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7555A -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7555A
CN114997555A CN202210297667.7A CN202210297667A CN114997555A CN 114997555 A CN114997555 A CN 114997555A CN 202210297667 A CN202210297667 A CN 202210297667A CN 114997555 A CN114997555 A CN 114997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wage
drainage
pipe network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7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化雨
林明利
姜立晖
安玉敏
马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Priority to CN202210297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7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7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7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52Water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属于市政工程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对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本方法兼具理论分析与调查实践,能够突破排水系统本身由于不可见性和复杂性给问题诊断造成的障碍,识别出影响污水厂进水浓度的主要原因和具体位置,并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提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属于市政工程排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和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由于部分城镇排水系统存在建设前期规划不足、管道锈蚀损坏严重、合流制雨水排口倒灌等问题,加之较为薄弱的运维管理水平,导致污水中掺混了大量的地表水、地下水、施工降水、基坑排水、养殖废水、工业废水,致使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和污水集中收集率依然较低,污水处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益。
地下排水系统具有不可见性和复杂性,为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需要突破排水系统自身特点给现状问题诊断造成的障碍,识别出影响污水厂进水浓度的主要原因和具体位置,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已有一些排水系统问题诊断和整治方法。例如,对排水管网进行普查建档;对污水直排口进行摸排封堵;对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对泵站流量进行统计。但是,这些方法多是针对管道缺陷、分流制管网混错接等某一特定问题,或是针对管网、排口、泵站等单一对象展开,割裂了整个排水系统之间的联系,缺乏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潜力的评估以及对收集效能影响因素主次的判定,难于对城镇排水系统形成整体性认识。因此,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研究还需继续深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我国部分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较低的现实情况,提供一整套集现状基础数据核算、收集效能提升潜力评估、排水管网普查、水质检测分析、现状问题识别、整治措施选取、整治方案实施于一体的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诊断与提升方法,以便更好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如下:
第一步:现状基础数据核算。
(1)用水量核算
利用从城市自来水公司获得的全年营销数据,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各用户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用户类型的用水量,以便估算排污量;
自来水公司的营销数据通常包含用户ID、用户地址、读表时间、用水量、缴纳的水费、负责该用户的营业所名称等;常见的用户类型包含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特殊行业用水等;若能按照该自来水公司下属的二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则直接据此统计各类用户用水量;若不能按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则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水量和缴纳的水费推求缴纳的单位水价,并将其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进行对照,继而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若不能按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且由于营销数据记录有误,导致推求出的单位水价无法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相匹配,则根据用户地址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以此,求得各类用户的用水量。
(2)用水人口核算
根据自来水公司统计年报,可直接得知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总用水人口;但是,由于存在排水系统收集效能偏低问题的多为中小城镇,而中小城镇人口流出率通常较高,因此需要对用水人口进一步核准。
