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6758A -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6758A
CN115036758A CN202210639663.2A CN202210639663A CN115036758A CN 115036758 A CN115036758 A CN 115036758A CN 202210639663 A CN202210639663 A CN 202210639663A CN 115036758 A CN115036758 A CN 115036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function
car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96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毅华
董佩金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96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6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包括:功能拓展模块和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功能拓展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所述功能拓展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其中,所述卡槽接口为目标卡卡槽接口,所述目标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卡。

Description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的发展,SIM卡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方案直接虚拟集成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内部。
在相关技术中,在从实体SIM卡过度到虚拟SIM卡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厂商仍然会保留SIM卡的卡槽设置,然而,对于采用了虚拟SIM卡的电子设备,就会造成设备内部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采用虚拟SIM卡的电子设备的设备内部空间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接装置,包括:功能拓展模块和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功能拓展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所述功能拓展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其中,所述卡槽接口为目标卡卡槽接口,所述目标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外接装置和控制器;在所述外接装置与卡槽接口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外接装置发送的所述功能标识;在确定已安装与所述功能标识对应的硬件驱动的情况下,加载所述硬件驱动;其中,所述卡槽接口为目标卡卡槽接口,所述目标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功能拓展模块和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功能拓展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所述功能拓展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通过该方案,一方面,由于第一连接端口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因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功能拓展模块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因此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尺寸的限制,为电子设备增加更多个性化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功能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外接装置的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接装置100,该外接装置100可以包括功能拓展模块110和第一连接端口120;所述功能拓展模块110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120电连接。该第一连接端口120可以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200的卡槽接口连接;该功能拓展模块110可以用于为第一电子设备200提供拓展功能。
可选地,上述卡槽接口可以为目标卡卡槽接口,该目标卡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Trans-flash)卡。也就是说,上述卡槽接口是指第一电子设备200的设备主体上用于容置实体SIM卡和TF卡的卡槽形成的接口,当取下SIM卡或TF卡的卡托后,电子设备的侧边可以形成一个卡槽接口,第一连接端口120的结构与该卡槽接口相匹配,该卡槽接口可以与外接装置100的第一连接端口120连接。
可选地,上述功能拓展模块110可以包括且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内存模块、天线、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模块、无线网络通信WIFI双路功能模块、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增强模块、主射频漫游频段模块、游戏传感模块、音频扬声模块以及色温检测补偿模块。
示例性地,以功能拓展模块110包括天线为例。如图2所示,为外接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外接装置100的一端设置有天线21。当将外接装置100的另一端插入第一电子设备200的卡槽接口后,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该天线21实现数据的下载或上传。也就是说,除第一电子设备200本身具备的天线外,第一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通过天线21实现数据的下载或上传。从而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可选地,上述第一连接端口12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00传输运行拓展功能所需的数据流;所述第二接口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00发送功能标识,所述功能标识与所述功能拓展模块110提供的功能相对应;所述第三接口可以用于提供数据传输所需的电能。
具体地,如图3所示,外接装置100的第一连接端口120可以包括第一接口121、第二接口122和第三接口123,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第四接口211、第五接口212和第六接口213。其中,第四接口211可以用于传输运行拓展功能所需的数据流,第五接口212可以用于读取外接装置100发送的功能标识,第六接口213可以用于向外接装置100提供电能。在外接装置10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接口121与第四接口211可以通过接触实现短接;第二接口122与第五接口212可以通过接触实现短接;第三接口123与第六接口213可以通过接触实现短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接口121和第四接口211可以为以下高速数据接口中的任一种:USB接口、PCIE接口、MIPI接口。例如,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外接装置100采用PCIE协议通信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接口121和第四接口211可以为PCIE接口。
可选地,上述第二接口122可以为标识传输接口,第五接口212可以为标识读取接口。也就是说,外接装置100可以通过第二接口122将功能拓展模块110对应的功能标识经过第五接口212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200。例如,第二接口122和第五接口212可以为GPIO、I2C、I2S、UART等较低速的数据接口。
可选地,上述第三接口123和第六接口213可以为供电接口。也就是说,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第六接口213向外接装置100的第三接口123传输电流,从而维持外接装置100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上述第一连接端口120外侧可以包括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可以用于隔离第一电子设备20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从而保证外接装置100的正常工作。
