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874B -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874B
CN115002874B CN202210564530.3A CN202210564530A CN115002874B CN 115002874 B CN115002874 B CN 115002874B CN 202210564530 A CN202210564530 A CN 202210564530A CN 115002874 B CN115002874 B CN 115002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eriod
data
cell
tim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45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2874A (zh
Inventor
王云云
关键
郭省力
晁昆
张晴晴
韩玉辉
杨子敬
狄子翔
肖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45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2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一个第二时间段为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为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信息回填过程中。

Description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一般通过S1U-超文本传输协议(S1U-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S1U-HTTP)数据记录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的信息。但是在高铁场景中,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在较短时间内终端设备会切换多个小区。在终端设备频繁切换的情况下,S1U-HTTP数据无法准确记录终端设备驻留的每个小区的信息,这样会导致S1U-HTTP数据很容易对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的信息进行误报、或者漏报,降低了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高速移动的1分钟之内,终端设备#1切换了4个小区,但是终端设备#1的S1U-HTTP数据中只记载了上述4个小区中2个小区的信息,导致上述4个小区中另外2个小区的信息被遗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回填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一个第二时间段为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为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在确定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后,通过时间段比对的方式,确定了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并将上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这样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错报信息进行纠正,还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漏报信息进行补充,进而提升了第一数据(例如,SIU-HTTP接口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确定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根据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确定第一序列中,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根据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方法还包括: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还包括:小区的标识;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在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目标第三时间段为多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回填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一个第二时间段为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为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息回填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根据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将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确定第一序列中,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根据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处理单元,还用于: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还包括:小区的标识;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在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目标第三时间段为多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回填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信息回填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信息回填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时间段与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至少一种话单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序列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S1U-HTTP数据
S1U-HTTP数据为从S1-U接口(即连接网管和接入网设备的接口,用于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采集到的用户的业务数据(例如,HTTP请求事件的话单记录)。
示例性的,如下表1所示,S1U-HTTP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个第一信息对应的字段名称。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标识、数据业务开始时刻、数据业务结束时刻、以及小区号。
表1
Figure BDA00036573210500000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S1U-HTTP数据的一种示例性的说明,S1U-HTTP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二、S1-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数据
S1-MME数据为从S1-MME接口(用于传送会话管理的信息和移动性管理的信息)获取的数据。
示例性的,如下表1所示,S1-MME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息中每个第二信息对应的字段名称。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标识、业务开始时刻、业务结束时刻、数据类型(还可以称之为数据类型)、小区号、业务状态、切换源小区号、以及切换目的小区号。
表2
Figure BDA000365732105000006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S1-MME数据的一种示例性的说明,S1-MME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所做的简单介绍。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101、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02、以及至少一个计算设备103。图1以一个接入网设备101、一个终端设备102、以及一个计算设备103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示例性框架图,图1中包括的节点的数量不受限制,且除图1所示功能节点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节点,如:核心网设备、网关设备、应用服务器等等,不予限制。
其中,接入网设备101主要用于实现终端设备102的资源调度、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等功能。具体的,接入网设备101可以为小型基站、无线接入点、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以及某种其它接入节点中的任一节点。
终端设备102位于接入网设备101的覆盖范围内,与接入网设备101进行连接,并可以向接入网设备101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终端设备102可以为终端(terminal equipment)或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者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或者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具体的,终端设备102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102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102,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102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
计算设备103用于确定终端设备101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上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上述第二数据中的部分信息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设备103可以通信运营商的实体服务器,还可以为通信运营商的虚拟服务器,如云服务器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通信系统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目前,运营商一般通过S1U-HTTP数据(还可以称之为S1U-HTTP话单)记录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的信息。但是在高铁场景中,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在较短时间内终端设备会切换多个小区。在终端设备频繁切换的情况下,S1U-HTTP数据无法准确记录终端设备驻留的每个小区的信息,这样会导致S1U-HTTP数据很容易对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的信息进行误报、或者漏报,降低了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高速移动的1分钟之内,终端设备#1切换了4个小区,但是终端设备#1的S1U-HTTP数据中只记载了上述4个小区中2个小区的信息,导致上述4个小区中另外2个小区的信息被遗漏。
相关技术中,计算设备先获取第一接口数据(例如,第一接口传输的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业务信令中采集的第一详细记录(xdetailed record,xDR))和第二接口数据(例如,第二接口传输的VOLTE业务信令中采集的第二xDR),并确定上述第一接口数据和第二接口数据是否为同一会话的VOLTE业务信令。在上述第一接口数据和第二接口数据为同一会话的VOLTE业务信令的情况下,计算设备才将第二接口数据中的通话业务类型信息回填到第一接口数据中。由上述可知,上述方案只是为了回填VOLTE业务的通信业务类型信息,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只需确定上述第一接口数据和第二接口数据是否为同一会话的VOLTE业务信令即可,但是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回填S1U-HTTP数据。因此,如何提高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回填方法,提高S1U-HTTP数据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计算设备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一个第二时间段为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计算设备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计算设备可以从SIU-HTTP接口获取目标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间段内的至少一个原始数据,并将上述至少一个原始数据按照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确定排序后的至少一个原始数据为上述第一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一时间段是由计算设备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原始数据的时间段确定的。示例性,以上述至少一个原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1、原始数据#2、以及原始数据#3为例:原始数据#1的时间段为2022.01.03-8:00至2022.01.03-8:05;原始数据#2的时间段为2022.01.03-8:05至
