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9809B -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9809B
CN115049809B CN202210375746.5A CN202210375746A CN115049809B CN 115049809 B CN115049809 B CN 115049809B CN 202210375746 A CN202210375746 A CN 202210375746A CN 115049809 B CN115049809 B CN 115049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n
dimensional model
instruction
target objec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57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9809A (zh
Inventor
刘琛
赵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n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n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57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9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9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9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9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9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04Aligning objects,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21Shape modif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基于移动指令或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或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如此配置,用影像的方式形象地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和真实情况之间的异同,并为后续的数据修正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操作手段,对网络、地形和可视程度的要求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核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网,如供排水管网、电信管网、燃气管网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血脉”,必须要保持其即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与维护,确保了地下管线数据的时时刻刻的“新鲜”。数据核验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在管网普查和地下管网设施的竣工验收时都要进行数据核验(是指检查数据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是否一致),现有做法是通过全站仪或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测量)去采样其中部分点做验收。
基于全站仪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必须要光学通视,也就是说需要观测的目标和全站仪之间的连线上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如果存在遮挡物,要么造成人眼看不到,瞄不准目标,要么全站仪因为观测条件差的原因测量不出数据。
(2)全站仪属于短距离测量,一般最长测距也就是1.5公里左右,再远的话人眼难以发现观测目标,而且返回信号太弱会导致测不出数据,如果需要观测的点距离已知点比较远,那么就要需要多次搬站来完成测量工作。
(3)全站仪在测图的过程中,一般需要3人协同操作。一人观测,一人跑尺,还有一人记录。
基于RTK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依赖卫星信号,在高楼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高架下、隧道、室内等大量应用场景无法使用。
(2)对于城市市政系统中海量的设备每个都用RTK测量成本高,操作不便。
总之,对于地下管网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核验时,现有技术存在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对于其他类似的工况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核验方法,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
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含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
展示叠加影像;
获取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
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可选的,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具有对应关系;
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展示位置;
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以第二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重合。
可选的,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方向,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具有对应关系;
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三展示位置;
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以第四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四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平行或者重合。
可选的,所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特征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特征点用于限定形成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基于形变指令移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特征点;
若移动后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继续移动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使得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重合;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点的当前位置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可选的,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确认指令;
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或所述形变指令,基于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位置、姿态和形状,修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使得基于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生成的所述叠加影像和当前的所述叠加影像相同;存储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出错指令;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出错指令上报、标记错误或者删除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可选的,在所述基于原始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代表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之前,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据库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或者,基于现场测量的方法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物的至少一部分被遮挡,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两个角度获取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核验设备,所述数据核验设备包括处理器、输入模块、拍摄模块和展示模块;其中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目标物;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并用于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叠加影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核验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叠加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得到叠加影像,基于移动指令或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或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如此配置,一方面用影像的方式形象地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和真实情况之间的异同,并为后续的数据修正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操作手段,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上述核验过程的步骤对作业环境的依赖性低,对网络、地形和可视程度的要求低,提升了所述数据核验方法的适应性。通过上述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核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核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核验方法中,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
S10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含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
S20展示叠加影像;
S30获取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
