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7938A -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7938A
CN115007938A CN202210741657.8A CN202210741657A CN115007938A CN 115007938 A CN115007938 A CN 115007938A CN 202210741657 A CN202210741657 A CN 202210741657A CN 115007938 A CN115007938 A CN 115007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ching
forehead
mode
speed
coa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1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7938B (zh
Inventor
陈国金
陈昌
李文欣
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41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7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7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7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7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7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37/00Broaching machines or broach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39/00Accessories for broaching machines or broach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包括效率模式、制程能力模式、综合模式。根据不同的零件拉削要求,选择不同模式的拉削工艺,以满足加工效率、精度、成本、质量一致性等指标的优化要求。效率模式适用于中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CPK模式适用于大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综合模式适用于小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该工艺采用控制系统包括振动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拉力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产品尺寸检测装置、集中优化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停机控制器、模式选择器。本发明在拉削参数自动调节的过程中引入CPK指数,提高了拉削作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式选择、粗-半精-精分段工序结合的拉削工艺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高效精密数控拉削装备是高端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关键装备;高效精密拉削工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是汽车和飞机高精密核心零部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和手段,如发动机、齿轮箱、差速器、传动轴系统、刹车制动系统、轮毂单元、方向机等;高效精密数控拉削工艺的高端应用在军工和航天航空领域,如炮管、飞机发动机等高精密核心零部件的加工;现代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逐步采用拉削取代传统的插削、铣削、刨削等加工方式生产零部件;因此,拉削加工的技术水平,从某一个侧面也标志着国家的汽车等领域制造业的水平;目前,国内高端数控拉削工艺和装备主要靠进口,国内拉床企业尚处于起步转成长期阶段。
汽车和飞机关键零件,大多采用高温合金、粉末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制造,零件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技术条件严格,对零件表面质量、表面完整性要求高,其加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汽车和飞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特别是汽车零件的加工,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其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随着车辆工程和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传统的加工工艺和手段,转向多模式优化工艺和数控加工等自动化、集成化、精准化及高效化的方向推进和发展;对于不同需求的零部件拉削加工,要有不同的拉削工艺;如大批量的汽车零件加工,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要求零件加工企业的制程能力指数达到A级水平,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质量和一致性;对中批量的零件加工,有些则要求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及时交货的要求;对小批量的零件加工,从加工成本角度考虑,以延长拉削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发挥拉床的加工能力为目标;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加工场景,提出优化的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的零件加工要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不同的零件加工要求,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单一加工工艺,至多凭操作人员经验,对传统加工工艺进行调整,造成加工效率、精度、成本、质量一致性等指标达不到优化的效果;为此,本发明在数控拉床基础上,增设物理量传感器,提出基于多模式选择、粗-半精-精分段工序结合的拉削工艺及其控制系统,从而对于不同的零部件拉削加工需求,保证加工效率、精度、成本、质量一致性等指标达到优化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该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综合模式、效率模式和制程能力模式。
综合模式下的拉削工艺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粗拉进给行程L、半精拉进给行程L、精拉进给行程L
