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1249A -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1249A
CN115021249A CN202210717138.8A CN202210717138A CN115021249A CN 115021249 A CN115021249 A CN 115021249A CN 202210717138 A CN202210717138 A CN 202210717138A CN 115021249 A CN115021249 A CN 115021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valent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equipment
equivalence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71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宁
马琳琳
蒋哲
武诚
郝旭东
赵康
邢法财
杨冬
张志轩
李新
程定一
乔立同
刘文学
张冰
汪挺
李常刚
叶华
马欢
王小波
李山
房俏
�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7171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1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1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1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等值方法领域,提供了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与静态负荷整体响应特性;基于原始设备响应特性及数学模型在仿真系统中搭建一体化模型,使一体化模型响应特性与原始设备相拟合;通过计算获得设备控制参数以完成对原始设备的等值。其中,所述等值工作的关键在于一体化建模与模型控制参数的获取,一体化建模需要先获取分布式光伏设备和静态负荷的整体响应特性。本发明所建立的一体化模型响应特性与实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更为接近,并且将负荷也纳入等值节点,等值后系统中节点更加简单,设备模型更加简单参数更少,能够有效提高仿真计算速度。

Description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等值方法领域,尤其涉及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虽然有光伏发电模型,但现有模型的建立是根据光伏系统的详细物理模型建立,其中包括大量复杂模块与参数,这样复杂的模型虽然可以适用于对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工程仿真计算,但对于分布式设备仿真而言,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使用的光伏设备模型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其响应特性与负荷更加接近,且通常只含与有功功率相关的控制环节,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使用的光伏模型相较于实际应用于现场的分布式光伏设备,其结构过于复杂,反而使仿真系统中光伏模型与实际设备的响应特性难以拟合。
(2)分布式光伏因其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在进行工程仿真时需要向系统中增加大量分布式光伏节点,如果在这些节点上均使用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现存的光伏模型,不仅新增的大量节点会延长仿真计算时间,其复杂的结构与大量参数将会进一步增加了仿真需要的时间,降低了仿真计算效率。
(3)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的聚合等值通常通过计算获取等值设备的控制参数,实现等值设备对原始设备外特性曲线的拟合。但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使用的光伏模型含有大量控制参数,在进行分布式光伏的等值聚合时,一方面需要从中辨识对响应特性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另一方面需要等值的控制参数很多,难以计算,给分布式光伏的等值聚合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使用的光伏模型无法很好地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仿真计算,也难以进行分布式光伏的等值聚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其将静态负荷也并入等值节点,通过一体化自建模的方式,使等值设备可以较好拟合原始设备响应特性,以适用于分布式光伏设备的仿真计算,并进一步减少等值后系统中的节点数量,提高仿真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
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包括:
原始响应特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
等值模块,用于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建立区域总体响应特性的数学模型,使得仿真计算结果能够更好地和实际户用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外特性曲线结果拟合,可以适用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对分布式光伏的仿真计算,并且比起目前应用的光伏设备模型结构更加简单,参数更少,因此进行仿真计算的耗时更短。
(2)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光伏与静态负荷一体化等值,由于实际使用的分布式光伏的响应特性与静态负荷接近,且分布式光伏通常设置在低压配网的用户侧,在用户端通过逆变器直接并网;而用户侧的负荷通常以静态负荷为主,因此可以考虑通过一体化建模的方法进行等值,在能够较好拟合实际设备外特性曲线的前提下完成聚合等值,且将静态负荷也并入等值节点,进一步减少了等值后系统内的节点数量,降低了仿真计算压力,提高了仿真效率。
(3)本发明为拟合等值设备与原始设备外特性曲线,选取了数学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变量作为一体化模型控制参数,并根据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对控制参数进行设置,以完成分布式光伏的等值聚合,相比于目前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如PSASP使用的光伏模型,需要计算调整的控制参数更少,等值聚合过程更加简单。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系统暂态特性自定义建模与的等值方法流程图;
图2为目前PSASP使用模型响应特性与实际设备响应特性对比;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原始系统单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值系统单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原始系统中变压器有功功率响应特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体化建模等值模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值后变压器有功功率响应特性与等值前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的整体思想为:获得实际运行时分布式光伏设备与静态负荷的响应特性;根据获取的实际数据,结合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模型拟合原始设备响应特性,并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调整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使得原始系统中分布式光伏与静态负荷等值成一个节点,且使等值设备仿真结果与原始设备相拟合。
其中,所述一体化建模等值方法的工作过程包括:
获取原始系统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和静态负荷的总体响应特性,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选取数学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变量作为模型控制参数;按损耗一致的原则对原始系统中的线路进行静态等值,以尽可能消除线路损耗带来的影响;基于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进行一体化自建模,通过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获得相关等值参数,使所建模型与获取区域实际的外特性曲线相拟合,以达到等值聚合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
