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338A -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0338A
CN114980338A CN202210571450.0A CN202210571450A CN114980338A CN 114980338 A CN114980338 A CN 114980338A CN 202210571450 A CN202210571450 A CN 202210571450A CN 114980338 A CN114980338 A CN 114980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ci
coreset
tci
group
tci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14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0338B (zh
Inventor
史志华
陈文洪
方昀
黄莹沛
张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14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0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0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0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980161、发明名称为“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无线(New Radio,NR)/5G系统的设计目标包括高频段(例如6G赫兹(Hz)以上的频段)的大带宽通信。当工作频率变高时,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会增大,从而影响高频系统的覆盖能力。能够有效地保证高频段NR系统的覆盖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采用多路波束(multiple beam)技术来提高覆盖能力。其中,multiple beam技术也可称为混合波束(hybrid beam)技术。
目前的多路波束技术主要应用于单载波的场景,并未涉及多载波场景。因此,多载波场景下的多路波束技术的应用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多载波情况下多路波束技术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从而实现多载波情况下多路波束技术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单波束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多波束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多TRP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TCI状态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MAC CE的一种可选的信令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和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多波束系统、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多发送接收节点(transmit-receive point,TRP)/板(panel)/波束(beam)传输进行说明。
多波束系统
NR/5G中采用多路波束技术的多波束(Multi-beam)系统在下行链路(downlink)中把发射功率集中在一个较窄的波束(beam)来覆盖小区中的部分区域,从而达到增强整个系统的覆盖范围。
传统网络部署(例如,3G、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使用一个波束(在传统系统中,不需要额外提波束整个概念,因为只有一个)来覆盖整个小区。在一示例中,如图1中,网络使用一个相对宽的波束:波束101覆盖整个小区,可以同时为小区中的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UE2、UE3、UE4和UE5服务。因此在每个时刻,小区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都有机会获得系统分配的传输资源。
NR中使用相对较窄的多路波束,因此,可以把能量集中,从而使得离小区较远的终端设备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接收性能。
多波束系统通过时间上的波束扫描(beam sweeping)来实现覆盖整个小区的效果,即不同时刻使用不同的波束来覆盖不同的区域,每个波束覆盖一个较小的范围,通过时间上的扫描来实现多个波束覆盖整个小区的效果。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多波束系统在不同时刻使用4个不同的波束:波束201、波束202、波束203和波束204分别覆盖不同的区域,其中,波束201在时刻1在时刻1覆盖UE1对应的区域、波束202在时刻2覆盖UE对应的区域、波束203在时刻3覆盖UE3和UE4对应的区域,波束204在在时刻4覆盖UE5对应的区域。小区中的终端设备只有当某个时刻某个波束正好覆盖到其对应的区域,其才能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比如,在时刻3,系统使用波束3覆盖UE3和UE 4,UE3和UE 4能够与通信设备通信。
在上述描述中,对下行采用多个发送波束(transmit beam)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样地,终端设备也可以使用多个发送波束进行上行发送,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波束是在日常讨论中使用的术语,在实际协议中,波束这个词往往不可见,不同的波束是通过所承载的不同信号来进行识别或者指示的,例如:
·不同的波束上传输不同的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块(block);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SS/PBCHblock来区分下行发送波束。
·不同的波束上传输不同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resource)对应的CSI-RS信号;终端设备通过CSI-RS信号/CSI-RS资源来区分下行发送波束。
在一个多波束系统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可以通过不同的下行发送波束来传输:
·对于工作频段在6GHz以下的系统,终端设备没有模拟波束,采用全向天线(或者接近全向的天线)来接收网络设备的不同下行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
·对于毫米波系统,终端设备可能会有模拟波束,需要使用对应的下行接收波束去接收对应的下行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此时,需要相应的波束指示信息(beamindication)来协助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发送波束的相关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波束的相关信息。
在协议中,波束指示信息不是直接指示波束本身,而是通过信号之间的QCL假设来指示波束。在终端设备侧,确定接收相应的信道/信号,也是基于QCL假设来确定。
QCL
终端设备在进行信号的接收时,为了提高接收性能,可以利用数据传输所对应的传输环境的特性来改进接收算法。例如可以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来优化信道估计器的设计和参数。
