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5393A -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5393A
CN115065393A CN202210588052.XA CN202210588052A CN115065393A CN 115065393 A CN115065393 A CN 115065393A CN 202210588052 A CN202210588052 A CN 202210588052A CN 115065393 A CN115065393 A CN 115065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beams
grouping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80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锐
李韶华
安德烈斯·雷亚
克莱斯·蒂德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5065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5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UE实现的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包括:检测来自UE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多个波束;获得与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应的多个测量结果;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波束中的哪些波束属于相同的组,所述指示包括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和波束ID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属于一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得到所述组的组测量结果;将测量报告发送给UE的服务节点,其中,在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组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本申请是2017年11月2日提交的PCT国际申请PCT/CN2017/10918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780079300.5、发明名称为“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本节旨在提供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本文中的描述可能包括了要求保护的构思,但其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实现或描述的构思。因此,除非本文另有指示,否则本节中描述的内容不是本申请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也不因其被包含在本节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在未来一代中,现在正在讨论高频通信。由于高频场景中存在严重的路径损耗问题,因此需要高增益波束成形来提供良好的覆盖和高比特率。每个波束都由波束标识符进行标识,且用户设备UE能够测量各个波束的质量。来自UE的服务节点的波束能够由UE进行确认。然而,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无法由UE明确地进行确认。即,除了来自UE的服务节点的波束之外,UE并不知道哪个波束来自哪个相邻节点。
另一方面,需要UE通过测量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的质量来测量其相邻节点的质量,并且随后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其服务节点。服务节点将根据测量报告来决定针对该UE是否需要进行切换。由于UE不知道波束与其相邻节点的关系,因此提议UE报告每个单独波束的质量。根据该提议,最大报告波束数是有限的。为了将相邻节点的质量及时地通知给服务节点,一旦来自任一相邻节点的任一波束比来自服务节点的波束具有更好的质量,就触发报告。
这种提议存在一些问题。以图6中的场景作为示例,发明人发现,由于报告波束数有限,因此可以作为好的切换候选的一些相邻节点可能没有被包括在UE的测量报告中。而且,当所报告的波束中具有最佳质量的一些波束来自同一节点时,情况可能更糟。在图6中,具有波束1和波束2的小区0属于UE的服务节点。来自相邻节点1(示为小区1)的波束具有索引3、4,而且来自相邻节点2(示为小区2)的波束具有索引5、6。UE检测到波束1~6。假定所报告的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的最大数目是2,例如,如果波束3、4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好于波束5、6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那么UE将只报告与相邻节点1相对应的波束质量。波束质量的表征的其它示例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信干噪比(SINR)等。当相邻节点1过载且服务节点的质量变差时,服务节点将没有针对UE执行切换的候选。
综上所述,应该考虑如何在测量报告中提供更多相邻节点的质量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如下的方法、无线网络节点和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由UE实现的针对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来自UE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多个波束;
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的一个测量结果;
将测量报告发送给UE的服务节点,其中,在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组的测量结果。
另外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的一个测量结果,包括:
获得与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应的多个测量结果;
对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波束与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确定该组的一个测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组的一个测量结果包括:
获得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或者
获得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专用信令,从所述服务节点获得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或者
在一个或多个广播信道上,从所述UE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获得所述波束分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包括以下任一项: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或波束ID范围,使UE能够将任一范围之内的波束分类为一个组。
