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1915A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01915A CN115001915A CN202210606366.8A CN202210606366A CN115001915A CN 115001915 A CN115001915 A CN 115001915A CN 202210606366 A CN202210606366 A CN 202210606366A CN 115001915 A CN115001915 A CN 1150019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waveform
- uplink
- signal
- base station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为了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提供了一种与基站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其具有无线发送单元,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从所述基站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进行上行链路信道发送,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0月12日、名称为“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申请号为201780059127.2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正在审查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案和无线网络(下面也称为长期演进(LTE)、LTE-Advanced(LTE-A)、LTE-Advanced Pro(LTE-A Pro)、新无线电(NR)、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AT)、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或者FurtherEUTRA(FEUTRA))。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LTE包括LTE-A、LTE-A Pro和EUTRA,NR包括NRAT和FEUTRA。在LTE和NR中,基站设备(基站)也被称为LTE中的演进节点B(eNodeB)、NR中的gNodeB,终端设备(移动站、移动站设备或终端)也被称为用户设备(UE)。LTE和NR是其中以蜂窝形式布置基站设备所覆盖的多个区域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设备可管理多个小区。
作为LTE的下一代的无线接入方案,NR是不同于LTE的无线接入技术(RAT)。NR是能够处理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的各种用例的接入技术。针对与这样的用例下的使用场景、要求条件、布置场景等对应的技术架构,审查NR。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NR的场景或要求条件的细节。
下面,将说明诸如LTE或NR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波形。在LTE中,在下行链路通信中使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而在上行链路通信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在NR中,在下行链路通信中使用CP-OFDM,而在上行链路通信中支持CP-OFDM和SC-FDMA两者。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NR中的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的细节。
引文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Release 14),3GPP TR 38.913V0.3.0(2016-03).
非专利文献2:Coverage analysis of DFT-s-OFDM and OFDM with low PAPRtechniques,Qualcomm Incorporated,R1-1610113,3GPP TSG RAN WG1 Meeting#86bis,October 201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NR中,为了灵活地支持各种用例,因此与LTE相比,发送信号、帧构成、信道构成等可能被扩展。于是,在支持多种信号波形的NR中,适当的信号波形的控制是必需的。
鉴于上述问题,产生了本公开,本公开的目的是在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通信系统中,通过按照各种用例灵活地设计,能够使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显著提高的基站设备、终端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配置成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包括:无线发送单元,所述无线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基站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设备,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接收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在配置成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基于由所述基站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另外,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在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设备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接收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可以使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显著提高。
注意,上面说明的效果未必是限制性的。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获得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任何效果或者根据本说明书可掌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分量载波的设定的例子的示图。
图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分量载波的设定的例子的示图。
图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LT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
图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LTE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
图5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的例子的示图。
图6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NR下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NR上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
图8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设备的构成的示意框图。
图9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构成的示意框图。
图10图解说明本实施例中的NR帧构成的例子。
图11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无线发送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3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4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6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的构成的框图。
图17是图解说明与本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准静态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例子的示图。
图18是图解说明与本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动态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例子的示图。
图19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一例子的框图。
图20是图解说明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二例子的框图。
图21是图解说明智能电话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框图。
图22是图解说明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实质相同的结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此外,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下面要说明的技术、功能、方法、构成和过程以及所有其他记载都适用于LTE和NR。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基站设备1可容纳多个终端设备。基站设备1可通过X2接口与另外的基站设备连接。此外,基站设备1可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此外,基站设备1可通过S1-MME接口连接到移动管理实体(MME),可通过S1-U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和/或S-GW与基站设备1之间的多对多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都支持LTE和/或NR。
<按照本实施例的无线接入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都支持一种或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RAT包括LTE和NR。单个RAT对应于单个小区(分量载波)。即,在支持多个RAT的情况下,RAT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小区。在本实施例中,小区是下行链路资源、上行链路资源和/或副链路的组合。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应于LTE的小区被称为LTE小区,对应于NR的小区被称为NR小区。
下行链路通信是从基站设备1到终端设备2的通信。下行链路发送是从基站设备1到终端设备2的发送,是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的发送。上行链路通信是从终端设备2到基站设备1的通信。上行链路发送是从终端设备2到基站设备1的发送,是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的发送。副链路通信是从终端设备2到另外的终端设备2的通信。副链路发送是从终端设备2到另外的终端设备2的发送,是副链路物理信道和/或副链路物理信号的发送。
副链路通信是为了终端设备之间的邻近直接检测和邻近直接通信而定义的。副链路通信可以使用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类似的帧构成。此外,副链路通信可被限制于上行链路资源和/或下行链路资源中的一些(子集)。
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可以支持其中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或副链路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小区的集合的通信。多个小区的集合也被称为载波聚合或双重连接。载波聚合和双重连接的细节将在下面说明。此外,各个小区使用预定频带宽度。可以预先规定预定频带宽度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可设定值。
图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分量载波的设定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的例子中,设定1个LTE小区和2个NR小区。1个LTE小区被设定为主小区。2个NR小区被设定为主辅助小区和辅小区。利用载波聚合集成2个NR小区。此外,利用双重连接集成LTE小区和NR小区。注意,可以利用载波聚合集成LTE小区和NR小区。在图1的例子中,NR可能不支持某些功能,比如进行独立通信的功能,因为连接会由作为主小区的LTE小区辅助。进行独立通信的功能包括初始连接所需的功能。
图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分量载波的设定的例子的示图。在图2的例子中,设定2个NR小区。这2个NR小区被分别设定为主小区和辅小区,并且是利用载波聚合集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当NR小区支持进行独立通信的功能时,LTE小区的辅助不是必需的。注意,可以利用双重连接集成这2个NR小区。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电帧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规定由10ms(毫秒)构成的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包括2个半帧。半帧的时间间隔为5ms。每个半帧包括5个子帧。子帧的时间间隔为1ms,由两个连续的时隙定义。时隙的时间间隔为0.5ms。无线电帧中的第i个子帧包括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换句话说,在各个无线电帧中规定10个子帧。
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副链路子帧,等等。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下行链路发送预留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上行链路发送预留的子帧。特殊子帧包括3个字段。所述3个字段是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间隔(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DwPTS、GP和UpPTS的总长度为1ms。DwPTS是为下行链路发送预留的字段。UpPTS是为上行链路发送预留的字段。GP是其中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和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此外,特殊子帧可以只包括DwPTS和GP,或者可以只包括GP和UpPTS。特殊子帧在时分双工(TDD)中被放置在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之间,用于进行从下行链路子帧到上行链路子帧的切换。副链路子帧是为副链路通信预留或设定的子帧。副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之间的邻近直接通信和邻近直接检测。
单个无线电帧包括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和/或副链路子帧。此外,单个无线电帧只包括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或副链路子帧。
支持多种无线电帧构成。无线电帧构成由帧构成类型规定。帧构成类型1只能适用于频分双工(FDD)。帧构成类型2只能适用于TDD。帧构成类型3只能适用于许可辅助接入(LAA)辅小区的操作。
在帧构成类型2中,规定多种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构成。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构成中,1个无线电帧中的10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之一。子帧0、子帧5和DwPTS不变地预留给下行链路发送。UpPTS和就在特殊子帧之后的子帧不变地预留给上行链路发送。
在帧构成类型3中,1个无线电帧中的10个子帧预留给下行链路发送。终端设备2把不通过其发送PDSCH或检测信号的子帧视为空子帧。除非在某个子帧中检测到预定信号、信道和/或下行链路发送,否则终端设备2认为在该子帧中不存在信号和/或信道。下行链路发送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子帧独占。下行链路发送的最初子帧可以从子帧中的任意一个开始。下行链路发送的最后子帧可以或者是完全独占的,或者由在DwPTS中规定的时间间隔独占。
此外,在帧构成类型3中,1个无线电帧中的10个子帧可以预留给上行链路发送。此外,1个无线电帧中的10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可对应于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和副链路子帧任意之一。
基站设备1可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基站设备1可在特殊子帧的DwPTS中限制PBCH的发送。终端设备2可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终端设备2可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限制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中的一些的发送。
注意,单个发送中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在LTE中1ms(1个子帧)被定义为1个TTI。
<本实施例中的LTE的帧构成>
图3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LTE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图3中图解所示的示图被称为LTE的下行链路资源栅格。基站设备1可在给终端设备2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LTE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LTE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终端设备2可在来自基站设备1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LTE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LTE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
图4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LTE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图4中图解所示的示图被称为LTE的上行链路资源栅格。终端设备2可在给基站设备1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LTE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LTE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基站设备1可在来自终端设备2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接收LTE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LTE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如下定义LTE物理资源。1个时隙由多个符号定义。在各个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物理信道由资源栅格表示。在下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频率方向上的多个子载波和时间方向上的多个OFDM符号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频率方向上的多个子载波和时间方向上的多个SC-FDMA符号定义。子载波的数量或资源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小区的带宽决定。1个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由循环前缀(CP)的类型决定。CP的类型是一般CP和扩展CP。在一般CP中,构成1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数量为7。在扩展CP中,构成1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的数量为6。资源栅格中的各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是利用子载波的索引(编号)和符号的索引(编号)识别的。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也被简单地称为符号。
