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4840A -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4840A
CN115004840A CN202280001346.6A CN202280001346A CN115004840A CN 115004840 A CN115004840 A CN 115004840A CN 202280001346 A CN202280001346 A CN 202280001346A CN 115004840 A CN115004840 A CN 115004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arget
polarization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13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04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本公开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Description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中,卫星上的天线多采用圆极化方式,而地面上的终端根据类型不同,有可能采用的是圆极化天线,有可能采用的是线性极化天线。当基站和终端天线的极化方式的不匹配时,会造成极化损失,为了弥补极化损失,可以通过多次重复传输的方式解决。
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时,如果复用地面终端的方式,即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基站的反馈(这里的反馈可以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或消息4),再重新发送前导码(Preamble),在NTN中,由于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的时间长,那么会降低效率。
如果复用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NPRACH)的重复传输方式,对于NTN的覆盖终端,针对相同极化方式的情况,比如卫星的极化方式与终端的极化方式相同的情况,实际上终端不需要多次重复传输preamble。如果为所有终端都配置重复传输次数(repetition),那么会导致资源浪费以及终端功率的消耗。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将与所述终端采用的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确定重复传输系数;
将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与PRACH的预设传输次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确定重复传输系数,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同,确定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为1;
响应于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不同,确定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为2。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只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指示的下行极化方式相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
所述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DCI中指定信息域所指示的数值,确定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指定信息域是DCI中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域,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域复用前导码索引所对应的信息域。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所述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确定所述目标前导码所属的目标前导码类别;
基于预先定义的前导码类别与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与所述目标前导码类别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可选地,所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包括:
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随机接入时机RO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可选地,所述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协议约定的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备选重复传输次数中,确定需要发送给所述终端的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DCI的指定信息域中。
可选地,所述指定信息域是DCI中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域,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域复用前导码索引所对应的信息域。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可选地,所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包括:
在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RO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基站侧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基站侧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终端所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并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本公开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前导码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前导码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框图。
图1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道传输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先从终端侧介绍一下本公开提供的信道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参照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1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资源是基站预先分配给终端的、用于终端进行随机接入的资源。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收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步骤202中,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203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指示信息,由需要完成初始随机接入的终端读取该系统消息中的指示信息,进而可以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从而按照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A所示,图3A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接收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协议约定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备选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终端极化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圆极化、线性极化、圆极化和线性极化均支持等。与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备选重复传输次数例如表1所示。
表1
终端极化类型 备选重复传输次数
圆极化 1,2,3,……
线性极化 2,4,6,……
圆极化和线性极化均支持 1
其中,圆极化包括但不限于右旋极化(Right Hand Circularized Polarization,RHCP)、左旋极化(Left Hand Circularized Polarization,LHCP)。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表1确定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例如,圆极化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1,线性极化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2,圆极化和线性极化均支持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1,基站将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进行广播。终端可以通过接收系统消息获取该指示信息。
在步骤302中,基于所述指示信息,将与所述终端采用的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假设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为RHCP,对应的终端极化类型为圆极化,则终端可以将指示信息中与圆极化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1作为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303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系统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B所示,图3B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接收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下行极化方式是指基站发送下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上行极化方式是指发送上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这里可以是基站期望的终端发送上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
在步骤302’中,基于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确定重复传输系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至少用于指示上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在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同时,确定终端没有极化损失,可以确定重复传输系数为1,从而避免多次重复传输PRACH带来的终端功率消耗和终端资源浪费。
例如,上行极化方式为RHCP,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也是RHCP,则确定重复传输系数为1。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至少用于指示上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在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不同时,确定终端有极化损失,确定重复传输系数为2,从而通过多次重复传输PRACH的方式弥补极化损失。
例如,上行极化方式为RHCP,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是线性极化,则确定重复传输系数为2。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只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即指示信息只指示了下行极化方式,则终端可以确定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下行极化方式相同。进而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终端的极化方式是否相同,按照上述方式来确定重复传输系数。
例如,指示信息指示下行极化方式为LHCP,则终端认为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也为LHCP。
在步骤303’中,将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与PRACH的预设传输次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协议约定或由基站配置该PRACH的预设传输次数,假设PRACH的预设传输次数为N,则终端可以将重复传输系数与N的乘积作为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例如,重复传输系数为2,则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2N。如果重复传输系数为1,则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N。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基站未配置该预设传输次数,则终端可以默认N为1。
在步骤304’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系统消息中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命令(ordered)触发。此时,终端可以接收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指示信息。
在步骤402中,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403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PDCCH中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5A所示,图5A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502中,基于所述DCI中指定信息域所指示的数值,确定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定信息域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一个新增的信息域,该信息域专门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定信息域可以复用DCI中已有的信息域。可选地,可以复用前导码索引(preamble index)所对应的信息域。
