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153A -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153A
CN115002153A CN202210572192.8A CN202210572192A CN115002153A CN 115002153 A CN115002153 A CN 115002153A CN 202210572192 A CN202210572192 A CN 202210572192A CN 115002153 A CN115002153 A CN 115002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ceiver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physical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21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炳森
王成山
解利冬
李彦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5721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配电系统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路由计算模块;通过将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安置一个信号收发器;每个区域内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均由信号收发器收集;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信号收发器的转发完成;进一步的通过设计路由信息表,保证了设备间的通信只需计算一次路由信息,解决了传统通信方法中每次通信均需要重新计算路由的高计算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领域,涉及网络路由技术,具体是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包括用于将电源连接到负载而同时经由电路保护、故障隔离、电路重配置(通常用于为受困的负载侧客户恢复服务)以及系统恢复正常功能来保护配电基础设施并维护服务的技术。
配电系统需具备一定的通信能力;例如变压器监控设备在监测到变压器出现异常时需发送报警信息;线路监测设备在线路漏电以及短路时需发送报警信息;以及其他故障保护设备需发送的报警信息;另一方面,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例如在中压馈线/配电线上控制至用户的电源/变电站的电力分配过程中,均需通过不同配电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完成。
而目前配电系统的通信往往存在点对点通信成本较高以及通信网络路由过于复杂的问题;
为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该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将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安置一个信号收发器;每个区域内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均由信号收发器收集;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信号收发器的转发完成;进一步的通过设计路由信息表,保证了设备间的通信只需计算一次路由信息,解决了传统通信方法中每次通信均需要重新计算路由的高计算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路由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主要用于收集配电设备待发送的数据;
将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个通信区域;每个区域配置一台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即为数据收集模块;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将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传输至信息接收设备;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所有信号收发器组成的局域网;每个信号收发器均作为信息传输的中继器;在接收到由其他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时,首先从区域设备表中查找信息的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若查询到,则直接以无线信号方式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否则,将信息转发至其他的信号收发器;
所述路由计算模块主要用于为每次设备间的通信计算出可行的路由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系统设备将数据包发送至本区域的信号收发器;所述数据包包括需发送的信息、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步骤S2:本区域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区域设备表是否存在接收设备物理地址,若存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否则,检查路由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若存在,则将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路由信息记录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3:信号收发器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广播至与其相连的所有信号收发器;将发送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标记为上一跳信号收发器;
步骤S4:每个接收到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检查自身的区域设备表;若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在区域设备表中,转至步骤S5;否则继续检查自身的路由信息表,若路由信息表中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转至步骤S5;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5:发送路由成功信号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所述路由成功信号包括表示已成功找到到达接收设备的路由的标志以及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步骤S6: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接收到路由成功信号后,将发送路由成功信号的信号收发器作为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并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与下一跳信号收发器作为路由信息,保存至路由信息表中;
步骤S7:重复S5-S6,直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为发送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安置一个信号收发器;每个区域内的设备发送的信息均由信号收发器收集;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信号收发器的转发完成;进一步的通过设计路由信息表,保证了设备间的通信只需计算一次路由信息,解决了传统通信方法中每次通信均需要重新计算路由的高计算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路由计算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主要用于收集配电设备待发送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配电系统需具备一定的通信能力;例如变压器监控设备在监测到变压器出现异常时发送需发送报警信息;线路监设备在线路漏电以及短路时需发送报警信息;以及其他故障保护设备需发送的报警信息;另一方面,配电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例如在中压馈线/配电线上控制至用户的电源/变电站的电力分配过程中,均需通过不同配电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每个需要通信的配电系统设备安装一个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即为数据收集模块;且所述信号收发器实时将配电系统设备需要发送的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所述信号收发器即具有收发无线信号的功能,也具有收发有线信号的功能;所述有线信号为电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通信发送方以及接收方的准确性,每台配电系统设备以及信号收发器均具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所述物理地址可以在配电系统设备和信号收发器生产时标记或在配电系统设备安装时生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考虑到配电系统设备的数量庞大,为了减少信号收发器的使用成本;将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个通信区域;每个区域配置一台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即为数据收集模块;