在一些替换实施例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包括组与确定的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形成组的一个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节点的对测量报告的偏好;
基于所述偏好,确定测量报告是基于每个组的。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由网络节点实现的用于获得测量报告的方法,其中网络节点是用户设备UE的服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
向UE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
接收来自UE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与所述波束分组信息相对应的组的至少一个测量结果。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UE通知其对测量报告的偏好;其中,所述偏好指示测量报告是基于每个组的。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由另一网络节点实现的用于获得测量报告的方法。该网络节点是用户设备UE的服务节点的相邻节点,且所述方法包括:
在广播信道上广播其波束分组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来自所述网络节点的波束与组之间的映射关系,使所述UE能够识别属于该组的波束。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网络节点自身与组的关系。
在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用户设备处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装置实现上述UE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项。
在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网络节点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网络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项。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将用户数据转发至蜂窝网络,以向用户设备(UE)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蜂窝网络包括基站,基站具有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且基站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方法。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一种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基站和UE。所述方法包括:在主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在主计算机处,发起经由包括基站的蜂窝网络的、承载所述用户数据的、至所述UE的传输,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方法。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所述主计算机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将用户数据转发至蜂窝网络,以向UE进行传输,其中,所述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UE的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提供了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一种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基站和UE。所述方法包括:在主计算机处,提供用户数据;以及在主计算机处,发起经由包括基站的蜂窝网络的、承载所述用户数据的、至所述UE的传输,其中,所述UE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方法。
通过在本公开的上述各个方面中所阐述的解决方案、以及下文中所讨论的那些解决方案,能够向UE的服务节点报告更多的相邻节点的质量。因此,服务节点将具有更多适当的候选以确定切换。通过及时地切换,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网络资源,且可以更好地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性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讨论本公开,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由UE实现的基于每个组进行报告的测量报告的方法实施例。
图2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服务节点获得波束分组信息并提供给其UE的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网络节点广播的波束分组信息的示例。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网络节点广播的波束分组信息的示例。
图5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UE获得网络侧对测量的偏好并相应动作的方法的逻辑流程图。
图6是UE能够检测来自其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多于一个波束的场景,其适用于背景技术和所公开的实施例。
图7是示出了适于实现本文所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示出了适于实现本文所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经由中间网络被连接至主计算机的电信网络。
图10是主计算机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基站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总体框图。
图11和图12是示出了包括主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可以按多种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而是,通过示例的方式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周密的和完整的,并会充分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似的标记指代相似的要素。
通常,除非本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根据其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例如,本公开中的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或经由固定连接可连接到网络的、能够从网络接收信息和/或向网络发送信息的任何终端设备。诸如上文所提及的服务节点和相邻节点的网络节点的示例可以指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点或接入节点,例如,根据任何合适的通信标准的无线电基站(“BS”),如节点B(“NB”)或演进的NB(“eNB”),用于执行稍后参照附图详细讨论的解决方案。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一个/所述元件、装置、组件、设备、步骤等”的所有引用应被开放地解释为指代元件、装置、组件、设备、步骤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文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来执行。关于本公开的任何方面的上述和下文的讨论也在与本公开的任何其它方面相关的适用部分中。