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中指定信息域可以复用DCI中的其他信息域,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通过DCI显示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终端可以确定指定信息域所指示的数值,将该数值直接作为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503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PDCCH的DCI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5B所示,图5B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DCI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DCI中携带了指示信息,且指示信息是基站为终端指示的一个目标前导码。
在步骤502中,基于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确定所述目标前导码所属的目标前导码类别。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基于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确定所述目标前导码所属的目标前导码类别。其中,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
例如,基站通过RRC信令指示:preamble#1至preamble#10属于第一类前导码,preamble#11至preamble#20属于第二类前导码,以此类推。DCI中携带的目标前导码为preamble#1,则目标前导码类型为第一类前导码。
在步骤503’中,基于预先定义的前导码类别与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与所述目标前导码类别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协议预先定义前导码类型与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第一类前导码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1,第二类前导码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为2,等等,假设目标前导码类型为第一类前导码,则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1。
即基站可以通过DCI隐性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终端基于上述方式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504’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PDCCH的DCI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5C所示,图5C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基站通过PDCCH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上述图3A或图3B所示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基站可以通过PDCCH直接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通过该指示信息告知终端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例如,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系数为2,则目标重复传输系数为2。
在步骤5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PDCCH中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可以是NTN中的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602中,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随机接入时机RO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频域的可用RO上,按照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前导码。
例如图7A所示,假设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2,PRACH配置周期为1帧10毫秒,每帧中只有一个随机接入时机(Random Oppirtuninty,RO),终端在同一子帧的不同可用RO上重复传输2次相同的前导码。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时域的可用RO上,按照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前导码。
例如图7B所示,假设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2,PRACH配置周期为1帧10毫秒,每帧中有四个RO,终端可以在一帧中的连续两个可用RO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连续两个可用RO可以是连续的子帧或者不连续的子帧,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通过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目的,进一步地,终端在可用RO上,向基站发送前导码。从而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重复传输次数是终端发送PRACH的次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1,终端实际只需要发送一次PRACH,如果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则终端需要多次重复发送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方式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为1,使得不会产生极化损失的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发送一次PRACH即可,从而可以避免所有终端均被配置为需要多次重复发送PRACH的情况所带来的终端能耗损失和信令资源浪费。
采用上述方式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大于1,使得会产生极化损失的终端,通过多次重复发送PRACH的方式来有效弥补极化损失。下面再从基站侧介绍一下本公开提供的信道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参照图8所示,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801中,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8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以便终端确定与自身所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并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PRACH。本公开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901中,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9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对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指示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从而按照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可以对不同极化方式的终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实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的目的,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0A所示,图10A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01中,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协议预先约定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备选重复传输次数,例如表1所示。进一步地,基站可以确定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将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指示信息,通过系统消息进行广播。
在步骤10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终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图3A所示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从而可以让终端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0B所示,图10B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01’中,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下行极化方式是指基站发送下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上行极化方式是指发送上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这里可以是基站期望的终端发送上行信号时采用的极化方式。
在步骤10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还未接入基站,需要基于系统消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过程。终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图3B所示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从而可以让终端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图1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01中,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11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上述实施例中,在基于PDCCH命令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通过PDCCH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让终端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相应的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A所示,图12A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201中,通过PDCCH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DCI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DCI的指定信息域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定信息域可以是DCI中一个新增的信息域,该信息域专门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定信息域可以复用DCI中已有的信息域。可选地,可以复用preamble index所对应的信息域。
在步骤12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终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上述图5A所示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DCI显性指示的方式,让终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B所示,图12B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201’中,通过PDCCH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DCI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在步骤12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还可以向终端发送RRC信令,该RRC信令用于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终端基于RRC信令、DCI中的目标前导码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上述图5B所示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DCI隐性指示的方式,让终端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失,可用性高。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C所示,图12C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201”中,通过PDCCH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在步骤12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采用图3A或图3B所示的方式确定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并将该重复传输次数作为基于PDCCH命令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具体确定目标重复传输次数的方式与图5C所示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PDCCH中的指示信息,让终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示,图1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基站,该基站可以是NTN中的基站,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301中,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步骤1302中,在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RO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可用RO的确定方式与图7A或图7B所示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由终端基于该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RACH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进一步地,基站接收终端在可用RO上向基站发送前导码。从而可以针对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弥补极化损失,针对没有极化损失的终端有效降低终端功率损耗和避免终端资源浪费,可用性高。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应用功能实现装置的实施例。