S40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S50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在步骤S10中,地理信息数据是指市政系统中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水务、电力、通信、燃气等行业中设备的类型、属性、城市坐标等,目标物可以理解为地下管网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其他相似工况下的设备,例如建筑物、植物、自然景观等。由于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含了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因此,可以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在环境中的位置,从而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进行叠加。具体的方案可以选择现有技术或者其他的具有创造性的方案实现,例如,先根据所述地理信息数据计算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理论位置,再识别出该理论位置在所述真实物体所处的周边环境中的相对位置,基于上述的相对位置进行叠加。具体细节并非是本发明的描述重点,因此不展开进行描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是指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生成的目标物的虚拟影像,其具体涵义可根据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其具体展现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当所述目标物为一幢楼房时,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可以是该楼房的精细模型,或者是用一个立方体或者不超过10个立方体的组合形成的示意性质的模型,也可以是若干个点组成的点阵,每个点代表所述楼房的一个特征点,也可以是一个平面,仅通过表示所述楼房在地面上的投影以表示该楼房。所述叠加影像可以是静态的画面、照片等,也可以是动态的视频、图片流等。需理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一定是包含了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但是其具体的存储方式却并不限定,例如,当所述目标物为一个矩形时,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是该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也可以是矩形的几何中心的坐标和矩形的长、宽属性以及矩形的法向量,也可以是矩形各边的函数表达式,等。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应当理解为位置和方向,当所述目标物为二维物体或者被抽象为二维物体时,位置通过二维坐标表示,方向通过平面角表示;当所述目标物为三维物体或者被抽象为三维物体时,位置通过三维坐标表示,方向通过立体角表示。上述的坐标的具体数学形式,可以自行选择,例如笛卡尔坐标、极坐标等;上述的立体角和平面角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具体数学形式,例如用三个方向的角的分量代表一个立体角,也可以用一个方向矢量和一个角度值代表一个立体角,也可以用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代表一个角等。形状信息可以通过枚举值、边缘的函数表达式等方式表示。获取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时,需要有一个拍摄的角度,需理解,当拍摄角度变化时,所述孪生三维模型也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步骤S20中,展示叠加影像的过程,可以是通过一个不透明的显示屏同时显示虚拟模型以及真实影像(例如,用一个智能手机进行拍摄,将拍摄结果叠加所述虚拟模型后,在手机屏幕上显示),也可以是通过一个透明的显示屏仅显示虚拟模型,当人眼朝向该透明的显示屏观察时,能够观察到所述虚拟模型和真实影像的叠加结果(例如,通过一个智能眼镜进行拍摄,在眼镜镜片上,仅仅显示所述虚拟模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能是其他的展示方式,例如投影、全息投影等。也就是说本说明书并不限定展示叠加影像的具体技术,只要人眼在通过对展示设备或者展示区域进行观察后,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完整的叠加影像,就应当属于“展示叠加影像”的范畴。
在步骤S30中,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可以来自于用户,例如,将手机的触摸屏作为输入模块时,不同的手势动作可以基于预先约定的逻辑被判断为所述移动指令、所述形变指令或者两者的组合。为了便于用户输入指令,也可以设置辅助性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例如显示坐标系,允许用户以数字的方式输入指令等,本发明对于辅助性的用户界面以及指令的输入方式不进行限制。在半自动或者自动化的实施方式中,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也可以来自上一级的程序或方法。移动应当理解为包括平动、转动以及复合运动。
在步骤S40中,移动指令改变的是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说,当拍摄装置移动时,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在所述叠加影像中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相对位置关系包括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在步骤S50中,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实际上代表在真实环境中创建了一个虚拟的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只能在所述形变指令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拍摄角度变化等原因也会造成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但是其代表的虚拟物体的形状是不变的。
基于上述配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核验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所代表的设备的位置,并于真实的设备位置进行比较;并可以通过移动和形变操作实时比较两者的差距,对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误差产生直观的理解。同时,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可以基于一个手持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实现,对作业环境的要求也较低,当目标物被阻挡时,也可以通过移动拍摄装置的方式避开阻挡,或者通过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得到最终的结论。因而,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S60获取数据确认指令;
S71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或所述形变指令,基于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位置、姿态和形状,修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使得基于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生成的所述叠加影像和当前的所述叠加影像相同;存储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S72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未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和所述形变指令,直接存储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在步骤S71中,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生成叠加影像的方式和步骤S10中的方式相同。修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方式可以基于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例如,提前计算所述移动指令或所述形变指令对应的修正公式,通过修正公式修正,也可以通过解方程或者数值方法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步骤S72也可以理解为,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未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和所述形变指令,对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不做处理。具体采用重新存储还是不做处理的操作取决于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具体存储方式。
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操作,将模糊的指令转换为精准的修正数据。可以采用如下的优化方案,例如:
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S101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具有对应关系;
S102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展示位置;
S103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S104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以第二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重合。
在步骤S101中,所述第二定位点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物在真实环境中的位置的点,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选择所述目标物的几何中心,或者顶点。若所述目标物为管状物体,可以选择所述目标物的两个端点。所述第一定位点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定位点进行设置,即所述第二定位点在孪生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点,需理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不一定直接存储有所述第一定位点的坐标,例如,所述第一定位点为两条直线的交点,但是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中可能只存储有两条直线的函数方程,或者只存储有各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后续需要通过计算获得所述第一定位点的坐标。
在S102和S104中,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即严格遵守所述移动指令得到的展示位置,所述第二展示位置即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并进行适当偏移后得到的展示位置,在大部分的工况下,所述第二展示位置是较优的展示位置,但是操作人员不可能根据自身的模糊的操作或者判断直接将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移动至所述第二展示位置,因此,需要所述数据核验方法的配合,将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移动至所述第二展示位置。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可以用距离的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际值衡量,例如米、分米等,也可以用距离在所述叠加影像中的相对值衡量,例如像素等。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例,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在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运行过程中调节,以优化用户的操作体验,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调整为0,此时,所述孪生三维模型严格按照移动指令进行移动。
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S201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方向,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具有对应关系;
S202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三展示位置;
S203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S204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以第四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四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平行或者重合。
