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5128B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65128B CN115065128B CN202210886899.6A CN202210886899A CN115065128B CN 115065128 B CN115065128 B CN 115065128B CN 202210886899 A CN202210886899 A CN 202210886899A CN 115065128 B CN115065128 B CN 1150651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charging
- oxide semiconductor
- metal oxide
- field ef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32—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可以降低成本,减小占用空间。该电子设备具有反向充电功能,反向充电功能是电子设备为其他待充电的外部设备充电的功能;电子设备包括:马达;马达驱动模块,与马达电连接,用于驱动马达振动;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无线充电传输模块,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线外接接口,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马达驱动模块,还用于向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或者,向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提供充电功率,以使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向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伴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为其内部的电池充电。其中,电子设备(如手机)不仅可以通过例如电源适配器和线缆进行有线充电,还可以为另一个电子设备有线充电;以及,不仅可以使用例如无线充电底座进行无线充电,还可以为另一个电子设备(如手机或智能手表)无线充电。但是,两种充电方式必然会导致电子设备中的器件增多,增加成本,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保证两种充电模式的前提下,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小占用空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反向充电功能,反向充电功能是电子设备为其他待充电的外部设备充电的功能;电子设备包括:马达;马达驱动模块,与马达电连接,用于驱动马达振动;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无线充电传输模块,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有线外接接口,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马达驱动模块,还用于向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或者,向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提供充电功率,以使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向支持无线充电的所述外部设备充电。
本申请中,驱动马达振动的马达驱动模块不仅可以驱动马达振动,还可以复用为提供充电电压的模块,相比于在电子设备中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的供电模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减少一个供电模块,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占比,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示例性的,有线外接接口例如包括USB接口。
示例性的,USB接口可以为USB Type-C接口,USB Type-C接口不区分正反面,是一种支持双面插入的接口。
示例性的,马达可以是X轴马达,相应的,马达驱动模块输出5-10V的电压,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不同时,驱动马达振动时,马达的振感不同。示例性的,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较大时,马达的振感较强,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较小时,马达的振感较弱。
示例性的,马达驱动模块可以是单独的一个芯片,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一些模块中,例如集成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再如集成在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中等。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电池、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有线外接接口和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分别与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有线外接接口和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处理器用于在获取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无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或有线外接接口处的有线正向充电信号时,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将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电压或有线外接接口处的电压转换为电池所需的电压,以为电池充电;处理器还用于在获取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无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或有线外接接口处的有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和/或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通过马达驱动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电池等配合进行供电,可以保证电子设备中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顺利进行,且不用单独设置一个供电模块,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不仅具有反向充电功能,还具有正向充电功能,即还可以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或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充电器为电池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当有线外接接口插入有充电器时,充电器向处理器发送的充电信号为有线正向充电信号。
示例性的,当有线外接接口插入有待充电的外部设备时,外部设备向处理器发送的充电信号为有线反向充电信号。
示例性的,当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有无线充电器时,无线充电器向处理器发送的充电信号为无线正向充电信号。
示例性的,当有线外接接口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待充电的外部设备时,外部设备向处理器发送的充电信号为无线反向充电信号。
示例性的,处理器可以单独的一个模块,也可以集成有一些模块,例如其内部还集成有电源管理芯片,通过处理器和其内部的电源管理芯片一起实现上述控制。
示例性的,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快充协议模块,也可以仅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当充电管理电路还包括快充协议模块时,电子设备具有快充功能。快充协议模块可以为单独的模块,也可以集成在充电管理模块中。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的基础上,当检测到需要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充电时,处理器还用于降低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
这样设置可以避免马达驱动模块驱动能力较弱时,无法同时驱动马达以及供电。当然,如果马达驱动模块的驱动能力较强,可以不用降低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
示例性的,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的电压范围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降低马达驱动模块的输出电压可以是在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第二电压时,将第二电压降低到第一电压;也可以是,将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全部都降低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可以保证驱动马达和供电可以同时进行即可。
示例性的,当马达为X轴马达时,马达驱动模块一般输出的为5-10V的电压,当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是10V时,可以降低马达驱动模块的电压,当输出其他电压时,无需降低电压。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的基础上,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将电池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电压,以及用于控制马达驱动模块为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或,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控制充电管理电路为电池进行充电,以及用于控制马达驱动模块为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或,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充电管理电路为电池进行充电,以及用于控制马达驱动模块为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外部设备充电。
当然,马达驱动模块供电的场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可以通过马达驱动模块进行供电的场景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的基础上,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有线外接接口和充电管理电路之间;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管理电路之间;当进行有线正向充电或有线反向充电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当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或无线反向充电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当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当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反向充电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当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当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和有线正向充电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通过设置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可以避免各传输路径中信号的相互干扰,保证充电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基础上,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本身所具有的体二极管,且两个串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体二极管相对设置可以避免电流的泄露,保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彻底关断。
