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0016A -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0016A
CN115060016A CN202210990044.8A CN202210990044A CN115060016A CN 115060016 A CN115060016 A CN 115060016A CN 202210990044 A CN202210990044 A CN 202210990044A CN 115060016 A CN115060016 A CN 11506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ylinder compressor
evaporat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0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0016B (zh
Inventor
周栋
左孝元
袁华
王占锋
裴涛
刘盖
侍雪伟
林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meiko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meiko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meiko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meiko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900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0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0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0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0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出口与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蒸发器的过热度;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由此,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卸载流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能耗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应用于温湿度的环境试验设备,制冷系统设计需要保证客户要求的降温速率,但当客户使用温度恒定(举例,比如+25℃恒定)时,制冷系统偏大,会造成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以实现对制冷系统的能耗的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所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包括:
获取当前箱体内的实测温度,以及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之差值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其中,所述差值越大,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
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所述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包括:
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
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实测温度的变化率,获取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获取所述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获取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率的倒数;
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等于所述实测温度的变化率乘以系数a、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乘以系数b、所述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c,所述差值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d之间的加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包括:
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快开阀的打开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装置,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所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
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还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多缸压缩机、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和加热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还用于获取所述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获取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以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所述箱体的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之差值与温差目标值档位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所述控制器与每个所述电磁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所述电磁阀打开,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与打开电磁阀个数的预设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快开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快开阀的开度,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与所述综合开度参数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快开阀的开度由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出口与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蒸发器的过热度;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由此,可以通过温差目标值档位选择合适的缸数运行,并可以通过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进一步调整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以微调主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动态调整卸载流量,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卸载流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能耗较高的问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装置方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制冷系统中控制部分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出口与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如图1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S101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包括:
获取当前箱体内的实测温度,以及目标温度;
根据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之差值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其中,差值越大,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制冷系统的箱体中的实测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温度为用户设定,即用户想要制冷系统达到的制冷温度。根据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差值可以确定温差目标值档位。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提前设定温差目标值档位与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举例来说,温差目标值档位分为五个档位,第一档位(-A,A),第二档位(A,B),第三档位(B,C),第四档位(C,D),第五档位(D,E)。其中,A<B<C<D<E。若差值位于(-A,A)区间,则为第一档位,若差值位于(A,B)区间,则为第二档位,依次类推,获取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差值之后,结合提前设定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温差目标值档位。具体的A/B/C/D/E的值可以根据需求来进行设定。
S102,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
也就是说,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越大,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需要的越多,进而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举例来说,若温差目标值档位为第一档位,那么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为两缸,若温差目标值档位为第二档位,那么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为两缸,若温差目标值档位为第三档位,那么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为四缸,若温差目标值档位为第四档位,那么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为六缸,若温差目标值档位为第五档位,那么需要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为八缸。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排出的制冷流量越多。
进而,当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较大时,多缸压缩机可以选择高档位对应的缸数运行,当制冷一段时间后,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变小,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越来越接近,多缸压缩机可以选择较低档位对应的缸数运行,从而,可以实现较快速度的达到目标温度,并且当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越来越接近时,改变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以降低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电磁阀用于控制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
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来实现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其中,一个电磁阀可以控制多缸压缩机中的两缸的排气量,即言,一个电磁阀打开后,多缸压缩机中的两缸的排气量进入制冷回路中,两个电磁阀打开后,多缸压缩机中的四缸的排气量进入制冷回路中,依次类推,四个电磁阀打开后,多缸压缩机中的八缸的排气量进入制冷回路中。由此,可以直接通过温差目标值档位直接控制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的个数,来控制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的多少。
上述示例中示例的多缸压缩机为八缸压缩机,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十六缸、三十二缸等,具体缸数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S103,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蒸发器的过热度;
