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806A -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806A
CN115022806A CN202210840660.5A CN202210840660A CN115022806A CN 115022806 A CN115022806 A CN 115022806A CN 202210840660 A CN202210840660 A CN 202210840660A CN 115022806 A CN115022806 A CN 115022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positioning
identifier
index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0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2806B (zh
Inventor
吴志勇
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ipu Roa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06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2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usage history, e.g. usage history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接收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根据AMF网元的标识确定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以及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本申请可及时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效果。

Description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定位是指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获取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定位到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给移动终端用户本人、通信系统或者第三方定位客户端。
现有的定位技术分为天基定位和地基定位,其中天基定位通常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卫星定位技术分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地基定位是利用地面定位设备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地面定位设备分为地面基站、无线路由器等。
随着移动设备类型和数量的增加,针对移动设备的定位压力也急剧上升,导致无法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以便及时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将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从网络功能NF网元、操作管理和维护OAM网元或者网络应用功能AF网元中,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依次通过所述LMF网元和所述AMF网元,获取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得到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针对导航业务的第三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针对所述导航业务的第四指标数据;
对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和所述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将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标数据为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为所述卫星基站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对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和所述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第一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变化趋势,得到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接收所述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所述NWDAF网元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确定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卫星基站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应用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第二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第一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从网络功能NF网元、操作管理和维护OAM网元或者网络应用功能AF网元中,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二标识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依次通过所述LMF网元和所述AMF网元,获取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分析模块,具体用于分别判断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得到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针对导航业务的第三指标数据;
第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针对所述导航业务的第四指标数据;
第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和所述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第二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标数据为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为所述卫星基站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趋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
第二趋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变化趋势,得到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应用于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所述NWDAF网元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确定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定位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定位设备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卫星基站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
第把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根据AMF网元的标识确定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以及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本申请通过根据AMF网元分别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之间交互指令的指标数据,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选择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以在选择卫星基站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为目标终端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在选择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降低卫星基站的定位压力,保障用户请求的定位业务不受影响,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一种NWDAF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一种LMF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本申请所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介绍说明。
用户经常使用GPS或BDS对自身使用的终端设备进行自助定位,但是这种定位方式无法满足当前的定位需求,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例如紧急救援场景、老人儿童监护等场景下,需要请求业务提供商针对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在该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基于通信网络构建的基于位置的业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定位需求。
在移动通讯网络演进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之前,LBS系统由定位平台(SUPL Location Platform,SLP)、移动定位中心网关(Gateway for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和服务移动定位中心(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er,SMLC)三部分组成,为终端用户或者业务提供商提供针对目标终端的移动定位服务。
进入5G后,LBS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演进,根据第三代合作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针对5G通讯制定的国际标准协议(R16),由1个全新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提供移动定位功能,LMF直接下沉到5GC,以便为5G用户提供低时延的快捷定位服务。
为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定位服务,本申请提供一种由天基卫星网络和地基移动通信网络构成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融合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广、地面通信容量大、延迟低和性能高的有点,为用户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定位服务。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定位系统中包括:
1、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以称用户设备、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特指5G终端设备。
2、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是用于为UE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设备,用于将UE接入至无线接入网。示例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为:地面基站或者无线路由器。
3、卫星基站,为太空中用于提供定位功能的卫星,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设置在终端设备上的接收机获取多颗卫星的位置信息,根据多颗卫星的位置信息解算得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示例的,卫星基站可以分为:GPS卫星或北斗卫星。
4、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为5G接入网,通过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网,为特定区域的5G终端设备提供入网服务,使得5G终端设备接入至5G核心网(5G Core,5GC)。