2022.01.03-8:10;原始数据#3的时间段为2022.01.03-8:10至2022.01.03-8:15。在该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上述第一时间段为2022.01.03-8:00至2022.01.03-8:15。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计算设备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的具体实现方式为:计算设备可以先从S1-MME接口获取目标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间段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即第三数据),并获取与上述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三数据对应一个小区)。计算设备根据一个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者信令结束时刻确定与上述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直至将上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的每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完成。计算设备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并根据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可以为目标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间段内产生的数据。上述目标时间段可以为目标终端设备位于高铁场景中的时间段。
S202、计算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
其中,第三时间段为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S20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计算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查找,与上述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并将上述查找得到的第二时间段确定为第三时间段。
一种示例,如图3所示,第一时间段#1为tm_1至tm_2。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与第一时间段#1存在交集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分为第三时间段#1(即starttime_1至starttime_2)、第三时间段#2(即starttime_2至starttime_3)、第三时间段#3(即starttime_3至starttime_4)、以及第三时间段#4(即starttime_4至starttime_5)。
其中,第三时间段#1的开始时刻先于第一时间段#1的开始时刻,也先于第一时间段#1的结束时刻。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将第三时间段#1记为关系类型为a的时间段。
第三时间段#2的开始时刻和第三时间段#2的开始时刻均位于第一时间段#1内,第三时间段#3的开始时刻和第三时间段#3的开始时刻也均位于第一时间段#1内。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将第三时间段#2和第三时间段#2记为关系类型为b的时间段。
第三时间段#4的开始时刻先于第一时间段#1的结束时刻,但第三时间段#4的结束时刻落后于第一时间段#1的结束时刻。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将第三时间段#4记为关系类型为c的时间段。
结合上述示例,计算设备在确定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计算设备先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查到关系类型为a的时间段(数量为1),再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查到关系类型为b的时间段(数量为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最后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查到关系类型为c的时间段(数量为1)。计算设备确定上述查找的具有关联关系的时间段为第三时间段(数量为N+2)。
另一种示例,第一时间段#2为tm_3至tm_4。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于第一时间段#2存在交集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分为第三时间段#5(即starttime_5至starttime_6)。
其中,第三时间段#5的开始时刻先于第一时间段#2的开始时刻,但第三时间段#5的结束时刻落后于第一时间段#3的结束时刻。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将第三时间段#5记为关系类型为d的时间段。
S203、计算设备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若第三时间段有3个(例如,第三时间段#1、第三时间段#2、以及第三时间段#3),第三时间段#1对应的小区标识为111,第三时间段#2对应的小区标识为112,第三时间段#3对应的小区标识为113,则计算设备将三个小区标识(例如,111、112、以及113)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可选的,计算设备可以先将上述待回填的小区的标识按照其对应的第三时间段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再按照上述排序后得到的顺序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是将第一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回填的。若第一数据中包括多个原始数据,且上述多个原始数据中每个原始数据均包括预设时间段,则计算设备可以将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应用于原始数据的回填过程中,这样计算设备可以依次对上述多个原始数据中的每个原始数据进行回填。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计算设备在确定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后,通过时间段比对的方式,确定了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并将上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这样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错报信息进行纠正,还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漏报信息进行补充,进而提升了第一数据(例如,SIU-HTTP接口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S201所示,计算设备需要首先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在图2示出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上述S201中计算设备确定上述第二数据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以下S401至S404确定。
S401、计算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
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
在一种可选的情形中,计算设备可以从SI-MME接口获取目标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间段内的至少一个话单,并对上述至少一个话单进行预处理(例如,去掉异常话单、或者去掉空白话单)。计算设备对上述预处理后的至少一个话单按照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确定排序后的至少一个话单为至少一个第三数据。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话单的一种示例。
S402、计算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
其中,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则该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是该第三数据中的信令结束时刻。若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则该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是该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
S403、计算设备根据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S403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计算设备可以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该小区对应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计算设备可以将上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序列(即第一序列),并通过第一序列,确定上述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该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计算设备根据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和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时间段,直至确定出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每个第二时间段。
S404、计算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行的示例中,上述第二数据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进行表示。下表3为上述第二数据的一种示例。如下表3所示,第二数据包括:3个第二时间段、3个第二时间段中每个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
表3
Figure BDA0003657321050000121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计算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和信令结束时刻确定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再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最终确定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和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的数据为第二数据,为后续计算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提供了数据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的情况下,第三数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1.1、第三数据为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情况1.2、第三数据为非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在不同情况中,计算设备确定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的方法不同。结合图4,如图6所示,以下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情况1.1、第三数据为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
在情况1.1中,计算设备执行S601。
