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2117B -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2117B
CN115032117B CN202210684197.XA CN202210684197A CN115032117B CN 115032117 B CN115032117 B CN 115032117B CN 202210684197 A CN202210684197 A CN 202210684197A CN 115032117 B CN115032117 B CN 115032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edium
liquid storage
pipe
viscosity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41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2117A (zh
Inventor
刘冉冉
郑恩兴
蒋益锋
李丽
郭威
张炎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6841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2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2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2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2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2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 G01N11/02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flow of the material
    • G01N11/04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flow of the material through a restricted passage, e.g. tube, aper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却介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装置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U型储液管,各所述储液管的第一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下压机构,第二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气流检测器;加热机构,安装在各储液管的折弯处;以及控制模块,与下压机构、气流检测器、加热机构电性连接,适于通过加热机构调控各折弯处冷却介质的温度后,控制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在储液管内移动以推储液管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并根据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本装置通过在各U型储液管内注入相同体积的冷却介质,且使冷却介质没过储液管的折弯处。

Description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介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冷却介质可用于冷却工件,但是由于冷却介质具有粘度,工件在从冷却介质中取出时会附着在工件的表面从而造成损失。
因此,在冷却介质的配方研发阶段,需要对冷却介质进行多次试验,使冷却介质在所需温度范围内其粘度最小,即使工件从冷却介质中取出时带走的冷却介质量最少。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所需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值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其包括:
若干竖直设置的U型储液管,各所述储液管的第一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下压机构,第二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气流检测器;
加热机构,安装在各储液管的折弯处;以及
控制模块,与下压机构、气流检测器、加热机构电性连接,适于通过加热机构调控各折弯处冷却介质的温度后,控制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在储液管内移动以推储液管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并根据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包括:
通过加热机构调控各储液管折弯处冷却介质的温度;
通过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
通过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相应储液管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流速;
控制模块根据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在各U型储液管内注入相同体积的相同冷却介质,且使冷却介质没过储液管的折弯处,U型储液管相比于直管,能够存储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都存储在相对位置固定的折弯处,因此加热机构能够更加精准的对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机构包括若干加热件,各加热件分别设置在相应折弯处,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机构调控各加热件温度,即调控各折弯处的温度;再通过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此时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被下压机构压缩后在储液管内移动,即推动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流动,由于各下压机构的压缩力相同,若冷却介质粘度不同,则对应的冷却介质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因此即可根据各第二端部管口内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来判断出冷却介质在哪个温度下具有最低的粘度(当气体流速越快时粘度越低,气体流速越慢时粘度越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下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第二端部管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储液管1、第一端部管口11、第二端部管口12、下压机构2、活塞部21、气流检测器3、加热机构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其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U型储液管1,各所述储液管1的第一端部管口11内均设置有下压机构2,第二端部管口12内均设置有气流检测器3;加热机构4,安装在各储液管1的折弯处13;以及控制模块,与下压机构2、气流检测器3、加热机构4电性连接,适于通过加热机构4调控各折弯处13冷却介质的温度后,控制各下压机构2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在储液管1内移动以推储液管1第二端部管口12内的气体,并根据各气