关于QCL的说明如下:一个天线端口上的信道的大尺度参数可以从另一个天线端口推导出,则认为这两个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大尺度参数包括:多普勒时延、平均时延、空间接收参数等。也就是说,当两个SSB具有QCL关系的时候,可以认为这两个SSB的大尺度参数(如多普勒时延、平均延迟、空间接收参数等)是可以相互推断的,或者可以认为是类似的。
在NR系统中,数据传输所对应的信道的统计特性通过QCL状态信息(QCL-Info)来表示。
下行传输如果来自不同的TRP/panel/beam,则数据传输所对应的传输环境的特性可能也会有变化,因此在NR系统中,网络设备在传输下行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会通过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状态将对应的QCL状态信息指示给终端。
TCI状态可以包含如下配置:
·TCI状态ID,用于标识一个TCI状态;
·QCL信息1;
·QCL信息2(可选)。
其中,一个QCL信息可以包含如下信息:
·QCL类型配置,可以是QCL类型A(type A)、QCL类型B(typeB)、QCL类型C(typeC)或QCL类型D(typeD)中的一个;
·QCL参考信号配置,包括参考信号所在的服务小区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BWP ID以及参考信号的标识;其中,参考信号的标识可以是CSI-RS资源ID或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索引。SSB也可称为SS/PBCH block。
如果QCL信息1和QCL信息2都配置了,至少一个QCL信息的QCL类型必须为QCLtypeA、QCL typeB和QCL typeC中的一个,另一个QCL信息(如果配置)的QCL类型必须为QCLtype D。
其中,不同QCL类型配置的定义如下:
·QCL-TypeA:{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平均延迟(average delay),延迟扩展(delay spread)};
·QCL-TypeB:{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
·QCL-TypeC:{多普勒频移,平均延迟};
·QCL-TypeD:{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
在NR系统中,网络设备可以为下行信号或下行信道指示相应的TCI状态。
如果网络设备通过TCI状态配置目标下行信号的QCL参考信号为参考SSB或参考CSI-RS资源,且QCL类型配置为QCL typeA、QCL typeB或QCL typeC,则终端可以假设所述目标下行信号与所述参考SSB或参考CSI-RS资源的大尺度参数是相同的,所述大尺度参数通过QCL类型配置来确定。
如果网络设备通过TCI状态配置目标下行信号的QCL参考信号为参考SSB或参考CSI-RS资源,且QCL类型配置为QCLtypeD,则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与接收参考SSB或参考CSI-RS资源相同的接收波束(即Spatial Rx parameter),来接收目标下行信号。
通常的,目标下行信号(或目标下行信道)与其的参考SSB资源或参考CSI-RS资源在网络侧由同一个TRP或同一个panel或相同的beam来发送。如果传输两个下行信号的TRP/panel/beam不同,通常会配置不同的TCI状态。在一示例中,包括两个TRP的网络结构可如图3所示,UE通过波束301和波束302分别与TRP1和TRP2进行通信。
对于下行控制信道,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的方式来指示对应控制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的TCI状态。
对于下行数据信道,可用的TCI状态集合通过RRC信令来指示,并通过MAC层信令来激活其中的部分TCI状态,最后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TCI状态指示域从激活的TCI状态中指示一个或两个TCI状态用于DCI调度的PDSCH。在一示例中,如图4所示,通过RRC信令来指示N个候选的TCI状态,N个候选的TCI状态构成可用的TCI状态集合,通过MAC层信令来激活K个候选的TCI状态,得到K个激活的TCI状态,并通过DCI从激活的TCI状态中指示一个或两个TCI状态TCI状态,作为使用的TCI状态,以用于DCI调度的PDSCH。
2个TCI状态的情况主要是针对后面讨论的多个TRP类似的场景。
PDSCH中用于激活/去激活TCI状态的MAC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CE)信令的格式如图5所示,包括:
BWP指示域:BWP标识,长度为2比特,位于字节1中;
服务小区指示域:服务小区标识,长度为5比特,位于字节1中;
保留域:保留比特,取值设为0,位于字节1中;
TCI状态指示域标识:指示TCI状态标识为Ti的TCI状态是否被激活,如果TCI状态标识对应的TCI状态已经配置,则Ti指示此TCI状态激活或者去激活;如果没有配置,则忽略域Ti。例如,如果Ti设为1,则Ti对应的TCI状态激活。最大激活的TCI状态数目为8。在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Ti包括:字节2至字节N中的比特T0、T1至T(N-2)×8+7
多TRP/panel/beam传输
在NR/5G中,多个TRP或者多个panel(即天线板Antenna panels)或者多个beam同时给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案支持下面两钟方案:
方案1、基于单PDCCH(single-PDCCH)
终端设备只检测一个PDCCH,在PDCCH检测得到的一个DCI指示多个TRP/panel/beam上同时传输的数据的相关指示信息。
方案2、基于多PDCCH(multiple-PDCCH)
终端设备检测来自不同的TRP/panel/beam上的不同的PDCCH,每个PDCCH上检测得到的DCI指示一个对应的数据传输的相关指示信息。
对于方案1,终端设备只需要检测一个PDCCH,因此控制信道检测复杂度可能会低于方案2。并且方案1需要在不同的panel/TRP/beam之间能够快速交互信息。
对于方案2,终端设备需要在同一个载波上同时去检测多个PDCCH,复杂度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灵活性和鲁棒性会得到改善。
其中,方案2的可能应用场景至少包括:
S1-1:多个TRP属于同一个小区,TRP之间的连接(backhaul)是理想的(即可以快速进行信息交互,动态信息交互);
S1-2:多个TRP属于同一个小区,TRP之间的连接是非理想的(即TRP之间无法快速交互信息,只能进行相对较慢的数据交互);
S1-3:多个TRP属于不同的小区,TRP之间的连接是理想的;
S1-4:多个TRP属于不同的小区,TRP之间的连接是非理想的;
S2-1:多个beam属于同一个小区,beam之间的连接是理想的;
S2-2:多个beam属于同一个小区,beam之间的连接是非理想的(即TRP之间无法快速交互信息,只能进行相对较慢的数据交互);
S2-3:多个beam属于不同的小区,beam之间的连接是理想的;
S2-4:多个beam属于不同的小区,beam之间的连接是非理想的。
方案1一般认为只适用于理想连接的backhaul的场景(即S1-1、S1-3、S2-1、S2-3)。
为了满足高速率业务的需求,系统可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CA技术是通过联合调度和使用多个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上的资源,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系统峰值速率。