资源块用于把某个物理信道(PDSCH、PUSCH等)映射到资源元素。资源块包括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个物理信道被映射到虚拟资源块。虚拟资源块被映射到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1个物理资源块由预定数量的连续符号定义。在频域中,1个物理资源块根据预定数量的连续子载波定义。1个物理资源块中的符号的数量和子载波的数量是基于按照该小区中的CP的类型、子载波间隔和/或上层设定的参数决定的。例如,在CP的类型为一般CP并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1个物理资源块中的符号的数量为7,子载波的数量为12。这种情况下,1个物理资源块包括(7×12)个资源元素。在频域中,物理资源块从0开始编号。此外,对应于同一物理资源块编号的1个子帧中的2个资源块被定义为物理资源块对(PRB对或RB块)。
在每个LTE小区中,在某个子帧中,使用一个预定参数。例如,预定参数是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物理参数)。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包括CP长度、子载波间隔、一个子帧(预定时间长度)中的符号数、一个资源块(预定频带)中的子载波数、多址接入方式、信号波形,等等。
即,在LTE小区中,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例如,子帧)中,利用1个预定参数生成的。换句话说,在终端设备2中,假定要从基站设备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和要发送给基站设备1的上行链路信号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中,利用1个预定参数生成的。此外,基站设备1被设定成以致要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下行链路信号和要从终端设备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中,利用1个预定参数生成的。
<本实施例中的NR的帧构成>
在各个NR小区中,在某个预定时间长度(例如,子帧)中使用一个或多个预定参数。即,在NR小区中,下行链路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中,利用一个或多个预定参数生成的。换句话说,在终端设备2中,假定要从基站设备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和要发送给基站设备1的上行链路信号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中,利用一个或多个预定参数生成的。此外,基站设备1被设定成以致要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下行链路信号和要从终端设备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都是在预定时间长度中,利用一个或多个预定参数生成的。在使用多个预定参数的情况下,按照预定方法复用利用预定参数生成的信号。例如,预定方法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和/或空分复用(SDM)。
在NR小区中设定的预定参数的组合中,可以预先规定多种参数集。
图5是图解说明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的例子的示图。在图5的例子中,包含在参数集中的发送信号的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NR小区中的每个资源块的子载波数、每个子帧的符号数、以及CP长度类型。CP长度类型是在NR小区中使用的CP长度的类型。例如,CP长度类型1等同于LTE中的一般CP,CP长度类型2等同于LTE中的扩展CP。
可以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单独地规定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此外,可以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独立地设定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
图6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NR下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在图6的例子中,利用参数集1、参数集0和参数集2生成的信号在小区(系统带宽)中经历FDM。图6中图解所示的示图也被称为NR的下行链路资源栅格。基站设备1可在给终端设备2的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NR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NR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终端设备2可在来自基站设备1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NR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NR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
图7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NR上行链路子帧的例子的示图。在图7的例子中,利用参数集1、参数集0和参数集2生成的信号在小区(系统带宽)中经历FDM。图6中图解所示的示图也被称为NR的上行链路资源栅格。基站设备1可在给终端设备2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NR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NR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终端设备2可在来自基站设备1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接收NR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NR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
定义天线端口,使得可以从携带同一天线端口中的另外的符号的传播信道推断携带某个符号的传播信道。例如,同一天线端口中的不同物理资源可被假定为是通过同一传播信道发送的。换句话说,对于某个天线端口中的符号,可以按照该天线端口中的参考信号估计和解调传播信道。此外,对于每个天线端口,存在1个资源栅格。天线端口由参考信号定义。此外,每个参考信号可以定义多个天线端口。
利用天线端口号,规定或识别天线端口。例如,天线端口0~3是用来发送CRS的天线端口。即,利用天线端口0~3发送的PDSCH可被解调成对应于天线端口0~3的CRS。
在2个天线端口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这2个天线端口可被视为是准共址(QCL)的。所述预定条件是携带1个天线端口中的符号的传播信道的广域特性可以从携带另外的天线端口中的符号的传播信道推断出。广域特性包括延迟弥散、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或平均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于每种RAT不同地定义天线端口号,或者可以在RAT之间公共地定义天线端口号。例如,LTE中的天线端口0~3是用来发送CRS的天线端口。在NR中,天线端口0~3可被设定为用来发送与LTE的CRS类似的CRS的天线端口。此外,在NR中,类似于LTE,用来发送CRS的天线端口可被设定成与天线端口0~3不同的天线端口号。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预定的天线端口号可适用于LTE和/或NR。
<本实施例中的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物理信道包括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副链路物理信道。物理信号包括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和副链路物理信号。
在LTE中,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被称为LTE物理信道和LTE物理信号。在NR中,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被称为NR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号。LTE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道可被分别定义为不同的物理信道。LTE物理信号和NR物理信号可被分别定义为不同的物理信号。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LTE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道也被简单地称为物理信道,LTE物理信号和NR物理信号也被简单地称为物理信号。即,物理信道的说明可适用于LTE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道任意之一。物理信号的说明可适用于LTE物理信号和NR物理信号任意之一。
<本实施例中的NR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号>
在LTE中,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的说明也可分别适用于NR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号。如下称呼NR物理信道和NR物理信号。
NR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包括NR-PBCH、NR-PCFICH、NR-PHICH、NR-PDCCH、NR-EPDCCH、NR-MPDCCH、NR-R-PDCCH、NR-PDSCH、NR-PMCH,等等。
NR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包括NR-SS、NR-DL-RS、NR-DS,等等。NR-SS包括NR-PSS、NR-SSS,等等。NR-RS包括NR-CRS、NR-PDSCH-DMRS、NR-EPDCCH-DMRS、NR-PRS、NR-CSI-RS、NR-TRS,等等。
NR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包括NR-PUSCH、NR-PUCCH、NR-PRACH等。
NR上行链路物理信号包括NR-UL-RS。NR-UL-RS包括NR-UL-DMRS、NR-SRS等。
NR副链路物理信道包括NR-PSBCH、NR-PSCCH、NR-PSDCH、NR-PSSCH等。
<本实施例中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PDCCH和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的映射被定义为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授权和上行链路授权。下行链路授权也被称为下行链路分派或下行链路分配。
PDCCH通过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的集合发送。CCE包括9个资源元素组(REG)。REG包括4个资源元素。在PDCCH由n个连续的CCE构成的情况下,PDCCH从满足在把CCE的索引(编号)除以n之后的余数为0的条件的该CCE开始。
EPDCCH通过连续的一个或多个增强控制信道元素(ECCE)的集合发送。ECCE由多个增强资源元素组(EREG)构成。
下行链路授权用于某个小区内的PDSCH的调度。下行链路授权用于与其中发送下行链路授权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上行链路授权用于某个小区内的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授权用于从其中发送上行链路授权的子帧起的第四个子帧或者更后的子帧中的单个PUSCH的调度。
向DCI添加循环冗余检查(CRC)奇偶校验位。利用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CRC奇偶校验位。RNTI是可按照DCI的目的等规定或设定的标识符。RNTI是在规范中预先规定的标识符、作为特定于小区的信息而设定的标识符、作为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信息而设定的标识符,或者作为特定于终端设备2所属于的群组的信息而设定的标识符。例如,在PDCCH或EPDCCH的监视中,终端设备2利用预定RNTI,解扰添加到DCI的CRC奇偶校验位,并识别CRC是否正确。在CRC正确的情况下,该DCI被理解为是用于终端设备2的DCI。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此外,PDSCH还用于发送上层的控制信息。
PMCH用于发送组播数据(组播信道(MCH))。
在PDCCH区域中,可按照频率、时间和/或空间,复用多个PDCCH。在EPDCCH区域中,可按照频率、时间和/或空间,复用多个EPDCCH。在PDSCH区域中,可按照频率、时间和/或空间,复用多个PDSCH。可按照频率、时间和/或空间,复用PDCCH、PDSCH和/或EPDCCH。
<本实施例中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
PDSCH是基于发送模式和DCI格式,通过用于CRS或U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发送的。DCI格式1A用于通过用于C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发送的PDSCH的调度。DCI格式2D用于通过用于U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发送的PDSCH的调度。
与EPDCCH关联的DMRS是通过用于DMRS关联到的EPDCCH的发送的子帧和频带发送的。DMRS用于DMRS关联到的EPDCCH的解调。EPDCCH是通过用于DM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发送的。与EPDCCH关联的DMRS是通过天线端口107~114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
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指示对PUSCH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R)、以及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TB)或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HARQ-ACK。HARQ-ACK也被称为ACK/NACK、HARQ反馈或应答信息。此外,对于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ACK指示ACK、NACK或DTX。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此外,PUSCH可用于连同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HARQ-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USCH可用于只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只发送HARQ-ACK和信道状态信息。
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物理信道。PRACH可供终端设备2用于获得与基站设备1在时域的同步。此外,PRACH还用于指示初始连接建立过程(处理)、切换过程、连接重建过程、对于上行链路发送的同步(定时调整)、和/或对于PUSCH资源的请求。
在PUCCH区域中,多个PUCCH被频率、时间、空间和/或代码复用。在PUSCH区域中,多个PUSCH可被频率、时间、空间和/或代码复用。PUCCH和PUSCH可被频率、时间、空间和/或代码复用。PRACH可被放置在单个子帧或两个子帧上。多个PRACH可被代码复用。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
资源元素组(REG)用于定义资源元素和控制信道的映射。例如,REG用于PDCCH、PHICH或PCFICH的映射。REG由在同一OFDM符号内并且不用于同一资源块中的CRS的4个连续资源元素构成。此外,REG由某个子帧内的第一时隙中的第一个到第四个OFDM符号构成。
增强资源元素组(EREG)用于定义资源元素和增强控制信道的映射。例如,EREG用于EPDCCH的映射。一个资源块对由16个EREG构成。对于每个资源块对,每个EREG被分派0~15的编号。在一个资源块对中,每个EREG由除用于与EPDCCH关联的DM-RS的资源元素之外的9个资源元素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1的构成例子>
图8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设备1的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解所示,基站设备1包括上层处理单元101、控制单元103、接收单元105、发送单元107和收发天线109。此外,接收单元105包括解码单元1051、解调单元1053、解复用单元1055、无线接收单元1057和信道测量单元1059。此外,发送单元107包括编码单元1071、调制单元1073、复用单元1075、无线发送单元1077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079。
如上所述,基站设备1可支持一种或多种RAT。包含在图8中图解所示的基站设备1中的一些或所有单元可以按照RAT单独地构成。例如,在LTE和NR中,单独地构成接收单元105和发送单元107。此外,在NR小区中,包含在图8中图解所示的基站设备1中的一些或所有单元可以按照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单独地构成。例如,在某个NR小区中,可以按照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单独地构成无线接收单元1057和无线发送单元1077。
上层处理单元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单元101生成控制接收单元105和发送单元107的控制信息,并把所述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103。
控制单元1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单元101的控制信息,控制接收单元105和发送单元107。控制单元103生成待发送给上层处理单元101的控制信息,并把该控制信息输出给上层处理单元101。控制单元103接收来自解码单元1051的解码信号,和来自信道测量单元1059的信道估计结果。控制单元103把待编码的信号输出给编码单元1071。此外,控制单元103用于控制基站设备1的整体或者一部分。
上层处理单元101进行与RAT控制、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帧设定、调度控制和/或CSI报告控制相关的处理和管理。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处理和管理是针对每个终端设备进行的,或者是对于连接到基站设备的终端设备共同地进行的。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处理和管理可以只由上层处理单元101进行,或者可以从上层节点或者另外的基站设备获取。此外,可按照RAT,单独进行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处理和管理。例如,上层处理单元101单独进行LTE中的处理和管理,以及NR中的处理和管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101的RAT控制下,进行与RAT相关的管理。例如,在RAT控制下,进行与LTE相关的管理和/或与NR相关的管理。与NR相关的管理包括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的设定和处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中,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RRC参数)和/或MAC控制元素(CE)的生成和/或管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子帧设定中,进行子帧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的管理。此外,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子帧设定也被称为基站子帧设定。此外,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子帧设定可基于上行链路通信量和下行链路通信量来决定。此外,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子帧设定可基于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调度控制的调度结果来决定。
在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调度控制中,基于接收的信道状态信息、从信道测量单元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质量或类似信息,等等,决定物理信道被分配给的频率和子帧、物理信道的编码率、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等等。例如,控制单元103基于上层处理单元101中的调度控制的调度结果,生成控制信息(DCI格式)。
在上层处理单元101的CSI报告控制中,控制终端设备2的CSI报告。例如,控制与假定用于在终端设备2中计算CSI的CSI参考资源相关的设定。
在来自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下,接收单元105通过收发天线109接收从终端设备2发送的信号,进行诸如解复用、解调和解码之类的接收处理,并把经过接收处理的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103。此外,接收单元105中的接收处理是基于预先规定的设定或者从基站设备1向终端设备2通知的设定进行的。
