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1805B -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 Google Patents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1805B
CN115021805B CN202210604079.3A CN202210604079A CN115021805B CN 115021805 B CN115021805 B CN 115021805B CN 202210604079 A CN202210604079 A CN 202210604079A CN 115021805 B CN115021805 B CN 115021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ptical
sampling
local sid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40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1805A (zh
Inventor
徐航宇
伍金明
徐秋霜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40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05A/zh
Priority to US18/143,705 priority patent/US2023038801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1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5Bends, branchings or inters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5Monitoring or measuring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通过局端采样设备获取局端设备的光信号或电信号,结合终端设备上报的数据,建立终端设备、局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对应关系,进而获取全网的业务通信线路连接关系,仅需在局端引入有源设备,无须对无源光交进行改造,全网部署的工程量小投资低;基于线路占用标识判断线路是否存在业务光信号或电信号,以此对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存储的通线线路信息进行实时更新,避免线路信息错误长期累计,保证平台存储线路信息与实际线路信息一致,实现了全网光纤、电缆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光路或电路资源浪费,降低了光电线路维护的复杂性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背景技术
对于海量光纤资源的管理,主要通过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光缆竣工时,会将光缆段、纤芯和成端信息录入平台,除非进行割接施工,否则不会变化,工程阶段资源准确率极高。光缆交付后,业务开通时,平台会针对业务的两端配置(或拆除)通信线路,其中包含了每个一光缆段的纤芯信息,需要由外线人员到现场(机房或光交)跳纤;外线人员跳纤开通业务后,返回工单,资源管理系统确认纤芯已被占用。然而在光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通信线路开通时:外线人员到现场跳纤时,没有按照资源配置的纤芯进行跳纤,而是另外选择了一根光纤。通信线路开通后,没有通知资源岗修改预占资源,直接回单。此时实际纤芯是空闲的,但资源管理系统显示已占用。
通信线路拆除时:外线人员没有到现场拆除跳纤,直接回单,资源上显示纤芯已是空闲状态,再次使用时,外线人员发现对应纤芯和端子是占用状态,无法开通业务。
可以看出,由于业务频繁装拆、光缆电路割接,在业务开通阶段录入的通信线路信息有可能出现错误并长期积累,平台部分线路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易出现纤芯实际空闲而资源管理系统内已标识占用的情况,或者纤芯实际被占用而资源管理系统内已标识空闲的情况,当资源管理系统的纤芯占用数据和物理实体不一致时,会导致反复退单,降低通信线路开通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地,资源预分配的纤芯,在光交/ODF处的跳接端子未拆除,外线人员不敢重新跳纤(万一有通信线路,会造成业务中断),只能退单或保障处理。实际通信线路已拆除,但平台数据未更新,会导致平台认为无纤芯资源可以分配,造成通信线路绕行或者触发建设。
为提高光缆使用效率和平台数据的准确性,行业内发展了智能ODN技术,主要思路给光交接端子增加电子标签,设备识别业务开通人员跳纤操作是否与工单数据一致。但智能ODN方案需要对网上全部的无源光交接点进行有源化改造,工程量大投资高,全网实施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信息采样分析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主体为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包括通信线路信息判断步骤:
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的采样信息或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并进行光电转换处理的采样信息,采样信息包括时间戳信息、局端采样设备ID、逻辑ID及第一消息序列,逻辑ID为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的加密信息;第一消息序列包括板卡号、端口序号、ODF端子信息、局端收发标识、线路占用标识、信号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变动标识;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时间戳信息、终端设备ID信息、终端收发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消息序列;
根据线路占用标识、局端收发标识信息确定对应通信线路是否存在业务信号;
根据终端设备ID、局端采样设备ID建立局端采样设备对应的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路径映射关系,并提取预存储的ODF端子信息、纤芯物理连接信息以此获取实时通信线路信息;
比较实时通信线路信息与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定位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中的错误信息并修正。
在一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初始化步骤: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初始化查询信息;接收并保存局端采样设备上报的初始化信息,并基于初始化信息中的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生成逻辑ID;
采样信息判断步骤: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并根据采样信息中的逻辑ID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板卡和/或端口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执行初始化步骤;若未发生变化,保存采样信息,执行通信线路信息判断步骤。
在一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信号功率信息更新步骤:
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
判断当前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相较于前一帧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不执行任何操作;若变化,保存当前采样信息中信号功率信息。
在一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信线路验证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并根据实时通信线路信息进行路由,进而验证实时通信线路信息是否正确。
在一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校验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开通对应业务所需的含编码的握手信息;