对所有居民用户的平均日用水量进行分布分析,统计平均日用水量在50升/户/日以下、50-100升/户/日、100-200升/户/日、200升/户/日以上时对应的用户数分别为{x1,x2,x3,x4};同时,设定与其对应的每户用水人口分别为{p1,p2,p3,p4};核准总用水人口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11
式中,P为总用水人口;xm选自{x1,x2,x3,x4},pm选自{p1,p2,p3,p4};
(3)污水集中收集率核算
污水集中收集率是衡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重要指标;为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效能现状形成整体性了解,采用下式计算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集中收集率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1
式中,η为污水集中收集率;C01为现状人均BOD浓度,g/人·d;C02为标准人均BOD浓度,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为45g/人·d;i为污水厂的个数;vi为第i个污水厂的年处理量,万吨/年;ci为第i个污水厂的进水BOD浓度,mg/L。
第二步:收集效能提升潜力评估
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水量营销数据得到收费水量,免费水量按照收费水量的0.15计算;使用自来水公司总供水量推算理论污水量,并将其与由污水厂得到的总收水量相比较,推算理论外水量和外水汇入比例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2
Q3=Q2-Q1 (4)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3
式中,Q1为理论产污量;Q2为污水厂实际收水量;Q3为理论外水量;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6
为外水汇入比例;j为用水类型数;qj为第j类用水量;λj为第j类用水产污系数,其中居民综合生活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8计,工业用水与特殊行业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9计;
同时,反推通过采取提质增效措施将外水汇入比例控制在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7
时,可达到的污水厂进水BOD浓度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4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25
式中,C2为采取措施前污水厂进水BOD浓度;C2’和Q2’分别为采取措施后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和污水厂总收水量的理论值;
第三步:排水管网普查
在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开展排水管网普查,采用机器人(如CCTV机器人)检测系统、声纳系统等设备进行管道检测,采用GPS测量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管道测绘,获悉管网拓扑结构、管材、管径、埋深、水流流向、泵站收水范围、设施状态与养护情况;根据普查结果,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图纸,并对管道缺陷类型、缺陷等级和所处位置进行统计;
第四步:水质检测分析。
(1)“源—汇”水质情况分析
源:进行城镇排水本底的分析,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酒店、学校、政府大楼1~2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建筑类型的排水本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若干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工业企业的排水本底;
汇:连续测定各污水厂进水口处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污水厂收水水质;
(2)环境水体水质情况分析
选取建筑物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河道、湖泊、湿地等环境水体1~2处,测定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并将其与城镇排水本底情况进行对比,证实是否有明显的外水汇入;
(3)泵站传输水质情况分析
根据排水管网普查结果,以污水厂作为污水最终去向,绘制各泵站之间的上下游传输关系图;在各泵站进水井处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分析各传输路径的水质变化情况,确定外水的来源范围;
(4)排水管网水质情况分析
在排水管网中选取若干点位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并绘制含有水质代表性指标柱状图的地图,确定外水汇入的具体位置。
(5)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分析
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取样位置、取样时间和操作方式的不同都可能影响到对于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判断,因此应对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进行分析;
对于取样位置,核实其是否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总进水口,能够避免厂内回流水、反冲洗水、工艺控制等对水质检测的影响;对于取样时间,绘制一日24h内污水厂进水COD、BOD变化图,核实是否在COD、BOD处于一日最高时进行取样;对于操作方式,比较自动在线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第三方环保公司检测的结果差异,核实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第五步:现状问题识别
对实施第一步至第四步时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识别和归纳,剖析问题根源,并确定主要和次要性;
第六步:措施选取与方案实施
(1)措施选取。