当然,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类型并不限于此,只要在导通时,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截止时,实现信号的切断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第四开关模块位于有线外接接口和马达驱动模块之间;第三开关模块位于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和马达驱动模块之间;当马达驱动模块向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时,第四开关模块导通;当马达驱动模块向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提供充电功率时,第三开关模块导通。通过设置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在保证在不需要马达驱动模块供电时,马达驱动模块可以全部用来驱动马达,进而保证马达的振感。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的基础上,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负载开关;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与马达驱动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离模块,用于隔离第一预设电压,其中,第一预设电压为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且对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造成损坏的电压。
这样即便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较高,也不会对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造成损坏。
示例性的,当马达为X轴马达时,马达驱动模块一般输出的为5-10V的电压,而负载开关的耐压一般是5V,因此,当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是10V时,可能会对负载开关造成损坏。所以通过设置隔离模块,当马达驱动模块输出10V时,隔离模块对此进行隔离,当需要供电时,则隔离模块导通。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负载开关的基础上,隔离模块包括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电阻;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设置,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电连接,体二极管的阳极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体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以及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以及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负载开关的基础上,隔离模块包括两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电阻;两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包括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设置,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固定电压,所述固定电压大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的基础上,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过设置耐压较高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避免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大电压对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造成损坏。
示例性的,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可以均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也可以均包括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还可以一个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一个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上述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基础上,第三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四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本申请所具有的体二极管,且两个串联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体二极管相对设置可以避免电流的泄露,保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彻底关断。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有线外接接口和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分别与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有线外接接口和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有线外接接口和充电管理电路之间,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时,第一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当处理器在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检测到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且有线外接接口处正在进行有线反向充电时,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第一开关模块中与充电管理电路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第四开关模块中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然后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以及,第四开关模块中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导通。这样一来,实现了有线外接接口处的供电电压不间断,避免了当有线外接接口处插入的是数字耳机,然后再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时,电子设备外放出声的问题,且可以避免有线反向充电,采用马达驱动模块供电时,影响马达振感的问题。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包括无线充电芯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包括无线线圈。
当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传输模块的类型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只要可以完全电子设备的无线正向充电和无线反向充电即可。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马达包括X轴马达。当然,马达的类型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只要可以实现振感即可。当马达的类型改变时,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也会相应的改变。具体可以根据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保证供电和驱动马达的同时进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该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电子设备中,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控制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供电。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控制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供电,包括:获取第一供电信号,其中,第一供电信号为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供电的信号;判断马达有没有振动;若马达没有振动,则根据外部设备的供电要求和马达驱动模块的驱动能力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马达没有振动,说明现在不需要马达驱动模块驱动马达,因此,马达驱动模块可以全部用来供电,这样一来,可以提高供电效率。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马达在振动,则判断马达的振动状态,其中,马达的振动状态包括瞬态振动和稳态振动;若马达的振动状态为稳态振动,则控制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第二预设电压,其中,第二预设电压为驱动马达稳态振动的电压。马达在稳态振动,说明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本身就比较小,马达驱动模块可以同时驱动马达和用来供电。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马达的振动状态为瞬态振动,则降低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马达的振动状态为瞬态振动,说明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较大,存在马达驱动模块无法同时驱动马达和供电的可能,因此,需要降低马达驱动模块的输出电压,保证马达驱动模块可以同时驱动马达和用来供电。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在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检测到有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且有线外接接口处正在进行有线反向充电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第一开关模块中与充电管理电路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控制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第四开关模块中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以及,控制第四开关模块中与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导通。实现了有线外接接口处的供电电压不间断,避免了当有线外接接口处插入的是数字耳机,然后再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时,电子设备外放出声的问题,且可以避免有线反向充电,采用马达驱动模块供电时,影响马达振感的问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充电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充电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充电控制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11为相关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头戴式显示装置、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头戴式显示装置、车载电脑、电视、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特殊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内的电池进行充电,还可以将电池作为电源向外部的电子设备(也称外部设备)供电。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对电子设备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为正向充电,其中,例如通过电源适配器对电子设备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为有线正向充电,例如通过无线充电底座为电子设备内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为无线正向充电。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利用自身电池存储的电能,为另一个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表)充电的过程为反向充电,其中,电子设备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活动式(on the go,OTG)连接外部待充电设备,以为其进行充电的过程为有线反向充电,电子设备例如通过无线线圈发射无线充电信号给其他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为无线反向充电。