步骤2: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根据厂家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功率控制策略,以华为、锦浪等厂家的设备为代表:当电压发生异常后,在保证输出电流不超标的情况下,有功功率维持在某一固定值,且最大可与故障前功率相同,可以保证设备在故障过程中继续为电网提供有功支撑,保护电网,无功功率始终为零,其响应特性与目前PSASP使用的光伏模型响应特性对比如图2所示。
针对该类分布式光伏,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ASP中,通过PSASP的UDM程序进行一体化建模等值。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所述步骤1中,所述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采用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有功功率的外特性曲线。
考虑到分布式光伏只拥有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而无功功率始终为0,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只拟合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有功功率的外特性曲线。
为获取区域内分布式光伏与静态负荷总体响应特性,在PSASP中搭建了如图3所示的原始系统,其中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将变压器上监测所得的有功功率作为原始设备的响应特性,最终获得的响应特性如图5所示。
表1设备参数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071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步骤2中,设备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为:
分布式光伏的响应特性参考暂态特性,当电压跌落至预设的保护阈值以下时,分布式光伏发出的有功功率按预设的控制策略跌落至正常运行时的50%,故障清除电压恢复时,如果故障时间少于分布式光伏设置的切机时间,则有功功率恢复初始正常水平;如果故障时间长于分布式光伏设置的切机时间,则设备切机。
将用户端静态负荷视作恒阻抗负荷,则设备响应特性的数学模型一体化模型有功出力的表达式为:
P=PG-PR
式中,PG是分布式光伏有功出力,PR是静态负荷有功功率;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072
式中,P0是分布式光伏额定出力,U为负荷端电压,R为负荷电阻。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步骤2中,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中:
通过自建模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模型,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化建模通过PSASP自带的UDM完成,建立的模型如图6所示,所述模型包括以下模块:
静态负荷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和数据转换与监测模块;
所述静态负荷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静态负荷有功功率响应特性;
所述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响应特性;包含正常运行状态、暂态过程、切机状态三种计算逻辑,其中暂态过程的进入和退出由电压识别模块控制,切机状态的启停由分布式光伏切机保护模块控制;
所述数据转换与监测模块用于通过计算变换,将静态负荷有功功率控制模块、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气量结果最终转化为有功电流的实部和虚部,以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如PSASP中实现仿真计算并监测设备有功功率。
其中,所述电压识别模块:通过比较环节判断系统电压所在区间判断是否进入暂态过程;当机端电压低于预设电压保护阈值时,该模块动作,将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控制模块调整为暂态响应特性,并启用相应计算逻辑;
所述分布式光伏切机保护模块:当电压跌落持续时间超过保护设置时限时,实现分布式光伏切机保护,将分布式光伏有功功率控制模块调整为切机状态,并启用相应计算逻辑。
本实施例通过建模等值工作,获取等值前设备有功功率响应特性;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以拟合原始设备响应特性,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设置等值模型控制参数;对原始系统网络进行静态等值,将一体化等值模型接入建立等值系统,减少仿真计算过程中需要计算的节点数量,提高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计算的效率。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步骤2中,由于一体化建模后设备的有功功率包含分布式光伏和静态负荷两部分,因此需要设置一体化模型的等值设备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实际出力、以及静态负荷与分布式光伏的比例,一体化等值模型控制参数见表2所示。
表2一体化等值模型控制参数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091
模型的控制参数设置过程为:
采用累加法获取一体化模型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与实际出力,由于分布式光伏与静态负荷的有功功率流向相反,因此在累加时将静态负荷的相关参数设定为负数。
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原始设备中负荷总出力与等值设备出力的比值,将该值设置为一体化模型中的负荷比例。
Pn=∑PGn-∑PR
Sn=∑SGn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092
式中,Pn、Sn分别为使用一体化模型的等值设备的额定功率、额定容量;PGn、PR分别为分布式光伏与恒阻抗负荷的额定功率;SGn为分布式光伏额定容量;rR为等值设备有功出力中恒阻抗负荷比例。
考虑到分布式光伏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发生相同故障时不同设备电压跌落情况不同,通过手动计算获得等值设备参数存在误差,因此通过PSO寻优的方式,将计算所得参数作为初值,将等值后与等值前有功功率响应特性的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值,经过迭代寻优获得可以使误差最小的等值设备参数。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步骤2中,所述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时,采用网络静态等值的方式,具体为:
由于分布式光伏设备数量多,分布广,原始设备所在的配电网络通常较为复杂,因此需要通过Ward等值进行网络静态等值,保证等值前后网络上有功功率损耗一致,提高等值结果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网络静态等值的方法为:
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基本运行方式,通过潮流计算确定全网络各节点的复电压;选取内部系统的范围和确定边界节点,然后对下列矩阵进行高斯消元,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101
该矩阵代表进行等值的静态系统内部系统范围与确定的边界节点,其中,YBB为系统边界自导纳;YEE为系统外部系统自导纳;YEB与YBE为系统边界与外界互导纳,二者方向不同。
消去外部系统,保留边界节点,得到仅含边界节点的外部等值导纳阵。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102
计算出分配到边界节点上的注入功率增量,并将其加到边界节点原有注入上,得到边界节点的等值注入PEQ+jQEQ
由于分布式光伏数量众多,涉及的低压配电网络结构庞大而复杂,通过手动计算进行静态等值工作量巨大,难以完成,因此需要一个计算程序,获取原始网络潮流计算结果后填入算式自动进行计算,以获得Ward静态等值结果。
将一体化模型和静态等值结果代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进行暂态仿真计算,表3为PSASP中暂态稳定仿真计算的故障参数;前后设备响应特性是否一致。
表3暂态稳定仿真计算的故障参数
Figure BDA000371004279000011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值系统单线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等值后变压器处有功功率响应特性与等值前的结果对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的响应特性可以是按如华为、锦浪等厂家提供的功率控制策略变化,也可以是按其他厂家分布式光伏的功率控制策略变化;负荷除恒阻抗负荷外,也可以是恒电流负荷、恒功率负荷这些静态负荷;本实施例中建立的一体化模型可以通过修改模块与参数,实现对使用其他功率控制策略的分布式光伏与其他类型静态负荷的等值,并可以扩展无功功率的响应特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包括:
原始响应特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
