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834A -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834A
CN115037834A CN202210951674.4A CN202210951674A CN115037834A CN 115037834 A CN115037834 A CN 115037834A CN 202210951674 A CN202210951674 A CN 202210951674A CN 115037834 A CN115037834 A CN 115037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screen
equal
threshold
refle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16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7834B (zh
Inventor
邹文博
张铁利
张长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16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7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7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by connection of exchangeable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皮套的开合程度;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采用距离传感器检测折叠屏的折叠程度和皮套的扣合程度,不依赖于磁铁与霍尔传感器触发皮套模式,从而改善电子设备的皮套模式易受到外部强磁场的干扰的功能异常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为保护手机机身以及提高手机显示的智能性,在很多手机上都设置有皮套模式,该皮套模式下手机可以通过屏幕上的预设显示区域与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时间、天气、来电通知等信息。一般地,皮套模式可以基于手机中的霍尔传感器和皮套中的磁铁实现。具体的,皮套中有一块磁铁与手机中的霍尔器件的位置对应,当皮套合上或打开时,霍尔器件会检测到磁场变化,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触发皮套模式。
然而这种方法,手机靠近磁场较强的物品时,皮套模式可能会出现异常,例如出现误触发皮套模式的问题,也即容易受到外部强磁场的干扰,功能异常问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改善电子设备的皮套模式易受到外部强磁场的干扰的功能异常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皮套的开合程度;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可以表示折叠程度,其中距离值越大表示折叠程度越小,距离值越小表示折叠程度越大。在本申请中,在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满足一定条件(具体条件为折叠程度较大,也即第一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条件),以及皮套的扣合程度满足一定条件(具体条件为扣合程度较大,也即第二距离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以确定满足触发皮套模式的条件并触发皮套模式。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阈值可以取值为2毫米(mm),第二阈值可以取值为2mm,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在基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确定上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且折叠程度为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以及基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确定电子设备的外屏合上皮套后,触发皮套模式。示例性的,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该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由此,采用距离传感器在确定电子设备折叠屏的折叠状态和皮套合上状态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而不是使用皮套中的磁铁和电子设备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皮套开合以确定是否触发皮套模式,从而可以改善皮套模式的功能受外部强磁场干扰导致皮套模式功能异常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由此,进一步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率、降低误触发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大于第三阈值或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大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大于第四阈值或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大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大于第四阈值或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上述第一反射率可以根据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频率以及对应的折叠屏的屏幕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可理解的,该第一反射率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反射率取值,也可以是用于指示反射率的取值范围的反射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该第一距离传感器位于上述折叠屏的两个折叠面中的其中一个折叠面上,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上述第一距离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情况1,上述折叠屏发生折叠动作使得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上述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折叠面与第一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情况2,除了上述折叠面之外的其他杂物遮挡了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导致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该其他杂物与第一距离传感器或该第一距离传感器所在的折叠面之间的距离)。
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需要同时满足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两个条件,才会认为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满足条件。从而可以改善由于其他杂物遮挡第一距离传感器导致误触发了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一反射率的情况下,不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上述第二反射率可以根据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频率以及折叠屏手机的皮套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可理解的,该第二反射率可以为一个具体的反射率取值。或者,该第二反射率也可以是用于指示反射率的取值范围的反射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该第二距离传感器位于上述电子设备的外屏上,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上述第二距离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情况3,上述皮套扣合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屏使得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上述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屏与皮套之间的距离)。情况4,除了上述皮套之外的其他杂物遮挡了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导致该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该其他杂物与第二距离传感器或与电子设备的外屏之间的距离)。
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需要同时满足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两个条件,才会认为皮套的开合程度满足条件。从而可以改善由于其他杂物遮挡第二距离传感器导致误触发了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不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一反射率、或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不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具体可以基于具体需求以及可实现方式,确定选择采用上述第一反射率和上述第二反射率中的其中一项或两项确定是否为其他杂物遮挡距离传感器,改善误触发皮套模式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三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三反射率为除了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可理解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三反射率,则代表第一距离传感器被除了上述折叠面之外的其他杂物遮挡才检测到上述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三反射率,则代表上述第一距离大概率即为上述折叠屏发生折叠动作使得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该第一距离,从而在同时满足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步为第三反射率两个条件,确认皮套的开合程度满足条件。可以改善由于其他杂物遮挡第二距离传感器导致误触发了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采用反射率排除法原理改善误触发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四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四反射率为除了所述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三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四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三反射率为除了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四反射率为除了所述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属于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属于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属于接近光传感器。
可理解的,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接近光传感器或能量波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折叠屏为内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内屏对应的两个折叠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的屏幕与所述皮套的距离。
示例性的,在电子设备为大屏内折手机的情况下,若将电子设备的折叠屏(内屏)对应分为屏幕1和屏幕2,则上述内屏对应的两个折叠面分别为内屏的两个屏幕即屏幕1和屏幕2。
示例性的,在电子设备为大屏外折手机的情况下,若将电子设备的折叠屏对应分为屏幕4和屏幕5,则上述内屏对应的两个折叠面分别为屏幕1的背面和屏幕2的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屏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外屏包括第三屏幕;所述内屏的折叠方式为向与目标方向相同的方向折叠,所述目标方向为所述第一内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所朝向的方向;所述两个折叠面分别为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屏幕与所述皮套的距离。
