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4734A - 存储在sim简档中的即时连接配置 - Google Patents

存储在sim简档中的即时连接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4734A
CN115004734A CN202080095036.6A CN202080095036A CN115004734A CN 115004734 A CN115004734 A CN 115004734A CN 202080095036 A CN202080095036 A CN 202080095036A CN 115004734 A CN115004734 A CN 115004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network
mobile
profile
sett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5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穆斯拉简
W·詹德利
S·A·希兰特
J·D·布鲁纳
J·卡万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15004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7Selecting a data network PoA [Point of Attac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由移动设备使用以连接到例如互联网等分组数据网络的连接设置被存储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中。这使得连接设置能够被预加载在SIM卡上,以允许移动设备立即连接到互联网而无需手动配置。移动设备的连接设置也可以由移动网络运营商经由通过空中简档更新进行更新。例如,运营商可以在设备第一次连接到网络时为设备提供连接设置。连接设置可以存储在SIM简档内的一个或多个文件中,并且可以经由远程文件管理操作进行更新。嵌入式SIM(eSIM)简档还可以将连接设置存储在简档元数据中,该连接设置可以经由元数据更新操作进行更新。

Description

存储在SIM简档中的即时连接配置
背景技术
诸如互联网等分组数据网络(“分组网络”)使得移动设备能够发送和接收消息、下载和运行应用、流式传输音乐、共享照片等。然而,用于将移动设备连接到分组网络的现有技术有很多缺点。例如,如果移动设备未连接到互联网,则用户可能必须手动输入分组数据网关的连接设置才能上网。
另一问题是,网络运营商(例如,
Figure BDA0003771045600000011
)不能快速改变移动设备使用哪个网关连接到分组网络。如果移动设备经由通用互联网网关连接到互联网,但Verizon想要将设备移动到低延迟互联网网关,则Verizon可能必须向设备的操作系统(OS)供应商提出改变请求。OS供应商可能需要数周或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发布将设备移到低延迟网关的更新。同时,移动设备可能运行更慢,消耗更多电池寿命,否则运行效率会降低。用户可能会失去等待改变的耐心,并且诉诸于手动输入低延迟网关的连接设置。除了麻烦之外,用户输入还容易出错,并且是安全漏洞的常见原因。
经由OS更新来分发连接设置改变的另一缺点是OS更新设备应用的次数的增加。具体地,为了更新连接设置,一些设备可能会应用另外不必要的OS更新。OS更新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和存储来分发。对于物联网(IoT)设备和其他存储有限和/或依赖于昂贵的蜂窝连接来接收OS更新的设备来说,这些成本可能尤其沉重。因此,经由OS更新分发连接设置可能会给终端用户施加巨大的资源和财务成本。
运营商面临的另一挑战是在移动设备漫游时使用的复杂的低效的路由拓扑。例如,当移动设备离开其家庭网络进入受访网络时,互联网连接可以从受访网络路由到家庭网络并且返回到受访网络。这些附加的跳跃可能会显著增加连接延迟和费用。
正是针对这些和其他技术挑战提出了本文中公开的内容。本文中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任何缺点或仅在诸如上述环境中操作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该背景仅是为了说明本文中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其中实践的一个示例性技术领域。
发明内容
本文中讨论的技术通过将连接设置存储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中来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配置中,SIM卡可以从工厂预加载有连接设置。具有预加载的连接设置的SIM卡可以插入设备并且用于连接到互联网,而无需进一步配置。例如,用户无需手动输入连接设置或使用Wi-Fi连接下载连接设置即可访问互联网。将连接设置存储在SIM卡中还使得能够经由通过空中更新来实时更新连接设置。通过空中更新使得运营商能够快速且无缝地将移动设备移动到不同网关。运营商可以将移动设备移动到不同网关以便减少连接延迟、增加安全性、增加吞吐量、切换到不同分组网络、以及提供本文中描述的其他技术优势。
在一些配置中,通过空中更新允许运营商优化漫游设备如何连接到受访网络。例如,Verizon可能会为在
Figure BDA0003771045600000021
网络上漫游的设备提供特定于T-Mobile的连接设置。具体地,T-Mobile特定连接设置可以允许移动设备直接通过T-Mobile网关将连接路由到目标网络,而无需首先路由到Verizon网络和从Verizon网络路由。
当建立到分组网络的连接时,移动设备可以基于正在建立的连接的类型以及当适用时基于设备当前连接到的受访网络来选择本地存储在SIM简档中的连接设置。例如,当创建到互联网的连接时,移动设备可以查询连接类型为“互联网”的可用连接设置。其他连接类型包括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互联网媒体服务(IMS)、运营商供应等。
一旦连接设置被选择,移动设备就使用来自连接设置的连接属性来建立连接。连接属性可以包括连接名称、是要使用IPv4还是IPv6连接、连接是否将使用代理、连接是否需要二级认证协议等。
连接名称属性标识由移动网络托管的网关,该网关充当移动网络与分组网络之间的边界。网关可以在两个网络之间转换和转发分组,或者在电路交换移动网络的情况下,将分组网络隧道传输到移动设备。在建立连接时,移动设备向移动网络提供连接名称。例如,“互联网”类型的连接设置可以具有连接名称“vzwinternet”。通过在建立连接时提供“vzwinternet”,移动设备将经由“vzwinternet”网关连接到互联网。
在一些配置中,运营商可以建立连接到同一分组网络的多个网关。不同网关可以为同一分组网络提供不同服务质量(QoS)。例如,Verizon可以为与通过“vzwinternet”网关而建立的连接相比访问公共互联网的给定更高优先级的连接建立连接名称“lowlatencyvzwinternet”。
应当理解,上述主题可以实现为计算机控制的装置、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计算设备,或者实现为诸如计算机可读介质等制品。通过阅读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查看相关附图,这些和各种其他特征将是很清楚的。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形式介绍所公开技术的一些方面的简要描述,所公开技术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使用本“发明内容”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详述的描述中,参考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并且这些附图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了特定实施例或示例。本文中的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在一些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素。
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将连接设置存储在基本文件中的SIM简档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将连接设置存储在连接设置文件或元数据条目中的嵌入式SIM(eSIM)简档的示例的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使用连接设置来预配置SIM卡的示例环境的框图。
图3B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将SIM卡插入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3C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到移动网络的附接过程的框图。
图3D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响应于移动设备向移动网络注册而从移动网络向移动设备发送连接设置更新的框图。
图3E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的连接请求的框图。
图3F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从移动设备经由分组数据网络到目标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连接的框图。
图4A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向家庭网络注册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4B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向受访网络注册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4C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使得漫游指示被传送到家庭网络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4D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响应于漫游指示而发送的文件更新命令的框图。
图4E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向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发送连接请求的框图。