5、业务提供商,为除了UE自身之外,可以提供定位服务器的第三方。
6、接入与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可以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功能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或接入授权(或鉴权)等功能。
7、网关移动定位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网元,作为定位网元与5G核心网进行交互,使得业务提供商可以通过GMLC网元获取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
8、通用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UDM中包括了UE的注册信息,UDM从统一数据仓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中查询用户签约信息,通过UE的标识可以在UDM查询到UE当前在哪个AMF上。
9、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网元,该网元用于提供根据定位精度要求、时延要求等选择相应的定位方法、以及选择相应的通信协议来完成定位所需信息的交互,该LMF还用于为定位服务提供所需的其他信息,或者定位策略。
10、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网元,为5G核心网中新引入的网元,专门对5G网络中的海量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和分析,得出分析报告,以便于5G网络实现自动化管理和企业决策。
应理解,上述网元之间可以通过预设接口进行通信,在此不再赘述。还应理解,这些核心网网元可以各自独立的计算机设备或服务器,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计算机设备或服务器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终端定位系统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终端定位系统中的NWDAF网元。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接收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定位分析请求是LMF网元在接收到业务提供商针对目标终端发起的定位请求后,向NWDA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用于请求NWDAF网元对可以为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设备的定位能力进行分析的请求。具体的,业务提供商向GMLC网元发送针对目标终端的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identification,ID),GMLC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从UDM网元中查找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是目标终端在接入5G核心网时所注册的AMF网元,GMLC网元在确定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后,将定位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由AMF网元将定位请求发送给LMF网元,定位请求中包含了AMF自身的标识和目标终端的标识,LMF网元在接收到AMF转发的定位请求,向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
S12: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若目标终端通过地面基站接入5G核心网,则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地面基站,若目标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接入5G核心网,则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无线路由器。
NWDAF网元根据5G核心网中用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中获取目标终端的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包括:目标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和NR(NewRadio,5G无线空口技术)小区全球标识符(NR Cell Global Identifier,NCGI)。
其中,IMSI识别码共有15位,其结构如下:MCC+MNC+MSIN,MCC为移动国家码(Mobile Country Code),共3位,例如中国的MCC为460;MNC为移动网络码(Mobile NetworkCode),共2位,例如联通CDMA系统使用的MNC为03;MSIN为移动用户识别码(Mobile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共有10位,其结构如下:EF+M0M1M2M3+ABCD,其中,EF由运营商分配,M0M1M2M3和MDN(MobileDirectory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中的H0H1H2H3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为自由分配。IMSI示例:460010642806611。
NCGI标识符由小区所属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标识和小区的NR小区标识(NR Cell Identifier,NCI)构成,在NCI标识中包括目标终端所附着的基站标识(gNB ID)和小区标识(Cell ID,CID),若目标终端通过无线路由器接入5G核心网,则NWDAF网元还可以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中查询到无线路由器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当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无线路由器时,目标终端需要通过无线路由器提供的非3GPP技术接入至5G核心网,示例的,非3GPP技术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S12中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可以包括:
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从NF网元、OAM网元或者AF网元中,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需要从5G核心网中用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中获取目标终端所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5G核心网中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包括: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网元、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OAM)网元或者网络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为了确定由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NWDAF网元需要向网络仓库功能(Network RepositoryFunction、NRF)网元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NRF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用于存储终端注册信息的网元,以使得MWDAF网元根据NRF网元返回的结果从NF网元、OAM网元或者AF网元中查询目标终端所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S13:根据AMF网元的标识,获取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终端通过卫星基站进行通信时,目标终端可以通过卫星基站接入到地面5G核心网中的AMF网元,NWDAF网元根据AMF网元的标识访问该AMF网元,获取目标终端和AMF网元之间卫星基站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S13中根据AMF网元的标识,获取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可以包括:
根据AMF网元的标识,依次通过LMF网元和AMF网元,获取卫星基站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在接收到AMF网元的标识后,从5G核心网的多个AMF网元中查找该标识对应的AMF网元,并通过LMF网元访问该AMF网元,确定与该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S14: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在确定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后,访问该AMF网元并获取该AMF网元的所有交互信令,并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从该AMF网元的所有交互信令中,筛选与该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对应的交互信令,并生成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该第一指标数据可以为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为用于评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指标。示例的,第一指标数据可以为评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数量指标,或者为评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质量指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15:根据卫星基站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获取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在确定卫星基站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后,访问该AMF网元并获取该AMF网元的所有交互信令,并根据卫星基站的标识,从该AMF网元的所有交互信令中,筛选与该卫星基站对应的交互信令,并生成用于指示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该第一指标数据可以为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评估卫星基站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指标。示例的,第二指标数据可以为评估卫星基站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数量指标,或者为评估卫星基站与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质量指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由于卫星基站可覆盖的通信范围较大,卫星基站可针对通信范围内不同的区域分配通信资源,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小区标识CID,从卫星基站与AMF网元之间的交互信令中筛选目标终端所在区域的交互信令,确定第二指标数据。
S16: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通过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从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中选择最优指标数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中的最优指标数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S14中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可以包括:
分别判断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预设指标阈值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或卫星基站与AMF网元之间所能承载的交互信令的指标上限,若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第二指标数据小于或等于预设指标数据,则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二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若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第一指标数据小于或等于预设指标数据,则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一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
