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0331A -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0331A
CN115030331A CN202210507433.0A CN202210507433A CN115030331A CN 115030331 A CN115030331 A CN 115030331A CN 202210507433 A CN202210507433 A CN 202210507433A CN 115030331 A CN115030331 A CN 115030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te
proof
medicine
spraying
w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74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0331B (zh
Inventor
陆京海
王伟
李峥
王春龙
崔金平
刘润楠
冯兴栋
杨建伟
王宇
白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74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0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0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0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0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0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2Pest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阶段,木材的毒化处理;在施工开始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理植物和多余石块;地下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隔离带,在基槽结构和基坑结构等位置喷洒防白蚁药液;主体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二次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粗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精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各施工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白蚁的防治,达到防治白蚁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为日后补药预埋了防白蚁补药管,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补药;每年利用防白蚁补药筒对隔离带位置进行补药;在肥槽位置设有白蚁药扩散瓶,可保证防白蚁药缓释扩散,对地下结构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白蚁是喜温昆虫,纬度越低,种类越多,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白蚁分布广泛。其对于当地人的生活影响较大,白蚁啃食钱财、家具等造成损毁,甚至对建筑的木质结构进行啃食,导致建筑的主体框架结构的损毁。对人类生活有主要危害的白蚁,按其生活习性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木栖性白蚁:即以木质纤维为食,啃空建筑物内的木制品,或室外树木等进行筑巢;二是土栖白蚁: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有机物为食,在地面中下层土(地下0.5m-1m深)进行筑巢,或高出地面进行筑巢,所筑巢成塔状。
上述两类白蚁的生存环境都与湿度、温度、空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等有关,它们所有的新陈代谢都是以水为介质得以实现,例如虫体内各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的传递,养分的输送,代谢物的排泄等均在溶液状况下。其中对水分和湿度的需求较高,大部分白蚁种类,都需要专门的水分供应,以维持群体生存和繁衍的水分和湿度的需要。白蚁虫体含水量约 79%,白蚁巢体含水量占 30%-37%,当环境基质含水量低于30%,其群体正常的生活将受到影响。
对于建筑物的白蚁预防,需根据白蚁的生活习性制定方案;目前常规的防治方法是断其路(药物阻隔)、空其粮(清理垃圾)、绝其水源(不存积水)。但是现阶段对于白蚁的防治无法减少白蚁对建筑物的损坏,只能是损坏后进行维修,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预防性的防治方法的使用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白蚁防治,设置双层隔离带,防止白蚁对建筑进行啃食,从而破坏建筑的主体结构,避免住户或者商户的损失;在室外管线1m处埋设防白蚁扩散瓶,从而避免白蚁啃食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阶段;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确定需要使用的木材量及尺寸,并由工厂对木材进行毒化处理,对处理后的木材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进行编号处理,预估不同阶段所使用防白蚁药的用量;不同阶段是指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二次结构阶段、粗装修阶段和精装修阶段;对毒化处理的木材取样进行白蚁啃食试验,确保白蚁不啃食。
步骤二:在施工开始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植物和多余石块清理;再由技术人员和质量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取样;确保施工场地外20m~50m范围内没有白蚁巢穴,植物没有白蚁痕迹;对废弃建筑物及现有建筑物周围进行检查,排除白蚁痕迹;如发现有白蚁痕迹,查出白蚁巢穴,并利用白蚁药进行消灭,并利用混合白蚁药的水泥或者沙土进行封堵。
步骤三:地下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31:挖基坑,筛除挖出土方中的植物根系和杂物,得到回填土一和回填土二;