使用UE已知的波束分组信息,UE测量每个单独波束的质量,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来形成其测量报告。由UE检测到的波束根据波束分组信息进行分组。在同一个组内的多个波束得到一个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可以是该组的最好质量或平均质量。
采用这种方式,在测量报告中能够报告更多的相邻节点,从而向服务节点给出更多的切换候选。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UE实现的针对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来自UE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多个波束;
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的一个测量结果;
将测量报告发送给UE的服务节点,其中,在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组的测量结果。
图1示出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UE如何形成其测量报告。在下文中更加详细地介绍方法100。
在步骤101中,UE获得来自诸如无线网络节点的网络侧的波束分组信息。
该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波束标识符与波束所属的组之间的关系。一个组可以对应于一个相邻节点,或者,相邻节点被划分到两个或多于两个的组。
在步骤102中,UE已经检测到多个波束,并且UE测量每个单独波束的质量。对于UE已经检测到的每个单独波束,UE知晓其波束标识符及对应的质量。
UE能够在其对多个波束进行检测之前,例如,就在其连接至服务节点之后,获得波束分组信息。或者,UE能够在其对多个波束进行检测的同时,获得波束分组信息。在下文的描述中,UE能够通过其检测到的来自服务节点或相邻节点的波束,来获得波束分组信息。或者,在UE检测到多个波束并对其进行测量之后,UE可以等待,直至波束分组信息到来。即,步骤101可以先于步骤102而发生,或者这两个步骤可以同时发生。
在步骤103中,UE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获得每个组一个测量结果。
UE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获得组的一个测量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与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应的多个测量结果;
对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波束与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属于该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确定该组的一个测量结果。
使用已获得的波束分组信息,UE将其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分组为每个组一个测量结果。作为优选实施例,每个组的测量结果是该组内的波束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在步骤104中,UE将其测量报告发送至其服务节点。
现在与背景技术中的示例进行对比。在测量报告中,最大报告波束数变为最大报告组数,但是最大报告结果数的规则保持不变,还是2。基于每个相邻节点的平均波束强度,相邻节点1(作为组1)和相邻节点2(作为组2)二者都能够被报告。能够将更多的候选相邻节点的测量结果报告给服务节点,但是在背景技术中,当波束5和波束6比波束3和波束4具有更好的质量时,却只将相邻节点1报告给服务节点。
发明人发现了该提议中一些其它的问题。在该提议中,来自UE的测量结果的报告比所需要的更加频繁。例如,如果波束5的质量好于来自服务节点的波束1的质量,那么就触发发送测量报告,即使波束5和波束6的平均质量可能比波束1的质量更差、或者可能比都来自服务节点的波束1和波束2的平均质量更差也是如此。如果来自相邻节点2的多个波束在质量上非常不平衡,例如,波束5远远好于波束6,那么由相邻节点2所提供的服务就不稳定。当服务节点将UE切换至相邻节点2(根据具有高质量波束5的报告)时,有可能在切换之后不久,当前的服务节点(节点5)就会由于其信号强度急剧下降而将UE切换至其相邻节点之一,这导致乒乓效应。
因此,介绍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环境预先确定或动态设置阈值。只有在波束组的质量好于阈值时才发送测量报告。根据实际要求,阈值可以等于、或高于/低于来自服务节点的波束的平均质量。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测量报告的报告频率。
存在UE获得波束分组信息的几种方法。下文中将从网络节点将向UE通知波束分组信息的角度来详细解释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服务节点与其相邻节点进行通信,以获得来自每个相邻节点的波束的组信息。图2示出了使用2个相邻节点进行说明的主要步骤。在图2中,在步骤201,服务节点与相邻节点1进行协商,获知相邻节点1的波束分组信息。该信息在步骤201中由服务节点准备好,并且将在步骤203中被传送至UE。在协商期间,相邻节点1与服务节点交换其波束分组信息,因此获知服务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协商将包括来回的多个信令,但是为了简化我们在这里使用一个步骤。相应地,在步骤202,通过与相邻节点2进行协商,服务节点获得相邻节点2的波束分组信息。在步骤203,服务节点将这两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发送至UE。对于步骤201和步骤202的顺序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步骤203能够被拆分为分别位于步骤201和步骤202之后的、用于报告相邻节点1和相邻节点2的波束分组信息的两部分。
在步骤203,服务节点向UE通知波束分组信息。可以通过专用信令,例如,RRC-连接-重配置,来发送该信息,以指示UE的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波束分组信息可以是例如以下中的任一项: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或波束ID范围等。在下文中描述了具体示例,不限于上述三种方式。
以时机范围作为示例。波束分组信息指示哪些(哪个)子帧或传输间隔TTI的波束属于同一组(具有组ID)。假定UE检测到波束1~6,并且波束2和3在子帧0内,波束1和6在子帧1内。UE被告知,子帧0内的波束属于相邻节点1(组1,组ID是节点ID)。UE将波束2和3分组为同一组,并且基于波束2和3的测量结果形成一个测量结果。
以波束ID范围作为示例。波束分组信息指示属于同一组的波束ID的范围。这里的波束ID不一定要求是波束的实际标识,但是波束索引是一个很好的示例。移动性(mobility)参考信号MRS包括波束标识,因此,UE能够通过波束的MRS来识别波束。假定波束分组信息指示索引为5~8的波束将被分类到同一组,该组与相邻节点2相对应,那么UE将会把检测到的波束5和6分组为同一组。
波束ID范围示例的一种变形是指示UE在同一组中使用固定的波束数。例如,波束1~3属于组0,波束4~6属于组1,波束7~9属于组2,等等。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波束分组信息,将所检测到的、在相同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或者在相同的PRB位置范围的波束指示为同一组。具有有限时间和频率范围的波束将被UE分类为同一组。
