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339A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02339A CN115002339A CN202111680052.4A CN202111680052A CN115002339A CN 115002339 A CN115002339 A CN 115002339A CN 202111680052 A CN202111680052 A CN 202111680052A CN 115002339 A CN115002339 A CN 1150023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oting
- screen
- display
- collaborative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第一显示屏设于电子设备的正面,第二显示屏设于电子设备的背面。电子设备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启动相机应用,并在第一显示屏显示通过相机应用拍摄得到的第一预览画面。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则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如此,背靠背设置的两个显示屏可以同步显示相机预览画面,这样被拍摄者也能够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另外,通过在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自动关闭协同显示,提高了协同拍摄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使用折叠屏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被拍摄者无法通过折叠屏手机的外屏观看到自己被拍摄的预览画面,因而无法直观地看到自己在后置摄像头中的成像效果,只能根据其他人的指挥或提示,来移动位置或调整造型,以改善成像效果。例如图1中的(a)图所示,拍摄者10利用折叠屏手机100对被拍摄者20拍照,折叠屏手机100外屏A显示有待机画面(如日期时间),被拍摄者20无法通过折叠屏手机100的外屏A观看到拍摄预览画面,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拍摄方法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协同拍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启动相机应用;在第一显示屏显示通过相机应用拍摄得到的第一预览画面;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通过在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时,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显示屏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同步显示相机预览画面。这样,拍摄者在使用电子设备对被拍摄者拍照时,拍摄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同时被拍摄者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便于被拍摄者根据第一预览画面来调整自己的姿势、位置以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另外,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自动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可以提高协同拍摄的灵活性,提高用户的拍摄体验。
其中,协同拍摄功能用于控制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协同显示,即控制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显示屏的第一预览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同拍摄功能可以通过调用应用框架层中的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实现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的协同显示。DisplayManager用于实现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的协同显示。
其中,协同拍摄条件是指在第二显示屏上同步显示第一预览图像的条件。比如,协同拍摄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相机应用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处于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一拍摄模式,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处于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可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可折叠屏为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
其中,第一拍摄模式可以包括以下拍摄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拍照模式、人像模式、录像模式和电影模式。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拍摄模式。与第一拍摄模式对应的不支持的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至少包括自拍模式,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拍摄模式。
其中,第二显示屏所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通过对相机应用的拍摄画面进行复制或镜像处理得到,也即是,第二显示屏所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为相机应用的拍摄画面的复制画面或镜像画面等。
为了便于说明,可以将第一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称为第一显示屏的拍摄画面,将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称为第一显示屏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该镜像画面可以第一显示屏的拍摄画面的复制画面或镜像画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中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和第二显示屏中显示的第二预览画面可以同比例显示,即按照相同的宽高比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之后,还可以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二预览画面,第二预览画面为第一预览画面的镜像画面。
作为一个示例,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可以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
检测到对该协同拍摄功能的关闭操作,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对该相机应用的关闭操作,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该相机应用从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该相机应用从支持该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不支持该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二拍摄模式,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该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该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未展开状态,则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该可折叠屏为该第一显示屏或该第二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对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可折叠屏为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折叠操作用于将可折叠屏从展开状态折叠至未展开状态。
如此,在用户折叠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的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可以自动关闭。用户折叠可折叠屏,说明用户可能暂时不想使用可折叠屏或者不想进行相机拍摄,此时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对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还可以在检测到对可折叠屏的展开操作,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展开操作用于将可折叠屏从未展开状态展开至展开状态。
如此,在用户展开第一显示屏或第二显示屏的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可以自动关闭。用户展开可折叠屏,说明用户可能想要使用可折叠屏或者想进行相机拍摄,此时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也就无需用户手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从而可以提高拍摄效率,以及用户的拍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到将相机应用从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另外,若检测到相机应用从第二拍摄模式重新切换至第一拍摄模式的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即重新开启协同拍摄功能。如此,可以根据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的切换,来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提高协同拍摄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到将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另外,若检测到将相机应用从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重新切换至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的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即重新开启协同拍摄功能。如此,可以根据相机应用的他拍模式和自动模式之间的模式切换,来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提高协同拍摄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有协同拍摄功能的关闭按钮,若检测到对关闭按钮的点击操作,则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另外,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有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按钮,若检测到对开启按钮的点击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开启协同拍摄功能。