其中,上述波束指示方案(包括UE侧接收时的QCL假设)主要考虑多TRP/panel/beam单载波的情况,并未针对多TRP/panel/beam多载波场景提出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5G系统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600,如图6所示。该通信系统5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610,网络设备6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6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6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610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NR/5G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
通信系统600还可包括: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600还包括位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6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6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NR系统或NR网络。
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600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以及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6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适用用于调度CSI-RS的情况。其中,CSI-RS对应的门限值可以与PDSCH对应的门限值不同。PDSCH对应的门限值包括下述的第一门限和/或第二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种可选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701、终端设备在第一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DCI。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
终端设备支持的场景包括以下之一:多PDCCH场景和单PDCCH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PDCCH场景也可称为多DCI场景,不同PDCCH上承载的DCI指示对应TRP/panel/beam的数据传输的相关指示信息。单PDCCH场景也可称为单DCI场景,一个PDCCH上承载的一个下行DCI和/或一个上行DCI指示多个TRP/panel/beam上同时传输的数据的相关指示信息。
以终端设备支持的场景为多PDCCH场景为例,所述第一CORESET属于第一CORESET组。
当终端设备支持多PDCCH,终端设备通过CORESET组的配置,对应不同TRP/panel/beam的TCI不同,不同PDCCH上承载的DCI指示对应多TRP/panel/beam的数据传输的相关指示信息,从而通过不同的PDCCH指示不同TRP/panel/beam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支持多PDCCH,在接收第一DCI的情况下,并未接收其他的DCI。当终端设备支持多PDCCH,在接收第一DCI的情况下,接收第二DCI。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未被配置组索引,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所有的CORESET属于所述第一CORESET组。此时,认为第一激活BWP对应的所有的CORESET都属于同一个CORESET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的至少一个CORESET被配置对应的组索引。第一激活BWP对应的所有CORESET可都被配置组索引,也可部分被配置组索引。
以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部分CORESET被配置对应的组索引为例,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被配置在RRC配置参数中;或者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为预先设定的组索引。可选地,预先设定的组索引的区域与配置的组索引的取值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组包括至少一个CORESET。在一示例中,第一CORESET组包括一个CORESET。在一示例中,第一CORESET组包括多个CORESET。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组中的CORESET对应相同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激活BWP对应一个或多个CORESET组。可选地,当第一激活BWP对应一个CORESET组,对应的CORESET组为第一CORESET组。可选地,当第一激活BWP对应多个CORESET组,第一激活BWP对应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组在内的至少两个CORESET组。
当第一激活BWP对应多个CORESET组,不同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不同。可选地,所述组索引的取值包括:0或1,
当第一激活BWP对应的部分CORESET被配置组索引,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属于一个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包括:CORESET 1、CORESET 2和CORESET 3,CORESET 3、CORESET 2对应的组索引为配置的1,CORESET 1未被配置组索引,则CORESET 1对应的组索引为默认的组索引0,因此CORESET 1可以认为属于一个CORESET组(例如CORESET组1),CORESET 2和3可以认为属于另一个CORESET组(例如CORESET组2)。其中,第一DCI在CORESET1指示的资源上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为所述第一CORESET组的标识。这里,通过组索引来区分CORESET分属于不同的CORESET组。
当第一激活BWP对应多个CORESET组,不同的CORESET组可以与不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响应码本(HARQ-ACK codebook)相对应。可选地,不同的组索引对应不同的HARQ-ACK codebook。
可选地,终端设备接收调度第二PDSCH的第二DCI,第二DCI在第二CORESET组中的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
可选地,第一DCI和第二DCI在时间上不重叠。可选地,第一DCI和第二DCI在时间上有重叠。第一DCI和第二DCI在时间上有重叠包括:完全重叠、交叠和包含。
以终端设备支持的DCI场景为多PDCCH场景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701之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目标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第一目标TCI状态直接作为接收第一PDSCH时的TCI状态,或用于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规则A1、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规则A2、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规则A3、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CORESET中被配置有指示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此时,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一DCI携带的TCI状态指示域指示的TCI状态。
