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6877A -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6877A
CN115056877A CN202210831116.4A CN202210831116A CN115056877A CN 115056877 A CN115056877 A CN 115056877A CN 202210831116 A CN202210831116 A CN 202210831116A CN 115056877 A CN115056877 A CN 115056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array
magnet array
coil win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11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6877B (zh
Inventor
高晓珊
严亮
何兴华
卜苏皖
赵培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311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6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6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24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ving on inclined or vertical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包括球轮、固定轴、轴套、固定框架、转动框架、第一线圈绕组、第一永磁阵列、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二永磁阵列;其中,第一永磁阵列的磁场,穿过球轮与被吸附的金属壁面形成磁回路,从而产生对壁面的磁吸附力;当第一线圈绕组通电时,第一永磁阵列能绕连接轴左右摆动,当第二线圈绕组通电时,第二永磁阵列能绕固定轴前后摆动,由此产生两个正交方向的偏摆力矩,使得转动框架上的永磁阵列产生两自由度的球面偏摆运动;并且,第一永磁阵列的偏摆意味着吸附力的方向也在改变,因此,能够通过对第一永磁阵列偏摆方向的主动控制,使得吸附力总是垂直于接触壁面,从而保持最佳吸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爬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爬壁机器人是一种能在大型壁面上垂直攀爬,并完成检测与维护作业的自动化机器人,在飞机蒙皮铆接、风电叶片维修、船舰除锈与探伤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如搭载吊篮或腰系绳索)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等缺陷。其中,磁吸附轮式机器人具有吸附力强、运动灵活等特点,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目前磁吸附轮式爬壁机器人尚存在吸附及脱附力可控性较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能够实现吸附力的主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包括球轮、固定轴、轴套、固定框架、转动框架、第一线圈绕组、第一永磁阵列、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二永磁阵列,所述球轮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套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轴套的径向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相交的交点与所述球轮的球心重合,所述转动框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且位于所述球轮内,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且位于所述转动框架内,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下端内侧,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一永磁阵列固定在所述转动框架的下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相对,所述第二永磁阵列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相对,所述第一永磁阵列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永磁阵列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重合;当所述第一线圈绕组通电时,所述第一永磁阵列能绕所述连接轴左右摆动,当所述第二线圈绕组通电时,所述第二永磁阵列能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层阵列、中层阵列和内层阵列,所述外层阵列和所述内层阵列均为用于加强所述球轮的球面一侧磁场强度的哈尔巴赫阵列,所述中层阵列为周向交替阵列,且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布置有导磁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层阵列、中层阵列和内层阵列,所述外层阵列和所述内层阵列均为用于加强所述球轮的球面一侧磁场强度的哈尔巴赫阵列;所述中层阵列为周向交替阵列,且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布置有导磁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球轮的内侧面之间设有气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之间设有气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二永磁阵列之间设有气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球轮为刚性球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球轮的材质为导磁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永磁阵列的磁场,穿过球轮与被吸附的金属壁面形成磁回路,从而产生对壁面的磁吸附力,该磁吸附力能将球轮压紧在壁面上,增大与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使爬壁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附着能力;