基于含编码的握手信息与对应终端设备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开通对应业务。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各示例对应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或替换构成新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信息采样分析的分光器,所述分光器内设有分光器件,用于实现双向分光处理;分光器件上设有第一通信端口、第一监测端口、第二通信端口、第二监测端口;
第一通信端口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二通信端口、第二监测端口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或第二通信端口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一通信端口、第一监测端口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
通信端口与通信光缆连接,监测端口与监测光缆连接,且分光器出射端对应的通信端口获取的光信号占比为95%-99%。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信息采样分析的熔纤盘其包括熔纤盘本体,熔纤盘本体内设有权利要求所述用于光信号探测的分光器,经熔纤盘的进线口进入的第一光纤与分光器的第一通信端口或第二通信端口连接;
当第一光纤与第一通信端口连接时,第二通信端口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连接;当第一光纤与第二通信端口连接时,第一通信端口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连接。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信息采样分析的局端采样设备,其包括若干采样板,采样板通过光纤或电缆连接分光器,采样板用于预处理光信号和/或电信号;采样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背板,背板用于收集和转发采样板采集的信号;背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主控板;主控板连接有通信装置,主控板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到以太网;局端采样设备还包括检测板,检测板与背板信号相连,检测板通过光纤与采样板信号相连。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分光器以及局端采样设备,还包括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和后端管控子系统;局端设备与分光器通信端口连接,分光器另一通信端口连接至局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分光器的监测端口连接至局端采集设备,局端采集设备另一端连接至后端管控子系统。
在一示例中,所述后端管控子系统还包括信息分析软件系统,布设于云端,包括分布存储在局端采样设备的用户通信线路信息数据库、安装与维护终端管理软件、局端统一网管软件和数据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在一示例中,通过局端采样设备获取局端设备的光信号或电信号,结合终端设备上报的数据,以此建立终端设备、局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对应关系,进而获取全网的业务通信线路连接关系,仅需在局端引入有源设备,无须对无源光交进行改造,全网部署的工程量小投资低;进一步地,基于线路占用标识判断线路是否存在业务光信号或电信号,以此对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存储的通线线路信息进行实时更新,避免线路信息错误长期累计,保证平台存储线路信息与实际线路信息一致,实现了全网光纤、电缆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光路或电路资源浪费,降低了光电线路维护的复杂性与维护成本。
(2)在一示例中,基于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生成逻辑ID,信息采样分析平台每次查询通信线路监测结果时,对比设备本次上报的逻辑ID与上次的逻辑ID,如不一致,可判断该设备板卡/端口发生了变动,无需按照当前设备的采样信息对通信线路信息进行更新,一方面保证了平台采集的通信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平台无需一一比对设备ID、端口序号、ODF端子信息等是否变化,降低了数据处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系统负荷。
(3)在一示例中,平台直接识别光功率变动标识,无需进一步比较前帧信号功率与当前帧信号功率是否发生变化,降低了平台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和成本。
(4)在一示例中,通过终端对平台分析出的通信线路信息进行路由处理,进一步对通信线路进行自动校验,保证了获取的通信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需人工到现场进行线路测试,降低了成本开销。
(5)在一示例中,终端设备基于含编码的握手信息进行校验,进而开设对应通信业务,保证了业务开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在一示例中,分光器兼容有两个监测端口,在通信线路光信号传输方向发生变化或者光信号传输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出射端始终能够提供两路传输路径,以同时兼容光信号传输功能以及光信号监测功能,提升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将该分光器入射端直接接入原通信线路或现有熔纤盘的进线口或出线口,能够基于原通信线路实现光信号传输与监测,适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改建场景。
(7)在一示例中,将分光器集成于熔纤盘中替换现有熔纤盘,使熔纤盘具有分光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在光信号传输路径改变或者光信号传输路径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对光信号的传输与监测,适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新建场景。
(8)在一示例中,通过局端采样设备实现了通信线路中的光信号采集与识别并传输至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并通过设置检测板,能实现对光纤的连接状态、光纤通路的质量和光纤损坏点进行直接检测,解决了光缆纤芯占用或空闲状态以及相邻光缆中空闲纤芯连接关系无法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中平台与局端采样设备、ODF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的初始化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的采样信息判断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示例的注册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示例光路开通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示例中的分光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示例中的熔纤盘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示例中的熔纤盘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示例中的局端采样设备电路原理图。
图中:分光器1、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第一连接光缆21、第一光纤接头22、第二连接光缆23、第二光纤接头24、第三连接光缆25、第三MPO光纤接头26、第四连接光缆27、第二MPO光纤接头28、熔纤盘本体3、熔接区31、盘纤体32、适配器33、第一光纤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一示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信息采样分析方法,方法执行主体为信息采样分析平台,信息采样分析平台上集成有纤芯分析软件,物理形态为x86服务器,用于分析线路占用状态。具体地,纤芯分析软件集中部署,通过IP网与局端采样设备连接,接收并记录定期测试结果;纤芯分析软件与平台的资源系统建立接口,可以查询资源中的光缆数据,接收光路开通纤芯预占和光路拆除纤芯释放的工单;还能够根据工单,下发指令给局端采样设备对指定纤芯进行测量,平台上的纤芯分析软件用于通信线路信息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的采样信息或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并进行光电转换处理的采样信息,采样信息包括时间戳信息、局端采样设备ID、逻辑ID及第一消息序列,逻辑ID为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的加密信息;第一消息序列包括板卡号、端口序号、ODF端子信息、局端收发标识、线路占用标识、信号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变动标识;同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时间戳信息、终端设备ID信息、终端收发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消息序列;
