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2363B -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2363B
CN115012363B CN202210661701.4A CN202210661701A CN115012363B CN 115012363 B CN115012363 B CN 115012363B CN 202210661701 A CN202210661701 A CN 202210661701A CN 115012363 B CN115012363 B CN 115012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conservancy
sludge
communicated
flash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17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2363A (zh
Inventor
王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2106617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2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2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2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2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8Details, e.g. gates, screens
    • E02B5/082Clos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4Flash- board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2Sediment base gates; Sand sluices; Structures for retaining arresting waterborn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2Sediment base gates; Sand sluices; Structures for retaining arresting waterborne material
    • E02B8/023Arresting devices for waterborne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属于水利工程领域。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包括水利闸门主体、淤泥输送组件及淤泥处理组件,所述水利闸门主体包括主架体、上架板、螺纹杆及闸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闸板转动连接;本发明可以自身运转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升降、控制水流的闸板上做改进,加抽泥管、耐腐蚀波纹管及第二连通管配合工作,能够将吸收的方向,从固定不动的吸入方向改为了从闸板的内部安装,从闸板的底部吸入,这样的作用下,当闸板下降的同时,两个抽泥管会随着闸板下降,并且抽泥管可以在闸板的下降过程中吸收闸板下方、主架体内的淤泥,不需要对于淤泥输送组件施加额外的升降结构就可以实现了对于淤泥的定向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对于地方的河流、江流及海流的水位高度控制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而实现这一重要目的最佳方法是利用闸门控制水位、水体的流量,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
目前,现有的水利渠道内使用的闸门多为露顶式闸门,其主要由主体活动部分、埋固部分和启闭设备设备组成,其中,主体活动部分用以封闭或开放孔口,通称闸门,亦称门叶;埋件部分包括主轨、导轨、铰座、门楣、底槛、止水座等,它们埋设在孔口周边,用锚筋与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牢固连接,分别形成与门叶上支承行走部件及止水面,以便将门叶结构所承受的水压力等荷载传递给水工建筑物,并获得良好的闸门止水性能,启闭设备为设置在闸门顶部的蜗轮和蜗杆,通过转动蜗轮,使蜗杆带动闸门上升或下降,进而达到控制水位、调节流量的目的。
然而目前闸门进行启闭的时候,底部会有淤泥产生,在闸门底部有大量淤泥的话,此时闸门闭合的阻水性会受到影响,长期启闭工作时,会造成闸门启动电机不可避免的损伤,而每隔一段时间去清理底部的淤泥,不能够保证实时的对于淤泥清理的同时,清理效率较低,而将淤泥清理完成以后,直接对于淤泥不处理就丢弃,较为浪费,因此提供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稳定性差、震动幅度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包括水利闸门主体、淤泥输送组件及淤泥处理组件,所述水利闸门主体包括主架体、上架板、螺纹杆及闸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闸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上架板螺纹连接,所述上架板与主架体的顶部相连,且闸板与主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淤泥输送组件安装于水利闸门主体上,所述淤泥输送组件远离水利闸门主体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相连通;其中,所述淤泥输送组件的淤泥吸收端与贯穿并延伸至闸板的底部。
为了闸板的左右两侧可以滑动的更加稳定,优选地,所述水利闸门主体还包括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滑槽分别开设于主架体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闸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相邻限位滑槽与主架体的内壁呈上下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滑槽相背的一端均与淤泥输送组件相连通。