(2)当第一线圈绕组通电时,第一永磁阵列能在磁场相互作用下绕连接轴左右摆动,当第二线圈绕组通电时,第二永磁阵列能在磁场相互作用下绕固定轴前后摆动,由此产生两个正交方向的偏摆力矩,使得转动框架上的永磁阵列产生两自由度的球面偏摆运动;并且,第一永磁阵列的偏摆意味着吸附力的方向也在改变,因此,能够通过对第一永磁阵列偏摆方向的主动控制,使得吸附力总是垂直于接触壁面,从而保持最佳吸附性能;
(3)由于本发明能够实现第一永磁阵列偏摆方向的主动控制,使得第一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即吸附力方向)偏离垂直位置,实现对吸附力的精准控制,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比如,当对系统灵活性要求较高时,可适当降低吸附单元的吸附力;当第一永磁阵列偏离垂直位置较多时,还能够实现快速主动脱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隐藏球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永磁阵列(或第二永磁阵列)磁极构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球轮1;固定轴2;轴套3;固定框架4;转动框架5;第一线圈绕组6;第一永磁阵列7;第二线圈绕组8;第二永磁阵列9;轴承10;连接轴11;外层阵列A,第一外层永磁体a1,第二外层永磁体a2,第三外层永磁体a3,第四外层永磁体a4,第五外层永磁体a5;中层阵列B,第一中层永磁体b1,第二中层永磁体b2;内层阵列C,第一内层永磁体c1,第二内层永磁体c2,第三内层永磁体c3,第四内层永磁体c4,第五内层永磁体c5;导磁体D,第一导磁体d1,第二导磁体d2,第三导磁体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包括球轮1、固定轴2、轴套3、固定框架4、转动框架5、第一线圈绕组6、第一永磁阵列7、第二线圈绕组8和第二永磁阵列9,所述球轮1通过轴承10与所述固定轴2转动连接,所述轴套3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固定轴2上,所述轴套3的径向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轴2的轴线垂直相交的交点与所述球轮1的球心重合,所述转动框架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轴11上且位于所述球轮1内,所述固定框架4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2上且位于所述转动框架5内,所述第一线圈绕组6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4的下端内侧,所述第二线圈绕组8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4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固定在所述转动框架5的下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6相对,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4的上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8相对,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轴1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轴2的轴线重合;当所述第一线圈绕组6通电时,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能绕所述连接轴11左右摆动,当所述第二线圈绕组8通电时,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能绕所述固定轴2前后摆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第一永磁阵列7的磁场,穿过球轮1与被吸附的金属壁面形成磁回路,从而产生对壁面的磁吸附力,该磁吸附力能将球轮1压紧在壁面上,增大与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使爬壁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附着能力;当第一线圈绕组6通电时,第一永磁阵列7能在磁场相互作用下绕连接轴11左右摆动,当第二线圈绕组8通电时,第二永磁阵列9能在磁场相互作用下绕固定轴2前后摆动,由此产生两个正交方向的偏摆力矩,使得转动框架5上的永磁阵列产生两自由度的球面偏摆运动;并且,第一永磁阵列7的偏摆意味着吸附力的方向也在改变,因此,能够通过对第一永磁阵列7偏摆方向的主动控制,使得吸附力总是垂直于接触壁面,从而保持最佳吸附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能够实现第一永磁阵列偏摆方向的主动控制,使得第一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即吸附力方向)偏离垂直位置,实现对吸附力的精准控制,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比如,当对系统灵活性要求较高时,可适当降低吸附单元的吸附力;当第一永磁阵列偏离垂直位置较多时,还能够实现快速主动脱附。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和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的磁极构型相同,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层阵列A、中层阵列B和内层阵列C,所述外层阵列A和所述内层阵列C均为用于加强所述球轮的球面一侧磁场强度的哈尔巴赫阵列;所述中层阵列B为周向交替阵列,且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布置有导磁体D。由此,中层阵列B的设置能够同时增强外层阵列A和内层阵列C的永磁磁场强度,从而提升吸附力和偏摆力矩。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阵列C设有5个内层永磁体,分别为设于内层阵列C中间且充磁方向为指向球心的第一内层永磁体c1、设于内层阵列C一端且充磁方向为背向球心的第二内层永磁体c2、设于内层阵列C另一端且充磁方向为背向球心的第三内层永磁体c3、设于第一内层永磁体c1和第二内层永磁体c2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逆时针切线方向的第四内层永磁体c4以及设于第一内层永磁体c1和第三内层永磁体c3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顺时针切线方向的第五内层永磁体c5。所述外层阵列A设有5个外层永磁体,分别为设于外层阵列A中间且充磁方向为背向球心的第一外层永磁体a1、设于外层阵列A一端且充磁方向为指向球心的第二外层永磁体a2、设于外层阵列A另一端且充磁方向为指向球心的第三外层永磁体a3、设于第一外层永磁体a1和第二外层永磁体a2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逆时针切线方向的第四外层永磁体a4以及设于第一外层永磁体a1和第三外层永磁体a3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顺时针切线方向的第五外层永磁体a5。所述中层阵列B包括2个中层永磁体和3个导磁体,其中3个导磁体分别为设于中层阵列B中间的第一导磁体d1、设于中层阵列B一端的第二导磁体d2以及设于中层阵列B另一端的第三导磁体d3;2个外层永磁体分别为设于第一导磁体d1和第二导磁体d2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逆时针切线方向的第一中层永磁体b1和设于第一导磁体d1和第三导磁体d3之间且充磁方向为顺时针切线方向的第二中层永磁体b2。第一导磁体d1的弧长小于第一内层永磁体c1,第二导磁体d2的弧长小于第二内层永磁体c2,第三导磁体d3的弧长小于第三内层永磁体c3。