图4F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过IP连接而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4G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从家庭网络漫游到受访网络的移动设备的框图。
图4H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经由元数据更新接收连接设置的框图。
图4I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通过受访网络406与分组数据网络306建立IP连接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选择路由连接通过哪个网关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能够实现本文中呈现的技术和科技的方面的计算设备的计算设备架构的计算机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为与诸如CDMA、TDMA、FDMA、OFDMA和SC-FDMA等各种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的设备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等无线电技术。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A等无线电技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述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下面的描述出于示例的目的描述了蜂窝系统,尽管这些技术适用于超出蜂窝应用之外的其他应用。
图1是示出将连接设置112存储在基本文件110中的SIM简档104的示例的框图100。SIM简档104可以存储在SIM卡102上,SIM卡也称为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SIM卡102可以是能够从设备移动到设备的可移动卡,但是如下面结合图2讨论的,类似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存储在eSIM简档中的文件。
SIM卡102可以与计算设备101通信耦合,以使得计算设备101能够连接到移动网络103。SIM简档104可以与在移动网络103上唯一标识SIM卡102的简档ID相关联。在一些配置中,SIM简档104包括文件结构,例如主文件106是一个或多个子文件(诸如基本文件110A-110C)的父文件。主文件106也可以是专用文件108的父文件,其可以作为包含基本文件110D-110F的目录来操作。
在一些配置中,具有已知文件ID 111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112。虽然图1描绘了每个文件一个连接设置,但类似地设想,一个或多个文件可以每个包含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在一些配置中,包含连接设置的基本文件110可以被分组在特定专用文件108内。当发起连接时,计算设备101可以查询具有已知与连接设置相关联的文件ID的专用文件108和/或基本文件110的SIM简档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设置112包括连接类型114、连接属性118和可选的受访网络ID 116。连接属性118可以包括连接名称130、IP类型132、代理配置136和可选的RADIUS认证134。连接类型114可以指示连接设置是否用于互联网连接、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系统(IMS)、VoIP、供应等。可选的受访网络标识符116可以存储网络的标识符,以使得不同连接设置能够应用于不同运营商。连接名称130可以是指任何类型的网关标识符,诸如接入点名称(APN)、数据网络名称(DNN)或切片ID。
在一些配置中,运营商在由终端用户获取SIM卡之前将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添加到SIM简档。例如,运营商可以在SIM被制造时将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添加到SIM简档。一旦存储预加载连接设置的SIM卡被插入移动设备,该设备就能够经由运营商连接到互联网,而无需附加设置,诸如手动输入连接设置或经由Wi-Fi检索连接设置。
除了预加载连接设置,将连接设置存储在SIM简档中给予运营商控制权以管理设备如何连接到不同分组数据网络。例如,运营商可以使用配置个体移动设备的能力来实现负载平衡——例如,通过在许多不同网关之上分散连接,和/或通过限制将连接请求路由到特定网关的设备的数目。
由所公开的实施例实现的另一场景是允许移动设备101被重新配置为使用不同运营商。例如,如果设备附带有针对第一运营商的SIM卡,但该运营商受制于合并或停业,或者如果第一运营商被拆分为移动虚拟移动网络运营商(VNMO),则给予运营商控制权以配置连接设置112使得设备能够被快速重新编程以使用新运营商的网关。
由所公开的实施例实现的另一场景允许运营商提供对具有不同QoS级别的互联网的访问。例如,紧急救援人员可能有权访问优先于互联网连接的网关。在一些配置中,特定网关可能保留互联网容量(例如,带宽、吞吐量等)。运营商可能会以溢价出售更高QoS互联网访问的使用权,或以折扣价出售更低QoS互联网访问的使用权。如果移动用户订阅了有权获取更高QoS互联网的额外计划,则下次与用户相关联的设备连接到移动网络时,运营商可以通过更新用户的连接设置以包括更高QoS网关来响应。当连接设置存储在SIM简档104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110中时,运营商可以发送添加、更新或替换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112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更新请求。远程文件更新操作可以经由短消息服务笔和纸(SMSPP)协议或承载独立协议(BIP)会话来执行。
由所公开的实施例实现的另一场景使得移动设备能够直接连接到公司网络。在一些配置中,连接可能是安全的,例如通过SSL或其他加密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运营商和公司可以实现虚拟专用网络以将专用公司网络扩展到移动设备。在一些配置中,如果与公司网络相关联的移动设备发起与公共互联网的连接,则移动网络可以通过改变设备的连接设置来自动响应以使用连接到公司网络的网关。
计算设备101可以是能够与移动网络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计算设备,诸如蜂窝电话、智能手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智能手表、增强/虚拟现实设备等。为了简洁和清楚起见,在本公开中使用SIM简档,但类似地设想其他简档类型和其他类型的连接设置。
图2是示出将连接设置212存储在基本文件210或元数据条目218中的eSIM简档204B的示例的框图200。在一些配置中,eSIM简档204B是存储在eSIM 202中的多个eSIM简档204中的一个,每个简档204与不同简档ID相关联。eSIM简档204B可以包括简档应用和文件209,该简档应用和文件209以与SIM简档104中存储的文件结构相似(如果不是相同)的格式和结构存储数据。此外,eSIM 202包括元数据218,元数据218可以存储与移动设备有关的附加信息201,并且可以由运营商经由远程简档修改(RPM)操作远程更新。除了连接设置212A,元数据218可以存储移动国家代码(MCC)120、移动网络代码(MNC)122、运营商名称124和图标126。
eSIM简档204B可以将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212存储在不同位置。例如,简档应用和文件209可以包含与以上结合图1描述的SIM卡中存储的文件的结构相似(如果不是相同)的文件树。具体地,简档应用和文件209可以包括主文件206,主文件206具有一个或多个子基本文件210。基本文件210可以由用作目录的专用文件208分组。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可以存储在每个基本文件中。如上面结合图1讨论的,基本文件可以用文件ID 111标识,并且特定文件ID 111可以为存储连接设置212所已知。
eSIM简档204B还可以将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212直接存储在元数据218中。如图所示,连接设置212A被包括在元数据218中。
连接设置212(无论它们是存储在基本文件210中还是直接存储在元数据中)可以包括连接类型114、连接属性118以及可选的受访网络ID 116,与上面讨论的连接设置112一致。
图3A是示出用于使用连接设置112来预配置SIM卡102的示例环境的框图300。在一些配置中,SIM卡102被预配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设置112。SIM卡102可以在SIM卡工厂302处预配置,或者由运营商在将SIM卡102分发给客户使用之前预配置。
SIM 102可以被预配置为包括连接设置112,使得移动设备201能够在没有Wi-Fi或其他辅助连接介质的情况下连接到移动网络103。eSIM 202可以类似地在工厂302处或由运营商在分发之前预配置。
图3B是示出将SIM卡102插入移动设备201的框图300。在接收到SIM卡102时,移动设备201可以启动连接设置管理器301以从SIM简档104加载、存储、更新和删除连接设置。图3B还描绘了移动网络305的蜂窝塔304、以及分组数据网络306和目标设备307。
图3C是示出移动设备到移动网络的附接过程308的框图300。在一些配置中,附接过程308包括认证移动设备201的用户的身份。附接过程308还可以确定用户的账户是否是活跃的、他们的帐单是否已支付、或用于决定是否允许移动设备201连接到移动网络305的任何其他因素。“附接过程”与“注册过程”同义,并且“附接移动设备”与“注册移动设备”同义。在一些配置中,在向移动网络305注册之后,移动设备201可以利用预加载的连接设置112来与移动网络305建立网络连接。该连接设置112可能已经在工厂或由运营商预加载。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移动网络305可以利用该连接来向移动设备201提供已更新的连接设置112。
图3D是示出移动网络305的蜂窝塔304向移动设备201发送连接设置更新311的框图300。在一些配置中,响应于移动设备201使用陈旧或过时的连接设置112建立网络连接,发送连接设置更新311。在其他配置中,在移动网络305的运营商已经改变时发送连接设置更新311,例如如果移动网络与其他运营商合并或成为虚拟移动网络运营商(VMNO)。在又一配置中,如果SIM 102已经插入不同类型的计算设备并且运营商针对不同设备类型使用不同网关,则移动网络305发送连接设置更新311。在一些配置中,已更新的连接设置312作为连接更新311的一部分而发送。
在移动网络305确定与移动设备201相关联的运营商和/或用户将受益于使用不同网关之后,移动网络305向移动设备201提供已更新的配置设置312。