规则A4、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规则A5、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
规则A6、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1为例,所述终端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最小标识对应的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索引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第二激活BWP上的组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或者与MAC CE信令对应的激活TCI状态(TCI state)关联。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2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来确定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对应第二组索引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索引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3为例,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因此,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DCI中,须配置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中指示所述第一DCI中是否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为tci-PresentInDCI。当信息元素tci-PresentInDCI设置为激活(enabled),表征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第一DCI属于DCI格式1_1(format 1_1),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 format 1_1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DCI format 1_0不用于这种多PDCCH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3,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等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一门限,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一门限。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的规则包括规则A4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如PDSCH)对应的激活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联合HARQ-ACK反馈。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独立HARQ-ACK反馈。
当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联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HARQ-ACK反馈,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一激活BWP上的第二DCI不存在重叠。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5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一TCI状态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信令配置。
以确定第一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6为例,所述终端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索引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第二激活BWP上的组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或者与MAC CE信令对应的激活TCI state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之一:网络设备配置、预先规定和UE能力上报。
可选地,当第一门限由UE能力上报,通过UE能力中的参数timeDurationForQCL上报。
可选地,当第一门限由UE能力上报,针对不同的频带或者频带组合独立上报相关能力。
以终端设备支持的场景为单PDCCH场景为例,所述第二激活BWP被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激活BWP中DCI的TCI状态指示域的代码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
终端设备通过代码点(codepoint)的配置,1个codepoint可以对应多个TCI状态,可以通过同一TCI对不同TRP/panel/beam上的数据进行接收,则可以支持多TRP场景。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中至少一个TCI状态组包括至少两个TCI状态。在一示例中,所述代码点对应一个TCI状态组,该TCI状态组中包括两个TCI状态。在一示例中,所述代码点对应两个TCI状态组,一个TCI状态组包括一个TCI状态,另一个状态组包括连个TCI状态。
可选地,所述代码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对应。在一示例中,一个代码点对应一个TCI状态组。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与代码点的对应关系通过MAC CE配置。
以终端设备支持的场景为单PDCCH场景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701之后,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第二目标TCI状态直接作为接收第一PDSCH时的TCI状态,或用于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确定第二目标TCI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规则B1、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规则B2、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激活BWP上的DCI中支持TCI的域中最小代码点或最大代码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
规则B3、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CORESET中配置指示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