S32:在设计施工建筑的区域外侧设置隔离带;隔离带是深度为1.2m,宽度为0.3m的深沟,将S31中的回填土一与防白蚁药混合得到防白蚁药混合土,将深沟填平形成防白蚁隔离带;其中,防白蚁药与回填土一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回填土一=5:100;
S33:;在基坑中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对基坑底面和侧壁土壤进行防白蚁药的喷洒,喷洒过程中要满喷,并且喷洒后取样,检测;确保防白蚁药的渗透深度为1cm~2cm;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5:100;
S34:铺设垫层,垫层铺设完成后,拆除使用过的木制品,并将残余的木制品拆除干净;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在垫层外四周10cm~20cm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35: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基槽结构的施工,基槽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基础结构四周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回填土填充完毕后在散水施工前,在预设置散水的位置下方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散水是指房屋外墙四周的勒脚处(设置在室外地坪上)用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散水的作用是迅速排走勒脚附近的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或渗透到地基,防止基础下沉,以保证房屋的巩固耐久。散水宽度宜为600~1000mm,当屋檐较大时,散水宽度要随之增大,以便屋檐上的雨水都能落在散水上迅速排散。散水的坡度一般为5%,外缘应高出地坪20~50毫米,以便雨水排出流向明沟或地面他处散水,与勒脚接触处应用沥青砂浆灌缝,以防止墙面雨水渗入缝内。
S36:在基坑与基槽结构之间的肥槽内回填土方二,并在回填过程中放置白蚁药扩散瓶;水平方向上相邻白蚁药扩散瓶之间的间距为1.5m~5m;白蚁药扩散瓶层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m。
步骤四:主体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4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主体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
S42: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43:支设模板,进行主体结构的浇筑;
S44:拆除模板;清理残留的木模板,注意清理砖混结构、主梁接头、墙体接头和梁板接头处的残留木屑,并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封堵支设构造柱模板时留下的穿墙孔,并在穿墙孔的封堵位置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45:对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进行回填,回填使用的是防白蚁药混合土,利用沙土与防白蚁药混合制成;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再利用混凝土找平形成室内地坪;再对室外地面找平形成室外地坪;在室外地坪上方完成散水的施工;建筑物外侧围设有闭合的一圈散水;
S46:对室内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和在室外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的缝隙均匀喷洒防白蚁药粉;
S47:对待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的位置喷洒防白蚁药粉,在室外地坪上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10:100;
S48:在墙体与室外地坪的连接处喷洒防白蚁药粉。
步骤五:二次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5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二次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52:利用S51中的木材制作门框和窗户框架,并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中混有防白蚁药,防白蚁药与发泡剂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发泡剂=5:100;
S53:对墙体结构进行砂浆找平,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54:对室内厨房和卫生间做完防水处理。
步骤六:粗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61:安装室内管道和管线及室外管道和管线;在室外预放置管道和管线的位置上和与之相距10mm~30mm处洒防白蚁药粉;铺设管道和管线;管道和管线均具有防白蚁功能;并在距室外管线1m处埋设白蚁药扩散瓶,白蚁药扩散瓶的埋设深度为0.5m;
S62:对已经安装的门框和窗户框架处喷洒防白蚁药液;防白蚁药液干透后,在门框上安装门主体结构,再次喷洒防白蚁药液,安装玻璃;在窗户框架上安装玻璃;
S63:对墙体和地面的裂缝处进行修补;并在修补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待防白蚁药液渗透入墙体后,墙面干燥后,在墙面上涂刷封底漆;
S64:在门框和窗框四周500mm的墙体内侧和外侧均喷洒防白蚁药液,喷洒两次;涂刷封底漆;
S65:对室外地坪与户门相接处,易积水处设置导水坡和导水管,防止积水留存。
步骤七:精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7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精装修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72:利用S71中处理后的木材,安装厨房和厕所吊顶的龙骨框架;
S73:清扫室内地坪和入户门与室外地坪衔接处,在室内地坪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处涂刷封底漆,在入户门外10cm~15cm的地面进行毒化处理;
S74:利用粘接砂浆铺设地面瓷砖和过门石;
S75:进行墙面装饰层的施工。
本发明所指的防白蚁药是联苯菊酯、吡虫啉和特密得乳油、灭蚁灵、氟虫胺、氟蚁腙、氟铃脲、氟啶脲、多氟脲、双三氟虫脲等。对于上述药品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地区的温度湿度等进行选择,主要是根据白蚁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筛选。