可理解的,若上述内屏的折叠方式为向与目标方向相同的方向折叠,则该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大屏内折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一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屏幕的顶部区域上的第一中心线到第一边线的区域;所述第一中心线为所述第一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的中心线,所述第一边线为所述第一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远离所述内屏的折叠轴的边线;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二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三屏幕的顶部区域上的第二中心线到第二边线的区域,所述第二中心线为所述第三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的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为所述第三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远离所述折叠轴的边线。可理解的,本文所描述的折叠轴是指内屏的折叠转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也可以为包括所述第二屏幕的顶部区域上的中心线2到边线2的区域;所述中心线2为所述第二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的中心线,所述边线2为所述第二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远离所述内屏的折叠轴的边线。
可理解的,折叠面在折叠时,两个折叠面上对应的(对称的)两个区域中若该两个区域与折叠轴距离越近则该两个区域的距离变小得越快,也即折叠面的整体折叠程度较小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折叠程度却较大,从而若将距离传感器的位置设置在距离折叠轴越近的区域,则距离传感器判断折叠状态的折叠程度的准确度越低。另外,若折叠面的整体折叠程度较小但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折叠面的折叠程度较大而触发皮套模式,也会给客户带来一定的困扰,例如用户的折叠屏处于半折叠状态(例如支架模式下),若第一距离传感器位于折叠面上距离内屏的折叠轴较近的区域,则半折叠状态下,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就能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例如外屏上的皮套原本就是可以折叠的,比如把皮套当做电子设备的横向支架使用,则若第二距离传感器位于折叠面上距离内屏折叠轴较近的区域,则会导致出现外屏上的皮套在处于支架状态下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就能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从而导致出现误触发皮套模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困扰的问题。
由此,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于上述第一区域(距离折叠屏的折叠轴较远的区域),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位置位于上述第二区域(距离皮套的折叠轴较远的区域),可以提高第一距离传感器判断折叠屏的折叠程度的准确度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判断皮套扣合程度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度、降低误触发概率以及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屏包括第四屏幕和第五屏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四屏幕对应的背面包括摄像机组件,所述外屏的屏幕为所述第四屏幕;所述内屏的折叠方式为向与目标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所述目标方向为所述内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四屏幕和/或所述第五屏幕所朝向的方向;所述两个折叠面分别为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所述第一折叠面为所述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四屏幕对应的背面,所述第二折叠面为所述电子设备上与所述第五屏幕对应的背面。
可理解的,若上述内屏的折叠方式为向与目标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则该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大屏外折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三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折叠面的顶部区域上的第三中心线到第三边线的区域;所述第三中心线为所述第一折叠面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的中心线,所述第三边线为所述第一折叠面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远离所述内屏的折叠轴的边线;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二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第四屏幕的顶部区域上的第二中心线到第二边线的区域,所述第二中心线为所述第四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的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为所述第四屏幕的顶部区域在横向上远离所述折叠轴的边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皮套模式包括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所述触发皮套模式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屏上的目标区域显示目标数据内容,所述目标区域为与所述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对应的屏幕位置,所述目标数据内容包括时间消息、与来电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未读短信相关的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和外屏,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在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由此,采用环境光传感器在确定电子设备折叠屏的折叠状态和皮套扣合状态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而不是使用皮套中的磁铁和电子设备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皮套开合以确定是否触发皮套模式,从而可以改善皮套模式的功能受外部强磁场干扰导致皮套模式功能异常的问题。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所述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皮套的开合程度;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
上述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所述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上述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或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装置、第五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第六方面提供的芯片、第其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第八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内折手机的可折叠内屏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内折手机的外屏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内折手机中传感器位置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外折手机的折叠面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和外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原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原理放大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皮套模式下折叠屏手机的显示状态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皮套模式下折叠屏手机的显示状态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铁与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铁与霍尔传感器工作时电平变化原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内折手机的折叠面的夹角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外折手机的折叠面的夹角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不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以下介绍本申请涉及的术语。
(1)折叠屏手机、大屏内折手机、大屏外折手机
示例性的,本申请所描述的折叠屏手机为包括内屏和外屏的折叠手机。其中,内屏也可以称为折叠屏、可折叠内屏或大内屏,该内屏的屏幕尺寸大小一般与主流平板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相似。外屏的屏幕尺寸大小一般与直板手机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一致。一般地,内屏的屏幕尺寸远大于外屏的屏幕尺寸,例如内屏的屏幕尺寸大小是外屏的屏幕尺寸大小的两倍。
也可以理解为,在本文中,外屏和内屏均是一块完整的屏幕,其中内屏是指可折叠的屏幕,该可折叠的屏幕中的两个折叠面中可以弯曲到两个折叠面叠合在一起,外屏是指折叠屏手机中当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折叠屏不可接收触控操作时该外屏仍可以使用、仍可以接收触控操作的屏幕。
一般地,折叠屏手机可以为大屏内折手机或大屏外折手机。其中,大屏内折手机是指折叠方式为‘在横向上向与内屏屏幕展开时的朝向方向一致的方向折叠’的手机。如图1A所示,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可以沿着折叠轴向与内屏屏幕的朝向方向一致的方向折叠手机,以使得内屏处于折叠状态;将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沿折叠轴分为屏幕1和屏幕2,该屏幕1和屏幕2一般左右对称。如图1B所示,该大屏内折手机的外屏即为该屏幕1的背面(该屏幕1的背面也即该大屏内折手机中与该屏幕1对应的背面),该大屏内折手机的外屏的屏幕不与该屏幕1或屏幕2共用同一个屏幕。以下为便于描述将屏幕1的背面称为屏幕1背面。在本申请中,折叠轴包括轴线和弯折部分。
大屏外折手机是指折叠方式为‘在横向上向与内屏屏幕展开时的朝向方向相反的方向横向折叠’的手机。如图2A所示,该大屏外折手机可以沿着折叠轴向与内屏屏幕的朝向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叠手机,以使得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如图2B所示,若将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沿折叠轴分为屏幕4和屏幕5,该屏幕4和屏幕5一般不对称。例如,如图2A中所示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外屏的屏幕与屏幕4(背面有摄像机组件的屏幕4)共用同一块显示屏,也即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外屏和屏幕4是同一个屏幕,该屏幕4的背面有摄像机组件,且如图2B所示在内屏处于折叠状态下该屏幕5的背面可以嵌入到该屏幕4的背面。
(2)红外光距离传感器
示例性的,如图3中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原理放大图所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包括红外信号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红外信号发射管在图3中以IR LED示出,光敏接收管在图3中以PS示出。其中,发射管可以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接收管可以接收这种特征频率的红外信号。当红外的检测方向遇到障碍物(障碍物在图3中以竖线和OBJECT示出)时,红外信号反射回来被接收管接收,经过处理之后,通过数字传感器接口返回到主机,主机即可利用红外的返回信号来识别周围环境的变化。
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有以下两种测距方式:
1)根据红外光从红外发射管发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后被光敏接收管接收到,再根据红外光从发出到被接收到的时间及红外光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例如,利用高频调制的红外光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产生的相位移推算出红外光束的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t,再根据D(距离)=C(红外光束的传播速率)*△t/2得到距离D。
2)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测距原理为发光管发出红外光,光敏接收管接收前方物体反射光,据此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其中,光敏接收管接收的光强随反射物体的距离而变化,距离近则反射光强,距离远则反射光弱,从而可以根据发射光的强弱判断物体的距离。