S12:根据线路占用标识、局端收发标识信息确定对应通信线路是否存在业务信号;其中,收发标识对应了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通过引入收发标识,能够更加精准对各个通信线路的占用状态进行准确判断。
S13:根据终端设备ID、局端采样设备ID建立局端采样设备对应的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路径映射关系,并提取预存储的ODF端子信息、纤芯物理连接信息以此获取实时通信线路信息;
S14:比较实时通信线路信息与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定位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中的错误信息并修正。
进一步地,本示例中采样信息是通过分光器分出的、不影响原业务光传输的部分光信号或者基于该光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一般占原业务光的1%-5%,优选为采样信息为3%业务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局端采样设备与局端设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且信息采样分析平台(以下统称为平台)存储有各局端采样设备与局端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局端采样设备ID与局端设备ID映射关系。具体地,每个局端设备上都对应设有局端采样设备,局端设备包括不限于ODF架等。本示例中,将局端采样设备采集的采样信息进行光电转换处理,即携带有当前局端设备的线路运行状态的采样信息能够以光或电两种形式传输至平台,在拓展全网架构多样性的同时,保证了网络的信息安全。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内设有终端采样软件,终端采样软件以插件等形式安装在家庭网关、IPRAN U等终端设备内,定时将终端正常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接收发送标识和时间戳信息封装在IP报文内,通过TCP/IP报文发送至平台。
进一步地,线路占用标识用于表征当前光路是否存在光信号。当局端采样设备经分光器接收到光信号时,进一步分析当前光信号功率等光属性参数,并将光信号数据内容加上机房ID、局端采样设备ID、ODF架、列、端子号、局端收发标识、时间戳信息、信号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变动标识封装在TCP/IP报文发送至平台;当局端采样设备经分光器未接收到光信号时,将光信号数据内容加上机房ID、局端采样设备ID、ODF架、列、端子号、局端收发标识、时间戳信息及重复的10101010封装在TCP/IP报文发送至平台,其中重复的10101010即表征当前线路无光信号的线路占用标识。
进一步地,步骤S13中平台根据终端设备ID、局端采样设备ID能够获取传输对应业务光的纤芯或纤芯-电缆之间跳接关系即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具体地,平台从局端采样设备提取某一个ODF端子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内容中是否为重复的“10101010”信息,判断该端子是否有光信号;同时根据收发标识,判断局端是接收还是发送;若提取到的数据包内容中不是重复的“10”信息,则分析信号内容的帧格式(MSTP、OTN、PON、以太网等),确定光路类型、设备标识、以太网地址、IP地址。同样地,平台对终端发送来的数据包进行同样的分析,并根据设备标识、IP地址等信息,建立局端和终端的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应关系,进一步根据预存储的ODF端子信息、纤芯的的物理连接关系形成完整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当然,实时通信线路信息还包括各通信光路或光电复合线路的占用状态,若该通信线路存在对应的业务光信号,则处于占用状态,表明当前通信线路开设有对应通信业务,不可拆除;若该通信线路不存在对应的业务光信号,则处于未占用状态,表明当前通信线路并未开设对应通信业务,可拆除重建,从而达到释放无效占用、提升光缆使用效率的目的。当应用本申请方法对现有网路进行改进时,仅需在局端引入有源设备(局端采样设备),无须对无源光交进行改造,全网部署的工程量小投资低,可行性高。
进一步地,平台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表明了各业务光纤ODF端子与ODF端子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在建网过程中不断收集更新。通过将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与上述实时通信线路信息进行比较,以更正平台存储的错误业务光线路信息,避免线路信息错误长期累计,保证平台存储线路信息与实际线路信息一致,实现了全网光纤、电缆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光路或电路资源浪费,降低了光电线路维护的复杂性与维护成本。
作为一选项,上述步骤S12、步骤S13可调换顺序执行,并不影响本申请线路占用状态实时分析结果。
在一示例中,局端采样设备与平台之间建立TCP短连接,为减少平台负荷,平台每次查询局端采样设备的监测结果后,都会断开连接,经过一个固定时间后再建立连接并查询。然而在光纤局端采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光缆割接、芯数变化等原因扩容/减少板卡、或者修改设备端口与ODF端子的对应关系。平台和局端采样设备运行过程中,平台不能判断已注册的设备是否出现了设备板卡或端口的变化。如果遇到设备扩容等情况,要么手工在平台删除设备,重新注册并初始化,人工工作量大;要么平台每次查询后都比较设备当前端口号、ODF端子号与上一次的记录是否一致,增加了系统负荷,本申请对上述情况进行了优化,如图3-4所示,执行主体为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初始化步骤: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初始化查询信息;接收并保存局端采样设备上报的初始化信息,并基于初始化信息中的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生成逻辑ID;其中,初始化查询信息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和局端采样设备ID。初始化信息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和内容。
S02:采样信息判断步骤: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并根据采样信息中的逻辑ID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板卡和/或端口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执行初始化步骤;若未发生变化,保存采样信息,执行通信线路信息判断步骤。优选地,本步骤中平台需先向局端采样设备向发送采样信息查询消息,局端采样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向平台上报采样信息。具体地,采样信息查询消息的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和逻辑ID;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的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逻辑ID和内容;内容为消息序列,包括板卡序号、端口序号、收发标识、功率变动标识、光功率信息等,其中光功率信息用16bit的二进制码表示,局端采样设备先将光功率数值转换为二进制再进行位移加密后传输至平台。
本示例中,在通信协议中除了设备ID作为唯一标识外,增加了逻辑ID,逻辑ID由设备ID、ODF标识、内容组成的多个字节的长字符串经哈希算法生成。平台每次查询监测结果时,设备都会上报自己的逻辑ID,平台对比设备本次上报的逻辑ID与上次的逻辑ID,如不一致,可判断该设备板卡/端口发生了变动,平台不记录本次轮询的结果,重新初始化该设备的信息,降低了数据处理工作量的同时降低了系统负荷。