通常情况下,防白蚁药在土壤内的有效期为1年,一年后需要补充防白蚁药。隔离带(深度为1m)和室外管线外1m处且深度为1m的位置均设置防白蚁药补药筒,可根据需要进行补药,从而避免白蚁对建筑和管线的破坏,防止损失。
进一步,步骤一中木材毒化处理的方法是:将根据设计图纸切割后的木材涂抹均匀一层防白蚁药液;再将木材静止2~3天,待防白蚁药被充分吸干后,在木材表面涂刷封底漆;并对毒化处理后的木材进行编号,其中防白蚁药液中的防白蚁药的浓度为15%。
进一步,防白蚁药混合土中防白蚁药的浓度为5%~10%。
进一步,白蚁药扩散瓶包括药瓶和瓶盖;药瓶侧壁设置有多个扩散孔,其内部满灌防白蚁药,瓶盖与白蚁药扩散瓶螺纹连接,瓶盖内端面设置有海绵或者棉花;扩散孔呈梅花形。
进一步,S32中防白蚁隔离带每隔1年需要进行防白蚁药补充;防白蚁隔离带的补药可利用防白蚁补药筒进行补药,将多个防白蚁补药筒插入地面,相邻防白蚁补药筒之间的间距为0.5m,且深度均为1m,倒入防白蚁药,当补药完成,取出防白蚁补药筒。防白蚁补药筒在补药时直接插入隔离带位置,补药后拔出即可。(发明人经过由实验发现,隔离带位置的防白蚁药的补药时间为1年,可以起到持续的防白蚁效果)。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使用的木材为樟木。
进一步,S74中安装地面瓷砖和过门石采用的粘接砂浆中加入防白蚁药物;防白蚁药与粘接砂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粘接砂浆=15:100。
进一步,防白蚁补药筒包括灌药桶、塞子和导管;灌药桶上方呈倒锥体,下方呈长方体;灌药桶底部与导管螺纹连接,导管上设置有出药孔,塞子与灌药桶螺纹连接;其中灌药桶的直径为600mm,导管的长度为400mm,其直径为20mm;出药孔的直径为5mm~10mm。
进一步,防白蚁药与封底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封底漆=10:100。
进一步,在S45室外地坪预安装散水位置的下方先预埋防白蚁补药管,相邻防白蚁补药管首尾相接围设在建筑物外侧,且为闭环围设;防白蚁补药管包括导药管、封堵塞、横向散药管、灌药装置:一对竖向设置的导药管分别与横向散药管两端贯穿连接,灌药装置与一根导药管连接,导药管上设置有封堵塞,封堵塞与导药管螺纹连接,灌药装置的直径为300mm,横向散药管的长度为3000mm~4000mm,直径为25mm,横向散药管上设置有散药孔,散药孔的直径为1mm~2mm。横向散药管的预埋深度为600mm(即室外地坪与横向散药管之间的竖向间距为600mm),每年在补药过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防白蚁药倒入灌药装置中,再流入导药管中,待另一侧导药管有药液流出,随着导药管内液面下降,起到防白蚁药逐步释放的作用。本申请中发明人预埋的防白蚁药在防白蚁补药管中的扩散时间为1年,且当防白蚁药残留量低于5%开始补药。
此外需要说明是:本发明中的防白蚁药是指防白蚁药产品,防白蚁药液是指将防白蚁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得到的。防白蚁补药管和白蚁药扩散瓶均由pvc材质制成;防白蚁补药筒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在设计施工建筑的区域外侧设置隔离带;隔离带是深度为1.2m,宽度为0.3m的深沟,其填充使用的是防白蚁药和回填土一的混合土;此种方法在建筑外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始终为土质结构),并且每年在隔离带位置进行补药处理。此种方法可有效的避免白蚁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带来的损坏,并且每年补药可确保持续的防白蚁效果,更有效的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建筑物周围形成防蚁屏障,进行白蚁的防治。并且每年利用防白蚁补药筒插入隔离带位置进行补药,补药后抽出防白蚁补药筒,不会对地面结构造成伤害,又起到了补药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在肥槽内回填土方二,并在回填过程中放置白蚁药扩散瓶;白蚁药扩散药瓶层形成第二道隔离带,在靠近建筑物的位置设置白蚁药扩散药瓶层,并且其设置在地面下0.5m深处,该深度为白蚁喜欢筑巢的位置,防白蚁药在扩散药瓶中缓释,药瓶侧壁上设置的扩散孔较小,可起到药物逐步释放的效果,此外也可在药瓶内壁设置海绵层,再填充满药物,更进一步起到药品缓释的作用。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在室外管线1m处埋设白蚁药扩散瓶,定期进行补药,从而避免白蚁啃食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不管是燃气管道还是电线,一旦被咬坏,均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埋设白蚁药扩散瓶可以起到防白蚁药缓释,同时白蚁药扩散瓶可起到屏障的作用,不会对管线造成破坏。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在散水位置的室外地坪下方设置的防白蚁补药管,防白蚁补药管为预埋设置,每年在补药过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防白蚁药倒入灌药装置中,再流入导药管中,待另一侧导药管有药液流出,随着导药管内液面下降,起到防白蚁药逐步释放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地下结构阶段实施例一的白蚁防治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地下结构阶段实施例二的白蚁防治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防白蚁扩散药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防白蚁补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防白蚁补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防白蚁补药管与室外地坪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下室、2-灌药装置、3-肥槽、4-基坑内喷洒防白蚁药液位置、5-室内地坪、6-室外地坪、7-基坑回填前喷洒白蚁药液位置、8-基坑回填后喷洒白蚁药液位置、9-墙体、10-地下独立基础结构、11-散水、12-药瓶、13-瓶盖、14-扩散孔、15-灌药桶、16-塞子、17-导管、18-出药孔、19-导药管、20-封堵塞、21-横向散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有如下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阶段;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确定需要使用的木材量及尺寸,并由工厂对木材进行毒化处理,对处理后的木材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进行编号处理,预估不同阶段所使用防白蚁药的用量;不同阶段是指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二次结构阶段、粗装修阶段和精装修阶段;对毒化处理的木材取样进行白蚁啃食试验,确保白蚁不啃食;
