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3837A -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3837A
CN115053837A CN202210648916.2A CN202210648916A CN115053837A CN 115053837 A CN115053837 A CN 115053837A CN 202210648916 A CN202210648916 A CN 202210648916A CN 115053837 A CN115053837 A CN 115053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pond
drum
scorhinus
propag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89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攀
黄海
刘德林
马军
曹柳
候兴蓉
李有文
林川
陈泽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shui Delin Chengxin Aquaculture Co ltd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ngshui Delin Chengxin Aquaculture Co ltd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shui Delin Chengxin Aquaculture Co ltd,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ngshui Delin Chengxin Aqua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89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3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3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23K20/1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hetero atoms, of which at least one is nitro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四个步骤,该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以及苗种培育的繁殖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死亡率,避免经济损失,同时能有效的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受精率,同时金鼓鱼和银鼓鱼的杂交后代具备广盐性,能适应海水和淡水环境,抗病性强、成活率高、容易饲养、杂交后代体色花纹鲜艳、个体比父母本都小,并能长期保持娇小体型,非常适合作为观赏鱼新品种进行开发。

Description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金鼓鱼形体略呈椭圆形,侧扁而高,背鳍硬棘与软条间具有深缺刻,体表呈褐色,腹缘银白色,鱼体上有许多深色圆斑,成鱼体长约30厘米;银鼓鱼,学名:多纹钱蝶鱼,是一种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海水鱼,属于杂食性鱼类,银鼓鱼体扁圆形,体长20至40厘米,体银白色,体表两侧腹部有稀疏的数十个黑色圆斑,银鼓鱼可同时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由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可得到新品种杂交鱼,该种杂交鱼能兼具金鼓鱼与银鼓鱼的优点,体色更鲜艳,花纹更漂亮,在观赏鱼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对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647345A,公开了一种金鼓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通过鱼池铺设、水质管理、投放密度、投喂饲料和生态环境构建实现金鼓鱼工厂化人工育苗,实现金鼓鱼的快速生长、存活率高的目标,本发明中存活率均高于90%,经过5个月的养殖金鼓鱼鱼苗平均重量均高于290g。
然而使用上述发明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金鼓鱼与银鼓鱼的杂交过程中,金鼓鱼与银鼓鱼易感染链球菌,导致大批量的金鼓鱼与银鼓鱼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并且雌性金鼓鱼产卵所需的刺激条件之一为水流,而上述发明无法有效的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不利于获得较高的受精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金鼓鱼与银鼓鱼易感染链球菌,导致大批量的金鼓鱼与银鼓鱼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以及无法有效的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不利于获得较高的受精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培育
(1)、亲鱼常规培育:
a、在大海中捕捞长度在2~3cm的野生银鼓鱼以及金鼓鱼鱼苗;
b、鱼苗放入池塘中驯化培育,按每亩2500尾银鼓鱼以及2500尾金鼓鱼的密度投放;
c、向池塘中每天2次投喂饲料,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及盐酸恩诺沙星;
d、每隔6小时对池塘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e、常规培育两年;
(2)、产前强化培育
a、亲鱼挑选时间:常规培育第二年的六月份进行池塘中亲鱼的挑选;
b、供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250g的雄性银鼓鱼作为雄性供体;
c、受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400g的雌性金鼓鱼作为雌性受体;
d、繁殖环境选择:将雄性供体以及雌性受体移入室内水池,且雄性供体与雌性受体分池培育,水温控制在28~30℃,盐度控制在24~29‰,水池溶氧量5mg/L以上;