步骤二、对工件进行包括粗拉、半精拉、精拉三个阶段的拉削;粗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粗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粗拉进给行程L;半精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半精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半精拉进给行程L;精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精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精拉进给行程L;在粗拉阶段、半精拉阶段、精拉阶段中均分别采集最大拉削力F、F、F;分别计算粗拉阶段、半精拉阶段、精拉阶段的拉削功率N、N、N;N=V×F;N=V×F;N=V×F
步骤三、若N、N、N的取值均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N、N、N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取值小于0.9N,则将取值小于0.9N的拉削功率对应的进给速度增大△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N、N、N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取值大于1.1N,则将取值小于0.9N的拉削功率对应的进给速度减小△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粗拉-半精拉-精拉拉削作业。
效率模式下的拉削工艺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和拉削进给速度V
步骤二、以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在拉削过程中采集最大拉削力F;计算最大拉削功率N=V×F。
步骤三、若N的取值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N的取值小于0.9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N的取值大于1.1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作业。
制程能力模式的拉削工艺的控制流程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拉削进给速度V、额定振动加速度值a、额定拉削力F、零件尺寸上限USL、零件尺寸下限LSL和零件中心尺寸C。
步骤二、以拉削进给速度V对n个工件进行拉削,并分别测量得到n个工件的尺寸X1…Xn;利用尺寸X1…Xn计算制程能力指数Cpk,n为单次测试的拉削次数。
步骤三、若制程能力指数Cpk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制程能力指数Cpk≤1.33,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减小△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制程能力指数Cpk≥1.67,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作业。
作为优选,制程能力指数Cpk的计算过程如下:
分别计算平均值
Figure BDA0003715963580000031
尺寸公差T、尺寸标准差σ、制程准确度Ca、制程精密度Cp、制程能力指数Cpk如式(1)至(6)所示。
Figure BDA0003715963580000032
T=USL-LSL 式(2)
Figure BDA0003715963580000033
Figure BDA0003715963580000034
Figure BDA0003715963580000035
Cpk=Cp·(1-Ca) 式(6)
其中,X1…Xn为n个尺寸实测值;n为尺寸测量次数。
作为优选,在制程能力模式的步骤三中,制程能力指数Cpk在0.9N~1.1N的范围内,且F·V<0.95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更新为0.95N/F;F为拉削过程中的最大拉削力。
作为优选,在制程能力模式的步骤四中,拉削过程中采集振动加速度值a,并测量得到的工件尺寸;若尺寸超差或振动加速度值a≥a,则停机;a为预设的振动加速度极限值。
作为优选,在综合模式和效率模式的步骤四中,拉削的过程中采集最大拉削力F,并得到的工件进行尺寸测量;若尺寸超差,则停止拉削;若拉削的工件数量达到预设的最大数量或最大拉削力F大于预设的极限拉削力,则将拉床额定功率N更新为原数值的0.707倍,并重新执行对应模式的步骤二和三,调整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或调整拉削进给速度V
作为优选,该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振动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拉力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产品尺寸检测装置、集中优化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停机控制器、模式选择器;振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刀的位置;拉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过程中的拉削力;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速度;计数装置用于记录拉削工件的数量;产品尺寸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得到的工件的尺寸;集中优化控制器对综合模式、效率模式和制程能力模式下的拉削过程进行控制;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用于驱动拉削进给运动;停机控制器用于检测是否达到停机条件,在达到停机条件是停止拉削作业;模式选择器供工作人员选择模式。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加工场景,提出优化的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的零件加工要求;在数控拉床基础上,增设物理量传感器,提出基于多模式选择、粗-半精-精分段工序结合的拉削工艺及其控制系统,从而对于不同的零部件拉削加工需求,保证加工效率、精度、成本、质量一致性等指标达到优化的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在拉削参数自动调节的过程中引入CPK指数,提高了拉削作业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硬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模式选择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综合模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效率模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程能力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使用的多模式分段拉削控制系统,包括振动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拉力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产品尺寸检测装置、集中优化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停机控制器和模式选择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拉刀进行拉削进给运动;该多模式分段拉削控制系统在现有数控拉床基础上,增设物理量传感器,针对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的要求,实时采集拉削过程中的振动、位移、拉力、速度、加工数量、产品尺寸等物理量,具有三种模式,分别为综合模式、效率模式、制程能力模式,在集中优化控制器中进行实时优化,将优化结果输入至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拉削单元进行拉削作业;当产品尺寸超差、拉削力和加工数量达到预设的许用值时,集中优化控制器输出控制命令,由停机控制器执行停机操作;模式选择器用于拉削工艺的工作模式选择。