为了将水利闸门主体内部的淤泥运送给淤泥处理组件进行处理,优选地,所述淤泥输送组件包括联动箱、抽泥管、耐腐蚀波纹管、第一连通管、第一电磁三通阀门;所述联动箱有两个,且两个联动箱分别安装于主架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有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联动箱内,两个所述耐腐蚀波纹管的顶部均与抽泥管相连通,两个所述抽泥管均安装于闸板的内部,且两个所述抽泥管远离耐腐蚀波纹管的一端均与闸板的底部相连通,左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的底部连通与第一连通管相连通,右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的底部与第二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远离水利闸门主体的一端均与淤泥处理组件相连通。
为了可以调节淤泥输送组件是否接收淤泥,优选地,所述淤泥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门、搅碎桶,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门的三个通路分别与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及搅碎桶相连通,所述搅碎桶远离第一电磁三通阀门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相连通。
为了能够对于淤泥进行处理与回收,优选地,所述淤泥处理组件包括第一抽泥泵、沉降池、第三连通管及过滤网板;所述第一抽泥泵的进流端与淤泥输送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泥泵的出流端与第三连通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出流端与沉降池相连通,所述过滤网板有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板自上而下平行排布于沉降池内,且两个过滤网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沉降池的内壁相卡合。
为了可以将沉降池内部已经处理好的淤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抽取,进一步的,所述淤泥处理组件还包括环形吸流管、第四连通管、第二抽泥泵及回收阀门,所述环形吸流管有三个,三个所述环形吸流管与两个过滤网板自上而下交错分布于沉降池的内部,且第四连通管的右端分别与三个环形吸流管相连通,所述第四连通管上安装有三个与环形吸流管相配合的回收阀门,且第四连通管的顶端与第二抽泥泵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泥泵的左端与循环组件相连通。
为了使淤泥呈环形吸收,吸收的更加均匀,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吸流管俯视的横截面呈环形,且环形吸流管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流孔。
为了能够对于第一抽泥泵、第二抽泥泵进行有效防护,更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池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架,所述遮挡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抽泥泵、第二抽泥泵的顶部相连;
所述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压滤板、支撑杆、联动板、升降管及连接弹簧,所述压滤板有三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依次贯穿三个压滤板并与最下方压滤板的底部相连,所述联动板底部的左端与支撑杆相连,且联动板底部的右侧与抽泥管相连,所述联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与升降管的内壁相连,多个所述压滤板均与沉降池的内壁滑动连。
为了将净化完的水流重新返回水利闸门主体中,优选地,淤泥处理组件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第二电磁三通阀、循环管及外通管,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的三个通路分别与淤泥处理组件、循环管及外通管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远离第二电磁三通阀的一端与水利闸门主体内壁的底部相连通。
为了能够防止主架体内未处理的淤泥堆积时直接通过循环管进入外通管内,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用于防止水利闸门主体内淤泥直接通过循环管涌入外通管的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可以自身运转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升降、控制水流的闸板上做改进,加抽泥管、耐腐蚀波纹管及第二连通管配合工作,能够将吸收的方向,从固定不动的吸入方向改为了从闸板的内部安装,从闸板的底部吸入,这样的作用下,当闸板下降的同时,两个抽泥管会随着闸板下降,并且抽泥管可以在闸板的下降过程中吸收闸板下方、主架体内的淤泥,不需要对于淤泥输送组件施加额外的升降结构就可以实现了对于淤泥的定向处理。
2、该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设置有淤泥输送组件,可以随着闸板的升降进行收缩,并且设置有第一电磁三通阀门可以控制是否连通水利闸门主体、淤泥处理组件的淤泥输送通道,而搅碎桶的加入,能够将一些大的泥块、水草等搅碎,防止对于淤泥处理组件内部的设备产生损伤。
3、该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在水利闸门主体的基础上增设有淤泥处理组件,能够实施的对于淤泥进行沉降,并且两个过滤网板将淤泥处理组件内部分为三个空间,即在沉淀后形成,沉降池的底部是淤泥的集中层,也是淤泥颗粒较粗的一层,沉降池的中部是淤泥较为细腻的层,而沉降池的上方基本是淤泥含量极少的水流,经过这样的沉降筛分,可以通过第四连通管、第二抽泥泵及不同的阀门,输出不同种类的物质,如果是较为纯净的水流,还可以通过循环组件回流进入主架体内,而淤泥可以根据颗粒的不同,通过循环组件与外部的运输车等运送到不同的工厂内回收利用,增加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拆去遮挡架后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拆去遮挡架后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升降管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