在一些配置中,移动设备201可以将已更新的连接设置312存储在SIM简档104中,例如作为存储在基本文件110中的多个连接设置112中的一个,该基本文件110是SIM简档104的一部分或者作为eSIM简档的元数据218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移动设备201可以在移动设备201下次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PDN)时利用已更新的连接设置312。
图3E是示出用于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06的连接请求313的框图300。在一配置中,连接请求313包括已更新的连接名称130,已更新的连接名称130由移动网络305选择并且在连接更新311中提供给移动设备201。连接名称130标识用于连接到PDN的网关。连接名称13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标识符,但通常是由运营商定义以指代特定PDN网关的一系列字符,诸如“vzwinternet”或“voip”。
图3F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从移动设备201经由分组数据网络306到目标设备307的IP连接316的框图300。在一些配置中,移动网络305是电路交换的,因为连接被建立并且保持打开直到没有更多数据要传递。这与分组交换网络形成对比,例如PDN 306或互联网,其中数据被分解为离散的量子,例如分组,并且通过多个连接分别路由到目标。因此,电路交换网络自然不会与分组交换网络进行交互操作。相反,移动网络305使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314将IP连接316隧道传输到移动设备201,即,经由隧道IP连接318。
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网络305本身是分组交换的,使得数据网络网关314仅当分组在移动网络305与分组数据网络306之间桥接时执行网络地址转换。
图4A是示出向家庭网络402注册的移动设备201的框图400。在一些配置中,移动设备201已经在分组数据网络306上创建了到目标设备的IP连接316,即,经由隧道IP连接318。图4A还描绘了受访网络406。
图4B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向受访网络406注册的移动设备201的框图400。移动设备201现在正在漫游,并且不再连接到其家庭网络或PDN 306。
图4C是示出使得漫游指示411被传输到家庭网络402的移动设备201的框图400。漫游指示411可以是专门创建以指示移动设备201正在漫游的通信。备选地,家庭网络402可以从连接到家庭网络402的家庭用户服务器(HSS)的受访网络406推断移动设备201正在漫游。
图4D是示出用于更新移动设备201上的连接设置的文件更新命令412的框图400。文件更新命令可以由家庭网络402响应于漫游指示411而发送。在一实施例中,文件更新命令412包括连接设置414。在执行文件更新命令412时,连接设置可以复制到存储移动设备201的连接设置的基本文件中,或者如果移动设备201利用eSIM,则连接设置可以复制到eSIM简档元数据中。
在一些配置中,移动设备201使连接设置414成为活跃连接设置,并且移动设备201使用已更新的活跃连接设置414重新建立到PDN的连接。在其他配置中,连接设置414被添加到连接设置列表。
在一些配置中,连接设置414包括受访网络标识符118。以这种方式,当移动设备201查询连接设置列表414时,移动设备201可以将查询结果限制为与受访网络406相关联的连接设置。
图4E是示出向受访网络406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413发送连接请求312的框图400。在一些配置中,连接请求312包括从连接设置414中提取的连接名称130。移动设备201还可以利用IP类型、是否应当使用代理服务器来创建连接、任何二级认证协议等、或连接设置414中包括的其他连接属性。移动设备201、受访网络406和分组数据网络306可以继续创建IP连接,如上面结合图3讨论的。
图4F是示出移动设备201通过IP连接416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06的框图400。在一些配置中,IP连接416包括隧道IP连接418,隧道IP连接418通过移动网络在分组数据网络网关412与移动设备201之间进行传递。
图4G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从家庭网络402漫游到受访网络406的移动设备的框图400。在一些配置中,移动设备201开始切换过程,其中使家庭网络402得知移动设备201正在漫游到受访网络406。在该配置中,切换移动设备201起作用为上面结合图4C讨论的漫游消息指示411。
图4H是示出经由元数据更新416接收连接设置414的移动设备201的框图400。如所描绘的,包含连接设置414的元数据更新416由漫游到受访网络406的移动设备201所触发。如以上结合图4E讨论的,连接设置414可以包括连接名称属性,该连接名称属性是指受访网络406的分组网络网关413。以这种方式,移动设备201可以通过受访网络406的网关413直接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06,从而减少延迟和将流量从受访网络406路由到家庭网络402并且再次返回所引起的费用。
图4G-图4I描绘了具有eSIM 202的移动设备201。如以上结合图2讨论的,将连接设置存储在简档元数据中的eSIM可以使用OTA元数据更新操作进行更新。另外地或备选地,将连接设置114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文件中的eSIM可以经由OTA文件更新操作来更新。
图4I是示出直接通过受访网络406与分组数据网络306建立IP连接的移动设备201的框图400。一旦IP连接被建立,所生成的拓扑将与以上结合图4F讨论的拓扑相似(如果不是相同)。
图5是示出移动设备201选择路由连接通过哪个网关506的框图500。在一些配置中,SIM卡102已经被插入移动设备201中。SIM卡102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预加载的连接设置,如以上结合图1和图2讨论的。移动设备201可以向蜂窝塔504注册,如图所示,蜂窝塔504包含三个分组数据网络网关506A-506C。分组数据网络网关506是移动设备201如何通过分组数据网络306与设备通信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201上执行的操作系统508能够为不同应用510选择不同连接设置。执行该功能的操作系统508的部分是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如图所示,应用510A经由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506C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PDN)306B。应用510B经由PDNG 506A连接到PDN 306A,以及应用510C经由PDNG 506B连接到PDN 406B。
操作系统508可以基于以上讨论的多个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为特定应用510选择连接设置112,包括移动设备201的位置、设备是否正在漫游、设备是否正在国际漫游、什么网络被针对(例如,公共互联网、私有网关、IMS)、应用类型(例如,游戏、商务、视频通话)、设备类型、使用历史、Wi-Fi网络是否也可用、或者其组合。
图6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600。操作过程600可以由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实现。
参考图6,操作600开始该过程。
从操作600,例程600进行到操作602,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从移动网络305接收连接设置112。例程600然后从操作602进行到操作604。在操作604,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将所接收的连接设置存储在用户简档(例如,SIM简档104)中。
例程600然后从操作604进行到操作606,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向移动网络305发送请求312以经由通过连接设置112而标识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314与分组数据网络306连接。例程600然后从操作606进行到操作608,其中移动设备201在分组数据网络306上通过IP连接316向目标设备307传送IP分组。例程600然后从操作608进行到操作610,并且在操作610结束。
图7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700。操作过程700可以由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实现。
参考图7,操作700开始该过程。
从操作700,例程700进行到操作702,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向移动网络305注册。例程700然后从操作702进行到操作704,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从移动网络305接收连接设置112。例程700然后从操作704进行到操作706。在操作706,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将所接收的连接设置存储在用户简档(例如,SIM简档104)中。
例程700然后从操作706进行到操作708,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向移动网络305发送请求312以经由通过连接设置112而标识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314与分组数据网络306连接。例程700然后从操作708进行到操作710,其中移动设备301在分组数据网络306上通过IP连接316向目标设备307传送IP分组。例程700然后从操作710进行到操作712,并且在操作712结束。
图8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根据所描述的实现的示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800。操作过程800可以由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实现。
参考图8,操作800开始该过程。
从操作800,例程800进行到操作802,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附接到家庭移动网络402。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02进行到操作804,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可选地经由家庭移动网络402的第一网关314建立连接316。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04进行到操作806。在操作806,连接设置管理器301附接到受访移动网络406。
