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1573B -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1573B
CN115031573B CN202210615231.8A CN202210615231A CN115031573B CN 115031573 B CN115031573 B CN 115031573B CN 202210615231 A CN202210615231 A CN 202210615231A CN 115031573 B CN115031573 B CN 115031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rearm
fixed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52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1573A (zh
Inventor
陆星宇
徐诚
倪肖杨
张贺
王永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6152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1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1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1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1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A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COMMON TO BOTH SMALLARMS AND ORDNANCE, e.g. CANNONS; MOUNTINGS FOR SMALLARMS OR ORDNANCE
    • F41A31/00Tes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承载模块、环境仿真模块、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承载模块固定于机架的顶板外侧两端的安装槽处且呈中心对称布置。环境仿真模块与机架的顶板、侧板及底板固连且呈中心对称布置。驱动模块与机架的顶板和中层板固连,并置于机架的防护罩内部。控制模块固定在机架的底板上,分别与承载模块、环境仿真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相连。本发明试验过程无需对枪械进行拆卸或改装,同时运用对称式曲柄滑块结构并设置环境仿真模块,解决了传统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稳定性差、试验效率低、枪械适应性差、无法模拟真实环境条件的缺点。

Description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枪械可靠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枪械在其工作过程中,各个运动构件的运动速度较高,大部分零部件之间是相互接触的关系,通过接触、碰撞传递力并带动机构运动,零部件之间的碰撞过程持续很短,运动状态发生较大改变,碰撞瞬间产生的碰撞力很大,因而枪械运动构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对整个枪械系统的稳定精确动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靠性试验作为机构动作可靠性研究的一项有利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枪械动作可靠性方面,传统的可靠性试验依赖于反复的实弹射击,此方式需要大量的试验弹药、大面积的射击试验靶场以及高昂的维护费用,经济效益差,此外,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往往要经历无数的室外试验,大量的人员和设备专场以及天气条件的制约,导致试验周期的延长,使得试验效率低下,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武器产品快速研发的需要。为弥补传统方式的弊端,降低试验成本,提升试验的经济效益,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的效率,迫切的需要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试验方法来替代实弹射击,因而无实弹型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技术应用而生。
目前常见的无实弹型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技术主要有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三种。其中,液压式是运用液体压力作为驱动枪械运动构件动作的动力源,通过对液体压力的控制来模拟枪械发射时膛内的火药燃气压力,其可以通过对液体压力、液体量、液体作用时间的控制来对驱动力的大小和规律进行调节,但由于液压系统蓄能时间长,因为往往只能实现枪械的单发动作试验,难以进行连发动作试验,此外由于高压液体的密封问题,使得漏液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试验装置的稳定性;气动式是利用高压气体作为驱动枪械动作构件动作的动力源,其可通过调节气体量、气体压力和气体作用时间来调整驱动力的大小和作用规律,但和液压式类似,其难以进行连发动作试验,同时由于高压气体稳定性较差,因而难以保证每次试验的一致性;电动式是利用电动机作为产生驱动力的动力源,通过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实现对驱动力大小和作用规律的调节,其很好地解决了液压式和气动式难以进行连发试验的问题,但由于电动式往往需要传动机构,高速情况下,传动机构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引发试验装置较大的振动,试验装置稳定性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此外,现有的无实弹型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技术往往一次只能对一支枪械进行试验且需要对枪械进行拆卸或改装,试验效率低、枪械适应性差,同时试验过程也鲜有考虑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与枪械的实际使用条件