如此,用户可以通过协同拍摄功能的相关按钮灵活地开启或关闭协同拍摄功能的关闭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到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的操作,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另外,若检测到将相机应用从后台运行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的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到相机关闭操作,关闭相机应用,并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即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另外,若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则重新启动相机应用,并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即重新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机应用启动之后,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协同拍摄条件;若检测到当前状态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则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则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还可以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比如,在相机应用从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之后,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或者,在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之后,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若电子设备的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如此,可以在电子设备长时间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时,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比如,在相机应用从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之后,若相机应用处于第二拍摄模式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在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协同拍摄装置,所述协同拍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协同拍摄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协同拍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协同拍摄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协同拍摄装置,所述协同拍摄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协同拍摄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协同拍摄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协同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第二显示屏设于电子设备的背面。电子设备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启动相机应用,并在第一显示屏显示通过相机应用拍摄得到的第一预览画面。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则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之后,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则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通过在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时,在第二显示屏显示第一显示屏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同步显示相机预览画面。这样,拍摄者在使用电子设备对被拍摄者拍照时,拍摄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同时被拍摄者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便于被拍摄者根据第一预览画面来调整自己的姿势、位置以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另外,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自动关闭第二显示屏对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可以提高协同拍摄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目前方案的应用场景和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对比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开启协同拍摄功能的一种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相机应用在前后台切换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关闭过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切换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关闭过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相机应用的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关闭过程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手机的折叠屏的展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关闭过程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实现本申请协同拍摄方法的手机的软件结构框架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各个软件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本申请方法的一种交互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各个软件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本申请方法的另一种交互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各个软件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本申请方法的又一种交互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1中各个软件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本申请方法的又一种交互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1中各个软件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本申请方法的又一种交互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协同拍摄装置的框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100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是的是,本申请的协同拍摄方法适用于任何具有拍摄功能、且相对两侧均具有屏幕的多屏电子设备,例如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下文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折叠屏手机100中的相机应用为例进行说明,并将折叠屏手机100简称为手机100。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电子设备上具有拍摄功能的其他应用,不限于相机应用。
可以理解,手机100的一种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其中,图2中的(a)图和图2中的(b)示出了手机100的展开状态,图2中的(c)图示出了手机100的折叠状态。具体地,如图2中的(a)图所示,手机100具有外屏A和壳体。外屏A上可以显示当前时间、网络状态、电量等信息,同时外屏A上设置有摄像头P1。壳体位于外屏A的一侧,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P3,摄像头P3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比如包括3个摄像头。图2中的(b)图示出了手机100的内屏B,可以看出内屏B在手机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分为内屏区域B-1以及内屏区域B-2。手机100的内屏区域B-1或者内屏区域B-2上可以设置摄像头P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另外,内屏区域B-1的背侧为外屏A,内屏区域B-2的背侧为壳体;或者,内屏区域B-1的背侧为壳体,内屏区域B-2的背侧为外屏A。
图2中的(c)图示出了手机100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可看出,此时内屏B-1和内屏B-2不对外显示,外屏A对外显示。
以上为手机100分别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为了便于说明,将手机100内屏区域B-1和内屏区域B-2统称为内屏B,并且以手机100的内屏B的展开角度以及展开状态作为手机100的展开角度以及展开状态。例如,图2中的(b)图中,手机100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则手机100也处于展开状态。例如,图2中的(c)图中,手机100的内屏B处于折叠状态,则手机100也处于折叠状态。
此外,为了方便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拍摄者面对内屏B,被拍摄者面对外屏A为例进行说明,对应地,将摄像头P2称为前置摄像头,将摄像头P1和摄像头P3称为后置摄像头。或者,当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时,摄像头P1不启用,对应地,将摄像头P2称为前置摄像头,将摄像头P3称为后置摄像头。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协同拍摄方法也适用于拍摄者面对外屏A,而被拍摄者面对内屏B的情景,此时,对应地,将摄像头P2称为后置摄像头,将摄像头P1和摄像头P3称为前置摄像头2。或者,摄像头P1不启用,将摄像头P2称为后置摄像头,将摄像头P3称为前置摄像头。或者,摄像头P3不启用,将摄像头P2称为后置摄像头,将摄像头P1称为前置摄像头。
如背景技术所言,目前的人们使用手机100的后置摄像头P3进行拍照时,被拍摄者无法直观地观看到自己的成像效果,影响被拍摄者的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协同拍摄方法。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协同拍摄方法中,在使用手机100的后置摄像头P3进行拍照时,内屏B显示通过后置摄像头P3所取景内容的第一预览画面,外屏A也可以显示第一预览画面。也即是,内屏B和外屏A可以同步显示相同的取景内容。
其中,外屏A所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是内屏B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的复制画面,也可以为第一预览画面的镜像画面。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将外屏A所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称为外屏A的拍摄画面。内屏B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可以为外屏A的拍摄画面,也可以为外屏A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下文以内屏B显示的第一预览画面为外屏A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协同拍摄方法中,在使用手机100的后置摄像够P3进行拍照时,可以通过将手机100的内屏B显示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显示在折叠屏手机100的外屏A上(下文称为镜像画面),以使被拍摄者在拍照时,能通过折叠屏手机100的外屏A观看到摄像头P3当前拍摄到的画面,方便被拍摄者调整姿势。其中,内屏B显示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可以通过对内屏B显示的拍摄画面进行复制或镜像处理得到。
例如图1中的(b)所示,拍摄者10利用手机100的后置摄像头P3对被拍摄者20拍照时,在朝向拍摄者的内屏B中显示摄像头P3拍摄到的拍摄画面101a,同时在朝向被拍摄者的折叠屏手机100的外屏A中,显示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如此,被拍摄者20在外屏A的镜像画面101b中看到的被拍摄者20的姿态、被拍摄者20在整个拍摄画面所处的位置等信息,与用户10在内屏的拍摄画面101a中看到的相同。另外,为了在外屏A中显示拍摄画面101a的完整镜像画面,拍摄画面101a与镜像画面101b的尺寸比(例如长宽比)可以相同。