e、强化培育时间控制:35天左右;
f、每隔3小时对室内水池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S2、人工催产
(1)、催产月份:常规培育第二年的第五月~第七月;
(2)、使用激素注射催产;
(3)、采用人工授精方式;
S3、人工孵化
(1)、孵化准备工作
d、孵化水源消毒过滤处理;
e、调节孵化水源pH值:7.6~7.8;
f、溶氧量:5mg/L以上;
(4)、调节孵化水源盐度:19~25‰;
(5)、调节孵化水源温度:29℃;
S4、苗种培育
(1)、人工孵化出得仔鱼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2)、育苗第三天进行开口饵料投喂。
优选地,池塘中添加二氧化氯,并使池塘中药物浓度达到0.3g/m3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c,饲料中添加有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且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日粮的10%,盐酸恩诺沙星的用量按25mg/kg加入饲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1)-d,池塘中安装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向池塘内喷水,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网孔直径小于2cm。
优选地,抽水泵的输出端设置在池塘岸边处。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1)-e,亲鱼常规培育冬季时在池塘上搭建冬棚。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2),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IU/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100ug/支,地欧酮(DOM),50mg/支,所述步骤S2中(3),采取干法授精。
优选地,激素注射分为两针,第一针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间隔18小时后,注射1500IU/kg的第二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4mg/kg的地欧酮(DOM)。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1)-a,使用生石灰对孵化水源消毒,并静置5天。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2),选择轮虫饵料,并添加藻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以及苗种培育的繁殖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死亡率,避免经济损失,同时能有效的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受精率。
(1)本发明通过在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和盐酸恩诺沙星,同时使用二氧化氯对池塘进行消毒,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从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病害死亡率。
(2)本发明通过池塘中抽水泵向池塘内喷水,形成水流,从而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的受精率
(3)本发明通过将金鼓鱼和银鼓鱼进行杂交,使得杂交后代具备广盐性,能适应海水和淡水环境,抗病性强、成活率高、容易饲养、杂交后代体色花纹鲜艳、个体比父母本都小,并能长期保持娇小体型,非常适合作为观赏鱼新品种进行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金鼓鱼和银鼓鱼杂交后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金鼓鱼、银鼓鱼以及杂交后代的体重表;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3中雌性亲鱼的孵化率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培育
(1)、亲鱼常规培育:
a、在大海中捕捞长度在2cm的野生银鼓鱼以及金鼓鱼鱼苗;
b、鱼苗放入池塘中驯化培育,按每亩2500尾银鼓鱼以及2500尾金鼓鱼的密度投放;
c、向池塘中每天2次投喂饲料,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及盐酸恩诺沙星;
d、每隔6小时对池塘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e、常规培育两年;
经过驯化培育之后,开始在盐度24-29‰的池塘中养殖,按每亩2500尾的密度投放,养殖一年左右鱼个体间的体型出现较大的差异,分成两口塘饲养,每天上午8点,下午4点开始喂食,喂食量按池塘中鱼体重的3~5%进行投喂,台风大雨等天气时根据进食状况适当减少喂食量,饲养2年后雌鱼可以体长可以达到24cm,雄鱼可以达到19cm,达到性成熟,由于金鼓鱼是暖水性鱼类,冬天要搭越冬棚,保持水温在18℃以上,一般冬季水温在18℃到22℃之间,夏季在28~32℃之间,每天下午和凌晨开增氧机2个小时。
(2)、产前强化培育
a、亲鱼挑选时间:常规培育第二年的六月份进行池塘中亲鱼的挑选;
b、供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250g的雄性银鼓鱼作为雄性供体;
c、受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400g的雌性金鼓鱼作为雌性受体;
d、繁殖环境选择:将雄性供体以及雌性受体移入室内水池,且雄性供体与雌性受体分池培育,水温控制在28℃,盐度控制在24~29‰,水池溶氧量5mg/L以上;
e、强化培育时间控制:35天左右;
f、每隔3小时对室内水池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S2、人工催产
(1)、催产月份:常规培育第二年的第五月~第七月;
(2)、使用激素注射催产;
(3)、采用干法授精方式;
S3、人工孵化
(1)、孵化准备工作
a、孵化水源消毒过滤处理;
b、调节孵化水源pH值:7.6;
c、溶氧量:5mg/L以上;
(6)、调节孵化水源盐度:19‰;
(7)、调节孵化水源温度:29℃;
S4、苗种培育