进一步地,在上述初始化步骤前还包括S00注册步骤,即在平台添加局端采样设备,本示例中执行主体为平台,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001:平台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其中,注册请求信息的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和消息序列号。
S002:基于接收的注册应答信息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是否符合注册条件,若不符合,注册失败;反之,将局端采样设备ID写入设备列表,完成注册;其中,注册应答信息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和基于二层异或算法的校验码。
进一步地,平台判断是否符合注册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平台判断局端采样设备ID是否重复,若重复,不符合注册条件;若不重复,判断校验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将局端设备ID录入设备列表,并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注册成功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在执行步骤S00前,平台录入有合法IP地址列表,局端采样设备录入本机IP地址以及连接的ODF信息。
在一示例中,平台会定期轮询局端采样设备,在数据库中记录各端口的光功率信息用于分析,然而平台会监控并记录百万个端口功率信息,数据库独写操作非常频繁,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大,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基于上述信号分析方法的信号功率信息更新步骤,执行主体为平台,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
S22:判断当前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相较于前一帧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不执行任何操作;若变化,保存当前采样信息中信号功率信息。具体地,本申请在通信协议中增加了光功率变动标识4个bit,局端采样设备会比较本次光功率和上次光功率是否有变化,有变化时将光功率变动标识的4个bit上报为0001,无有变化时将光功率变动标识的4个bit上报为0000;平台直接识别光功率变动标识,为0001时才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为000时不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降低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和成本。
在一示例中,本申请方法还包括通信线路验证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并根据实时通信线路信息进行路由,进而验证实时通信线路信息是否正确。具体地,终端设备具体为具有路由功能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平台发送的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后,根据该通信线路信息涉及的纤芯进行路由处理,如通过向对应通信线路中的另一终端设备以心跳包的形式进行通信线路的路由,进一步对通信线路进行自动校验,保证了获取的通信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需人工到现场进行线路测试,降低了成本开销。
在一示例中,本申请方法还包括校验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上设有编码器,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开通对应业务所需的含编码的握手信息;
S32:基于含编码的握手信息与对应终端设备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开通对应业务,保证了业务开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验证不成功,表示当前其中一终端设备并不支持开设当前业务,或者平台与该终端设备之前的通信连接已断开。
将上述示例进行组合得到本申请方法优选示例,得到以平台作为执行主体的优选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注册请求信息;
S2’:基于接收的注册应答信息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是否符合注册条件,若不符合,注册失败;反之,将局端采样设备ID写入设备列表,完成注册;
S3’: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初始化查询信息;接收并保存局端采样设备上报的初始化信息,并基于初始化信息中的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生成逻辑ID;
S4’: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数据;
S5’:根据采样信息中的逻辑ID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板卡和/或端口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执行初始化步骤;若未发生变化,保存采样信息;
S6’:根据线路占用标识、局端收发标识信息确定对应通信线路是否存在业务信号;
S7’:根据终端设备ID、局端采样设备ID建立局端采样设备对应的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路径映射关系,并提取预存储的ODF端子信息、纤芯物理连接信息以此获取实时通信线路信息;
S8’:比较实时通信线路信息与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定位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中的错误信息并修正更新。
S9’:判断当前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相较于前一帧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不执行任何操作;若变化,保存当前采样信息中信号功率信息。
S10’:向终端设备发送实时通信线路信息,使终端设备执行通信线路验证步骤;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开通对应业务所需的含编码的握手信息,使终端设备执行校验步骤。
具体地,本申请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具备以下应用场景:
场景一:光路开通及路由校验场景。具体地,在光路开通过程中,平台的平台进行光路配线数据,发起校验工单(记载有对应光业务的光路连接信息及占用状态信息)到平台,平台立即对光路路由中所有的纤芯及检测端口发起状态征询,查看配线路由纤芯状态,如果路由状态均为空闲,提示光路路由配置的纤芯当前为空闲状态,具体空闲持续时间参数,确认可以开通;如果部分端口或纤芯状态为占用,对该纤芯和端口进行新的端口推荐,并反馈工单异常,要求资源重新配线。
场景二:资源巡检场景。具体地,在资源巡检过程中,根据巡检通信线路状态,与平台提供的资源占用情况进行比对,记录异常数据,用户资源数据稽核和清查。作为一选项,平台将当前通信线路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通信线路信息对对应纤芯线路进行路由巡检。
场景三:光路状态监测。具体地,在光路监测过程中,根据巡检光路路由中各段线路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光路的工作状态是否发生异常,记录异常数据,用户线路维护支撑。
场景四:光路开通外线回单校验。具体地,在光路开通过程中,外线装维开通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单校验;如果照单施工,回单校验通过;如果未照单施工,回单校验失败。
场景五:光路拆除、资源释放及外线回单测试。具体地,在光路拆除过程中,发起拆除工单到平台,平台对光路路由中所有的纤芯及检测端口发起状态征询,查看配线路由纤芯状态,如果路由状态均为空闲,即为可拆除光路。外线装维根据光路路由,进行现场拔纤拆除,施工后,在指定端子外接手持终端发送光脉冲进行复核,平台接收到光脉冲,与工单指定的光路路由进行比对,将结果返回平台。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发明构思,如图6所示,现以场景一具体光路开通应用为例说明本申请方法。光路开通前,平台会指定局向纤芯编码、ODF端子编码,平台获取光路开通工单后给出检测分析结果,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a)根据ODF端子i1、j1、i2、j2、i3的编码,查询关联的局端采样设备及端口;
