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2328B -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2328B
CN115052328B CN202210543179.XA CN202210543179A CN115052328B CN 115052328 B CN115052328 B CN 115052328B CN 202210543179 A CN202210543179 A CN 202210543179A CN 115052328 B CN115052328 B CN 115052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ervice
utilization r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31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2328A (zh
Inventor
邵长谦
时锴
崔宇旸
王菁
马丹
郑维通
李玲玲
殷希庆
张鸣
徐学为
刘德才
万晓亮
方军
尹春伦
陈文�
李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31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2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2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2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2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低业务时段的承载业务在共址基站间的节能分配,减少基站运行数量,节约基站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运营商基站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全覆盖的特点,基站运行产生的成本也逐步提高,例如,在白天用户集中使用某个基站的用户数量较多,而到了晚上,使用该基站的用户数量就较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基站是24小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不仅消耗了电能,而且也增加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基站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不同运营商开展共建共享后,对于部分4G基站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节能,现有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双方基站业务量的统计,确定双方都为低业务负荷的共址基站,再通过共享的方式,由一方基站向另一方基站开通共享,由一方承载双方业务,另外一方的基站可以关闭甚至拆除,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但受设备能力所限,对于双方均处于中高业务量的基站,目前现网的设备无法承载双方的业务量,因此无法通过现有共享方式进行节能。现有的共享方式也只能应用于农村等双方低业务量区域,无法应用在中高业务区域,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共享方式只能应用于农村等双方低业务量区域,无法应用在中高业务区域,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的利用率之和;
判断所述利用率之和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
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
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持续时长所属的时间段为低业务时段,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时间段的部分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后超出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若否,则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
若是,则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不处于低业务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和第二业务约束关系,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一基站的业务由第一基站承载,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二基站的业务由第二基站承载;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以及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高于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一基站的用户终端;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二基站的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小于第三门限值;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高于第四门限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共享基站节能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否,则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若是,则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手段,实现低业务时段的承载业务在共址基站间的节能分配,减少基站运行数量,节约基站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具体的应用场景如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为共址且运营商不同的两个基站,由于二者共址,因此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均能够实现共址区域内信号的收发,第一用户终端103为与第一基站101对应的运营商签约的用户,第一用户终端103的业务根据签约由第一基站101承载,第二用户终端104为与第二基站102对应的运营商签约的用户,第二用户终端104的业务根据签约由第二基站102承载,为了实现不同基站之间的协同控制,需要增加一个基站网管105,用于提取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的数据以及下发命令控制基站,从而实现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其中,本申请中用户使用的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例如,可以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未来的5G等网络制式。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可以为5G通信系统中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传输的场景中的系统。用户使用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通过基站网管105获取并监测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的资源利用率以及业务承载量情况,当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均处于低业务时段,且一个基站就能满足业务承载需求时,关闭其中一个基站,所有业务由另一个基站承载,旨在解决现有的共享方式只能应用于农村等双方低业务量区域,无法应用在中高业务区域,应用范围受限的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包括:
S201、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具体来说,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运营商进行用户终端的签约,由于在中高业务区域,例如写字楼或住宅小区内,用户通常使用终端的范围较为集中,但终端所对应的运营商却不一定相同的,运营商为了使信号接收和发射的覆盖范围更加全面,通常会在同一区域内建立各自的基站,即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二者分别承担不同运营商所属用户的业务需求,对应每个基站在承载业务时均可通过专业网管、综合网管等管理设备对其数据流量进行统计,从而得到该基站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用于评价基站的利用率。
S202、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执行S203,若否,则执行S204;
S203、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在获取了基站的资源利用率后,通过将不同基站资源利用率相加,可以得到当前业务时段的总资源需求,若总资源需求在一段时间内都小于单个基站的承载能力,此时表明该基站可以承担当前业务时段的所有业务,因此仅需保留该基站维持工作状态,其他基站关闭,就可以实现基站总体能耗的降低,达到共享节能的效果。
具体来说,分时段统计业务量,当判断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处于低业务时段时,首先需要确定两个基站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的大小,将资源利用率小且对方基站未超出承载能力的基站关闭,将资源利用率小的转移可以减少承载业务的转移量,降低转移过程中用户的不良体验,若资源利用率小,但转移后超出对方基站的承载能力,则需转移资源利用率大但对方基站未超出承载能力的基站业务,例如,当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二资源利用率时,且第二基站满足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资源利用率之和的承载能力,则将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第二基站,转移后将第一基站关闭节能,当第二基站不满足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资源利用率之和的承载能力时,将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第一基站,转移后将第二基站关闭节能。
由于低业务时段是预先计算好的时间段,实际低业务的时长无法准确给出,需要重新根据当前业务情况实时计算,当低业务时段结束时,需要重新判断两个基站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的大小,若仍然满足上述节能条件,则维持基站的关闭状态,若不满足,则重新打开关闭的基站,并将原本属于关闭基站的承载业务恢复。
在除低业务时段的其他时段,第一承载业务从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的门限要设置的高于第二基站,以减少第一承载业务的切换或重选次数,同时,将第一承载业务从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的门限要设置的低于第一基站,以提高本方承载业务切换到本方基站的优先级,使得第一承载业务尽量在第一基站完成,同理,第二承载业务尽量在第二基站完成,从而保证承载业务的对应性,维持各基站签约用户对使用对应基站运营商的体验感。
S204、获取预先配置的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和第二业务约束关系,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一基站的业务由第一基站承载,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二基站的业务由第二基站承载;