从UE的角度来看,在步骤204,UE基于接收到的波束分组信息来得到组,该波束分组信息隐含指示波束与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实施例在步骤203变化。向UE传送组ID与确定的波束ID之间的显式映射。例如,组1={波束0,5,30},分组2={波束,3,35,100}。当UE检测到波束5和30时,其测量报告可以包括组1的测量结果。服务节点然后将获知与组1相对应的相邻节点或小区。
使用这种方法,在步骤204,UE能够知晓哪个波束属于哪个组,并且由此能够知晓波束来自哪个相邻节点,并且然后能够将其分组到一起,从UE方面来看,这对应于步骤102~103。步骤201~203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101,但是从服务节点的角度进行描述。
关于UE如何获得波束分组信息(图1中的步骤101),另一种方法是,相邻节点提供其波束分组信息,该波束分组信息是经由其广播消息的、波束与组之间的映射信息。UE通过检测来自相邻节点的这些广播消息来获得该映射信息。
从网络节点的角度来看,每个节点都广播来自其自身的波束的信息,例如,在其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进行广播。从UE的角度来看,UE通过检测来自其相邻节点的PBCH,来获取指示波束ID与其组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波束分组信息。
在图3中示出了波束分组信息的示例形式。
在相邻节点1的广播信道中作为主信息块MIB广播图3中的具有其相关波束ID(0~n-1)的PBCH。在每个节点的PBCH中显式地发送一个或多个波束ID。使用组ID对PBCH进行加扰。如上文所述,网络节点ID可以对应于单个组ID、或者可以对应于多个组ID。例如,当节点服务于3个小区时,组ID可以对应于单个小区ID。为了简化,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采用一个节点服务一个小区并且将节点ID作为组ID。波束0~n-1广播图3所示的相同的PBCH。从UE方面来看,如图1中的步骤101所示,当其接收到图3中所示的波束中的PBCH时,如果其能够使用对应的ID对PBCH进行解码,并且然后得到PBCH中的波束0~波束n-1的波束ID,那么UE知晓波束0~波束n-1与对应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当UE检测到波束0时,UE知晓可以将波束0分组到具有对应的节点ID的节点。
在图4中示出了波束分组信息的另一示例形式。在这个示例中,组ID是小区ID。
使用小区ID对PBCH进行加扰,并通过波束发送PBCH。在这个示例中,节点分别通过不同的波束(波束1~5)来广播多个PBCH(即,PBCH 1、PBCH 2、PBCH 3、PBCH 4、PBCH 5)。即,使用波束扫描来发送PBCH,例如,通过波束1来发送PBCH 1、通过波束2来发送PBCH 2等。使用组ID(小区ID)对每个PBCH进行加扰。PBCH 1、PBCH 2、PBCH 3使用小区ID 1进行加扰,而PBCH 4和PBCH 5则使用小区ID 2进行加扰。
在UE获取PBCH时,基于根据小区ID所产生的加扰ID、以及针对PBCH发送所在的波束的资源分配,UE能够得出与组相关联的波束。在这个示例中,UE能够将小区ID 1与波束1、波束2、波束3相关联,并且能够将小区ID 2与波束4和波束5相关联。具有相同的小区ID的波束可以在UE处被假定为相同组。因此,能够获取一个或多个波束与其组之间的映射。
为了增加灵活性,网络节点还能够向UE通知其偏好。例如,在理想回程的环境下,切换的成本很低。频繁切换不是试图避免的场景。网络侧可能想要知晓单独波束的质量,以提供以UE为中心的服务,这意味着由质量最好的波束为UE提供服务。但是有时候,网络节点的偏好是知晓组波束质量。图5是示出了从UE角度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
在步骤510,UE获得来自网络侧的波束分组信息和网络偏好信息。
UE可以首先获得来自其服务节点的网络偏好信息。UE随后将在步骤502检查偏好。当偏好指示每个组进行报告时,UE可以主动请求波束分组信息,即,在步骤501中的、来自服务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或者,在步骤501,服务节点可以向UE主动提供该信息。或者,在步骤501,UE监视并检测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以获得波束分组的广播信息。随后,在步骤504,当UE检测到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时,UE针对每个组产生其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报告给服务节点。
当在步骤502中的偏好指示根据波束进行报告,且UE检测到来自相邻节点的波束时,在步骤503,UE根据波束产生其测量报告,并且将测量报告报告给服务节点。根据上述描述,可以发现,图5中的步骤仅仅用于逻辑上的理解。实际的步骤和这些步骤的顺序将不会受限于上述描述和这些步骤的编号(501~504)的顺序。可以设想,在服务节点与UE连接期间,服务节点可以改变其偏好,而UE将相应地调整其测量报告的内容,切换至步骤503和步骤504、或从这两个步骤进行切换。测量报告的灵活性提高了。
类似地,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还提供了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
具体地,图7是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700的简化框图。如图所示,设备700包括:处理器、耦合至处理器的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器的适当的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以及耦合至TX/RX的通信接口(仅示出了天线)。存储器存储至少一部分程序。程序存储由UE实现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指令。
图7也适用于说明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可以是UE的服务节点或服务节点的相邻节点。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耦合至处理器的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器的适当的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以及耦合至TX/RX的通信接口(仅示出了天线)。存储器存储至少一部分程序。程序存储分别由服务节点或相邻节点实现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指令。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UE 800的框图。如图所示,UE 800包括:检测单元810,被配置为检测来自UE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多个波束。UE 800还包括:形成单元820,被配置为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的一个测量结果。UE 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30,被配置为将测量报告发送给UE的服务节点,其中,在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组的测量结果。
类似地,诸如服务节点或相邻节点的网络节点也可以被划分为实现方法权利要求的步骤的模块。
参考图9,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包括:电信网络3210,诸如,3GPP类型的蜂窝网络,其包括接入网络3211(诸如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3214。接入网络3211包括多个基站3212a、3212b、3212c,诸如NB、eNB、gNB、或者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基站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3213a、3213b、3213c。每个基站3212a、3212b、3212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3215可连接至核心网络3214。位于覆盖区域3213c中的第一用户设备(UE)3291被配置为无线连接至对应的基站3212c、或者被对应的基站3212c寻呼。位于覆盖区域3213a中的第二用户设备3292可无线连接至对应的基站3212a。尽管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多个UE 3291、32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唯一一个UE处于覆盖区域或唯一一个UE连接至对应的基站3212的情形。