无线接收单元1057对通过收发天线109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到中频的转换(下变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的去除、以使得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放大水平的控制、基于接收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正交解调、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保护间隔(GI)的去除,和/或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域中的信号的提取。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收单元1057可支持多种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解复用单元1055从输入自无线接收单元1057的信号中,分离诸如PUCCH或PUSCH之类的上行链路信道,和/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解复用单元1055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给信道测量单元1059。解复用单元1055根据从信道测量单元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补偿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传播路径。
解调单元1053解调利用诸如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正交移相键控(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调制方式的上行链路信道的调制符号的接收信号。解调单元1053进行MIMO复用上行链路信道的分离和解调。
解码单元1051对解调的上行链路信道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处理。解码的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输出给控制单元103。解码单元1051对PUSCH,每个传输块地进行解码处理。
信道测量单元1059根据输入自解复用单元1055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和/或信道质量等,并把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和/或信道质量等输出给解复用单元1055和/或控制单元103。例如,用于对于PUCCH或PUS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由信道测量单元1059利用UL-DMRS测量,上行链路信道质量是利用SRS测量的。
发送单元107在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下,对从上层处理单元1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数据执行诸如编码、调制和复用之类的发送处理。例如,发送单元107生成并复用PHICH、PDCCH、EPDCCH、PDSCH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从而生成发送信号。此外,发送单元107中的发送处理是基于预先规定的设定、从基站设备1向终端设备2通知的设定或者通过经同一子帧发送的PDCCH或EPDCCH通知的设定进行的。
编码单元1071利用诸如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之类的预定编码方式,对从控制单元103输入的HARQ指示符(HARQ-ACK)、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单元1073利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预定调制方式,调制从编码单元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1079基于物理小区标识(PCI)、在终端设备2中设定的RRC参数等,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单元1075复用各个信道的调制符号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把作为结果的数据布置在预定的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单元1077对来自复用单元1075的信号进行处理,比如利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到时域中的信号的转换、保护间隔的添加、基带数字信号的生成、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正交调制、从中频信号到高频信号的转换(上变频)、额外的频率分量的去除和功率的放大,并且生成发送信号。从无线发送单元1077输出的发送信号通过收发天线109发送。
<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2的构成例子>
图9是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的构成的示意框图。如图解所示,终端设备2包括上层处理单元201、控制单元203、接收单元205、发送单元207和收发天线209。此外,接收单元205包括解码单元2051、解调单元2053、解复用单元2055、无线接收单元2057和信道测量单元2059。此外,发送单元207包括编码单元2071、调制单元2073、复用单元2075、无线发送单元2077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79。
如上所述,终端设备2可支持一种或多种RAT。包含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终端设备2中的一些或所有单元可以按照RAT单独地构成。例如,在LTE和NR中,单独地构成接收单元205和发送单元207。此外,在NR小区中,包含在图9中图解所示的终端设备2中的一些或所有单元可以按照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单独地构成。例如,在某个NR小区中,可以按照与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单独地构成无线接收单元2057和无线发送单元2077。
上层处理单元201把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给控制单元203。上层处理单元2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单元201生成控制接收单元205和发送单元207的控制信息,并把控制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203。
控制单元2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单元201的控制信息,控制接收单元205和发送单元207。控制单元203生成待发送给上层处理单元201的控制信息,并把该控制信息输出给上层处理单元201。控制单元203接收来自解码单元2051的解码信号和来自信道测量单元2059的信道估计结果。控制单元203把待编码的信号输出给编码单元2071。此外,控制单元203可用于控制终端设备2的整体或一部分。
上层处理单元201进行与RAT控制、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帧设定、调度控制和/或CSI报告控制相关的处理和管理。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处理和管理是基于预先规定的设定和/或基于从基站设备1设定或通知的控制信息的设定进行的。例如,来自基站设备1的控制信息包括RRC参数、MAC控制元素或DCI。此外,可按照RAT,单独进行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处理和管理。例如,上层处理单元201单独进行LTE中的处理和管理以及NR中的处理和管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201的RAT控制下,进行与RAT相关的管理。例如,在RAT控制下,进行与LTE相关的管理和/或与NR相关的管理。与NR相关的管理包括与NR小区中的发送信号相关的参数集的设定和处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中,管理终端设备2中的设定信息。在上层处理单元201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中,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RRC参数)和/或MAC控制元素(CE)的生成和/或管理。
在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子帧设定中,管理基站设备1和/或不同于基站设备1的基站设备中的子帧设定。子帧设定包括对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设定、子帧模式设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上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和/或下行链路参考UL-DL设定。此外,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子帧设定也被称为终端子帧设定。
在上层处理单元201的调度控制中,基于来自基站设备1的调度信息(DCI),生成用于控制对于接收单元205和发送单元207的调度的控制信息。
在上层处理单元201中的CSI报告控制中,进行向基站设备1的CSI的报告相关的控制。例如,在CSI报告控制中,控制与假定用于由信道测量单元2059计算CSI的CSI参考资源相关的设定。在CSI报告控制中,基于DCI和/或RRC参数控制用于报告CSI的资源(定时)。
在来自控制单元203的控制下,接收单元205通过收发天线209接收从基站设备1发送的信号,进行诸如解复用、解调和解码之类的接收处理,并把经过接收处理的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203。此外,接收单元205中的接收处理是基于预先规定的设定或者来自基站设备1的通知或设定进行的。
无线接收单元2057对通过收发天线209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到中频的转换(下变频)、不必要的频率分量的去除、以致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放大水平的控制、基于接收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正交解调、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保护间隔(GI)的去除,和/或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域中的信号的提取。
解复用单元2055从输入自无线接收单元2057的信号中,分离诸如PHICH、PDCCH、EPDCCH或PDSCH之类的下行链路信道、下行链路同步信号和/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解复用单元2055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给信道测量单元2059。解复用单元2055根据从信道测量单元2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补偿下行链路信道的传播路径。
解调单元2053解调利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调制方式的下行链路信道的调制符号的接收信号。解调单元2053进行MIMO复用下行链路信道的分离和解调。
解码单元2051对解调的下行链路信道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处理。解码的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被输出给控制单元203。解码单元2051对PDSCH,每个传输块地进行解码处理。
信道测量单元2059根据输入自解复用单元2055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和/或信道质量等,并把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和/或信道质量等输出给解复用单元2055和/或控制单元203。由信道测量单元2059用于测量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可以至少基于利用RRC参数设定的发送模式和/或其他RRC参数来决定。例如,通过DL-DMRS,测量用于进行对于PDSCH或EPDC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通过CRS,测量用于进行对于PDCCH或PDS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和/或用于报告CSI的下行链路信道。通过CSI-RS,测量用于报告CSI的下行链路信道。信道测量单元2059基于CRS、CSI-RS或发现信号,计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并把RSRP和/或RSRQ输出给上层处理单元201。
发送单元207在控制单元203的控制下,对从上层处理单元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进行诸如编码、调制和复用之类的发送处理。例如,发送单元207生成并复用诸如PUSCH或PUCCH之类的上行链路信道和/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且生成发送信号。此外,发送单元207中的发送处理是基于预先规定的设定或者从基站设备1设定或通知的设定进行的。
编码单元2071利用诸如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之类的预定编码方式,对从控制单元203输入的HARQ指示符(HARQ-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单元2073利用诸如BPSK、QPSK、16QAM、64QAM或256QAM之类的预定调制方式,调制从编码单元2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79基于在终端设备2中设定的RRC参数等,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复用单元2075复用各个信道的调制符号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把作为结果的数据布置在预定的资源元素中。
无线发送单元2077对来自复用单元2075的信号进行处理,比如利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到时域中的信号的转换、保护间隔的添加、基带数字信号的生成、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正交调制、从中频信号到高频信号的转换(上变频)、额外的频率分量的去除以及功率的放大,并且生成发送信号。从无线发送单元2077输出的发送信号通过收发天线209发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发送单元2077可支持多种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其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息的信令>
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可把各种方法用于控制信息的信令(通知、广播或设定)。可在各层(层)进行控制信息的信令。控制信息的信令包括作为通过物理层进行的信令的物理层信令、作为通过RRC层进行的信令的RRC信令和作为通过MAC层进行的信令的MAC信令。RRC信令是用于把特定的控制信息通知终端设备2的专用RRC信令,或者用于把特定的控制信息通知基站设备1的公共RRC信令。比物理层高的层所使用的信令,比如RRC信令和MAC信令,被称为上层信令。
通过用信号发送RRC参数,实现RRC信令。通过用信号发送MAC控制元素,实现MAC信令。通过用信号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实现物理层信令。RRC参数和MAC控制元素是利用PDSCH或PUSCH发送的。DCI是利用PDCCH或EPDCCH发送的。UCI是利用PUCCH或PUSCH发送的。RRC信令和MAC信令用于信令半静态控制信息,并且也被称为半静态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信令动态控制信息,并且也被称为动态信令。DCI用于PDSCH的调度或PUSCH的调度。UCI用于CSI报告、HARQ-ACK报告和/或调度请求(SR)。
<本实施例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细节>
DCI是利用具有预先规定的字段的DCI格式通知的。预定的信息比特被映射到在DCI格式中规定的字段。DCI通知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副链路调度信息、非周期CSI报告的请求,或者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命令。
由终端设备2监视的DCI格式是按照对于每个服务小区设定的发送模式确定的。换句话说,终端设备2监视的DCI格式的一部分可随发送模式而不同。例如,其中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1的终端设备2监视DCI格式1A和DCI格式1。例如,其中设定下行链路发送模式4的终端设备2监视DCI格式1A和DCI格式2。例如,其中设定上行链路发送模式1的终端设备2监视DCI格式0。例如,其中设定上行链路发送模式2的终端设备2监视DCI格式0和DCI格式4。
其中放置用于把DCI通知给终端设备2的PDCCH的控制区域未被通知,终端设备2通过盲解码(盲检),检测用于终端设备2的DCI。具体地,终端设备2在服务小区中监视PDCCH候选的集合。监视指示对于所述集合中的各个PDCCH,按照待监视的所有DCI格式尝试解码。例如,终端设备2尝试解码可能被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所有聚合等级、PDCCH候选和DCI格式。终端设备2把被成功解码(检测到)的DCI(PDCCH)识别为用于终端设备2的DCI(PDCCH)。
循环冗余检查(CRC)被添加到DCI中。CRC用于DCI错误检测和DCI盲检。利用RNTI,加扰CRC奇偶校验位(CRC)。终端设备2基于RNTI,检测其是否是用于终端设备2的DCI。具体地,终端设备2利用预定的RNTI,对与CRC对应的比特进行解扰,提取CRC,并检测对应的DCI是否正确。
RNTI是按照DCI的目的或用途规定或设定的。RNTI包括小区RNTI(C-RNTI)、半静态调度C-RNTI(SPS C-RNTI)、系统信息RNTI(SI-RNTI)、寻呼RNTI(P-RNTI)、随机接入RNTI(RA-RNTI)、发送功率控制PUCCH-RNTI(TPC-PUCCH-RNTI)、发送功率控制PUSCH-RNTI(TPC-PUSCH-RNTI)、临时C-RNTI、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RNTI(M-RNTI)、eIMTA-RNTI和CC-RNTI。
C-RNTI和SPS C-RNTI是在基站设备1(小区)内,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RNTI,并且充当识别终端设备2的标识符。C-RNTI用于调度某个子帧中的PDSCH或PUSCH。SPS C-RNTI用于激活或释放用于PDSCH或PUSCH的资源的周期调度。具有利用SI-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调度系统信息块(SIB)。具有利用P-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控制寻呼。具有利用RA-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调度对于RACH的应答。具有利用TPC-PUCCH-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PUCCH的功率控制。具有利用TPC-PUSCH-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PUSCH的功率控制。具有利用临时C-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由其中未设定或识别出C-RNTI的移动站设备使用。具有利用M-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调度MBMS。具有利用eIMTA-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用于在动态TDD(eIMTA)中,通知与TDD服务小区的TDDUL/DL设定相关的信息。具有利用CC-RNTI加扰的CRC的控制信道(DCI)用于在LAA辅小区中,通知独占OFDM符号的设定。此外,代替上述RNTI,可以利用新的RNTI加扰DCI格式。
调度信息(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副链路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作为频率区域的调度、以资源块或资源块组为单位的调度的信息。资源块组是连续的资源块集合,并且指示分配给被调度的终端设备的资源。资源块组的大小是按照系统带宽决定的。
<本实施例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细节>
DCI是利用诸如PDCCH或EPDCCH之类的控制信道发送的。终端设备2监视利用RRC信令设定的一个或多个激活的服务小区的PDCCH候选的集合和/或EPDCCH候选的集合。这里,监视意味尝试解码与被监视的所有DCI格式对应的集合中的PDCCH和/或EPDCCH。
PDCCH候选的集合或者EPDCCH候选的集合也被称为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中,定义共享搜索空间(CSS)和终端特有搜索空间(USS)。只对于PDCCH的搜索空间,定义CSS。
公共搜索空间(CSS)是基于特定于基站设备1的参数和/或预先规定的参数设定的搜索空间。例如,CSS是多个终端设备共同使用的搜索空间。于是,基站设备1把多个终端设备共用的控制信道映射到CSS,从而减少用于发送控制信道的资源。
UE特有搜索空间(USS)是至少利用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参数设定的搜索空间。于是,USS是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搜索空间,从而基站设备1可以通过利用USS,单独发送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控制信道。因此,基站设备1可高效地映射特定于多个终端设备的控制信道。
USS可被设定成由多个终端设备共用。由于在多个终端设备中设定公共USS,因此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参数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被设定成相同值。例如,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被设定成相同参数的单位是小区、发送点、一组预定的终端设备,等等。