参见图1,图1示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快充协议模块143,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马达驱动模块196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通过接口实现与电子设备100其他模块的电连接以及控制。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电连接电源适配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电连接待充电设备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还可以用于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具体的,处理器110与USB接口130电连接,处理器110基于USB接口130的信号确定USB接口130连接的设备的类型。也可以用于电连接耳机(如数字耳机等),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电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底座等),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还可以用于向外输出电源,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为Charger IC,支持OTG功能,且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可调。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发射无线充电输出,且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可调。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快充协议模块143可以为快充协议芯片,快充协议模块143例如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或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与外部设备的快充协议模块进行数据通信,以识别外部设备所支持的快充协议,以及进行快充协议交互,以确定是否可以快速充电(也称为快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快充指的是采用充电功率大于10W,例如可以为18W、22.5W、40W、60W、100W等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快充协议模块143包括但不限于SCP模块,即电子设备100支持超级充电协议(Super Charge Protocol,SCP)。快充协议交互的过程和解释可以参照已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用于进行无线功率传输和基于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信控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可以是芯片,也可以是一组电路。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例如可以为无线线圈。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4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5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可以参考已有的相关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马达191可以在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下产生振动提示,即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马达驱动模块196独立设置,即马达驱动模块196为一个独立的芯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马达驱动模块196也可以设置于电源管理模块141中。马达驱动模块196例如可以通过处理器110控制,也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控制。示例性的,当马达驱动模块196由电源管理模块141控制时,电源管理模块141获取到马达振动请求时,将马达振动请求转换成振动控制信号后传输至马达驱动模块196,以使马达驱动模块196根据振动控制信号驱动马达191振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马达驱动模块196不仅可以驱动马达191振动,其还可以与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池141等相配合实现有线充电(包括有线正充和有线反充)和无线充电(包括无线正充和无线反充),下面内容会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2,图2示出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池142、快充协议模块143、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马达191、马达驱动模块196、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一端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二端分别与快充协议模块143以及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快充协议模块143以及充电管理模块140分别与电池142电连接。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20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20的第二端分别与快充协议模块143以及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与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电连接。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电连接,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均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一端与USB接口130电连接,马达驱动模块196分别与马达191和处理器110电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控制端可以分别与处理器110电连接,通过处理器11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导通或关断;还可以分别与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通过充电管理模块140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导通或关断;还可以一部分开关模块由处理器110控制导通或关断,一部分开关模块由充电管理模块140控制导通或关断。当然,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中的其他具有控制功能的模块进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可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导通或关断即可。
示例性的,参见图3,图3示出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其中,该场景是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下述示例也均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下述示例不再赘述。如图2和图3所示,当手机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电源适配器200和线缆接入,亦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正向充电信号时,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根据与电源适配器200的协议交互,确定快充还是慢充(例如充电功率等于或小于10W)。当可以进行快充时,电源适配器200输出的充电电压通过USB接口130、第一开关模块10传输至快充协议模块143,快充协议模块143对充电电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的快速充电。当手机不能进行快充时,电源适配器200输出的充电电压通过USB接口130、第一开关模块10传输至充电管理模块140,充电管理模块140对充电电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较慢速度的充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4,图4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4所示,当手机进行无线正向充电,即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充电设备300(例如无线充电底座),亦即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第二开关模块20导通,根据与无线充电设备300的协议交互,确定快充还是慢充。当可以进行快充时,无线充电设备300输出的充电功率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第二开关模块20传输至快充协议模块143,快充协议模块143对充电功率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的快速充电。当不能进行快充时,无线充电设备300输出的充电功率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第二开关模块20传输至充电管理模块140,充电管理模块140对充电功率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的较慢速度的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时,第三开关模块30也会导通,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供电电压,然后通过第三开关模块30为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供电,以保证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的,参见图5,图5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5所示,当手机进行有线反向充电,也称为OTG充电,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连接的外部设备400(例如待充电手机)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亦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反向充电信号时,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40将电池142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的电压,以为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6,图6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6所示,当手机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即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例如待充电手机)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亦即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第二开关模块2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40将电池142提供的电能通过第二开关模块2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传递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发射至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或者,第三开关模块3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充电功率,然后通过第三开关模块3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传递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发射至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即此时的马达驱动模块196既可以驱动马达191振动,又可以为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的提供充电功率。