(3)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示例性的,如图4的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原理放大图所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超声波发射器在图4中以MIC示出,超声波接收器在图4中以听筒示出。超声波发射器可以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例如340m/s)和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秒),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340*t/2)。
(4)皮套模式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折叠屏手机,该折叠屏手机触发皮套模式后,可以使用该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上的目标区域的屏幕展示数据内容,该目标区域为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中与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空口对应的屏幕位置,示例性的,如图5A所示该数据内容默认可以包括时间、天气、未接听来电、或者未读短信条数等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如图5B所示还可以包括显示包括接听和/或挂断控件的响铃来电界面。通过该目标区域和该透明显示窗口显示数据内容,这样既能够省电,也能够方便用户查看电子设备信息,提高折叠屏手机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些理解中,皮套模式也可以理解为皮套显示功能,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目标区域的屏幕的熄屏规则可以与外屏的普通熄屏规则相同,例如,外屏刚合上皮套时,该目标区域的屏幕可以处于锁屏待机状态,预设时长后若没有其他来电或短信等业务,则目标区域的屏幕会自动熄屏。或者,若用户在外屏刚合上皮套之后、该预设时长之前按下了电源键(熄屏),则目标区域的屏幕也会熄屏。直到用户再次按下电源键(亮屏)则目标区域的屏幕点亮,或者,折叠屏手机接收到通知消息(例如来电、短信等),则目标区域的屏幕点亮,并显示对应的通知消息。
下面结合其他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的优势:
在其他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通过皮套上的磁铁和折叠屏手机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皮套状态。示例性的,皮套合上或打开时,霍尔器件会检测到磁场变化,基于此确定皮套合上和打开状态,从而确定是否触发皮套显示功能。
例如,如图6A所示,霍尔传感器(在图6A中以Flux示出)包括OUT1管脚,该OUT1管脚管脚用于检测电平高低变化,该OUT1管脚的电平默认处于高电平,当检测到磁信号时,变更为低电平。如图6A所示,磁铁(也即用于遮盖折叠屏手机的外屏的那一面皮套上嵌入的磁铁)包括北极(在图6A中以N示出)和南极(在图6A中以S示出),该其他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可以有N级触发方式(在图6A中以N-pole示出)和S级触发方式(在图6A中以N-pole示出)。该N级触发方式中磁铁的N级朝下S级朝上,当皮套合上时,磁铁中的磁信号可以向下穿过磁感器(图6A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磁场方向),例如如图6B所示,霍尔传感器感应到对应强度的磁信号,例如霍尔传感器的OUT1管脚检测到磁场强度大于或等于2.5毫特后,将OUT1管脚的电平变更为低电平,以使得触发皮套模式。当皮套打开后,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的磁信号强度变小或消失,例如当霍尔传感器OUT1管脚检测到磁场信号小于或等于2.0毫特时,则变更OUT1管脚的电平变更为高电平以便于解除皮套模式。上述S级触发方式中磁铁的N级朝上S级朝下,触发方式与N级触发方式原理一致,这里不再详述。
然而这种方法,一方面,容易受到外部强磁场的干扰,功能异常问题有待改善;另外一方面,需要根据折叠屏中的霍尔传感器器件的位置在皮套中的对应位置配备磁铁,增加了皮套设备的硬件成本;再一方面,受到使用时间的影响,再加上皮套本身也容易变形,从而皮套中磁铁的位置可能偏离霍尔传感器器件的对应位置,造成霍尔传感器不能正常感应到皮套中磁铁的开合状态,给使用带来不便。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可以使得改善皮套模式功能异常问题,减少皮套设备的磁铁硬件成本,以及改善由于皮套中磁铁位置偏离造成皮套模式异常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在基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确定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且基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确定折叠屏手机的外屏合上皮套后,触发皮套模式,该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该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相比于通过皮套上的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检测皮套状态的方法,一方面,本申请采用测距功能集成于同一个器件中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确定折叠屏手机内屏的折叠状态和皮套合上状态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从而可以完全避免皮套模式功能会受外部强磁场干扰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不需要在皮套中的对应位置添加磁铁,从而可以减少皮套设备的磁铁硬件成本,例如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若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为电子设备中原有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不仅可以节省皮套成本,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中的霍尔传感器的成本,或者,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中有一个传感器为电子设备中原有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也即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需要在电子设备中新增一个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新增一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可以理解为一个传感器),则相比于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检测皮套状态的方法至少需要一个磁铁和一个霍尔传感器(可以理解为一个传感器),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皮套中可以节省一个磁铁的成本。再一方面,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还可以避免由于皮套中磁铁位置偏离造成皮套模式异常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还可以基于不同物体相对于红外光或超声波的反射率的不同,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确定遮挡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物体为折叠屏手机对应的内屏或内屏的背面,以及,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确定遮挡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物体为皮套的情况下,再触发皮套模式。由此,改善由于其他物体的遮挡导致误触发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
可理解的,可以由包括折叠屏的任意一种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折叠式的平板电脑、折叠式的移动终端、折叠式的手持计算机、以及折叠式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1:
以下以电子设备为包括内屏和外屏的折叠屏手机为例,结合图7的流程示意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为便于描述,在一些表述中可以省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折叠屏手机。具体的,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确定电子设备的内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701),以及,确定电子设备的外屏是否盖上了皮套(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702);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且电子设备的外屏盖上了皮套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703);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内屏未处于折叠状态或电子设备的外屏未盖上皮套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704)。为便于描述,实施例1的步骤描述中省略方案的执行主体(折叠屏手机)。
如图7所示,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包括:
S7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内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以及折叠程度是否满足上述第一阈值的条件。
示例性的,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且将该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沿着可折叠处分为屏幕1和屏幕2,则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该屏幕1和屏幕2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例如该第一阈值为2毫米(mm)。可理解的,该第一阈值取值为2mm仅为示例,还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取值,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文一些描述中,上述屏幕1也可以称为第一屏幕,上述屏幕2也可以称为第二屏幕。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的屏幕也分别称为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
示例性的,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将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沿着可折叠处分为屏幕4和屏幕5,则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该屏幕4的背面和屏幕5的背面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可理解的,本文所描述的内屏N(N取值为3或4)的背面是指与该内屏N对应的手机的背面,且该内屏N的背面的尺寸大小与该内屏N一致。
在本文一些描述中,上述屏幕4也可以称为第四屏幕,上述屏幕5也可以称为第五屏幕。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的屏幕也称分别为第四屏幕和第五屏幕。
示例性的,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则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位于屏幕1或屏幕2上的距离传感器。例如,复用图1A,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1上的中心线1(在本文一些表述中,中心线1也称为第一中心线)到该屏幕1边线1(在本文一些表述中,边线1也称为第一边线)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该中心线1为屏幕1的顶部在横向上的中心线,该边线1为该屏幕1的顶部在横向上远离折叠轴的一条边线。或者,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2上的中心线2到边线2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该中心线2为屏幕2的顶部在横向上的中心线,该边线2为该屏幕2的顶部在横向上远离折叠轴的一条边线。可理解的,如图1A所示的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中心线1到边线1上的任一个位置仅为示例,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还可以是该屏幕1或屏幕2上的其他位置,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图1B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为屏幕1的顶部仅为示例,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在屏幕1或屏幕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屏幕1的底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则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位于屏幕4的背面(以下将屏幕4的背面简称为屏幕4背面)或屏幕5的背面(以下将屏幕5的背面简称为屏幕5背面)的距离传感器。例如,复用图2A,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4背面的顶部上的中心线3(在本文一些表述中,中心线3也称为第三中心线)到该屏幕4背面的边线3(在本文一些表述中,边线3也称为第三边线)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该中心线3为屏幕4背面的顶部在横向上的中心线,该边线3为该屏幕4背面的顶部在横向上远离折叠轴的一条边线。或者,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5背面上的中心线4到边线4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该中心线4为屏幕5背面的顶部在横向上的中心线,该边线4为该屏幕5背面的顶部在横向上远离折叠轴的一条边线。可理解的,如图2A所示的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中心线2到边线2上的任一个位置仅为示例,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还可以是该屏幕4背面或屏幕5背面上的其他位置,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理解的,图2A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为屏幕1的顶部仅为示例,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在屏幕1或屏幕2上的任意位置,例如屏幕1的底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第二距离传感器亦同理。