如图2所示,该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的具体过程如下:
设定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ΔV和工件尺寸参数;根据不同的零件拉削要求选择综合、效率、CPK三种拉削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以满足加工效率、精度、成本、质量一致性等指标的优化要求;一般地,效率模式适用于中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制程能力模式适用于大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综合模式适用于小批量的零件拉削作业。
在综合模式中,拉削过程分为三段,即粗拉、半精拉、精拉;针对某一零件的拉削,首先对每段的拉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按恒功率拉削方式使每段达到拉床的额定功率,最大地发挥拉床的加工能力;接着按照每段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拉削作用;在一个拉削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变速,配合位移检测装置,实现从粗拉速度到半精拉速度再到精拉速度的转变;这样就满足了“粗拉时,拉削余量大,拉削力大,拉削速度小;半精拉时,拉削余量中,拉削力中,拉削速度中;精拉时,拉削余量小,拉削力小,拉削速度大”的拉削规律以及恒功率拉削要求。
如图3所示,综合模式的拉削工艺的控制流程如下:
步骤一、调入优化标志参数i;在当前拉削条件未经过参数优化的情况下,优化标志参数i初始化为0;当i=1时表示拉削工艺参数已完成了优化,程序输出V、V、V,按粗拉-半精拉-精拉三个工序的位置,由位移检测装置提供位置信息,控制拉削单元进行粗拉-半精拉-精拉作业。
步骤二、当调入的优化标志参数i=0,表示拉削工艺参数未完成优化;首先,要根据被拉削零件的工艺要求、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参数,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拉削进给总行程L、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回程速度V、额定拉削力F、额定拉削零件数j、粗拉进给行程L、半精拉进给行程L、精拉进给行程L;将粗拉优化标志i1、半精拉优化标志i2、精拉优化标志i3、拉削零件数j均置为0。
步骤三、输出V、V、V,按粗拉-半精拉-精拉三个工序的位置,由位移检测装置提供位置信息,实时获得拉削单元的位移量L,控制拉削单元分别V、V、V的拉削速度进行粗拉-半精拉-精拉作业;对粗拉、半精拉、精拉三个阶段,分别测量最大拉削力F、F、F;然后按照0.9N至1.1N区间的目标,对每一阶段的进给速度进行优化,使每一个阶段的最大拉削力与进给速度乘积在上述功率区间内,即近似达到N,满足全阶段恒功率拉削要求;如粗拉阶段,V×F≤0.9N时,用V+△V更新V;V×F≥1.1N时,用V-△V更新V;1.1N≤V×F≤0.9N时,V保持不变;对半精拉和精拉阶段,优化过程类似;当V保持不变时,粗拉优化标志i1置1;当V保持不变时,半精拉优化标志i2置1;当V保持不变时,精拉优化标志i3置1;当i1、i2、i3均为1是,置i为1,整个拉削进给过程的参数优化结束。
步骤四、在整个拉削行程中,通过测量位移量L来确定一个粗拉-半精拉-精拉的进给行程是否结束;如一个进给行程结束,则测量产品尺寸、产品计数j加1、输出回程速度V;同时,对实测的产品尺寸、产品计数值j、进给行程中所测的最大拉削力F进行判断;如尺寸超差,则停机;如产品计数值j或最大拉削力F超过额定值,说明拉削刀具有磨损,将转入半功率程序,即按0.707N,重新对拉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优化和控制程序与上述恒功率程序相同;当拉削零件数或者拉削力超过最大许用值时,说明拉削刀具有严重磨损,随即进行换刀。
如图4所示,效率模式的拉削工艺的控制流程如下:
步骤一、调入优化标志参数i;在当前拉削条件未经过参数优化的情况下,优化标志参数i初始化为0;当i=1时表示拉削工艺参数已完成了优化,此时,程序输出V,控制拉削单元进行拉削作业。
步骤二、当调入的优化标志参数i=0,表示拉削工艺参数未完成优化;首先要根据待拉削零件工艺要求、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参数等具体情况,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拉削进给总行程L、拉削进给速度V、回程速度V、额定拉削力F、额定拉削零件数j;置粗拉优化标志i1、半精拉优化标志i2、精拉优化标志i3、拉削零件数j均为0。
步骤三、输出V,控制拉削单元在整个拉削行程中以恒定的拉削速度V进行拉削作业;同时测量拉削过程的最大拉削力F,然后按照0.9N至1.1N区间的目标,对拉削过程的进给速度进行优化,使最大拉削力与进给速度乘积在上述功率区间内,即近似达到N额,满足恒功率拉削要求;当V×F≤0.9N时,用V+△V更新V;当V×F≥1.1N时,用V-△V更新V;当1.1N≤V×F≤0.9N时,V保持不变;如果V保持不变,则优化标志i1、i2、i3、i均置1,整个拉削进给过程的参数优化结束。
步骤四、通过测量位移量L来确定一个进给行程是否结束;如一个进给行程结束,则测量产品尺寸、产品计数j加1、输出回程速度V;同时,对实测的产品尺寸、产品计数值j、进给行程中所测的最大拉削力F进行判断;如尺寸超差,则停机;如产品计数值j或最大拉削力F超过额定值,说明拉削刀具有磨损,则转入半功率程序,即按0.707N,重新对拉削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其优化和控制程序与上述恒功率程序相同;当拉削零件数或者拉削力超过最大许用值时,说明拉削刀具有严重磨损,随即进行换刀。
如图5所示,制程能力模式的拉削工艺的控制流程如下:
步骤一、首先要根据待拉削零件工艺要求、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参数等具体情况,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拉削进给总行程L、拉削进给速度V、回程速度V、额定振动加速度值a、额定拉削力F、额定拉削零件数j、零件尺寸上限USL、零件尺寸下限LSL、零件中心尺寸C;置拉削零件数j均为0。
步骤二、输出V,控制拉削单元在整个拉削行程中以恒定的拉削速度V进行拉削作业;通过测量位移量L来确定进给行程是否结束;如进给行程结束,则测量产品尺寸、振动加速度值a、产品计数j加1、输出回程速度V;同时,对实测的产品尺寸、振动加速度值a进行判断;如尺寸超差或振动加速度值a≥a,则停机;如V没有达到0.95N所对应的进给速度时,按V=0.95N/F重新确定进给速度;接着,由实测的产品尺寸,根据上述公式1-6,分别计算σ、Ca、Cp、Cpk;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Cpk值,调整V值。