示例性的,参见图7,图7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7所示,当有线正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共存时,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电源适配器200接入,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充电设备300(例如无线充电底座),亦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正向充电信号时,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由于有线充电效率高,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仅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具体充电过程与图3的场景相似,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参见图8,图8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8所示,当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反向充电共存时,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亦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反向充电信号时,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40将电池142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的电压。且第三开关模块3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供电电压,然后通过第三开关模块3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传递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发射至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9,图9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9所示,当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共存时,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充电设备300,亦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第二开关模块20导通,无线充电设备300输出的充电功率例如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第二开关模块20传输至充电管理模块140,充电管理模块140对充电功率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的较慢速度的充电,当然,如果快充协议交互成功,无线充电设备300输出的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第二开关模块20传输至快充协议模块143,快充协议模块143对充电功率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转换后传输至电池142,以实现对电池142的快速充电。此外,第四开关模块4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供电电压,然后通过第四开关模块40和USB接口130为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参见图10,图10示出又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10所示,当有线正向充电和无线反向充电共存时,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电源适配器200接入,且有线正向充电是需要通过USB接口130、第一开关模块10、充电管理模块140此通路为电池142进行充电,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亦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正向充电信号,且确定有线正向充电为慢充时,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第三开关模块3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充电功率,然后通过第三开关模块3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传递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发射至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即此时的马达驱动模块196既可以驱动马达191振动,又可以为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的提供充电功率。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当电子设备100具有有线(包括有线正充和有线反充)和无线(包括无线正充和无线反充)两种充电方式时,在一些场景下,为了保证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的顺利进行,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与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池142等配合进行供电,即马达驱动模块196不仅可以驱动马达191,使得马达191振动,还可以复用为提供充电功率的模块,相比于在电子设备100中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的供电模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减少一个供电模块,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占比,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下面通过与相关技术进行对比来说明该有益效果。
参见图11,图11示出相关技术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相关技术中,当电子设备100具有有线(包括有线正充和有线反充)和无线(包括无线正充和无线反充)两种充电方式时,需要在电子设备内设置一个独立的供电模块50,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1,当电子设备100既在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同时也在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即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电源适配器200接入,且有线正向充电是需要通过USB接口130、第一开关模块10、充电管理模块140此通路为电池142进行充电,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时,第三开关模块3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供电模块50输出充电功率,然后通过第三开关模块3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传递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通过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发射至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即供电模块50为外部设备500供电。如果想要马达191振动时,处理器110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驱动马达191即可。而如果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即马达驱动模块196不仅可以驱动马达191,使得马达191振动,还可以复用为供电模块50,相比于图11的方案,可以减小一个供电模块,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占比,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避免马达驱动模块196驱动能力较弱,无法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示例性的,马达191一般分为瞬态振动和稳态振动两种类型。其中,瞬态振动为当手机振动时,手机振感较为强烈,持续时间较为短促的振动,瞬态振动用户会获得较为刺激的振动体验。稳态振动为当手机振动时,手机振感较为和缓,持续时间较长的振动,稳态振动时用户的振动体验也会较为平和。相应的,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也是变化的。示例性的,马达191为X轴马达,当X轴马达的振动方式为稳态振动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是5V,当X轴马达的振动方式为瞬态振动的时候可能是10V。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是10V时,马达驱动模块196只能驱动马达191振动,而无法起到供电的作用。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当需要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降低,则驱动电流增大,这样可以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
示例性的,可以是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充电设备300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如图4所示的场景;也可以是处理器110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4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如图6所示的场景;还可以是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如图8所示的场景;还可以是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无线充电设备300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如图9所示的场景;还可以是处理器110既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电源适配器200接入,且有线正向充电是需要通过USB接口130、第一开关模块10、充电管理模块140此通路为电池142进行充电,又检测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有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发送的无线反向充电请求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如图10所示的场景。也就是说,处理器110只要检测到有上述一种情况时,变会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以防止马达驱动模块196无法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