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06进行到操作808,其中连接设置管理器301使得连接到受访移动网络的指示411被发送到家庭移动网络402。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08进行到操作810,其中移动设备301从家庭移动网络402接收连接设置414,连接设置414标识受访移动网络406的网关413。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10进行到操作812,其中移动设备301向受访移动网络406发送连接请求312以经由受访移动网络406的网关413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06。
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12进行到操作814,其中移动设备301在分组数据网络306上通过IP连接416向目标设备307传送IP分组。例程800然后从操作814进行到操作816,并且在操作816结束。
应当理解,所示方法可以在任何时间结束并且不需要全部执行。这些方法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和/或基本上等效的操作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包括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执行,如下面定义的。如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指令”及其变体在本文中广泛使用以包括例程、应用、应用模块、程序模块、程序、组件、数据结构、算法等。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在各种系统配置上实现,包括单处理器或多处理器系统、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手持计算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其组合等。
因此,应当理解,本文中描述的逻辑操作被实现为(1)在计算系统上运行的计算机实现的动作或程序模块的序列,和/或(2)计算系统内的互连的机器逻辑电路或电路模块。实现是取决于计算系统的性能和其他要求的选择问题。因此,本文中描述的逻辑操作被不同地称为状态、操作、结构设备、动作或模块。这些操作、结构设备、动作和模块可以用软件、固件、专用数字逻辑以及其任何组合来实现。
例如,所描述的方法的操作在本文中被描述为至少部分由系统组件实现,系统组件可以包括应用、组件和/或电路。在一些配置中,系统组件包括动态链接库(DLL)、静态链接库、由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产生的功能、编译程序、解释程序、脚本或任何其他可执行指令集。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组件中的数据结构中。通过寻址对数据结构的链接或引用,可以从数据结构中检索数据。
虽然图9是指图1-图8的组件,但是可以理解,所描述的方法的操作也可以以很多其他方式实现。例如,这些方法可以至少部分由另一远程计算机的处理器或本地电路来实现。此外,这些方法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备选地或另外地至少部分由单独工作或与其他软件模块结合工作的芯片组来实现。适合于提供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任何服务、电路或应用都可以用于本文中描述的操作中。
图9示出了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示例计算机架构的附加细节。图9所示的计算机架构示出了系统的方面,诸如常规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嵌入设备(诸如可穿戴设备、汽车、家庭自动化等)或其他计算设备中并且可以用于执行本文中呈现的任何软件组件的计算或处理系统。例如,图9所示的计算机架构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何软件组件。
计算机架构包括基板902或“母板”,基板902或“母板”是印刷电路板,多个组件或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或其他电通信路径连接到该印刷电路板。在一说明性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904与芯片组906相结合操作。CPU 904可以是执行计算机架构的操作所必需的算术和逻辑操作的标准可编程处理器。
CPU 904通过区分和改变这些状态的开关元件的操纵来从一个离散的物理状态转变到下一物理状态来执行操作。开关元件通常可以包括维持两个二进制状态中的一个的电子电路(诸如触发器)、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开关元件的状态的逻辑组合来提供输出状态的电子电路(诸如逻辑门)。这些基本开关元件可以组合以创建更复杂的逻辑电路,包括寄存器、加法器减法器、算术逻辑单元、浮点单元等。
芯片组906提供CPU 904与基板902上的其余组件和设备之间的接口。芯片组906可以提供到用作计算机架构中的主存储器的RAM 908的接口。芯片组906可以进一步提供到诸如只读存储器(ROM)910或非易失性RAM(NVRAM)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接口,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助于启动计算设备以及在各种组件和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ROM 910或NVRAM还可以存储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计算机架构的操作所必需的其他软件组件。
计算机架构可以使用通过网络914(诸如局域网)到远程计算设备和计算机系统的逻辑连接在网络环境中操作。芯片组906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网络接口控制器(NIC)988提供网络连接的功能,诸如千兆以太网适配器、WiFi适配器、蜂窝调制解调器(例如,GPRS、LTE等)。NIC 988能够通过网络914将计算机架构连接到其他计算设备。应当理解,多个NIC 988可以存在于计算机架构中,以将计算机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和远程计算机系统。网络允许计算机架构与远程服务和服务器通信,诸如远程计算机901。可以理解,远程计算机901可以是任何计算设备,诸如作为蜂窝塔304的一部分的计算设备。
计算机架构可以连接到为计算设备提供非易失性存储的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可以存储系统程序、应用程序、其他程序模块和数据,它们已经在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可以通过连接到芯片组906的存储控制器915连接到计算机架构。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存储单元。存储控制器915可以通过串行附接SCSI(SAS)接口、串行高级技术连接(SATA)接口、光纤通道(FC)接口、或用于物理连接计算机和物理存储单元并且在其之间传输数据的其他类型的接口与物理存储单元接口。还应当理解,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其他存储介质和存储控制器915可以包括多媒体卡(MMC)组件、eMMC组件、安全数字(SD)组件、PCI Express组件等。
计算机架构可以通过转换物理存储单元的物理状态以反映正在存储的信息来将数据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926上。在本说明书的不同实现中,物理状态的具体变换可以取决于各种因素。这样的因素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实现物理存储单元的技术、大容量存储设备926被表征为一级存储还是二级存储、以及等等。
例如,计算机架构可以通过存储控制器915发布指令以改变磁盘驱动器单元内的特定位置的磁特性、光存储单元中的特定位置的反射或折射特性、或者固态存储单元中特定电容器、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电气特性来将信息存储到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物理介质的其他变换是可能的,提供前述示例只是为了促进本说明书。计算机架构可以进一步通过检测物理存储单元内的一个或多个特定位置的物理状态或特性来从大容量存储设备926读取信息。
除了上述大容量存储设备926,计算机架构可以访问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存储和检索信息,诸如程序模块、数据结构或其他数据。由于操作系统927、连接设置管理器301、以及其他数据和其他模块被描绘为存储在大容量存储设备926中的数据和软件,应当理解,这些组件和/或其他模块可以至少部分存储在计算机架构的其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尽管本文中包含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描述是指大容量存储设备,诸如固态驱动器、硬盘或CD-ROM驱动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架构可以访问的任何可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等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传递介质。术语“调制数据信号”是指以某种方式改变或设置其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便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通信介质包括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有线连接等有线介质、以及诸如声学、RF、红外线和其他无线介质等无线介质。上述任何一项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例如,计算机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磁盘(DVD)、HD-DVD、BLU-RAY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信息并且可以由计算机架构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出于权利要求的目的,短语“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其变体不包括波或信号本身和/或通信介质。