通过这种方式,使拍摄者在使用折叠屏手机100对被拍摄者拍照时,被拍摄者也可以通过外屏A显示的镜像画面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另外,当外屏A显示的镜像画面是内屏B显示画面经过镜像处理后的画面时,对被拍摄者而言,外屏A显示的画面类似于被拍摄者照镜子时显示的画面,因此被拍摄者可以直接根据外屏A显示的画面,来调整自己姿势、位置以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但是在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协同拍摄功能可能会与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发生冲突,或者与手机的状态发生冲突,为了避免用户操作或手机状态与协同拍摄功能发生冲突,可以对协同拍摄功能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比如,优化后的协同拍摄功能的应用场景可以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种应用场景:在相机应用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情况下,用户通过点击相机应用界面中与协同拍摄相关的按钮来开启或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例如,图3示出了手机100开启协同拍摄功能的一种实现过程。如图3中的(a)图所示,在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当拍摄者10打开相机应用后,手机100内屏B显示相机应用界面,该界面包括当前拍摄到的拍摄画面和位于相机应用界面两侧的一些功能按钮,这些功能按钮中包括用于启动协同拍摄功能的协同拍摄按钮,比如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用于指示此时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外屏A显示时间等信息。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102后,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手机100启动协同拍摄功能,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切换为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手机100外屏A显示上述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反之,若用户点击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手机100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重新切换为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手机100外屏A不再显示上述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可以理解,用于开启或关闭协同拍摄功能的协同拍摄按钮还可以是其他样式的按钮。另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或手势指令等方式来启动或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还可以理解,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外屏A还可以黑屏,而不显示任何信息。
第二种应用场景: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若用户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则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关闭。在用户将相机应用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后,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开启。
如图4中的(a)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手机100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如图4中的(b)图所示,在用户将相机应用切至后台,比如点击导航键后等,相机应用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此时内屏B显示主界面,主界面包括电话、信息、相机、图库等应用的应用图标,外屏A显示时间等信息。用户点击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手机100将相机应用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且相机应用启自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如图4中的(c)图所示,相机应用切换至前台后,内屏B显示拍摄画面101a,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应理解,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若用户将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也可以自动关闭。在相机应用重新启动后,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开启。
第三种应用场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若用户选择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则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关闭。若用户重新选择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则重新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在手机100启动协同拍照功能后,用户还可通过相机应用界面右侧关于拍摄模式的各功能按钮,例如拍照模式按钮、录像模式按钮、延时拍摄模式按钮、人像模式按钮和电影模式按钮(图中未示出)等选择出具体的拍摄模式,以满足拍照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的拍照需要,相机应用的部分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而其他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比如,拍照模式、人像模式、录像模式、电影模式等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全景模式、自拍模式等其他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和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还可以是其他拍摄模式。
例如,如图5中的(a)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的情况下,用户在手机100内屏B右侧的拍摄模式中选择拍照模式后,手机100外屏A显示有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之后,如图5中的(b)图所示,用户在手机100内屏B右侧的拍摄模式中选择延时拍摄模式,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由于延时拍摄模式106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因此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此时外屏A不再显示有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之后,如图5中的(c)图所示,用户在手机100内屏B右侧的拍摄模式中选择录像模式,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由于录像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因此相机应用重新启动协同拍摄功能,此时外屏A显示有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第四种应用场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若用户选择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自拍模式),则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关闭。若用户重新选择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他拍模式),则重新启动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是指使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是指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模式。
如图6中的(a)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且当前处于使用后置摄像头P3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下,在用户在手机100内屏B右侧的拍摄模式中选择拍照模式后,手机100外屏A显示有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之后,如图6中的(b)图所示,用户点击镜头翻转按钮104使用前置摄像头P2进入自拍模式,由于自拍模式不支持协同拍照功能,因此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此时外屏A不再显示有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进一步地,在用户将拍摄模式切换至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时,为了避免用户误触碰到协同拍照按钮,导致当前拍摄模式不可用,比如导致手机100内屏B黑屏等,影响用户拍摄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拍摄模式切换至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时,手机100内屏B上还可以不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拍摄模式切换至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后,还可以在用户长时间(例如超过15分钟)使用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时,手机100内屏B上不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比如,当用户长时间使用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时,如图6中的(c)图所示,手机100内屏B上将不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按钮102和协同拍摄功能按钮103。
也即是,上述图6中的(c)图可以直接切换至图6中的(c)图,也可以先切换至图6中的(b)图,再切换至图6中的(c)图。
第五种应用场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若用户将内屏B从展开状态折叠至未展开状态,则协同拍摄功能自动关闭。
如图7所示,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的状态下,若用户将内屏B从图7中的(a)图所示的展开状态进行折叠,将内屏B折叠至图7中的(b)图所示的未展开状态后,则如图7中的(b)图和图7中的(c)图所示,相机应用自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内屏B显示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此外,用户将内屏B从未展开状态重新展开至展开状态后,相机应用还可以重新启动协同拍摄功能,此时,内屏B显示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应理解,用户将内屏B从展开状态折叠至未展开状态后,内屏B还可以自动黑屏。之后,若用户重新将内屏B再从未展开状态展开至展开状态,内屏B自动亮屏。亮屏后内屏B可以显示黑屏前显示的显示画面,也可以显示与外屏A相同的显示画面。
进一步地,结合上述几种应用场景,在用户执行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的操作后,相机应用还可以先判断手机100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协同拍摄条件,比如相机应用的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相机应用是否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或者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等。若当前状态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再开启协同拍摄功能。若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则不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此外,上述几种应用场景中,在协同拍摄功能启动后,外屏A显示的拍摄画面和内屏B显示的镜像画面还可以同比例显示,即按照相同的宽高比进行显示。例如,上图5中拍照模式对应的长宽比例为4:3,录像模式对应的长宽比例为21:9。
