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0763A -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0763A
CN115020763A CN202210727188.4A CN202210727188A CN115020763A CN 115020763 A CN115020763 A CN 115020763A CN 202210727188 A CN202210727188 A CN 202210727188A CN 115020763 A CN115020763 A CN 115020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concentration
deionizer
cooling liquid
determining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71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秋玉
韩令海
李金成
赵洪辉
鲍金成
盛夏
郭冬来
王宇鹏
潘兴龙
浦及
丁天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271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0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67Heat exchange or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rmal insulation, e.g. heat pipes, heat pumps, fins
    • H01M8/04074Heat exchange unit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uel cel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0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liqu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2Measuring resistance of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44Concentration; Density
    • H01M8/04485Concentration; Density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86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of auxiliary devices, e.g. batteries,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68Pressure; Flow of the coola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所述监控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参数至少包括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是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是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流经去离子器后的离子浓度;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本公开通过监控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损害电堆。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低噪声、零排放等优点,这是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装置所不具备的。
燃料电池在冷启动过程中,需要热管理系统对其内的电堆进行加热,以保证电堆的正常工作。冷却液是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介质,冷却液通过在电堆内流动实现热能传导。由于燃料电池的电堆一直在进行电化学反应,因此从电堆安全角度出发,需要冷却液具有极低的电导率特性。
现有为满足燃料电池冷却液低电导率特性的要求,会在热管理系统内额外增加去离子器和流量调节装置,根据冷却液中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支路中的冷却液流量,以实现去离子功能。但是,上述做法的主要缺点是:无法对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对去离子器的寿命和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容易导致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影响电堆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冷却液分配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去离子的工作状态,无法对去离子器的寿命和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管路、去离子器支路、流量调节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流量调节装置从而调节流经所述循环管路和所述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的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上安装有去离子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和去离子支路上分别安装有离子浓度传感器,所述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参数至少包括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是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是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流经去离子器后的离子浓度;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剩余寿命与第一预警值的比较结果,当所述剩余寿命大于第一预警值时,发出预警提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剩余寿命与第二预警值的比较结果,当所述剩余寿命大于第二预警值时,发出更换所述去离子器提示信息,其中第二预警值大于第一预警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与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包括:当第一离子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维持流经所述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不变,当第一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提高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包括:在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指定时间后,若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大于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去离子器异常。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包括:当所述去离子器正常工作时,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在预定时间内的下降量;基于所述下降量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在所述调节完毕的预设时间段后,获取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二浓度阈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包括: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获取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吸附量;基于所述累计吸附量确定剩余寿命;基于所述剩余寿命确定所述累计寿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累计寿命大于等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
由以上内容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当离子浓度低时,保持流经去离子支路较低流量,降低系统流阻;离子浓度高时,根据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支路流量,防止系统离子浓度突然升高,对电堆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提高系统寿命和可靠性;本公开实施还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寿命信息,通过监控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电堆受到损伤。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所提供的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所提供的去离子器支路冷却液流量与离子浓度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去离子器吸附离子总量与流量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公开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公开实施例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这里的冷却液是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介质,通过在电堆内流动实现热能传导,从而提高燃料电池在冷启动过程中的性能。
图1示出了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100至少包括冷却液循环管路10、去离子器支路20、流量调节装置30和控制器40,其中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循环管路10和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流量,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上还连接安装有膨胀水箱1、水泵2、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散热器总成4、电堆5。所述去离子支路20通过流量调节装置30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旁路连接,所述去离子支路20上安装有去离子器6和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
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用于监测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的冷却液的电导率;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用于测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经过所述去离子器6的冷却液的电导率。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和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0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采用可以监测冷却液电导率的传感器。
为提高监控的准确率,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可以设置为多个。此时,所述控制器40获取每个离子浓度传感器采集的冷却液电导率。具体的,可以将所有离子浓度传感器的冷却液电导率的均值、或者其中一个离子浓度传感器的冷却液电导率作为冷却液电导率(比如最接近均值的一个冷却液电导率,再比如最大的冷却液电导率)。
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可以采用电子三通阀或流量调节阀,所述控制器40基于所述冷却液的电导率控制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从而控制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的冷却液的流量。
图2示出本公开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控制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监控方法包括:
S101,获取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的运行参数。
在本步骤中,获取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参数至少包括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是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是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后的离子浓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分别由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采集获得,用于表征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和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的电导率。
S102,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