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试验过程无需对枪械进行拆卸或改装,运用对称式曲柄滑块结构消除驱动模块在高速运行状态下高惯性力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试验的效率,设置环境仿真模块实现不同环境条件的动作可靠性试验,解决了传统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稳定性差、试验效率低、枪械适应性差、无法模拟真实环境条件的缺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上的承载模块、环境仿真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承载模块设置在环境仿真模块内,用于固定被试枪械及对被试枪械产生的后坐力进行监测;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用于提供一个密闭的试验腔体,模拟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不同浓度的风沙过程、不同的环境温度,并将驱动模块产生的撞击力传递给至被试枪械拉机柄处从而带动被试枪械运动构件运动,从而模拟被试枪械的实际射击过程;
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两个环境仿真模块之间,包括驱动单元、换向器、曲柄滑块模块;所述曲柄滑块模块包括曲柄、挡片、到位传感器、连杆、撞击杆、滑块安装座、滑块、滑轨和滑轨基座;
所述滑轨基座固连于机架上,所述滑轨固连于滑轨基座上;所述滑块置于滑轨上并能沿滑轨往复运动;所述滑块安装座固连于滑块上;所述撞击杆固连于滑块安装座前端;所述曲柄与换向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一端固定于曲柄上,另一端固连于滑块安装座上;所述挡片固连于曲柄前端,所述到位传感器固定于机架上并置于曲柄下方,曲柄回转时挡片能够划过到位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曲柄滑块模块运动状态的监测;所述换向器固定于机架上,且换向器的两输出轴各与一套曲柄滑块机构连接,两套曲柄滑块机构呈中心对称布置,两套曲柄滑块模块通过同一驱动单元驱动,能够实现不同模拟环境的同步检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无需消耗实弹和使用射击试验靶场,降低了试验的成本,提升了试验的经济效益;2)运用对称式曲柄滑块结构消除驱动模块在高速运行状态下高惯性力,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运行稳定性;3)试验过程无需对枪械进行拆卸或改装,且一次试验可同时对两支枪械进行动作可靠性试验,提高了试验的效率;4)具备环境仿真模块,可以实现不同环境条件的动作可靠性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驱动模块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驱动模块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驱动模块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环境仿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环境箱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后箱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撞击力传递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高低温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雨水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水箱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水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沙尘模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承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前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前夹紧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夹紧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后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后夹紧器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后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至图4,本发明的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机架1、承载模块2、环境仿真模块3、驱动模块4和控制模块5。所述机架1包括面板101、顶板102、防护罩103、机体框架104、中层板105、侧板106、底板107和脚轮108,面板101设置在机体框架104前侧和后侧;顶板102设置在机体框架104顶部;防护罩103设置于顶板102中部;底板107设置在机体框架104底部;中层板105设置在顶板102和底板107之间的机体框架104上;侧板106设置在机体框架104左侧和右侧;脚轮108设置在机体框架104底部;所述面板101上设有门板10101,以便于对机架1内部设备进行维护;所述顶板102上开设有安装槽10201;所述侧板106上开设有通风孔10601,以便于实现试验装置内部的空气流通。所述承载模块2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两端的安装槽10201处并且两套承载模块2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与机架1的顶板102、侧板106及底板107固连并且两套环境仿真模块3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驱动模块4与机架1的顶板102和中层板105固连,并置于机架1的防护罩103内部。所述控制模块5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106上,并且分别与承载模块2、环境仿真模块3以及驱动模块3相连,以实现对试验参数的设定、试验过程的控制及试验结果的输出。