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整治措施分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措施;长期治理措施重在从根源上对外水汇入问题进行解决;由于外水汇入点较为分散且不易发现,健全排水管网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采取短期治理措施,优先将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提升至合理范围,再有计划的对管网中的漏水点进行排查和封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目前主要有“控”、“调”、“堵”、“疏”、“补”五种整治措施;“控”即通过控制泵站调水片区与调水流量,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清水;“调”即通过调整管网水流去向,理清排水分区;“堵”即通过断开不合理的连接位置,使排水分区更明确;“疏”即通过对管网淤泥进行清除,保证管网过水能力良好;“补”即通过对管网漏水点进行修复,防止外水进入;五种措施中,“控”、“调”、“堵”、“疏”为短期治理措施,“补”为长期治理措施;其中,“控”、“调”、“堵”更偏重于对排水系统整体进行运行管理,而“疏”和“补”更偏重于对局部重点位置开展工程性治理;在提质增效方案制定时,应合理选取上述五种措施;
(2)方案实施
根据第五步中识别的现状问题,制定并实施污水厂“一厂一策”、排水分区优化、问题管网修复、老旧管网改造、淤积管道清疏、排水执法检查等工作方案;
在污水厂“一厂一策”方案中,明确不同污水厂的收水片区,合理调配污水厂进水,区分管理责任;在排水分区优化方案中,以划分出的各污水厂收水片区为基础,按照泵站收水片区对现状排水分区予以优化;在问题管网修复方案中,修补管网渗漏点,封堵河水倒灌的箱涵、工业废水汇入的排口等,避免清水汇入污水排水系统;在老旧管网改造方案中,通过新建和改建管道,解决管道未连通、污水无出路的问题,增强系统的连通性;在淤积管道清疏方案中,对积管道进行清理,去除管道中积存的杂质、泥浆和道路降尘等;在排水执法检查方案中,对管网私搭乱接、养殖废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进行查处,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引导市民养成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习惯。
与其他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具有一套完备的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流程设计,能够对城镇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2)通过基础数据核算和收集效能提升潜力评估,对排水系统整体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排水管网普查和水质检测分析,对排水系统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践调查;在对现状问题进行识别归纳的基础上,形成整治措施和方案。其逻辑链条清晰,可复制推广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泵站上下游传输关系图;
(a)西部污水厂收水片区;(b)东部污水厂受水片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质代表性指标柱状的地图。
(a)BOD含量柱状地图;(b)氯离子含量柱状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我国Y市主城区排水系统作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现状基础数据核算。
(1)用水量核算。
利用从城市自来水公司获得的全年营销数据,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各用户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用户类型的用水量,以便估算排污量。
当地自来水公司的营销数据包含用户ID、用户地址、读表时间、用水量、缴纳的水费、负责该用户的营业所名称等。用户类型包含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特殊行业用水等。自来水公司下属“二公司居民营业所”、“四公司居民营业所”等部分二级营业所是按照用户类型进行划分的,故直接据此统计相应类型的用户用水量;“营业管理部”等部分二级营业所不是按照用户类型进行划分的,故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水量和缴纳的水费推求缴纳的单位水价,并将其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进行对照,继而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在不是按照用户类型进行划分的部分二级营业所中,少量营销数据由于记录有误,导致推求出的单位水价无法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相匹配,故根据用户地址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以此,求得各类用户的用水量。
最终,求得本实施例的用户平均用水量11.8万吨/日。其中,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6.4万吨/日,工业用水量5.3万吨/日,特殊行业用水量0.1万吨/日。
(2)用水人口核算。
根据自来水公司统计年报,可直接得知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总用水人口约为60万。但是,由于存在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偏低问题的多为中小城镇,而中小城镇人口流出率通常较高,因此需要对用水人口进一步核准。
对所有居民用户的平均日用水量进行分布分析,统计平均日用水量在50升/户/日以下、50-100升/户/日、100-200升/户/日、200升/户/日以上时对应的户数分别为{x1,x2,x3,x4};同时,设定与其对应的每户用水人口分别为{p1,p2,p3,p4}。核准总用水人口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41
式中,P为总用水人口;{p1,p2,p3,p4}可分别取值{0,1,2,3}。
最终,求得本实施例的用水人口为52万。
(3)污水集中收集率核算。
污水集中收集率是衡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重要指标。为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效能现状形成整体性了解,可采用下式计算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集中收集率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1
式中,η为污水集中收集率;C01为现状人均BOD浓度,g/人·d;C02为标准人均BOD浓度,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为45g/人·d;i为污水厂的个数;vi为第i个污水厂的年处理量,万吨/年;ci为第i个污水厂的进水BOD浓度,mg/L。