流检测器3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各U型储液管1内注入相同体积的相同冷却介质,且使冷却介质没过储液管1的折弯处13,U型储液管1相比于直管,能够存储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都存储在相对位置固定的折弯处13,因此加热机构4能够更加精准的对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机构4包括若干加热件,各加热件分别设置在相应折弯处13,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机构4调控各加热件温度,即调控各折弯处13的温度;可选的,假设需要研发的冷却介质需要在200摄氏度~300摄氏度的范围内存在最低粘度,则可以采用6根U型储液管1(数量根据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假设采用6根),即可通过控制模块调控加热机构4相应的加热件,使6根储液管1折弯处13冷却介质的温度依次为100摄氏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250摄氏度、300摄氏度、350摄氏度(可在所需的200摄氏度~300摄氏度内多设置几根储液管1,使其跨度更小),当各储液管1内冷却介质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控制模块控制各下压机构2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此时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被下压机构2压缩后在储液管1内移动,即推动第二端部管口12内的气体流动,由于各下压机构2的压缩力相同,若冷却介质粘度不同,则对应的冷却介质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因此即可根据各第二端部管口12内气流检测器3获取的气体流速来判断出冷却介质在哪个温度下具有最低的粘度(当气体流速越快时粘度越低,气体流速越慢时粘度越高),假设通过测试后250摄氏度的粘度值最低(在200摄氏度~300摄氏度的温度区间内,则不用再调试该冷却介质的配方),若粘度值最低所对应的温度为350摄氏度,则需要对该冷却介质的配方进行再次调试,直至对应的温度在200摄氏度~300摄氏度的温度区间内;本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尤其适用调试淬火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采用U型储液管1,使储液管1只存在一个折弯处13,使得冷却介质在储液管1内被压缩后移动时,对第二端部管口12内气体的推力更灵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2包括:活塞部21;其中所述活塞部21伸入储液管1的第一端部管口11内;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各活塞部21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即控制各活塞部21的压缩力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各活塞部21与相应储液管1的第一端部管口11紧密贴合,以防止压缩过程中漏气,减小对冷却介质的压缩力。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管1的第二端部管口12变径设置,适于向内收窄以在活塞部21低速压缩时使该管口气体具有高流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活塞部21压缩冷却介质的力不能设置的很大,若压缩力远大于冷却介质在储液管1内的阻力时,各冷却介质的移动速度差异会不明显,因此,活塞部21采用低速压缩的方式,若此时第二端部管口12的直径不收缩,则第二端部管口12内气体的流速会很低,使各气流检测器3获取的气流数据差异不明显。
在本实施例中,当各所述下压机构2下压至预设位置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各下压机构2同步复位,通过各气流检测器3获取相应储液管1在复位过程中第二端部管口12内的气体流速,并与相应储液管1在压缩过程中的气体流速求平均值,以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通过压缩过程获取的气体流速与复位过程获取的气体流速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包括:通过加热机构4调控各储液管1折弯处13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各下压机构2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通过各气流检测器3获取相应储液管1第二端部管口12内的气体流速;控制模块根据各气流检测器3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机构2包括:活塞部21;其中所述活塞部21伸入储液管1的第一端部管口11内;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各活塞部21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即控制各活塞部21的压缩力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管1的第二端部管口12向内收缩,适于在活塞部21低速压缩时使该管口气体具有高流速。
关于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施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在各U型储液管1内注入相同体积的相同冷却介质,且使冷却介质没过储液管1的折弯处13,U型储液管1相比于直管,能够存储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都存储在相对位置固定的折弯处13,因此加热机构4能够更加精准的对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机构4包括若干加热件,各加热件分别设置在相应折弯处13,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机构4调控各加热件温度,即调控各折弯处13的温度;再通过各下压机构2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此时储液管1内的冷却介质被下压机构2压缩后在储液管1内移动,即推动第二端部管口12内的气体流动,由于各下压机构2的压缩力相同,若冷却介质粘度不同,则对应的冷却介质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因此即可根据各第二端部管口12内气流检测器3获取的气体流速来判断出冷却介质在哪个温度下具有最低的粘度(当气体流速越快时粘度越低,气体流速越慢时粘度越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判断冷却介质在所需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值;
所述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若干竖直设置的U型储液管,各所述储液管的第一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下压机构,第二端部管口内均设置有气流检测器;
加热机构,安装在各储液管的折弯处;以及
控制模块,与下压机构、气流检测器、加热机构电性连接,适于通过加热机构调控各折弯处冷却介质的温度后,控制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使冷却介质在储液管内移动以推储液管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并根据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以及
所述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通过加热机构调控各储液管折弯处冷却介质的温度;