步骤三、当Cpk≤1.33时,用V-△V更新V;当Cpk≥1.67时,用V+△V更新V;当1.33≤Cpk≤1.67时,V保持不变;按新的V,输入至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拉削单元进行拉削作业。

Claims (6)

1.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综合模式、效率模式和制程能力模式;
综合模式下的拉削工艺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粗拉进给行程L、半精拉进给行程L、精拉进给行程L
步骤二、对工件进行包括粗拉、半精拉、精拉三个阶段的拉削;粗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粗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粗拉进给行程L;半精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半精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半精拉进给行程L;精拉阶段的进给速度为精拉进给速度V,行程为精拉进给行程L;在粗拉阶段、半精拉阶段、精拉阶段中均分别采集最大拉削力F、F、F;分别计算粗拉阶段、半精拉阶段、精拉阶段的拉削功率N、N、N;N=V×F;N=V×F;N=V×F
步骤三、若N、N、N的取值均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N、N、N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取值小于0.9N,则将取值小于0.9N的拉削功率对应的进给速度增大△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N、N、N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取值大于1.1N,则将取值小于0.9N的拉削功率对应的进给速度减小△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粗拉-半精拉-精拉拉削作业;
效率模式下的拉削工艺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和拉削进给速度V
步骤二、以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在拉削过程中采集最大拉削力F;计算最大拉削功率N=V×F;
步骤三、若N的取值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N的取值小于0.9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N的取值大于1.1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作业;
制程能力模式的拉削工艺的控制流程如下:
步骤一、设定拉床额定功率N、拉削进给速度V、额定振动加速度值a、额定拉削力F、零件尺寸上限USL、零件尺寸下限LSL和零件中心尺寸C;
步骤二、以拉削进给速度V对n个工件进行拉削,并分别测量得到n个工件的尺寸X1…Xn;利用尺寸X1…Xn计算制程能力指数Cpk,n为单次测试的拉削次数;
步骤三、若制程能力指数Cpk在0.9N~1.1N的范围内,则参数优化完成,进入步骤四;
若制程能力指数Cpk≤1.33,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减小△V;△V为预设的拉削速度单次调节值;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若制程能力指数Cpk≥1.67,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增大△V;之后,重新执行步骤二;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和三确定的拉削进给速度V对工件进行拉削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制程能力指数Cpk的计算过程如下:
分别计算平均值
Figure FDA0003715963570000021
尺寸公差T、尺寸标准差σ、制程准确度Ca、制程精密度Cp、制程能力指数Cpk如式(1)至(6)所示;
Figure FDA0003715963570000022
T=USL-LSL 式(2)
Figure FDA0003715963570000023
Figure FDA0003715963570000024
Figure FDA0003715963570000025
Cpk=Cp·(1-Ca) 式(6)
其中,X1…Xn为n个尺寸实测值;n为尺寸测量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程能力模式的步骤三中,制程能力指数Cpk在0.9N~1.1N的范围内,且F·V<0.95N;则将拉削进给速度V更新为0.95N/F;F为拉削过程中的最大拉削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程能力模式的步骤四中,拉削过程中采集振动加速度值a,并测量得到的工件尺寸;若尺寸超差或振动加速度值a≥a,则停机;a为预设的振动加速度极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综合模式和效率模式的步骤四中,拉削的过程中采集最大拉削力F,并得到的工件进行尺寸测量;若尺寸超差,则停止拉削;若拉削的工件数量达到预设的最大数量或最大拉削力F大于预设的极限拉削力,则将拉床额定功率N更新为原数值的0.707倍,并重新执行对应模式的步骤二和三,调整粗拉进给速度V、半精拉进给速度V、精拉进给速度V,或调整拉削进给速度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振动检测装置、位移检测装置、拉力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产品尺寸检测装置、集中优化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停机控制器、模式选择器;振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刀的位置;拉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过程中的拉削力;速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速度;计数装置用于记录拉削工件的数量;产品尺寸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拉削得到的工件的尺寸;集中优化控制器对综合模式、效率模式和制程能力模式下的拉削过程进行控制;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用于驱动拉削进给运动;停机控制器用于检测是否达到停机条件,在达到停机条件是停止拉削作业;模式选择器供工作人员选择模式。
CN202210741657.8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Active CN115007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1657.8A CN115007938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1657.8A CN115007938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7938A true CN115007938A (zh) 2022-09-06
