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999B -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999B
CN115037999B CN202210773623.7A CN202210773623A CN115037999B CN 115037999 B CN115037999 B CN 115037999B CN 202210773623 A CN202210773623 A CN 202210773623A CN 115037999 B CN115037999 B CN 11503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optical fiber
input
connecto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36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7999A (zh
Inventor
廖欣炜
刘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36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71Provisions for the electrical-optical layer inte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8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RS232C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检测装置包括:多个SC光电转换器,多个485信号串口,双边缘连接器,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扩展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通过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和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和所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电连接。本申请实现了485信号转SC光纤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抗干扰的长距离串行通信;实现了稳定的、轻量级的链路检测;实现了及时的、突发的链路数据反馈。

Description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信号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电力通讯、智能仪表等领域中,通常采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交换。最初的RS232接口,在工业、电力环境下,常常因为电气干扰导致信号传输错误,且仅支持点对点传输,传输距离仅有15米。目前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数据最高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现有技术中可通过使用便携式移动上位机软件对电力用电信息采集通信链路进行综合检测,便携式移动上位机使用蓝牙通信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与用电信息通信链路故障综合检测终端进行数据监测与控制、通过使用485通信检测电路对通信链路中的表计485接口进行检测、使用红外电路检测电路对用电信息通信链路中的表计红外接口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还可通过双单片机芯片连接485通信单元,增加两个电阻分别与485总线通信链路的两个端口串联。两个通信单元分别与电阻相连接与485总线通信链路构成并联,通过故障指示单元支持断路和短路的区分功能。
在工业、电力设备组网环境中,现有方案易受电气条件影响传输质量,导致通信数据失真;相应链路检测需求前置要求较多,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易实现。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485信号转SC光纤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抗干扰的长距离串行通信;实现了稳定的、轻量级的链路检测;实现了及时的、突发的链路数据反馈。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包括:多个SC光电转换器,多个485信号串口,双边缘连接器,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扩展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通过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和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和所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双边缘连接器,包括:非门电路,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其中,所述多个多个SC光电转换器和所述非门电路连接;所述非门电路和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用于接收光纤信号,所述光纤信号经过所述非门电路判断,输入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并转换为485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传输到外接端子中。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用于接收485信号,所述485信号经过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接收,输入至所述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转换为光纤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发送出去。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LED收信号指示灯,LED发信号指示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扩展芯片为9555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为HM2连接器;其中,9555芯片中的SDA信号端口、SCL信号端口和HM2连接器的I2C端口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包括: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和交换机通过高速背板连接器连接;在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数据时,生成所述中断信号;在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由软件扫描程序转为硬件扫描程序;基于所述硬件扫描程序更新端口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未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进行软件扫描程序以更新收发包计数;根据所述收发包计数更新端口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和交换机通过高速背板连接器连接之前,还包括:交换机全局使能链路检测功能;创建计时器、轮询链路状态;接触中断屏蔽功能;启用软件扫描功能和硬件扫描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更新端口信息之后,还包括:在端口为使能状态时,更新链路状态;在端口为非使能状态时,重置链路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个SC光电转换器,多个485信号串口,双边缘连接器,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扩展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通过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和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和所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电连接的方式,实现485信号转SC光纤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抗干扰的长距离串行通信;实现了稳定的、轻量级的链路检测;实现了及时的、突发的链路数据反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申请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涉及的技术缩略语解释如下:
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
RS485: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
SC:光纤跳线,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主要由逻辑块、可编程互连通道和I/O块三部分构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的框图。硬件部分通过4SC4S板卡实现电网分布式采集系统中的稳定可靠的长距离数据传输,单板全名:DP1LSW3K4SC4S,简称4SC4S。单板的意义和目的:4路485端口转4路SC端口插卡,配套DP3ISW3K4GTIM使用。通过将485信号转为光纤传输,增强数据长距离通信抗干扰性,可靠性,保密性。适用于较恶劣复杂的工业环境,如电网分布式采集系统,工业测控,轨道交通等行业。