关于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内屏、大屏内折手机的屏幕1和屏幕2、大屏外折手机的屏幕4和屏幕5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上文相关的术语解释,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为折叠屏手机中原有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也可以为该折叠屏手机中为了确定上述可折叠内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而新增的距离传感器。例如,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则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为折叠屏手机中的屏幕1或屏幕2中原有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理解的,该折叠屏手机中原有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是用于在通话时检测到脸部或其他物体靠近手机时熄灭屏幕以达到省电和防误触的效果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例如,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则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在折叠屏手机的屏幕4的背面或屏幕5的背面上新增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
可理解的,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还可以为除了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之外的其他距离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例如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该第一距离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除了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之外的其他接近光传感器。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02;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04。
S702,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与皮套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例如该第二阈值为2mm。可理解的,该第二阈值可以与上述第一阈值相等或不相等,本文对此不做限定。可理解的,该第二阈值取值为2mm仅为示例,还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取值,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论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或大屏外折手机,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为位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上的距离传感器。示例性的,如图1B或图2B所示,该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该外屏上的中心线5(在本文一些表述中,中心线5也称为第二中心线)到该外屏上的边线5(在本文一些表述中,边线5也称为第二边线)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该中心线5为该外屏的顶部在横向上的中心线,该边线5为该外屏的顶部在横向上远离折叠轴的一条边线。
示例性的,若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为接近光传感器(例如红外光距离传感器),该第一距离传感器记为内屏接近光,该第二距离传感器记为外屏接近光,则该内屏接近光和外屏接近光的位置可以为如图1C所示的位置。
在本文一些描述中,对于大屏内折手机的外屏的屏幕也称为第三屏幕,对于大屏外折手机的外屏的屏幕也称为第四屏幕。可理解的,外屏即是指外屏的屏幕,外屏的屏幕即为外屏。
关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的描述可以参照上文相关的术语解释,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该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可以为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上原有的或折叠屏手机中为了确定外屏和皮套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而在外屏上新增的距离传感器。
可理解的,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还可以为除了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之外的其他距离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例如该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在一些描述中,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也可以称为第一接近传感器,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也可以称为第一接近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03;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704。
S703,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折叠屏手机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表明折叠屏手机的每一个屏幕(包括内屏和外屏)均处于皮套中,为提高用户使用手机的便利性(例如用户希望手机处于皮套中时的通知消息可以及时接收到提示,但又不希望来电发出响铃),则折叠屏手机此时需要使用皮套中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通知消息,从而触发皮套模式,将该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上的目标区域的屏幕点亮,该目标区域为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中与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空口对应的屏幕位置,通过该目标区域和该透明显示空口显示时间、来电或者短信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由此,本申请采用测距功能集成于同一个器件中的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确定折叠屏手机内屏的折叠状态和皮套合上状态执行本申请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从而可以完全避免皮套模式功能会受外部强磁场干扰的问题。
S704,不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若折叠屏手机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则表明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展开状态,折叠屏手机可以直接通过大内屏显示通知消息,而不需要通过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通知消息,从而不触发皮套模式。
或者,若折叠屏手机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表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未合上皮套,则折叠屏手机当前可以直接通过外屏显示通知消息,不需要通过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通知消息,从而不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关于图7中先执行步骤S701后执行步骤S702的描述仅为示例,本文对上述步骤S701和S702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该步骤S701和S70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
示例性的,在一些其他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只要确定步骤S702中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也即外屏的皮套为合上状态)就触发皮套模式。例如,对于外屏的皮套一直保持合上状态且用户仍可以自由地折叠或展开大内屏的大屏内折型的折叠屏手机的场景中,在当前折叠屏手机的外屏的皮套一直保持合上状态、大内屏处于展开状态以及用户当前正在使用大内屏的场景中,折叠屏手机由于确定该外屏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则会触发皮套模式。从而出现当前用户正在使用大内屏,而手机又触发皮套模式在外屏上以小窗口的方式显示通知消息的误触发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另外,一般在皮套模式下,电子设备只会通过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和外屏上对应的目标区域显示通知消息,除了该外屏上的目标区域,其他的屏幕则处于关闭状态,直到退出皮套模式。也即这个误触发问题还会导致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显示出现逻辑错误。
然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若折叠屏手机的外屏的皮套一直保持合上状态,也即上述步骤S702的执行结果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还会确认折叠屏手机是否满足S701中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条件,也即还会确认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的条件,若否则不触发皮套模式,例如折叠屏手机处于皮套中,且用户当前正在使用大内屏。
实施例2:
考虑到若折叠屏手机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不一定表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还可能是除了内屏之外的其他物体(例如用户手指、脸部皮肤、或其他杂物)接近该第一距离传感器使得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以及,若折叠屏手机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不一定表示折叠屏手机的外屏合上了皮套,还可能是除了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例如用户手指、脸部皮肤或其他杂物)接近该第二距离传感器使得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根据不同物体对于红外光或超声波有不同的反射率,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物体对于距离传感器的不同反射率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性,减少误触发概率。
示例性的,以下以电子设备为包括内屏和外屏的折叠手机为例,结合图8所示的流程示意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为便于描述,实施例2的步骤描述中省略方案的执行主体(折叠屏手机)。
如图8所示,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包括:
S8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也可以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一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2;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6。
S802,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第一反射率。
上述第一反射率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的折叠面对于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可理解的,若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即为红外光信号。若第一距离传感器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则该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即为超声波信号。