上文介绍了用户进行相关触控操作或者折叠操作,实现上述几种协同拍摄的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协同拍摄方法,下面结合图8-图10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应用场景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理解,下面的描述还是以手机100中的相机应用为例,并且图8-图10所示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手机100的处理器110执行相关程序来实现。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在相机应用启动后,检测到对相机应用界面中显示的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开启操作。
其中,协同拍摄功能用于控制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
其中,在协同拍摄功能关闭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可以为图3所示的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对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开启操作可以是对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的点击操作。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还可以为其他样式的开关按钮,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而发生改变。例如,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时,开关按钮为凸起状态,在协同拍摄功能关闭时,开关按钮恢复原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802,开启协同拍摄功能,触发手机100在外屏A上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
如图3所示,用户点击内屏B上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后,手机100启动协同拍摄功能,在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可以理解,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方案对拍摄画面做镜像处理。例如,手机100对拍摄画面进行复制或镜像处理,得到上述镜像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对拍摄画面进行镜像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手机100对拍摄画面进行水平翻转,得到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对相机应用界面中显示的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开启指令后,还可以先判断相机应用的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若当前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开启协同拍摄功能。若当前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不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进一步地,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还可以根据当前拍摄模式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判断是否在内屏B的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若当前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内屏B的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若当前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内屏B的相机应用界面不显示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步骤803,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在外屏A上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
步骤803,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若检测到对相机应用界面中显示的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关闭操作,则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关闭协同拍摄功能之后,外屏A上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
其中,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可以为图3所示的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对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的关闭操作可以是对协同拍摄按钮103的点击操作。应理解,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还可以为其他样式的开关按钮。
比如,如图3中的(b)图所示,若用户点击内屏B上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后,则手机100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804,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若检测到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的操作,则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并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的操作可以是返回至主界面的操作、打开其他应用的操作等。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后,说明用户此时不需要进行拍摄,这种情况下,相机应用可以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比如,如图4中的(b)图所示,若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后,内屏B显示主界面,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805:若检测到将相机应用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的操作,则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前台运行,并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将相机应用从后台切换至前台运行的操作可以是对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的点击操作、对在后台运行的相机应用的缩略图的点击操作等。相机应用从后台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后,说明用户此时需要进行拍摄,这种情况下,相机应用可以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比如,如图4中的(c)图所示,在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后,用户点击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重新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前台,外屏A可以重新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另外,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还可以在检测到关闭相机应用的关闭操作后,关闭相机应用,并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相机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关闭操作关闭,相机应用在关闭之前,可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
另外,若相机应用关闭前,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则在检测相机应用的启动操作后,还可以启动相机应用,并重新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相机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启动操作启动,相机应用在启动之后,可以启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理解,下面的描述还是以手机100中的相机应用为例,并且图9所示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手机100的处理器执行相关程序来实现。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在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
步骤902,在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检测到将相机应用的当前拍摄模式切换至目标拍摄模式的切换操作。
其中,当前拍摄模式为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目标拍摄模式为当前拍摄模式之外的其他拍摄模式。将相机应用的当前拍摄模式切换至目标拍摄模式的切换操作可以是对相机应用界面右侧中目标拍摄模式对应的功能按钮的点击操作,或者对相机应用界面中的镜头翻转按钮的点击操作等。
步骤903,判断目标拍摄模式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904,若目标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切换至目标拍摄模式,并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比如,请参考图5中的(b)图,若用户点击延时拍摄按钮,由于延时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即可关闭协同拍摄功能,使得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905,若目标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判断目标拍摄模式是否处于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
其中,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是指使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也称自拍模式,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906,若目标拍摄模式处于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则切换至目标拍摄模式,并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比如,请参考图6中的(c)图,若用户点击镜头翻转按钮104进入自拍模式,由于自拍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即可关闭协同拍摄功能,使得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907,若目标拍摄模式处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则切换至目标拍摄模式,不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是指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也称他拍模式,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协同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理解,下面的描述还是以手机100中的相机应用为例,并且图10所示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手机100的处理器执行相关程序来实现。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相机应用启动,在内屏B显示相机的拍摄画面。
相机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启动操作启动,该启动操作可以为用户点击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的操作等。
步骤1002,在相机应用启动后,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判断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