最终,求得本实施例在提质增效前污水厂进水BOD浓度为80.7mg/l时,对应的污水集中收集率为68.5%。
第二步:收集效能提升潜力评估。
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水量营销数据得到收费水量,免费水量按照收费水量的0.15计算。使用自来水公司总供水量推算理论污水量,并将其与由污水厂得到的总收水量相比较,推算理论外水量和外水汇入比例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2
Q3=Q2-Q1 (4)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3
式中,Q1为理论产污量;Q2为污水厂实际收水量;Q3为理论外水量;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6
为外水汇入比例;j为用水类型数;qj为第j类用水量;λj为第j类用水产污系数,其中居民综合生活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8计,工业用水与特殊行业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9计。
同时,反推通过采取提质增效措施将外水汇入比例控制在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7
时,可达到的污水厂进水BOD浓度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4
Figure BDA0003560995750000055
式中,C2为采取措施前污水厂进水BOD浓度;C2’和Q2’分别为采取措施后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和污水厂总收水量的理论值。
最终,求得本实施例理论外水量为10.0万吨/日,外水汇入比例为46.4%。若将外水汇入比例控制在42.9%时,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可达到86.0mg/l的阶段目标要求;若将外水汇入比例控制在33.6%时,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可达到100.0mg/l的国家要求。
第三步:排水管网普查。
在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开展排水管网普查,采用CCTV机器人检测系统、声纳系统等设备进行管道检测,采用GPS测量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管道测绘,获悉管网拓扑结构、管材、管径、埋深、水流流向、泵站收水范围、设施状态与养护情况等。根据普查结果,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图纸,并对管道缺陷类型、缺陷等级和所处位置进行统计。
在本实施例中,共计检测管道长度476533米,测绘管道长度548127米。发现结构性缺陷920处,功能性缺陷5196处。其中,发现与外水汇入相关的渗漏缺陷35处,淤积长度64069米。此外,还存在企业偷排外水的情况。
第四步:水质检测分析。
(1)“源—汇”水质情况分析。
源:进行城镇排水本底的分析,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酒店、学校、政府大楼1~2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建筑类型的排水本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若干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工业企业的排水本底。
汇:连续测定各污水厂进水口处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污水厂收水水质。
在本实施例中,测定得到代表性住宅小区排水COD、BOD、氨氮、氯离子均值分别为{375mg/l,149mg/l,89mg/l,105mg/l};代表性酒店分别为{344mg/l,132mg/l,24mg/l,234mg/l};代表性学校分别为{202mg/l,92mg/l,34mg/l,58mg/l};政府大楼分别为{183mg/l,86mg/l,34mg/l,88mg/l}。污水厂COD、BOD、氨氮、氯离子四项指标大致范围分别为{286-360mg/l,78-101mg/l,5-21mg/l,430-3900mg/l}。
(2)环境水体水质情况分析。
选取建筑物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河道、湖泊、湿地等环境水体1~2处,测定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并将其与城镇排水本底情况进行对比,证实是否有明显的外水汇入。
在本实施例中,测定得到河道1、河道2、湿地、地下水氯离子浓度分别为{9000mg/l,2500mg/l,26000mg/l,16000mg/l}。结合“源—汇”水质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各类用户排水的氯离子浓度较低,而污水厂进水氯离子浓度较高,接近城市环境水体浓度,说明环境水体汇入严重。
(3)泵站传输水质情况分析。
根据排水管网普查结果,以污水厂作为污水最终去向,绘制各泵站之间的上下游传输关系图。在各泵站进水井处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分析各传输路径的水质变化情况,确定外水的来源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各泵站之间的上下游传输关系如图1所示。通过对各泵站代表性指标的取样测定,确定外水的来源在三泵站收水片区、十泵站收水片区等范围。
(4)排水管网水质情况分析。
在排水管网中选取若干点位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并绘制水质代表性指标的柱状地图,确定外水汇入的具体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BOD、氯离子两水质代表性指标柱状地图如图2所示。通过柱状地图,确定了外水汇入的具体位置。
(5)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分析。
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取样位置、取样时间和操作方式的不同都可能影响到对于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判断,因此应对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进行分析。