通过上述各应用场景发现,除了图7的应用场景(手机既在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同时也在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涉及到无线充电(包括正向充电和反向充电)的场景,一般都需要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因此,为了降低处理器110的运算负担,可以是,在处理器110在无线充电传输模块145处检测到有无线充电信号(包括正向充电信号和反向充电信号)时,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降低,则驱动电流增大,这样可以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为了避免马达191在没有振动时,将马达驱动模块196的输出电压降低,而影响马达驱动模块196的供电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在检测到需要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或者,检测到有无线充电信号(包括正向充电信号和反向充电信号)之后,还可以先判断马达191有没有振动。如果马达191没有振动,则可以根据供电要求和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能力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这样马达驱动模块196的供电效率会较高。如果马达191在振动,则判断马达191的振动状态,即瞬态振动还是稳态振动。如果马达191的振动状态是稳态振动,则不改变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此时,马达驱动模块196既可以驱动马达191振动,也可以起到供电的作用。如果马达191的振动状态是瞬态振动,为了避免马达驱动模块196只能驱动马达191振动,而无法起到供电的作用,则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电压。
对于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开关模块10、第二开关模块20、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只要在导通时,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截止时,实现信号的切断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第一开关模块10和第二开关模块20例如可以均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例如可以均为P型MOSFET,也可以均为N型MOSFET,还可以其中一个为P型MOSFET,另一个为N型MOSFET。
在此情况下,考虑到,MOSFET本身具有体二极管,即便MOSFET关断,还是会有电流通过MOSFET的体二极管泄露,即一个MOSFET无法实现完全关断功能。基于此,继续参见图12,第一开关模块10和第二开关模块20例如均包括两个串联的MOSFET。示例性的,可以是两个串联的P型MOSFET,也可以是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图12以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为例进行的说明。
示例性的,当第一开关模块10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时,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包括第一N型MOSFET 11和第二N型MOSFET 12,第一N型MOSFET 11的漏极和第二N型MOSFET 12的漏极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11的源极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11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12的源极分别与充电管理模块140以及快充协议模块143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12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1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一体二极管D11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11的阳极与第一N型MOSFET 11的源极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11的阴极与第一N型MOSFET 11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1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二体二极管D12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12的阳极与第二N型MOSFET 12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二N型MOSFET 12的漏极电连接。
示例性的,当第二开关模块20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时,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包括第一N型MOSFET 21和第二N型MOSFET 22,第一N型MOSFET 21的漏极和第二N型MOSFET 22的漏极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21的源极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21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22的源极分别与充电管理模块140以及快充协议模块143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22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2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一体二极管D21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21的阳极与第一N型MOSFET 21的源极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21的阴极与第一N型MOSFET 21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2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二体二极管D22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22的阳极与第二N型MOSFET 22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22的阴极与第二N型MOSFET 22的漏极电连接。
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开关模块的彻底关断,例如当电源适配器通过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给电池142充电时,可以防止充电电压通过第二开关模块20传输至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
由前述内容可知,当马达191需要瞬态振动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较大,例如,当马达191为X轴马达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为10V。而在相关技术中,供电模块在供电时,一般输出的电压较小,例如输出的电压为5V,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类型一般为耐压较低(如不能承受5V以上的电压)的负载开关(LoadSwitch,LS)芯片。因此,当马达驱动模块196复用为供电模块时,为了避免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较大的电压时对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造成损伤。
一个示例中,参见图13,图13示出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马达驱动模块196和第三开关模块30与第四开关模块40之间设置隔离模块60,用于隔离第一预设电压,其中,第一预设电压为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且对第三开关模块30与第四开关模块40造成损坏的电压。具体的,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隔离模块60阻挡该电压通过,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隔离模块60允许该电压通过。
在此情况下,参见图14,图14示出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隔离模块60包括一个P型MOSFET 61、一个N型MOSFET 62和一个电阻63。P型MOSFET 61的源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P型MOSFET 61的漏极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电连接,P型MOSFET 61的栅极与N型MOSFET 62的漏极电连接,N型MOSFET 62的源极接地设置,N型MOSFET 62的栅极与充电管理模块140或处理器110的GPIO接口电连接,用于接收充电管理模块140或处理器110发送的控制信号。P型MOSFET 6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D61电连接,体二极管611的阳极与P型MOSFET 61的漏极电连接,体二极管D61的阴极分别与P型MOSFET 61的源极以及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电阻63的第一端分别与P型MOSFET 61的栅极以及N型MOSFET 62的漏极电连接,电阻63的第二端分别与P型MOSFET 61的源极以及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
具体的,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时,N型MOSFET62的栅极获取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N型MOSFET 62截止,电阻63的第一端处悬空,由于电阻63的第二端的电平(即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较高,所以P型MOSFET 61截止,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无法通过P型MOSFET 61,即无法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此外,由于体二极管D61的阴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因此,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也无法通过体二极管D61泄露,即可以完全避免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N型MOSFET 62的栅极获取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N型MOSFET 62导通,P型MOSFET 61的栅极接地,所以P型MOSFET 61导通,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可以通过P型MOSFET 61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以便后续供电。
或者,参见图15,图15示出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隔离模块60包括两个N型MOSFET 64和一个电阻65。两个N型MOSFET 64包括第一N型MOSFET 641和第二N型MOSFET 642。第一N型MOSFET 641的漏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641的源极分别与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641的栅极与第二N型MOSFET 64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642的源极接地设置,第二N型MOSFET 642的栅极与充电管理模块140或处理器110的GPIO接口电连接,用于接收充电管理模块140或处理器110发送的控制信号。第一N型MOSFET 64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D641电连接,体二极管D641的阳极与第一N型MOSFET 641的源极电连接,体二极管D64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N型MOSFET 641的漏极以及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电阻65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N型MOSFET 641的栅极以及第二N型MOSFET 642的漏极电连接,电阻65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固定电压,该固定电压大于第一N型MOSFET 641的阈值电压。