电信网络3210自身连接至主计算机3230,主计算机可以被实现在独立服务器、基于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中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可以被实现为服务器集群中的处理资源。主计算机3230可以隶属于服务提供者或由服务提供者进行控制,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者操作或代表服务提供者。电信网络3210与主计算机3230之间的连接3221、3222可以从核心网络3214直接延伸至主计算机3230,或者可以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3220进行延伸。中间网络3220可以是公共网络、私有网络或伺服网络中的多于一个网络的一个或其组合;如果存在任何的中间网络3220,则中间网络3220可以是骨干网络或互联网;具体地,中间网络322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子网络(未示出)。
图9中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连接的UE 3291、3292之一与主计算机3230之间的连接性。连接性可以被描述为过顶(OTT)连接3250。主计算机3230及互联的UE 3291、3292被配置为使用接入网络3211、核心网络3214、任一中间网络3220、以及可以作为中间媒介的其它可能的基础结构(未示出),经由OTT连接3250来传递数据和/或信令。OTT连接3250在以下意义上可能是透明的:OTT连接3250所经过的、参与通信的通信设备不知道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的路由。例如,可以不向基站3212或者无需向基站3212通知将被转发(例如,切换)至所连接的UE 3291的、带有源自主计算机3230的数据的、即将到来的下行链路输入通信的过去路由。类似地,基站3212无需知道从UE 3291至主计算机3230的、上行链路输出通信的将来路由。
现在将参考图10描述上述段落中讨论的根据实施例的UE、基站和主计算机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3300中,主计算机3310包括:硬件3315,包括通信接口3316,被配置为建立和维护与通信系统33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之间的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主计算机3310还包括处理电路3318,处理电路3318可以具有存储能力和/或处理能力。具体地,处理电路331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组合(未示出)。主计算机3310还包括软件3311,软件3311被存储在主计算机3310中或可由其访问,并且可以由处理电路3318执行。软件3311包括主机应用3312。主机应用3312可操作地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所述远程用户诸如是经由OTT连接3350所连接的UE 3330,OTT连接终止于UE 3330和主计算机3310。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33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3350所发送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3300还包括基站3320,该基站被配备在电信系统中,且该基站包括硬件3325,该硬件使基站能够与主计算机3310和UE 3330进行通信。硬件3325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326,用于建立和维护与通信系统33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之间的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以及无线电接口3327,用于建立和维护与位于基站3320所服务的覆盖区域(在图10中未示出)中的UE 3330的至少一个无线连接3370。通信接口3326可以被配置为便于与主计算机3310的连接3360。连接3360可以是直连,或者,该连接可以经过电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在图10中未示出)和/或经过电信网络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基站3320的硬件3325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3328,该处理电路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组合(未示出)。基站3320还具有软件3321,软件3321被内部存储或经由外部连接可访问。
通信系统3300还包括已经提及的UE 3330。UE的硬件3335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3337,被配置为建立和维护与服务于UE 3330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的基站之间的无线连接3370。UE 3330的硬件3335还包括:处理电路3338,该处理电路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组合(未示出)。UE 3330还包括软件3331,软件3331被存储在UE 3330中或可由其访问,并且可以由处理电路3338执行。软件3331包括客户端应用3332。客户端应用3332在主计算机3310的支持下,经由UE3330,可操作以向人类用户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计算机3310中,正在执行的主机应用3312能够经由OTT连接3350与正在执行的客户端应用3332进行通信,OTT连接终止于UE3330和主计算机3310。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3332可以从主机应用3312接收请求数据,并且可以响应于该请求数据而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3350可以传递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二者。客户端应用3332能够与用户交互,以产生其提供的用户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10中示出的主计算机3310、基站3320、以及UE 3330可能分别与图9中的主计算机3230、基站3212a、3212b、3212c中的一个基站、以及UE 3291、3292中的一个UE等同。即,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方式可能如图10所示,而周边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能是图9所示的情况,二者之间相互独立。
在图10中,已经抽象地画出OTT连接3350,用以说明主计算机3310与用户设备3330之间经由基站3320的通信,但是没有明确地提及任何中间设备和经由这些设备的准确的路由消息。网络基础结构可以确定路由,可以配置成针对UE 3330、或针对操作主计算机3310的服务提供者、或针对二者隐藏路由。在OTT连接3350被激活的同时,网络基础结构还可以执行决策,其通过这些决策动态改变路由(例如,基于网络重配置或负载均衡的考虑)。