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可以存储用于控制计算机架构的操作的操作系统927。根据一实施例,操作系统包括游戏操作系统。根据另一实施例,操作系统包括来自微软公司的
Figure BDA0003771045600000181
操作系统。根据另外的实施例,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从其相应制造商处可获取的UNIX、ANDROID或iOS操作系统。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他操作系统。大容量存储设备926可以存储由计算机架构使用的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和数据,诸如上述任何其他软件组件和数据。大容量存储设备926还可以存储本文中未具体标识的其他程序和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大容量存储设备926或其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编码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在被加载到计算机架构中时将计算机从通用计算系统转换为能够实现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专用计算机。如上所述,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指定CPU 904如何在状态之间转变来改变计算机架构。根据一实施例,计算机架构可以访问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指令在由计算机架构执行时执行以上关于图9和其他图描述的各种例程。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任何其他计算机实现的操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架构还可以包括用于从多个输入设备接收和处理输入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器916,诸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耳机、触摸板、触摸屏、电子笔、图像处理和手势识别设备、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输入设备。输入/输出控制器916与输入/输出设备925通信。视频输出918可以向显示器提供输出,诸如计算机显示器、平板显示器、数字投影仪、打印机、绘图仪、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控制器916可以提供与诸如麦克风、扬声器、游戏控制器和/或音频设备等其他设备的输入通信。
前面部分中描述的每个过程、方法和算法可以体现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计算机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模块中,并且由其完全或部分自动化。代码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诸如硬盘驱动器、固态存储器、光盘等。过程和算法可以部分或全部在专用电路系统中实现。所公开的过程和过程步骤的结果可以持久地或以其他方式存储在任何类型的非暂态计算机存储器中,诸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
上述各种特征和过程可以彼此独立地使用或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和子组合旨在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某些方法或过程块可以省略。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过程也不限于任何特定顺序,并且与其相关的块或状态可以以其他适当的顺序来执行。例如,所描述的块或状态可以以不同于具体公开的顺序执行,或者多个块或状态可以在单个块或状态中组合。示例块或状态可以串行、并行或以某种其他方式执行。块或状态可以添加到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或从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移除。本文中描述的示例系统和组件可以被配置为与所描述的不同。例如,与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相比,元素可以被添加、移除或重新布置。
还将理解,各种项目被示出为在使用时存储在存储器中或存储上,并且这些项目或其部分可以在存储器与其他存储设备之间传送,以用于存储器管理和数据完整性的目的。替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些或所有软件模块和/或系统可以在另一设备上的存储器中执行并且经由计算机间通信与所示出的计算系统通信。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或所有系统和/或模块可以以其他方式实现或提供,诸如至少部分以固件和/或硬件实现或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集成电路(ASIC)、标准集成电路、控制器(例如,通过执行适当的指令,包括微控制器和/或嵌入式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本发明可以用其他计算机系统配置来实践。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在所使用的上下文中以其他方式理解,否则本文中使用的诸如“能够”、“可”、“可能”、“可以”、“例如”等条件语言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例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因此,这种条件性语言通常不旨在暗示特征、元素和/或步骤以任何方式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必需的,或者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必须包括用于在有或没有作者输入或提示的情况下决定这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是否被包括或将在任何特定实施例中执行。术语“包括”、“包含”、“具有”等是同义词,并且以开放式的方式包括性地使用,并且不排除附加的元素、特征、动作、操作等。此外,术语“或”以其包括性意义(而非排他意义)使用,因此,例如,当用于连接元素列表时,术语“或”表示列表中的一个、一些或所有元素。
本文中提出的公开内容还包括以下条款中阐述的主题:
条款1.一种用于使能由计算设备101使用以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06的网关314的加速选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第一网关314在所述计算设备101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之间建立第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网关314是由移动网络305基于由所述计算设备101在建立所述第一连接时提供的第一连接名称130而选择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从所述移动网络305接收连接设置112,其中所述连接设置112包括与第二网关314相关联的第二连接名称130,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由所述移动网络305分配给由所述计算设备101使用的用户身份模块(SIM)简档104;将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的所述连接设置112存储在所述SIM简档104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在所述SIM简档104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计算设备101选择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并且经由所述第二网关314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通信;通过向所述移动网络305发送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的连接请求313来选择所述第二网关314,使得所述移动网络305经由所述第二网关314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建立第二连接316;以及使用所述第二连接316经由所述第二网关314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与目标设备307通信。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上的文件中。
条款3.根据条款1和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存储在所述SIM简档的简档元数据中。
条款4.根据条款1至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附加到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上的所述文件中的连接设置列表。
条款5.根据条款1至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IM文件上的所述文件包括SIM简档文件系统的基本文件。
条款6.根据条款1至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包括连接类型和一个或多个连接属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属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指示是否要创建IPv4或IPv6类型连接的互联网协议(IP)类型、或者在连接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时使用的二级授权协议。
条款7.根据条款1至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类型指示所述连接是用于所述互联网、互联网协议语音、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还是移动网络运营商供应。