在完成上述步骤S101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40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3发送的第一离子浓度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的开度,从而调节流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流量,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流量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与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
在本步骤中,获取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与所述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通过标定获得,如果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可以确定所述冷却系统的电导率不超标。
S202,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在获得所述比较结果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图4为去离子器支路冷却液流量与离子浓度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一离子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此时,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的冷却液的电导率较低,所述控制器40控制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的开度,维持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的冷却液流量不变,使得流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冷却液的电导率,在保证电堆内反应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水泵的功率需求,降低能耗;兼顾电堆内反应安全性和降低整体能耗。
当第一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此时,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的冷却液的电导率处于较高水平,所述控制器40调节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的开度,提高流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的流量,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冷却液的电导率,保证电堆内反应的安全性。
具体地,当第一离子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的冷却液流速M为:
M=K1
当第一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的冷却液流速M为:
Figure BDA0003713675580000081
其中,g1为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测得的系统离子浓度,G为系统目标离子浓度,M为流经去离子器支路流量,K1和K2为常数值。
S103,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
在完成上述步骤S102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由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7采集获得,用于表征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后的冷却液的电导率。
具体地,在步骤S102中,当第一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器40调节所述流量调节装置30的开度,提高流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的流量。在提高流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的冷却液的流量一定时间后,再次采集所述第二离子浓度,若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仍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去离子器6处于工作异常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40发出更换去离子器的提示指令;若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小于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去离子器6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经过所述去离子器6能够降低所述冷却液的电导率。
S104,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寿命信息。
在完成上述步骤S103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去离子器6剩余的寿命信息。
其中,所述去离子器6的全寿命可以通过对全新的去离子器标定获得,例如,去离子器共有树脂K克,通过台架测试获得不同流量条件下,流经所述去离子器6可共计下降的离子浓度,如图5所示,在不同的流量下,所述去离子器能够吸附的离子总量不同,为了便于计算,本公开中以流量为G时的吸附量计算离子吸附总量。
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去离子器6剩余的寿命信息包括:
当所述去离子器6正常工作时,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在预定时间内的下降量;并基于所述下降量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剩余寿命=M-∑Mi
其中,M为去离子器在G流量下可共计下降的离子浓度总量,由台架试验对全新去离子器标定获得;Mi为去离子器的累计吸附量,所述累计吸附量由控制器40累计计算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剩余的寿命信息后,将所述剩余的寿命信息与第一预警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剩余寿命信息小于第一预警值时,所述控制器40向驾乘人员发出预警提示信息,提示所述去离子器6的预期剩余寿命。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获取所述剩余的寿命信息后,将所述剩余的寿命信息与第二预警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寿命信息小于第二预警值时,此时,所述去离子器6已经超过预期寿命,所述控制器40向驾乘人员发出更换所述去离子器6的警示信息,其中第二预警值小于第一预警值。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当离子浓度低时,保持流经去离子支路较低流量,降低系统流阻;离子浓度高时,根据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支路流量,能够防止系统离子浓度突然升高,对电堆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提高系统寿命和可靠性;同时还通过监控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电堆受到损伤。
实施例2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10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20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在所述调节完毕的预设时间段后,获取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二浓度阈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包括: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获取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吸附量;基于所述累计吸附量确定剩余寿命;基于所述剩余寿命确定所述累计寿命;当所述累计寿命大于等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实施例3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装置,该确定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上。
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装置2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0、确定模块220、上报模块230,具体如下: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
确定模块220,用于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
上报模块230,用于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离子器寿命的确定装置通过监控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电堆受到损伤。
实施例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3:
S11,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
S12,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
S13,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进一步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其他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当离子浓度低时,保持流经去离子支路较低流量,降低系统流阻;离子浓度高时,根据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支路流量,能够防止系统离子浓度突然升高,对电堆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提高系统寿命和可靠性;同时还通过监控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电堆受到损伤。
实施例5
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1在执行存储器402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执行的方法如下:
S21,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
S22,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
S23,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具体实现时,上述获取模块210、确定模块220、上报模块230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由处理器401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当离子浓度低时,保持流经去离子支路较低流量,降低系统流阻;离子浓度高时,根据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支路流量,能够防止系统离子浓度突然升高,对电堆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提高系统寿命和可靠性;同时还通过监控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为控制器更换去离子器提供依据,通过去离子器故障报警机制,防止去离子器突发故障,系统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电堆受到损伤。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乘客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乘客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管路、去离子器支路、流量调节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流量调节装置从而调节流经所述循环管路和所述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的量,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上安装有去离子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和去离子支路上分别安装有离子浓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冷却液分配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参数至少包括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是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是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流经去离子器后的离子浓度;
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支路的冷却液流量;
基于所述第二离子浓度判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工作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与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比较结果控制调节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包括:
当第一离子浓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维持流经所述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不变;
当第一离子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提高流经去离子器的冷却液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包括:
当所述去离子器正常工作时,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吸附量;