每台配电系统设备与所在区域的信号收发器以无线网络方式连接;在每个区域中的配电系统设备产生需要发送的信息时,将信息发送至该区域的信号收发器;所述信息除了通知内容外还需带有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每个时间周期t内,每个信号收发器将此周期接收的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至对应接收设备物理地址;所述时间周期t根据实际经验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信号收发器还具有存储功能;所述存储功能存储的信息包括:到达每个接收设备的路由信息以及所在区域内的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物理地址;其中,到达每个接收设备的路由信息使用路由信息表保存,所在区域内的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物理地址使用区域设备表保存;所述路由信息可以为到达接收设备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的物理地址;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将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传输至信息接收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无线信号具有随着距离的扩大而逐渐衰弱的特点,以及无线信号采用广播的方式具有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各个信号收发器之间采用有线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由于配电系统设备数量庞大,无法完成每个配电系统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的连接;因此大多数配电系统设备的通信过程中,需要其他信号收发器将通信信息进行转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所有信号收发器组成的局域网;每个信号收发器均作为信息传输的中继器;在接收到由其他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时,首先从区域设备表中查找信息的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若查询到,则直接以无线信号方式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否则,将信息转发至其他的信号收发器;
其中,所述路由计算模块主要用于为每次设备间的通信计算出可行的路由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配电系统的设备在安装成功后,便不会移动位置;即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配电系统的设备会一直工作于同一个区域内;因此每次配电系统设备之间的通信可采用固定的一条路由;
进一步的,配电系统设备数量是有限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信号收发器均配置有大容量的路由信息表;所述大容量为存储到达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路由信息所需的容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路由计算模块为每次设备间的通信计算可行的路由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系统设备将数据包发送至本区域的信号收发器;所述数据包包括需发送的信息、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步骤S2:本区域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区域设备表是否存在接收设备物理地址,若存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否则,检查路由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若存在,则将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路由信息记录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3:信号收发器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广播至与其相连的所有信号收发器;将发送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标记为上一跳信号收发器;
步骤S4:每个接收到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检查自身的区域设备表;若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在区域设备表中,并转至步骤S5;否则继续检查自身的路由信息表,若路由信息表中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转至步骤S5;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5:发送路由成功信号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所述路由成功信号包括表示已成功找到到达接收设备的路由的标志以及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步骤S6: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接收到路由成功信号后,将发送路由成功信号的信号收发器作为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并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与下一跳信号收发器作为路由信息,保存至路由信息表中;
步骤S7:重复S5-S6,直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为发送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路由信息在计算完成后,即可形成一条完整的路由;发送设备按计算出的路由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物理地址对应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后续的信号收发器将数据包发送至各自的路由信息表中保存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直至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信号收发器的物理地址也是固定的;可先查找接收设备所在区域的信号收发器的物理地址;再将信号收发器的物理地址作为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计算并保存路由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实施例中,通过保存到达信号收发器的路由信息,可大幅度降低路由信息表的大小。
如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系统设备将数据包发送至本区域的信号收发器;所述数据包包括需发送的信息、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步骤S2:本区域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区域设备表是否存在接收设备物理地址,若存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否则,检查路由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若存在,则将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路由信息记录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3:信号收发器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广播至与其相连的所有信号收发器;将发送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标记为上一跳信号收发器;
步骤S4:每个接收到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检查自身的区域设备表;若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在区域设备表中,转至步骤S5;否则继续检查自身的路由信息表,若路由信息表中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转至步骤S5;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5:发送路由成功信号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所述路由成功信号包括表示已成功找到到达接收设备的路由的标志以及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步骤S6: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接收到路由成功信号后,将发送路由成功信号的信号收发器作为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并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与下一跳信号收发器作为路由信息,保存至路由信息表中;
步骤S7:重复S5-S6,直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为发送设备。
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系统设备将数据包发送至本区域的信号收发器;
步骤S2:本区域信号收发器接收到数据包后,检查区域设备表是否存在接收设备物理地址,若存在,直接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设备;否则,检查路由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若存在,则将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路由信息记录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3:信号收发器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广播至与其相连的所有信号收发器;将发送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标记为上一跳信号收发器;
步骤S4:每个接收到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的信号收发器检查自身的区域设备表;若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在区域设备表中,转至步骤S5;否则继续检查自身的路由信息表,若路由信息表中存在到达接收设备物理地址的路由信息,转至步骤S5;否则转至步骤S3;