每个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由PDCCH候选的集合定义。每个PDCCH是利用一个或多个CCE集合发送的。在一个PDCCH中使用的CCE的数量也被称为聚合等级。例如,在一个PDCCH中使用的CCE的数量为1、2、4或8。
每个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由EPDCCH候选的集合定义。每个EPDCCH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增强控制信道元素(ECCE)集合发送的。在一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也被称为聚合等级。例如,在一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为1、2、4、8、16或32。
PDCCH候选的数量或EPDCCH候选的数量是至少基于搜索空间和聚合等级决定的。例如,在CSS中,聚合等级4和8中的PDCCH候选的数量分别为4和2。例如,在USS中,聚合等级1、2、4和8中的PDCCH候选的数量分别为6、6、2和2。
每个ECCE包括多个EREG。EREG用于定义对于EPDCCH的资源元素的映射。在每个RB对中,定义被分派编号0~15的16个EREG。换句话说,在每个RB对中,定义EREG 0~EREG 15。对每个RB对,对于除预定信号和/或信道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优先在频率方向上按规律间隔定义EREG 0~EREG 15。例如,与通过天线端口107~110发送的EPDCCH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的资源元素不被定义为EREG。
在1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取决于EPDCCH格式,并且是基于其他参数决定的。在1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也被称为聚合等级。例如,在1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是基于可用于1个RB对中的EPDCCH的发送的资源元素的数量、EPDCCH的发送方法等决定的。例如,在1个EPDCCH中使用的ECCE的数量为1、2、4、8、16或32。此外,在1个ECCE中使用的EREG的数量是基于子帧的类型和循环前缀的类型决定的,为4或8。作为EPDCCH的发送方法,支持分布式发送和局部发送。
分布式发送或局部发送可用于EPDCCH。分布式发送和局部发送在ECCE到EREG和RB对的映射方面不同。例如,在分布式发送中,利用多个RB对的EREG构成1个ECCE。在局部发送中,利用1个RB对的EREG构成1个ECCE。
基站设备1在终端设备2中,进行与EPDCCH相关的设定。终端设备2基于来自基站设备1的设定,监视多个EPDCCH。可以设定终端设备2监视EPDCCH的RB对的集合。所述RB对的集合也被称为EPDCCH集合或者EPDCCH-PRB集合。在1个终端设备2中,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EPDCCH集合。每个EPDCCH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RB对。此外,可以针对每个EPDCCH集合单独进行与EPDCCH相关的设定。
基站设备1可以在终端设备2中,设定预定数量的EPDCCH集合。例如,可以作为EPDCCH集合0和/或EPDCCH集合1地设定多达2个EPDCCH集合。每个EPDCCH集合可以由预定数量的RB对构成。每个EPDCCH集合构成ECCE的1个集合。在1个EPDCCH集合中构成的ECCE的数量是基于被设定为该EPDCCH集合的RB对的数量和在1个ECCE中使用的EREG的数量决定的。在1个EPDCCH集合中构成的ECCE的数量为N的情况下,每个EPDCCH集合构成ECCE 0~N-1。例如,在1个ECCE中使用的EREG的数量为4的情况下,由4个RB对构成的EPDCCH集合构成16个ECCE。
<本实施例中的CA和DC的细节>
对于终端设备2设定多个小区,终端设备2可以进行多载波发送。其中终端设备2利用多个小区的通信被称为载波聚合(CA)或双重连接(DC)。记载在本实施例中的内容可以适用于在终端设备2中设定的多个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或者一些小区。在终端设备2中设定的小区也被称为服务小区。
在CA中,待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括1个主小区(PCell)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可在支持CA的终端设备2中设定1个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
主小区是其中进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初始连接重建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主小区按主频率工作。在连接被建立或重建之后,可以设定辅小区。辅小区按辅频率工作。此外,连接也被称为RRC连接。
DC是其中预定终端设备2消耗从至少2个不同的网络点提供的无线电资源的操作。网络点是主基站设备(主eNB(MeNB))和辅基站设备(辅eNB(SeNB))。在双重连接中,终端设备2通过至少2个网络点建立RRC连接。在双重连接中,所述2个网络点可通过非理想回程线路连接。
在DC中,至少连接到S1-MME并且起核心网络的移动锚点作用的基站设备1被称为主基站设备。此外,向终端设备2提供附加无线电资源的非主基站设备的基站设备1被称为辅基站设备。与主基站设备关联的一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主小区组(MCG)。与辅基站设备关联的一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辅小区组(SCG)。注意,一组服务小区也被称为小区组(CG)。
在DC中,主小区属于MCG。此外,在SCG中,对应于主小区的辅小区被称为主辅助小区(PSCell)。PSCell(构成PSCell的基站设备)可支持与PCell(构成PCell的基站设备)等同的功能(能力和性能)。此外,PSCell可以只支持PCell的一些功能。例如,PSCell可支持利用与CSS或USS不同的搜索空间进行PDCCH发送的功能。此外,PSCell可时常处于激活状态。此外,PSCell是能够接收PUCCH的小区。
在DC中,可通过MeNB和SeNB,单独分配无线电承载(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和/或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在各个MCG(PCell)和SCG(PSCell)中,可单独设定双工模式。MCG(PCell)和SCG(PSCell)可以不相互同步。即,MCG的帧边界和SCG的帧边界可以不匹配。在MCG(PCell)和SCG(PSCell)中,可以独立设定用于调整多个定时的参数(定时提前组(TAG))。在双重连接中,终端设备2只通过MeNB(PCell)发送与MCG中的小区对应的UCI,并且只通过SeNB(pSCell)发送与SCG中的小区对应的UCI。在各个UCI的发送中,在各个小区组中应用利用PUCCH和/或PUSCH的发送方法。
PUCCH和PBCH(MIB)只通过PCell或PSCell发送。此外,只要在CG中的小区之间未设定多个TAG,PRACH就只通过PCell或PSCell发送。
在PCell或PSCell中,可进行半静态调度(SPS)或不连续发送(DRX)。在辅小区中,可以进行和相同小区组中的PCell或PSCell相同的DRX。
在辅小区中,与MAC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参数基本上是与相同小区组中的PCell或PSCell共享的。对于各个辅小区,可以设定一些参数。一些定时器或计数器可以只适用于PCell或PSCell。
在CA中,TDD方式适用于的小区和FDD方式适用于的小区可被聚合。在TDD适用于的小区和FDD适用于的小区被聚合的情况下,本公开可适用于TDD适用于的小区或者FDD适用于的小区。
终端设备2向基站设备1发送指示其中终端设备2支持CA和/或DC的频带的组合的信息(supportedBandCombination)。终端设备2向基站设备1发送对于各个频带组合,指示在多个不同频带中在多个服务小区中是否支持同时发送和接收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的细节>
基站设备1可使用多种方法,作为向终端设备2分配PDSCH和/或PUSCH的资源的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动态调度、半静态调度、多子帧调度和跨子帧调度。
在动态调度中,1个DCI进行1个子帧中的资源分配。具体地,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该子帧中的PDSCH的调度。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在所述某个子帧之后的预定子帧中的PUSCH的调度。
在多子帧调度中,1个DCI分配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资源。具体地,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在所述某个子帧之后预定编号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PDSCH的调度。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在所述子帧之后预定编号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PUSCH的调度。预定编号可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预定编号可以预先规定,并且可以基于物理层信令和/或RRC信令决定。在多子帧调度中,可以调度连续的子帧,或者可以调度具有预定周期的子帧。待调度的子帧的数量可以预先规定,或者可以基于物理层信令和/或RRC信令决定。
在跨子帧调度中,1个DCI分配1个子帧中的资源。具体地,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在所述某个子帧之后预定编号的1个子帧中的PDSCH的调度。某个子帧中的PDCCH或EPDCCH进行对于在所述子帧之后预定编号的1个子帧中的PUSCH的调度。预定编号可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预定编号可以预先规定,并且可以基于物理层信令和/或RRC信令决定。在跨子帧调度中,可以调度连续的子帧,或者可以调度具有预定周期的子帧。
在半静态调度(SPS)中,1个DCI分配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资源。在通过RRC信令设定与SPS相关的信息并且检测到用于激活SPS的PDCCH或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启用与SPS相关的处理,并基于与SPS相关的设定接收预定PDSCH和/或PUSCH。在当SPS被激活时检测到用于解除SPS的PDCCH或EPDCCH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解除(禁用)SPS,并且停止预定PDSCH和/或PUSCH的接收。可基于预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进行SPS的解除。例如,在接收到预定数量的空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解除SPS。用于解除SPS的数据空发送对应于包括零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与利用RRC信令的SPS相关的信息包括作为SPN RNTI的SPS C-RNTI、与调度PDSCH的周期(间隔)相关的信息、与调度PUSCH的周期(间隔)相关的信息、与用于解除SPS的设定相关的信息,和/或SPS中的HARQ进程的数量。只有在主小区和/或主辅助小区中才支持SPS。
<本实施例中的HARQ>
在本实施例中,HARQ具有各种特征。HARQ发送和重新发送传输块。在HARQ中,使用(设定)预定数量的进程(HARQ进程),每个进程按照停止-等待方式独立地工作。
在下行链路中,HARQ是异步的,并且自适应地工作。换句话说,在下行链路中,通过PDCCH不断地调度重新发送。通过PUCCH或PUSCH,发送与下行链路发送对应的上行链路HARQ-ACK(应答信息)。在下行链路中,PDCCH通知指示HARQ进程的HARQ进程编号和指示发送是初始发送还是重新发送的信息。
在上行链路中,HARQ按同步或异步方式工作。通过PHICH发送与上行链路发送对应的下行链路HARQ-ACK(应答信息)。在上行链路HARQ中,基于由终端设备接收的HARQ反馈和/或由终端设备接收的PDCCH,决定终端设备的操作。例如,在未接收到PDCCH并且HARQ反馈为ACK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进行发送(重新发送),而是把数据保持在HARQ缓冲区中。这种情况下,可以发送PDCCH以便恢复重新发送。此外,例如,在未接收到PDCCH并且HARQ反馈为NACK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通过预定的上行链路子帧,非自适应地进行重新发送。此外,例如,在接收到PDCCH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基于通过PDCCH通知的内容进行发送或重新发送,而不管HARQ反馈的内容如何。
此外,在上行链路中,在预定条件(设定)被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使HARQ只按异步方式工作。换句话说,不发送下行链路HARQ-ACK,并且可通过PDCCH不断地调度上行链路重新发送。
在HARQ-ACK报告中,HARQ-ACK指示ACK、NACK或DTX。在HARQ-ACK为ACK的情况下,它指示对应于HARQ-ACK的传输块(码字和信道)被正确接收(解码)。在HARQ-ACK为NACK的情况下,它指示对应于HARQ-ACK的传输块(码字和信道)未被正确接收(解码)。在HARQ-ACK为DTX的情况下,它指示对应于HARQ-ACK的传输块(码字和信道)不存在(未发送)。
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个中,设定(规定)预定数量的HARQ进程。例如,在FDD中,对于每个服务小区使用多达8个HARQ进程。此外,例如,在TDD中,HARQ进程的最大数由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设定决定。HARQ进程的最大数可基于往返时间(RTT)决定。例如,在RTT为8个TTI的情况下,HARQ进程的最大数可以为8。
在本实施例中,HARQ信息至少由新数据指示符(NDI)和传输块大小(TBS)构成。NDI是指示对应于HARQ信息的传输块是初始发送还是重新发送的信息。TBS是传输块的大小。传输块是传输信道(传输层)中的数据块,并且可以是进行HARQ的单位。在DL-SCH发送中,HARQ信息还包括HARQ进程ID(HARQ进程编号)。在UL-SCH发送中,HARQ信息还包括其中编码传输块的信息比特,和作为指定奇偶校验位的信息的冗余版本(RV)。在DL-SCH中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其HARQ信息包括针对各个传输块的NDI和TBS的集合。
<本实施例中的NR的帧构成(时域)>
NR的帧构成可以利用子帧、时隙和微时隙规定。子帧包括14个符号,并且可用于参考子载波间隔(规定子载波间隔)中的帧构成的定义。时隙是用于通信的子载波间隔中的符号间隔,包括7个或14个符号。构成1个时隙的符号的数量可以从基站设备1被设定成对于小区或终端设备是特定的。微时隙可由比时隙少的符号构成。例如,1个微时隙的符号的数量为1~6,并且可以从基站设备1被设定成对于小区或终端设备是特定的。时隙和微时隙都用作用于进行通信的时域资源的单位。例如,时隙用于eMBB和mMTC用通信,而微时隙用于URLLC用通信。此外,可以不区分时隙和微时隙的名称。
图10图解说明本实施例的NR帧构成的例子。图10图解说明预定频域中的帧构成。例如,所述频域包括资源块、子带、系统带宽等。于是,图10中图解所示的帧构成可被频率复用和/或空间复用。
在NR中,1个时隙包括下行链路通信、保护间隔(GP)和/或下行链路通信。下行链路通信包括诸如NR-PDCCH和/或NR-PDSCH之类的下行链路信道。此外,下行链路发送包括与NR-PDCCH和/或NR-PDSCH关联的参考信号。上行链路通信包括诸如NR-PUCCH和/或NR-PUSCH之类的上行链路信道。此外,下行链路通信包括与NR-PUCCH和/或NR-PUSCH关联的参考信号。GP是其中不发送任何东西的时域。例如,GP用于调整终端设备2中的从下行链路通信的接收切换到上行链路通信的发送的时间、终端设备2中的处理时间和/或上行链路通信的发送定时。
如图10中图解所示,NR可以使用各种帧构成。在图10的(a)中,它包括NR-PDCCH、NR-PDSCH、GP和NR-PUCCH。通过NR-PDCCH进行NR-PDSCH的分配信息的通知,通过同一时隙中的NR-PUCCH进行对于接收的NR-PDSCH的HARQ-ACK的通知。在图10的(b)中,它包括NR-PDCCH、GP和NR-PUSCH。通过NR-PDCCH进行NR-PUSCH的分配信息的通知,并且NR-PUSCH是利用同一时隙中的分配资源发送的。图10的(a)和(b)中图解所示的帧构成也被称为自包含帧,因为下行链路通信和上行链路通信是在同一时隙内完成的。
图10的(c)-(g)图解说明只包含下行链路通信或上行链路通信的时隙。在图10的(c)中,可利用同一时隙中的NR-PDCCH调度NR-PDSCH。在图10的(d)和(e)中,可利用映射到不同时隙的NR-PDCCH、RRC信令等,调度NR-PDSCH和NR-PUSCH。在图10的(h)中,整个时隙作为保护间隔用作其中不进行通信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概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行链路中规定多种信号波形。例如,规定2个上行链路信号波形作为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第一信号波形是CP-OFDM,并假定第二信号波形是SC-FDMA。此外,第二信号波形也被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
换句话说,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而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此外,第一信号波形与LTE和NR中的下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同,而第二信号波形与LTE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同。
这些信号波形可在功率效率、传输效率、发送(生成)方法、接收方法、资源映射等方面不同。例如,由于第二信号波形可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因此与第一信号波形相比,第二信号波形在功率效率方面更优异。此外,由于第一信号波形可在频率方向上对参考信号进行数据和频率复用,因此与第二信号波形相比,第一信号波形在传输效率方面更优异。此外,在对于第二信号波形的接收处理中需要进行频域等价的情况下,与第一信号波形相比,第二信号波形在接收处理的负荷方面较高。此外,由于与第二信号波形相比,第一信号波形在子载波间隔方面较窄,因此第一信号波形可能受相位噪声影响,尤其是在高频带中。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无线发送单元和无线接收单元的细节>
现在,将详细说明支持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两者的基站设备1中的无线接收单元1057。图11是图解说明无线接收单元1057的构成的框图。无线接收单元1057包括信号波形切换单元301、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和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信号波形切换单元301按照预定条件或状况,切换接收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在接收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一信号波形的情况下,该上行链路通信经历通过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的接收处理。在接收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二信号波形的情况下,该上行链路通信经历通过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的接收处理。信号波形切换单元301中的切换的条件或状况将在后面说明。此外,信号波形切换单元也被称为信号波形控制单元。此外,尽管在图11中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和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被描述成不同的处理单元,不过一个处理单元只能切换和进行接收处理的一部分。
现在,将详细说明支持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两者的终端设备2中的无线发送单元2077。图12是图解说明无线发送单元2077的构成的框图。无线发送单元2077包括信号波形切换单元401、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和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信号波形切换单元401按照预定条件或状况,切换要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在要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一信号波形的情况下,该上行链路通信经历通过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的发送处理。在要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二信号波形的情况下,该上行链路通信由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发送。信号波形切换单元401中的切换的条件或状况将在后面说明。此外,信号波形切换单元也被称为信号波形控制单元。此外,尽管在图12中,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和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被描述成不同的处理单元,不过一个处理单元只能切换和进行发送处理的一部分。