(1)、人工孵化出得仔鱼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2)、育苗第三天进行开口饵料投喂。
池塘中添加二氧化氯,并使池塘中药物浓度达到0.3g/m3
所述步骤S1中c,饲料中添加有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且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日粮的10%,盐酸恩诺沙星的用量按25mg/kg加入饲料,通过在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和盐酸恩诺沙星,同时使用二氧化氯对池塘进行消毒,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从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病害死亡率。
所述步骤S1中(1)-d,池塘中安装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向池塘内喷水,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网孔直径小于2cm,避免鱼苗从抽水泵的输出端处游入抽水泵内,同时通过池塘中抽水泵向池塘内喷水,形成水流,从而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的受精率,抽水泵的输出端设置在池塘岸边处,如此设置是根据金鼓鱼以及银鼓鱼的产卵习性而定。
所述步骤S1中(1)-e,亲鱼常规培育冬季时在池塘上搭建冬棚,能提高池塘表面的温度,避免冬季温度过低,造成金鼓鱼与银鼓鱼因温度不适应造成死亡。
所述步骤S2中(2),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IU/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100ug/支,地欧酮(DOM),50mg/支,所述步骤S2中(3),需要说明的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为10肽化合物,结构式为C56H78N16O12,相对分子量为1167,其主要成分是来源于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LHRH),该激素能促使动物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兼具有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地欧酮(DOM)的作用是抑制或消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因子(GRIF)对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影响,从而增强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在金鼓鱼以及银鼓鱼催产中多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配合使用。
激素注射分为两针,第一针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间隔18小时后,注射1500IU/kg的第二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4mg/kg的地欧酮(DOM),值得一提的是,激素量的适用标准是经过试验得出结论,当LHRH-A2的剂量达到20μg/kg时,可以使少量雌鱼产卵,加大剂量后,催产率并没有提高,效应时间仍然是40H左右,受精率为0,考虑到外源激素量过大对鱼类生理调节的影响过大,可能会对鱼的内分泌调节造成损害,因此在银鼓鱼和金鼓鱼人工催产中并不适合选择单一LHRH-A2注射,同时,单独注射HCG时,随着HCG剂量的提高,催产率提高,当HCG的含量为2000UI/kg时,催产率16.7%,效应时间36h,受精率为0,产出的卵不能受精,因此选择单独注射HCG对银鼓鱼和金鼓鱼进行人工催产是不合适的,同时一次注射不同剂量LHRH-A2和HCG的混合物时,催产率最高可以达到83.3%,此时LHRH-A2的注射剂量达到15μg/kg,HCG的剂量为1500UI/kg.效应时间平均为22h,受精率13%,在药物注射剂量小于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不超过50%,受精率不高于6%,当剂量为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为83.3%,受精率为13%,当LHRH-A2的量为20μg/kg,1500UI/kg HCG时催产率达到83.3%,但是受精率降低,在不同剂量LHRH-A2和DOM混合液进行一次注射时,催产率都没有超过50%,其中注射15μg/kg的LHRH-A2和4mg/kg的DOM混合药物,催产率为33.3%,受精率为4%,在分两次注射后,采取15μg/kgLHRH-A2第一针,18h后4mg/kg DOM第二针的效果最好,催产率50.0%,效应时间为15h,受精率31%,当LHRH-A2的剂量为20μg/kg,DOM剂量为4mg/kg时,催产率50%,受精率为15%。
所述步骤S3中(1)-a,使用生石灰对孵化水源消毒,并静置5天。
所述步骤S4中(2),选择轮虫饵料,并添加藻类。
实施例2: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培育
(1)、亲鱼常规培育:
a、在大海中捕捞长度在2.5cm的野生银鼓鱼以及金鼓鱼鱼苗;
b、鱼苗放入池塘中驯化培育,按每亩2500尾银鼓鱼以及2500尾金鼓鱼的密度投放;
c、向池塘中每天2次投喂饲料,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及盐酸恩诺沙星;
d、每隔6小时对池塘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e、常规培育两年;
经过驯化培育之后,开始在盐度24-29‰的池塘水中养殖,按每亩2500尾的密度投放,养殖一年左右鱼个体间的体型出现较大的差异,分成两口塘饲养,每天上午8点,下午4点开始喂食,喂食量按池塘中鱼体重的3~5%进行投喂,台风大雨等天气时根据进食状况适当减少喂食量,饲养2年后雌鱼可以体长可以达到24cm,雄鱼可以达到19cm,达到性成熟,由于金鼓鱼是暖水性鱼类,冬天要搭越冬棚,保持水温在18℃以上,一般冬季水温在18℃到22℃之间,夏季在28~32℃之间,每天下午和凌晨开增氧机2到3个小时。
(2)、产前强化培育
a、亲鱼挑选时间:常规培育第二年的六月份进行池塘中亲鱼的挑选;
b、供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250g的雄性银鼓鱼作为雄性供体;
c、受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400g的雌性金鼓鱼作为雌性受体;