步骤S5:发送路由成功信号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
步骤S6:上一跳信号收发器接收到路由成功信号后,将发送路由成功信号的信号收发器作为下一跳信号收发器;并将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与下一跳信号收发器作为路由信息,保存至路由信息表中;
步骤S7:重复S5-S6,直至上一跳信号收发器为发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包括需发送的信息、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成功信号包括表示已成功找到到达接收设备的路由的标志以及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
4.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路由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配电设备待发送的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传输至信息接收设备;
所述路由计算模块用于为每次设备间的通信计算出可行的路由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配电系统划分为若干个通信区域;每个区域配置一台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即为数据收集模块;
每台配电系统设备与所在区域的信号收发器以无线网络方式连接;在每个区域中的配电系统设备产生需要发送的信息时,将信息发送至该区域的信号收发器;所述信息包括通知内容、发送设备物理地址以及接收设备物理地址;
所述信号收发器在每个时间周期t内,将此周期接收的信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至对应接收设备物理地址;所述时间周期t根据实际经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具有存储功能;所述存储功能存储的信息包括:到达每个接收设备的路由信息以及所在区域内的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物理地址;其中,到达每个接收设备的路由信息使用路由信息表保存,所在区域内的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物理地址使用区域设备表保存;所述路由信息为到达接收设备的下一跳信号收发器的物理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之间采用有线方式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所有信号收发器组成的局域网;每个信号收发器均作为信息传输的中继器;在接收到由其他信号收发器发送的信息时,首先从区域设备表中查找信息的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若查询到,则直接以无线信号方式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设备;否则,将信息转发至其他的信号收发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器配置有大容量的路由信息表;所述大容量为存储到达所有配电系统设备的路由信息所需的容量。
CN202210572192.8A 2022-05-24 2022-05-24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002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2192.8A CN115002153A (zh) 2022-05-24 2022-05-24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2192.8A CN115002153A (zh) 2022-05-24 2022-05-24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153A true CN115002153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2192.8A Pending CN115002153A (zh) 2022-05-24 2022-05-24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15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295A1 (zh) * 2010-10-27 2012-05-03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充换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7370678A (zh) * 2017-06-19 2017-11-21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路由转发表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7424404A (zh) * 2017-08-26 2017-12-01 康体佳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灯配电线路的物联网平台
CN108898320A (zh) * 2018-07-02 2018-11-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14500621A (zh) * 2022-01-24 2022-05-13 山东智达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5295A1 (zh) * 2010-10-27 2012-05-03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充换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7370678A (zh) * 2017-06-19 2017-11-21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路由转发表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7424404A (zh) * 2017-08-26 2017-12-01 康体佳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灯配电线路的物联网平台
CN108898320A (zh) * 2018-07-02 2018-11-2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14500621A (zh) * 2022-01-24 2022-05-13 山东智达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电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3168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故障自动定位方法
EP2579227A1 (en) Data acquisition concentrator and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EP43461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ault of passive wavelength division device, and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125103A (zh) 基于举证表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故障定位方法
CN103701630A (zh) 用于数据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00515B (zh) 告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243623A (zh) 乘客信息系统与ats系统间接口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790794A (zh) 一种台区线路在线识别系统
CN112688309A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分支拓扑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0072296B (zh) 一种lora组网北斗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7241216A (zh) 维持关键数据稳定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70233B (zh) 获取路由的方法、装置、设备、集中器及系统
CN11108312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07404A (zh) 一种基站断站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5765909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815935B (zh) 节点归属台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5002153A (zh) 基于物联网的新型配电系统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227789A (zh) 一种车辆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0958629A (zh) 分布式自组织无线窄带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10472867A (zh) 配电网网络适配评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78997B (zh) 一种基于lldp协议的mac地址相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JP7334584B2 (ja) サーバ、及び、集計方法
CN114023059A (zh) 节点归属台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KR10083470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선번장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85008A (zh) 无线呼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