步骤二:在施工开始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植物和多余石块清理;再由技术人员和质量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取样;确保施工场地外20m~50m范围内没有白蚁巢穴,植物没有白蚁痕迹;对废弃建筑物及现有建筑物周围进行检查,排除白蚁痕迹;如发现有白蚁痕迹,查出白蚁巢穴,并利用白蚁药进行消灭,并利用混合白蚁药的水泥或者沙土进行封堵;
步骤三:地下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地下结构是指地下室1和地下独立基础结构10;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中地下结构阶段实施例一的白蚁防治位置及结构;由图可知,地下室1上方设置有室内地坪5和室外地坪6,室外地坪6上方设置有散水11,在基坑与地下室1外墙之间设置有肥槽3,其中,基坑内喷洒防白蚁药液位置4在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部,基坑回填前喷洒白蚁药液位置7在地下室1外墙处,基坑回填后喷洒白蚁药液位置8在室外地坪6和首层墙体9外侧。
如图2所示,是申请中地下结构阶段实施例二的白蚁防治位置及结构;由图可知,地下独立基础结构10上方设置室外地坪6和墙体9及室内地坪5,室外地坪6上方设置有散水11,基坑内喷洒防白蚁药液位置4在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部,基坑回填前喷洒白蚁药液位置7在地下独立基础结构10内外两侧,基坑回填后喷洒白蚁药液位置8在室外地坪6和首层墙体9外侧。
S31:挖基坑,筛除挖出土方中的植物根系和杂物,得到回填土一和回填土二;
S32:在设计施工建筑的区域外侧设置隔离带;隔离带是深度为1.2m,宽度为0.3m的深沟,将S31中的回填土一与防白蚁药混合得到防白蚁药混合土,将深沟填平形成防白蚁隔离带;其中,防白蚁药与回填土一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回填土一=5:100;
S33:;在基坑中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对基坑底面和侧壁土壤进行防白蚁药的喷洒,喷洒过程中要满喷,并且喷洒后取样,检测;确保防白蚁药的渗透深度为1cm~2cm;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5:100;
S34:铺设垫层,垫层铺设完成后,拆除使用过的木制品,并将残余的木制品拆除干净;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在垫层外四周10cm~20cm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35: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基槽结构的施工,基槽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基础结构四周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回填土填充完毕后在散水11施工前,在预设置散水11的位置下方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散水11是指房屋外墙四周的勒脚处(设置在室外地坪6上)用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11坡。散水11的作用是迅速排走勒脚附近的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或渗透到地基,防止基础下沉,以保证房屋的巩固耐久。散水11宽度宜为600~1000mm,当屋檐较大时,散水11宽度要随之增大,以便屋檐上的雨水都能落在散水11上迅速排散。散水11的坡度一般为5%,外缘应高出地坪20~50毫米,以便雨水排出流向明沟或地面他处散水11,与勒脚接触处应用沥青砂浆灌缝,以防止墙面雨水渗入缝内。
S36:在基坑与基槽结构之间的肥槽3内回填土方二,并在回填过程中放置白蚁药扩散瓶;水平方向上相邻白蚁药扩散瓶之间的间距为1.5m~5m;白蚁药扩散瓶层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m;
白蚁药扩散药瓶12层形成第二道隔离带,在靠近建筑物的位置设置白蚁药扩散药瓶12层,并且其设置在地面下0.5m深处,该深度为白蚁喜欢筑巢的位置,防白蚁药在扩散药瓶12中缓释,药瓶12侧壁上设置的扩散孔14较小,可起到药物逐步释放的效果,此外也可在药瓶12内壁设置海绵层,再填充满药物,更进一步起到药品缓释的作用。
步骤四:主体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4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主体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
S42: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43:支设模板,进行主体结构的浇筑;
S44:拆除模板;清理残留的木模板,注意清理砖混结构、主梁接头、墙体9接头和梁板接头处的残留木屑,并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封堵支设构造柱模板时留下的穿墙孔,并在穿墙孔的封堵位置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45:对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进行回填,回填使用的是防白蚁药混合土,利用沙土与防白蚁药混合制成;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再利用混凝土找平形成室内地坪5;再对室外地面找平形成室外地坪6;在室外地坪6上方完成散水11的施工;建筑物外侧围设有闭合的一圈散水11;
S46:对室内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和在室外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的缝隙均匀喷洒防白蚁药粉;
S47:对待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的位置喷洒防白蚁药粉,在室外地坪6上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10:100;