d、繁殖环境选择:将雄性供体以及雌性受体移入室内水池,且雄性供体与雌性受体分池培育,水温控制在29℃,盐度控制在26‰,水池溶氧量5mg/L以上;
e、强化培育时间控制:35天左右;
f、每隔3小时对室内水池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S2、人工催产
(1)、催产月份:常规培育第二年的第五月~第七月;
(2)、使用激素注射催产;
(3)、采用半干法授精方式;
S3、人工孵化
(1)、孵化准备工作
a、孵化水源消毒过滤处理;
b、调节孵化水源PH值:7.7;
c、溶氧量:5mg/L以上;
(8)、调节孵化水源盐度:23‰;
(9)、调节孵化水源温度:29℃;
S4、苗种培育A2
(1)、人工孵化出得仔鱼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2)、育苗第三天进行开口饵料投喂。
池塘中添加二氧化氯,并使池塘中药物浓度达到0.3g/m3
所述步骤S1中c,饲料中添加有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且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日粮的10%,盐酸恩诺沙星的用量按25mg/kg加入饲料,通过在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和盐酸恩诺沙星,同时使用二氧化氯对池塘进行消毒,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从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病害死亡率。
所述步骤S1中(1)-d,池塘中安装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向池塘内喷水,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网孔直径小于2cm,避免鱼苗从抽水泵的输出端处游入抽水泵内,同时通过池塘中抽水泵向池塘内喷水,形成水流,从而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的受精率,抽水泵的输出端设置在池塘岸边处,如此设置是根据金鼓鱼以及银鼓鱼的产卵习性而定。
所述步骤S1中(1)-e,亲鱼常规培育冬季时在池塘上搭建冬棚,能提高池塘表面的温度,避免冬季温度过低,造成金鼓鱼与银鼓鱼因温度不适应造成死亡。
所述步骤S2中(2),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IU/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100ug/支,地欧酮(DOM),50mg/支,所述步骤S2中(3),采取半干法授精,需要说明的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为10肽化合物,结构式为C56H78N16O12,相对分子量为1167,其主要成分是来源于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LHRH),该激素能促使动物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兼具有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地欧酮(DOM)的作用是抑制或消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因子(GRIF)对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影响,从而增强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在金鼓鱼以及银鼓鱼催产中多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配合使用。
激素注射分为两针,第一针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间隔18小时后,注射1500IU/kg的第二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4mg/kg的地欧酮(DOM),值得一提的是,激素量的适用标准是经过试验得出结论,当LHRH-A2的剂量达到20μg/kg时,可以使少量雌鱼产卵,加大剂量后,催产率并没有提高,效应时间仍然是40H左右,受精率为0,考虑到外源激素量过大对鱼类生理调节的影响过大,可能会对鱼的内分泌调节造成损害,因此在银鼓鱼和金鼓鱼人工催产中并不适合选择单一LHRH-A2注射,同时,单独注射HCG时,随着HCG剂量的提高,催产率提高,当HCG的含量为2000UI/kg时,催产率16.7%,效应时间36h,受精率为0,产出的卵不能受精,因此选择单独注射HCG对银鼓鱼和金鼓鱼进行人工催产是不合适的,同时一次注射不同剂量LHRH-A2和HCG的混合物时,催产率最高可以达到83.3%,此时LHRH-A2的注射剂量达到15μg/kg,HCG的剂量为1500UI/kg.效应时间平均为22h,受精率13%,在药物注射剂量小于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不超过50%,受精率不高于6%,当剂量为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为83.3%,受精率为13%,当LHRH-A2的量为20μg/kg,1500UI/kg HCG时催产率达到83.3%,但是受精率降低,在不同剂量LHRH-A2和DOM混合液进行一次注射时,催产率都没有超过50%,其中注射15μg/kg的LHRH-A2和4mg/kg的DOM混合药物,催产率为33.3%,受精率为4%,在分两次注射后,采取15μg/kgLHRH-A2第一针,18h后4mg/kg DOM第二针的效果最好,催产率50.0%,效应时间为15h,受精率31%,当LHRH-A2的剂量为20μg/kg,DOM剂量为4mg/kg时,催产率50%,受精率为15%。
所述步骤S3中(1)-a,使用生石灰对孵化水源消毒,并静置5天。
所述步骤S4中(2),选择轮虫饵料,并添加藻类。
实施例3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培育
(1)、亲鱼常规培育:
a、在大海中捕捞长度在3cm的野生银鼓鱼以及金鼓鱼鱼苗;
b、鱼苗放入池塘中驯化培育,按每亩2500尾银鼓鱼以及2500尾金鼓鱼的密度投放;
c、向池塘中每天2次投喂饲料,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及盐酸恩诺沙星;
d、每隔6小时对池塘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e、常规培育两年;