条款8.根据条款1至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是响应于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漫游到受访网络的指示而被接收的,或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是所述计算设备到所述移动网络的初始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设置是响应于所述计算设备到所述移动网络的所述初始连接而被接收的。
条款9.根据条款1至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连接类型的指示;基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查询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中的多个连接设置以标识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相关联的连接名称;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相关联的所述连接名称。
条款10.一种计算设备101,包括:存储器908,所述存储器908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计算设备101的处理器902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101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附接到移动网络305;使用预加载到所述计算设备101的用户标识符模块(SIM)卡102上的第一连接设置312的第一连接名称130属性通过分组数据网络306建立第一连接318;使用所建立的所述第一连接318从所述移动网络305接收第二连接设置11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112包括第二连接名称130和简档ID,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与第二网关314相关联,其中所述简档ID与存储在所述SIM卡102上的SIM简档104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和所述简档ID将所述SIM简档104与所述第二网关314相关联;将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的所述第二连接设置112存储在所述SIM简档104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在所述SIM简档104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计算设备101选择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并且使用所述第二网关314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通信;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向所述移动网络305发送请求313以建立第二连接416、418,其中所述请求313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130,并且其中所述请求使得所述移动网络305经由所述第二网关314在所述计算设备101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之间建立所述连接416、418;以及使用所述第二连接416、418经由所述第二网关314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与目标设备307通信。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包括连接类型和受访网络标识符。
条款12.根据条款10和1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连接类型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用于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协议语音通信、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或移动网络运营商供应。
条款13.根据条款10至1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是在没有手动输入连接属性并且没有使用不同联网技术下载连接属性的情况下建立的。
条款14.根据条款10至13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包括连接属性,所述连接属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是要使用互联网协议(IP)v4还是IPv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是否将使用代理、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是否将使用二级认证协议。
条款15.根据条款10至14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是响应于连接到受访网络、响应于所述计算设备迁移到不同移动网络运营商、或者响应于所述SIM卡被移动到不同类型的设备而被接收的。
条款16.根据条款10至15所述的计算设备,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存储在所述SIM卡的简档内的连接设置集合中;以及基于连接类型查询所述连接设置集合,其中与建立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请求一起发送的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包括所述查询的结果。
条款17.一种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305通信的移动设备201,所述移动设备201被配置为:连接到家庭移动网络402;在连接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402之后,连接到受访移动网络406;使得所述移动设备406连接到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指示411被传送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402;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406连接到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所述指示411,从所述家庭移动网络402接收包括所述受访移动网络406的网关413的连接名称130的连接设置414,并且接收标识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201上的用户标识符模块(SIM)简档104的简档ID;将所述连接设置414存储在由所接收的所述简档ID所标识的所述SIM简档104中,所述连接名称130在所述SIM简档104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移动设备101选择分组数据网络306并且使用所述受访移动网络406的所述网关413与分组数据网络306通信;向所述受访移动网络406发送包括所述连接名称130的请求312以经由所述受访移动网络406的所述网关413建立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306的连接416、418;以及通过所建立的所述连接416、418传送互联网协议分组。
条款18.根据条款17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名称包括接入点名称(APN)、数据网络名称(DNN)或切片标识符。
条款19.根据条款17和18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包括到专用公司网络的隧道。
条款20.根据条款17至19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由SIM卡制造商或由所述家庭移动网络的移动网络运营商预加载到所述SIM简档中的连接设置来连接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
虽然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文中公开的发明的范围。因此,前述描述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旨在暗示任何特定特征、特性、步骤、模块或块是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本文中描述的新颖方法和系统可以多种其他形式体现;此外,在不背离本文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旨在涵盖落入本文中公开的某些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样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使能由计算设备使用以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的网关的加速选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网关在所述计算设备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之间建立第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网关是由移动网络基于由所述计算设备在建立所述第一连接时提供的第一连接名称而选择的;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从所述移动网络接收连接设置,其中所述连接设置包括与第二网关相关联的第二连接名称,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由所述移动网络分配给由所述计算设备使用的用户身份模块(SIM)简档;
将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的所述连接设置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在所述SIM简档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计算设备选择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并且经由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通信;