CN115007938B CN115007938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07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1657.8A Active CN115007938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79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9217A (ja) * 1986-09-30 1988-04-20 Nippei Toyama Corp 旋削ブロ−チ加工方法
RU2151031C1 (ru) * 1999-03-04 2000-06-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 Способ протягивания пазов и протяжной блок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1205616Y (zh) * 2008-04-17 2009-03-11 四川天虎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分段式键槽拉刀
CN107159964A (zh) * 2017-07-03 2017-09-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卧式内拉床智能拉削单元
CN109648397A (zh) * 2018-12-07 2019-04-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刀齿刃带宽度与拉削负载相关性的拉刀寿命预测方法
CN109967789A (zh) * 2019-03-11 2019-07-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声拉刀、高效精密超声拉削装置及其拉削工艺
CN110531710A (zh) * 2019-10-09 2019-12-03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主轴恒功率约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
CN114378362A (zh) * 2021-12-13 2022-04-2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转子轮盘榫槽的拉削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9217A (ja) * 1986-09-30 1988-04-20 Nippei Toyama Corp 旋削ブロ−チ加工方法
RU2151031C1 (ru) * 1999-03-04 2000-06-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 Способ протягивания пазов и протяжной блок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1205616Y (zh) * 2008-04-17 2009-03-11 四川天虎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分段式键槽拉刀
CN107159964A (zh) * 2017-07-03 2017-09-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卧式内拉床智能拉削单元
CN109648397A (zh) * 2018-12-07 2019-04-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刀齿刃带宽度与拉削负载相关性的拉刀寿命预测方法
CN109967789A (zh) * 2019-03-11 2019-07-0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声拉刀、高效精密超声拉削装置及其拉削工艺
CN110531710A (zh) * 2019-10-09 2019-12-03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主轴恒功率约束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
CN114378362A (zh) * 2021-12-13 2022-04-22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转子轮盘榫槽的拉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7938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9725B (zh) 速度敏感区间恒速曲线插补速度规划方法
CN103212760B (zh) 一种等截面叶型带冠整体叶轮叶间流道加工方法
CN106001570B (zh) 一种一体化3d激光打印多组件制备方法
CN104786078B (zh) 钛合金整体叶轮的数控加工方法及其配套工装夹具
CN103529751B (zh) 五轴联动机床数控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107214523B (zh) 一种大型桥式龙门混合加工机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09343472A (zh) 基于恒定切削力的机匣零件表面应力应变场控制方法
CN103123477A (zh) 一种基于电机和机床位置双反馈的轴运动控制方法
CN109571017A (zh) 一种高精度增减材3d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EP3470943A2 (de) Verfahren zur berechnung von führungsgrössen einer präzisionsmaschine, ultrapräzisions- oder präzisionsmaschine und bauteil
CN115007938B (zh) 一种多模式分段拉削工艺
CN103302571A (zh) 一种凸轮轴升程误差补偿加工方法
Yan et al. NC program evaluator for higher machining productivity
CN117020656B (zh) 复杂金属构件的增-测-减一体化成形系统及加工方法
CN1067619C (zh) 轧辊磨床数控系统和方法
CN103551592B (zh) 一种金刚石滚轮型腔曲面加工方法
CN109604642A (zh)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1857040B (zh) 一种提升螺纹车削加工精度的主轴跟随同步控制方法
CN106020132A (zh) 基于现场实测切削力数据与离线优化的粗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
CN106378479A (zh) 一种cnc高光加工工艺
CN114109963B (zh) 组角机油缸运行控制方法及液压系统
CN110750074A (zh) 基于物理仿真的数控加工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09542047A (zh) 一种加工程式处理方法及导光条模具加工方法
CN117032072B (zh) 一种五轴超精密机床几何误差分配方法
CN110802264B (zh) 一种模具深腔曲面多轴数控加工改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