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8292A -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8292A
CN115018292A CN202210590061.2A CN202210590061A CN115018292A CN 115018292 A CN115018292 A CN 115018292A CN 202210590061 A CN202210590061 A CN 202210590061A CN 115018292 A CN115018292 A CN 115018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k
monitoring
grade
leve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00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玉锋
田广青
张花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he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he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he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he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00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82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8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8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能够进一步了解施工规划路线的数据,减小风险评估的误差,能够降低对非风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工作量,提高对风险区域的工作量,提高风险区域评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4881573 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沉降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有三维分析模块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求解运算模块模拟新建工程的施工工序,通过所述若干个小单元进行求解和运算,得到若干个第一地表沉降值Sn,计算距离隧道中心x处的第二地表沉降值Sx;比较同一地表沉降处的第一地表沉降值Sn和第二地表沉降值Sx,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是否正确;进一步判断第一地表沉降值Sn的最大值是否小于地表沉值的最大允许沉降值,进而判断既有地铁是否安全。
上述的这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具有模拟新建工程临近或穿越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的优点;但是上述的这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仅仅通过轨道沉降判断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局限性较小,不方便通过采集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整体进行风险评估,降低风险评估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
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
步骤四、制定风险评估识别清单,分析风险区域的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风险类别、范围,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步骤五、风险等级的确定,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价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步骤六、风险处置建议,根据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监测点设置有一类监测点和二类监测点,所述一类监测点分别对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位移、变形、应力进行监测。
优选的,所述二类监测点通过监测设备对岩土体的硬度、地下水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优选的,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硬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监测点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的稳固和可靠性,且设置有防护装置,保障监测点的安全使用,以及配备巡查人员进行定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
优选的,所述监测成果报告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快报等形式,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况工序,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
优选的,所述风险等级包括风险可能性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
优选的,所述风险可能性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机,所述风险可能性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可能、可能、很可能和极可能。
优选的,所述风险损失等级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所述风险损失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大/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风险处置措施建议包括1级建议、2级建议、3级建议和4级建议,所述1级建议为应规避成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所述2级建议为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加强工程监测;所述3级建议为实施常规风险控制;所述4级建议为加强工程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中,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能够了解施工规划路线整体基本数据,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进一步了解施工规划路线的数据,减小风险评估的误差,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能够降低对非风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工作量,提高对风险区域的工作量,提高风险区域评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
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
步骤四、制定风险评估识别清单,分析风险区域的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风险类别、范围,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步骤五、风险等级的确定,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价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步骤六、风险处置建议,根据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二中的监测点设置有一类监测点和二类监测点,一类监测点分别对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位移、变形、应力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类监测点通过监测设备对岩土体的硬度、地下水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设备包括硬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点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的稳固和可靠性,且设置有防护装置,保障监测点的安全使用,以及配备巡查人员进行定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等级包括风险可能性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可能性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机,风险可能性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可能、可能、很可能和极可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损失等级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风险损失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大/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六中,风险处置措施建议包括1级建议、2级建议、3级建议和4级建议,1级建议为应规避成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2级建议为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加强工程监测;3级建议为实施常规风险控制;4级建议为加强工程监测。
实施例2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
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
步骤四、制定风险评估识别清单,分析风险区域的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风险类别、范围,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步骤五、风险等级的确定,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价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步骤六、风险处置建议,根据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二中的监测点设置有一类监测点和二类监测点,一类监测点分别对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位移、变形、应力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类监测点通过监测设备对岩土体的硬度、地下水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设备包括硬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点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的稳固和可靠性,且设置有防护装置,保障监测点的安全使用,以及配备巡查人员进行定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成果报告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快报等形式,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况工序,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等级包括风险可能性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可能性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机,风险可能性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可能、可能、很可能和极可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损失等级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风险损失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大/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