S48:在墙体9与室外地坪6的连接处喷洒防白蚁药粉;
步骤五:二次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5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二次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52:利用S51中的木材制作门框和窗户框架,并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中混有防白蚁药,防白蚁药与发泡剂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发泡剂=5:100;
S53:对墙体9结构进行砂浆找平,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54:对室内厨房和卫生间做完防水处理;
步骤六:粗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61:安装室内管道和管线及室外管道和管线;在室外预放置管道和管线的位置上和与之相距10mm~30mm处洒防白蚁药粉;铺设管道和管线;管道和管线均具有防白蚁功能;并在距室外管线1m处埋设白蚁药扩散瓶,白蚁药扩散瓶的埋设深度为0.5m;
在室外管线1m处埋设白蚁药扩散瓶,定期进行补药,从而避免白蚁啃食线路造成的安全隐患,不管是燃气管道还是电线,一旦被咬坏,均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埋设白蚁药扩散瓶可以起到防白蚁药缓释,同时白蚁药扩散瓶可起到屏障的作用,不会对管线造成破坏。
S62:对已经安装的门框和窗户框架处喷洒防白蚁药液;防白蚁药液干透后,在门框上安装门主体结构,再次喷洒防白蚁药液,安装玻璃;在窗户框架上安装玻璃;
S63:对墙体9和地面的裂缝处进行修补;并在修补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待防白蚁药液渗透入墙体9后,墙面干燥后,在墙面上涂刷封底漆;
S64:在门框和窗框四周500mm的墙体9内侧和外侧均喷洒防白蚁药液,喷洒两次;涂刷封底漆;
S65:对室外地坪6与户门相接处,易积水处设置导水坡和导水管,防止积水留存;
步骤七:精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7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精装修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72:利用S71中处理后的木材,安装厨房和厕所吊顶的龙骨框架;
S73:清扫室内地坪5和入户门与室外地坪6衔接处,在室内地坪5与墙体9之间的连接处涂刷封底漆,在入户门外10cm~15cm的地面进行毒化处理;
S74:利用粘接砂浆铺设地面瓷砖和过门石;
S75:进行墙面装饰层的施工。
本发明所指的防白蚁药是联苯菊酯、吡虫啉和特密得乳油、灭蚁灵、氟虫胺、氟蚁腙、氟铃脲、氟啶脲、多氟脲、双三氟虫脲等。对于上述药品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地区的温度湿度等进行选择,主要是根据白蚁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筛选。
通常情况下,防白蚁药在土壤内的有效期为1年,一年后需要补充防白蚁药。隔离带(深度为1m)和室外管线外1m处且深度为1m的位置采用防白蚁药补药筒进行补药,从而避免白蚁对建筑和管线的破坏,防止损失。
在防白蚁药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防白蚁药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防白蚁药为剧毒药物,且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直接吸入会导致胸闷恶心,甚至中毒。施工前必须成立防白蚁小组,并建立完整的闭环防白蚁药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管,固定仓库贮存,药品的出入库实行严格的实名登记制等安全保管措施。
防白蚁药液喷洒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模拟培训。操作人员施工操作时,必须穿着专用防护服、防毒面罩、医用手套和防水防护鞋,严禁在操作期间抽烟、喝水和进食,对沾到皮肤上的药液应及时进行清洗。
一般防白蚁药含有毒素,人体吸入,或者皮肤接触或者人为吞食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防白蚁药的贮存仓库必须远离食品、饮水和动物保存。防白蚁药物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废料处置。同时避免释放至环境中。防白蚁药的保存需注意密封,关注储存温度和保质期。施工前必须进行药物安全培训。
防白蚁药的储存条件严格,首先,在防白蚁药储存前,需要对仓库进行毒化处理,排查隐患,若发现白蚁痕迹,彻底消除;其次,对仓库进行防潮处理,摆放置物拍子或者置物架;然后,将防白蚁药转移放置在置物拍子或者置物架上,将未设置扩散孔14的白蚁药扩散瓶放置在置物架上,在需要使用时再设置扩散孔14;最后,对置物架和置物拍子下方的地面和仓库大门口进行毒化处理,置物架和置物拍子下方的地面喷防白蚁药液,在仓库大门口地面和仓库大门上喷洒防白蚁药液。每7-14天对仓库的墙角、墙地衔接处、大门进行毒化处理,预防白蚁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木材毒化处理的方法是:将根据设计图纸切割后的木材涂抹均匀一层防白蚁药液;再将木材静止2~3天,待防白蚁药被充分吸干后,在木材表面涂刷封底漆;并对毒化处理后的木材进行编号,其中防白蚁药液中的防白蚁药的浓度为15%。
本实施例中,防白蚁药混合土中防白蚁药的浓度为7.5%。
本实施例中,白蚁药扩散瓶包括药瓶12和瓶盖13;药瓶12侧壁设置有多个扩散孔14,其内部满灌防白蚁药,瓶盖13与白蚁药扩散瓶螺纹连接,瓶盖13内端面设置有海绵或者棉花;扩散孔14呈梅花形。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 S32中防白蚁隔离带每隔1年需要进行防白蚁药补充;防白蚁隔离带的补药可利用防白蚁补药筒进行补药,将多个防白蚁补药筒插入地面,相邻防白蚁补药筒之间的间距为0.5m,且深度均为1m,倒入防白蚁药,当补药完成,取出防白蚁补药筒。防白蚁补药筒在补药时直接插入隔离带位置,补药后拔出即可。(实验得到的时间,本申请中发明人预设的防白蚁药在防白蚁补药筒中的扩散时间为1年当防白蚁药残留量低于5%开始补药)。
在建筑外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始终为土质结构),并且每年在隔离带位置进行补药处理。此种方法可有效的避免白蚁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带来的损坏,并且每年补药可确保持续的防白蚁效果,更有效的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建筑物周围形成防蚁屏障,进行白蚁的防治。并且每年利用防白蚁补药筒插入隔离带位置进行补药,补药后抽出防白蚁补药筒,不会对地面结构造成伤害,又起到了补药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所使用的木材为樟木。