通过各下压机构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
通过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相应储液管第二端部管口内的气体流速;
控制模块根据各气流检测器获取的气体流速判断冷却介质在最低粘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活塞部;其中
所述活塞部伸入储液管的第一端部管口内;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各活塞部同步压缩相应储液管内的冷却介质,即
控制各活塞部的压缩力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的第二端部管口变径设置,适于向内收窄以在活塞部低速压缩时使该管口气体具有高流速。
CN202210684197.XA 2022-06-16 2022-06-16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5032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4197.XA CN115032117B (zh) 2022-06-16 2022-06-16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4197.XA CN115032117B (zh) 2022-06-16 2022-06-16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2117A CN115032117A (zh) 2022-09-09
CN115032117B true CN115032117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12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4197.XA Active CN115032117B (zh) 2022-06-16 2022-06-16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21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29B2 (ja) * 1990-12-28 1996-03-21 株式会社ニッショー 液体粘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273858Y (zh) * 1996-03-21 1998-02-04 刘兴君 U形毛细管粘度测量仪
CN1131426C (zh) * 2001-06-01 2003-12-17 清华大学 一种混合物料初始粘结温度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813599B (zh) * 2010-04-20 2011-09-14 蔡泳 血液粘度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5181530B (zh) * 2015-07-31 2017-10-13 吉林大学 一种发动机机油粘度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932307A (zh) * 2017-03-20 2017-07-07 钦州学院 一种动力粘度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7703669U (zh) * 2017-10-25 2018-08-07 泉州市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自动运动粘度测试仪器
CN107976381A (zh) * 2017-12-01 2018-05-01 淮海工学院 一种基于粘度性质的非选择性火灾气体探测装置
CN108613899B (zh) * 2018-06-15 2023-12-2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应变式自适应油品粘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爽 ; 王小军 ; 王斌 ; 张明明 ; 刘梅 ; .有大量凝析的离心压缩机防喘振设计.化工设备与管道.2015,(第01期),51-54. *
曾广益.淬火介质技术讲座――第六讲 冷却性能的简易测试方法.机械工人.热加工.2000,(第06期),43-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2117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2117B (zh) 冷却介质粘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69710A (zh) 一种脉动热管的压力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3994803A (zh) 基于红外热像观察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流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004512A (zh) 控制棒驱动机构试验台
CN109557963A (zh) 一种能够精准控制流量与温度的行业模拟测试控制系统
CN109342271B (zh) 一种基于微量样品测量的毛细管粘度测试方法
CN215113352U (zh) 应用记忆合金的节流装置
Winter et al. The capillary length scale determines the influence of bubble-fin interactions and prediction of pool boiling from heat sinks
US4454751A (en) Extrudate swell rheomet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H08152396A (ja) 表面張力測定方法及び表面張力計
CN110591911B (zh) 一种光机电一体化全自动数字pcr装置
US11458533B2 (e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ing
CN212378975U (zh) 一种便携式液冷模块密封性检测装置
US497089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urface tension or if a surfactant will keep a narrow passageway open
CN109782597B (zh) 一种利用二阶控制系统理论和过程图像综合评价振荡热管启动性能的方法
CN107170501B (zh) 一种抑制汽液两相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的方法
EP3059602A3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ontrôle de la température d'un flux de fluide destiné à être utilisé par une sonde d'analyse par rmn, système d'analyse rmn correspondant
US4914810A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pore size of enhanced tubes
CN113552020B (zh) 一种润滑脂相似粘度测定方法及测定用装置
CN112213268B (zh) 一种基于进油压力的搅拌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4787953U (zh) 一种液相色谱仪高压恒流泵的柱塞组件
CN217687908U (zh) 回热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12304655B (zh) 一种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加速试验系统及方法
CN220136401U (zh) 一种蒸发冷一体机组测试设备
CN217901391U (zh) 一种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