示例性地,继续参考图2,第一连接端口120外侧可以包括金属外壳21,该金属外壳可以为铁框,该铁框可以包括弹片,铁框可以通过该弹片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实现接地,从而实现电磁防护。
可选地,如图4所示,外接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30和第二连接端口140;所述通信模块130可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口120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140;所述第二连接端口140可以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卡槽接口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30可以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00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300之间的信息传输。
具体地,上述通信模块130中包括数据传输所需的芯片模组和电路。如图5所示,在外接装置100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20与第一电子设备200处于连接状态、通过第二连接端口14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30实现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双机互联。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双机互联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既可以实现数据和控制交互,也可以实现电源传输。
可选地,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双机互联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屏幕拓展。也即是说,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为主设备、第二电子设备300为从设备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屏幕可以显示第一电子设备200的界面。
可选地,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双机互联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音频共享。也即是说,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为主设备、第二电子设备300为从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调用第二电子设备300的音频模块,从而实现多扬声器播放的环绕立体声音效效果。
可选地,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双机互联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内存共享。也即是说,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为主设备、第二电子设备300为从设备的情况下,若第一电子设备200需要运行高内存支撑的应用程序时,则可以将部分RAM数据放在第二电子设备300中存储,并通过硬件接口随时调用,从而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卡顿问题。
可选地,在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处于双机互联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天线共享。也即是说,若第一电子设备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分别有4根天线,则当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数据下载或数据上传时,可以通过8根天线同时进行,从而实现吞吐量数据翻倍的效果,进而加快数据下载或数据上传进程。
示例性地,以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音频共享为例。当用户将外接装置100的第一连接端口120插入第一电子设备200的卡槽接口,将第二连接端口140插入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卡槽接口后,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可以实现双机互联,在双机互联状态下,用户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200与第二电子设备300中的任意一个设置为主设备,以第一电子设备200为主设备为例,若用户通过第一电子设备200播放目标音频,则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调用第二电子设备300的扬声器,若用户选择调用,则第一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外接装置100的通信模块130传输目标音频的音频信号,从而使第一电子设备200的扬声器和第二电子设备300的扬声器可以同时输出该目标音频,进而实现环绕立体的音频播放效果。
可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连接端口120的末端和第二连接端口140的末端可以分别包括多个顶针61,第一电子设备200的卡槽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卡槽接口中可以包括多个触点,该多个顶针61可以用于与卡槽接口中的多个触点一一对应连接。通过增加顶针和触点可以实现电子设备与外接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6,上述第一连接端口120和第二连接端口140可以分别包括一个磁吸公口62。第一电子设备200的卡槽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300的卡槽接口可以分别包括一个磁吸母口,该磁吸母口可以用于吸附该磁吸公口62。通过增加磁吸母口和磁吸公口可以提高电子设备与外接装置的连接速度和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第一连接端口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因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功能拓展模块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因此可以避免电子设备尺寸的限制,为电子设备增加更多个性化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功能的个性化需求。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外接装置100和控制器701。在外接装置100与卡槽接口702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701可以用于:接收外接装置100发送的功能标识;在确定已安装与所述功能标识对应的硬件驱动的情况下,加载所述硬件驱动。
具体地,在外接装置100与电子设备700的卡槽接口702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外接装置100与电子设备700的供电接口(即第三接口123与第六接口213)实现导通,外接装置100上电后,可以通过第二接口122向电子设备700传输功能拓展模块110对应的功能标识,相应地,第五接口212可以接收并读取外接装置100发送的功能标识。之后,控制器701可以根据该功能标识判断电子设备700中是否已安装对应的硬件驱动,若未安装,则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该硬件驱动,若已安装,则可以通过第四接口211加载该硬件驱动并完成校验,最后将功能拓展模块110挂起以等待用户的使用。当用户想要使用功能拓展模块110对应的拓展功能时,可以触发电子设备700调用功能拓展模块110,功能拓展模块110可以根据内部自带的通信协议将功能拓展模块110对应的数据流通过第一接口121进行传输。
示例性地,以功能拓展模块包括内存模块为例。若用户想要在电子设备700上运行大型游戏,则可以将外接装置100插入电子设备700的卡槽接口702,外接装置100上电后,可以通过第二接口122向电子设备700传输内存模块标识,电子设备700可以通过第五接口212读取该内存模块标识,并将该内存模块标识传输给控制器701,之后,控制器701可以根据该内存模块标识判断电子设备700中是否已安装内存模块的硬件驱动,需要说明的是,若电子设备700为初次运载外接装置100,或已安装的硬件驱动被用户手动删除,则电子设备700需要通过网络下载该硬件驱动并安装,否则,电子设备700可以直接通过第四接口211加载该硬件驱动并完成校验。之后,当用户触发电子设备700调用该内存模块后,电子设备可以将运行大型游戏所需的数据放在内存模块中进行存储,并通过第一接口121和第四接口211随时调用,从而优化电子设备运行卡顿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在外接装置与卡槽接口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外接装置发送的功能标识加载对应的硬件驱动,因此,通过连接外接装置可以增加电子设备的附加功能,从而使用户以更可控的成本获得更贴近个人需求的终端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拓展模块和第一连接端口;所述功能拓展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