在步骤S201中,所述第二定位方向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物在真实环境中的位置的方向,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选择所述目标物的对称轴等。若所述目标物为管状物体,可以选择所述目标物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定位方向进行设置,即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在孪生三维模型中对应的方向,需理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不一定直接存储有所述第一定位方向的数据,例如,所述第一定位方向为一条直线,但是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中可能只存储有这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后续需要通过计算获得所述第一定位方向。
在S202和S204中,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即严格遵守所述移动指令得到的展示位置,所述第四展示位置即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并进行适当偏移后得到的展示位置,在大部分的工况下,所述第四展示位置是较优的展示位置,但是操作人员不可能根据自身的模糊的操作或者判断直接将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移动至所述第四展示位置,因此,需要所述数据核验方法的配合,将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移动至所述第四展示位置。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可以用角度的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际值衡量,也可以用角度在所述叠加影像中的投影衡量,但是实际值是较优的方案。当需要测量角度的实际值时,一方面需要计算角度在所述叠加影像中的投影值,还需要测量拍摄装置与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在特殊的拍摄角度下,角度在所述叠加影像中的投影可能为0,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拍摄角度,以便计算角度的真实值。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例,所述预设角度可以在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运行过程中调节,以优化用户的操作体验,所述预设角度可以调整为0,此时,所述孪生三维模型严格按照移动指令进行移动。
所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S301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特征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特征点用于限定形成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S302基于形变指令移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特征点;
S303若移动后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继续移动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使得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重合;以及,
S304基于所述第一特征点的当前位置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为了便于描述步骤S301~S304,假设所述目标物为三角形,第一特征点为虚拟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第二特征点为真实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在步骤S302中,形变只能可能只改变其中的一个点的位置,随之,三角形的边长和内角发生变化,用户可以通过调节虚拟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虚拟的三角形,使得其与真实的三角形的形状相同。
在S303中,需理解,基于形变指令的具体内容以及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具体形状,单次的形变指令可能只改变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例如,所述第一特征点的集合为{1,2,3},形变指令改变的是{1,2},最终符合S303中的条件的点为{1},那么只有编号为1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会被移动至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重合,编号为2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停留在所述形变指令指示的位置。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所述目标物在真实环境中已经变化过大,例如,其中的一部分被拆除,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出错指令;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出错指令上报、标记错误或者删除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数据出错指令来源于用户。当用户发现所述待检测数据标识的所述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与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相差过大时,可以给出所述数据出错指令,以便于其他方法处理错误的数据,或者,直接删除相关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在所述基于原始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代表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之前,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据库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从数据库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时机和后续的步骤的时机可以相隔较久,例如在一个有网络的地方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然后前往无网络的地方进行后续步骤。
或者,基于现场测量的方法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现场测量时,也可以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从而使得所述数据核验方法仍然具有效率较高的优势。当然,现场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等方法,即使这样,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在具体的数据核验步骤时,效率仍然是较高的。
在特殊的工况下,所述目标物的至少一部分被遮挡,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两个角度获取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如此配置,可以克服视线遮挡带来的问题,这也是全站仪的方法所没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核验设备,所述数据核验设备包括处理器、输入模块、拍摄模块和展示模块;其中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目标物;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并用于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叠加影像。
所述数据核验设备的其他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公知常识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核验设备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被配置为所述拍摄模块,所述智能手机的触摸屏被同时配置为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展示模块,所述智能手机的处理器被配置为所述处理器。由于当今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配备了智能手机,因此将智能手机配置为所述数据核验设备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所述数据核验方法的效率、适应性以及降低门槛。也就是说,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具有便于智能手机实施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核验方法。
由于上述的数据核验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直观展示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和真实情况的区别的效果,因此也具有效率高、适应性强和门槛低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叠加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得到叠加影像,基于移动指令或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或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如此配置,一方面用影像的方式形象地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和真实情况之间的异同,并为后续的数据修正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操作手段,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上述核验过程的步骤对作业环境的依赖性低,对网络、地形和可视程度的要求低,提升了所述数据核验方法的适应性。通过上述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核验时测量效率低、作业环境适应性差、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核验方法包括:
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含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所述目标物为地下管网设备;
展示叠加影像;
获取移动指令或者形变指令;所述移动指令来自于用户、上一级的程序或者上一级的方法,所述形变指令来自于用户、上一级的程序或者上一级的方法;
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获取数据确认指令;以及,
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或所述形变指令,基于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位置、姿态和形状,修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使得基于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生成的所述叠加影像和当前的所述叠加影像相同;存储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所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特征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特征点用于限定形成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基于形变指令移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特征点;
若移动后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继续移动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使得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重合;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点的当前位置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具有对应关系;
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展示位置;