基于所述累计吸附量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5.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
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
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
在所述调节完毕的预设时间段后,获取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
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二浓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包括:
基于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获取所述去离子器的累计吸附量;
基于所述累计吸附量确定剩余寿命;
基于所述剩余寿命确定所述累计寿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调节后的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累计寿命大于等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更换所述去离子器的指令。
10.一种去离子器寿命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离子浓度和第二离子浓度,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为冷却液循环管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为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中的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冷却液的离子浓度;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离子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和所述第二离子浓度确定所述去离子器支路中的去离子器的累计寿命,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离子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
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累计寿命小于预设寿命阈值的情况下,上报所述去离子器的剩余寿命。
CN202210727188.4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Pending CN115020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188.4A CN11502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7188.4A CN11502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763A true CN115020763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7188.4A Pending CN115020763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0763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6845A (ja) * 2002-05-31 2003-12-05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US20050274676A1 (en) * 2004-06-10 2005-12-15 Mukesh Kumar Deionization filter for fuel cell vehicle coolant
JP2006164739A (ja) * 2004-12-07 2006-06-2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150158747A1 (en) * 2012-06-04 2015-06-11 Coway Co., Ltd. Deionization filter,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omprising deionization filter, and method for regenerating deionization filter
CN10475274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258737A (zh) * 2015-11-23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工业区输电线路杆塔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KR20160052215A (ko) * 2014-11-04 2016-05-12 말레동현필터시스템 주식회사 이온필터 잔존수명 검지키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소연료전지 자동차용 대면적 이온필터
CN110556552A (zh) * 2019-09-19 2019-12-1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发动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828865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029616A (zh) * 2019-12-06 2020-04-17 吉林大学 一种考虑电堆寿命的港口运输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2201821A (zh) * 2020-10-13 2021-01-08 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去离子器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690471A (zh) * 2021-07-07 2021-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45569A (zh) * 2021-07-30 2021-12-0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冷却液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39072A (zh) * 2021-10-28 2022-02-11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控制方法、模块、系统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6845A (ja) * 2002-05-31 2003-12-05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US20050274676A1 (en) * 2004-06-10 2005-12-15 Mukesh Kumar Deionization filter for fuel cell vehicle coolant
JP2006164739A (ja) * 2004-12-07 2006-06-2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150158747A1 (en) * 2012-06-04 2015-06-11 Coway Co., Ltd. Deionization filter,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omprising deionization filter, and method for regenerating deionization filter
CN10475274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的温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KR20160052215A (ko) * 2014-11-04 2016-05-12 말레동현필터시스템 주식회사 이온필터 잔존수명 검지키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소연료전지 자동차용 대면적 이온필터
CN105258737A (zh) * 2015-11-23 2016-01-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工业区输电线路杆塔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10556552A (zh) * 2019-09-19 2019-12-1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发动机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0828865A (zh) * 2019-10-29 2020-02-2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029616A (zh) * 2019-12-06 2020-04-17 吉林大学 一种考虑电堆寿命的港口运输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2201821A (zh) * 2020-10-13 2021-01-08 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去离子器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690471A (zh) * 2021-07-07 2021-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45569A (zh) * 2021-07-30 2021-12-0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冷却液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39072A (zh) * 2021-10-28 2022-02-11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控制方法、模块、系统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龙婷;郑再象;王辉;王世楠;王维伟;: "燃料电池去离子器的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南方农机, no. 03 *
浦及;秦晓津;芦岩;王宇鹏;丁天威;赵子亮;: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及研究", 汽车文摘, no. 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00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ter flooding failure in fuel cell dual-stack system
US11329302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fuel cell system
CN111361454B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247087B2 (en) Liquid temperature sensor
CN107732339B (zh) 用于车辆动力电池包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车辆
US9099702B2 (en) Method for running a fuel cell system with a failed stack health monitor
JP2002313377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導電率管理装置
CN113451610A (zh) 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0754B (zh) 燃料电池车的绝缘电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299417B (zh) 用于控制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的设备和方法
US10727512B2 (en) Device for monitor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20050106426A1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a fuel cell unit
US20220221500A1 (en) Insulation resistance detecting apparatus,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30137625A1 (en) Health monitoring methods for early fault detection in high voltage battery packs used in electric vehicles
JP6079745B2 (ja) 燃料電池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1502076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液分配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CN114660472A (zh) 电池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7007988A (zh) 动力电池放电功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10071362A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 운전 제어 방법
CN111816951A (zh) 用于电池备用能量存储的热管理的电源架构设计
US11645880B2 (en) Vehicle fault 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using automatic data segmentation and trending
CN117577897B (zh) 燃料电池水淹健康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CN111413624A (zh) 燃料电池使用寿命和剩余寿命的倒数预测方法及装置
JP200633180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230327154A1 (en) Assessing health of a fuel stack using fuel cell voltage diagno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