经过驯化培育之后,开始在盐度24-29‰的池塘水中养殖,按每亩2500尾的密度投放,养殖一年左右鱼个体间的体型出现较大的差异,分成两口塘饲养,每天上午8点,下午4点开始喂食,喂食量按池塘中鱼体重的3~5%进行投喂,台风大雨等天气时根据进食状况适当减少喂食量,饲养2年后雌鱼可以体长可以达到24cm,雄鱼可以达到19cm,达到性成熟,由于金鼓鱼是暖水性鱼类,冬天要搭越冬棚,保持水温在18℃以上,一般冬季水温在18℃到22℃之间,夏季在28~32℃之间,每天下午和凌晨开增氧机2到3个小时。
(2)、产前强化培育
a、亲鱼挑选时间:常规培育第二年的六月份进行池塘中亲鱼的挑选;
b、供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250g的雄性银鼓鱼作为雄性供体;
c、受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400g的雌性金鼓鱼作为雌性受体;
d、繁殖环境选择:将雄性供体以及雌性受体移入室内水池,且雄性供体与雌性受体分池培育,水温控制在30℃,盐度控制在29‰,水池溶氧量5mg/L以上;
e、强化培育时间控制:35天左右;
f、每隔3小时对室内水池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S2、人工催产
(1)、催产月份:常规培育第二年的第五月~第七月;
(2)、使用激素注射催产;
(3)、采用湿法授精方式;
S3、人工孵化
(1)、孵化准备工作
g、孵化水源消毒过滤处理;
h、调节孵化水源PH值:7.8;
i、溶氧量:5mg/L以上;
(10)、调节孵化水源盐度:25‰;
(11)、调节孵化水源温度:29℃;
S4、苗种培育
(1)、人工孵化出得仔鱼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2)、育苗第三天进行开口饵料投喂。
池塘中添加二氧化氯,并使池塘中药物浓度达到0.3g/m3
所述步骤S1中c,饲料中添加有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且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日粮的10%,盐酸恩诺沙星的用量按25mg/kg加入饲料,通过在饲料中拌入维生素c和盐酸恩诺沙星,同时使用二氧化氯对池塘进行消毒,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从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病害死亡率。
所述步骤S1中(1)-d,池塘中安装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向池塘内喷水,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网孔直径小于2cm,避免鱼苗从抽水泵的输出端处游入抽水泵内,同时通过池塘中抽水泵向池塘内喷水,形成水流,从而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的受精率,抽水泵的输出端设置在池塘岸边处,如此设置是根据金鼓鱼以及银鼓鱼的产卵习性而定。
所述步骤S1中(1)-e,亲鱼常规培育冬季时在池塘上搭建冬棚,能提高池塘表面的温度,避免冬季温度过低,造成金鼓鱼与银鼓鱼因温度不适应造成死亡。
所述步骤S2中(2),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IU/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100ug/支,地欧酮(DOM),50mg/支,所述步骤S2中(3),需要说明的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为10肽化合物,结构式为C56H78N16O12,相对分子量为1167,其主要成分是来源于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LHRH),该激素能促使动物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兼具有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地欧酮(DOM)的作用是抑制或消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因子(GRIF)对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影响,从而增强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在金鼓鱼以及银鼓鱼催产中多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配合使用。
激素注射分为两针,第一针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间隔18小时后,注射1500IU/kg的第二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4mg/kg的地欧酮(DOM),值得一提的是,激素量的适用标准是经过试验得出结论,当LHRH-A2的剂量达到20μg/kg时,可以使少量雌鱼产卵,加大剂量后,催产率并没有提高,效应时间仍然是40H左右,受精率为0,考虑到外源激素量过大对鱼类生理调节的影响过大,可能会对鱼的内分泌调节造成损害,因此在银鼓鱼和金鼓鱼人工催产中并不适合选择单一LHRH-A2注射,同时,单独注射HCG时,随着HCG剂量的提高,催产率提高,当HCG的含量为2000UI/kg时,催产率16.7%,效应时间36h,受精率为0,产出的卵不能受精,因此选择单独注射HCG对银鼓鱼和金鼓鱼进行人工催产是不合适的,同时一次注射不同剂量LHRH-A2和HCG的混合物时,催产率最高可以达到83.3%,此时LHRH-A2的注射剂量达到15μg/kg,HCG的剂量为1500UI/kg.效应时间平均为22h,受精率13%,在药物注射剂量小于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不超过50%,受精率不高于6%,当剂量为15μg/kg LHRH-A2和1500UI/kg HCG时,催产率为83.3%,受精率为13%,当LHRH-A2的量为20μg/kg,1500UI/kg HCG时催产率达到83.3%,但是受精率降低,在不同剂量LHRH-A2和DOM混合液进行一次注射时,催产率都没有超过50%,其中注射15μg/kg的LHRH-A2和4mg/kg的DOM混合药物,催产率为33.3%,受精率为4%,在分两次注射后,采取15μg/kgLHRH-A2第一针,18h后4mg/kg DOM第二针的效果最好,催产率50.0%,效应时间为15h,受精率31%,当LHRH-A2的剂量为20μg/kg,DOM剂量为4mg/kg时,催产率50%,受精率为15%。
所述步骤S3中(1)-a,使用生石灰对孵化水源消毒,并静置5天。
所述步骤S4中(2),选择轮虫饵料,并添加藻类。