S17: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LMF网元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中所指示的最优指标数据生成定位策略,该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用于定位的目标定位设备。示例的,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一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二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
LMF网元在生成定位策略后,将该定位策略发送给AMF网元,使得AMF网元根据该定位策略中指示的目标定位设备,向该目标定位设备发送网络辅助定位请求,该网络辅助定位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
目标定位设备接收到网络辅助定位请求后,向目标终端发送定位信号,并接收目标终端根据定位信号发送的响应信号,根据定位信号和响应信号,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该位置测量数据为目标终端相对于目标定位设备的位置。目标定位设备在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后,将位置测量数据通过AMF网元转发给LMF网元,由LMF网元根据位置测量数据和目标定位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目标终端的位置。LMF计算得到目标终端的位置后,通过AMF网元将该目标终端的位置发送给GMLC网元,GMLC网元接收到目标终端的位置后,对之前接收到的业务提供商发送的定位请求进行响应,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目标终端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中,S12和S13之间不存在如图2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中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S12和S13之间的先后顺序,S14和S15之间也不存在如图2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中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S14和S15之间的先后顺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通过根据AMF网元分别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之间交互指令的指标数据,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选择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以在选择卫星基站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为目标终端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在选择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降低卫星基站的定位压力,保障用户请求的定位业务不受影响,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终端定位方法。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接收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的标识。
S22: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S23:根据AMF网元的标识,获取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中,S21-S23的内容与图1所示的终端定位方法中S11-S13的内容完全一致,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S24: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针对导航业务的第三指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5G核心网中,会有多个终端设备注册至同一个AMF网元上,业务提供商可能针对多个终端设备均发起定位请求,则LMF网元会针对多个终端设备的定位请求向NWDAF网元发起定位分析请求,NWDAF网元根据每个定位分析请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根据多个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确定接入同一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该数量即为第三指标数据,第三指标数据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同一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需要提供的导航业务的业务数量。
S25:根据卫星基站的标识,获取卫星基站针对导航业务的第四指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根据每个定位分析请求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根据多个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确定接入同一卫星基站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该数量即为第四指标数据,第四指标数据用于指示在预设时间段内同一卫星基站需要提供的导航业务的业务数量。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由于卫星基站可覆盖的通信范围较大,卫星基站可针对通信范围内不同的区域分配通信资源,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小区标识CID,从卫星基站所有的导航业务中筛选目标终端所在区域的导航业务,确定第四指标数据。
S26:对第三指标数据和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通过对第三指标数据和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第三指标数据和第四指标数据是否超过预设业务数量阈值,预设业务数量阈值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或卫星基站所承载的定位业务的业务数量上限。若第三指标数据大于预设业务数量阈值,第四指标数据小于或等于预设指标数据,则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四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若第四指标数据大于预设业务数量阈值,第三指标数据小于或等于预设指标数据,则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三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
S27:将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将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LMF网元根据第二指标分析结果中所指示的最优指标数据生成定位策略,该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用于定位的目标定位设备。示例的,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三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四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中,S22和S23之间不存在如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中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S22和S23之间的先后顺序,S24和S25之间也不存在如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中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S24和S25之间的先后顺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通过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的定位业务压力,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选择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以在选择卫星基站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为目标终端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在选择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降低卫星基站的定位压力,保障用户请求的定位业务不受影响,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又一种终端定位方法。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S26中对第三指标数据和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可以包括:
S261:根据第三指标数据,分析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
本实施例中,第三指标数据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为了提高定位效率,NWDAF网元可以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通过对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在接收定位分析请求的时间段内,该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第一变化趋势用于指示该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在接收定位分析请求的时间段内使用导航业务的数量变化情况。
S262:根据第四指标数据,分析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
本实施例中,第四指标数据为卫星基站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为了提高定位效率,NWDAF网元可以获取卫星基站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通过对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在接收定位分析请求的时间段内,该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第二变化趋势用于指示该卫星基站在接收定位分析请求的时间段内使用导航业务的数量变化情况。
S263:根据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通过对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从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中选择最优变化趋势,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中的最优变化趋势,最优变化趋势为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中变化较小的趋势。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通过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的定位业务变化趋势,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选择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以在选择卫星基站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为目标终端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在选择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降低卫星基站的定位压力,保障用户请求的定位业务不受影响,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再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终端定位系统中的LMF网元。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31:向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业务提供商向GMLC网元发送针对目标终端的定位请求,该定位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GMLC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从UDM网元中查找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是目标终端在接入5G核心网时所注册的AMF网元,GMLC网元在确定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后,将定位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由AMF网元将定位请求发送给LMF网元,定位请求中包含了AMF自身的标识和目标终端的标识,LMF网元在接收到AMF转发的定位请求,向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