本实施例中,S74中安装地面瓷砖和过门石采用的粘接砂浆中加入防白蚁药物;防白蚁药与粘接砂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粘接砂浆=15:100。
本实施例中,防白蚁补药筒包括灌药桶15、塞子16和导管17;灌药桶15上方呈倒锥体,下方呈长方体;灌药桶15底部与导管17螺纹连接,导管17上设置有出药孔18,塞子16与灌药桶15螺纹连接;其中灌药桶15的直径为600mm,导管17的长度为400mm,其直径为20mm;出药孔18的直径为8mm。
本实施例中,防白蚁药与封底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封底漆=10:100。
本实施例中,在S45室外地坪6预安装散水11位置的下方先预埋防白蚁补药管,相邻防白蚁补药管首尾相接围设在建筑物外侧,且为闭环围设;防白蚁补药管包括导药管19、封堵塞20、横向散药管21、灌药装置2:一对竖向设置的导药管19分别与横向散药管21两端贯穿连接,灌药装置2与一根导药管19连接,导药管19上设置有封堵塞20,封堵塞20与导药管19螺纹连接,灌药装置2的直径为300mm,横向散药管21的长度为3000mm~4000mm,直径为25mm,横向散药管21上设置有散药孔,散药孔的直径为1mm~2mm。横向散药管21的预埋深度为600mm(即室外地坪6与横向散药管21之间的竖向间距为600mm),每年在补药过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将防白蚁药倒入灌药装置2中,再流入导药管19中,待另一侧导药管19有药液流出,利用封堵塞20将导药管19端部进行封堵,导药管19与封堵塞20螺纹连接;随着导药管19内液面下降,起到防白蚁药逐步释放的作用。本申请中发明人预埋的防白蚁药在防白蚁补药管中的扩散时间为1年,且当防白蚁药残留量低于5%开始补药。
此外,发明人根据多次实验确定了防白蚁药补药管中防白蚁药的扩散时间,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可见,当防白蚁补药筒中白蚁药的残留量低于5%,即一年时,需要进行补药。并且防白蚁药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根据使用地区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进行选取,注意说明书中的使用要求。
此外需要说明是:本发明中的防白蚁药是指防白蚁药产品,防白蚁药液是指将防白蚁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得到的。防白蚁补药管和白蚁药扩散瓶均由pvc材质制成;防白蚁补药筒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相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阶段;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确定需要使用的木材量及尺寸,并由工厂对木材进行毒化处理,对处理后的木材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进行编号处理,预估不同阶段所使用防白蚁药的用量;不同阶段是指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二次结构阶段、粗装修阶段和精装修阶段;对毒化处理的木材取样进行白蚁啃食试验,确保白蚁不啃食;
步骤二:在施工开始前,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将植物和多余石块清理;再由技术人员和质量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取样;确保施工场地外20m~50m范围内没有白蚁巢穴,植物没有白蚁痕迹;对废弃建筑物及现有建筑物周围进行检查,排除白蚁痕迹;如发现有白蚁痕迹,查出白蚁巢穴,并利用白蚁药进行消灭,并利用混合白蚁药的水泥或者沙土进行封堵;
步骤三:地下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31:挖基坑,筛除挖出土方中的植物根系和杂物,得到回填土一和回填土二;
S32:在设计施工建筑的区域外侧设置隔离带;隔离带是深度为1.2m,宽度为0.3m的深沟,将S31中的回填土一与防白蚁药混合得到防白蚁药混合土,将深沟填平形成防白蚁隔离带;其中,防白蚁药与回填土一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回填土一=5:100;
S33:;在基坑中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对基坑底面和侧壁土壤进行防白蚁药的喷洒,喷洒过程中要满喷,并且喷洒后取样,检测;确保防白蚁药的渗透深度为1cm~2cm;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5:100;
S34:铺设垫层,垫层铺设完成后,拆除使用过的木制品,并将残余的木制品拆除干净;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在垫层外四周10cm~20cm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35: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基槽结构的施工,基槽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基础结构四周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回填土填充完毕后在散水(11)施工前,在预设置散水(11)的位置下方采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36:在基坑与基槽结构之间的肥槽(3)内回填土方二,并在回填过程中放置白蚁药扩散瓶;水平方向上相邻白蚁药扩a散瓶之间的间距为1.5m~5m;白蚁药扩散瓶层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m;
步骤四:主体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4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主体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
S42: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43:支设模板,进行主体结构的浇筑;