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3;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一反射率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6。
S803,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也可以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第二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额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二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二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4;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6。
S804,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第二反射率。
上述第二反射率为上述皮套对于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可理解的,若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该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即为红外光信号。若第二距离传感器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则该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即为超声波信号。
在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5;在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6。
S805,触发皮套模式。
S806,不触发皮套模式。
示例性的,以下以电子设备为包括内屏和外屏的折叠手机、上述第一传感器为和上述第二传感器均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为例,结合图9的流程示意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为便于描述,实施例2的步骤描述中省略方案的执行主体(折叠屏手机)。
如图9所示,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包括:
S901,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关于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一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2;在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6。
S902,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光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则上述反射率1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对于上述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例如,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中的屏幕1处,则该反射率1为该内屏中的屏幕2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又例如,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内屏中的屏幕2中,则该反射率1为该内屏中的屏幕1对于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
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则上述反射率1即为折叠屏手机内屏的背面对于上述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例如,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中的屏幕4的背面处,则该反射率1为该内屏中的屏幕5的背面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又例如,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内屏中的屏幕5的背面中,则该反射率1为该内屏中的屏幕4的背面对于该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上述反射率1可以根据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频率以及对应的折叠屏手机的内屏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可理解的,该反射率1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反射率取值,也可以是用于指示反射率的取值范围的反射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上述反射率1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3;在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反射率1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6。
S903,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关于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用途、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二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二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4;在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6。
S904,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红外光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2。
红外光反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反射光能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反射率2为皮套对于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可理解的,该反射率2可以为一个具体的反射率取值。例如,该反射率2为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该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种皮套对于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取值。或者,该反射率2也可以是用于指示反射率的取值范围的反射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反射率2可以根据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频率以及折叠屏手机的皮套进行实验测试得到。
在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5;在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反射率2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906。
S905,触发皮套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上述反射率1、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2,则表明遮挡上述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物体即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以及遮挡上述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物体即为皮套;也就是说,排除了遮挡上述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物体为其他物体的可能,也排除了遮挡上述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为其他物体的可能,再触发皮套模式,从而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性,减少误触发概率。
S906,不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若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则表明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展开状态,折叠屏手机可以直接通过大内屏显示通知消息,而不需要通过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通知消息,从而不触发皮套模式。
或者,若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上述反射率1,则表明是其他物体遮挡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不触发皮套模式。例如,若电子设备为大屏内折手机,则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上述反射率1,表示是除了该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之外的其他物体遮挡了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不触发皮套模式。或者,若电子设备为大屏外折手机,则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上述反射率1,表示是除了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的背面之外的其他物体遮挡了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不触发皮套模式。
或者,若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表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未合上皮套,则折叠屏手机当前可以直接通过外屏显示通知消息,不需要通过皮套上的透明显示窗口显示通知消息,从而不触发皮套模式。
或者,若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上述反射率2。则表明是除了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遮挡该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则不触发皮套模式。
由此,改善由于其他物体的遮挡导致误触发皮套模式给用户使用带来不好的体验的问题。
可理解的,图9中关于S901至S904步骤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步骤S901、S902、S903、以及S904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是其他顺序,本文对于步骤S901、S902、S903、以及S904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901、S902、S903、以及S904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以及可实现方式,图9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遮挡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S902和S904步骤中,也可以仅保留上述步骤S902或S904中的其中一个步骤,本文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基于皮套的材质千变万化,获取所有已存在的或未来会产生的皮套对于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反射率(也即反射率2)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图9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也可以删除关于步骤S904的相关描述,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以及可实现方式,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遮挡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方法也可以有: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3,和/或,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4。若确定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3,和/或,确定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4的情况下,则确定遮挡红外光距离传感器的是其他物体,并确定不触发皮套模式。
上述反射率3可以为集合C中的任意一个反射率,该集合C中的每一个元素为除了上述反射率1之外的其他反射率,也即除了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之外的其他反射率,该集合C中至少包括一个反射率。例如,该集合C中包括人体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纸张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等。例如人体对于红外光信号的反射率为60%。可理解的,该集合C中的每一个反射率可以根据其他物体(除了折叠屏手机的内屏之外的其他物体)和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和频率进行实验测试得到。