可以理解,由于内屏B可以处于任意展开角度,在一些情况下,内屏B即使未处于图2所示的完全展开的状态,手机100也可以在内外屏(A、B)进行协同显示。故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来确定手机100是否具备协同显示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通过检测手机内屏B的展开角度来判断手机100的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示例性地,手机100内屏B展开角度与内屏B展开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1所示:
表1
内屏B展开角度 | 内屏B展开状态 |
0~90° | 未展开 |
90°~180° | 展开 |
也即,当手机100内屏B的展开角度在0~90°时,表明手机内屏B处于未展开状态,当手机100内屏B的展开角度在90°~180°时,表明手机100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100内屏B的展开状态对应的展开角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值,例如仅在手机100内屏B展开角度等于180°时,才认为手机100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
步骤1003,若内屏B不处于展开状态,则判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是否开启。
步骤1004,若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则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请参考图7,若用户将内屏B从展开状态进行折叠,折叠至图7中的(b)图所示的未展开状态,由于当前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因此可以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另外,在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若根据内屏的展开角度确定内屏从未展开状态切换回展开状态,还可以重新启动协同拍摄功能。
图11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实现本申请协同拍摄方法的手机100的软件结构框架图。如图11所示,手机100的软件框架包括应用层10,应用程序框架层20,以及硬件层40。
其中,应用层10包括相机应用1,该相机应用1中包括多个拍摄模式,例如拍照模式11、人像模式12、录像模式13、电影模式14、自拍模式等等。其中,拍照模式11、人像模式12、录像模式13以及电影模式14均支持协同拍摄功能1105。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拍照模式11可以包括智慧识物1101、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摄影1102,滤镜功能1103,闪光灯功能1104、协同拍摄功能1105等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上述功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例如,用户可以在拍照模式11下,选择开启智慧识物1101功能,来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具体地,用户在拍照模式11下开启智慧识物功能后,只需将摄像头对准所拍摄的物体,当手机100识别出该物体时,便会在手机内屏B显示该物体的名称(比如“杜鹃花”)或者种类(“狗狗”)。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开启滤镜功能1103,以对所拍摄的物体进行美化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像模式12可以包括协同拍摄功能1105,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例如美颜功能、特殊效果功能(图中未示出)等。当用户选择人像模式12进行拍摄时,人像模式能使被摄人物的脸保持清晰,同时对背景做虚化,从而突显拍摄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录像模式13可以包括多景录像功能1301,闪光灯功能1302,滤镜功能1303,协同拍摄功能1105等。其中,当用户开启多景录像功能1301时,手机100的前后置摄像头同时开启,可使用户利用前后置摄像头,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录像。例如用户可以开启多景录像功能1301后,可以同时录制下前置摄像头P2拍摄到的图像以及后置摄像头P3拍摄到的图像,以详细记录用户所处场景。此外,用户也可以开启闪光灯功能1302,在较暗的场景下,提高成像效果,例如用户在比较昏暗的地方拍摄时,可以打开闪光灯功能1302,增加曝光时长,提高所拍摄物体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影模式14可以包括颜色查找(look up table,LUT)功能1401,4K高动态光照渲染图像(high-dynamic range,HDR)功能1402,慢动作功能1403,闪光灯功能1114,协同拍摄功能1115等。其中,颜色查找功能1401实质为用户所拍摄的物体实现调色功能,以使用户拍摄的物体色彩更加丰富。而4K HDR功能1402中,4K指的是分辨率(4096像素×2160像素),HDR则是一种图像渲染技术,目的在于实现场景照明和模拟光线的反射折射,以使物体表现的更加真实,4K HDR用于改善拍摄画面质量,提高图像分辨率和物体真实度。慢动作功能1403则为了提高拍摄的趣味性,用户通过慢动作功能1403能够增加所拍摄图像的美感和真实感。
此外,相机应用1通过控制逻辑中的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关闭规则来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其中,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关闭规则包括相应的控制逻辑来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比如,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关闭规则包括协同拍摄开关控制逻辑1501,相机退出控制逻辑1502,拍摄模式切换控制逻辑1503,前后置摄像模式控制逻辑1504,以及展开状态变化控制逻辑1505。
相机应用1通过协同拍摄开关控制逻辑1501来检测协同拍摄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根据协同拍摄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协同拍摄开关可以为图3所示的协同拍摄按钮102或协同拍摄按钮103。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如图3中的(a)所示的手机内屏B上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照按钮102,触发协同拍摄开关控制逻辑1501,以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如图3中的(b)所示的手机内屏B上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照按钮103触发协同拍摄开关控制逻辑1501,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同拍摄开关还可以为其他样式的开关,协同拍照开关的显示状态可以根据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而发生改变。例如,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时,协同拍摄开关为凸起状态,在协同拍摄功能关闭时,协同拍摄开关恢复原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相机应用1通过协同相机退出控制逻辑1502来检测相机应用在前后台运行的切换,根据相机应用在前后台运行的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或者,检测相机应用的开启或关闭,根据相机应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触发相机退出控制逻辑1502,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另外,在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后,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将相机应用再次切换至前台,进而触发相机退出控制逻辑1502,以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
相机应用1通过拍摄模式切换控制逻辑1503来检测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的切换,根据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的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相机应用界面右侧关于拍摄模式的各功能按钮选择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触发拍摄模式切换控制逻辑1503,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在协同拍摄功能1105关闭后,用户还可以通过相机应用界面右侧关于拍摄模式的各功能按钮选择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触发拍摄模式切换控制逻辑1503,以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
相机应用1通过前后置摄像模式控制逻辑1504来检测相机应用的前后置拍摄模式的切换,根据相机应用的前后置拍摄模式的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相机应用处于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后置拍摄模式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机应用界面中的镜头翻转按钮104,触发前后置摄像模式控制逻辑1504,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在协同拍摄功能1105关闭后,用户还可以通过再次点击镜头翻转按钮104,触发拍摄模式切换控制逻辑1504,以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
相机应用1通过展开状态变化控制逻辑1505来检测内屏B展开状态的变化,根据内屏B展开状态的变化,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相机应用的展开状态变化控制逻辑1505通过硬件层30的传感器模块33的传感器数据,来确定内屏B展开状态的变化,比如确定手机100的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比如,传感器模块33可以将传感器数据上报给DisplayManager23,再由DisplayManager23发送给相机应用1。其中,具体过程在下文结合图16介绍此外,可以理解,应用层10还可以包括其他应用,例如视频应用、聊天应用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向内折叠内屏B将内屏B折叠未展开状态,触发展开状态变化控制逻辑1505以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在协同拍摄功能1105关闭后,用户还可以通过再次展开内屏B将内屏B展开至展开状态,触发展开状态变化控制逻辑1505,以开启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
当用户开启协同拍摄功能1105后,相机应用1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userinterface,UI)控制16来控制手机内外屏A的协同显示。相机应用1通过手机内屏B显示模块1601来控制手机内屏B的显示,通过手机外屏A显示模块1602来控制手机外屏A的显示。
在用户开启协同拍摄功能时,相机应用1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向手机内屏B显示模块1601发送协同拍照指令,然后,手机内屏B显示模块1601向手机外屏A显示模块1602发起协同显示的请求,以控制外屏A与内屏B协同显示。
手机100的应用程序框架层20包括相机API21、相机数据流模块22和DisplayManager23。
相机API21为硬件层30的摄像头模块31的程序接口,相机应用1可以通过调用相机API21,来调用摄像头模块31进行拍摄。
相机数据流模块22用于存储相机应用拍摄得到的图像或视频。比如,相机数据流模块22包括拍照数据流模块、预览数据流模块、视频数据流模块。
其中,拍照数据流模块用于存储相机应用在拍照模式11、人像模式12等拍摄模式下,拍摄得到的图像。例如用户在拍照模式11下,点击拍照按钮后得到的图像。视频数据流模块用于存储相机应用在录像模式13、电影模式14等相机模式下,拍摄得到的视频,例如用户在录像模式13下,点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制得到视频。预览数据流模块用于存储相机应用在上述任何一种拍摄模式下,手机内屏B上显示的拍摄的图像的拍摄画面,也即在用户在点击拍照按钮或录制按钮前,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其中,可以理解,为了在手机内外屏A能够实现上述协同显示,故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览数据流模块32存储手机内屏B的拍摄画面,并且同时复制该拍摄画面,以便于利用该拍摄画面的复制生成上述镜像画面。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机数据流模块22存储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可以基于下图11所示的存储器来实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DisplayManager23用于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比如可以通过创建分屏管理类和界面基类,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DisplayManager23可以为外屏A创建对应的显示图层(diaplay),并将该图层作为外屏A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的载体显示在手机外屏A,使用该图层显示外屏A的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