通过向所述移动网络发送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的连接请求来选择所述第二网关,使得所述移动网络经由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建立第二连接;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连接经由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与目标设备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上的文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存储在所述SIM简档的简档元数据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被附加到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上的所述文件中的连接设置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包括连接类型和一个或多个连接属性,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属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指示是否要创建IPv4或IPv6类型连接的互联网协议(IP)类型、或者在连接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时使用的二级授权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设置是响应于所述移动设备已经漫游到受访网络的指示而被接收的,或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是所述计算设备到所述移动网络的初始连接,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设置是响应于所述计算设备到所述移动网络的所述初始连接而被接收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连接类型的指示;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查询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中的多个连接设置以标识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相关联的连接名称;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与所接收的所述连接类型相关联的所述连接名称。
8.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计算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
附接到移动网络;
使用预加载到所述计算设备的用户标识符模块(SIM)卡上的第一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名称属性通过分组数据网络建立第一连接;
使用所建立的所述第一连接从所述移动网络接收第二连接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包括第二连接名称和简档ID,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与第二网关相关联,其中所述简档ID与存储在所述SIM卡上的SIM简档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和所述简档ID将所述SIM简档与所述第二网关相关联;
将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的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存储在所述SIM简档中,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在所述SIM简档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计算设备选择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并且使用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通信;
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向所述移动网络发送请求以建立第二连接,其中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并且其中所述请求使得所述移动网络经由所述第二网关在所述计算设备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之间建立所述连接;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连接经由所述第二网关通过所述分组数据网络与目标设备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包括连接类型和受访网络标识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包括连接属性,所述连接属性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名称、是要使用互联网协议(IP)v4还是IPv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是否将使用代理、或者所述第二连接是否将使用二级认证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设置是响应于连接到受访网络、响应于所述计算设备迁移到不同移动网络运营商、或者响应于所述SIM卡被移动到不同类型的设备而被接收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设备,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连接设置存储在所述SIM卡的简档内的连接设置集合中;以及
基于连接类型查询所述连接设置集合,其中与建立所述第二连接的所述请求一起发送的所述第二连接名称包括所述查询的结果。
13.一种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移动网络通信的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被配置为:
连接到家庭移动网络;
在连接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之后,连接到受访移动网络;
使得所述移动设备连接到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指示被传送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连接到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所述指示,从所述家庭移动网络接收包括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网关的连接名称的连接设置,并且接收标识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用户标识符模块(SIM)简档的简档ID;
将所述连接设置存储在由所接收的所述简档ID所标识的所述SIM简档中,所述连接名称在所述SIM简档中的所述存储使能所述移动设备选择分组数据网络并且使用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所述网关与分组数据网络通信;
向所述受访移动网络发送包括所述连接名称的请求以经由所述受访移动网络的所述网关建立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的连接;以及
通过所建立的所述连接传送互联网协议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络包括到专用公司网络的隧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由SIM卡制造商或由所述家庭移动网络的移动网络运营商预加载到所述SIM简档中的连接设置来连接到所述家庭移动网络。
CN202080095036.6A 2020-01-29 2020-12-14 存储在sim简档中的即时连接配置 Pending CN1150047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75,735 US11178706B2 (en) 2020-01-29 2020-01-29 Just in tim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SIM profile
US16/775,735 2020-01-29
PCT/US2020/064741 WO2021154403A1 (en) 2020-01-29 2020-12-14 Just in tim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sim profi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4734A true CN115004734A (zh) 2022-09-02

Family

ID=7418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5036.6A Pending CN115004734A (zh) 2020-01-29 2020-12-14 存储在sim简档中的即时连接配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178706B2 (zh)
EP (1) EP4098002A1 (zh)
CN (1) CN115004734A (zh)
WO (1) WO20211544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8706B2 (en) * 2020-01-29 2021-1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Just in tim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SIM profile
US11916868B2 (en) * 2020-07-30 2024-02-27 T-Mobile Usa, Inc. Device based smart NAT selection