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若所述第一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以第二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点和所述第二定位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定位方向,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定位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具有对应关系;
基于移动指令得到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三展示位置;
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
若所述第三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以第四展示位置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四展示位置对应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所述第一定位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方向平行或者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出错指令;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出错指令上报、标记错误或者删除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原始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代表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之前,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基于数据库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或者,基于现场测量的方法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的至少一部分被遮挡,所述数据核验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两个角度获取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
7.一种数据核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核验设备包括处理器、输入模块、拍摄模块和展示模块;其中
所述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目标物;所述目标物为地下管网设备;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移动指令、形变指令或者数据确认指令;所述移动指令来自于用户、上一级的程序或者上一级的方法,所述形变指令来自于用户、上一级的程序或者上一级的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和增强现实技术,将所述目标物的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目标物的真实物体叠加,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物的位置信息、姿态信息和形状信息;并用于基于所述移动指令实时地修正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和所述真实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基于所述形变指令实时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若获取所述数据确认指令之前接收过所述移动指令或所述形变指令,基于当前的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位置、姿态和形状,修正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使得基于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生成的叠加影像和当前的所述叠加影像相同;输出指令驱使修正后的所述地理信息数据被存储;
在执行所述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的步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
确定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第一特征点,识别所述真实物体的第二特征点,所述第一特征点和所述第二特征点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特征点用于限定形成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基于形变指令移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特征点;
若移动后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中的至少一部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继续移动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使得该部分的所述第一特征点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重合;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特征点的当前位置修正所述孪生三维模型的形状;
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叠加影像。
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验方法。
CN202210375746.5A 2022-04-11 2022-04-11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49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746.5A CN1150498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5746.5A CN1150498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9809A CN115049809A (zh) 2022-09-13
CN115049809B true CN115049809B (zh) 2023-06-30

Family

ID=8315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5746.5A Active CN1150498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980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416A (zh) * 2021-09-09 2022-01-2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的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42836A1 (en) * 2018-05-06 2021-11-04 Strong Force TX Portfolio 2018,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ights related to digital knowledge
CN114018237B (zh) * 2021-10-09 2023-11-24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井场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4299390A (zh) * 2021-12-27 2022-04-08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维修部件演示视频的方法及装置、安全帽
CN114155299B (zh) * 2022-02-10 2022-04-26 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数字孪生构建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4416A (zh) * 2021-09-09 2022-01-2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的检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9809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42262A1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远程指导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Zollmann et al. Flyar: Augmented reality supported micro aerial vehicle navigation
EP1584895B1 (en) Survey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03226838A (zh) 地理场景中移动监控目标的实时空间定位方法
US20080049012A1 (en) 3D Line-of-Sight (Los) Visualization in User Interactive 3D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s
KR20090000186A (ko)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관심 지점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793548B (zh) 基于gnss接收机硬件在环的虚实结合的导航仿真测试系统
CN112686877B (zh) 基于双目相机的三维房屋损伤模型构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3578141A (zh) 基于三维地图系统的增强现实实现方法及装置
US20160169662A1 (en) Location-based facilit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mobile device
KR20190114696A (ko) 표고차를 고려한 지하관로의 관리를 위한 증강 현실 표현 방법 및 이를 기록한 기록매체
CN109472865A (zh) 一种基于图像模型绘制的自由可量测全景再现方法
EP4261789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posture of robot in three-dimensional map,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957507A (zh)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燃气管道泄漏处置方法
US11348321B2 (en) Augmented viewing of a scenery and subsurface infrastructure
CN111091622B (zh) 一种无人机巡检航线构建方法
CN108955723B (zh) 增强现实市政管网的校准方法
JP2011243076A (ja) 対象管理画像生成装置及び対象管理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15049809B (zh) 数据核验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4197539B2 (ja) 3次元情報表示装置
CN113452842B (zh) 航班ar显示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1186035A (ja) 距離参照型景観ラベ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150020421A (ko) 휴대용 측량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증강 현실 기반의 측량 시스템
CN108954016A (zh)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燃气管道泄漏处置系统
KR20210076883A (ko) 하수관로 결함 및 리스크 분석과 모델링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s, equipment,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30

Pledgee: Zhejiang Zhongzhou Commercial Bank Co.,Ltd. Shanghai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Xunzh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1000014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