其中,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可以通过加热装置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获取。蒸发器的过热度可以通过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度获取。
S104,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其中,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包括:
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蒸发器的过热度、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
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
获取实测温度的变化率,获取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获取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获取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率的倒数;
综合开度参数等于实测温度的变化率乘以系数a、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乘以系数b、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c,差值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d之间的加和。
也就是,
Figure 10478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TPV为实测温度,TQ_heater_output为实际功率输出量,T_superheating为蒸发器的过热度,T_target为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为时间,a,b,c,d为系数。需要说明的是,a,b,c,d系数可以通过已知的综合开度参数K与实测温度、实际功率输出量、过热度和差值建立相应关系,最终通过相关数学方法来求解。
可以理解的是,若当前多缸压缩机的运行缸数为四缸,随着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减小,多缸压缩机的运行缸数可能变为两缸,但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减小的程度,两缸的排气量仍然较大(转变为两缸时,默认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为最小),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增大,以减小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转变为两缸时,默认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为最大,但排气量不够,则可以通过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减小,以增大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
反之,若当前多缸压缩机的运行缸数为四缸,目标温度设置发生变化,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增大,多缸压缩机的运行缸数可能转变为六缸,但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增大的程度,六缸的排气量较大(转变为六缸时,默认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为最小),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增大,以减小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转变为六缸时,默认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为最大,但排气量不够,则可以通过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减小,以增大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
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若当前多缸压缩机的运行缸数为四缸,随着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减小,依然为四缸,可以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增大,反之,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增大,依然为四缸,可以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减小。
上述的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度与综合开度参数相关,可以根据综合开度参数来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开关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包括:
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快开阀的打开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或者关闭量可以通过设置在旁通流量调节支路上的快开阀来实现。
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综合考虑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蒸发器过热度、以及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进而,在达到制冷效果的基础上,将能耗降到最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装置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出口与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控制模块102,用于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第二获取模块103,用于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
第三获取模块104,用于获取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
控制模块102还用于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箱体内的实测温度,以及目标温度;
控制模块102用于根据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之差值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其中,差值越大,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电磁阀用于控制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
控制模块102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控制模块102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02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包括:
控制模块102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蒸发器的过热度、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
控制模块102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02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获取实测温度的变化率,获取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获取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获取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率的倒数;
综合开度参数等于实测温度的变化率乘以系数a、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乘以系数b、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c,差值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d之间的加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控制模块102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包括:
控制模块102根据综合开度参数确定快开阀的打开量。
该实施例为控制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相关内容已经在装置实施例中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制冷系统用于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如图3和4所示,该制冷系统包括:
多缸压缩机201、冷凝器202、节流装置203、蒸发器204形成的制冷回路;
位于冷凝器202出口与多缸压缩机201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207;
温度传感器205,用于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还用于测量蒸发器204的进出口温度;
控制器206,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05、多缸压缩机201、旁通流量调节支路207和加热装置208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和温度传感器205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还用于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201以相应缸数运行,还用于获取加热装置208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还用于根据蒸发器204的进出口温度获取蒸发器204的过热度,以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蒸发器204的过热度和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207的开度,其中,控制器206中预存有箱体的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之差值与温差目标值档位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多缸压缩机201的排气口排出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冷凝器202,经过冷凝器202输出中温高压的冷媒,再经过节流装置203后输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蒸发器204输出低温低压的气体回到多缸压缩机201的回气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缸压缩机201包括多个电磁阀210,每个电磁阀210用于控制多缸压缩机201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控制器206与每个电磁阀210连接,用于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210打开,其中,控制器206中预存有温差目标值档位与打开电磁阀210个数的预设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旁通流量调节支路207包括快开阀209和第二节流装置211;控制器206与快开阀209连接,用于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蒸发器204的过热度和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快开阀209的开度,其中,控制器206中预存有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实测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实际功率输出量、蒸发器204的过热度与综合开度参数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快开阀209的开度由综合开度参数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控制器206如何控制多缸压缩机201以相应缸数运行,以及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207的开度的原理和过程可以参照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对应关系均可以在投产前期通过实验获取。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冷凝器出口与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根据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蒸发器的过热度;根据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由此,可以通过温差目标值档位选择合适的缸数运行,并可以通过实际功率输出量、温差目标值档位、蒸发器的过热度进一步调整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以微调主制冷回路中的制冷流量,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动态调整卸载流量,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卸载流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能耗较高的问题。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所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获取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包括:
获取当前箱体内的实测温度,以及目标温度;
根据所述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之差值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其中,所述差值越大,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
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越高,所述多缸压缩机运行的相应缸数越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包括: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电磁阀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包括:
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
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综合开度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实测温度的变化率,获取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获取所述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获取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率的倒数;
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等于所述实测温度的变化率乘以系数a、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的变化率乘以系数b、所述蒸发器过热度的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c,所述差值变化率的倒数乘以系数d之间的加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打开量包括:
根据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所述快开阀的打开量。
8.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实现,其中,所述多缸压缩机制冷系统包括: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
9.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多缸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回路;
位于所述冷凝器出口与所述多缸压缩机回气口之间的旁通流量调节支路;
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还用于测量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多缸压缩机、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和加热装置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的实测温度获取温差目标值档位,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以相应缸数运行,还用于获取所述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输出量,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获取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以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的开度,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所述箱体的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之差值与温差目标值档位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缸压缩机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多缸压缩机中的相应排气量的输出;所述控制器与每个所述电磁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相应个数的所述电磁阀打开,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与打开电磁阀个数的预设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流量调节支路包括快开阀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快开阀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和所述温差目标值档位控制所述快开阀的开度,其中,所述控制器中预存有箱体的实测温度、目标温度、所述实测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所述实际功率输出量、所述蒸发器的过热度与综合开度参数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所述快开阀的开度由所述综合开度参数确定。
CN202210990044.8A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Active CN115060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044.8A CN115060016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044.8A CN115060016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0016A true CN115060016A (zh) 2022-09-16
CN115060016B CN115060016B (zh) 2022-11-04

Family

ID=8320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0044.8A Active CN115060016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001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2401A (ja) * 1996-11-01 199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段冷媒圧縮機の制御装置
JP2012247154A (ja) * 2011-05-30 2012-12-13 Denso Corp 複数段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766302A (zh) * 2017-02-20 2017-05-31 英得艾斯(上海)冷冻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23426A (zh) * 2018-11-09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654782A (zh) * 2018-12-12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50490A (zh) * 2020-09-25 2020-12-08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CN112414000A (zh) * 2021-01-25 2021-02-26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2401A (ja) * 1996-11-01 199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段冷媒圧縮機の制御装置
JP2012247154A (ja) * 2011-05-30 2012-12-13 Denso Corp 複数段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766302A (zh) * 2017-02-20 2017-05-31 英得艾斯(上海)冷冻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23426A (zh) * 2018-11-09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654782A (zh) * 2018-12-12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50490A (zh) * 2020-09-25 2020-12-08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CN112414000A (zh) * 2021-01-25 2021-02-26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0016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nasiak et a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mapping of a multi-ejector expansion work recovery pack for R744 vapour compression units
EP174917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conomizer circuit
KR100740051B1 (ko) 전자 증발기 압력 조정기를 가진 냉동 시스템 제어를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US11326805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620933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nt charge
JP2008510953A (ja) 圧縮機のローディング制御
WO2018042611A1 (ja) 冷凍空調システム
EP4006452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Larsen et al. Supermarket refrigeration system-benchmark for hybrid system control
CN108870573A (zh) 制冷机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制冷机组主板和存储介质
US20090216384A1 (en) Flow Rate Control System in Refrigeration Circuit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Refrigeration System
EP0282782A2 (en) Multiple room 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5060016B (zh) 一种卸载流量调节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和制冷系统
CN112815560B (zh) 双级压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20322B (zh) 超低温精密温控热交换系统
CN108488947B (zh) 室外机换热器匹配方法及室外机
CN107894068B (zh) 一种空调运行状态调节方法与装置
CN108895697B (zh) 一种制冷量无级调节的压缩冷凝系统
CN112033035A (zh) 制冷系统的喷液控制方法及冷凝机组
CN115823788B (zh) 一种制冷系统温度过冲量抑制方法
JP2005180822A (ja) 冷却装置
CN117469824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多级制冷系统
CN117469823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多级制冷系统
CN113137371B (zh) 一种压缩机的容量调节方法及装置、螺杆压缩机
CN116972562A (zh) 一种制冷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和环境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