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4600A -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4600A
CN115034600A CN202210633634.5A CN202210633634A CN115034600A CN 115034600 A CN115034600 A CN 115034600A CN 202210633634 A CN202210633634 A CN 202210633634A CN 115034600 A CN115034600 A CN 115034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aster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3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海洋
张永强
辛志翔
田�健
牟斌
刘德余
李小勇
贾延睿
焦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6336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4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4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4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灾害监测架构;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灾害等级;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目标预警模型;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更加紧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逐渐增多,随之所带来的地质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和严重,这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及时进行预警。
传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式一般是采用人工检测,检测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携带检测仪器前往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巡查,结合检测数据和专业人员的经验判定该地区是否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风险,进而进行预警提示。但是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大不足,精度低,无法精准高效的进行地质数据采集分析,进而无法提前进行预警提示,无法进行有效的灾害防治。且由于地质灾害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特征、地理特征、承灾体等多方面的信息,传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式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
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
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架构,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类;同时,结合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别以及灾害等级,并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对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模型提供数据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情况,以及和目标区域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目标区域的相关预警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构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预警模型;目标预警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分层级分类别的去针对性的采集相关的地质实况数据,然后采用目标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个针对目标区域的精准且全面的监测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效果。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上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监测层级和对应的层级节点;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特征对层级节点进行优化,构建层级子节点;
基于监测层级、层级节点和层级子节点构建初始监测框架。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目标区域的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并根据地质实况数据中的数据类别将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存储至对应的节点中;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中的各个节点按照不同节点类别分别将对应节点下存储的地质实况数据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关键帧提取方法对历史灾害情况数据中的视频进行关键帧提取,以得到灾害关键帧图像;
计算并根据灾害关键帧图像与预置的样本灾害图像集中各个灾害图像的相似性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信息和人员活动信息按照预置的预警等级划分规则进行预警等级区域划分,以得到预警等级划分信息;
将预警等级划分信息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对目标预警模型进行优化。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系统,包括架构构建模块、历史灾害确定模块、第一风险分析模块、脆弱性评估模块、第二风险分析模块、预警模型优化模块以及监测预警模块,其中:
架构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
历史灾害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第一风险分析模块,用于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脆弱性评估模块,用于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
第二风险分析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预警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监测预警模块,用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系统通过架构构建模块、历史灾害确定模块、第一风险分析模块、脆弱性评估模块、第二风险分析模块、预警模型优化模块以及监测预警模块等多个模块的配合,针对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架构,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类;同时,结合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别以及灾害等级,并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对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模型提供数据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情况,以及和目标区域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目标区域的相关预警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构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预警模型;目标预警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分层级分类别的去针对性的采集相关的地质实况数据,然后采用目标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个针对目标区域的精准且全面的监测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效果。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基于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架构构建模块包括初始框架构建单元和信息导入单元,其中:
初始框架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上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信息导入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架构,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类;同时,结合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别以及灾害等级,并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对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模型提供数据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情况,以及和目标区域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目标区域的相关预警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构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预警模型;目标预警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分层级分类别的去针对性的采集相关的地质实况数据,然后采用目标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个针对目标区域的精准且全面的监测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效果。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中构建灾害监测架构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中构建初始监测框架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架构构建模块;200、历史灾害确定模块;300、第一风险分析模块;400、脆弱性评估模块;500、第二风险分析模块;600、预警模型优化模块;700、监测预警模块;101、存储器;102、处理器;1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上述基础信息包括地理特征、人员分布特征、人员活动特征等信息;上述监测布局信息包括监测点、监测设备、监测周期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包括:
S11、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上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包括:
S111、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监测层级和对应的层级节点;
S112、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特征对层级节点进行优化,构建层级子节点;
S113、基于监测层级、层级节点和层级子节点构建初始监测框架。