如图1所述,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可包括:多个SC光电转换器,多个485信号串口,双边缘连接器,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扩展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通过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和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和所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包括4个SC光口与4个485串口一一对应,通过2mm HM2连接器可以通用的对接其他交换机设备,对接的交换机款型可为DP3ISW3K4GTIM;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双边缘连接器,包括:非门电路,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其中,所述多个多个SC光电转换器和所述非门电路连接;所述非门电路和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用于接收光纤信号,所述光纤信号经过所述非门电路判断,输入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并转换为485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传输到外接端子中。
其中,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用于接收485信号,所述485信号经过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接收,输入至所述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转换为光纤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发送出去。
其中,还包括:LED收信号指示灯,LED发信号指示灯。
其中,输入输出扩展芯片为9555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为HM2连接器;其中,9555芯片中的SDA信号端口、SCL信号端口和HM2连接器的I2C端口电连接。
本发明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可以在为复杂恶劣的工业环境中提供稳定可靠的长距离数据传输,并支持轻量级链路检测的功能。
本发明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工业交换机上实现轻量、稳定的链路检测功能,代码流程如图3所示;代码核心的检测部分,由硬件扫描和软件扫描共同支撑。硬件扫描功能由4SC4S板卡的硬件中断信号触发,触发时获取当前链路的数据传输状态;软件扫描通过定时器,固定时间间隔读取寄存器获取链路的数据传输状态;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30至少包括步骤S302至S308。
如图3所示,在S302中,全局使能。交换机通过命令行全局使能链路检测功能时,软件创建计时器,轮询链路状态,轮询间隔为5s;通过调用cpld解除硬件的中断屏蔽,同时使能软件扫描;此时软、硬件扫描功能都启用,软件扫描保持定时读取链路状态,硬件扫描保持等待中断触发。
在S304中,是否有中断信号。当链路中有数据传输时将会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中断信号上报到CPU主控;这时候cpld读取到中断信号;若链路中无数据传输,则始终不触发该中断;
在S306中,软件扫描。当交换机读取到该中断信号时,首先停止更新软件扫描状态,软件扫描转为硬件扫描,通过cpld读取状态寄存器,得到链路的数据传输状态,若存在数据传输,则硬件收发包计数增加;
在S308中,硬件扫描。无中断触发时,软件定时读取状态寄存器,当读取到有数据传输时更新软件收发包计数;
在S310中,更新端口信息。通过链路检测函数更新端口信息。
在S312中,端口使能。
在S314中,更新链路状态。
在S316中,重置链路状态。
更具体的,入方向监控中的计数的具体计算如下:
收包计数=硬件计数+软件计数;
收包计数与上一次收包计数相减:
如果有新的收包,更新时间戳:
如果时间戳在检测时间间隔内,rx端口up;
如果时间戳超过检测时间间隔,rx端口down;
如果没有收包,未变化的时间增加:
如果未变化时间超过检测时间间隔,rx端口down;
更具体的,出方向监控中的计数的具体计算如下:
rx,tx同时up时,485端口up,其他情况下485端口down;
上述检测时间间隔为命令行可配置参数,有效输入范围为15s~86400s,即15s到24小时,充分支持了各种链路情况的检测需求;
通过链路检测处理后,链路状态将反馈到交换机串口显示。
根据本申请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通过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和交换机通过高速背板连接器连接;在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数据时,生成所述中断信号;在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由软件扫描程序转为硬件扫描程序;基于所述硬件扫描程序更新端口信息的方式,实现485信号转SC光纤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抗干扰的长距离串行通信;实现了稳定的、轻量级的链路检测;实现了及时的、突发的链路数据反馈。
应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申请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红色箭头指示方向为光纤口接收信号转485发送信号;蓝色箭头指示方向为485接受信号转光纤口发送信号;紫色箭头指示方向为485收发方向选择信号,默认485为接收方向;橙色箭头监听485信号是否有数据收发,当有数据传输时将会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中断信号上报到CPU主控系统,进行解读,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未能监听到数据则认为收发器链路出现故障,同时通知管理软件提示链路故障。
相比现有方案,本申请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4SC4S板卡实现485信号转SC光纤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抗干扰的长距离串行通信;
2、通过软件定时器轮询寄存器,实现了稳定的、轻量级的链路检测;
3、通过硬件中断信号,实现了及时的、突发的链路数据反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5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520和处理单元510)的总线530、显示单元5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510可以执行如图3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5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5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5203。
所述存储单元5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05的程序/实用工具5204,这样的程序模块5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5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560可以通过总线530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和交换机通过高速背板连接器连接;在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数据时,生成所述中断信号;在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由软件扫描程序转为硬件扫描程序;基于所述硬件扫描程序更新端口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申请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8)

1.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包括:多个SC光电转换器,多个485信号串口,双边缘连接器,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输入输出扩展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
其中,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通过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和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低压CMOS门逻辑电路和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扩展芯片和所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双边缘连接器,包括:非门电路,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
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和所述非门电路连接;所述非门电路和485收发方向选择电路,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双重触发单稳态施密特触发器电连接;
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用于接收485信号,所述485信号经过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接收,输入至所述双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器转换为光纤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发送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SC光电转换器用于接收光纤信号,所述光纤信号经过所述非门电路判断,输入所述RS485半双工差分收发器并转换为485信号,并经由所述多个485信号串口传输到外接端子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收信号指示灯,LED发信号指示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输出扩展芯片为9555芯片,高速背板连接器为HM2连接器;
