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7811B -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7811B
CN115037811B CN202210967089.3A CN202210967089A CN115037811B CN 115037811 B CN115037811 B CN 115037811B CN 202210967089 A CN202210967089 A CN 202210967089A CN 115037811 B CN115037811 B CN 115037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ocking
equipment
data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70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7811A (zh
Inventor
张沛
邵琼
丁骏韬
罗元飞
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da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da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da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da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70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7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7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2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 H04Q2209/823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where the sensing device takes the initiative of sending data where the data is sent when the measured values exceed a threshold, e.g. sending an ala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法中通过采用对接子系统的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中间层,通过适配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将监测设备的数据转换成通用监测数据,并将监测平台的指令转换成监测设备可读的数据格式,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设备数据交互。

Description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工地的兴起和发展,一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工程现场的各种物联网监测设备进行深度融合,在传统建筑施工现场提供了新的现场管理方式、交互方式,提供了工地现场管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但是,行业快速发展缺乏从顶层统一设计物联网设备的标准规范,导致各物联网设备制造厂商的设备标准不统一,交互协议不统一,给平台与设备对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设备数据交互过程中,因监测设备所采用的对接协议不同存在无法很好适配监测设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数据交互方法,所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设备和监测平台,所述监测平台包括若干对接子系统,所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包括:接收所述监测设备的匹配数据;基于所述匹配数据的格式头确定所述监测设备采用的对接协议;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接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对接子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接协议至少包括第一对接协议和第二对接协议,所述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运行方式和接入方式;所述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其中,所述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和第二运行方式;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式,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所述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接入方式获取对应于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进行解析并填充至预设的消息展示模板,得到通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之后,还包括:调取对应于所述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当所述消息队列中更新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所述预警阈值;若超出,则保存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所述监测平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包括:将所述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监测平台;基于所述消息队列获取所述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将所述监测指令基于所述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所述监测设备实现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之后,包括: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是否为被动拉取;当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重复获取所述监测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数据交互装置,包括:对接协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监测设备连接模块,用于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接协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监测设备的匹配数据;基于所述匹配数据的格式头确定所述监测设备采用的对接协议;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接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对接子系统。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设备连接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其中,所述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和第二运行方式;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式,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所述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消息队列集成模块,所述消息队列集成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接入方式获取对应于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进行解析并填充至预设的消息展示模板,得到通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消息预警模块,所述消息预警模块具体用于:调取对应于所述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当所述消息队列中更新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所述预警阈值;若超出,则保存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所述监测平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监测平台;基于所述消息队列获取所述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将所述监测指令基于所述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所述监测设备实现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数据定时拉取模块,所述数据定时拉取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是否为被动拉取;当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重复获取所述监测数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数据交互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请求,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请求,以使得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设备执行上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请求,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法中通过采用对接子系统的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中间层,通过适配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将监测设备的数据转换成通用监测数据,并将监测平台的指令转换成监测设备可读的数据格式,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设备数据交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法中通过采用对接子系统的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中间层,通过适配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将监测设备的数据转换成通用监测数据,并将监测平台的指令转换成监测设备可读的数据格式,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设备数据交互。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构件,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监测设备与监测平台相连接,随后通过握手协议或相关标准,得到应用于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通过该对接协议确定监测平台与监测设备间的对接子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各协议类型的对接子系统的搭建,都分为5个基本功能,即设备信息管理功能、预警管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数据传输功能和对接功能。其中,设备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对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注册及记录,比如归属什么供应商、什么型号、唯一设备ID等;预警管理功能会实时监听接入对接子系统的监测设备上传的监测数据,以及对监测设备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超出预设阈值的监测数据进行预警;数据传输功能将对接子系统的协议格式与监测平台的通用协议格式进行转换,转换成各自可识别的协议格式,实现数据的交互;数据处理功能则是指将转换后的数据或指令进行发送的功能;对接功能是对接子系统如何与某一类型协议的监测设备进行连接、数据接收、数据解析等功能。