b)根据采样信息,判断该纤芯内是否有光信号。均无光信号,纤芯的资源数据准确,返回OFD端子和局向纤芯编码列表,每个ODF端子和纤芯状态均为“空闲”;其中某一纤芯a两端的ODF端子x、y检测到光信号,其它ODF端子均无光,返回OFD端子和局向纤芯编码列表,其中纤芯a状态为“占用”、ODF端子x、y状态为“占用”,其它ODF端子和纤芯状态均为“空闲”;其中某一纤芯a一端的ODF端子x检测到光信号,其它ODF端子均无光,返回OFD端子和局向纤芯编码列表,其中纤芯a状态为“纤芯成端数据或局端采样设备数据有误”、ODF端子x状态为“占用”,其它ODF端子和纤芯状态均为“空闲”。
c)任意一个ODF端子检测到有光信号,向平台返回错误信息,由平台重新分配光路。
在一示例中,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信息采样分析的分光器,如图7所示,分光器1内设有分光器件,本示例中分光器件具体为光分路器芯片,用于将两路光信号一分为二,此时分光器1具体为PLC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光分路器芯片使95%-99%的通信光从一通信接口到达另一通信接口,并使1%-5%的通信光从一通信口到达另一监测端口,即对应地,此时分光器芯片上设有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
第一通信端口11作为分光器1的入射端时,对应地,此时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作为分光器1出射端;或第二通信端口13作为分光器1的入射端时,对应地,此时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作为分光器1出射端。具体地,分光器1的入射端即光信息输入端,出射端即光信息输出端,出射端包括用于光信息传输的通信端口以及用于光信息监测的监测端口。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将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设于分光器1的一端,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设于分光器1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当然作为一选项,也可将第一通信端口11与第二通信端口13,或第二监测端口14设于分光器1一端,另外两个端口设于分光器1另一端,即分光器1的外部端口结构可随意设置,仅需保证第一通信端口11有通信光信号输入时,95%-99%的通信光从第二通信端口13输出,用于光信号传输;对应1%-5%的通信光从第二监测端口14输出,用于光信号监测;或第二通信端口13有通信光信号输入时,95%-99%的通信光从第一通信端口11输出,用于光信号传输;对应1%-5%的通信光从第一监测端口12输出,用于光信号监测。
进一步地,光信号分配比由分光器件进行调整,使监测光缆对应的监测线路获取光信息占比为1%-5%,本示例优选监测线路获取光信息占比为3%,对应通信线路获取光信息占比为97%,能够在不影响正常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实现光信号的监测。
当第一通信端口11作为分光器1的入射端时,第一通信端口11与通信光缆a端连接;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作为分光器1的出射端,第二通信端口13与通信光缆b端连接,第二监测端口14与监测光缆连接,此时通信光缆a端、第一通信端口11、第二通信端口13、通信光缆b端形成新的通信线路,用于传输光信息;同时,通信光缆a端、第一通信端口11、第二监测端口14、监测光缆形成一监测线路,用于监测线路中是否存在光信号以及光损耗是否正常,以此获取各线路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通道是否出现故障,如光功率损耗超过阈值则对应线路出现故障,需及时排查处理。
当第二通信端口13作为分光器1的入射端时,第二通信端口13与通信光缆b端连接;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作为分光器1的出射端,第一通信端口11与通信光缆a端连接,第一监测端口12与监测光缆连接,此时通信光缆b端、第二通信端口13、第一通信端口11、通信光缆a端形成新的通信线路,用于传输光信息;同时,通信光缆b端、第二通信端口13、第一监测端口12、监测光缆形成一监测线路,用于监测线路中是否存在光信号以及光损耗是否正常,以此获取各线路的使用情况以及各通道是否出现故障,如光功率损耗超过阈值则对应线路出现故障,需及时排查处理。
若分光器初始定义的入射端与光信号传输方向不一致或光信号传输方向改变时,那么将分光器接入原通信线路后,即分光器第一通信端口、第二通信端口均与原通信线路中的通信光缆连接后,此时初始定义的监测端口将无法接收到信号,此时工作人员能够获知到实际通信线路光信号传输方向,为同时实现分光以及监测功能,此时仅需将初始未使用的监测端口接入监测线路即可实现光信号的监测,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另一示例中,分光器件具体为设置半反半透膜的分光片,本示例中分光器内具体设有两个分光片即第一分光片和第二分光片,当然,也可设置多个分光片进一步调节光信号分配比例。本示例中第一分光片、第二分光片的反射率为1%-5%,优选为3%;第一分光片、第二分光片的透射率为95%-99%,优选为97%。第一分光片的入射端为第一通信端口,第一分光片的反射端为第一监测端口;第二分光片的入射端为第二通信端口,第二分光片的反射端为第二监测端口,且两个通信端口串接于通信光缆中,监测端口与监测光缆连接;第一通信端口11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监测端口14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或第二通信端口13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监测端口12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
更为具体地,第一分光片、第二分光片以及两个通信端口处于同一轴线上,且两个分光片相较于该轴线倾斜设置,两个监测端口的轴线与对应的通信端口的轴线相对于对应分光片的中垂线对称,即第一监测端口的轴线与第一通信端口的轴线相对于第一分光片的中垂线对称,即第二监测端口的轴线与第额通信端口的轴线相对于第二分光片的中垂线对称。此时,当光信号从第一光通信接口入射时,光信号经过第一分光片反射3%的光信号经第一监测端口射出,剩余97%的光信号通过第二通信端口出射;同理,当光信号从第二光通信接口入射时,光信号经过第二分光片反射3%的光信号经第二监测端口射出,剩余97%的光信号通过第一通信端口出射。
上述两个示例中分光器兼容有两个监测端口,在通信线路光信号传输方向发生变化或者光信号传输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出射端始终能够提供两路传输路径(通信端口、监测端口),以同时兼容光信号传输功能以及光信号监测功能,提升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将该分光器1入射端直接接入现有光通信线路或现有熔纤盘的进线口或出线口,能够基于现有通信线路实现光信号传输与监测,适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改建场景。
在一示例中,第一通信端口11连接有第一连接光缆21,优选第一连接光缆21与通信光缆熔接,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光损耗。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光缆21上设有第一光纤接头22,优选为光纤接头的公头,此时通信光缆上对应设有与该公头适配的母头,将公头插接至母头中,进而实现第一连接光缆21与通信光缆的连接,整个连接过程简单方便。
在一示例中,第二通信端口连接有第二连接光缆,优选第二连接光缆23与通信光缆熔接,最大程度降低光损耗。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光缆23上设有第二光纤接头24,优选为光纤接头的公头,此时通信光缆上对应设有与该公头适配的母头,将公头插接至母头中,进而实现第二连接光缆23与通信光缆的连接,整个连接过程简单方便。
在一示例中,光纤接头为SC光纤接头、FC光纤接头、LC光纤接头、ST光纤接头中的任意一种,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
在一示例中,第一监测端口12连接有第一MPO型尾纤,包括迪第三连接光缆25和第一MPO光纤接头26;第二监测端口14连接有第二MPO型尾纤,包括迪第四连接光缆27和第二MPO光纤接头28,通过过引入MPO型连接光缆利于高密度集成光纤线路环境中光缆信息监测,简化光纤网络线路布局。作为一优选,第一MPO光纤接头26、第二MPO光纤接头28集成于熔纤盘侧面,便于实现分光光纤的进出光缆和跳纤。