图13是图解说明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的构成的框图。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对作为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利用CP-OFDM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和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第一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3包括CP去除单元3031、S/P单元303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单元3035和P/S单元3037。CP去除单元3031去除添加到接收的上行链路通信中的循环前缀(CP)。S/P单元3033把输入的串行信号转换成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DFT单元3035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这里,在大小N为2的幂的情况下,可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作为傅里叶变换处理。P/S单元3037把输入的大小为M的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这里,由进行接收处理的终端设备2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被输入P/S单元3037。此外,大小M是取决于用作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决定的。
图14是图解说明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的构成的框图。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对作为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利用SC-FDMA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和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第二信号波形接收单元305包括CP去除单元3051、S/P单元3053、DFT单元3055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单元3057。CP去除单元3051去除添加到接收的上行链路通信中的CP。S/P单元3053把输入的串行信号转换成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DFT单元3055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这里,在大小N为2的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FFT处理作为傅里叶变换处理。IDFT单元3057对大小为M的输入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处理。这里,由进行接收处理的终端设备2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被输入IDFT单元3057。此外,大小M是取决于用作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决定的。
图15是图解说明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的构成的框图。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对作为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利用CP-OFDM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和信号进行发送处理。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3包括S/P单元4031、IDFT单元4033、P/S单元4035和CP插入单元4037。S/P单元4031把输入的串行信号转换成大小为M的并行信号。这里,大小M是取决于用作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决定的。大小为M的并行信号被输入IDFT单元4033以对应于预定频域。IDFT单元4033对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处理。这里,在大小N为2的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IFFT处理作为傅里叶变换处理。P/S单元4035把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CP插入单元4037每个OFDM符号地插入预定CP。
图16是图解说明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的构成的框图。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对作为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利用SC-FDMA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和信号,进行发送处理。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单元405包括DFT单元4051、IDFT单元4053、P/S单元4055和CP插入单元4057。DFT单元4051对大小为M的并行信号进行DFT转换。这里,大小M是取决于用作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域资源的大小决定的。大小为M的并行信号被输入IDFT单元4053以对应于预定频域。IDFT单元4053对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处理。这里,在大小N为2的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IFFT处理作为傅里叶变换处理。P/S单元4055把大小为N的并行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CP插入单元4057每个SC-FDMA符号地插入预定CP。
<与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
如上所述,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在多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或特征。于是,对支持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两者的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来说,优选按照状况或条件来切换和使用最佳的信号波形。下面将说明与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
与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例子是利用RRC信令以准静态方式进行的。图17图解说明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准静态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例子。基站设备1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2进行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关的设定。RRC信令可以是特定于终端设备2的设定或者特定于基站设备1的设定。随后,基站设备1把用于进行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相关的授权(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2。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通过NR-PDCCH发送。终端设备2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发送NR-PUSCH作为上行链路信道。NR-PUSCH是利用已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发送的。
与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另一例子是利用NR-PDCCH信令动态地进行的。图18图解说明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动态控制方法相关的信令的例子。基站设备1把用于进行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相关的授权(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设备2。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关的信息。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关的信息可被包含在与上行链路授权不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并且可以是以特定于终端设备2或基站设备1的方式通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通过NR-PDCCH发送。终端设备2基于上行链路授权,发送NR-PUSCH作为上行链路信道。NR-PUSCH是利用基于同时或者单独通知的信息所决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的细节>
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对支持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两者的基站设备1和终端设备2来说,可取的是按照各种状况或条件来切换和使用最佳的信号波形。下面将说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方法中的状况或条件。此外,下面说明的状况或条件可以单独应用,或者可以组合地应用多个状况或条件。
此外,在通过RRC信令等设定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信号波形之前,上行链路通信可以利用预定信号波形来发送。换句话说,可以预先规定默认信号波形。此外,默认信号波形可以通过来自基站设备2的广播信息来设定。例如,默认信号波形是第二信号波形。
(1)在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准静态控制方法中,以特定于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的方式进行的控制的具体例子
下面将说明在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准静态控制方法中,以特定于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的具体例子。
(1-1)基于帧构成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帧构成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帧构成隐含决定的。
例如,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帧构成是自包含帧还是非自包含帧决定的。自包含帧是在1帧(时隙)中包含下行链路通信和与之关联的上行链路通信的帧,如在图10的(a)和(b)中图解所示。
在自包含帧中,如在图10的(a)中图解所示,由于NR-PUCCH的符号的数量较少,因此可取的是使用第一信号波形。于是,在自包含帧中,可能只能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换句话说,在设定自包含帧用于通过RRC信令的预定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通过第一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通信。
另一方面,在非自包含帧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此外,在非自包含帧的情况下,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1-2)基于子载波间隔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子载波间隔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子载波间隔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子载波间隔等于或小于设定或规定的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所述预定值可以是15kHz。此外,在子载波间隔超过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子载波间隔是设定或规定的参考值(默认值)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所述参考值可以是15kHz。此外,在参考值以外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1-3)基于和上行链路中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和上行链路中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是可以进行多流(多层、空间复用)通信的模式的情况下,第一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此外,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是只支持单流(单层、非空间复用)通信的模式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1-4)基于发送时间间隔长度(TTI长度)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TTI长度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TTI长度隐含决定的。这里,TTI长度可以通过物理时间长度定义,或者可以通过OFDM符号的数量或者SC-FDMA符号的数量定义。
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TTI长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第一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所述预定值是比设定或规定的时隙的长度小的值,是小于7或14个符号的值,或者小于0.5ms或1ms的值。换句话说,在需要低等待时间地进行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可以使用第一信号波形。此外,在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TTI长度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1-5)基于与上行链路中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与上行链路中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隐含决定的。
这里,与上行链路中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是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和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在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中,基于由基站设备1通过NR-PDCCH通知的上行链路授权,调度和进行各个上行链路通信。于是,在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中,由于不会与其他上行链路通信发生冲突,因此可以实现高度可靠的通信。在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中,基站设备1不对各个上行链路通信通知上行链路授权,并且终端设备2利用通过RRC信令设定的上行链路资源进行上行链路通信。于是,即使在发生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也可进行上行链路通信而无需等待来自基站设备1的上行链路授权。此外,为了减少与其他上行链路通信的冲突,对于上行链路通信可以支持非正交接入方式。
例如,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是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第一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这在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被用于URLLC的情况下是合适的方法。此外,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是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例如,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是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第二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这在非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被用于mMTC的情况下是合适的方法。此外,在与针对上行链路通信设定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是基于授权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1-6)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隐含决定的。
这里,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包括诸如NR-PRACH、NR-PUCCH和NR-PUSCH之类的上行链路信道,以及诸如SRS和DMRS之类的上行链路信号。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是NR-PUCCH的情况下,第二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这是适合于要求高可靠性的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方法。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取的是通过非自包含帧发送NR-PUCCH。此外,在上行链路通信的类型是NR-PUSCH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1-7)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调制方式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调制方式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通信的调制方式隐含决定的。
这里,上行链路通信的调制方式包括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正交PSK(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此外,上行链路通信的调制方式包括其中信号点的间隔恒定的均匀星座和其中信号点的间隔不恒定的非均匀星座。
例如,在上行链路是预定调制方式的情况下,第一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预定调制方式是具有高调制水平的调制方式,例如是256QAM。此外,预定调制方式是非均匀星座。这是适合于要求高传输效率的发送的方法。换句话说,预定调制方式只使用第一信号波形。此外,在上行链路通信不是预定调制方式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1-8)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第二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所述预定值是高频带,例如,40GHz。换句话说,在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频带中只使用第二信号波形。此外,在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1-9)基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CP长度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CP长度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CP长度隐含决定的。
这里,在NR中,在预定子载波间隔中可以支持多个CP长度类型。例如,NR支持第一CP长度和第二CP长度。第一CP长度和第二CP长度也被分别称为一般CP和扩展CP。在第一CP长度中,规定CP长度使得1个时隙由7个符号构成。在第二CP长度中,规定CP长度使得1个时隙由6个符号构成。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二CP长度的情况下,第二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换句话说,在其中使用第二CP长度的上行链路通信中,只使用第二信号波形。此外,在上行链路通信是第一CP长度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
(1-10)基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预定参数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预定参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通信中的预定参数的值隐含决定的。