S601、计算设备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三数据还可以包括:切换源小区号、以及切换目的小区号。在1.1情况下的第三数据中的切换源小区号和切换目的小区号需要完整且不同,这样计算设备才可以确定该第三数据为一个正常的第三数据(即切换成功的信令)。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三数据为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则该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可以用于指示目标终端设备开始接入到该小区的时刻,因此,计算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情况1.2、第三数据为非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
在情况1.2中,计算设备执行S602。
S602、计算设备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若连续的两个话单对应的小区标识不同,且上述两个连续的话单均为非切换类型的话单,则计算设备可以确定上述两个连续的话单中开始时刻较晚的话单为非切换类型的第三数据。在该情况下,该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计算设备可以根据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对第三数据执行不同的适应性的操作,例如,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又例如,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这样使得计算设备确定的目标时刻可以更加贴近实际网络情况,进而提高了上述目标时刻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S403所示,计算设备根据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在图4示出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上述S4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以下S701至S704确定。
S701、计算设备将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示例性的,图8示出了上述第一序列的一种示例。图8所示的第一序列中包括:9个小区的标识、以及上述9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上述9个小区的目标时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第一序列中的一种示例,不对本申请的第一序列做任何限制。
计算设备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S702至S704的操作,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S702、计算设备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
示例性的,结合图8,计算设备可以确定小区标识为688689*3的小区的开始时刻为20211014140051293793(即小区标识为688689*3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S703、计算设备确定第一序列中,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示例性的,结合图8,计算设备可以确定小区标识为688689*3的小区的结束时刻为20211014140051712186(即小区标识为688750*7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S704、计算设备根据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702至S704所记载的方法为确定一个第二时间段的方法,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上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在计算设备确定了第一序列之后,计算设备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上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并确定第一序列中,上述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上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这样计算设备可以根据上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上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为后续计算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提供了数据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情况2.1、第三时间段的数量为1;情况2.2、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在不同情况中,计算设备回填小区标识的方法不同。以下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情况2.1、第三时间段的数量为1。
在情况2.1中,结合图2,如图9所示,计算设备回填小区标识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以下S901至S902确定。
S901、计算设备确定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
若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则计算设备执行S902。
S902、计算设备将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S90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计算设备将上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替换了上述第一数据中原来的小区的标识。
若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一致,则表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正确的,无需纠正。在该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结束流程。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为1,且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直接将该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这样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错报信息进行纠正,进而提升了第一数据的准确性。
情况2.2、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
在情况2.2中,结合图2,如图10所示,计算设备回填小区标识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以下S1001至S1002确定。
S1001、计算设备将多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二序列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序列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S1002、计算设备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示例性的,若第二序列的顺序为311-312-313,则计算设备可以直接将311-312-313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计算设备可以将多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并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这样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错报信息进行纠正,还可以对第一数据中的漏报信息进行补充,进而提升了第一数据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设备将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计算设备还可以往第一数据中回填其他信息(例如,第三时间段)。结合图2,如图11所示,在上述S1001之后,计算设备往第一数据中回填其他信息(例如,第三时间段)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通过以下S1101确定。
S1101、计算设备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其中,目标第三时间段为多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示例性的,结合图3,第三时间段#1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为tm_1至starttime_2。计算设备可以将tm_1至starttime_2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第三时间段#2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为starttime_2至starttime_3。计算设备可以将starttime_2至starttime_3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第三时间段#3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为starttime_3至starttime_4。计算设备可以将starttime_3至starttime_4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第三时间段#4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为starttime_4至tm_2。计算设备可以将starttime_4至tm_2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可选的,计算设备将多个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记为预设时间段)、以及上述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的回填至第一数据中,得到第三数据。
在一种可行的示例中,第三数据中还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示例性的,如下表4,下表4为上述第三数据的一种示例。图4中的第三数据中可以包括用户标识、4个预设时间段、以及上述4个预设时间段中每个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即4个小区的标识)。其中,预设时间段通过start_t和end_t表示。
表4
序号 imsi start_t end_t eci
1 3*3 tm_1 starttime_2 eci_1
2 3*3 starttime_2 starttime_3 eci_2
3 3*3 starttime_3 starttime_4 eci_3
4 3*3 starttime_4 tm_2 eci_4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设备对于不同的信息(可以为第一信息)的处理操作不同。下表5示出了计算设备对于不同的信息的处理操作。如下表5所示,计算设备只需对用户标识进行复制即可。计算设备需要从第三时间段中拆解得到预设时间段,并将预设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计算设备需要与第三时间段(或者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表5
Figure BDA0003657321050000171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回填方法,计算设备还可以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中每个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这样计算设备可以通过回填得到的第一数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在何时驻留到了哪个小区,进而使得计算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回填得到的第一数据更精准地识别高铁问题用户和高铁问题小区,降低了高铁沿线小区维护优化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信息回填方法可以由信息回填装置实现。信息回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生成的信息回填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信息回填装置120可以用于执行图2、图4、图6至图7、图9至图11所示的信息回填方法。该信息回填装置120包括:处理单元1201。