实施例3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
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
步骤四、制定风险评估识别清单,分析风险区域的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风险类别、范围,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步骤五、风险等级的确定,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价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步骤六、风险处置建议,根据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二中的监测点设置有一类监测点和二类监测点,一类监测点分别对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位移、变形、应力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类监测点通过监测设备对岩土体的硬度、地下水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设备包括硬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点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的稳固和可靠性,且设置有防护装置,保障监测点的安全使用,以及配备巡查人员进行定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监测成果报告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快报等形式,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况工序,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等级包括风险可能性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可能性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机,风险可能性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可能、可能、很可能和极可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险损失等级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风险损失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大/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六中,风险处置措施建议包括1级建议、2级建议、3级建议和4级建议,1级建议为应规避成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2级建议为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加强工程监测;3级建议为实施常规风险控制;4级建议为加强工程监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能够了解施工规划路线整体基本数据,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进一步了解施工规划路线的数据,减小风险评估的误差,通过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能够降低对非风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工作量,提高对风险区域的工作量,提高风险区域评估的准确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获取施工规划路线数据,并对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勘探,获取地层结构数据;
步骤二、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规划路线周围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工程周边环境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施工规划路线的周围环境状况,并绘制成监测成果报告;
步骤三、数据分析,通过对步骤一与步骤二收集的数据和监测点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施工规划路线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区分风险区域和非风险区域;
步骤四、制定风险评估识别清单,分析风险区域的工程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风险类别、范围,识别风险评估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的来源、原因、特点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清单;
步骤五、风险等级的确定,在编制风险识别清单的基础上,估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价风险事件发生后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步骤六、风险处置建议,根据风险等级给予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监测点设置有一类监测点和二类监测点,所述一类监测点分别对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位移、变形、应力进行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类监测点通过监测设备对岩土体的硬度、地下水的深度和周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硬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的稳固和可靠性,且设置有防护装置,保障监测点的安全使用,以及配备巡查人员进行定时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成果报告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快报等形式,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况工序,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等级包括风险可能性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可能性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机,所述风险可能性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可能、可能、很可能和极可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损失等级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所述风险损失等级的评判标准分别为:较大/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和灾难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风险处置措施建议包括1级建议、2级建议、3级建议和4级建议,所述1级建议为应规避成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所述2级建议为采取专项风险处理措施,加强工程监测;所述3级建议为实施常规风险控制;所述4级建议为加强工程监测。
CN202210590061.2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50182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061.2A CN115018292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0061.2A CN115018292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8292A true CN115018292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0061.2A Pending CN115018292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82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0435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0435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7150435B (zh) * 2023-10-30 2024-02-20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45139B (zh) 一种三维扫描结合bim技术的盾构工程辅助系统
KR102112046B1 (ko) 시설물 안전진단 및 유지관리 방법
CN103543706A (zh) 一种排水物联网系统
CN109278053B (zh) 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
Liu et al. Study on real-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of storehouse surfaces for RCC dams
CN108280969A (zh) 一种高边坡表面变形监测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04900057A (zh) 一种城市快速路主辅道的浮动车地图匹配方法
CN115018292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
CN112926110A (zh) 一种地铁车站施工过程风险实时可视化预警方法
CN115169982A (zh) 一种公路工程隧道围岩稳定性智能监测评价分析系统
Goodarzi et al. Stochastic analysis for estimating track geometry degradation rates based on GPR and LiDAR data
CN114997671A (zh)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熵值法的基坑变形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CN113128709A (zh)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管理系统
CN114459539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双线隧道开挖安全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N116045903A (zh) 一种采煤区地面形变识别与评价方法
CN111062084A (zh) 一种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监理用系统
CN116128290A (zh) 城市建成区盾构法施工环境风险智能评估数字孪生系统
CN208172969U (zh) 一种高边坡表面变形监测预警系统
JP4152423B2 (ja) 点検業務に利用可能な評点式データシートに基づく健全性評価システム
CN112541455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配网混凝土电杆倒断杆事故预测方法
CN114370853A (zh) 高速铁路差异性沉降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及监测终端
CN110889576A (zh) 气田水输送管线的安全评估方法和系统
García et al. Integrity management program for geo-hazards in the OCENSA pipeline system
CN113516407B (zh) 一种高铁沿线地区积雪灾害分布识别方法及系统
Kong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inrush accident during tunn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FAHP-I-TOP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