S12、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后续对目标区域进行更为精准的监测,结合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构建一个针对性的初始监测框架,该初始监测框架包括不同类别层级、各个层级对应的多个层级节点以及各个层级节点下的多个子节点,以便更好对数据的分类管理,为后续提供有效支撑;然后结合监测布局信息将对应的信息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中,以对框架进行完善,得到一个更为精准的灾害监测架构。
S2、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进一步地,采用关键帧提取方法对历史灾害情况数据中的视频进行关键帧提取,以得到灾害关键帧图像;计算并根据灾害关键帧图像与预置的样本灾害图像集中各个灾害图像的相似性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对目标区域的灾害确定的精准性,结合历史灾害情况数据进行灾害类别确定,为后续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数据;历史灾害情况数据一般包括视频或者图像进而对灾害情况进行精准记录,采用关键帧提取方法对历史灾害情况数据中的视频进行关键帧提取,以得到一个更为清晰精准的灾害关键帧图像,进而结合样本灾害图像集进行灾害图像匹配分析,以得到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上述样本灾害图像集包括多个不同类别的灾害图像以及对应的不同等级的灾害图像。
S3、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该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包括灾害类别、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以及风险等级等数据。
S4、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该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包括承灾体类别、承灾体分布以及对应的承灾体脆弱性等级。
S5、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该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包括灾害类别、灾害频率、灾害等级、灾害区域等。
S6、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S7、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该监测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灾害类别、预警时间、预警区域等。
进一步地,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目标区域的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并根据地质实况数据中的数据类别将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存储至对应的节点中;基于灾害监测架构中的各个节点按照不同节点类别分别将对应节点下存储的地质实况数据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进而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基于灾害监测架构中的各个节点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进而分类导入至预警模型中进行分析。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架构,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类;同时,结合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别以及灾害等级,并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对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模型提供数据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情况,以及和目标区域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目标区域的相关预警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构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预警模型;目标预警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分层级分类别的去针对性的采集相关的地质实况数据,然后采用目标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个针对目标区域的精准且全面的监测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效果。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信息和人员活动信息按照预置的预警等级划分规则进行预警等级区域划分,以得到预警等级划分信息;
将预警等级划分信息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对目标预警模型进行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效果,结合目标区域的人员分布情况和人员活动情况确定不同区域的预警等级,按照人员分布数量和活动频率从高到低进行区域预警等级划分,人员越多预警等级越高;基于划分的预警等级划分信息对目标预警模型优化,以得到更为合理的预警模型。
如图4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系统,包括架构构建模块100、历史灾害确定模块200、第一风险分析模块300、脆弱性评估模块400、第二风险分析模块500、预警模型优化模块600以及监测预警模块700,其中:
架构构建模块100,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
历史灾害确定模块200,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第一风险分析模块300,用于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脆弱性评估模块400,用于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
第二风险分析模块500,用于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预警模型优化模块600,用于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监测预警模块700,用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全面且精准的地质灾害分析,无法满足预警需求,预警的效果以及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系统通过架构构建模块100、历史灾害确定模块200、第一风险分析模块300、脆弱性评估模块400、第二风险分析模块500、预警模型优化模块600以及监测预警模块700等多个模块的配合,针对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构建针对性的监测架构,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类;同时,结合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确定目标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别以及灾害等级,并结合风险分析模型对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建立针对性的预警模型提供数据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监测预警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情况,以及和目标区域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目标区域的相关预警指标,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构建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目标预警模型;目标预警模型构建完成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分层级分类别的去针对性的采集相关的地质实况数据,然后采用目标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个针对目标区域的精准且全面的监测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效果。本发明结合地质灾害相关的多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进而进行高效的地质灾害预警。
基于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架构构建模块100包括初始框架构建单元和信息导入单元,其中:
初始框架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上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信息导入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为了保证后续对目标区域进行更为精准的监测,通过初始框架构建单元和信息导入单元的配合,结合目标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构建一个针对性的初始监测框架,该初始监测框架包括不同类别层级、各个层级对应的多个层级节点以及各个层级节点下的多个子节点,以便更好对数据的分类管理,为后续提供有效支撑;然后结合监测布局信息将对应的信息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中,以对框架进行完善,得到一个更为精准的灾害监测架构。
如图5所示,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101,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102。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1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还包括通信接口103,该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和通信接口103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1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处理器10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1内的软件程序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该通信接口103可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
其中,存储器1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10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该处理器1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及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
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
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所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监测层级和对应的层级节点;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特征对层级节点进行优化,构建层级子节点;
基于监测层级、层级节点和层级子节点构建初始监测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目标区域的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并根据地质实况数据中的数据类别将对应的地质实况数据存储至对应的节点中;