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一个第二时间段为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为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将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息回填装置120还包括通信单元1202。通信单元120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根据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将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确定第一序列中,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根据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还包括:小区的标识;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在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将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将多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多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第一数据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按照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第一数据中;目标第三时间段为多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信息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
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为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
确定所述第一序列中,所述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所述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在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所述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所述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小区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的数量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按照所述第二序列的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目标第三时间段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7.一种信息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一时间段根据业务的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业务的结束时刻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三数据,以及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其中,一个小区对应一个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包括:信令开始时刻、以及信令结束时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对应的第三数据中的信令开始时刻或信令结束时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一个小区;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驻留在所述一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时间段;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确定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为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第二时间段;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
对每个小区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段:
确定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
确定所述第一序列中,所述一个小区的目标时刻的下一个目标时刻为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以及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确定所述一个小区的第二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还包括:数据类型;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结束时刻为所述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在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非所述切换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一个第三数据的信令开始时刻为所述一个第三数据对应的小区的目标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还包括:小区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的数量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是否一致;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中的小区的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
按照所述第二序列的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对应的小区的标识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按照所述第二序列的顺序,将目标第三时间段与所述第一时间段存在交集的时间段回填至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目标第三时间段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时间段中的任一个第三时间段。
13.一种信息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回填方法。
CN202210564530.3A 2022-05-23 2022-05-23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02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4530.3A CN115002874B (zh) 2022-05-23 2022-05-23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4530.3A CN115002874B (zh) 2022-05-23 2022-05-23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874A CN115002874A (zh) 2022-09-02
CN115002874B true CN115002874B (zh) 2023-06-06

Family

ID=8302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4530.3A Active CN115002874B (zh) 2022-05-23 2022-05-23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87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5053A2 (en) * 2013-02-06 2014-08-13 Insight Design Services Limited A rail train diagnostics system
CN109005514A (zh) * 2018-08-15 2018-12-1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位置信息的回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731A (zh) * 2020-07-28 2020-11-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7517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866937B (zh) * 2019-04-26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5053A2 (en) * 2013-02-06 2014-08-13 Insight Design Services Limited A rail train diagnostics system
CN109005514A (zh) * 2018-08-15 2018-12-1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位置信息的回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731A (zh) * 2020-07-28 2020-11-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铁路大数据质量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赵冰;李平;代明睿;;中国铁路(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874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2279B (zh) 一种网络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91384B (zh) 一种网络切片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8322937B (zh) 无线接入网中用于网络切片的资源分配方法和编排器
CN112449302B (zh) 一种定位、离线指纹库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219630A (zh) 一种基于手机基站模拟器及视频监控的联合搜索定位系统
US2022012466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263104A (zh) 定位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0196A (zh) 一种用户设备及访问目标间的接入访问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843738A (zh) 确定终端在切换时管理标识以及无线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10595481A (zh) 定位测距系统、定位标签、定位同步方法、定位确定方法
CN103841625A (zh) 一种wlan准入方法及装置
CN113784286A (zh) 寻呼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US9635671B2 (en) Scheduling method
CN106817381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45433A (zh) 一种网络弱覆盖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002874B (zh) 信息回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143533A (zh) 随机接入过程中生成信息的上报、确定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CN11093369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室分判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929952A (zh) 用户设备操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454880B (zh) 信令跟踪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20287B (zh) 基于WiFi网络实现的考勤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
CN113329094B (zh) 信息推送时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178758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6851609B (zh) 确定提供终端所需的移动性管理支持及处理的方法、装置
CN109891961A (zh) 用于管理位置请求的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和位置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