S205、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以及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高于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一基站的用户终端;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二基站的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小于第三门限值;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高于第四门限值。
具体来说,业务在进行不同基站之间流转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避免业务流转过程中出现混乱,扰乱正常的业务通信。第一用户终端向基站发出的业务为第一承载业务,第二用户终端向基站发出的业务为第二承载业务,分别针对第一基站设置第一业务约束关系,针对第二基站设置第二业务约束关系,通过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和第二业务约束关系使得第一基站对应的第一承载业务需要尽可能的在第一基站完成,第二基站对应的第二承载业务需要尽可能的在第二基站完成,这就需要在第一基站对第一承载业务设置较低的流入门限和较高的流出门限,在第二基站对第一承载业务设置较高的流入门限和较低的流出门限,在第二基站对第二承载业务设置较低的流入门限和较高的流出门限,在第一基站对第二承载业务设置较高的流入门限和较低的流出门限,减少基站自身业务的流出,并尽可能的接收原本属于自身签约范围的业务,节约能源的同时维护市场竞争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基站的承载业务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例如,在第一基站中,第一承载业务的优先级高于第二承载业务,在第二基站中,第二承载业务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承载业务,使得第一基站优先处理第一用户终端的业务,第二基站优先处理第二用户终端的业务,保证各基站所属运营商的利益,同时给在排队等候处理的业务切换到所属基站处理提供缓冲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手段,实现低业务时段的承载业务在共址基站间的节能分配,减少基站运行数量,节约基站能源消耗。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S301、获取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的利用率之和;
具体来说,基站的资源利用率主要包括基站的PRB利用率,PRB即Physical RB(L1物理层时频资源概念),为统计周期内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实际使用的PRB个数平均值与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本实施例主要根据获取的PRB利用率对基站是否满负荷进行判断,通过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PRB利用率加和,得到当前时间段总的业务占用基站的总PRB利用率,进而可以根据总PRB利用率判断当前时间段总的业务是否能被一个基站所承载。
S302、判断所述利用率之和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利用率之和是根据基站承载能力得到的比例之和,承载能力越大,其利用率比例越大,举例来说,当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相同时,二者利用率比例相同均为1,第一基站的PRB利用率为10%,第二基站的PRB利用率为40%时,则总PRB利用率为10%×1+40%×1=50%,小于预设利用率95%,则确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预设利用率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进行设备,通常情况下,预设利用率的设置值小于100%,避免临界条件时共享导致过载情况发生。
S303、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
具体来说,在确认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利用率之和小于预设利用率后开始计时,获取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在该持续时长期间内,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始终满足共享条件,避免临时具备共享条件时被误判为低业务时段。
S304、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持续时长所属的时间段为低业务时段,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时间段的部分时间。
具体来说,低业务时段是根据历史记录的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确定的,在低业务时段内,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满足共享条件,偶尔会存在不满足共享条件的情况,不满足共享条件的时间占低业务时段总比值要小于预设共享阈值,例如1%,从而避免临时业务量突增导致低业务时段连续时长的确定。持续时长为周期性监测记录的结果,因此持续时长为低业务时段的部分时间。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流程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关闭第一基站之后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S401、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后超出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具体来说,比较第一基站的PRB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PRB利用率,将PRB利用率小的基站关闭,就能最大程度的少转移业务到另一基站,从而降低用户在业务转移过程中感受到的流量使用不畅的问题发生概率,但由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可能不同,因此,在考虑最小PRB利用率转移的同时,还要考虑转移后,对方基站是否能够完全承载所有业务,若较大PRB利用率的基站不能够承载两个基站的总业务,则需要将较大PRB利用率的基站关闭,转移较大PRB利用率的业务到较小PRB利用率的基站,使较小利用率的基站承载所有业务,从而实现保证最低限度转移业务的同时,避免过载情况发生。
S402、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否,则执行S403,若是,则执行S404;;
S403、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
S404、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具体来说,由于低业务时段是根据历史记录和当前监测共同得到的预设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业务量可能高也可能低,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损耗,优先维持第一基站的关闭状态,但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不再处于低业务状态,如果继续关闭第一基站则会导致流量满载,超过第二基站承载负荷的情况,因此需要重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总资源利用率是否处于低业务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资源利用率之和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具备共享条件,然后通过获取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确认低业务时段,在判断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处于低业务时段时,通过比较二者资源利用率以及承载能力,确定业务的转移方向,在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具备共享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重新打开已关闭的基站的手段,实现保证最低限度转移业务的同时,避免过载情况发生,降低用户在业务转移过程中感受到的流量使用不畅的问题发生概率,在预设时间段结束后,能够在保证不影响业务的同时兼顾基站的持续节能。
上述实施例中,共址基站的数量并不限定为两个,可以是两个以上,本申请仅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作为示例,对于两个以上的基站,其判断方法和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本领域常规处理方式进行变形,但都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5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第一处理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的利用率之和;
判断所述利用率之和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
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
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持续时长所属的时间段为低业务时段,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时间段的部分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后超出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不处于低业务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和第二业务约束关系,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一基站的业务由第一基站承载,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二基站的业务由第二基站承载;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以及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高于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一基站的用户终端;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二基站的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小于第三门限值;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高于第四门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设备50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503,用于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否,则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若是,则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本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基站节能设备,可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前述的共享基站节能设备的具体实现中,各模块可以被实现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该电子设备60还包括通信部件603。其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通信部件603通过总线604连接。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所述存储器6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如上电子设备侧所执行的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处理器6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针对电子设备以及主控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共享基站节能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共享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的利用率之和;