具体的,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二N型MOSFET 642的栅极获取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二N型MOSFET 642导通,第一N型MOSFET641的栅极接地,第一N型MOSFET 641截止,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无法通过第一N型MOSFET 641,即无法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此外,由于体二极管D641的阴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因此,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也无法通过体二极管D641泄露,即可以完全避免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二N型MOSFET 642的栅极获取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二N型MOSFET 642截止,电阻65的第一端处悬空,由于电阻63的第二端接收的电压大于第一N型MOSFET 641的阈值电压,所以第一N型MOSFET 641导通,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可以通过第一N型MOSFET 641到达第三开关模块30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端,以便后续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模块60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只要可以避免高电压对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造成损坏,且也可以将供电电压传输至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即可。
又一个示例性,参见图16,图16示出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第三开关模块30与第四开关模块40例如可以均为耐压较高的MOSFET。例如可以均为P型MOSFET,也可以均为N型MOSFET,还可以其中一个为P型MOSFET,另一个为N型MOSFET,其中,图16以第三开关模块30与第四开关模块40均为N型MOSFET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电流通过MOSFET的体二极管泄露,继续参见图16,第三开关模块30和第四开关模块40例如均包括两个串联的MOSFET。示例性的,可以是两个串联的P型MOSFET,也可以是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图16以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为例进行的说明。
示例性的,当第三开关模块30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时,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包括第一N型MOSFET 31和第二N型MOSFET 32,第一N型MOSFET 31的漏极和第二N型MOSFET 32的漏极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31的源极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31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32的源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32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3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一体二极管D31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31的阳极与第一N型MOSFET 31的源极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31的阴极与第一N型MOSFET 31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3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二体二极管D32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32的阳极与第二N型MOSFET 32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32的阴极与第二N型MOSFET 32的漏极电连接。
示例性的,当第四开关模块40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时,两个串联的N型MOSFET包括第一N型MOSFET 41和第二N型MOSFET 42,第一N型MOSFET 41的漏极和第二N型MOSFET 42的漏极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41的源极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41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42的源极与马达驱动模块196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42的栅极与处理器110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电连接。第一N型MOSFET 4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一体二极管D41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41的阳极与第一N型MOSFET 41的源极电连接,第一体二极管D41的阴极与第一N型MOSFET 41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MOSFET 4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第二体二极管D42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42的阳极与第二N型MOSFET 42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体二极管D42的阴极与第二N型MOSFET 42的漏极电连接。
由前述有线反向充电(图5所示)应用场景分析可以,当手机仅进行有线反向充电,也称为OTG充电,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40将电池142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的电压,以为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但如果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共存时,由前述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图9所示)应用场景分析可以,无线正向充电走与第二开关模块20对应的通路对电池142(正向)充电,马达驱动模块196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如果手机在进行无线正向充电之前已经开始有线反向充电,则一般会先走第二开关模块20对应的通路对外(反向)充电,然后,当检测到需要无线正向充电,会将对外充电的通路由第一开关模块10对应的通路切换到第四开关模块40对应的通路上,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即先将第一开关模块10断开,第四开关模块40导通。
考虑到,当USB接口130插入的是数字耳机时,由于数字耳机也是采用OTG与USB接口130实现电连接的。如果手机在进行无线正向充电之前已经开始有数字耳机插入了,按照上述流程的话应该是第二开关模块20对应的通路对外(反向)充电,然后,当检测到需要无线正向充电后,会将对外充电的通路切换到第四开关模块40对应的通路上,即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进行有线反向充电。数字耳机与其他待充电设备不同,在切换时,由于断连会导致数字耳机不出声,声音从手机外放出来以及手机中的耳机图标闪烁,影响用户体验。如果将有线反向充电(图3所示)应用场景,全部(包括数字耳机的场景和其他通过待充电的外部设备)更改为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则会导致马达振感降低,用户在带数字耳机的场景下,更难听到手机振动的声音,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此,继续参见图16,当手机进行有线反向充电,也称为OTG充电,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连接的外部设备400(例如待充电手机)发送有线反向充电请求,亦即处理器110检测到USB接口130处有有线反向充电信号时,第一开关模块10导通,处理器110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40将电池142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的电压,以为外部设备400(如数字耳机或待充电手机)进行充电,这样,可以保证马达191的振感,即便外部设备400为数字耳机,用户也可以听到手机振动的声音。
当检测到需要无线正向充电后,此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一N型MOSFET 11导通,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二N型MOSFET 12截止,由于第二N型MOSFET 12的第二体二极管D12为正向二极管模式,电池142提供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第二N型MOSFET 12的第二体二极管D12漏到导通的第一N型MOSFET 11处,并通过第一N型MOSFET 11为外部设备400供电。然后,控制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一N型MOSFET 41导通,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N型MOSFET 42截止,由于第二N型MOSFET 42的第二体二极管D42为正向二极管模式,马达驱动模块196提供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第二N型MOSFET 42的第二体二极管D42漏到导通的第一N型MOSFET41处,并通过第一N型MOSFET 41为外部设备400供电,且可以避免电池142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马达驱动模块196对应的通路,以及,避免马达驱动模块196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电池142对应的通路。然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一N型MOSFET 11截止,即第一开关模块10完全关断,以及,控制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N型MOSFET 42导通,即第四开关模块40完全导通。这样一来,实现了USB接口130处的供电电压不间断,避免了当USB接口130处插入的是数字耳机,然后再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时,手机外放出声的问题,且可以避免有线反向充电,采用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时,影响马达振感的问题。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实现有线充电(包括正向充电和反向充电)和无线充电(包括正向充电和反向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占比,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此外,即便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较大时,也不会对其他模块造成影响,保证电子设备个各模块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对马达振感的影响,避免马达驱动模块同时驱动马达和供电时,影响马达振感,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还可以在数字耳机的应用场景下,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该充电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6所示的电子设备对充电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7所示,充电控制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701、获取第一供电信号,其中,第一供电信号为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供电的信号。