S32:接收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NWDAF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AMF网元的标识确定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本实施例中,NWDAF网元执行上述S11-S17的过程,对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并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给LMF网元,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指示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中的最优指标数据。
S33: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LMF网元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中所指示的最优指标数据生成定位策略,该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用于定位的目标定位设备。示例的,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一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若最优指标数据为第二指标数据,则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S33中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可以包括:
若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若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则确定第二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若第二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则确定第一指标数据为最优指标数据,定位策略用于指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
LMF网元在生成定位策略后,将该定位策略发送给AMF网元,使得AMF网元根据该定位策略中指示的目标定位设备,向该目标定位设备发送网络辅助定位请求,该网络辅助定位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
目标定位设备接收到网络辅助定位请求后,向目标终端发送定位信号,并接收目标终端根据定位信号发送的响应信号,根据定位信号和响应信号,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该位置测量数据为目标终端相对于目标定位设备的位置。目标定位设备在确定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后,将位置测量数据通过AMF网元转发给LMF网元,由LMF网元根据位置测量数据和目标定位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目标终端的位置。LMF计算得到目标终端的位置后,通过AMF网元将该目标终端的位置发送给GMLC网元,GMLC网元接收到目标终端的位置后,对之前接收到的业务提供商发送的定位请求进行响应,在响应消息中携带目标终端的位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MWDAF网元还执行上述S21-S27的过程,对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第三指标数据和卫星基站的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定位方法,通过根据AMF网元分别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之间交互指令的指标数据,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选择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以在选择卫星基站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为目标终端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在选择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作为目标定位设备时降低卫星基站的定位压力,保障用户请求的定位业务不受影响,及时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提高定位服务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终端定位方法的交互过程为:
S101:业务提供商向GMLC网元发送定位请求,请求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S102:接收到来自业务提供商的定位请求后,GMLC网元向UDM网元发送查询请求,查询目标终端归属的AMF网元。
S103:UDM网元通过查询响应,将目标终端归属的AMF网元的地址信息返回给GMLC网元。
S104:GMLC网元将定位请求发送给目标终端归属的AMF网元,并由该AMF网元转发给LMF网元。
S105:LMF网元收到定位请求后,向NWDAF网元发送针对目标汇总段的定位分析请求。
S106:NWDAF网元收到定位分析请求后,将目标终端的指标分析结果返回给LMF网元。
S107:LMF网元根据NWDAF网元对目标终端的指标分析结果,向AMF网元发送针对目标定位设备的定位策略。
S108:AMF网元将辅助定位请求发送给为目标终端提供定位服务的卫星基站。
S109:完成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后,卫星基站通过网络定位消息将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的返回给AMF网元,并由AMF网元转发给LMF网元。
S110:AMF网元将辅助定位请求发送给为目标终端提供提供接入服务的NG-RAN接入网,通过NG-RAN接入网将辅助定位请求发送给地面无线接入设备。
S111:完成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通过网络定位消息将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的返回给AMF网元,并由AMF网元转发给LMF网元。
S112:LMF网元根据卫星的位置信息或者基站的位置信息和目标终端的位置测量数据,计算目标终端的定位结果。
S113:LMF网元通过AMF网元将定位结果返回给GMLC网元后,GMLC网元通过定位响应,将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返回给发送定位请求的业务提供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应用于NWDAF网元。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标识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第二标识获取模块13,用于根据AMF网元的标识,获取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14,用于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15,用于根据卫星基站的标识和AMF网元的标识,获取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16,用于对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第一结果发送模块17,用于将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第一标识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从NF网元、OAM网元或者AF网元中,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第二标识获取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AMF网元的标识,依次通过LMF网元和AMF网元,获取卫星基站的标识。
可选的,第一数据分析模块16,具体用于分别判断第一指标数据和第二指标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获取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针对导航业务的第三指标数据;
第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卫星基站的标识,获取卫星基站针对导航业务的第四指标数据;
第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第三指标数据和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第二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LMF网元,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LMF网元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第三指标数据为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第四指标数据为卫星基站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第二数据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趋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三指标数据,分析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
第二趋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四指标数据,分析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变化趋势和第二变化趋势,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应用于LMF网元。请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21,用于向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目标终端所归属的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结果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NWDAF网元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AMF网元的标识确定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卫星基站和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定位设备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目标定位设备对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的,定位设备确定模块23,具体用于若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卫星基站为目标定位设备;若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目标定位设备。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一种NWDAF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100包括:收发器101、处理器102和存储介质103,收发器1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102可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02执行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应用于NWDAF网元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应用于NWDAF网元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一种LMF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会话管理功能实体200包括:收发器201、处理器202和存储介质203,收发器2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202可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202执行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应用于LMF网元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应用于LMF网元的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定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将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从网络功能NF网元、操作管理和维护OAM网元或者网络应用功能AF网元中,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依次通过所述LMF网元和所述AMF网元,获取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指标阈值,得到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针对导航业务的第三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针对所述导航业务的第四指标数据;