上述反射率4为集合D中的任意一个反射率,该集合D中的每一个元素为除了上述反射率2之外的其他反射率,也即除了皮套对于该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之外的其他反射率,该集合D至少包括一个反射率元素。例如,该集合D中包括人体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纸张对于该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反射率等。可理解的,该集合D中的每一个反射率可以根据其他物体和该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的波长和频率进行实验测试得到。该其他物体即为除了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
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中的一项或多项也可以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反射率则为对应的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或屏幕的背面对于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能量信号的反射率。
示例性的,若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则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可以包括:在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5、以及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6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在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确定第额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反射率5、或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6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示例性的,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则上述反射率5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对于上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的反射率。例如,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中的屏幕1处,则该反射率5为该内屏中的屏幕2对于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又例如,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内屏中的屏幕2中,则该反射率5为该内屏中的屏幕1对于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若上述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则上述反射率5即为折叠屏手机内屏的背面对于上述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例如,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大屏外折手机的内屏中的屏幕4的背面处,则该反射率5为该内屏中的屏幕5的背面对于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又例如,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位于该内屏中的屏幕5的背面中,则该反射率5为该内屏中的屏幕4的背面对于该该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上述反射率6为皮套对于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可理解的,该反射率6可以为一个具体的反射率取值。例如,该反射率6为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该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种皮套对于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率取值。或者,该反射率6也可以是用于指示反射率的取值范围的反射率,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以及可实现方式,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遮挡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方法也可以有: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7,和/或,确定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反射率8。若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7,和/或,确定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光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8的情况下,则确定遮挡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是其他物体,并确定不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只选取上述反射率5和反射率6中的其中一项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物体遮挡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只选取反射率5,在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反射率5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在确定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确定第额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或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超声波反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反射率5的情况下,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本文一些描述中,也有关于第一反射率、第二反射率、第三反射率以及第四反射率的描述。可理解的,当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第一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时,则该第一反射率即为反射率1,该第三反射率为反射率3。当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第一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时,则该第一反射率即为反射率5,该第三反射率为反射率7。当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第二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时,该第二反射率为反射率2,该第四反射率为反射率4。当第二距离传感器为第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时,该第二反射率为反射率6,该第四反射率为反射率8。
实施例3:
考虑到若折叠屏手机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不一定表示折叠屏手机的内屏处于折叠状态,还可能是除了内屏之外的其他物体(例如用户手指、脸部皮肤、或其他杂物)接近该第一距离传感器使得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屏的折叠角度,本申请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还可以根据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的大小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性,减少误触发概率。
示例性的,以下以电子设备为包括内屏(该内屏即为折叠屏)和外屏的折叠手机为例,结合图10的流程示意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为便于描述,实施例3的步骤描述中省略方案的执行主体-折叠屏手机。
如图10所示,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包括:
S10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一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2;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5。
S1002,确定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可理解的,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是指折叠屏的两个折叠面的夹角。示例性的,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如图11A所示将折叠屏以折叠轴为准分为屏幕1和屏幕2,则该折叠角度即为屏幕1和屏幕2之间的夹角。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如图2B和图11B所示将折叠屏以折叠轴为准分为屏幕4和屏幕5,则上述折叠角度即为该屏幕4的背面与该屏幕5的背面的夹角。
具体如何确定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的值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的,上述第三阈值可以取值为2度(也即2°)。或者,该第三阈值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取值,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文一些描述中,也将上述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称为第一角度。
在确定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3;在确定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5。
S1003,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用途、第二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二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二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4;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5。
S1004,触发皮套模式。
由此,本申请在确定折叠屏手机中的折叠屏的折叠状态满足上述第一阈值和上述第三阈值的条件,通过双重判断逻辑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折叠程度是否满足条件,在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折叠程度满足条件(第一阈值和第三阈值的条件)、且上述皮套的扣合程度满足上述第二阈值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发皮套模式的概率,提高代码容错性,增强用户体验。
S1005,不触发皮套模式。
可理解的,图10中关于S1001至S1003步骤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步骤S1001、S1002、以及S1003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是其他顺序,本文对于步骤S1001、S1002、以及S1003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1001、S1002、以及S1003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也可以组合实现,本文对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执行步骤可以依次为:S801、S802、S1002、S803、S804、S805以及S806。其中,在确定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以及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5,否则执行步骤S806。可理解的,关于依次执行步骤S801、S802、S1002、S803、S804的说明仅为示例,本文对于步骤S801、S802、S1002、S803、S804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可以同时执行或先后执行。
实施例4:
为进一步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率、降低误触发概率,本文还提供另外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包括:
S12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作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一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1中关于第一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2;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6。
S1202,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