对于取样位置,核实其是否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总进水口,能够避免厂内回流水、反冲洗水、工艺控制等对水质检测的影响;对于取样时间,绘制一日24h内污水厂进水COD、BOD变化图,核实是否在COD、BOD处于一日最高时进行取样;对于操作方式,比较自动在线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第三方环保公司检测的结果差异,核实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实地调研并比较自动在线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第三方环保公司检测的结果差异,核实了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第五步:现状问题识别。
对实施第一步至第四步时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识别和归纳,剖析问题根源,并确定主要和次要性。
本实施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主要有:1)外水汇入量大,造成清污混流;2)管网坡度小、流速低,污染物易淤积;3)管网环状连接,不易区域化管理;4)管网水位高,接近满管流,雨前需要“空管待汛”;5)污水厂进水取样不规范,检测数据待核查。
第六步:措施选取与方案实施。
(1)措施选取。
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整治措施可以分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措施。长期治理措施重在从根源上对外水汇入问题进行解决。但由于外水汇入点较为分散且不易发现,健全排水管网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可以采取短期治理措施,优先将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提升至合理范围,再有计划的对管网中的漏水点进行排查和封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目前主要有“控”、“调”、“堵”、“疏”、“补”五种整治措施。“控”即通过控制泵站调水片区与调水流量,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清水;“调”即通过调整管网水流去向,理清排水分区;“堵”即通过断开不合理的连接位置,使排水分区更明确;“疏”即通过对管网淤泥进行清除,保证管网过水能力良好;“补”即通过对管网漏水点进行修复,防止外水进入。五种措施中,“控”、“调”、“堵”、“疏”为短期治理措施,“补”为长期治理措施。其中,“控”、“调”、“堵”更偏重于对排水系统整体进行运行管理,而“疏”和“补”更偏重于对局部重点位置开展工程性治理。在提质增效方案制定时,合理选取上述五种措施。
(2)方案实施。
根据第五步中识别的现状问题,制定并实施污水厂“一厂一策”、排水分区优化、问题管网修复、老旧管网改造、淤积管道清疏、排水执法检查等工作方案。
在污水厂“一厂一策”方案中,明确不同污水厂的收水片区,合理调配污水厂进水,区分管理责任;在排水分区优化方案中,以划分出的各污水厂收水片区为基础,按照泵站收水片区对现状排水分区予以优化;在问题管网修复方案中,修补管网渗漏点,封堵河水倒灌的箱涵、工业废水汇入的排口等,避免清水汇入污水排水系统;在老旧管网改造方案中,通过新建和改建管道,解决管道未连通、污水无出路的问题,增强系统的连通性;在淤积管道清疏方案中,对积管道进行清理,去除管道中积存的杂质、泥浆和道路降尘等;在排水执法检查方案中,对管网私搭乱接、养殖废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进行查处,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引导市民养成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习惯。
本实施例中,通过应用“控”、“调”、“堵”、“疏”、“补”五种整治措施,实施污水厂“一厂一策”、排水分区优化、问题管网修复、老旧管网改造、淤积管道清疏、排水执法检查等一系列整治方案,使Y市污水厂进水BOD浓度达到了86.0mg/l的阶段目标要求。

Claims (1)

1.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现状基础数据核算。
(1)用水量核算
利用从城市自来水公司获得的全年营销数据,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各用户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用户类型的用水量,以便估算排污量;
自来水公司的营销数据通常包含用户ID、用户地址、读表时间、用水量、缴纳的水费、负责该用户的营业所名称等;常见的用户类型包含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特殊行业用水等;若能按照该自来水公司下属的二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则直接据此统计各类用户用水量;若不能按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则根据每个用户的用水量和缴纳的水费推求缴纳的单位水价,并将其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进行对照,继而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若不能按照营业所区分用户类型,且由于营销数据记录有误,导致推求出的单位水价无法与当地实际收费标准相匹配,则根据用户地址判断用户的用水类型;以此,求得各类用户的用水量;
(2)用水人口核算
根据自来水公司统计年报,可直接得知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总用水人口;但是,由于存在排水系统收集效能偏低问题的多为中小城镇,而中小城镇人口流出率通常较高,因此需要对用水人口进一步核准;
对所有居民用户的平均日用水量进行分布分析,统计平均日用水量在50升/户/日以下、50-100升/户/日、100-200升/户/日、200升/户/日以上时对应的用户数分别为{x1,x2,x3,x4};同时,设定与其对应的每户用水人口分别为{p1,p2,p3,p4};核准总用水人口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11
式中,P为总用水人口;xm选自{x1,x2,x3,x4},pm选自{p1,p2,p3,p4};
(3)污水集中收集率核算
污水集中收集率是衡量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重要指标;为对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效能现状形成整体性了解,采用下式计算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的污水集中收集率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12
式中,η为污水集中收集率;C01为现状人均BOD浓度,g/人·d;C02为标准人均BOD浓度,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为45g/人·d;i为污水厂的个数;vi为第i个污水厂的年处理量,万吨/年;ci为第i个污水厂的进水BOD浓度,mg/L;