所述功能拓展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拓展功能;
其中,所述卡槽接口为目标卡卡槽接口,所述目标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拓展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内存模块、天线、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功能模块、无线网络通信WIFI双路功能模块、全球定位系统GPS增强模块、主射频漫游频段模块、游戏传感模块以及色温检测补偿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运行拓展功能所需的数据流;
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功能标识,所述功能标识与所述功能拓展模块提供的功能相对应;
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提供数据传输所需的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外侧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
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卡槽接口连接;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分别包括多个顶针,所述多个顶针用于与所述卡槽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分别包括一个磁吸公口。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接装置和控制器;在所述外接装置与卡槽接口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用于:
接收所述外接装置发送的所述功能标识;
在确定已安装与所述功能标识对应的硬件驱动的情况下,加载所述硬件驱动;
其中,所述卡槽接口为目标卡卡槽接口,所述目标卡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IM卡和TF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接口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用于与所述多个顶针一一对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接口包括磁吸母口,所述磁吸母口用于吸附所述磁吸公口。
CN202210639663.2A 2022-06-07 2022-06-07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036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663.2A CN115036758A (zh) 2022-06-07 2022-06-07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663.2A CN115036758A (zh) 2022-06-07 2022-06-07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758A true CN115036758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9663.2A Pending CN115036758A (zh) 2022-06-07 2022-06-07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67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00017302A (ko) 블루투스 저전력을 이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7613126B (zh) Uart与usb复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KR2020014055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듀얼 스탠바이 모드 및 싱글 스탠바이 모드의 전환 방법
WO2022030893A1 (ko) 오디오 공유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EP40997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dio,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in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dio
US20230161673A1 (en) Method for restoring backup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92157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rough-display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US112527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according to applic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1150345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plurality of frequency bands
CN110855534A (zh) 在智能家庭系统中用于搜索和控制受控者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50934B (zh) 多卡终端及其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
CN113853754A (zh) 在蓝牙tm网络环境中显示外部电子设备查询列表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202302591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onnector
CN115036758A (zh) 外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625389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113741925B (zh) 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和装置
US1132770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udio-purpose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signal by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ed with audio-purpose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057416A (ko) 이벤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14045B1 (ko) 다수의 안테나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20109239A (ko) eSIM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Profile을 활용하여 네트워크에 접속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2302525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diting video i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131393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fast charging
CN117440060B (zh) 通信转换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和方法
WO2024072117A1 (ko) 전자 장치 및 어플리케이션 간의 통신 방법
WO2021210790A1 (ko) 저전력 rcs 통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