这里,预定参数包括上行链路发送的定时偏移(定时提前偏移)、与上行链路发送的重复发送相关的发送模式、要设定的RNTI、以及与上行链路发送的发送路径相关的发送模式。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中预定参数是第一值或状态的情况下,预定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换句话说,在第二信号波形的情况下,只有第一值或状态用作预定参数。此外,在上行链路通信中预定参数是第二值或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还可以设定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或者可以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与预定信号波形不同的信号波形。
例如,在上行链路通信中,规定上行链路发送的定时偏移的可设定值的范围在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之间是不同的。
例如,在预定参数是与上行链路发送的发送路径相关的发送模式的情况下,规定取决于发送路径是否是中继通信来决定第一信号波形或者第二信号波形。
(2)在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动态控制方法中,以特定于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的方式进行的控制的具体例子
将说明在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动态控制方法中,以特定于终端设备或基站设备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的具体例子。
(2-1)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明确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明确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授权中的DCI明确决定的。
例如,预定比特字段包括指示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的信号波形通知信息。信号波形通知信息可以是单项信息,或者可以与其他信息联合编码。
此外,在上行链路授权中未包含所述预定比特字段的情况下,可以设定或规定上行链路通信使用预定信号波形。
(2-2)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隐含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上行链路授权中的DCI中的预定信息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预定信息是预定值的情况下,预定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此外,在预定信息不是预定值的情况下,与预定信号波形不同的信号波形用于上行链路通信。
例如,在上行链路授权中的DCI之中,对于2个传输块独立地调度诸如调制和编码方式(MCS)之类的参数的情况下,关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隐含地通知用于第二传输块的预定参数。具体地,在用于第二传输块的预定参数是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在用于第二传输块的预定参数不是预定值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此外,在预定参数不用于第二传输块的调度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二信号波形。在预定参数用于第二传输块的调度的情况下,上行链路通信使用第一信号波形。这是因为在第二传输块未被调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单流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取的是使用第二信号波形。
(2-3)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DCI格式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DCI格式,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DCI格式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以第一DCI格式调度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利用第一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在以第二DCI格式调度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例如,第一DCI格式是与可以进行多流通信的通信模式对应的DCI格式,第二DCI格式是与只能进行单流通信的通信模式对应的DCI格式。此外,第二DCI格式是不考虑要设定的通信模式而使用的DCI格式,并且可以用于后退的用途。
(2-4)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搜索空间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搜索空间,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其中检测到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搜索空间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第一搜索空间中检测到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某个上行链路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第一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并且在第二搜索空间中检测到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例如,第一搜索空间是USS,而第二搜索空间是CSS。此外,第二搜索空间是不取决于特定于终端设备的参数的搜索空间,并且可以用于后退的用途。
(2-5)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调度的帧的类型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调度的帧的类型,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换句话说,基于用于利用上行链路授权调度的上行链路通信的帧的类型,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调度的帧的类型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用于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帧的类型是第一帧的情况下,利用第一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并且在用于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帧的类型是第二帧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例如,第一帧是上行链路子帧,第二帧是特殊子帧。这种方法适合于非自包含帧。
(2-6)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RNTI的控制
作为具体例子之一,基于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的RNTI,隐含地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对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要使用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或者可设定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是取决于在对于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中使用的RNTI隐含决定的。
例如,在对于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中使用的RNTI是第一RNTI的情况下,利用第一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并且在对于某个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授权中使用的RNTI是第二RNTI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信号波形发送该上行链路通信。例如,第一RNTI是特定于终端设备的RNTI,第二RNTI是独立于终端设备的RNTI。此外,第二RNTI是特定于基站设备的RNTI或者预先规定的RNTI,并且可以用于后退或者向多个终端设备广播的用途。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的准则>
在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的控制中,可基于各种准则控制基站设备1。
在所述准则的一个例子中,基于终端设备2离基站设备1的距离决定所述控制。作为识别所述距离的方法,基站设备1可利用路径损耗、发送功率、指示剩余功率到终端设备2能够发送的最大功率的功率余量等,决定所述距离。
在所述准则的一个例子中,基于基站设备1和/或终端设备2的服务或者网络的设定,决定所述控制。例如,按照作为在终端设备2中要求或设定的服务的eMBB、URLLC或mMTC,决定所述控制。此外,按照与在终端设备2中要求或设定的网络切片相关的信息,决定所述控制。
在所述准则的一个例子中,基于终端位置信息和/或区域信息,决定所述控制。例如,终端位置信息是用于副链路通信或者道路-车辆通信的信息。此外,区域信息可以利用存在于其周边的发送和接收点(TRP)的数量来定义。
在所述准则的一个例子中,基于信道拥塞信息决定所述控制。例如,信道拥塞信息是与终端设备2测量的预定资源内的拥塞度相关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可被报告给基站设备1。此外,信道拥塞信息可以由基站设备1测量。
此外,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可以由终端设备2控制。例如,终端设备2可取决于最大发送功率是否被超过来决定信号波形。这种情况下,基站设备1可以通过进行接收处理,接收由终端设备2使用的所有信号波形。
<本实施例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对于副链路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内容也可适用于副链路通信。在NR对于副链路通信支持多种信号波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方法来控制副链路信号波形。换句话说,可取决于预定条件或状况决定副链路信号波形。例如,如上所述,副链路信号波形支持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上行链路可被读作副链路。例如,上行链路通信和上行链路信号波形可被分别读作副链路通信和副链路信号波形。
另外,可以针对每个预定资源池独立地设定副链路信号波形。
此外,可基于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包括子帧、帧、时隙、载波、资源块等)是第一资源还是第二资源,决定副链路信号波形。例如,在所述资源是作为第一资源的下行链路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第一信号波形发送副链路通信,并且在所述资源是作为第二资源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信号波形发送副链路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关的终端能力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可以向基站设备1通知指示终端设备2的功能或能力的终端能力信息。基站设备1可基于终端能力信息识别终端设备2的功能或能力,并将其用于对终端设备2的设定和调度。例如,终端能力信息包括指示与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相关的功能或能力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个上行链路信号波形独立地设定预定终端能力信息。
例如,预定的终端能力信息是与预定的上行链路通信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具体地,预定的终端能力信息是与NR-PUCCH和NR-PUSCH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此外,终端能力信息可以单独定义与使用第一信号波形的NR-PUCCH和使用第一信号波形的NR-PUSCH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与使用第一信号波形的NR-PUCCH和使用第二信号波形的NR-PUSCH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与使用第二信号波形的NR-PUCCH和使用第一信号波形的NR-PUSCH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以及与使用第二信号波形的NR-PUCCH和使用第二信号波形的NR-PUSCH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
此外,类似地,支持副链路通信的终端设备2可以针对每个信号波形单独通知与上行链路通信和副链路通信的同时发送的支持相关的信息。
此外,例如,预定的终端能力信息是与不连续资源分配的支持相关的信息。具体地,可以针对每个信号波形单独通知上行链路通信(也包括副链路通信)是否支持不连续资源分配的信息。此外,在支持不连续分配的情况下,终端能力信息可以通知最大的聚类数(资源分割数)。
<应用例>
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各种产品。例如,基站设备1可被实现成任意类型的演进型Node B(eNB),比如宏eNB或小eNB。小eNB可以是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比如皮eNB、微eNB或者家庭(飞)eNB。基站设备1可改为被实现成另外类型的基站,比如Node B或基站收发站(BTS)。基站设备1可包括控制无线通信的主实体(也被称为基站设备),和置于与主实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此外,下面要说明的各种终端可通过临时或永久地进行基站功能,起基站设备1的作用。
此外,例如,终端设备2可被实现成移动终端,比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适配器式移动路由器或数字相机,或者车载终端,比如汽车导航设备。此外,终端设备2可被实现成进行机器间(M2M)通信的终端(也被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终端设备2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在一个管芯上构成的集成电路模块)。
<基站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19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一例子的框图。eNB 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各个天线810和基站设备820可通过RF电缆相互连接。
各个天线81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例如,构成MIMO天线的多个天线元件),供基站设备82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中图解所示,eNB 800可包括多个天线810,并且多个天线810可以例如对应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应注意的是尽管图19图解说明其中eNB 800包括多个天线810的例子,不过eNB 8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10。
基站设备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储器822、网络接口823和无线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例如是CPU或DSP,并且运行基站设备820的上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8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生成数据分组,并通过网络接口823传递生成的分组。控制器821可通过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打包来生成打包分组,以传递生成的打包分组。此外,控制器821还可具有进行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无线电承载控制、移动管理、接入控制和调度之类的控制的逻辑功能。此外,可与附近的eNB或核心网络节点协同地进行所述控制。存储器8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821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控制数据(比如,例如终端列表、发送功率数据和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823是用于将基站设备820连接到核心网络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通过网络接口823与核心网络节点或另外的eNB通信。这种情况下,eNB 800可通过逻辑接口(例如S1接口或X2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节点或另外的eNB。网络接口823可以是有线通信接口或者用于无线回程的无线通信接口。在网络接口823是无线通信接口的情况下,网络接口823可以把比无线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频带更高的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825支持诸如长期演进(LTE)或LTE-Advanced之类的蜂窝通信方式,并且通过天线810提供与位于eNB 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25一般可包括基带(BB)处理器826、RF电路827等。BB处理器826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复用/解复用等,并进行各层(例如L1、媒体接入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信号处理。BB处理器826可代替控制器821,具有部分或所有上述逻辑功能。BB处理器826可以是包括存储有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执行所述程序的处理器以及相关电路的模块,并且通过更新所述程序,BB处理器826的功能可以变更。此外,所述模块可以是插入基站设备820的插槽中的卡或刀片,或者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827可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等,并且通过天线81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9中图解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2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并且多个BB处理器826可以例如对应于eNB 800使用的多个频带。此外,如图19中图解所示,无线通信接口825还可包括多个RF电路827,并且多个RF电路827可以例如对应于多个天线元件。注意,图19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26和多个RF电路827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2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26或单个RF电路827。
(第二应用例)
图20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eNB的示意构成的第二例子的框图。eNB 8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840、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各个天线840和RRH 860可通过RF电缆相互连接。此外,基站设备850和RRH 860可以通过诸如光纤电缆之类的高速线路相互连接。
各个天线840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例如,构成MIMO天线的天线元件),并且供RRH 860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中图解所示,eNB 830可包括多个天线840,并且多个天线840可以例如对应于e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注意,图20图解说明其中eNB 830包括多个天线840的例子,不过eNB 83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840。
基站设备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储器852、网络接口853、无线通信接口855和连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储器852和网络接口853类似于参考图19说明的控制器821、存储器822和网络接口823。
无线通信接口855支持诸如LTE和LTE-Advanced之类的蜂窝通信方式,并且通过RRH 860和天线840提供与位于对应于RRH 860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855一般可包括BB处理器856等。除了BB处理器856经由连接接口857连接到RRH 860的RF电路864之外,BB处理器856类似于参考图19说明的BB处理器826。无线通信接口855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如图20中图解所示,并且多个BB处理器856可以例如对应于eNB 830使用的多个频带。注意,图20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856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55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856。