102,获取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配置在对接子系统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过程中读取监测设备自身所携带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存储于对应于监测设备对接协议的对接子系统内。
具体的,设备信息是对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注册及记录,例如供应商、型号、唯一设备ID等,通过对设备信息的存储,便于监测设备二次连接时,通过对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比对,实现快速连接,降低对接时间。
在另一方面,还可记录用户通过监测平台下发至对应监测设备的相关指令,使得监测设备在二次连接时基于存储的历史指令实现对监测设备自身的自动化设置,免于用户二次调试,例如设置固定角度、逡巡时间、重启时间、打卡方式等等。
103,调用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基于设备信息连接监测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子系统基于获取的设备信息在软件层面实现与监测设备的相连接。
具体的,若对接子系统连接过相同设备型号的监测设备时,可以基于相同的设备型号确认具体的对接协议,实现快速对接。
在另一方面,所获取的设备信息还将用于提供至监测平台,以供用户查询。
104,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监测设备与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监测设备所应用的对接协议,使得监测设备通过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下载。
具体的,监测平台下发相应的监测指令至对应于监测设备的对接子系统,对接子系统通过将监测指令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随后将底层指令发送至监测设备,使得监测设备基于底层指令进行工作,从而完成一次控制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法中通过采用对接子系统的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中间层,通过适配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将监测设备的数据转换成通用监测数据,并将监测平台的指令转换成监测设备可读的数据格式,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设备数据交互。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202,获取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配置在对接子系统中;
203,调用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基于设备信息连接监测设备;
204,基于接入方式获取对应于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构建不同协议的子系统,可以使多种类别的协议按各分类进行协议解析、并转换成统一标准的对外输出协议。一方面统一标准,另一方面降低对接的难度。通过确定的接入方式,获取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其中,获取方式包括对接子系统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对应的监测数据。
205,将监测数据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进行解析并填充至预设的消息展示模板,得到通用监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子系统对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转换,使不同协议的物联网设备的监测数据相对于监测平台而言是可读的,或者说转换后得到的统一的通用监测数据对于监测平台是可读的。
206,基于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消息队列通过发布/订阅的消息传送模型,监测设备向监测平台以特定的队列(Queue)或主题(Topic)中发送或发布消息;用户通过登录监测平台选择对应于监测设备的选项获取特定的队列(Queue)或主题(Topic)的消息情况,监测平台进行数据通讯传输,获取监测设备的通用监测数据。
优选的,监测平台预先获取监测设备上传的通用监测数据后,用户通过登陆监测平台选择对应于监测设备的选项,获取特定的队列(Queue)或主题(Topic)的消息情况。
具体的,消息队列通常使用确认机制,来保证消息可靠传递:当代码调用发送消息的方法,消息队列的监测设备会把消息发送到Broker即监测平台,Broker接受到消息会返回给监测设备一个确认。只要收到了Broker的确认响应,就可以保证消息在生产阶段不会丢失。有些消息队列在长时间没收到发送的确认响应后,会自动重试,如果重试再失败,就会以返回值或者异常方式返回给监测设备。
具体的,为确保消息队列中的时序性,部分监测设备会在上传监测数据时会携带对应监测数据的发生时间,若存在无携带发生时间的监测数据,则会基于对接子系统获取监测数据的时间作为监测数据对应的发生时间。
207,调取对应于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监测设备所监测对象的不同,因此预设的预警阈值亦存在不同,需要针对监测设备所上传的监测数据确定针对监测数据的具体预警阈值。
具体的,当对接子系统中的通用监测数据被更新时,针对更新的通用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是否达到或超出预警阈值,若是,则无需监测平台主动获取对应的通用监测数据,而是直接通过对应预警通路发送至监测平台并通知对应的用户进行处理。
208,当消息队列中更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预警阈值;
209,若超出,则保存超出预警阈值的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预警阈值的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监测平台;
210,将预先生成的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设备的监测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子系统中存储消息队列,可以是根据消息队列存储的条数设定具体推送至监测平台的条件,或者是基于消息队列中首条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时间。同样的,也可以一直存储于对接子系统中,当用户通过监测平台进行查询时,再经由监测平台调用所存储的消息队列。
具体的,为了保证消息队列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二次发送的情况,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数据拉取模式,确定对应的应对手段。当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则对接子系统基于预设时段拉取,在拉取后对被拉取的监测数据检验其校验码是否已存在,若无则进行存储,并标记在该预设时段内已拉取。若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主动拉取时,则每获取一次监测数据则对监测数据的发生时间进行校验,从而杜绝监测数据二次发送的情况。
211,基于消息队列获取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选择需要控制的监测设备,通过已确定的对接协议将监测平台下发的监测指令于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处进行转化,使得监测指令转化成监测设备所能识别的底层指令,再经由监测子系统将底层指令下发至对应的监测设备,从而实现控制、设置监测设备的目的。
212,将监测指令基于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监测设备实现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监测指令转换成底层指令的过程发生于监测指令所指定的监测设备对应的对接子系统中。并在转换成底层指令后由对接子系统发送至对应的监测设备。
本实施例在前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调取对应于所述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当所述消息队列中更新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所述预警阈值;若超出,则保存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所述监测平台的过程。通过本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法,明确了预警阈值的多样性,采用的是一类监测设备预设一套对应的预警阈值,通过对应的预警阈值实现针对不同监测设备的灵活监测预警,在监听每个通用监测数据,并与预设的预警阈值进行比对,当有越界情况发生时,会将数据保存至异常数据,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指定用户。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
301,接收监测设备的匹配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监测设备与监测平台在硬件层面相连接时,基于监测设备启动时自身发出的匹配数据,监测平台对匹配数据中的格式头进行分析,确定监测设备所应用的对接协议,确定运行对应对接协议的对接子系统,作为监测平台和监测设备的中间层。
302,基于匹配数据的格式头确定监测设备采用的对接协议;
303,基于对接协议确定对接监测设备的对接子系统;
304,获取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配置在对接子系统中;
305,当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协议是运行在UDP协议上,类似的协议还包括但不限于MQTT、MQTT-SN等近似的对接协议,MQTT协议其中,client是指连接的客户端,即监测设备。MQTT Broker是指监测平台,客户端(支持MQTT协议的监测设备),通过订阅主题,与MQTTBroker进行通信。
在另一方面,第二对接协议是指类似于HTTP协议的采用请求-响应的交互模式,类似的协议还包括但不限于HTTP+JSON、HTTP+XML、COAP等近似的对接协议。
306,若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则将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监测设备,以使得监测设备基于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对接子系统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因第一对接协议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若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则以对接子系统所预设的接入方式为主,对接子系统将对应的接入方式发送至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在基于接入方式配置自身的通信参数,实现监测设备和对接子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的连接。