其中,第一供电信号可以是处理器110检测到的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也可以是无线反向充电信号;还可以是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还可以是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正向充电信号;还可以是有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也就是说,处理器110只要检测到有上述一种情况时,则表明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
或者,第一供电信号可以是处理器110检测到的无线充电信号(包括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或无线反向充电信号)。也就是说,处理器110只要检测到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或无线反向充电信号中的一种时,则表明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
S1702、判断马达191有没有振动;如果马达191没有振动,则执行步骤S1703,如果马达191在振动,则执行步骤S1704。
其中,判断马达191有没有振动的方式包括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该状态包括振动状态和非振动状态;再如,确定马达驱动模块196端处是否有电压的输出;再如,确定马达驱动模块196有没有获取到振动控制信号。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作限定,只要可以确定马达191是否在振动即可。
S1703、根据供电要求和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能力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然后执行步骤S1707。
当马达191没有振动时,说明马达驱动模块196无需根据马达振动的类型输出对应的驱动电压。即此时马达驱动模块196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供电模块,根据供电要求和马达驱动模块196的驱动能力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以为,这样设置,使得马达驱动模块196的供电效率会较高。
S1704、判断马达191的振动状态;其中,振动状态包括瞬态振动和稳态振动;如果马达191的振动状态是稳态振动,则执行步骤S1705,如果马达191的振动状态是瞬态振动,则执行步骤S1706。
其中,瞬态振动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较大,马达驱动模块196可能无法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
稳态振动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驱动电压较小,马达驱动模块196可以同时驱动马达191以及供电。
S1705、控制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第二预设电压,其中,第二预设电压为驱动马达191稳态振动的电压,然后执行步骤S1707。
此时,马达驱动模块196既可以驱动马达191振动,也可以起到供电的作用。
S1706、降低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然后执行步骤S1707。
可以避免当马达驱动模块196输出的电压较大时,只能驱动马达191振动,而无法起到供电的作用。
S1707、当第一供电信号为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且当获取到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USB接口130处正在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则控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一N型MOSFET 11继续导通,第二N型MOSFET 12截止。
由于第二N型MOSFET 12的第二体二极管D12为正向二极管模式,电池142提供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第二N型MOSFET 12的第二体二极管D12漏到导通的第一N型MOSFET 11处,并通过第一N型MOSFET 11为外部设备400供电,且可以避免马达驱动模块196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电池142对应的通路。
示例性的,当第一供电信号是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模块30,马达驱动模块196为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供电,以保证无线充电控制模块144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的,当第一供电信号是无线反向充电信号,且第二开关模块20截止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模块30打开,马达驱动模块196为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当第一供电信号是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模块30打开,马达驱动模块196为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当第一供电信号是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则控制第四开关模块40打开,马达驱动模块196为USB接口130电连接的外部设备400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当第一供电信号是有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模块30打开,马达驱动模块196为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500进行充电。
S1708、控制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一N型MOSFET 41继续导通,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N型MOSFET 42截止。
由于第二N型MOSFET 42的第二体二极管D42为正向二极管模式,马达驱动模块196提供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第二N型MOSFET 42的第二体二极管D42漏到导通的第一N型MOSFET 41处,并通过第一N型MOSFET 41为外部设备400供电,且可以避免电池142提供的供电电压传输至马达驱动模块196对应的通路。
S1709、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0的第一N型MOSFET 11截止,以及,控制第四开关模块40的第二N型MOSFET 42导通,以使马达驱动模块196为USB接口130处的外部设备400供电。
也就是说,第一开关模块10完全关断,第四开关模块40完全导通,这样一来,可以通过马达驱动模块196为USB接口130处的外部设备400供电,无线充电设备300输出的充电功率为电池142进行充电。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USB接口130处的供电电压不间断,避免了当USB接口130处插入的是数字耳机,然后在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时,手机外放出声的问题,且可以避免有线反向充电,采用马达驱动模块196供电时,影响马达振感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充电控制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等)、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反向充电功能,所述反向充电功能是所述电子设备为其他待充电的外部设备充电的功能;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马达;
马达驱动模块,与所述马达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马达振动;
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
无线充电传输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
有线外接接口,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所述外部设备充电,或者,向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提供充电功率,以使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向支持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充电;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无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或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有线正向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将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电压或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电压转换为所述电池所需的电压,以为所述电池充电;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无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或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有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和/或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需要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充电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降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电压转换为向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外部设备进行充电的电压,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所述外部设备充电;或,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反向充电信号和无线正向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或,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有线正向充电信号和无线反向充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的外部设备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
当进行有线正向充电或有线反向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
当进行无线正向充电或无线反向充电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
当进行有线正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
当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反向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
当进行有线反向充电和无线正向充电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
当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和有线正向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三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之间;