判断所述利用率之和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
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所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
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持续时长所属的时间段为低业务时段,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时间段的部分时间;
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后超出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若否,则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
若是,则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不处于低业务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和第二业务约束关系,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一基站的业务由第一基站承载,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用于约束第二基站的业务由第二基站承载;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以及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高于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一基站的用户终端;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一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二基站的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二基站的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业务约束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业务优先级;
第一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小于第三门限值;
第二用户终端由第二基站切换或重选至第一基站的门限高于第四门限值。
5.一种共享基站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基站的第一资源利用率和第二基站的第二资源利用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共址;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是,则关闭所述第一基站,并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和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的利用率之和;
判断所述利用率之和是否小于预设利用率;
若是,则确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并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
所述判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具备共享条件的持续时长;
在所述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确认所述持续时长所属的时间段为低业务时段,所述持续时长为所述时间段的部分时间;
所述将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若所述第一资源利用率大于所述第二资源利用率,且确定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后超出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未超出所述第二基站的承载能力,则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低业务时段结束后,重新判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是否处于低业务时段;若否,则将已关闭的所述第一基站重新打开,并将所述第一承载业务从所述第二基站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若是,则持续关闭所述第一基站。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43179.XA 2022-05-18 2022-05-18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52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3179.XA CN115052328B (zh) 2022-05-18 2022-05-18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3179.XA CN115052328B (zh) 2022-05-18 2022-05-18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328A CN115052328A (zh) 2022-09-13
CN115052328B true CN115052328B (zh) 2024-05-14

Family

ID=8315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3179.XA Active CN115052328B (zh) 2022-05-18 2022-05-18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23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041A (zh) * 2013-07-19 2013-11-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43636A1 (zh) * 2014-03-26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基站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68332A (zh) * 2018-09-26 2018-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118617A (zh) * 2020-09-02 2020-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04739A (zh) * 2021-02-24 2021-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WO2021259323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通道关断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57B (zh) * 2012-03-12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200358557A1 (en) * 2019-05-10 2020-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041A (zh) * 2013-07-19 2013-11-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43636A1 (zh) * 2014-03-26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基站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68332A (zh) * 2018-09-26 2018-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259323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通道关断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18617A (zh) * 2020-09-02 2020-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04739A (zh) * 2021-02-24 2021-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电信共享的单锚点竞合策略可行性验证分析;刘超;;通信电源技术;20200525(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2328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61998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игналов "пульса"
CN109743676B (zh)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89587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network terminal to communicate
CN102740326B (zh) 一种bbu中的处理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WO2010108348A1 (zh) 载波聚合的实现方法以及基站
CN102026374A (zh) 对单芯片双卡cdma终端无线业务进行管理方法及cdma终端
TW201803388A (zh) 計算裝置之功率節省技藝
WO2004103011A1 (ja) リソース再配置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網制御装置
CN114786268A (zh) 数据传输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en et al. A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D2D and small cellular users in HetNet
WO2021092865A1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2770377B (zh) 小区的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0366110C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中基带信道处理资源的分配方法
CN115052328B (zh) 共享基站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6831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383952A (zh) 一种载波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2075758A1 (zh)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JP2004343309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CN103283275A (zh) 数据的负载平衡
WO201007518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services for an infrastructure device operating in local mode
CN114077213B (zh) 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33756B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68053A (zh) 一种应用于集群通信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96018B (zh) 一种确定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84424A (zh) 一种传输节能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