S44:拆除模板;清理残留的木模板,注意清理砖混结构、主梁接头、墙体(9)接头和梁板接头处的残留木屑,并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封堵支设构造柱模板时留下的穿墙孔,并在穿墙孔的封堵位置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45:对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进行回填,回填使用的是防白蚁药混合土,利用沙土与防白蚁药混合制成;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再利用混凝土找平形成室内地坪(5);再对室外地面找平形成室外地坪(6);在室外地坪(6)上方完成散水(11)的施工,建筑物外侧围设有闭合的一圈散水(11);
S46:对室内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和在室外地面与主体侧向框架结构之间的缝隙均匀喷洒防白蚁药粉;
S47:对待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的位置喷洒防白蚁药粉,在室外地坪(6)上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其中,防白蚁药与纯净水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纯净水=10:100;
S48:在墙体(9)与室外地坪(6)的连接处喷洒防白蚁药粉;
步骤五:二次结构阶段的白蚁防治;
S5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二次结构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52:利用S51中的木材制作门框和窗户框架,并安装门框和窗户框架;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中混有防白蚁药,防白蚁药与发泡剂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发泡剂=5:100;
S53:对墙体(9)结构进行砂浆找平,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
S54:对室内厨房和卫生间做完防水处理;
步骤六:粗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61:安装室内管道和管线及室外管道和管线;在室外预放置管道和管线的位置上和与之相距10mm~30mm处洒防白蚁药粉;铺设管道和管线;管道和管线均具有防白蚁功能;并在距室外管线1m处埋设白蚁药扩散瓶,白蚁药扩散瓶的埋设深度为0.5m;
S62:对已经安装的门框和窗户框架处喷洒防白蚁药液;防白蚁药液干透后,在门框上安装门主体结构,再次喷洒防白蚁药液,安装玻璃;在窗户框架上安装玻璃;
S63:对墙体(9)和地面的裂缝处进行修补;并在修补处利用低压喷洒的方法喷洒防白蚁药液;待防白蚁药液渗透入墙体(9)后,墙面干燥后,在墙面上涂刷封底漆;
S64:在门框和窗框四周500mm的墙体(9)内侧和外侧均喷洒防白蚁药液,喷洒两次;涂刷封底漆;
S65:对室外地坪(6)与户门相接处,易积水处设置导水坡和导水管,防止积水留存;
步骤七:精装修阶段的白蚁防治;
S71:将步骤一中毒化处理的精装修阶段使用的木材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毒化处理的木材喷油漆;
S72:利用S71中处理后的木材,安装厨房和厕所吊顶的龙骨框架;
S73:清扫室内地坪(5)和入户门与室外地坪(6)衔接处,在室内地坪(5)与墙体(9)之间的连接处涂刷封底漆,在入户门外10cm~15cm的地面进行毒化处理;
S74:利用粘接砂浆铺设地面瓷砖和过门石;
S75:进行墙面装饰层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木材毒化处理的方法是:将根据设计图纸切割后的木材涂抹均匀一层防白蚁药液;再将木材静止2~3天,待防白蚁药被充分吸干后,在木材表面涂刷封底漆;并对毒化处理后的木材进行编号,其中防白蚁药液中的防白蚁药的浓度为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白蚁药混合土中防白蚁药的浓度为5%~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蚁药扩散瓶包括药瓶(12)和瓶盖(13);药瓶(12)侧壁设置有多个扩散孔(14),其内部满灌防白蚁药,瓶盖(13)与白蚁药扩散瓶螺纹连接,瓶盖(13)内端面设置有海绵或者棉花;扩散孔(14)呈梅花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S32中防白蚁隔离带每隔1年需要进行防白蚁药补充;防白蚁隔离带的补药可利用防白蚁补药筒进行补药,将多个防白蚁补药筒插入地面,相邻防白蚁补药筒之间的间距为0.5m,且深度均为1m,倒入防白蚁药,当补药完成,取出防白蚁补药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使用的木材为樟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4中安装地面瓷砖和过门石采用的粘接砂浆中加入防白蚁药物;防白蚁药与粘接砂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粘接砂浆=15: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白蚁补药筒包括灌药桶(15)、塞子(16)和导管(17);灌药桶(15)上方呈倒锥体,下方呈长方体;竖向设置的导管(17)上设置有多个出药孔(18),塞子(16)与灌药桶(15)螺纹连接;其中灌药桶(15)的直径为600mm,导管(17)的长度为400mm,其直径为20mm;出药孔(18)的直径为5mm~1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白蚁药与封底漆的重量百分配比为:防白蚁药:封底漆=10: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5室外地坪(6)预安装散水(11)位置的下方先预埋防白蚁补药管,相邻防白蚁补药管首尾相接围设在建筑物外侧,防白蚁补药管包括导药管(19)、封堵塞(20)、横向散药管(21)、灌药装置(2):一对竖向设置的导药管(19)分别与横向散药管(21)两端贯穿连接,灌药装置(2)与一根导药管(19)连接,导药管(19)上设置有封堵塞(20),封堵塞(20)与导药管(19)螺纹连接,灌药装置(2)的直径为300mm,横向散药管(21)的长度为3000mm~4000mm,直径为25mm,横向散药管(21)上设置有散药孔,散药孔的直径为1mm~2mm。
CN202210507433.0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Active CN115030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433.0A CN115030331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433.0A CN115030331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0331A true CN115030331A (zh) 2022-09-09