连接接口857是用于将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连接到RRH 860的接口。连接接口857可以是用于将基站设备850(无线通信接口855)连接到RRH 860的高速线路上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此外,RRH 860包括连接接口861和无线通信接口863。
连接接口861是用于将RRH 860(无线通信接口863)连接到基站设备850的接口。连接接口861可以是用于高速线路上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863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一般可包括RF电路864等。RF电路864可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等,并且通过天线84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863可包括多个RF电路864,如图20中图解所示,并且多个RF电路864可以例如对应于多个天线元件。注意,图20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863包括多个RF电路864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863也可包括单个RF电路864。
图19和图20中图解所示的eNB 800、eNB 830、基站设备820或基站设备850可对应于参考图8等说明的基站设备1。
<终端设备的应用例>
(第一应用例)
图21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智能电话900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框图。智能电话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15、一个或多个天线916、总线917、电池918和辅助控制器919。
处理器901可以是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900的应用层和其他层的功能。存储器9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存储装置903可包括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外部连接接口904是用于把智能电话900连接到外部附接的设备(比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的接口。
摄像头906例如包括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之类的图像传感器,并且生成拍摄的图像。传感器907可包括例如包含定位传感器、陀螺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的传感器组。麦克风908把输入智能电话900的声音转换成音频信号。输入设备909包括例如检测显示设备910的屏幕被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开关等,并且接受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10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且显示智能电话9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911把从智能电话9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12支持诸如LTE或LTE-Advanced之类的蜂窝通信方式,并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12一般可包括BB处理器913、RF电路914等。BB处理器913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复用/解复用等,并进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信号处理。另一方面,RF电路914可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等,并且通过天线916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12可以是其中集成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如图21中图解所示。注意,图21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913和多个RF电路914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912也可包括单个BB处理器913或单个RF电路9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式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12还可支持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方式,比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近场通信方式和无线局域网(LAN)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12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BB处理器913和RF电路914。
各个天线开关915在包含在无线通信接口9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16的连接目的地。
各个天线916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例如,构成MIMO天线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供无线通信接口912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智能电话900可包括多个天线916,如图21中图解所示。注意,图21图解说明其中智能电话900包括多个天线916的例子,不过智能电话90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16。
此外,智能电话900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天线916。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智能电话900的构成中省略天线开关915。
总线917互连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3、外部连接接口904、摄像头906、传感器907、麦克风908、输入设备909、显示设备910、扬声器911、无线通信接口912和辅助控制器919。电池918通过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21中图解所示的智能电话900的各个块供电。辅助控制器919例如按睡眠模式运行智能电话900的最低必要功能。
(第二应用例)
图22是图解说明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适用于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示意构成的例子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处理器921、存储器9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924、传感器925、数据接口926、内容播放器927、存储介质接口928、输入设备929、显示设备930、扬声器931、无线通信接口9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936、一个或多个天线937和电池938。
处理器921可以是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导航功能和其他功能。存储器9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处理器921执行的程序以及数据。
GPS模块9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位置(例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925可包括例如包含陀螺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的传感器组。数据接口926例如通过未图示的端子连接到车载网络941,并且获取在车辆侧生成的数据,比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927再现存储在插入存储介质接口928的存储介质(例如CD或DVD)中的内容。输入设备929包括例如检测显示设备930的屏幕被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开关等,并且接受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设备930包括诸如LCD和OLED显示器之类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或者再现的内容的图像。扬声器931输出导航功能或再现的内容的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933支持诸如LTE或LTE-Advanced之类的蜂窝通信方式,并且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933一般可包括BB处理器934、RF电路935等。BB处理器934可进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复用/解复用等,并进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信号处理。另一方面,RF电路935可包括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等,并且通过天线937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933可以是其中集成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的单芯片模块。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如图22中图解所示。注意,图22图解说明其中无线通信接口9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934和多个RF电路935的例子,不过无线通信接口9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934或单个RF电路9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式之外,无线通信接口933还可支持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方式,比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近场通信方式和无线LAN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933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BB处理器934和RF电路935。
各个天线开关936在包含在无线通信接口933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937的连接目的地。
各个天线937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例如,构成MIMO天线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供无线通信接口933用于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包括多个天线937,如图22中图解所示。注意,图22图解说明其中汽车导航设备920包括多个天线937的例子,不过汽车导航设备920也可包括单个天线9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920可包括用于每种无线通信方式的天线937。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920的构成中省略天线开关936。
电池938通过图中部分表示成虚线的馈电线,向图22中图解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920的各个块供电。此外,电池938累积从车辆供给的电力。
本公开的技术也可被实现成包括汽车导航设备920的一个或多个块、车载网络941和车辆模块942的车载系统(或车辆)940。车辆模块942生成车辆数据,比如车速、发动机转速和故障信息,并把生成的数据输出给车载网络941。
此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或例证性的效果,而不是限制性的。即,连同上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上述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以获得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其他效果。
另外,也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配置成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包括:
无线发送单元,所述无线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基站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2)按照(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帧构成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帧构成,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3)按照(1)或(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子载波间隔,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4)按照(1)-(3)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与所述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发送时间间隔长度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6)按照(1)-(5)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与所述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频带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频带,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8)按照(1)-(7)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指示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信号波形是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的信号波形通知信息,
所述信号波形通知信息是包含在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中通知的,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信号波形通知信息,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9)按照(1)-(8)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分配信息的格式,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10)按照(1)-(9)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并且
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其中检测到所述分配信息的搜索空间,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11)按照(1)-(10)任意之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发送单元基于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帧的类型,决定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或者所述第二信号波形。
(12)一种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设备,包括:
无线接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接收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13)一种在配置成与基站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由所述基站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14)一种在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设备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通知的控制信息,接收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波形是多载波信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波形是单载波信号。
附图标记列表
1 基站设备
101 上层处理单元
1011 设定单元
1013 通信控制单元
103 控制单元
105 接收单元
1051 解码单元
1053 解调单元
1055 解复用单元
1057 无线接收单元
1059 信道测量单元
107 发送单元
1071 编码单元
1073 调制单元
1075 复用单元
1077 无线发送单元
1079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
109 收发天线
2 终端设备
201 上层处理单元
2011 设定单元
2013 通信控制单元
203 控制单元
205 接收单元
2051 解码单元
2053 解调单元
2055 解复用单元
2057 无线接收单元
2059 信道测量单元
207 发送单元
2071 编码单元
2073 调制单元
2075 复用单元
2077 无线发送单元
2079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单元
209 收发天线
Claims (18)
1.一种在配置成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步骤,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包括用于调度上行链路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
基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其中第一信号波形是在未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并且第二信号波形是在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
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显式或隐式地指示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信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模式是基于来自基站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发送模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能够用在上行链路信道中的调制方式在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之间是不同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帧构成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帧构成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子载波间隔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子载波间隔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与空间复用相关的发送模式,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发送时间间隔长度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发送时间间隔长度,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和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中的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与调度相关的发送模式,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频带相关的信息,并且
基于频带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指示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信号波形是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的信号波形通知信息,