结合图5至图7,所述驱动模块4用于模拟实际火药产生的推动力,包括电机401、电机卡箍402、减速器403、换向器404、到位传感器405和曲柄滑块模块406。所述曲柄滑块模块406包括曲柄40601、挡片40602、连杆40603、第一连接螺杆40604、第二连接螺杆40605、撞击杆40606、滑块安装座40607、滑块40608、缓冲器40609、滑轨40610和滑轨基座40611,所述滑轨基座40611固连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所述滑轨40610固连于滑轨基座40611上;所述缓冲器40609置于滑轨40610两端并固连在滑轨基座40611上;所述滑块40608置于滑轨40610上并能沿滑轨40610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滑块安装座40607固连于滑块40608上;所述撞击杆40606固连于滑块安装座40607前端;所述曲柄40601与换向器404的输出轴连接并且曲柄40601上开设有连杆安装槽4060101;所述挡片40602固连于曲柄40601前端;所述连杆40603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杆40604固定于曲柄40601的连杆安装槽4060101处,通过对在连杆安装槽4060101上安装位置的调整实现曲柄长度的调整,所述连杆406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螺杆40605固连于滑块安装座40607后端。所述到位传感器405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并置于曲柄40601下方,以确保曲柄40601回转时挡片40602能够划过到位传感器405,从而实现对曲柄滑块模块406运动状态的监测。所述电机1通过电机卡箍402固定于机架1的中层板105上,且电机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403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内侧且减速器403的输出轴与换向器4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向器404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且换向器404的两输出轴各与一套曲柄滑块机构406连接,两套曲柄滑块机构406呈中心对称布置,以平衡机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同时两套机构同步运动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测试试验的效率,能够实现不同模拟环境的同步检测。
结合图8至图17,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包括环境箱301、高低温模拟系统302、雨水模拟系统303和沙尘模拟系统304,所述环境箱301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用于提供一个密闭的试验腔体,同时可以传递驱动模块4产生的撞击力;所述高低温模拟系统302一端与环境箱301连接且另一端固连于机架1的底板107上,用于对不同的环境温度进行模拟;所述雨水模拟系统303一端与环境箱301连接且另一端固连于机架1的底板107、侧板106及机体框架104上,用于模拟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所述沙尘模拟系统304一端与环境箱301连接且另一端固连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用于模拟不同浓度的风沙过程。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的环境箱301包括前箱门30101,箱体封板30102,箱体30103,后箱门30104,冷风管连接器30105,喷淋器30106,排风扇30107,沙尘管连接器30108,热风管连接器30109,环境检测传感器30110和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所述前箱门30101通过合页铰链连接于箱体30103上,且前箱门30101内侧设有凸起,凸起四周设置有箱门密封圈3010101,用于密封试验腔体,前箱门30101中部开设有观察窗3010102,用于对试验过程进行观察和监测,前箱门30101端部固连有锁钩3010103,用于锁紧箱门。所述箱体封板30102固定于箱体30103前侧及后侧,且箱体封板30102外侧设有凸起,凸起四周设置有封板密封圈3010201,用于密封箱试验腔体。所述箱体30103包括外箱体3010301,保温层3010302,内箱体3010303,箱体密封垫3010304,锁舌固定座3010305,且箱体30103前端、后端及底部镂空,顶部设置有冷风管安装口3010306,排风扇安装口3010307,喷淋器安装口3010308,热风管安装口3010309,侧面设置有第一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0和第二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1,所述外箱体3010301固连于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所述内箱体3010303固连于外箱体3010301内部;所述保温层3010302设置于内箱体3010303与外箱体3010301之间,且保温层3010302材料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超细玻璃纤维棉;所述箱体密封垫3010304固连于外箱体3010301底部且置于机架1顶板102于外箱体3010301底部之间,用于密封箱体30103底部四周;所述锁舌固定座3010305固定于外箱体3010301侧面外部,与锁钩3010103配合,用于锁紧箱门。所述后箱门30104通过合页铰链连接于箱体30103上,且后箱门30104内测设有凸起,凸起四周设置有箱门密封圈3010101,用于密封试验腔体,后箱门30104中部开设有沙尘管安装口3010401,后箱门30104端部固连有锁钩3010103,用于锁紧箱门。所述冷风管连接器30105固定于箱体30103的冷风管安装口3010306处,且冷风管连接器30105的进风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外侧,冷风管连接器30105的出风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内侧。所述喷淋器30106固定于箱体30103的喷淋器安装口3010308处,且喷淋器30106的进水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外侧,喷淋器30106的出水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内侧,用于模拟实际降水。