其中,9555芯片中的SDA信号端口、SCL信号端口和HM2连接器的I2C端口电连接。
5.一种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换机全局使能链路检测功能;
创建计时器、轮询链路状态;
接触中断屏蔽功能;
启用软件扫描功能和硬件扫描功能;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和交换机通过高速背板连接器连接;
在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数据时,生成中断信号;
在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由软件扫描程序转为硬件扫描程序;
基于所述硬件扫描程序更新端口信息
在未接收到中断信号时,所述交换机进行软件扫描程序以更新收发包计数;
根据所述收发包计数更新端口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新端口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端口为使能状态时,更新链路状态;
在端口为非使能状态时,重置链路状态。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5-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73623.7A 2022-07-01 2022-07-01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03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623.7A CN115037999B (zh) 2022-07-01 2022-07-01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3623.7A CN115037999B (zh) 2022-07-01 2022-07-01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999A CN115037999A (zh) 2022-09-09
CN115037999B true CN115037999B (zh) 2024-05-03

Family

ID=8312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3623.7A Active CN115037999B (zh) 2022-07-01 2022-07-01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799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2539A (ja) * 2008-09-02 2010-03-18 Au Optronics Corp マルチバンドギャップを備えるナノ結晶シリコン光電池及び低温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パネルにおけるその応用
CN201766350U (zh) * 2010-09-13 2011-03-16 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 基于goose的自适应简易母线保护装置
CN102534757A (zh) * 2012-01-06 2012-07-04 南京师范大学 基于工业总线的晶体生长智能控制系统
CN204790997U (zh) * 2015-04-28 2015-11-18 武汉泓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rs-485/rs-422通信的通用电路
CN205377892U (zh) * 2015-11-27 2016-07-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抗干扰的485通信转换网卡
JP2017047041A (ja) * 2015-09-03 2017-03-09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CN106656350A (zh) * 2016-12-06 2017-05-10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加密光端机
CN106991063A (zh) * 2014-09-17 2017-07-28 葛云龙 Usb转rs‑485有源隔离转换器
CN111737138A (zh) * 2020-06-28 2020-10-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的自动恢复系统及其方法
CN114362783A (zh) * 2021-12-09 2022-04-15 深圳市诚丰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的工业现场数据收发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2539A (ja) * 2008-09-02 2010-03-18 Au Optronics Corp マルチバンドギャップを備えるナノ結晶シリコン光電池及び低温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パネルにおけるその応用
CN201766350U (zh) * 2010-09-13 2011-03-16 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 基于goose的自适应简易母线保护装置
CN102534757A (zh) * 2012-01-06 2012-07-04 南京师范大学 基于工业总线的晶体生长智能控制系统
CN106991063A (zh) * 2014-09-17 2017-07-28 葛云龙 Usb转rs‑485有源隔离转换器
CN204790997U (zh) * 2015-04-28 2015-11-18 武汉泓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rs-485/rs-422通信的通用电路
JP2017047041A (ja) * 2015-09-03 2017-03-09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CN205377892U (zh) * 2015-11-27 2016-07-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抗干扰的485通信转换网卡
CN106656350A (zh) * 2016-12-06 2017-05-10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业务加密光端机
CN111737138A (zh) * 2020-06-28 2020-10-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的自动恢复系统及其方法
CN114362783A (zh) * 2021-12-09 2022-04-15 深圳市诚丰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的工业现场数据收发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分级调度算法的交换机路由信息处理技术;邓科;张丽红;蔡昂;刘书超;李挺;侯晓松;王芹;;电网与清洁能源;20200125(第01期);全文 *
智能型高压开关柜硬件系统设计;黄绍平, 赵毅君;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25(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999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7550B (zh) 基于串行总线技术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CN103986615A (zh) 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263138B (zh) 一种lvds数字视频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5037999B (zh) 485信号转光纤的检测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3049410A (zh) 服务器及其串口切换电路
US8736437B2 (en) Building equipment control system
CN210578638U (zh) 一种5g客户前端设备
CN109466981B (zh) 一种安全回路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5375738U (zh)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及线束检测系统
CN207732510U (zh) 一种基于掉电检测的柔直通信防错系统
CN116261067A (zh) 以太网光链路故障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4540463U (zh) 一种多路信号切换检测的继电器板
CN213149586U (zh) 一种多接口本质安全型嵌入式主板
CN202433893U (zh) 一种手持设备在线调试系统
CN104202208A (zh) 一种通信终端回环功能的测试治具
CN104601221A (zh) 一种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状态监测系统
CN104346258A (zh) 使用状态显示装置
CN220399589U (zh) 一种配电终端核心板测试系统
CN217159097U (zh) 一种带网络接口的配电自动化显示装置
CN211718886U (zh) 核心电路板及基于它的应用系统
CN208874280U (zh) 一种芯片化模数信号转换设备
CN211019117U (zh) 一种低压集抄调试电路
CN212486204U (zh) 一种配电室监控装置
CN216391045U (zh) 一种变电站远动通信的隔离装置
CN214380054U (zh) 一种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