基于灾害监测架构中的各个节点按照不同节点类别分别将对应节点下存储的地质实况数据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关键帧提取方法对历史灾害情况数据中的视频进行关键帧提取,以得到灾害关键帧图像;
计算并根据灾害关键帧图像与预置的样本灾害图像集中各个灾害图像的相似性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人员分布信息和人员活动信息按照预置的预警等级划分规则进行预警等级区域划分,以得到预警等级划分信息;
将预警等级划分信息导入至目标预警模型中,对目标预警模型进行优化。
7.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构构建模块、历史灾害确定模块、第一风险分析模块、脆弱性评估模块、第二风险分析模块、预警模型优化模块以及监测预警模块,其中:
架构构建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和监测布局信息构建灾害监测架构;
历史灾害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历史灾害情况数据确定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
第一风险分析模块,用于将目标灾害类别和对应的灾害等级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脆弱性评估模块,用于将基础信息中的承灾体分布数据导入预置的脆弱性评估模型中,生成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
第二风险分析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数据获取并将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区域的历史灾害监测数据导入至预置的风险分析模型中,生成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
预警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灾害风险预测信息、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信息和第二灾害风险预测信息对预置的预警模型进行优化,以得到目标预警模型;
监测预警模块,用于基于灾害监测架构采集并导入目标区域的地质实况数据至目标预警模型中,生成监测预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构构建模块包括初始框架构建单元和信息导入单元,其中:
初始框架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基础信息中的地理特征和人员分布特征确定并根据监测类别构建初始监测框架,所述初始监测框架包括多个节点;
信息导入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监测布局信息中的监测点信息将监测布局信息导入至初始监测框架对应的节点中,以得到灾害监测架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处理器;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33634.5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034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634.5A CN115034600A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634.5A CN115034600A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4600A true CN115034600A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2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3634.5A Pending CN115034600A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460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2518A (zh) * 2022-11-01 2022-12-23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空关联的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619222A (zh) * 2022-11-01 2023-01-17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798174A (zh) * 2022-11-01 2023-03-14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多灾害预警信息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1828A (zh) * 2023-03-24 2023-04-25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省专业气象台、江西省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6070793A (zh) * 2023-03-28 2023-05-05 浙江水文新技术开发经营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文灾害预测系统
CN117952430A (zh) * 2024-03-27 2024-04-30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应对气象变化的发电站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2518A (zh) * 2022-11-01 2022-12-23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时空关联的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619222A (zh) * 2022-11-01 2023-01-17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多种灾害的预警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798174A (zh) * 2022-11-01 2023-03-14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多灾害预警信息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8174B (zh) * 2022-11-01 2023-10-27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 多灾害预警信息的融合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1828A (zh) * 2023-03-24 2023-04-25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省专业气象台、江西省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6011828B (zh) * 2023-03-24 2023-06-30 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省专业气象台、江西省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6070793A (zh) * 2023-03-28 2023-05-05 浙江水文新技术开发经营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水文灾害预测系统
CN117952430A (zh) * 2024-03-27 2024-04-30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应对气象变化的发电站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4600A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0222267B (zh) 一种游戏平台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95192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Baker et al.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interpreting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community thresholds
Law et al. Analyzing Hotspots of Crime Using a B ayesian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Approach: A Case Study of Violent Crime in the G reater T oronto A rea
CN109472075B (zh) 一种基站性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445121A (zh) 风险评估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156403A (zh) 一种基于聚类的大数据常态模式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1898385B (zh) 一种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202126B (zh) 一种用于物流监控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6384754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在产化工园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方法
CN115660262B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应用的工程智慧质检方法、系统及介质
Thompson et al. The utility of Google Trends as a tool for evaluating flooding in data‐scarce places
Young et al. Social sensing of flood impacts in India: A case study of Kerala 2018
CN111241214A (zh) 用于水利工程的水质远程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esterholt A simulation study to explore inference about global Moran's I with random spatial indexes
CN113806343B (zh) 一种车联网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Chatagnier et al. Scale and zonation effects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dicato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N113568952A (zh) 一种物联网资源数据分析方法
CN112363996B (zh) 用于建立电网知识图谱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和介质
CN112631889A (zh) 针对应用系统的画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Mascali et al.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Anomaly Detection Framework for build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data
CN111935279B (zh) 基于区块链和大数据的物联网络维护方法及计算节点
Seo et al. Assessing the likelihood of drought impact occurrence with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a case study on the public water supply in South Korea
CN110309313B (zh) 生成事件转移图谱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