所述排风扇30107固定于箱体30103的排风扇安装口3010308处,用于平衡试验腔体内气压。所述沙尘管连接器30108固定于后箱门30104的沙尘管安装口3010401,且沙尘管连接器30108的进沙口置于后箱门30104外侧,沙尘连接管30108的出沙口置于后箱门30104的内侧。所述热风管连接器30109固定于箱体30103的热风管安装口3010309处,且热风管连接器30109的进风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外侧,热风管连接器30109的出风口置于箱体30103顶部内侧。所述环境检测传感器30110固定于箱体30103顶部内侧,用于对试验腔体内的温度、气压、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所述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固定于箱体30103的第一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0和第二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1处且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的中轴线与驱动模块4的曲柄滑块模块406的撞击杆40606的中轴线同轴,用于接受来自驱动模块4的撞击并对撞击力进行传递,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包括连接销3011101、第一传递杆3011102、第二传递杆3011103、第一导向座3011104、第二导向座3011105、传递杆连接板3011106和撞击块3011107,所述第一导向座3011104固定于箱体30103侧面的第一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0处且置于箱体30103内部;所述第二导向座3011105固定于箱体30103侧面的第二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1处且置于箱体30103内部;所述第一传递杆3011102一端固连于连接销3011101端面且同轴穿过第一导向座3011104,经箱体30103侧面的第一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0至箱体30103外部,并能够沿第一导向座3011104轴向滑动;所述第二传递杆3011103一端固连于连接销3011101的另一端面与第一传递杆3011102平行布置,且同轴穿过第二导向座3011105,经箱体30103侧面的第二传递模块安装口3010311至箱体30103外部,并能够沿第二导向座3011105轴向滑动;所述传递杆连接板3011106两端分别于第一传递杆3011102和第二传递杆3011103的另一端固连;所述撞击块3011107固定在传递杆连接板3011106中部且朝向驱动模块4的曲柄滑块模块406的撞击杆40606。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的高低温模拟系统302包括冷风机30201、冷风管30202、热风机30203、热风管30204,所述冷风管30202一端固连于冷风机30201的出风口,另一端固连于环境箱301的冷风管连接器30105处。所述冷风机30201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107上,用于产生降低环境箱301腔体内温度的冷风。所述热风管30204一端固连于热风机30204的出风口,另一端固连于环境箱301的热风管连接器30109上。所述热风机30204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107上,用于产生提升环境箱301腔体内温度的热风。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的雨水模拟系统303包括收集器30301、抽拉式过滤网30302、水箱系统30303、水泵系统30304。所述收集器30301呈漏斗状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内侧且置于环境箱301下方,用于收集环境箱301内的模拟雨水与模拟沙尘,收集器30301上设置有收集器密封圈3030101且置于收集器30301与机架1的顶板102内侧之间,用于对收集器30301四周进行密封。所述抽拉式过滤网30302连接于机架1的机体框架104上且置于收集器30301下方,以对收集器30301收集的模拟雨水进行过滤。所述水箱系统30303包括水箱本体3030301、排水阀3030302、一级过滤器3030303,所述水箱本体3030301固定于机架1的底板107上并置于抽拉式过滤网30302下方,用于存储收集的模拟雨水,水箱本体3030301底部呈斜坡状,且斜坡低端侧面及斜坡低端背面分别开设有排水口303030101和抽水口303030102;所述排水阀3030302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106上,排水阀3030302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本体3030301的排水口303030101相连,用于排放水箱本体3030301内的存水;所述一级过滤器3030303固定在水箱本体3030301的抽水口303030102处并置于水箱本体3030301内部,用于抽水时对水箱本体3030301内存水进行过滤。所述水泵系统30304包括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排污阀3030402、水泵3030403、第一三通阀3030404、第一水压传感器3030405、二级过滤器3030406、第二三通阀3030407、第二水压传感器3030408、电子流量计3030409和电动调节阀3030410,所述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固连与机架1的机体框架104上;所述水泵3030403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水泵3030403的进水口经水管通过水箱系统30303的水箱本体3030301的抽水口303030102与水箱系统30303的一级过滤器3030303连接,水泵303040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3030404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3030405设置于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检测口,用于对水泵3030403的出水压力进行监测和记录;所述二级过滤器3030406