参照图14,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1401,被配置为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第一发送模块1402,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参照图15,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501,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接收模块1502,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终端侧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用于基站侧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1600的框图。例如装置16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用户设备、ipad、智能电视等终端。
参照图16,装置1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602,存储器1604,电源组件1606,多媒体组件1608,音频组件1610,输入/输出(I/O)接口1612,传感器组件1616,以及通信组件1618。
处理组件1602通常控制装置1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随机接入,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信道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608和处理组件1602之间的交互。又如,处理组件1602可以从存储器读取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传输方法的步骤。
存储器1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606为装置1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在所述装置1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604或经由通信组件161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612为处理组件1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616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616可以检测到装置1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616还可以检测装置1600或装置1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616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616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616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61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5G或6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61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61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终端侧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上述信道传输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相应地,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基站侧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如图17所示,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道传输装置1700的一结构示意图。装置1700可以被提供为基站。参照图17,装置1700包括处理组件17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1724、天线组件1726、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1722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处理组件17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者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5)

1.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的所述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将与所述终端采用的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确定重复传输系数;
将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与PRACH的预设传输次数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确定重复传输系数,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同,确定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为1;
响应于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不同,确定所述重复传输系数为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只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的情况下,确定所指示的上行极化方式与所指示的下行极化方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
所述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所述DCI中指定信息域所指示的数值,确定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信息域是DCI中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域,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域复用前导码索引所对应的信息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所述基于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包括:
基于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确定所述目标前导码所属的目标前导码类别;
基于预先定义的前导码类别与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与所述目标前导码类别对应的重复传输次数作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PRACH,包括:
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随机接入时机RO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17.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系统消息广播所述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协议约定的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备选重复传输次数中,确定需要发送给所述终端的与每个终端极化类型对应的一个重复传输次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极化方式和上行极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PDCCH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DCI的指定信息域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信息域是DCI中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域,或者,所述指定信息域复用前导码索引所对应的信息域。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前导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不同前导码所属的前导码类别。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与所述终端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时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相同。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包括:
在随机接入资源中的可用RO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用于进行随机接入的前导码。
30.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31.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终端采用的极化方式相对应的目标重复传输次数;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目标重复传输次数发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29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34.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35.一种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29任一项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
CN202280001346.6A 2022-04-25 2022-04-25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04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9096 WO2023206029A1 (zh) 2022-04-25 2022-04-25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4840A true CN115004840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1346.6A Pending CN115004840A (zh) 2022-04-25 2022-04-25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4840A (zh)
WO (1) WO20232060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451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2501B (zh) * 2018-02-28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极化信息确定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20220239417A1 (en) * 2019-08-01 2022-07-28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ntn
JP2022549432A (ja) * 2019-09-25 2022-11-2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非地上ネットワーク(ntn)において偏波モードを設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1678379B2 (en) * 2020-02-25 2023-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in new radio (NR)
CN113518472B (zh) * 2020-04-10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451A1 (zh) * 2022-10-10 2024-04-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6029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1981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076378B (zh) 传输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937325B (zh) 基于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9430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side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CN108886789B (zh) 确定上下行切换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5868232A (zh) 子带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261218B (zh) 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004840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495209B (zh) 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6615948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943649A (zh) 终端能力上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93075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606277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247078B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622551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40064769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55684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24009873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2765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8743291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731698A (zh)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669139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724641A (zh) 资源确定、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4586458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6648878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