第二步:收集效能提升潜力评估
由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水量营销数据得到收费水量,免费水量按照收费水量的0.15计算;
使用自来水公司总供水量推算理论污水量,并将其与由污水厂得到的总收水量相比较,推算理论外水量和外水汇入比例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13
Q3=Q2-Q1 (4)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21
式中,Q1为理论产污量;Q2为污水厂实际收水量;Q3为理论外水量;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24
为外水汇入比例;j为用水类型数;qj为第j类用水量;λj为第j类用水产污系数,其中居民综合生活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8计,工业用水与特殊行业用水产污系数可按0.9计;
同时,反推通过采取提质增效措施将外水汇入比例控制在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25
时,可达到的污水厂进水BOD浓度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22
Figure FDA0003560995740000023
式中,C2为采取措施前污水厂进水BOD浓度;C2’和Q2’分别为采取措施后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和污水厂总收水量的理论值;
第三步:排水管网普查
在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开展排水管网普查,采用机器人检测系统、声纳系统等设备进行管道检测,采用GPS测量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管道测绘,获悉管网拓扑结构、管材、管径、埋深、水流流向、泵站收水范围、设施状态与养护情况;根据普查结果,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图纸,并对管道缺陷类型、缺陷等级和所处位置进行统计;
第四步:水质检测分析。
(1)“源—汇”水质情况分析
源:进行城镇排水本底的分析,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酒店、学校、政府大楼1~2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建筑类型的排水本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若干个,连续测定一日24h内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不同工业企业的排水本底;
汇:连续测定各污水厂进水口处一日24h内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获悉污水厂收水水质;
(2)环境水体水质情况分析
选取建筑物周边具有代表性的河道、湖泊、湿地等环境水体1~2处,测定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并将其与城镇排水本底情况进行对比,证实是否有明显的外水汇入;
(3)泵站传输水质情况分析
根据排水管网普查结果,以污水厂作为污水最终去向,绘制各泵站之间的上下游传输关系图;在各泵站进水井处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分析各传输路径的水质变化情况,确定外水的来源范围;
(4)排水管网水质情况分析
在排水管网中选取若干点位进行取样,测定COD、BOD、氨氮、氯离子等水质代表性指标值,并绘制含有水质代表性指标柱状图的地图,确定外水汇入的具体位置。
(5)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分析
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取样位置、取样时间和操作方式的不同都可能影响到对于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的判断,因此应对污水厂进水水质检测操作进行分析;
对于取样位置,核实其是否设置在污水处理厂总进水口,能够避免厂内回流水、反冲洗水、工艺控制等对水质检测的影响;对于取样时间,绘制一日24h内污水厂进水COD、BOD变化图,核实是否在COD、BOD处于一日最高时进行取样;对于操作方式,比较自动在线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第三方环保公司检测的结果差异,核实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第五步:现状问题识别
对实施第一步至第四步时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识别和归纳,剖析问题根源,并确定主要和次要性;
第六步:措施选取与方案实施
(1)措施选取。
城镇排水系统污水收集效能整治措施分为短期治理措施和长期治理措施;长期治理措施重在从根源上对外水汇入问题进行解决;由于外水汇入点较为分散且不易发现,健全排水管网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采取短期治理措施,优先将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提升至合理范围,再有计划的对管网中的漏水点进行排查和封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目前主要有“控”、“调”、“堵”、“疏”、“补”五种整治措施;“控”即通过控制泵站调水片区与调水流量,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清水;“调”即通过调整管网水流去向,理清排水分区;“堵”即通过断开不合理的连接位置,使排水分区更明确;“疏”即通过对管网淤泥进行清除,保证管网过水能力良好;“补”即通过对管网漏水点进行修复,防止外水进入;五种措施中,“控”、“调”、“堵”、“疏”为短期治理措施,“补”为长期治理措施;其中,“控”、“调”、“堵”更偏重于对排水系统整体进行运行管理,而“疏”和“补”更偏重于对局部重点位置开展工程性治理;在提质增效方案制定时,应合理选取上述五种措施;
(2)方案实施
根据第五步中识别的现状问题,制定并实施污水厂“一厂一策”、排水分区优化、问题管网修复、老旧管网改造、淤积管道清疏、排水执法检查等工作方案;
在污水厂“一厂一策”方案中,明确不同污水厂的收水片区,合理调配污水厂进水,区分管理责任;在排水分区优化方案中,以划分出的各污水厂收水片区为基础,按照泵站收水片区对现状排水分区予以优化;在问题管网修复方案中,修补管网渗漏点,封堵河水倒灌的箱涵、工业废水汇入的排口等,避免清水汇入污水排水系统;在老旧管网改造方案中,通过新建和改建管道,解决管道未连通、污水无出路的问题,增强系统的连通性;在淤积管道清疏方案中,对积管道进行清理,去除管道中积存的杂质、泥浆和道路降尘等;在排水执法检查方案中,对管网私搭乱接、养殖废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进行查处,规范排水户排水行为,引导市民养成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习惯。