上述实施例1~3的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人工繁殖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金鼓鱼与银鼓鱼感染链球菌,降低金鼓鱼与银鼓鱼的死亡率,避免经济损失,同时能有效的为雌性金鼓鱼提供优良的产卵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鼓鱼受精率,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的三个实施例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授精方式,并且对这三种人工授精方式皆进行了试验,第一种干法授精:分别用捞网取出雌、雄鱼,沥去水,用毛巾擦去鱼体表的水,先将卵挤入干燥的盆中紧接着挤入数滴精液,并搅拌均匀。随即向盆内加入20‰的海水,搅动3~5分钟,最后漂洗几次后倒入孵化桶孵化;
第二种半干法授精:将雄鱼精液挤入盛有适量0.85%生理盐水的烧杯中稀释,然后倒入盛有鱼卵的盆中搅拌均匀,最后加20‰的海水,搅拌2~3分钟;
第三种湿法授精:将鱼卵与精液同时挤入盛有20‰海水的盆内,边挤边搅拌;
经过上述三种不同的授精方式,如图3所示,发现银鼓鱼和金鼓鱼正常受精的卵子颜色鲜明透亮,卵膜吸水膨胀,悬浮于水中,而未受精的卵子颜色暗淡无光泽,变为白色,沉入水底,并且在银鼓鱼和金鼓鱼的人工杂交繁殖过程中,采取干法授精的方式,受精率最好,达到72.1%,半干法授精的受精率为3.7%,湿法授精的效果最差,受精率仅为1.3%,但是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不同的授精方式其成本也不同,在本发明中的三个实施例中,干法授精成本最高,而湿法授精成本最低,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授精方式,此外通过将金鼓鱼和银鼓鱼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具备广盐性,能适应海水和淡水环境,抗病性强、成活率高,容易饲养,如图1所示,杂交后代体色花纹鲜艳,背部的竖向棘刺相对银鼓鱼要稀少、短小,腹部两侧的黑色斑点更加明显,且数量也要稀少一些,相比于亲本而言,杂交后代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杂交后代的体重明显都比父本雄性银鼓鱼以及母本雌性金鼓鱼的体重小,如图2所示,杂交后代能长期保持娇小体型,非常适合作为观赏鱼新品种进行开发。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初期的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子代口径较小,活动力较差,可能不能全部摄食轮虫,适量添加藻类,可以增加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子代的营养,并且浮游植物旺盛稠密能增进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子代仔鱼的生长和存活,由于这些藻类中含有聚不饱和脂肪酸碎屑,因此在选择轮虫作为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子代主要开口饵料时,适当添加藻类对于银鼓鱼和金鼓鱼的仔鱼的存活是有一定帮助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案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亲鱼培育
(1)、亲鱼常规培育:
a、在大海中捕捞长度在2~3cm的野生银鼓鱼以及金鼓鱼鱼苗;
b、鱼苗放入池塘中驯化培育,按每亩2500尾银鼓鱼以及2500尾金鼓鱼的密度投放;
c、向池塘中每天2次投喂饲料,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以及盐酸恩诺沙星;
d、每隔6小时对池塘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e、常规培育两年;
(2)、产前强化培育
a、亲鱼挑选时间:常规培育第二年的六月份进行池塘中亲鱼的挑选;
b、供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250g的雄性银鼓鱼作为雄性供体;
c、受体选择:选择池塘中体重大于400g的雌性金鼓鱼作为雌性受体;
d、繁殖环境选择:将雄性供体以及雌性受体移入室内水池,且雄性供体与雌性受体分池培育,水温控制在28~30℃,盐度控制在24~29‰,水池溶氧量5mg/L以上;
e、强化培育时间控制:35天左右;
f、每隔3小时对室内水池的水流进行加速处理;
S2、人工催产
(1)、催产月份:常规培育第二年的第五月~第七月;
(2)、使用激素注射催产;
(3)、采用人工授精方式;
S3、人工孵化
(1)、孵化准备工作
a、孵化水源消毒过滤处理;
b、调节孵化水源pH值:7.6~7.8;
c、溶氧量:5mg/L以上;
(2)、调节孵化水源盐度:19~25‰;
(3)、调节孵化水源温度:29℃;
S4、苗种培育
(1)、人工孵化出的仔鱼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2)、育苗第三天进行开口饵料投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中添加二氧化氯,并使池塘中药物浓度达到0.3g/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c,饲料中添加有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且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日粮的10%,盐酸恩诺沙星的用量按25mg/kg加入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1)-d,池塘中安装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向池塘内喷水,且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防护网,防护网网孔直径小于2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抽水泵的输出端设置在池塘岸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1)-e,亲鱼常规培育冬季时在池塘上搭建冬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2),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IU/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100ug/支,地欧酮(DOM),50mg/支,所述步骤S2中(3),采取干法授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激素注射分为两针,第一针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A2,间隔18小时后,注射1500IU/kg的第二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4mg/kg的地欧酮(DO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1)-a,使用生石灰对孵化水源消毒,并静置5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2),选择轮虫饵料,并添加藻类。