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进水口连接,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排污口通过水管与排污阀3030402连接;所述排污阀3030402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106上;所述第二三通阀3030407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电子流量计3030409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压传感器3030408设置于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检测口,用于对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出水压力进行监测和记录;所述电子流量计3030409固定在水泵固定板3030401上,电子流量计3030409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电动调节阀3030410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3030410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电动调节阀3030041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环境箱301的喷淋器30106的进水口连接;通过第一水压传感器3030405、第二水压传感器3030408、电子流量计3030409对水压、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记录以及对水泵3030403功率和电动调节阀3030410开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对不同强度降水的模拟。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3的沙尘模拟系统304包括沙尘系统底座30401、鼓风机30402、沙尘管30403、电动阀30404、料斗30405,所述沙尘系统底座30401固定在机架1的顶板102外侧;所述鼓风机30403固定在沙尘系统底座30401上;所述沙尘管30403一端与鼓风机30403的出风口连接,一端固定在环境箱301的沙尘管连接器30108上,沙尘管30403中部设置在沙尘系统底座30401上,由沙尘系统底座30401支撑;所述电动阀30404输出口与沙尘管30403中部固连,电动阀30404输入口与料斗30405的出料口固连;所述料斗30405呈漏斗状,用于存储沙土;通过控制鼓风机30403转速和电动阀30404开度以对不同浓度的沙尘环境进行模拟。
结合图18至图24,所述承载模块2用于固定被试枪械6及对被试枪械6产生的后坐力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前支架201和后支架202,所述前支架20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顶板102的安装槽10201处且前支架201的安装位置可沿安装槽10201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固定被试枪械6前端;所述后支架20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顶板102的安装槽10201处且后支架202的安装位置可沿安装槽10201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固定被试枪械6后端;前支架201和后支架2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被试枪械6的长度进行调整。
所述承载模块2的前支架201包括前支架本体20101、固定销20102和前夹紧器20103。所述前支架本体20101包括前支架底板2010101、前支架侧板2010102、前支架中层板2010103,所述前支架底板2010101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的安装槽10201处;所述前支架侧板2010102固连于前支架底板2010101上且呈左右对称布置,前支架侧板2010102外侧焊接有螺母并设有固定销孔201010201;所述前支架中层板2010103固连于前支架侧板2010102之间并置于前支架侧板2010102的固定销孔201010201下方。所述前夹紧器20103左右各设置一套并通过螺纹分别连接于前支架本体20101的前支架侧板2010102的螺母处,以实现对被试枪械6前部的夹紧,包括前夹紧调节手轮2010301、前夹紧调节螺杆2010302、前夹块固定板2010303、前夹块2010304,所述前夹紧调节螺杆2010302中部螺纹连接于前支架本体20101的前支架侧板2010102的螺母处,前夹紧调节螺杆2010302外侧端固定在前夹紧调节手轮2010301上并能随前夹紧调节手轮2010301转动而转动,前夹紧调节螺杆2010302的内侧段设有一凸台且凸台置于前夹块固定板2010303上的锪孔处并能在锪孔内旋转;所述前夹块固定板2010303的锪孔下方还开设有销孔;所述前夹块2010304固定在前夹块固定板2010303上,前夹块2010304上设有夹紧面201030401且夹紧面201030401下方开设有销孔,所述前夹块2010304的销孔与前夹块固定板2010303的销孔同轴,所述夹紧面201030401形状为V字型20103040101也可以为圆弧型20103040102、U字型20103040103和锯齿型20103040104,所述前夹块2010304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也可以为尼龙。所述固定销20102销接在前支架本体20101上并与前支架侧板2010102的固定销孔201010201以及前夹块固定板和前夹块的销孔同轴,以对前夹紧器20103起导向作用。