DisplayManager23可以为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功能1105提供相关接口,协同拍摄功能1105启动后,可以通过调用DisplayManager23的相关接口,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DisplayManager23包括View框架和SurfaceFlinger。View框架用于为外屏A创建对应的显示图层,以便于后续使用该图层承载需要在外屏A显示的显示数据。View框架21还用于向SurfaceFlinger请求将内屏B的预览区域显示的内容经过处理(比如镜像处理)后附着在所生成的图层上,然后将该图层发送至手机外屏A显示模块1602进行显示。例如,SurfaceFlinger 22从相机数据流模块22获取外屏A的拍摄画面的复制,根据拍摄画面的复制数据获得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数据,并将该镜像画面数据发送至View框架。
可以理解,应用程序框架层20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例如视图管理器(图中未示出)、无线保真通信模块(wireless fidelity,Wi-Fi)(图中未示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手机100的软件框架还可以包括内核层(图中未示出)、硬件抽象层(图中未示出)。
硬件层30则包括摄像头模块31、图像信号处理(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驱动32、显示接口(display port)驱动33以及传感器(sensor)模块3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块31包括上文所述的摄像头P1、摄像头P2和摄像头P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摄像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32包括了下文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模块32还可以包括其他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触摸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图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ISP驱动33则用于对手机100的图像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做处理。例如,将图像传感器反馈的图像的电信号转换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驱动33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等进行算法优化。ISP驱动33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进行优化,或者以实现对图像的防抖处理,增强图像的显示效果。
DP驱动34则是外接显示器接入手机100的接口,手机100通过DP驱动34可以实现与外接显示器连接,并将手机100上显示的图像同步显示在外接显示器上。
可以理解,上述软件结构仅为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软件结构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上述各软件模块之间配合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的过程,下面以图12所示的交互图为例介绍手机根据协同拍摄开关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12所示,上述过程包括:
步骤1201:用户打开相机应用。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机应用的应用图标,来打开相机应用。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打开相机应用,比如通过语音指令或手势指令来打开相机应用。
步骤1202:相机应用启动。
步骤1203:相机应用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判断是否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其中,协同拍摄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相机应用的协同拍摄开关。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不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204: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比如,如图3中的(a)图所示,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表示当前协同拍摄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1205: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比如,如图3中的(a)图所示,用户点击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
步骤1206: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在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后,相机应用可以检测到协同拍摄按钮的开启指令,根据该开启指令,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207: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比如,如图3中的(b)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1208: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比如,如图3中的(b)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的状态下,相机应用界面可以显示处于开启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3,表示当前协同拍摄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协同拍摄按钮103,来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209: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相机应用可以检测到协同拍摄按钮的关闭指令,进而可以根据该关闭指令来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210: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停止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终止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上述各软件模块之间配合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的过程,下面以图13所示的交互图为例介绍手机根据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的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13所示,上述过程包括:
步骤1301:用户打开相机应用。
步骤1302:相机应用启动。
步骤1303:相机应用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判断是否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304: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305: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306: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307: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308:用户选择拍摄模式1。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机应用界面右侧中拍摄模式1对应的功能按钮,来选择拍摄模式1。
步骤1309:相机应用判断拍摄模式1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用户选择拍摄模式1后,相机应用可以接收到将当前拍摄模式切换至拍摄模式1的切换指令,进而根据该切换指令判断拍摄模式1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比如,相机应用预先存储有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的白名单,若拍摄模式位于该白名单中,则确定拍摄模式1支持协同拍摄功能。若拍摄模式1不位于该白名单,则确定拍摄模式1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其中,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白名单可以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310:若拍摄模式1不支持协同拍摄,则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311: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停止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终止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相机应用也就无法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来实现协同显示,此时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1312:用户选择拍摄模式2。
步骤1313相机应用判断拍摄模式2是否支持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314:若拍摄模式2支持协同拍摄,则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315: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可以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上述各软件模块之间配合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的过程,下面以图14所示的交互图为例介绍手机根据前后置拍摄模式的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14所示,上述过程包括:
步骤1401:用户打开相机应用。
步骤1402:相机应用启动。
步骤1403:相机应用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判断是否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404: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405: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406: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407: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408:用户点击相机应用界面中的镜头翻转按钮。
步骤1409:相机应用检测到将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切换指令。
步骤1410: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由于自拍模式为预先设置的不支持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因此,若检测到当前拍摄模式切换至自拍模式,即可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如此,可以避免拍摄者自拍的图像协同显示在外屏A上,从而不会被其他人看到。
步骤1411: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停止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终止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412:用户再次点击相机应用界面中的镜头翻转按钮。