当所述马达驱动模块向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的外部设备充电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导通;
当所述马达驱动模块向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提供充电功率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负载开关;
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之间设置有隔离模块,用于隔离第一预设电压,其中,第一预设电压为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且对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造成损坏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电阻;
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设置,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阳极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两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电阻;
两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包括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电连接,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设置,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之间通过体二极管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体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以及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固定电压,所述固定电压大于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当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检测到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且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正在进行有线反向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然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以及,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包括无线充电芯片,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包括无线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X轴马达。
15.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外部设备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为所述外部设备供电,包括:
获取第一供电信号,其中,第一供电信号为需要通过马达驱动模块供电的信号;
判断马达有没有振动;
若所述马达没有振动,则根据所述外部设备的供电要求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的驱动能力输出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马达在振动,则判断所述马达的振动状态,其中,所述马达的振动状态包括瞬态振动和稳态振动;
若所述马达的振动状态为稳态振动,则控制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第二预设电压,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驱动马达稳态振动的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马达的振动状态为瞬态振动,则降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输出的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之间,所述第三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位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和所述马达驱动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包括两个串联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无线充电传输模块处检测到有无线正向充电信号,且所述有线外接接口处正在进行有线反向充电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
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继续导通,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中与所述有线外接接口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截止,以及,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中与所述马达驱动模块电连接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导通。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6899.6A CN1150651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86899.6A CN1150651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65128A CN115065128A (zh) | 2022-09-16 |
CN115065128B true CN115065128B (zh) | 2023-01-17 |
Family
ID=83206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86899.6A Active CN115065128B (zh) | 2022-07-26 | 2022-07-26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651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64609B (zh) * | 2023-02-23 | 2023-06-3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
CN117713268A (zh) * | 2023-08-31 | 2024-03-1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3078A (zh) * | 2012-08-14 | 2012-12-26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集成开关磁阻电机驱动与低压电池充电的变换装置 |
CN113949167A (zh) * | 2020-06-30 | 2022-01-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8527B (zh) * | 2008-08-15 | 2011-12-07 | 孙上斌 | 具有充电功能的马达驱动器 |
CN104092273B (zh) * | 2014-07-25 | 2017-01-18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集成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的电动汽车 |
CN105429199B (zh) * | 2015-11-11 | 2019-10-29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反向充电移动终端和方法 |
CN107276255B (zh) * | 2017-06-30 | 2020-03-1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US11420524B2 (en) * | 2019-12-20 | 2022-08-23 | Ut-Battelle, Llc | Wireless power system |
CN114583852A (zh) * | 2020-12-02 | 2022-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间的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及其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7-26 CN CN202210886899.6A patent/CN1150651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3078A (zh) * | 2012-08-14 | 2012-12-26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集成开关磁阻电机驱动与低压电池充电的变换装置 |
CN113949167A (zh) * | 2020-06-30 | 2022-01-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65128A (zh) | 2022-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065128B (zh) |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
US20230344249A1 (en) | Charging conversion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 |
EP4283826A1 (en) |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737566B (zh) | 一种接口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3949167B (zh) |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6709113B (zh) | 音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音频系统 | |
EP4050754B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4079302A (zh) | 充电电路、充电芯片、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 |
KR20210064736A (ko) |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충전 방법 | |
CN116707097B (zh) | 充放电方法、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884157A (zh) |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10071542B (zh) | 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终端 | |
CN116054680B (zh) | 马达驱动电路及终端设备 | |
CN217935134U (zh) | 一种终端控制模组及终端 | |
CN115133673B (zh) | 一种射频能量收集器及电子设备 | |
CN117155126B (zh) | 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 |
EP4283830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smart power amplifier | |
CN114069740B (zh) |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7318201A (zh) |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 |
CN117639146A (zh) | 充电方法及用电设备 | |
CN117713268A (zh) |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16566202A (zh) | 一种开关电容电路sc及电子设备 | |
CN118589660A (zh) | 一种反向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8472493A (zh)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充电系统 | |
CN116388794A (zh) | 通信设备、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