所述承载模块2的后支架202包括后支架本体20201、升降调节螺杆20202、升降压紧片20203、底部支撑螺杆20204、后夹紧器20205和后缓冲器20206。所述后支架本体20201包括后支架底板2020101、后支架侧板2020102、后支架背板2020103、后支架中层板2020104,所述后支架底板2020101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的安装槽10201处;所述后支架侧板2020102固连与后支架底板2020101上且呈左右对称布置,后支架侧板2020102外侧焊接有螺母;所述后支架背板2020103固定在后支架底板2020101上且与后支架侧板2020102固连并组成C字型,所述后支架背板2020103外侧焊接有螺母;所述后支架中层板2020104固连于后支架侧板2020102及后支架背板2020103之间。所述升降调节螺杆20202底部呈方型、中部设有螺纹、顶部设有定位凸台,升降调节螺杆20202通过螺纹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中层板2020104左右两侧并呈对称布置。所述升降压紧片20203设置在升降调节螺杆20202顶部定位凸台下方,旋转调节螺杆20202可对升降压紧片20203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以实现对被试枪械6的固定压紧。所述底部支撑螺杆20204底部呈方型、中部设有螺纹、顶部为半球状,底部支撑螺杆20204通过螺纹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中层板2020104中部,底部支撑螺杆20204顶部与被试枪械6底部接触,以对被试枪械6起支撑作用。所述后夹紧器20205左右各设置一套并通过螺纹分别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侧板2020102的螺母处,以实现对被试枪械6后部的夹紧,包括后夹紧调节手轮2020501、后夹紧调节螺杆2020502、后夹块固定板2020503和后夹块2020504,所述后夹紧调节螺杆2020502中部螺纹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侧板2020102的螺母处,后夹紧调节螺杆2020502的外侧端固定在后夹紧调节手轮2020501上并能随后夹紧调节手轮2020501转动而转动,后夹紧调节螺杆2020502的内侧端设有一凸台且凸台置于后夹块固定板2020503的锪孔处并能在锪孔内旋转;所述后夹块2020504固定在后夹块固定板2020503上,后夹块2020504上设有夹紧面201030401,所述夹紧面201030401形状为锯齿型20103040104也可以为圆弧型20103040102、U字型20103040103和V字型20103040101,所述后夹块2020504的材料可以为聚氨酯也可以为尼龙。所述后缓冲器20206通过螺纹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背板2020103的螺母处,包括缓冲器调节手轮2020601、缓冲器调节螺杆2020602、缓冲块2020603和冲击力传感器2020604,所述缓冲器调节螺杆2020602中部螺纹连接于后支架本体20201的后支架背板2020103的螺母处,缓冲器调节螺杆2020602的外侧端固定在缓冲器调节手轮2020601上并能随缓冲器调节手轮2020601转动而转动;所述缓冲块2020603固连于缓冲器调节螺杆2020602的内侧端,缓冲块2020603的材料为聚氨酯或尼龙;所述冲击力传感器2020604固定在缓冲块2020603端面,冲击力传感器2020604的受力面与被试枪械6尾部端面接触以对被试枪械6产生的后坐力进行监测和记录。
本发明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利用承载模块2固定被试枪械6,并将环境仿真模块3的环境箱301的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的连接销3011101固定至被试枪械6的拉机柄处;锁紧环境仿真模块3的环境箱301的前箱门30101和后箱门30104,并将环境仿真模块3的高低温模拟系统302、雨水模拟系统303和沙尘模拟系统304连接至环境箱301;利用控制模块5对环境参数、电机运行参数等试验条件参数进行设置并启动试验;试验启动后,环境仿真模块3先开始工作,同时环境箱301内的环境检测传感器30110对试验腔体内的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待环境参数达到设定参数后,驱动模块4的电机401开始工作,经减速器403和换向器404带动曲柄滑块模块406的曲柄40601转动,经连杆40603和滑块安装座40607传递带动滑块40608沿滑轨基座40611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撞击杆40606往复运动;在一个往复周期内,撞击杆40606先加速到最大速度后与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碰撞,随后撞击杆40606减速并反向运动回起点以进入下一循环;撞击后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将撞击力传递至被试枪械6拉机柄处从而带动被试枪械6运动构件运动,从而模拟被试枪械6的实际射击过程,待被试枪械6运动构件后坐至最大行程后,在被试枪械6自身复进装置的作用下拉机柄及撞击力传递模块30111往回运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完成一次射击过程并等待撞击杆40606的下一次撞击;撞击杆40606不停的往复运动和循环撞击,从而实现循环射击过程,再通过控制模块5对环境参数调整设定,即可完成不同环境条件下,被试枪械6的可靠性试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试验过程无需消耗实弹和使用射击试验靶场,降低了试验的成本,提升了试验的经济效益;运用对称式曲柄滑块结构消除驱动模块在高速运行状态下高惯性力,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同时试验过程中无需对枪械进行拆卸或改装,且一次试验可同时对两支枪械进行动作可靠性试验,提高了试验的效率;此外,还具备环境仿真模块,可实现不同环境条件的动作可靠性试验。解决了现有技术试验装置稳定性差,试验效率低、枪械适应性差、无法模拟真实环境条件的缺点。

Claims (7)

1.一种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在上的承载模块、环境仿真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承载模块设置在环境仿真模块内,用于固定被试枪械及对被试枪械产生的后坐力进行监测;
所述环境仿真模块用于提供一个密闭的试验腔体,模拟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不同浓度的风沙过程、不同的环境温度,并将驱动模块产生的撞击力传递给至被试枪械拉机柄处从而带动被试枪械运动构件运动,从而模拟被试枪械的实际射击过程;
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两个环境仿真模块之间,包括驱动单元、换向器、曲柄滑块模块;所述曲柄滑块模块包括曲柄、挡片、到位传感器、连杆、撞击杆、滑块安装座、滑块、滑轨和滑轨基座;