示例性的,所述转动框架5的外侧面与所述球轮1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一线圈绕组6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绕组8与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之间均设有气隙,以避免各个部件之间存在运动干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永磁阵列7绕所述固定轴2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所述第二永磁阵列9绕所述固定轴2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示例性的,所述球轮1为刚性球轮,其材质优选为导磁材料,以减小系统磁阻,提升偏摆转矩。
需要说明的是,球轮1由外转子电机驱动,与壁面接触并产生相对滚动,实现行走;其中,球轮1的轴端与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固定连接,固定轴2与外转子电机的内定子固定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退出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轮、固定轴、轴套、固定框架、转动框架、第一线圈绕组、第一永磁阵列、第二线圈绕组和第二永磁阵列,所述球轮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轴套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轴套的径向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垂直相交的交点与所述球轮的球心重合,所述转动框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且位于所述球轮内,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且位于所述转动框架内,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下端内侧,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一永磁阵列固定在所述转动框架的下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相对,所述第二永磁阵列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内侧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相对,所述第一永磁阵列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永磁阵列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的中心圆弧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重合;当所述第一线圈绕组通电时,所述第一永磁阵列能绕所述连接轴左右摆动,当所述第二线圈绕组通电时,所述第二永磁阵列能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层阵列、中层阵列和内层阵列,所述外层阵列和所述内层阵列均为用于加强所述球轮的球面一侧磁场强度的哈尔巴赫阵列,所述中层阵列为周向交替阵列,且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布置有导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外层阵列、中层阵列和内层阵列,所述外层阵列和所述内层阵列均为用于加强所述球轮的球面一侧磁场强度的哈尔巴赫阵列,所述中层阵列为周向交替阵列,且在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布置有导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框架的外侧面与所述球轮的内侧面之间设有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之间设有气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二永磁阵列之间设有气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阵列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阵列绕所述固定轴前后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度~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轮为刚性球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轮的材质为导磁材料。
CN202210831116.4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Active CN115056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116.4A CN115056877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1116.4A CN115056877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877A true CN115056877A (zh) 2022-09-16
CN115056877B CN115056877B (zh) 2023-10-13

Family

ID=8320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1116.4A Active CN115056877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687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925A (zh) * 2005-09-09 2006-03-01 清华大学 一种非接触磁吸附轮式爬壁机器人