信号波形通知信息是包含在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中通知的,并且
基于信号波形通知信息,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并且
基于分配信息的格式,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分配的物理层的分配信息,并且
基于其中检测到分配信息的搜索空间,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13.一种在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下行链路信道的步骤,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包括用于调度上行链路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基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其中第一信号波形是在未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并且第二信号波形是在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
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显式或隐式地指示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信息。
14.一种配置成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包括:
无线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包括用于调度上行链路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
无线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
其中第一信号波形是在未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并且第二信号波形是在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
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显式或隐式地指示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信息。
15.一种配置成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包括:
无线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发送下行链路信道,所述下行链路信道包括用于调度上行链路信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
无线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基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第一信号波形或第二信号波形发送的上行链路信道,
其中第一信号波形是在未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并且第二信号波形是在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转换处理的情况下生成的信号,
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显式或隐式地指示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信息。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模式是基于来自基站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发送模式。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能够用在上行链路信道中的调制方式在第一信号波形和第二信号波形之间是不同的。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的帧构成相关的信息,并且
终端设备基于帧构成决定利用第一信号波形还是第二信号波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14779A JP6876238B2 (ja) | 2016-11-02 | 2016-11-02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JP2016-214779 | 2016-11-02 | ||
CN201780059127.2A CN109792423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PCT/JP2017/036973 WO2018083957A1 (ja) | 2016-11-02 | 2017-10-12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59127.2A Division CN109792423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01915A true CN115001915A (zh) | 2022-09-02 |
Family
ID=6207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6366.8A Pending CN115001915A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CN202210606354.5A Active CN115001914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CN201780059127.2A Active CN109792423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6354.5A Active CN115001914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CN201780059127.2A Active CN109792423B (zh) | 2016-11-02 | 2017-10-12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952198B2 (zh) |
EP (2) | EP4250653A3 (zh) |
JP (1) | JP6876238B2 (zh) |
CN (3) | CN115001915A (zh) |
WO (1) | WO20180839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3709B (zh) * | 2016-11-04 | 2022-03-15 | 夏普株式会社 | 上行发送波形的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9246754B (zh) * | 2017-01-04 | 2019-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US10856280B2 (en) * | 2017-03-15 | 2020-1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network coordination |
KR102338507B1 (ko) * | 2017-08-04 | 2021-12-1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323169B2 (en) * | 2018-03-08 | 2022-05-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KR102618497B1 (ko) * | 2018-06-01 | 2023-12-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차량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1044820A1 (ja) * | 2019-09-04 | 2021-03-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1509379B2 (en) * | 2019-12-06 | 2022-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dynamic sidelink waveform selection |
WO2021159254A1 (zh) * | 2020-02-10 | 2021-08-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Dci的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543346B (zh) * | 2020-04-15 | 2023-11-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模式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CN112533243B (zh) * | 2020-12-25 | 2023-05-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时延上报方法及装置 |
US20230328719A1 (en) * | 2022-04-12 | 2023-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mi-persistent waveform switching for uplin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21721A (ja) * | 1996-05-27 | 1997-12-12 | Sony Corp |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
US8081698B2 (en) * | 2006-06-29 | 2011-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OFDM-MIMO and LFDM-SIMO |
KR101520667B1 (ko) * | 2007-09-10 | 2015-05-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
KR20110016907A (ko) | 2008-06-17 | 2011-02-18 |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 무선 송신 장치 및 무선 송신 방법 |
US8913672B2 (en) * | 2008-09-12 | 2014-1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
US8379581B2 (en) * | 2008-12-08 | 2013-02-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AR075378A1 (es) * | 2009-02-09 | 2011-03-3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 Inc | Aparato y metodo para control ascendente de potencia para una unidad inalambrica transmisora/receptora utilizando multiples portadores. |
CA2792553C (en) * | 2010-03-22 | 2016-05-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in a physical data channel |
EP2559202A4 (en) * | 2010-04-12 | 2017-06-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ding delimiter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
US9762372B2 (en) * | 2010-06-15 | 2017-09-1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SI reporting on PUSCH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JP2012034145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Sharp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12118343A2 (ko) * | 2011-03-02 | 2012-09-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의 사운딩 참조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WO2012150823A2 (ko) * | 2011-05-05 | 2012-1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 |
CN103828256A (zh) * | 2011-09-26 | 2014-05-2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160772B (zh) * | 2011-12-23 | 2016-08-17 | 黑莓有限公司 | Enodeb基站中实现的方法 |
WO2013176511A1 (ko) * | 2012-05-24 | 2013-11-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Harq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기기 |
CN104904300B (zh) * | 2013-01-15 | 2019-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MY167993A (en) * | 2013-01-22 | 2018-10-10 | Sharp Kk | Terminal apparatus, integrated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
US20140328260A1 (en) * | 2013-02-26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WO2014137084A1 (ko) * | 2013-03-08 | 2014-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반송파들을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743897B2 (en) * | 2013-12-20 | 202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uplink channels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s |
JP5980241B2 (ja) * | 2014-01-14 | 2016-08-3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3257308B1 (en) * | 2015-02-11 | 2024-06-05 | Apple Inc.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unified flexible 5g air interface |
US10342012B2 (en) * | 2015-03-15 | 2019-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
US10419086B2 (en) * | 2016-04-26 | 2019-09-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uplink MIMO |
JP2019165268A (ja) * | 2016-07-27 | 2019-09-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11363572B2 (en) | 2016-08-01 | 2022-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hannel dynamic waveform switching |
US11412503B2 (en) * | 2016-08-12 | 2022-08-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channel-refere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control channel |
EP3520261A1 (en) * | 2016-09-28 | 2019-08-07 | IDAC Holdings, Inc. | Indication of selected waveform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
US10602507B2 (en) * | 2016-09-29 | 2020-03-2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waveform selection |
WO2018084137A1 (ja) * | 2016-11-01 | 2018-05-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2016
- 2016-11-02 JP JP2016214779A patent/JP68762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12 CN CN202210606366.8A patent/CN115001915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0-12 WO PCT/JP2017/036973 patent/WO2018083957A1/ja unknown
- 2017-10-12 EP EP23186043.8A patent/EP4250653A3/en active Pending
- 2017-10-12 CN CN202210606354.5A patent/CN115001914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12 EP EP17868035.1A patent/EP3499832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10-12 US US16/327,328 patent/US109521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2 CN CN201780059127.2A patent/CN109792423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24 US US17/183,370 patent/US11943779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1-24 US US18/420,776 patent/US20240163890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163890A1 (en) | 2024-05-16 |
CN109792423A (zh) | 2019-05-21 |
CN109792423B (zh) | 2022-06-17 |
US10952198B2 (en) | 2021-03-16 |
EP4250653A2 (en) | 2023-09-27 |
EP3499832A1 (en) | 2019-06-19 |
EP4250653A3 (en) | 2023-11-08 |
US20210185649A1 (en) | 2021-06-17 |
JP2018074488A (ja) | 2018-05-10 |
US20190182812A1 (en) | 2019-06-13 |
CN115001914A (zh) | 2022-09-02 |
JP6876238B2 (ja) | 2021-05-26 |
WO2018083957A1 (ja) | 2018-05-11 |
CN115001914B (zh) | 2024-10-15 |
US11943779B2 (en) | 2024-03-26 |
EP3499832A4 (en) | 2019-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92423B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
US12120762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JP7359269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0140396B (zh)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 |
US12047928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electively switching between a first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and a second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 |
CN110024440B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 |
US11388698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9565709B (zh)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
CN109565708B (zh)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 |
CN108702741B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
CN108353391B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
TW201807972A (zh) | 通訊裝置、通訊方法及程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