将上述示例进行组合,得到光纤通信网络改建场景下的优选示例A,此时分光器1的第一通信端口11连接有第一尾纤,第一尾纤为第一连接光缆21及第一光纤接头22,第一光纤接头优选为光纤接头的公头;第二通信端口连接有第二位尾纤,第二尾纤为第二连接光缆23及第二光纤接头24,第二光纤接头优选为光纤接头的公头;两个监测端口连接有MPO型尾纤。作为一种使用场景,将分光器1的第一光纤接头22的公头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33连接,此时熔纤盘进线口的光纤与通信光缆(入射光缆)连接,并将分光器1的第二光纤接头24的公头与通信光缆(出射线缆)连接,将MPO光纤接头与监测线缆上的对应光纤接头连接,即完成原有通信网络的改建,此时入射线缆经熔纤盘进线口、出线口、第一通信端口、第二通信端口与出射线缆连接,形成新的通信线路,同时入射线缆经熔纤盘进线口、出线口、第一通信端口、分光器1的监测端口与监测线缆连接,形成新的监测线路,以将原有单路信息传输路径(入射光缆与出射光缆连接形成的路径)改建为兼容光信息传输与监测功能的两路传输路径。
在另一示例中,将上述示例进行组合,得到光纤通信网络改建场景下的优选示例B,此时分光器1的第一通信端口11连接有第一连接光缆,第二通信端口13连接有第二连接光缆,两个监测端口连接有MPO型尾纤。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光信息采样分析的熔纤盘,熔纤盘本体3内设有上述任一示例或多示例组成形成的用于光信号探测的分光器。具体地,熔纤盘本体3具体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包括盘纤体32、熔接区31,盘纤体上设有压线柱,压线柱外壁上设有橡胶防滑垫,且橡胶防滑垫波浪形设置;盘纤体32为圆形或椭圆形,以此避免光纤断裂;下层为与熔纤盘本体3结构适配的腔体,用于存放冗余线缆;熔纤盘包括进线口和出线口,出线口设有适配器33,用于与光纤接头连接。原通信线路中剥除光缆外护套后第一光纤4(通信光缆中的光纤)经熔纤盘的进线口进入熔纤盘内部,第一光纤4与第一通信端口或者第二通信端口连接。
在一示例中,适配器33相较于熔纤盘本体水平面倾斜设置,如与水平面呈20°斜角设置,以此保光纤的弯曲曲率半径,以此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当剥除通信光缆外保护套的第一光纤与第一通信端口11连接时,此时分光器1的第二通信端口13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33如光纤法兰盘连接;分光器1的两个监测端口连接有MPO型尾纤,熔纤盘侧面设于放置MPO光纤接头的通槽,使MPO光纤接头能够显露于熔纤盘外侧面,便于接线。如图9所示,当第一通信端口11作为输入端时,即此时光信号经熔纤盘的进线口端输入,此时通信光缆a端、第一光纤4、第一连接光缆21、第一通信端口11、第二通信端口13、第二连接光缆23、适配器33、通信光缆b端连通,形成光信息传输路径;通信光缆a端、第一光纤4、第一连接光缆21、第一通信端口11、第二监测端口14、第四连接光缆27、第二MPO光纤接口28、监测光缆连通,形成新的光信息监测路径。
当光信号传输方向发生变化或初始设定的光信号传输方向与实际光信号传输方向不符时,如图7所示,即此时光信号经熔纤盘的出线口端的适配器输入,此时通信光缆b端、适配器33、第二连接光缆23、第二通信端口13、第一通信端口11、第一连接光缆21、第一光纤4、通信光缆a端连通,形成新的光信息传输路径,通信光缆b端、适配器33、第二连接光缆23、第二通信端口13、第一监测端口12、第三连接光缆25、第二MPO光纤接口26、监测光缆连通,形成新的光信息监测路径。
综上,当光信号传输方向发生变化或初始设定的光信号传输方向与实际光信号传输方向不符时,此时仅需将分光器1中初始未使用的监测端口接入监测光缆即可同时实现光信号传输与监测。
本示例将分光器1集成于熔纤盘中替换现有熔纤盘,使熔纤盘具有分光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在光信号传输路径改变或者光信号传输路径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对光信号的传输与监测,适用于光纤通信网络的新建场景。
在一示例中,第一光纤与第一通信端口或第二通信端口的连接光缆熔接,如图8-9所示,第一光纤4与第一连接光缆直熔连接,在最大程度降低光损耗同时能够降低系统成本开销。在一示例中,适配器33与连接光缆一端熔接,连接光缆另一端与分光器1对应端口熔接。
在一示例中,一种熔纤盘,其包括熔纤盘本体3和熔接区31,熔纤盘本体3内设有分光单元,分光单元集成有12个如优选示例B所述的分光器;熔纤盘为12芯熔纤盘,经熔纤盘的进线口进入的12芯光纤(或12根光纤)与第一连接光缆21或第二连接光缆23经熔接区连接,此时连接光缆均为12芯连接光缆;当12芯光纤与第一连光缆21中各纤芯一一对应熔接时,第二连接光缆23中各纤芯与熔纤盘出线口的各适配器33一一对应连接;当12芯光纤与第二连接光缆23中各纤芯一一对应熔接时,第一连光缆21中各纤芯与熔纤盘出线口的各适配器33一一对应连接。当然,分光单元中分光器的数量以及熔纤盘类型(根据纤芯数量划分的类型)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替换,并不限定只能使用12个分光器以及12芯熔纤盘。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用于信息采样分析的局端采样设备,包括上述的分光器,如图10所示,还包括若干采样板,采样板通过光纤或电缆连接分光器,采样板用于预处理光信号和/或电信号;采样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背板,背板用于收集和转发采样板采集的信号;背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主控板;主控板连接有通信装置,主控板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到以太网;局端采样设备还包括检测板,检测板与背板信号相连,检测板通过光纤与采样板信号相连。具体地,局端采样设备有物理接口(串口或LAN口),可以通过pc直连登录(远程登录),能录入并保存每个光端口连接的ODF端口号;有不少于2个网络接口(LAN口),可通过IP网与平台连接。局端采样设备能够定期接收分光器分离出来的业务光,判断是否有光信号,并将接收时间、收发标识、ODF端子信息、光功率等封装在IP报文里发送给平台。当然作为一选项,局端采样设备能够接收平台的指令,主动对指定纤芯做光信号和光衰测试。
进一步地,安装在中心机房和各地远端机房的的多台局端采样设备构成串联拓扑结构,相邻串联的光缆内部多根纤芯通过光纤配线架ODF上的熔纤盘互连,从熔纤盘引出的分光检测光纤送到局端采样设备;各局端采样设备都通过机房以太网接口与平台连接,多根纤芯互连状态的数据就可以上报并存储到平台服务器,各地区所有光缆的空闲光纤互连状态的数据都通过同样方式检测并上报存储到平台服务器,实现全网光纤资源的清查与统一管理。
具体地,采样板包括多个多芯光纤连接器MPO,多芯光纤连接器MPO通过光纤与分光器和检测板光连接。采样板包括光电转换阵列、放大电路、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路、主处理器FPGA;多芯光纤连接器连接光电转换阵列,光电转换阵列连接可变增益电路,可变增益电路连接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路,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连接主处理器FPGA。还包括多个模拟开关,模拟开关用于选通多个光电信号源,可变增益电路连接有增益控制电路,增益控制电路与处理器FPGA相连,可变增益电路一端与光电转换阵列相连,可变增益电路的另一端通过模拟开关与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采样板用于预处理光信号,多个采样板连接至背板。背板用于收集和转发采样板采集的信号;背板将采样板的信号转发给主控板;主控板连接有通信装置,主控板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到以太网;主控板包括多路光功率和光编码数据数据接收和存储单元、多路光功率对比分析和故障光路定位单元、检测板光编码控制电路、报警单元、处理器;多路光功率和光编码数据数据接收和存储单元、多路光功率对比分析和故障光路定位单元、检测板光编码控制电路、报警单元、通讯单元与处理器信号相连。
进一步地,检测板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连接有光源驱动电路,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有激光器;检测板包括包括光交叉网络OXC,光交叉网络OXC通过光路连接激光器和采样板上的多芯光纤连接器MPO。
可选的,可以在检测板上设置有OTDR光时域分析模块,OTDR光时域分析模块与控制电路信号相连,OTDR光时域分析模块与光交叉网络OXC光连接,OTDR光时域分析模块用于检测光纤损坏点。
更为具体地,检测板包括光交叉网络(OXC)、监控专用波长(1625nm)的激光器和控制电路、选配的OTDR光时域分析模块等。通过光交叉网络(OXC)在选定的空闲光纤中插入特定的光脉冲编码。局端光信号采样设备通过检测光编码来识别空闲光纤的连接关系,实现对全网所有空闲光纤的编码登记,方便光纤资源统一调度。如果把插入光脉冲编码切换成OTDR检测信号,可实现插入光纤光接头或断点位置的精确定位,进一步提升光纤维护管理的精度。
可选的,可以将分光器采集到的电信号直接连接到可变增益电路。
在实际工程中,作为一选项,可以设置手持光源,手持光源可以发出检测板一样的光信号,配合工人对光纤进行检测。手持光源包括激光器、脉冲光编码产生电路和驱动电路,脉冲光编码产生电路通过驱动电路与激光器信号相连,手持光源包括通信模块,手持光源通过通信模块与主控板通信连接。