CN115030331B CN11503033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312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7433.0A Active CN115030331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033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1290Y (zh) * 2001-01-10 2001-11-28 伍明亮 一种房屋白蚁防治的给药装置
CN1412397A (zh) * 2001-10-16 2003-04-23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白蚁的处理方法
JP2005133506A (ja) * 2003-10-31 2005-05-26 Panahome Corp 建築物の基礎構造、基礎構造用防蟻ボードおよび基礎構造の施工方法
JP201008435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Tma Corp Pty Ltd 建物の防蟻構造及び建物の基礎防蟻工法
CN102803624A (zh) * 2009-06-19 2012-11-28 特莫塔私人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结构防白蚁的方法
CN207452828U (zh) * 2017-11-15 2018-06-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预浇筑装配式堤坝防护混凝土坝层
CN113057151A (zh) * 2021-03-12 2021-07-02 池州智邦害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白蚁预防滴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1290Y (zh) * 2001-01-10 2001-11-28 伍明亮 一种房屋白蚁防治的给药装置
CN1412397A (zh) * 2001-10-16 2003-04-23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白蚁的处理方法
JP2005133506A (ja) * 2003-10-31 2005-05-26 Panahome Corp 建築物の基礎構造、基礎構造用防蟻ボードおよび基礎構造の施工方法
JP201008435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Tma Corp Pty Ltd 建物の防蟻構造及び建物の基礎防蟻工法
CN102803624A (zh) * 2009-06-19 2012-11-28 特莫塔私人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结构防白蚁的方法
CN207452828U (zh) * 2017-11-15 2018-06-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预浇筑装配式堤坝防护混凝土坝层
CN113057151A (zh) * 2021-03-12 2021-07-02 池州智邦害虫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白蚁预防滴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0331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4642A (en) Retrofittable insecticide distribution system
Peterson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uildings
US5094028A (en) Termite blocking system
CN115030331A (zh) 一种适用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建筑白蚁防治方法
Beal et al.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uildings
Sornnuwat Studies on damage of constructions caused by subterranean termites and its control in Thailand
Johnston et al.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uildings
WO1990014004A1 (en) Pesticidal blanket
US20060101708A1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to treat a termite infestation
JP5751761B2 (ja) 障壁の形成による地下シロアリの活動の抑制方法
Well CAUTION/PRECAUCIÓN
AU2007204594B2 (en) Granules for providing a barrier
AU2007101164B4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termites
CN220734198U (zh) 一种建筑防白蚁入侵系统
George et al.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buildings
US201602867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st control
Morris Integrated control of subterranean termites: the 6S approach
Riegel et al. Long-term protection of madame John's legacy house from subterranean termites using hexaflumuron
Sanders Termites
Sanders Termite control
AU758095B2 (en) Method of termite proofing a cavity walled structure
Kamble EC91-1556 Subterranean Termites and Their Control
Ebeling et al. Termite contro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western subterranean termite
AREA et al. Sub-Sahara African Academic Research Publications
JP2022169355A (ja) 防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