利闸门主体;11、主架体;12、上架板;13、螺纹杆;14、闸板;15、限位滑槽;2、淤泥输送组件;21、联动箱;22、抽泥管;23、耐腐蚀波纹管;24、第一连通管;25、第二连通管;26、第一电磁三通阀;27、搅碎桶;3、淤泥处理组件;31、第一抽泥泵;32、沉降池;33、第三连通管;34、环形吸流管;35、过滤网板;36、第四连通管;37、第二抽泥泵;38、回收阀门;4、遮挡架;5、循环组件;51、第二电磁三通阀;52、循环管;53、单向阀;54、外通管;61、压滤板;62、支撑杆;63、联动板;64、升降管;65、连接弹簧;66、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7,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包括水利闸门主体1、淤泥输送组件2及淤泥处理组件3,水利闸门主体1包括主架体11、上架板12、螺纹杆13及闸板14,螺纹杆13的底端与闸板14转动连接,螺纹杆13与上架板12螺纹连接,上架板12与主架体11的顶部相连,且闸板14与主架体11的内壁滑动连接;淤泥输送组件2安装于水利闸门主体1上,淤泥输送组件2远离水利闸门主体1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其中,淤泥输送组件2的淤泥吸收端与贯穿并延伸至闸板14的底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水利闸门主体1还包括限位滑槽15,限位滑槽15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滑槽15分别开设于主架体11内壁的左右两侧,闸板1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相邻限位滑槽15与主架体11的内壁呈上下滑动连接,其中,两个限位滑槽15相背的一端均与淤泥输送组件2相连通。
设置有限位滑槽15能够让闸板14的左右两侧可以滑动的更加稳定,并且可以与淤泥输送组件2形成一个连通关系,让联动箱21的升降更加稳定、流畅。
在一种实施例中,淤泥输送组件2包括联动箱21、抽泥管22、耐腐蚀波纹管23、第一连通管24、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联动箱21有两个,且两个联动箱21分别安装于主架体11的左右两侧,耐腐蚀波纹管23有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联动箱21内,两个耐腐蚀波纹管23的顶部均与抽泥管22相连通,两个抽泥管22均安装于闸板14的内部,且两个抽泥管22远离耐腐蚀波纹管23的一端均与闸板14的底部相连通,左侧耐腐蚀波纹管23的底部连通与第一连通管24相连通,右侧耐腐蚀波纹管23的底部与第二连通管25相连通,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远离水利闸门主体1的一端均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
设置有淤泥输送组件2,能够将水利闸门主体1内部的淤泥运送给淤泥处理组件3进行处理,有效防止水利闸门主体1内部堵塞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淤泥处理组件3进行处理,实现淤泥的回收再利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淤泥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搅碎桶27,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的三个通路分别与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及搅碎桶27相连通,搅碎桶27远离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
设置有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可以调节淤泥输送组件2是否接收淤泥,并且设置有搅碎桶27可以将淤泥内部的水草以及大部分石块打碎。
在一种实施例中,淤泥处理组件3包括第一抽泥泵31、沉降池32、第三连通管33及过滤网板35;第一抽泥泵31的进流端与淤泥输送组件2相连通,第一抽泥泵31的出流端与第三连通管33的顶端相连通,第三连通管33的出流端与沉降池32相连通,过滤网板35有两个,两个过滤网板35自上而下平行排布于沉降池32内,且两个过滤网板35的左右两侧均与沉降池32的内壁相卡合。
设置有淤泥处理组件3,能够对于淤泥进行处理与回收。
在一种实施例中,淤泥处理组件3还包括环形吸流管34、第四连通管36、第二抽泥泵37及回收阀门38,环形吸流管34有三个,三个环形吸流管34与两个过滤网板35自上而下交错分布于沉降池32的内部,且第四连通管36的右端分别与三个环形吸流管34相连通,第四连通管36上安装有三个与环形吸流管34相配合的回收阀门38,且第四连通管36的顶端与第二抽泥泵37相连通,第二抽泥泵37的左端与循环组件5相连通。
设置有第四连通管36、第二抽泥泵37及回收阀门38,可以将沉降池32内部已经处理好的淤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抽取。
在一种实施例中,环形吸流管34俯视的横截面呈环形,且环形吸流管3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流孔。
这样设置可以淤泥呈环形吸收,吸收的更加均匀,每一个环形吸流管34上的吸流孔数量均可以为8-16个。
在一种实施例中,沉降池32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架4,遮挡架4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抽泥泵31、第二抽泥泵37的顶部相连;
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压滤板61、支撑杆62、联动板63、升降管64及连接弹簧65,压滤板61有三个,支撑杆62的底端依次贯穿三个压滤板61并与最下方压滤板61的底部相连,联动板63底部的左端与支撑杆62相连,且联动板63底部的右侧与抽泥管22相连,联动杆6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65,连接弹簧65与升降管64的内壁相连,多个压滤板61均与沉降池32的内壁滑动连接。