具体运行过程,分光器采集到光信信号发送到多芯光纤连接器MPO,多芯光纤连接器MPO转发到光电转换阵列,光电转换阵列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转换阵列可以一个光电器件检测一路光纤上上下通路的光。然后经过可变增益放大到合适的强度,经过模拟开关输送到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路,光功率和光编码检测电路对信号进行光功率和编码信息分解出来后通过主处理器FPGA转发到背板。背板将信号发送到主控板,主控板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多路光功率对比分析和故障光路定位单元、检测板光编码控制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光纤的连接状态和连接质量,并以TCP报文形式发送到平台。
检测时,检测板通过光源驱动电路驱动激光器发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光信号,通过光交叉网络OXC传送到多芯光纤连接器MPO,然后通过多芯光纤连接器MPO传输到光纤中,进而光信号输送到光纤连接的另一端,被另一个局端信号采样设备检测到,这样通过多个局端采样设备配合起来,就能实现整个网络的光纤资源状态检测;实现了光纤通路中的光信号采集和识别,并能通过通信设备传送到网络上;并通过设置检测板,能实现对光纤的连接状态、光纤通路的质量和光纤损坏点进行直接检测;解决了光缆纤芯占用或空闲状态以及相邻光缆中空闲纤芯连接关系无法检测的问题。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其包括上述分光器或具备分光器的熔纤盘,还包括上述局端采样设备,以及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和后端管控子系统;局端设备与分光器光纤端口连接,分光器另一通信端口连接至局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分光器的监测端口连接至局端采集设备,局端采集设备另一端连接至后端管控子系统。其中,后端管控子系统优选数据处理能力强的PC机。
进一步地,后端管控子系统还包括信息分析软件系统,布设于云端,包括分布存储在局端采样设备的用户通信线路信息数据库、安装与维护终端管理软件、局端统一网管软件和数据库。其中,信息分析软件系统通过网络与局端采样设备信号相连;信息分析软件系统通过网络与安装与维护终端管理软件信号相连。整个信息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存储和处理光纤的资源管理,并能方便工作人员查询和施工,实现全网光纤资源的统一管理,降低了光网络维护的复杂性;降低了光网络维护中监测光纤的成本。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替代,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执行主体为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包括通信线路信息判断步骤:
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的采样信息或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经分光器分光处理并进行光电转换处理的采样信息,采样信息包括时间戳信息、局端采样设备ID、逻辑ID及第一消息序列,逻辑ID为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的加密信息;第一消息序列包括板卡号、端口序号、ODF端子信息、局端收发标识、线路占用标识、信号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变动标识;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时间戳信息、终端设备ID信息、终端收发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消息序列;
根据线路占用标识、局端收发标识信息确定对应通信线路是否存在业务信号;
根据终端设备ID、局端采样设备ID建立局端采样设备对应的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路径映射关系,并提取预存储的ODF端子信息、纤芯物理连接信息以此获取实时通信线路信息;
比较实时通信线路信息与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定位预存储的通信线路信息中的错误信息并修正;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初始化步骤:向局端采样设备发送初始化查询信息;接收并保存局端采样设备上报的初始化信息,并基于初始化信息中的局端采样设备ID、ODF标识、第一消息序列经哈希算法加密处理后生成逻辑ID;平台对比局端采样设备本次上报的逻辑ID与上次的逻辑ID,如不一致,判断该局端采样设备板卡/端口发生了变动,平台不记录本次轮询的结果;
采样信息判断步骤: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并根据采样信息中的逻辑ID判断局端采样设备板卡和/或端口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执行初始化步骤;若未发生变化,保存采样信息,执行通信线路信息判断步骤;采样信息查询消息的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和逻辑ID;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的报文依次包括TCP报文头、消息类型、消息序列号、局端采样设备ID、逻辑ID和内容;内容为消息序列,包括板卡序号、端口序号、收发标识、功率变动标识、光功率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信号功率信息更新步骤:
接收局端采样设备发送的采样信息;
判断当前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相较于前一帧采样信息中的信号功率变动标识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若未变化,不执行任何操作;若变化,保存当前采样信息中信号功率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校验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开通对应业务所需的含编码的握手信息;
基于含编码的握手信息与对应终端设备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开通对应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信线路验证步骤,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接收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发送的实时通信线路信息,并根据实时通信线路信息进行路由,进而验证实时通信线路信息是否正确。
3.一种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平台包括分光器、局端采样设备,还包括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和后端管控子系统;局端设备与分光器通信端口连接,分光器另一通信端口连接至局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分光器的监测端口连接至局端采集设备,局端采集设备另一端连接至后端管控子系统;
所述分光器内设有分光器件,用于将至少两路光信号一分为二;分光器件上设有第一通信端口、第一监测端口、第二通信端口、第二监测端口;
第一通信端口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二通信端口、第二监测端口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或第二通信端口作为分光器的入射端,第一通信端口、第一监测端口对应作为分光器的出射端;
通信端口与通信光缆连接,监测端口与监测光缆连接,且分光器出射端对应的通信端口获取的光信号占比为95%-99%;
熔纤盘包括熔纤盘本体,熔纤盘本体内设有用于光信号探测的分光器,经熔纤盘的进线口进入的第一光纤与分光器的第一通信端口或第二通信端口连接;
当第一光纤与第一通信端口连接时,第二通信端口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连接;当第一光纤与第二通信端口连接时,第一通信端口与熔纤盘出线口的适配器连接;