所述滑轨基座固连于机架上,所述滑轨固连于滑轨基座上;所述滑块置于滑轨上并能沿滑轨往复运动;所述滑块安装座固连于滑块上;所述撞击杆固连于滑块安装座前端;所述曲柄与换向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一端固定于曲柄上,另一端固连于滑块安装座上;所述挡片固连于曲柄前端,所述到位传感器固定于机架上并置于曲柄下方,曲柄回转时挡片能够划过到位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曲柄滑块模块运动状态的监测;所述换向器固定于机架上,且换向器的两输出轴各与一套曲柄滑块机构连接,两套曲柄滑块机构呈中心对称布置,两套曲柄滑块模块通过同一驱动单元驱动,能够实现不同模拟环境的同步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模块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前支架左右各设有一套前夹紧器,用于夹持枪械的前部;所述后支架左右个设有一个后夹紧器,用于夹持枪械的尾部;后支架上设有升降压紧片,并与后支架上左右两侧的升降调节螺杆连接,用于从上部对枪械的尾部进行夹紧;后支架上底部支撑螺杆,底部支撑螺杆顶部与被试枪械底部接触;后支架上设有后缓冲器,用于检测记录后坐力并对后坐力进行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间距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仿真模块包括环境箱(301)、高低温模拟系统(302)、雨水模拟系统(303)和,所述环境箱(301)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高低温模拟系统(302)、雨水模拟系统(303)、沙尘模拟系统(304)均固连于机架(1)上,且均与环境箱(301)连接,分别用于不同的环境温度、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不同浓度的风沙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温模拟系统(302)包括冷风机(30201)、冷风管(30202)、热风机(30203)、热风管(30204),所述冷风管(30202)一端固连于冷风机(30201)的出风口,另一端固连于环境箱(301)的冷风管连接器(30105)处;所述冷风机(30201)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107)上;所述热风管(30204)一端固连于热风机(30204)的出风口,另一端固连于环境箱(301)的热风管连接器(30109)上;所述热风机(30204)固定在机架(1)的底板(107)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模拟系统(303)包括收集器(30301)、抽拉式过滤网(30302)、水箱系统(30303)、水泵系统(30304);所述收集器(30301)固定于机架(1)的顶板(102)内侧且置于环境箱(301)下方,收集器(30301)上设置有收集器密封圈(3030101)且置于收集器(30301)与机架(1)的顶板(102)内侧之间;所述抽拉式过滤网(30302)连接于机架(1)上且置于收集器(30301)下方;所述水箱系统(30303)包括水箱本体(3030301)、排水阀(3030302)、一级过滤器(3030303),所述水箱本体(3030301)固定于机架(1)上并置于抽拉式过滤网(30302)下方,水箱本体(3030301)底部呈斜坡状,且斜坡低端侧面及斜坡低端背面分别开设有排水口(303030101)和抽水口(303030102);所述排水阀(3030302)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106)上,排水阀(3030302)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本体(3030301)的排水口(303030101)相连;所述一级过滤器(3030303)固定在水箱本体(3030301)的抽水口(303030102)处并置于水箱本体(3030301)内部;所述水泵系统(30304)包括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排污阀(3030402)、水泵(3030403)、第一三通阀(3030404)、第一水压传感器(3030405)、二级过滤器(3030406)、第二三通阀(3030407)、第二水压传感器(3030408)、电子流量计(3030409)和电动调节阀(3030410),所述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固连与机架(1)的机体框架(104)上;所述水泵(3030403)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水泵(3030403)的进水口经水管通过水箱系统(30303)的水箱本体(3030301)的抽水口(303030102)与水箱系统(30303)的一级过滤器(3030303)连接,水泵(303040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3030404)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压传感器(3030405)设置于第一三通阀(3030404)的检测口;所述二级过滤器(3030406)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进水口连接,二级过滤器(3030406)的排污口通过水管与排污阀(3030402)连接;所述排污阀(3030402)固定在机架(1)的侧板(106)上;所述第二三通阀(3030407)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电子流量计(3030409)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压传感器(3030408)设置于第二三通阀(3030407)的检测口;所述电子流量计(3030409)固定在水泵固定板(3030401)上,电子流量计(3030409)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电动调节阀(3030410)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3030410)固定在水泵系统固定板(3030401)上,电动调节阀(3030041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环境箱(301)的喷淋器(30106)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尘模拟系统(304)包括沙尘系统底座(30401)、鼓风机(30402)、沙尘管(30403)、电动阀(30404)、料斗(30405),所述沙尘系统底座(3040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鼓风机(30403)固定在沙尘系统底座(30401)上;所述沙尘管(30403)一端与鼓风机(30403)的出风口连接,一端固定在环境箱(301)的沙尘管连接器(30108)上,沙尘管(30403)中部设置在沙尘系统底座(30401)上,由沙尘系统底座(30401)支撑;所述电动阀(30404)输出口与沙尘管(30403)中部固连,电动阀(30404)输入口与料斗(30405)的出料口固连。