设置有遮挡架4能够对于第一抽泥泵31、第二抽泥泵37进行有效防护,并且压滤板61通过支撑杆62、联动板63与升降管64、联动杆66在抽泥管22下降时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压滤板61与过滤网板35配合,形成一个强行对于水、淤泥的压滤效果,对比只通过重力来沉淀、过滤网板35过滤相比,更加的有效,水、淤泥分层,分层效率效率更高,升降管64内置有连接弹簧65、联动杆66,因为抽泥管22的可下降距离是大于压滤板61的可下降距离的,加入了连接弹簧65、联动杆66,当压滤板61达到最大可下降高度即联动板63底部与沉降池32顶部贴合且压滤板61底部与过滤网板35贴合时,联动杆66还可以继续伸长但是因为有连接弹簧65存在,所以在未达到最大长度时,联动板63会随着升降管64联动杆66(此时不需要伸长)压滤板61会随着抽泥管22一起向下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淤泥处理组件3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组件5,循环组件5包括第二电磁三通阀51、循环管52及外通管54,第二电磁三通阀51的三个通路分别与淤泥处理组件3、循环管52及外通管54相连通,循环管52远离第二电磁三通阀51的一端与水利闸门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通。
设置有循环组件5能够与运输车连接输送淤泥,并且还可以将净化完的水流重新返回水利闸门主体1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循环管52上安装有用于防止水利闸门主体1内淤泥直接通过循环管52涌入外通管54的单向阀53。
设置有单向阀53,能够防止主架体11内未处理的淤泥堆积时直接通过循环管52进入外通管54内。
进一步的,搅碎桶27的内部装入有多个搅碎叶片,多个搅碎叶片的驱动电机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利用防水电机安装在搅碎桶27内驱动搅碎叶片,并且搅碎叶片的数量可以为4-6组。
进一步的,螺纹杆13的上方会安装用于带动螺纹杆13转动的驱动结构。
本发明中,当闸板14需要向下移动关闭闸门控制水流量时,此时螺纹杆13被上方的驱动结构转动后,因为在上架板12的作用下,会带动闸板14下降,此时第一抽泥泵31启动,并且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调节呈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及搅碎桶27的连通状态,第一抽泥泵31会提供给抽泥管22吸力,在闸板14下降时,可以提前将一米以内的水流混合淤泥吸入。
通过抽泥管22、耐腐蚀波纹管23、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搅碎桶27最终到达第一抽泥泵31,并且耐腐蚀波纹管23可以在闸板14下降时进行收缩,第一抽泥泵31将水、淤泥混合物吸入以后,通过第三连通管33导入到沉降池32内部,在沉降池32内,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淤泥进行分层,并且两个过滤网板35可以进行过滤,提高分层效率,使最上层是一个清澈的水流状态,而最下层是一个最浑浊的淤泥状态,随后,启动第二抽泥泵37,调节第二电磁三通阀51,使第二抽泥泵37、第二电磁三通阀51及循环管52相连通,开启第四连通管36上最上方的回收阀门38,将清澈的水流重新导入到主架体11内,即河流中,起到了一个净化水质的效果。
并且当调节第二电磁三通阀51,使第二抽泥泵37、外通管54相连通,根据需要的淤泥粘稠度,打开最下方或者中部的回收阀门38即可取出淤泥,外通管54可以与运输车相连通,将淤泥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再利用,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包括处在不断分解过程中的非腐殖物质和比较稳定的腐殖物质。
淤泥中还含有大量的无机营养成分,它们大多被吸收固定,有的呈有效状态,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放,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水中氮、磷、钾等养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并且当池塘大量施肥后,淤泥中的胶体物质能吸收一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暂时保持住这些肥分,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再逐渐被交换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因此,淤泥起着一定的保肥和调节的作用。
该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可以自身运转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升降、控制水流的闸板14上做改进,加抽泥管22、耐腐蚀波纹管23及第二连通管25配合工作,能够将吸收的方向,从固定不动的吸入方向改为了从闸板14的内部安装,从闸板14的底部吸入,这样的作用下,当闸板14下降的同时,两个抽泥管22会随着闸板14下降,并且抽泥管22可以在闸板14的下降过程中吸收闸板14下方、主架体11内的淤泥,不需要对于淤泥输送组件2施加额外的升降结构就可以实现了对于淤泥的定向处理。
设置有淤泥输送组件2,可以随着闸板14的升降进行收缩,并且设置有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可以控制是否连通水利闸门主体1、淤泥处理组件3的淤泥输送通道,而搅碎桶27的加入,能够将一些大的泥块、水草等搅碎,防止对于淤泥处理组件3内部的设备产生损伤,并且在水利闸门主体1的基础上增设有淤泥处理组件3,能够实施的对于淤泥进行沉降,并且两个过滤网板35将淤泥处理组件3内部分为三个空间,即在沉淀后形成,沉降池32的底部是淤泥的集中层,也是淤泥颗粒较粗的一层,沉降池32的中部是淤泥较为细腻的层,而沉降池32的上方基本是淤泥含量极少的水流,经过这样的沉降筛分,可以通过第四连通管36、第二抽泥泵37及不同的回收阀门38,输出不同种类的物质。
如果是较为纯净的水流,还可以通过循环组件5回流进入主架体11内,而淤泥可以根据颗粒的不同,通过循环组件5与外部的运输车等运送到不同的工厂内回收利用,增加经济价值。
本发明中所有使用到的控制器、电子元件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可以实现本发明中功能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大小、型号进行安装。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包括水利闸门主体(1)、淤泥输送组件(2)及淤泥处理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利闸门主体(1)包括主架体(11)、上架板(12)、螺纹杆(13)及闸板(14);
所述螺纹杆(13)的底端与闸板(14)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3)与上架板(12)螺纹连接,所述上架板(12)与主架体(11)的顶部相连,且闸板(14)与主架体(11)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淤泥输送组件(2)安装于水利闸门主体(1)上,所述淤泥输送组件(2)远离水利闸门主体(1)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