具体的,通信参数至少包括接入IP、端口,以及接入密钥、订阅主题等相关信息。
307,若运行方式为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为第二运行方式时,则说明监测设备自身的通信参数是预设的,或存在部分的通信参数不可更改,则此时应当由对接子系统获取监测设备的接入方式,基于监测设备的接入方式配置对接子系统对应的通信参数,实现监测设备和对接子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的连接。
308,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监测设备连接;
309,当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监测设备,以使得监测设备基于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对接子系统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同样的,以对接子系统所预设的接入方式为主,对接子系统将对应的接入方式发送至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在基于接入方式配置自身的通信参数,实现监测设备和对接子系统在软件层面上的连接。
310,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监测设备与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311,判断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是否为被动拉取;
在本实施例中,存在部分监测设备自身带存储空间,且不具备主动上传功能,因此需要对接子系统针对被动拉取型的监测设备设定一个预设的数据拉取时间,当到达数据拉取时间时,执行数据拉取动作,即对接子系统主动拉取存储于监测设备获取的监测信息。
312,当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重复获取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在前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其中,所述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和第二运行方式;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式,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所述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的过程。通过本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法,细化了针对不同运行方式的监测设备的对接过程,基于两种对接方法明确了具体的以对接子系统或监测设备的接入方式为主的概念,在分清主次后使得另一方能够较好的适配整个对接过程。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对接协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设备信息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
监测设备连接模块403,用于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
数据交互模块404,用于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运行上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本方法中通过采用对接子系统的作为整个监测系统的中间层,通过适配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将监测设备的数据转换成通用监测数据,并将监测平台的指令转换成监测设备可读的数据格式,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设备数据交互。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对接协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设备信息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配置在所述对接子系统中;
监测设备连接模块403,用于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
数据交互模块404,用于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协议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监测设备的匹配数据;基于所述匹配数据的格式头确定所述监测设备采用的对接协议;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接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对接子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设备连接模块403具体用于:
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其中,所述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和第二运行方式;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式,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所述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消息队列集成模块405,所述消息队列集成模块405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接入方式获取对应于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进行解析并填充至预设的消息展示模板,得到通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消息预警模块406,所述消息预警模块406具体用于:
调取对应于所述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当所述消息队列中更新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所述预警阈值;若超出,则保存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所述监测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交互模块404具体用于:
将所述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监测平台;基于所述消息队列获取所述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将所述监测指令基于所述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所述监测设备实现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数据定时拉取模块407,所述数据定时拉取模块407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是否为被动拉取;当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重复获取所述监测数据。
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部分模块的单元构成,通过上述模块并细化了原有模块的具体作用,完善了设备数据交互装置的运行,提高了其运行时的可靠性以及明确了各个步骤间的实际逻辑,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上面图4和图5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数据交互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数据交互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数据交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数据交互设备6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6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633或数据632的存储介质6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620和存储介质6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6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设备数据交互设备600中的一系列请求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6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630通信,在设备数据交互设备600上执行存储介质630中的一系列请求操作,以实现上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
设备数据交互设备6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6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6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631,例如Windows 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示出的设备数据交互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数据交互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请求,当所述请求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或装置、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设备和监测平台,所述监测平台包括若干对接子系统,所述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检索所述对接子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监测设备对应的历史指令;
若是,则下发所述历史指令至所述监测设备;
基于所述历史指令配置所述监测设备;
若否,则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
将预先生成的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监测平台;
基于所述消息队列获取所述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
将所述监测指令基于所述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所述监测设备;
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底层指令执行相应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包括:
接收所述监测设备的匹配数据;
基于所述匹配数据的格式头确定所述监测设备采用的对接协议;
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接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对接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协议至少包括第一对接协议和第二对接协议,所述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运行方式和接入方式;
所述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包括:
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一对接协议时,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运行方式,其中,所述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和第二运行方式;
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一运行方式,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
若所述运行方式为所述第二运行方式,则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预设的接入方式;
基于预设的接入方式配置所述对接子系统的通信参数并与所述监测设备连接;
当所述对接协议为第二对接协议时,则将所述对接子系统预设的接入方式分配至所述监测设备,以使得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接入方式配置通信参数并与所述对接子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接入方式获取对应于所述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
将所述监测数据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进行解析并填充至预设的消息展示模板,得到通用监测数据;
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通用监测数据的获取顺序将所述通用监测数据集成为消息队列之后,还包括:
调取对应于所述监测数据的预设的预警阈值;
当所述消息队列中更新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时,判断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是否超出所述预警阈值;
若超出,则保存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并将超出所述预警阈值的所述通用监测数据推送至所述监测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对应的对接协议在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测平台连接之间实现数据交互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是否为被动拉取;
当所述监测设备的数据拉取模式为被动拉取时,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重复获取所述监测数据。
7.一种设备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应用于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设备和监测平台,所述监测平台包括若干对接子系统,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对接协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设备的对接协议,并基于所述对接协议确定对应的对接子系统;
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的设备信息,检索所述对接子系统中是否存在所述监测设备对应的历史指令;若是,则下发所述历史指令至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历史指令配置所述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连接模块,用于若否,则调用对应的所述对接子系统基于所述设备信息连接所述监测设备;
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将预先生成的消息队列推送至监测所述监测设备的所述监测平台;基于所述消息队列获取所述监测平台的监测指令;将所述监测指令基于所述对接协议转换成底层指令并下发至对应的所述监测设备;所述监测设备基于所述底层指令执行相应工作。
8.一种设备数据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请求,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请求,以使得所述设备数据交互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各个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数据交互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210967089.3A 2022-08-12 2022-08-12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37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7089.3A CN115037811B (zh) 2022-08-12 2022-08-12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7089.3A CN115037811B (zh) 2022-08-12 2022-08-12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811A CN115037811A (zh) 2022-09-09
CN115037811B true CN115037811B (zh) 2022-11-25

Family

ID=8312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7089.3A Active CN115037811B (zh) 2022-08-12 2022-08-12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781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6982A (zh) * 2018-10-15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33227A (zh) * 2020-09-11 2021-02-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混合型协议的物联网平台
CN112688967A (zh) * 2021-03-11 2021-04-20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055A (zh) * 2021-12-29 2022-05-06 海南同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设备间协议无缝对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27202A (zh) * 2022-04-23 2022-07-29 杭州半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互动的实体传输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217A (zh) * 2019-09-12 2020-01-3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数据整合交互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66213A (zh) * 2021-01-04 2021-05-2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 设备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6982A (zh) * 2018-10-15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33227A (zh) * 2020-09-11 2021-02-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混合型协议的物联网平台
CN112688967A (zh) * 2021-03-11 2021-04-20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055A (zh) * 2021-12-29 2022-05-06 海南同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设备间协议无缝对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27202A (zh) * 2022-04-23 2022-07-29 杭州半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互动的实体传输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7811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1094B (zh) IoT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661014B1 (en) Polling sub-system and poll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185070B (zh) 装置管理系统和用于在该系统中设置配置值的方法
CN11267193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EP3035644B1 (en) Determined configuration update for edge components
JP2008191878A (ja) 遠隔診断・障害対応システム、遠隔診断・障害対応装置、遠隔診断・障害対応指示装置、遠隔診断・障害対応方法、及び遠隔診断・障害対応プログラム
CN109961196B (zh) 用于服务数控机床的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10580168A (zh) 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及其升级方法
CN112506571A (zh) 一种车路协同中路端传感器的驱动适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4615067A (zh) 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7615043B (zh) 一种边缘网关上服务间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037811B (zh) 设备数据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0379A (zh) 电子设备监控系统
CN110933169A (zh) 半导体设备的远程群组控制系统
CN101335649B (zh) 一种管理大规模代理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32054B (zh) 一种服务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347579B (zh) 一种列车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0747929B1 (ko) 코바 기반하에서의 전송장비 관리 방법
CN111031072A (zh) 一种数据获取系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JP2005123766A (ja) 通信制御装置
CN118261382A (zh) 运维系统、作业任务执行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988080B (zh)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KR102342665B1 (ko) 전력 시스템의 서비스 요청 방법
CN114116383A (zh) 服务器集群监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9426A1 (en) Hardware agnostic systems for converting source signals of agricultural equipment to structured signal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compute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