WO2006133627A1 (fr) * 2005-06-14 2006-12-21 Guang Huai Hu Unite roue de marche magnetisante pour dispositif d'escalade en milieu artificiel a adsorption magnetique
CN101332838A (zh) * 2008-07-31 2008-12-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关节爬壁蠕虫式机器人
CN101941478A (zh) * 2010-09-21 2011-01-12 上海交通大学 电磁永磁双激励爬壁机器人吸附机构
CN102013739A (zh) * 2010-11-08 2011-04-13 东南大学 一种直线旋转两自由度哈尔巴赫永磁作动器
CN102699893A (zh) * 2012-06-07 2012-10-0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多自由度机械手臂的差动驱动磁吸附式多功能爬壁机器人
CN104875810A (zh) * 2015-06-23 2015-0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被动腰关节的四足摆动爬壁机器人
CN204701688U (zh) * 2015-04-14 2015-10-1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轮
WO2018121080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爬壁机器人
US20190068042A1 (en) * 2017-08-28 2019-0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apparatus having drive unit using magnetic circuit
CN111687828A (zh) * 2020-07-17 2020-09-2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气电集成驱动装置、末端执行器及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33627A1 (fr) * 2005-06-14 2006-12-21 Guang Huai Hu Unite roue de marche magnetisante pour dispositif d'escalade en milieu artificiel a adsorption magnetique
CN1739925A (zh) * 2005-09-09 2006-03-01 清华大学 一种非接触磁吸附轮式爬壁机器人
CN101332838A (zh) * 2008-07-31 2008-12-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关节爬壁蠕虫式机器人
CN101941478A (zh) * 2010-09-21 2011-01-12 上海交通大学 电磁永磁双激励爬壁机器人吸附机构
CN102013739A (zh) * 2010-11-08 2011-04-13 东南大学 一种直线旋转两自由度哈尔巴赫永磁作动器
CN102699893A (zh) * 2012-06-07 2012-10-0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多自由度机械手臂的差动驱动磁吸附式多功能爬壁机器人
CN204701688U (zh) * 2015-04-14 2015-10-1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爬壁机器人的磁吸附轮
CN104875810A (zh) * 2015-06-23 2015-0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被动腰关节的四足摆动爬壁机器人
WO2018121080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爬壁机器人
US20190068042A1 (en) * 2017-08-28 2019-0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apparatus having drive unit using magnetic circuit
CN111687828A (zh) * 2020-07-17 2020-09-2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气电集成驱动装置、末端执行器及机器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睿;樊建春;张来斌;: "爬壁机器人磁轮特性研究及其运动仿真", 石油机械, no. 01 *
徐亚茹;刘荣;: "一种爬壁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877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3767U (zh) 磁吸附式爬壁机器人
CN109921588B (zh) 一种高稳定性三自由度运动电动机
US20180273212A1 (en) Magnetic-fluid momentum sphere
CN104836408A (zh) 一种六自由度永磁同步磁悬浮球形电机
CN104389903B (zh) 一种双永磁体外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108657298B (zh) 一种基于电磁吸附的爬壁机器人
CN109291783A (zh) 一种爬壁机器人
CN105743319B (zh) 摆动电机和电推剪
CN104410241A (zh) 磁悬浮球面电机
WO2012037777A1 (zh) 自驱动关节
CN115056877A (zh) 一种基于球面驱动的轮式爬壁机器人吸附装置
CN103085073B (zh) 旋转摆梁式电磁吸盘爬壁机器人
CN110474517B (zh) 一种转子及悬浮转子电机
CN104373461B (zh) 一种双永磁体内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115257989B (zh) 一种轮式爬壁机器人
CN107733143A (zh) 一种基于屈曲梁的双稳态永磁舵机及作动方法
CN208369436U (zh) 一种动圈式单极性永磁体旋转直线电机
CN105207430A (zh) 一种磁轮驱动的磁悬浮动量球
CN201536310U (zh) 磁悬浮球形磁阻电动机
CN204267528U (zh) 一种双永磁体内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108539959B (zh) 一种磁体旋转装置、磁体平稳旋转的方法以及磁刹车系统
CN112968630B (zh) 一种多功能多自由度球型驱动器
CN217227754U (zh) 一种应用于爬壁机器人电磁吸附系统的磁轮组件
CN107956641A (zh)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
CN206834971U (zh) 三维度有限转角球形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