其中,所述淤泥输送组件(2)的淤泥吸收端与贯穿并延伸至闸板(14)的底部;
所述淤泥输送组件(2)包括联动箱(21)、抽泥管(22)、耐腐蚀波纹管(23)、第一连通管(24)、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
所述联动箱(21)有两个,且两个联动箱(21)分别安装于主架体(11)的左右两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23)有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联动箱(21)内,两个所述耐腐蚀波纹管(23)的顶部均与抽泥管(22)相连通;
两个所述抽泥管(22)均安装于闸板(14)的内部,且两个所述抽泥管(22)远离耐腐蚀波纹管(23)的一端均与闸板(14)的底部相连通;
左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23)的底部连通与第一连通管(24)相连通,右侧所述耐腐蚀波纹管(23)的底部与第二连通管(25)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远离水利闸门主体(1)的一端均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
所述淤泥处理组件(3)包括第一抽泥泵(31)、沉降池(32)、第三连通管(33)及过滤网板(35);
所述第一抽泥泵(31)的进流端与淤泥输送组件(2)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泥泵(31)的出流端与第三连通管(33)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33)的出流端与沉降池(32)相连通;
所述过滤网板(35)有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板(35)自上而下平行排布于沉降池(32)内,且两个过滤网板(35)的左右两侧均与沉降池(32)的内壁相卡合;
所述淤泥处理组件(3)还包括环形吸流管(34)、第四连通管(36)、第二抽泥泵(37)及回收阀门(38);
所述环形吸流管(34)有三个,三个所述环形吸流管(34)与两个过滤网板(35)自上而下交错分布于沉降池(32)的内部,且第四连通管(36)的右端分别与三个环形吸流管(34)相连通;
所述第四连通管(36)上安装有三个与环形吸流管(34)相配合的回收阀门(38),且第四连通管(36)的顶端与第二抽泥泵(37)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泥泵(37)的左端与循环组件(5)相连通;
所述沉降池(32)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架(4);
所述遮挡架(4)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抽泥泵(31)、第二抽泥泵(37)的顶部相连;
所述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压滤板(61)、支撑杆(62)、联动板(63)、升降管(64)及连接弹簧(65),所述压滤板(61)有三个,所述支撑杆(62)的底端依次贯穿三个压滤板(61)并与最下方压滤板(61)的底部相连,所述联动板(63)底部的左端与支撑杆(62)相连,且联动板(63)底部的右侧与抽泥管(22)相连;
联动杆(6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65),所述连接弹簧(65)与升降管(64)的内壁相连,多个所述压滤板(61)均与沉降池(32)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闸门主体(1)还包括限位滑槽(15),所述限位滑槽(15)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滑槽(15)分别开设于主架体(11)内壁的左右两侧;
所述闸板(14)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相邻限位滑槽(15)与主架体(11)的内壁呈上下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滑槽(15)相背的一端均与淤泥输送组件(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搅碎桶(27);
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的三个通路分别与第一连通管(24)、第二连通管(25)及搅碎桶(27)相连通,所述搅碎桶(27)远离第一电磁三通阀门(26)的一端与淤泥处理组件(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吸流管(34)俯视的横截面呈环形,且环形吸流管(34)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淤泥处理组件(3)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组件(5),所述循环组件(5)包括第二电磁三通阀(51)、循环管(52)及外通管(54);
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51)的三个通路分别与淤泥处理组件(3)、循环管(52)及外通管(54)相连通,所述循环管(52)远离第二电磁三通阀(51)的一端与水利闸门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52)上安装有用于防止水利闸门主体(1)内淤泥直接通过循环管(52)涌入外通管(54)的单向阀(53)。
CN202210661701.4A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Active CN115012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1701.4A CN115012363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1701.4A CN115012363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2363A CN115012363A (zh) 2022-09-06
CN115012363B true CN115012363B (zh) 2023-12-19

Family