CN202210615231.8A 2022-06-01 2022-06-01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Active CN115031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231.8A CN115031573B (zh) 2022-06-01 2022-06-01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5231.8A CN115031573B (zh) 2022-06-01 2022-06-01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1573A CN115031573A (zh) 2022-09-09
CN115031573B true CN115031573B (zh) 2023-07-18

Family

ID=83122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5231.8A Active CN115031573B (zh) 2022-06-01 2022-06-01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157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26115A (en) * 1911-11-22 1912-10-03 Annibal Jean Baptiste Leg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e Accuracy of Gun Practice at Moving Objects.
CN105737669A (zh) * 2016-03-28 2016-07-06 南京理工大学 可调式手枪后坐力测试台架
CN108286916A (zh) * 2017-12-27 2018-07-17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运动枪械校准试验装置
CN110618048A (zh) * 2019-09-23 2019-12-27 武汉大学 波纹管仿真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WO2022099830A1 (zh) * 2020-11-11 2022-05-19 常州达姆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高低温液压大载荷压缩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26115A (en) * 1911-11-22 1912-10-03 Annibal Jean Baptiste Leg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the Accuracy of Gun Practice at Moving Objects.
CN105737669A (zh) * 2016-03-28 2016-07-06 南京理工大学 可调式手枪后坐力测试台架
CN108286916A (zh) * 2017-12-27 2018-07-17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运动枪械校准试验装置
CN110618048A (zh) * 2019-09-23 2019-12-27 武汉大学 波纹管仿真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WO2022099830A1 (zh) * 2020-11-11 2022-05-19 常州达姆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高低温液压大载荷压缩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1573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7390B (zh) 变温拉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990822A (zh) 一种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07966259A (zh) 纤维增强复合薄壁构件的冲击与热复合试验装置
CN108519291B (zh) 基于电动缸驱动的高温拉伸-疲劳力学性能测试仪及方法
CN110243513A (zh) 滚珠丝杠副效率检测装置
CN102269675B (zh) 一种流体压力提供第三向应力的双向拉伸试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15031573B (zh) 枪械动作可靠性试验装置
CN103234834B (zh) 一种用于道路灌缝材料低温性能测试的加载装置
CN201413372Y (zh) 温度冲击试验箱
CN114199496B (zh) 一种高量级经典冲击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789208U (zh) 一种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14659897A (zh) 一种固体推进剂围压原位拉伸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0347362U (zh) 补偿器恒压疲劳试验机
CN111256995A (zh) 一种电机滚动轴承损坏程度的评估装置
CN109632289A (zh) 一种针对谐波减速器的疲劳寿命分析装置
CN203259437U (zh) 一种高速旋转刮削试验机
CN112198046A (zh) 一种用于shpb测试的加载杆自动组装装置
CN212068782U (zh) 一种低温试验箱
CN212379215U (zh) 一种连接管测试装置
CN220356482U (zh) 一种瞬时流量法超声波气表校表台
CN114061884A (zh) 一种直线冲击模拟单元和测试装置
CN214502624U (zh) 一种单作用式气动检测平台总成机构
CN116870974A (zh) 一种试验设备用恒温恒湿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24012B (zh) 一种基于电厂深度调峰下的金属管道寿命评估装置及方法
CN214952557U (zh) 一种橡胶低温脆性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