等值模块,用于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中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中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
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采用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有功功率的外特性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数学模型通过分布式光伏有功出力和静态负荷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构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值设备控制参数包括一体化模型的等值设备的额定功率、额定容量、实际出力以及静态负荷与分布式光伏的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模型的等值设备的额定功率通过分布式光伏与恒阻抗负荷的相关参数采用累加法得到;
所述一体化模型的等值设备的额定容量通过分布式光伏额定容量累加得到;
所述静态负荷与分布式光伏的比例通过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原始设备中负荷总出力与等值设备出力的比值得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时,通过PSO寻优的方式,将计算所得参数作为初值,将等值后与等值前有功功率响应特性的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值,经过迭代寻优获得误差最小的等值设备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时,采用网络静态等值的方式,具体为:
通过潮流计算确定全网络各节点的复电压;选取内部系统的范围和确定边界节点,然后进行高斯消元消去外部系统,保留边界节点,得到仅含边界节点的外部等值导纳阵;
计算出分配到边界节点上的注入功率增量,并将其加到边界节点原有注入上,得到边界节点的等值注入。
8.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始响应特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
等值模块,用于基于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和设备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体化等值模型,设置等值设备控制参数进行等值聚合,得到等值后分布式光伏设备响应特性,将等值后和原始分布式光伏设备的响应特性进行拟合,判断等值前后响应特性是否一致,若一致,接入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否则重新计算等值设备控制参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中的步骤。
CN202210717138.8A 2022-06-23 2022-06-23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021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7138.8A CN115021249A (zh) 2022-06-23 2022-06-23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7138.8A CN115021249A (zh) 2022-06-23 2022-06-23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1249A true CN115021249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7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7138.8A Pending CN115021249A (zh) 2022-06-23 2022-06-23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12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0175A (zh) * 2022-12-05 2023-05-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配电网系统的等值建模求解方法及装置
CN116760126A (zh) * 2023-08-22 2023-09-15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功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0175A (zh) * 2022-12-05 2023-05-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配电网系统的等值建模求解方法及装置
CN116090175B (zh) * 2022-12-05 2023-10-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配电网系统的等值建模求解方法及装置
CN116760126A (zh) * 2023-08-22 2023-09-15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功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60126B (zh) * 2023-08-22 2023-11-10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功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21249A (zh) 考虑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暂态特性等值方法及系统
CN113036772B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拓扑电压调节方法
CN111884259B (zh) 一种考虑系统小干扰稳定特性的场站级风电机组等值方法
CN108616124B (zh) 基于有序二元决策图的配电网重构计算方法
CN114094592A (zh) 电网紧急切负荷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1791A (zh) 一种基于物理信息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332277B (zh) 一种考虑源储荷运行特性的有源配电网孤岛运行方法
CN106786597B (zh) 电网故障修复策略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3890039B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潮流调度优化方法
Radatz et al. Advances in OpenDSS smart inverter modelling for quasi-static time-series simulations
CN115561668A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797906B (zh) 风电基地最大装机容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97905B (zh) 一种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49979B (zh) 双馈风电机组弱电网工况下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991732B (zh) 分布式配电网双目标电压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90719B (zh) 一种微电网电池储能配置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00367B (zh) 电网关键断面在线快速识别方法、输电限额制定方法及装置
CN117578453A (zh) 一种混合变流器集群独立电网稳定性分析及主动控制方法
CN115603369A (zh) 一种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无功控制方法
CN118094965A (zh) 一种虚拟电厂频率响应聚合等值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765007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14825379A (zh) 自同步电压源型新能源场站的优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614034A (zh) 低压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协调优化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912493A (zh) 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法、电子设备、配电网及存储介质
CN113919974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大规模电网潮流收敛人工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