ID=8307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1701.4A Active CN115012363B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23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2049A (ja) * 2009-04-20 2009-07-23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貯水池における堆積土砂の排出方法
CN207933990U (zh) * 2018-02-11 2018-10-02 李贝 水利闸门设备
CN210538147U (zh) * 2019-07-26 2020-05-19 邓州市遛达鹅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鹅舍的水循环系统
CN212153309U (zh) * 2019-12-11 2020-12-15 江西尚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控水闸门装置
CN213538901U (zh) * 2020-10-09 2021-06-25 安徽畅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涵闸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62049A (ja) * 2009-04-20 2009-07-23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貯水池における堆積土砂の排出方法
CN207933990U (zh) * 2018-02-11 2018-10-02 李贝 水利闸门设备
CN210538147U (zh) * 2019-07-26 2020-05-19 邓州市遛达鹅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鹅舍的水循环系统
CN212153309U (zh) * 2019-12-11 2020-12-15 江西尚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控水闸门装置
CN213538901U (zh) * 2020-10-09 2021-06-25 安徽畅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涵闸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2363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7324B (zh) 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
KR100925680B1 (ko) 수위자동제어 수문을 이용한 침지식 막여과 정수처리장치
EP3009408A1 (en) Pulse wastewater injection and mixing device and wastewater injection method for anaerobic reactors
CN101580292B (zh) 布水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装置
EP2456723A1 (de) Abwasserbehandlungs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von abwasser und ein abwasserbehandlungssystem
CN204958596U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高效处理装置
CN112028341A (zh) 一种砂石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CN115012363B (zh) 一种清淤防卡死的水利闸门
CN203227334U (zh) 一种二次斜管沉淀池
CN209098440U (zh) 一种双隔板式小型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45502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9689449U (zh) 钢铁废水零排放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CN115849663A (zh) 大型船载式移动绞吸与自动压滤淤泥系统及河道清淤方法
CN111589191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沉淀池
CN206279002U (zh) 海绵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CN211770519U (zh) 污泥浓度自适应专用装置
CN212770244U (zh) 一种砂石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109305734B (zh) 蓝藻水华应急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方法
CN210460549U (zh) 一种灌注桩成孔泥浆循环处理系统
CN210421244U (zh) 一种初期雨水收集和处理装置
CN207943987U (zh) 一种新型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DE102006032651A1 (de) Mehrkammer-Druckausgleichssystem und Multifunktionsanlage mit einem Mehrkammer-Druckausgleichssystem
CN202569685U (zh) 冶金行业含油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01010569Y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312056C (zh) 一种污水生态处理组合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2

Address after: 200434 Shanghai city Hongkou District Yixian Road No. 388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704, Unit 1, Taihe Lijing, Dongjiang New District, Dongjiang Town,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 746000

Applicant before: Wang Caib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