UE 3330与基站3320之间的无线连接3370与本公开的全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一致。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善了使用OTT连接3350为UE 3330所提供的OTT服务的性能,其中无线连接3370形成最后一部分。更准确地,这些实施例的教导能够改善测量和切换,并且因此提供了诸如更好的用户体验的益处。
可以提供另一个测量过程,用于监视数据速率、延迟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改善的其它因素。响应于测量结果中的改变,还可能存在用于重新配置主计算机3310与UE 3330之间的OTT连接3350的可选的网络功能。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33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可以被实现在主计算机3310的软件3311中、或被实现在UE 3330的软件3331中、或者被实现在二者中。在实施例中,可以在OTT连接3350所经过的通信设备中部署传感器(未示出)、或者结合这些通信设备部署传感器(未示出);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被监视的上述示例的量的值、或者通过提供软件3311、3331基于其可以计算或估计被监视的量的其它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3350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新配置无需影响基站3320,并且其对于基站3320可能是未知的或无法感知的。这些过程和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可能是已知的和可实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能涉及用于帮助主计算机3310测量吞吐量、传播时间、延迟等的专有UE信令。测量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软件3311、3331在监视传播时间、错误等的同时,使用OTT连接3350来发送消息(特别是空消息或“伪”消息)。
图1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9和图10所描述的那些主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这部分中将仅仅包括图11的附图标记。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3410中,主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3410的可选子步骤3411中,主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3420中,主计算机发起至UE的传输,该传输承载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三步骤3430中,根据本公开的全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发送(例如,通过波束)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承载在主计算机所发起的传输中。在可选的第四步骤3440中,UE执行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与由主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相关联。
图1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9和图10所描述的那些主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这部分中将仅仅包括图12的附图标记。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3510中,主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子步骤(未示出)中,主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3520中,主计算机发起至UE的传输,该传输承载用户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全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以经由基站进行传递。在可选的第三步骤3530中,UE接收传输中承载的用户数据。
前面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实施例。受益于上文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呈现的教导,本公开的这些实施例所属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本文所阐述的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且修改和其它实施例预期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虽然本文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其用于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且不用于限制目的。
尽管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但是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或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其它组合,而不仅仅是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列出的组合。
这里还要注意,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相反,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若干变化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由用户设备UE实现的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来自UE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多个波束;
获得与所述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应的多个测量结果;
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测量结果,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波束中的哪些波束属于相同的组,所述指示包括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和波束ID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于波束分组信息来形成组测量结果包括:基于属于一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得到所述组的组测量结果;
将测量报告发送给UE的服务节点,其中,在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组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所述组测量结果包括:
获得属于所述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或者
