,从传输开始至结束的RTT总和;increRTT为传输过程中RTT的增量。举例来说,假设在第t-2、t-1、t时刻,所测得RTT值依次为5ms、7ms、10ms,则totalRTT=5ms+7ms+10ms=22ms,increRTT为RTT的增量,即第t-2到第t-1时刻的增量为2ms,第t-1到t时刻的增量为3ms,则increRTT=5ms,对应的RTTavg=4.4ms。
然后,根据公式(10)计算出预设阈值,即排队时延均值QDelayavg
QDelayavg=RTTavg-BaseRTT (10)
最后,将预测出的RTT值与排队时延均值QDelayavg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动态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通过将所预测的排队时延值与预设阈值比较,实现了实时获取网络拥塞情况,并及时调整拥塞窗口,避免网络拥塞。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调整模块30,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往返传输时延根据传输路径的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刻、发送端接收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以及发送端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确定。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具体用于:对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对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根据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30,具体用于:若所述排队时延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增大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30,具体用于:若所述排队时延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减小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30,具体用于:根据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各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之和以及侵略因子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通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即本实施例通过历史往返传输时延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再根据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预测下一时刻的排队时延,根据预测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网络拥塞情况,并动态调整拥塞窗口,及时有效的避免了网络拥塞。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所述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如上的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连接。
处理器5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设置在终端侧,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
上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实施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传输时延根据传输路径的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刻、发送端接收第一确认数据包时刻以及发送端发送第二确认数据包时刻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包括:
对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
对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进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得到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
根据所述一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和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往返传输时延均值;
根据所述往返传输时延均值和基础时延确定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基础时延为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缓存队列为空时的数据包的往返传输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
若所述排队时延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增大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
若所述排队时延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减小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2、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包括:
根据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各传输路径当前时刻的拥塞窗口之和以及侵略因子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
8.一种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路径上的数据包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并根据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时刻的往返传输时延确定数据包的排队时延;
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与预设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传输路径下一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
9.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86436.8A 2020-09-18 2020-09-18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18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6436.8A CN11211819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6436.8A CN11211819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91A true CN112118191A (zh) 2020-12-22
CN112118191B CN112118191B (zh) 2023-07-28

Family

ID=7379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6436.8A Active CN112118191B (zh) 2020-09-18 2020-09-18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19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345A (zh) * 2021-04-20 2021-07-13 北京壹思达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频网延时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747253A (zh) * 2021-08-17 2021-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的确定方法、视频rtp接收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39922A (zh) * 2021-11-22 2022-02-11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通信服务分公司 基于路径拥塞度灰色预测的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268988A (zh) * 2021-12-30 2022-04-0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的低轨卫星拥塞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4553742A (zh) * 2021-12-22 2022-05-27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拥塞节点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022247A (zh) * 2022-06-02 2022-09-06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流控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65643A (zh) * 2022-07-14 2022-09-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6235A (zh) * 2022-05-31 2022-09-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416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08223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aptive Fast Retransmit Threshold to Make TCP Robust to Non-Congestion Events
US20110261691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Cheng Jin Congestion Window Control Based On Queuing Delay and Packet Loss
US20130016609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Hitachi, Ltd. Network equipment and frame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3888367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清华大学 基于分组传输时延的多路径tcp拥塞控制方法
CN105049369A (zh) * 2015-08-14 2015-11-11 浙江大学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mptcp的视频传输拥塞控制方法
CN105357138A (zh) * 2015-09-30 2016-02-24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低优先级的自适应可靠传输方法
US20160255009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with traffic priority determination
US20180054394A1 (en) * 2015-03-20 2018-02-22 Alcatel Lucent Scheduling of packets in network devices
CN108713311A (zh) * 2016-04-29 2018-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tcp报文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65151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排队时延的显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09873773A (zh) * 2019-03-14 2019-06-1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拥塞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6416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08223A1 (en) * 2008-07-09 2010-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aptive Fast Retransmit Threshold to Make TCP Robust to Non-Congestion Events
US20110261691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Cheng Jin Congestion Window Control Based On Queuing Delay and Packet Loss
US20130016609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Hitachi, Ltd. Network equipment and frame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03888367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清华大学 基于分组传输时延的多路径tcp拥塞控制方法
US20160255009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with traffic priority determination
US20180054394A1 (en) * 2015-03-20 2018-02-22 Alcatel Lucent Scheduling of packets in network devices
CN105049369A (zh) * 2015-08-14 2015-11-11 浙江大学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mptcp的视频传输拥塞控制方法
CN105357138A (zh) * 2015-09-30 2016-02-24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低优先级的自适应可靠传输方法
CN108713311A (zh) * 2016-04-29 2018-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tcp报文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65151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排队时延的显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09873773A (zh) * 2019-03-14 2019-06-1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拥塞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NDI B. HEINZELMAN: "An Application一Specific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沈伟, 冯瑞, 邵惠鹤: "基于Kalman算法及神经网络预测的网络流量控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no. 08 *
贾志刚;秦金华;: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拥塞控制算法",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
赵海涛: "车载异构网络中基于前向时延的多径传输路径调度优化", 通信学报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345A (zh) * 2021-04-20 2021-07-13 北京壹思达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频网延时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747253A (zh) * 2021-08-17 2021-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的确定方法、视频rtp接收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39922A (zh) * 2021-11-22 2022-02-11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通信服务分公司 基于路径拥塞度灰色预测的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39922B (zh) * 2021-11-22 2024-03-12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通信服务分公司 基于路径拥塞度灰色预测的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553742B (zh) * 2021-12-22 2023-11-03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拥塞节点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553742A (zh) * 2021-12-22 2022-05-27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拥塞节点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268988A (zh) * 2021-12-30 2022-04-0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的低轨卫星拥塞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4268988B (zh) * 2021-12-30 2022-10-2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5g的低轨卫星拥塞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5086235B (zh) * 2022-05-31 2024-03-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86235A (zh) * 2022-05-31 2022-09-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22247B (zh) * 2022-06-02 2023-10-20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流控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22247A (zh) * 2022-06-02 2022-09-06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流控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65643A (zh) * 2022-07-14 2022-09-1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5643B (zh) * 2022-07-14 2024-03-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链路拥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191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8191A (zh) 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407700B2 (ja)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輻輳制御方法、及び輻輳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KR102030574B1 (ko) 전송 제어 프로토콜(tcp) 데이터 패킷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시스템
EP1793557B1 (en) Adaptive delayed ACK switching for TCP applications
US7724750B2 (en) Expedi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packet based network
US808164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queue buffer
US79531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bandwidth control with user settings
US11870698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0645016B2 (en) Data packet network
WO2001045331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US200400177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rate of transmission for data packet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CN107800638B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683259A (zh) Tcp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469393B1 (en) Data packet network
US9887925B2 (en) Network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US8724458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data unit handling
KR20060100081A (ko) Arq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허용 횟수를 동적으로 조정하는방법 및 장치
JP4915415B2 (ja)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輻輳制御方法、及び輻輳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893398B1 (ja) 輻輳制御方法
CN115801683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B2541016A (en) Data packet network
GB2541019A (en) Data packet network
JP2005057620A (ja) 通信品質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