US11290866B2 (en) * 2020-08-14 2022-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al-time lightweight NAT keep-alive interval optimization for multi-SIM mobile devi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0244B1 (en) * 2002-04-05 2008-03-04 John Osborn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profile data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2148314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mobile device profiles in a roaming network
CN105323323A (zh) * 2010-06-14 2016-02-10 苹果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用户标识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8370351A (zh) * 2016-01-19 2018-08-03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电信网络与用户装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102478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5968A1 (de) * 2007-11-09 2009-05-15 Wirtl Reinhar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und kostenoptimierten aufbau einer tele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JP5903663B2 (ja) * 2011-07-27 2016-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373654A1 (en) * 2017-03-08 2018-09-12 Traxen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geographic-based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1178706B2 (en) * 2020-01-29 2021-1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Just in tim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SIM profi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0244B1 (en) * 2002-04-05 2008-03-04 John Osborn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profile data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323323A (zh) * 2010-06-14 2016-02-10 苹果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用户标识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WO2012148314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mobile device profiles in a roaming network
CN108370351A (zh) * 2016-01-19 2018-08-03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电信网络与用户装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102478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22802-e00,3GPP TR 22.802 V14.0.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Study of need for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s(APNs)(Release 14)", 3GPP SPECS\\ARCHIVE, 30 June 2015 (2015-06-30), pages 1 - 19 *
3GPP: "31102-g20,3GPP TS 31.102 V16.2.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and Terminals;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application(Release 16)", 3GPP SPECS\\ARCHIVE, 8 January 2020 (2020-01-08), pages 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8002A1 (en) 2022-12-07
US11178706B2 (en) 2021-11-16
US20220117008A1 (en) 2022-04-14
WO2021154403A1 (en) 2021-08-05
US11800575B2 (en) 2023-10-24
US20210235515A1 (en)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0575B2 (en) Just in time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SIM profile
AU2017427437B2 (en) Pdu type setting method, ue policy setting method, and related entity
US9462502B2 (en) Limiting data usage of a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via tethering
JP6033852B2 (ja) モバイルオペレータ識別方法、モバイル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10862881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shared files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subscriber by using same
US20170251393A1 (en) Enhanced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to Support Ad-Hoc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2105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the authenticity of mobile device information
US10932171B2 (en) Access point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041322A1 (zh) 移动智能终端下转发应用内流量的方法
WO2019057015A1 (zh) 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62856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discovery of device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60218763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tracking updates and loading data
US2015038156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change in contact information
WO2016173070A1 (zh) 一种终端搜网方法及终端
US1159587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sharing context between MEC clusters
US11431570B2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US9860736B1 (en) Providing network resource access based on a purpose identifier
WO2018107838A1 (zh) 应用实体创建资源和注册方法、通信节点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1778451B2 (en) 5G 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NEF) capturing processor identity
WO2020068213A1 (en) Flexible unnumbered destination tunnels for virtual networks
US9686226B1 (en) Domain name system (DNS) query response providing loop-back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to non-activ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087819B (zh) 一种信息请求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385139A1 (en) Network api credentials within a translation session
US9880891B2 (en) Assignment and failover of resources
WO202407238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enabling seamless sim profile transmission 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data preparation (smd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