获得属于所述组的波束的所有测量结果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专用信令,从所述服务节点获得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或者
在一个或多个广播信道上,从所述UE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获得所述波束分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包括组与相应的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形成组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节点的对测量报告的偏好;
所述偏好指示测量报告是基于每个组的。
6.一种由网络节点实现的用于获得测量报告的方法,所述网络节点是用户设备UE的服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从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获得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哪些波束属于相同的组,所述指示包括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和波束ID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向UE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相邻节点的波束分组信息;
接收来自UE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与所述波束分组信息相对应的组测量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UE通知其对测量报告的偏好;其中,所述偏好指示测量报告是基于每个组的。
8.一种由网络节点实现的用于获得测量报告的方法,所述网络节点是用户设备UE的服务节点的相邻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广播信道上广播或向所述服务节点发送其波束分组信息,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来自所述网络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多个波束中的哪些波束属于相同的组,所述指示包括频率位置范围、时机范围和波束ID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波束分组信息指示来自所述网络节点的波束与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使所述UE能够识别属于该组的波束。
9.一种用户设备处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
10.一种网络节点处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装置实现权利要求6或7。
11.一种网络节点处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装置实现权利要求8。
12.一种通信系统(3300),包括主计算机(3310),所述主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3318),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3316),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至蜂窝网络,以向用户设备UE(3330)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蜂窝网络包括基站(3320),所述基站(3320)具有无线电接口(3327)和处理电路(3328),所述基站的处理电路(3328)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7中的任一项的方法或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3300),其中:
包括所述基站(3320)和所述UE(3330),其中,所述UE(3330)被配置为与所述基站(3320)进行通信;所述主计算机(3310)的处理电路(3318)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3312),由此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3330)包括处理电路(3338),所述处理电路(3338)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3312)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3332)。
14.一种通信系统(3300),包括主计算机(3310),所述主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3318),被配置为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3316),被配置为将所述用户数据转发至蜂窝网络,以向用户设备UE(3330)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UE(3330)包括无线电接口(3337)和处理电路(3338),所述UE的所述处理电路(3338)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3300),还包括所述UE(3330),所述蜂窝网络还包括基站(3320),所述基站(3320)被配置为与所述UE(3330)进行通信;
所述主计算机(3310)的处理电路(3318)被配置为执行主机应用(3312),由此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的处理电路(3338)被配置为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3312)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3332)。
CN202210588052.XA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Pending CN115065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74 2016-11-04
CNPCT/CN2016/104674 2016-11-04
PCT/CN2017/109181 WO2018082628A1 (en) 2016-11-04 2017-11-02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a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nodes
CN201780079300.5A CN110089145B (zh)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300.5A Division CN110089145B (zh)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393A true CN115065393A (zh) 2022-09-16

Family

ID=6207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8052.XA Pending CN115065393A (zh)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CN201780079300.5A Active CN110089145B (zh)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300.5A Active CN110089145B (zh) 2016-11-04 2017-11-02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57789B2 (zh)