步骤1413:相机应用检测到将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后置摄像头拍摄的切换指令。
步骤1414: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415: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可以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上述各软件模块之间配合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的过程,下面以图15所示的交互图为例介绍手机根据相机应用的前后台切换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15所示,上述过程包括:
步骤1501:用户打开相机应用。
步骤1502:相机应用启动。
步骤1503:相机应用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判断是否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504: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505: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506: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507: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508:用户将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
步骤1509:相机应用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510: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停止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终止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511: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
请参考图4,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后,外屏A不再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1512:用户将相机应用从后台运行重新切换至前台运行。
步骤1513:相机应用切换至前台运行。
步骤1514: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515: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另外,用户还可以关闭相机应用,相机应用在关闭之外,可以先关闭协同拍摄功能再关闭。另外,相机应用在重新打开后,还可以重新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上述各软件模块之间配合实现协同拍摄的上述几种应用场景的过程,下面以图16所示的交互图为例介绍手机根据内屏展开状态的变化,控制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和关闭的过程。
具体地,如图16所示,上述过程包括:
步骤1601:在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时,用户打开相机应用。
步骤1602:相机应用启动。
步骤1603:相机应用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判断是否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604:若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前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支持协同拍摄功能,则在相机应用界面显示协同拍摄按钮。
步骤1605: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
比如,如图3中的(a)图所示,用户点击处于关闭状态的协同拍摄按钮102。
步骤1606:相机应用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在用户点击协同拍摄按钮后,相机应用可以检测到协同拍摄按钮的开启指令,根据该开启指令,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607: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比如,如图3中的(b)图所示,在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外屏A显示内屏B的拍摄画面101a的镜像画面101b。
步骤1608:用户折叠内屏B。
步骤1609:内屏B从展开状态开始向内折叠。
步骤1610:传感器模块在相机应用启动后,检测内屏B的展开角度。
步骤1611:传感器模块向DisplayManager发送内屏B的展开角度。
步骤1612:DisplayManager向相机应用发送内屏B的展开角度。
比如,DisplayManager通过调用相关回调函数,将内屏B的展开角度回调给相机应用。
步骤1616:相机应用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判断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
步骤1614:若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确定内屏B不处于展开状态,则关闭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615:协同拍摄功能关闭后,停止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终止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步骤1616:用户展开内屏B。
步骤1617:内屏B向外展开。
步骤1618:传感器模块检测内屏B的展开角度。
步骤1619:传感器模块向DisplayManager发送内屏B的展开角度。
步骤1620:DisplayManager向相机应用发送内屏B的展开角度。
比如,DisplayManager通过调用相关回调函数,将内屏B的展开角度回调给相机应用。
步骤1621:相机应用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判断内屏B是否处于展开状态。
步骤1622:若根据内屏B的展开角度确定内屏B处于展开状态,则开启协同拍摄功能。
步骤1623:协同拍摄功能开启后,调用DisplayManager的相关接口,以实现内屏B和外屏A的协同显示。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协同拍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手机100等。如图17所示,该装置包括:启动模块1701,第一显示模块1702,第二显示模块1703,以及关闭模块1704。
启动模块1701,用于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启动相机应用;
第一显示模块1702,用于在该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该第一预览画面是通过该相机应用拍摄得到;
第二显示模块1703,用于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在该第二显示屏显示该第一预览画面;
关闭模块1704,用于检测到该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该第二显示屏对该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可选地,第二显示模块,还用于检测到该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在该第二显示屏显示该第一预览画面。
上述启动模块1701,第一显示模块1702,第二显示模块1703以及关闭模块1704可以实现上文该的协同拍摄的几种应用场景。
下面结合图18介绍实现上述方法的手机100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显示屏194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80A、加速度传感器180B以及触摸传感器180C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其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用于实现对上述手机内屏B拍摄画面的镜像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器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在外部存储器120中存储用户在点击拍照按钮或录制按钮前的拍摄画面,或者存储用户点击拍照按钮或者录制按钮并停止录制后的视频。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以存储本申请网络切换方法对应的程序代码,以在该程序代码执行时,手机100能够执行本申请的协同拍摄方法,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本申请协同拍摄方法中涉及到的拍摄画面或拍摄画面的镜像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数据区可以划分为若干逻辑分区,以存储本申请协同拍摄方法所涉及到的上述图像或视频数据。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手机100的传感器模块180中的陀螺仪传感器180A以及加速度传感器180B则用于获取手机内屏B的展开角度,以便于手机100根据手机内屏B的展开角度判断手机100内屏B的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具有多个陀螺仪传感器180A以及多个加速度传感器180B,它们分别设置在手机100内屏B的外屏A和内屏B上。例如,手机100外屏A上设置一组传感器{一个陀螺仪传感器180A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180B},手机100内屏B上也设置一组传感器{一个陀螺仪传感器180A和一个加速度传感器180B}。然后手机100结合内外屏A上陀螺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以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确定手机100内屏B的展开角度。
具体地,手机100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80B获取手机100位于相机坐标系下的三轴(X轴、Y轴、Z轴)数据(单位为m/s2,采样频率为100Hz)、零偏修正后的陀螺仪传感器180A的三轴数据(单位为rad/d,采样频率为100Hz)。然后,手机100可通过滤波算法从内外屏A的加速度传感器三轴数据中提取加速度传感器数值(单位为m/s2,采样频率为100Hz)、数据对应的系统时间(或时间戳),然后利用这些参数通过进一步融合算法计算,得到内屏B两个屏幕的相对角度(也即展开角度)。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角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角速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内屏B的弯折部位处。手机100可以通过设置在该弯折部位的角度传感器,测量内屏B的弯折角度,也即得到内屏B的展开角度。
触摸传感器180C,可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C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C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例如,触摸传感器180C获取用户点击图3中的(a)图中协同拍照功能按钮102的触摸操作,然后将该操作传递给处理器110,由处理器110确定该触摸事件为“开启协同拍照功能”。当用户再一次点击协同拍照按钮102时,由触摸传感器180C将该操作传递给处理器110,由处理器110确定此次触摸事件为“关闭协同拍照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C还可以设置于手机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位置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协同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相机打开操作,启动相机应用;
在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预览画面,所述第一预览画面是通过所述相机应用拍摄得到;
检测到协同拍摄功能开启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