上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内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以及折叠程度是否满足上述第四阈值的条件。可理解的,若折叠屏中的两个折叠面叠合在一起,则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光照强度值的理想值为0。例如,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则也可以理解为,大屏内折手机的内屏的两个屏幕(例如上述屏幕1和屏幕2)熄屏后叠合在一起时,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一光照强度值的理想值为0。
示例性的,上述第四阈值可以取值为0,或者也可以取值为1勒克(Lux)等其他合适的取值,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阈值,且上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折叠屏手机的内屏的折叠程度满足条件。
示例性的,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如图1A所示,则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1或屏幕2上的任意一个位置。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如图2A所示,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4的背面或屏幕5的背面上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关于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的描述也可以参照本文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的相关描述,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考虑到可能会由于硬件排列、折叠屏手机内部硬件空间有限等具体需求,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的位置需要位于靠近折叠屏的折叠轴的区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度和降低误触发概率,上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位于远离折叠屏的折叠轴的区域。例如图1A中的中心线1到边线1上的区域,或者如图2A中的中心线2到边线2的区域。
在确定上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3;在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6。
S1203,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用途、第二距离传感器在折叠屏手机中的位置的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本文其他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例如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关于该第二阈值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照本文实施例1中步骤S702中关于第二阈值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可以为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104;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105。
S1204,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上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折叠屏手机的皮套是否处于扣合状态以及扣合程度是否满足上述第五阈值的条件。可理解的,若皮套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叠合在一起,则该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二光照强度值的理想值为0。也可以理解为,大屏内折手机的外屏熄屏后与皮套叠合在一起时,该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第二光照强度值的理想值为0。
示例性的,上述第五阈值可以取值为0,或者也可以取值为1勒克(Lux)等其他合适的取值,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二阈值,且上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折叠屏手机的皮套扣合程度满足条件。
示例性的,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内折手机,如图1B所示,则该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外屏的屏幕上的任意一个位置。若折叠屏手机为大屏外折手机,如图2B所示,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为屏幕4(外屏)上的任意一个位置。或者,关于该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的描述也可以参照本文关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位置的相关描述,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考虑到可能会由于硬件排列、折叠屏手机内部硬件空间有限等具体需求,上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位置需要位于靠近折叠屏的折叠轴的区域,则为了进一步提高触发皮套模式的准确度和降低误触发概率,上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的位置可以位于远离折叠屏的折叠轴的区域。例如图1B中的中心线5到边线5上的区域,或者如图2B中的中心线5到边线5的区域。
在确定上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5;在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206。
S1205,触发皮套模式。
由此,本申请通过折叠屏手机中的折叠屏的折叠状态是否满足上述第一阈值和上述第四阈值的条件的双重判断逻辑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折叠程度是否满足条件,以及通过皮套的扣合程度是否满足上述第二阈值和第五阈值的条件的双重判断逻辑确定皮套的扣合程度是否满足条件。在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折叠程度满足条件(第一阈值和第四阈值的条件)、且上述皮套的扣合程度满足条件(第二阈值和第五阈值的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发皮套模式的概率,提高代码容错性,增强用户体验。
S1206,不触发皮套模式。
在本申请中,图12中关于S1201至S1204步骤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步骤S1201、S1202、S1203、以及S1204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是其他顺序,本文对于步骤S1201、S1202、S1203、以及S1204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1201、S1202、S1203、以及S1204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也可以删除图12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的S1202或S1204中的任一项步骤,本文对此不做限定。例如,也可以由图12中的S1201、S1202、S1203、S1205以及S1206步骤组成另外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由图12中的S1201、S1203、S1204、S1205以及S1206步骤组成另外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方案也可以组合实现。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其中,S13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1;S1302(确定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即为实施例3中的S1002;S1303(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即为实施例4中的S1202;S1304(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3;S1305(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即为实施例4中的S1204;S1306(触发皮套模式)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5;S1307(不触发皮套模式)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6。
可理解的,图13中基于具体方案组合需求,也可以删除图13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的S1303或S1305中的任一项步骤,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图13中关于S1301至S1305步骤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步骤S1301、S1302、S1303、S1304、以及S1305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是其他顺序,本文对于步骤S1301、S1302、S1303、S1304、以及S1305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1301、S1302、S1303、S1304、以及1305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具体需求,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的方案也可以组合实现。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其中,S1401(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1;S1402(确定折叠屏手机中折叠屏的折叠角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即为实施例3中的S1002;S1403(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即为实施例4中的S1202;S1404(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第一反射率)即为实施例2中的S802;S1405(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3;S1406(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光照强度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即为实施例4中的S1204;S1407(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是否为第二反射率)即为实施例2直接的S804;S1408(触发皮套模式)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5;S1409(不触发皮套模式)可以理解为实施例4中的S1206。
可理解的,图14中基于具体方案组合需求,可以删除图14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的S1403或S1406中的任一项步骤,也可以删除图14所示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中的S1404或S1407中的任一项步骤,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图14中关于S1401至S1407步骤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步骤S1401、S1402、S1403、S1404、S1405、S1406、以及S1407之间的执行顺序还可以是其他顺序,本文对于步骤S1401、S1402、S1403、S1404、S1405、S1406、以及S1407的先后执行顺序不做限定,步骤S1401、S1402、S1403、S1404、S1405、S1406、以及S1407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不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环境光传感器检测折叠屏的折叠状态以及皮套扣合状态时,可以默认皮套的颜色为黑色,或者,若皮套的颜色为白色,则默认用户在内屏执行熄屏指令后再折叠内屏或电子设备检测到内屏的折叠动作时对内屏执行熄屏指令。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下面通过折叠屏手机作为该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摄像头191,显示屏192,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3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包括但不限于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例如,该传感器模块180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不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2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 ,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2,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2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1,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2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时(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16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为应用(application,App))。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触发皮套模式的模块,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模块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皮套模式的模块也可以位于该软件构架的其他层级中,例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库、内核层等,此处不作限定。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像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功能。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像,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