EP (1) EP3536014A4 (zh)
JP (1) JP6998374B2 (zh)
CN (2) CN115065393A (zh)
RU (1) RU2718589C1 (zh)
WO (1) WO2018082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5567B2 (en) * 2018-02-15 2023-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CSI repor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20027710A1 (en) * 2018-08-02 2020-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r peak rate and transport block size
WO2020065818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1491304B (zh) * 2019-01-2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波束处理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595704B (zh) * 2019-06-12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8042513A (zh) * 2019-10-08 2024-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束赋型报告传输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84105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管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TWI832329B (zh) * 2022-07-14 2024-02-11 聯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負載管理系統及網路負載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7315B2 (en) * 2004-08-31 2009-11-10 Black Chuck A Multi-layered measurement model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 for data collection using same
WO2011150549A1 (en)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PL2896141T3 (pl) * 2012-09-12 2020-07-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osób w węźle sieci, sposób w urządzeniu użytkownika, węzeł sieci i urządzenie użytkownika do wybierania kandydata na wiązkę
KR101980091B1 (ko) * 2012-10-18 2019-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49772B1 (ko) 2013-01-15 2019-11-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69662B1 (ko) * 2014-03-10 2020-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71561B1 (ko) 2014-04-07 2020-10-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기반 셀룰러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빔 추적 방법 및 장치
US10355761B2 (en) * 2014-10-07 2019-07-16 Mediatek Inc. Beam administration methods for cellular/wireless networks
KR102363547B1 (ko) * 2014-11-26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148127A1 (ja) 2015-03-16 2016-09-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HUE044311T2 (hu) * 2015-07-31 2019-10-28 Intel Ip Corp Hálózat felfedezés és sugárnyaláb gyûjtés nyaláb cella mûvelethe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145A (zh) 2019-08-02
EP3536014A1 (en) 2019-09-11
JP2020502879A (ja) 2020-01-23
US11057789B2 (en) 2021-07-06
US11477684B2 (en) 2022-10-18
CN110089145B (zh) 2022-10-04
JP6998374B2 (ja) 2022-01-18
RU2718589C1 (ru) 2020-04-08
WO2018082628A1 (en) 2018-05-11
US20200059807A1 (en) 2020-02-20
US20210084518A1 (en) 2021-03-18
EP3536014A4 (en)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9145B (zh) 用于进行测量报告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节点
CN110546929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64008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node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s of cells and bea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35055B (zh) 测量方法,csi-rs资源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8632825B (zh) 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11869118B (zh) 用于执行波束测量的方法、无线设备及介质
US11277761B2 (en)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signal quality
CN110574412A (zh) 用于处理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无线装置、无线电网络节点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US11064406B2 (en) Method for using a short signal identity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terminal and a radio access node, a radio terminal and a radio access node
TW202412540A (zh) Ml模型的泛化與規範
CN116998177A (zh) 处理用户设备的层3测量
CN113812095A (zh) 朝向终端设备的组的经波束成形的传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253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