检测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的折叠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所述可折叠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折叠操作用于将所述可折叠屏从展开状态折叠至未展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折叠至未展开状态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对所述可折叠屏的展开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所述展开操作用于将所述可折叠屏从所述未展开状态展开至所述展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第二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支持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是不支持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拍摄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切换至第一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所述第二拍摄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拍摄模式的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所述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所述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的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
在所述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关闭按钮;
检测到对所述关闭按钮的点击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对所述协同拍摄功能按钮的点击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启按钮;
检测到对所述开启按钮的点击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切换至后台运行的操作,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将所述相机应用从后台运行切换至前台运行的操作,在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相机应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所述协同拍摄条件;
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满足所述协同拍摄条件,则在所述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显示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所述协同拍摄条件,则在所述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相机应用的应用界面不显示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开关按钮。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拍摄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相机应用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所述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处于支持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一拍摄模式,所述相机应用的拍摄模式处于使用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其中,所述可折叠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包括以下拍摄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拍照模式、人像模式、录像模式和电影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不满足协同拍摄条件,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
检测到对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关闭操作,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对所述相机应用的关闭操作,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所述相机应用从前台运行切换至后台运行,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所述相机应用从支持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一拍摄模式切换至不支持所述协同拍摄功能的第二拍摄模式,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所述相机应用从后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切换至前置摄像头拍摄模式,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未展开状态,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的显示,所述可折叠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或所述第二显示屏。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所述第二显示屏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
19.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协同拍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80052.4A CN115002339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80052.4A CN115002339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02339A true CN115002339A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1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80052.4A Pending CN115002339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0233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24958A (zh) * | 2023-09-15 | 2024-01-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显示界面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7424957A (zh) * | 2023-09-15 | 2024-01-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7724574A (zh) * | 2023-06-05 | 2024-03-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80956A1 (en) * | 2011-09-27 | 2013-03-28 | Imerj LLC | Desktop application manager: card dragging of dual screen cards |
CN108076292A (zh) * | 2017-12-28 | 2018-05-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8174042A (zh) * | 2018-01-23 | 2018-06-15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装置 |
CN109348020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80052.4A patent/CN1150023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80956A1 (en) * | 2011-09-27 | 2013-03-28 | Imerj LLC | Desktop application manager: card dragging of dual screen cards |
CN108076292A (zh) * | 2017-12-28 | 2018-05-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8174042A (zh) * | 2018-01-23 | 2018-06-15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装置 |
CN109348020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24574A (zh) * | 2023-06-05 | 2024-03-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424958A (zh) * | 2023-09-15 | 2024-01-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显示界面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7424957A (zh) * | 2023-09-15 | 2024-01-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7424958B (zh) * | 2023-09-15 | 2024-06-0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显示界面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7424957B (zh) * | 2023-09-15 | 2024-06-0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芯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12235B (zh) | 一种长焦拍摄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679537B (zh) |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 |
CN115002339A (zh)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WO2023015981A1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
CN111586282B (zh) |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401340B (zh) | 协同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及其介质 | |
CN112153272B (zh)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与电子设备 | |
CN105554411A (zh) | 一种基于屏幕补光的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5567630B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23850B (zh) | 一种图像捕捉装置及方法 | |
CN113596316B (zh) | 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791390B (zh) | 广角自拍实时预览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16156314A (zh) |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2237839A1 (zh) |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401373A (zh) | 双屏同显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497880A (zh) |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514874B (zh) |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3364975B (zh) | 一种图像的融合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101651125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영상 디스플레이 방법 | |
CN114363678A (zh) | 一种投屏方法及设备 | |
CN116915897B (zh) | 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WO2022262452A1 (zh) |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692781A (zh) | 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8450036A (zh) | 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473997A (zh) | 一种拍摄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