局端采样设备包括若干采样板,采样板通过光纤或电缆连接分光器,采样板用于预处理光信号和/或电信号;采样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背板,背板用于收集和转发采样板采集的信号;背板通过电缆信号连接有主控板;主控板连接有通信装置,主控板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到以太网;局端采样设备还包括检测板,检测板与背板信号相连,检测板通过光纤与采样板信号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信息采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管控子系统还包括信息分析软件系统,布设于云端,包括分布存储在局端采样设备的用户通信线路信息数据库、安装与维护终端管理软件、局端统一网管软件和数据库。
CN202210604079.3A 2022-05-30 2022-05-30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Active CN115021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4079.3A CN11502180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US18/143,705 US20230388013A1 (en) 2022-05-30 2023-05-05 Information sampling analysis method, optical splitter, fiber splice tray, local side sampling equipment, and platfor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4079.3A CN11502180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805A CN115021805A (zh) 2022-09-06
CN115021805B true CN115021805B (zh) 2024-02-09

Family

ID=8307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4079.3A Active CN115021805B (zh) 2022-05-30 2022-05-30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88013A1 (zh)
CN (1) CN1150218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96A (zh) * 2011-11-28 2012-04-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端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
CN103297123A (zh) * 2013-06-25 2013-09-11 王健 光分路器监控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80810A (zh) * 2019-07-31 2019-10-25 广州芯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CN112583481A (zh) * 2020-12-30 2021-03-30 王健 光缆纤芯光信号采集装置、资源检测设备和平台
CN113973240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216391010U (zh) * 2021-12-08 2022-04-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资源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96A (zh) * 2011-11-28 2012-04-1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端监控的光线路保护系统
CN103297123A (zh) * 2013-06-25 2013-09-11 王健 光分路器监控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380810A (zh) * 2019-07-31 2019-10-25 广州芯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有源wdm波分系统
CN113973240A (zh) * 2020-07-24 2022-01-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83481A (zh) * 2020-12-30 2021-03-30 王健 光缆纤芯光信号采集装置、资源检测设备和平台
CN216391010U (zh) * 2021-12-08 2022-04-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资源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88013A1 (en) 2023-11-30
CN115021805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0370B (zh) 一种对pon终端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52393B (zh) 一种具有光纤自动切换单元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
CN103338068B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并行光信号的分光监测装置
JP2000183821A (ja) 光伝送路の監視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5634605A (zh) 快速收集光纤互连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84779B (zh) 集中测量装置、故障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3166699A (zh) 无源光网络中分光器后光纤故障定位的方法与系统
US6917763B1 (en) Technique for verifying fiber connectivity in a photonic network
KR20070013301A (ko) 수동 광통신망에서 광통신망 장치에 대한 원격 액세스 방법
EP2887566A1 (en) An opt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a splicing handheld device, a kit for an opt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ing of an opt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4935379A (zh) 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CN105871604A (zh) 一种光纤衰耗全程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2104422B (zh) 无源光网络光路质量监控系统和方法
CN215010254U (zh) 光缆纤芯光信号采集器和装置、资源检测设备
US201303437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optical fibers
CN112583481A (zh) 光缆纤芯光信号采集装置、资源检测设备和平台
CN115021805B (zh) 信息采样分析方法、分光器、熔纤盘、局端采样设备及平台
CN106506069B (zh) 光线路终端、光收发模块、系统以及光纤检测方法
KR20110061254A (ko) 수동형 광가입자 망에서의 광선로 감시장치 및 감시방법
US20240014896A1 (en) Optical splitting apparatus, optical splitting syste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nd optical fiber fault detection method
JP2010154404A (ja) 加入者宅側光回線終端装置
CN110099315B (zh) 一种对pon网络中资源检测的装置
US652243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cal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bers in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CN107078793A (zh) 一种光纤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08727B1 (ko) 실시간 선로 번호 정보를 제공하는 광분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네트워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