对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和所述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将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标数据为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为所述卫星基站的历史导航业务数据,所述对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和所述第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一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第四指标数据,分析所述卫星基站使用导航业务的第二变化趋势;
根据所述第一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变化趋势,得到所述第二指标分析结果。
7.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接收所述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所述NWDAF网元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确定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卫星基站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若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指示所述第二指标数据大于预设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目标定位设备。
9.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发送的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
第二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的标识;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基站的标识和所述AMF网元的标识,获取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
第一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LMF网元,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用于使得所述LMF网元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10.一种终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位置管理功能LMF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WDAF网元发送定位分析请求,所述定位分析请求包括: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归属的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的标识;
第一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NWDAF网元发送的第一指标分析结果,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为所述NWDAF网元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接入的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并根据所述AMF网元的标识确定所述AMF网元连接的卫星基站,通过对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一指标数据和所述卫星基站和所述AMF网元之间交互信令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
定位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分析结果,从所述地面无线接入设备和所述卫星基站中确定目标定位设备,以采用所述目标定位设备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定位。
CN202210840660.5A 2022-07-18 2022-07-18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022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0660.5A CN115022806B (zh) 2022-07-18 2022-07-18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0660.5A CN115022806B (zh) 2022-07-18 2022-07-18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806A true CN115022806A (zh) 2022-09-06
CN115022806B CN115022806B (zh) 2023-05-09

Family

ID=83082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0660.5A Active CN115022806B (zh) 2022-07-18 2022-07-18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8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308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定位卫星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968A (zh) * 2018-09-14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卫星差分辅助数据的传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115394A (zh) * 2021-04-07 2021-07-13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地面移动网络和卫星移动网络切换的通信方法和核心网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968A (zh) * 2018-09-14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卫星差分辅助数据的传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115394A (zh) * 2021-04-07 2021-07-13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地面移动网络和卫星移动网络切换的通信方法和核心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308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定位卫星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806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2423B2 (en)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6912395B2 (e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location capabilities of a mobile station
KR100748513B1 (ko) 위치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538451B2 (en) Location services
JP4959692B2 (ja) ワイヤレス位置検出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位置検出に基づくサービスを適用するための高度トリガ
US8019361B2 (en)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720975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nd/or centralizing mobile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and geospatial data for roaming mobile subscriber terminals
US8145234B1 (en) 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 (SUPL) roaming
KR101332500B1 (ko) 목표 단말의 이동성 이벤트 트리거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목표 단말 및 방법
US20040203914A1 (en)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60103350A (ko) 방문된 네트워크에서 위치 정보 제공
CN101742643A (zh) 用于定位移动终端的方法
US20060194591A1 (en) Location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devices
CN115022806B (zh)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KR20060134023A (ko) 위치 인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733072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subscriber terminal when roaming
US20140357296A1 (en) Locating method and locating system
KR10122261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벤더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적응적 위치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WO20030370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ositioning of a subscriber during an emergency call performed by a mobile phone without a valid sim card
EP1538860A1 (e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target user equipment using a mobile originating-location request (MO-LR) procedure
US8886228B1 (en) Asynchronous triggering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estimation
CN113423054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9317B (zh) 一种接入设备列表的确定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终端
WO2023021714A1 (ja) 緊急通報処理装置、緊急通報処理方法、緊急通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114039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위치 전송 조건 설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