CN202210648916.2A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Pending CN115053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916.2A CN115053837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916.2A CN115053837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3837A true CN115053837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916.2A Pending CN115053837A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383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281A (zh) * 2001-12-14 2003-06-25 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CN107711621A (zh) * 2017-11-07 2018-02-23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金钱鱼的繁育方法
CN108967278A (zh) * 2018-08-10 2018-12-11 深圳大学 一种金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281A (zh) * 2001-12-14 2003-06-25 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CN107711621A (zh) * 2017-11-07 2018-02-23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金钱鱼的繁育方法
CN108967278A (zh) * 2018-08-10 2018-12-11 深圳大学 一种金钱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璋;卓德武;: "一例银鼓鱼链球菌病的诊治", no. 07, pages 60 *
陈少友等: "海钓手册", 28 February 2009,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233 *
骆宏等: "热带鱼饲养与观赏图鉴", 31 July 2013,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2780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sh reproduction, hatching and larval culture
CN104663547B (zh) 一种鲈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
Smith et al. Broodstock management and spawning of southern flounder, Paralichthys lethostigma
CN103109769A (zh)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繁殖方法
KR101037876B1 (ko) 짱뚱어 인공종묘 생산 및 양성방법
CN103168711A (zh) 俄罗斯鲤鱼的繁殖方法
CN105104263A (zh) 一种灰裂腹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6212333B (zh) 一种北方须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1956783B (zh) 一种大口黑鲈鱼人工催产混合剂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1999331A (zh) 一种人工授精的乌鳢繁殖方法
CN104642212A (zh)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CN102524128B (zh)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方法
CN101606498A (zh) 一种刺参杂交育苗方法
CN108064775B (zh) 一种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1699997B (zh) 埋植缓释激素诱导圆斑星鲽亲鱼性腺成熟排卵方法
CN113841641B (zh) 一种多线盘鮈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669448B (zh) 红鲫与黄尾密鲴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
CN101878741A (zh) 唇*与花*的杂交繁殖方法
CN103651213A (zh) 鱼类人工繁殖方法
Raizada et al. Cannibalism mitigation in striped murrel, Channa striata, with hatchery seed weaned on pellet diet: A review
CN108283152A (zh) 一种长丝裂腹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6376500B (zh) 雅砻江细鳞裂腹鱼人工增殖放流方法
CN115053837A (zh) 一种银鼓鱼和金鼓鱼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0178766B (zh) 一种裸腹鲟的人工繁育方法
KR101476032B1 (ko) 고등어의 성숙유도를 이용한 인공종묘 생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