CN202210297667.7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Pending CN114997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7667.7A CN11499755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7667.7A CN11499755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7555A true CN114997555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7667.7A Pending CN11499755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75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226A (zh) * 2022-09-30 2022-11-29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系统内碳源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577506A (zh) * 2022-09-22 2023-01-06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污水管网问题预诊断及精准排查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7506A (zh) * 2022-09-22 2023-01-06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污水管网问题预诊断及精准排查的方法
CN115577506B (zh) * 2022-09-22 2023-08-25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污水管网问题预诊断及精准排查的方法
CN115403226A (zh) * 2022-09-30 2022-11-29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系统内碳源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403226B (zh) * 2022-09-30 2023-11-10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系统内碳源的厂网联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9341B (zh) 基于多排污口核查与监测的中小流域污染源源解析方法
CN114997555A (zh) 一种城镇排水管网系统污水收集效能问题诊断与整治技术方法
CN115577506B (zh) 污水管网问题预诊断及精准排查的方法
CN109242367A (zh) 一种城区污水处理率评估计算方法
CN114565273A (zh) 一种排水管网系统运行工况快速诊断与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3284005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16007685B (zh) 一种污水管网底泥沉积点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10790368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区域监管方法
CN115650327A (zh) 一种城镇污水系统旱天外水入流的剥离方法
CN114240127B (zh) 基于水质水量诊断分析的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评估方法
Yang et al. Simple method to quantify extraneous water and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in sewer networks
CN115048759A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精确估计方法
CN115186960A (zh) 一种城镇区域污水有效收集处理能力的核算方法及装置
CN111932162A (zh) 一种面向管网排水计算的市政排水资料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CN207436192U (zh) 一种污水和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
Pham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mall-sized Water Supply Networks-Case Study in Dong Van City, Vietnam
Soe et al. Assessment of billed-unmetered water consumption to improve water utility management in Yangon city
JP2003184160A (ja) 下水道の有収率向上方法および有収率向上システム
Kaczor et al. 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Incidental Water in Annual Wastewater Inflows to a Selected Treatment Plant During a 15-year Observation Period
CN113361863B (zh) 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
Pitt et al. The updated stormwater quality database (NSQD), version 3
CN115899586A (zh) 一种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排查与检测方法
CN116183850A (zh) 通过水质检测以及管道信息采集查找系统外水区域的方法
CN114624407A (zh) 一种基于典型地块的片区污水系统外水水量测算方法
Wang et al.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of Kunming’s urban drain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