运行时(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Runtime负责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编程语言(例如,jave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系统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可以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编程文件(例如,jave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二维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可以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虚拟卡驱动等。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当…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或“在…后”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在确定…时”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以及确定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程度,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皮套的开合程度;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三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不为第四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三反射率为除了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四反射率为除了所述皮套之外的其他物体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所述第一反射率为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对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所述第二反射率为所述皮套对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的反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屏,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为第一角度,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所述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
所述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触发皮套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一反射率、以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的能量对应的反射率为第二反射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属于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属于红外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15.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折叠屏和外屏,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一光照强度值,以及确定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强度值为第二光照强度值;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屏的折叠面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屏与皮套之间的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所述皮套用于扣合所述外屏;
在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皮套模式。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屏;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51674.4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37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1674.4A CN115037834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1674.4A CN115037834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834A true CN115037834A (zh) 2022-09-09
CN115037834B CN115037834B (zh) 2023-02-07

Family

ID=8313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1674.4A Active CN115037834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783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5803A (zh) * 2010-11-17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红外传感器模块
CN103516902A (zh) * 2013-09-18 2014-01-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保护套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5068A (zh) * 2014-04-29 2014-07-23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接近阈值的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076215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中的接近感测设备及其方法
CN109840061A (zh) * 2019-01-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54A (zh) * 2019-02-22 2019-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9881848U (zh) * 2019-08-21 2019-12-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支架及保护套功能的移动终端
CN210694024U (zh) * 2019-12-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694025U (zh) * 2019-12-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1081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终端和可折叠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
CN112445448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257671A (zh) * 2022-02-28 2022-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5803A (zh) * 2010-11-17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红外传感器模块
CN103516902A (zh) * 2013-09-18 2014-01-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过保护套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5068A (zh) * 2014-04-29 2014-07-23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接近阈值的设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076215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中的接近感测设备及其方法
CN109840061A (zh) * 2019-01-31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54A (zh) * 2019-02-22 2019-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1081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终端和可折叠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
CN209881848U (zh) * 2019-08-21 2019-12-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支架及保护套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12445448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0694024U (zh) * 2019-12-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694025U (zh) * 2019-12-13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4257671A (zh) * 2022-02-28 2022-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834B (zh)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7923B (zh)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839096B (zh)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触控方法与折叠屏设备
CN110543287B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96810B (zh) 基于双卡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EP4027231A1 (en) Interface switch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02273B (zh)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783B (zh) 一种触控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2615947B (zh) 快速进入应用的方法与折叠屏电子设备
CN111542802A (zh) 一种屏蔽触摸事件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91850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641271B (zh) 应用窗口的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05797B (zh) 网络资源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1943A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7834B (zh) 一种触发皮套模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95465A (zh) 一种显示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31435B (zh) 一种数据分享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26922A1 (zh) 卡片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71590A1 (zh) 输入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257201A (zh) 内容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05569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667229A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