规则B4、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中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规则B5、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
规则B6、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激活BWP上的DCI中支持TCI的域中最小代码点或最大代码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1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2为例,终端设备根据在第一激活BWP上DCI中支持TCI的域中代码点最小值或代码点最大值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3为例,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因此,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DCI中,须配置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中指示所述第一DCI中是否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为tci-PresentInDCI。当信息元素tci-PresentInDCI设置为激活(enabled),表征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第一DCI属于DCI格式1_1(format 1_1),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 format 1_1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DCI format 1_0不用于这种多PDCCH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包括规则A3,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等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二门限,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二门限。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4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如PDSCH)对应的激活的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5为例,终端设备据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一TCI状态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信令配置。
以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的规则为B6为例,终端设备根据根据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第一TCI状态组来接收第一PDSCH。
可选地,所述第一TCI状态组包括:所述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所在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TCI状态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TCI状态组为包括:最小代码点或者最大代码点对应的TCI状态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之一:网络设备配置、预先规定和UE能力上报。
可选地,当第二门限由UE能力上报,通过UE能力中的参数timeDurationForQCL上报。
可选地,当第二门限由UE能力上报,针对不同的频带或者频带组合独立上报相关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PDSCH的检测情况,通过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响应码本反馈HARQ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针对多TRP/panel/beam的下行传输,提供UE接收PDSCH的方案。进一步地,针对调度间隔小于门限,或者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的情况,提供UE接收PDSCH的方案。
下面,通过不同的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实例一、多PDCCH场景
终端设备在第一CC上的第一激活BWP上接收第一DCI,第一DCI在第一CORESET组中的第一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PDSCH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接收。其中,
第一、第二CC工作在高于6GHz的频段上,或者第二CC工作在毫米波频段。
第二、当第一激活BWP上的所有的CORESET均未配置组索引,所有的CORESET属于一个CORESET组即第一CORESET组。
可选地,当第一激活BWP上的所有的CORESET均未配置组索引,所有的CORESET的组索引为默认组索引,且默认组索引为一个固定值(例如0或者1)。
第三、第一激活BWP上的至少一个CORESET被配置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组索引配置在CORESET的RRC配置参数中(例如RRC参数ControlResourceSet),不同的CORESET配置的组索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示例中,配置相同索引的CORESET可以称为一个CORESET组,例如,组索引取值为0的CORESET为一个CORESET组,组索引取值为1的CORESET为另一个CORESET组。
可选地,组索引的取值为0或1。
第四、第一CORESET组包含1个或多个CORESET,且第一CORESET组中的CORESET都对应相同的组索引。
第五、针对第一激活BWP,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终端设备包含第一CORESET组在内的多个CORESET组,使得能够支持多TRP/panel/beam的场景;并且通过不同的组索引区分不同的CORESET组,可以在降低DCI的指示域中所需比特数目。
多个CORESET组包括以下特性中的至少一个:
1)、不同的CORESET组对应同一个BWP。
2)、不同的CORESET组中的CORESET与不同的组索引相关联,同一个CORESET组中的所有CORESET与同一个组索引相关联。
3)、未配置组索引的所有CORESET属于一个CORESET组。可选地,如果第一激活BWP上的CORESET存在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该CORESET的组索引为默认组索引,且默认组索引为一个固定值(例如0或者1)。
4)、不同CORESET组中的CORESET都在同一个PDCCH-config信令中配置。可选的,CORESET的数目小于或等于5。
5)、终端设备通过UE能力上报能否支持多个CORESET组。
可选地,UE能力上报分频段独立上报,例如,有些频段或者频段组合支持,有些频段或者频段组合不支持。
第六、第一CORESET组中的每个CORESET都和同一个组索引相关联,从而通过组索引来区分CORESET分属于不同的CORESET组,信令相对简单。
可选地,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是该CORESET组的标识,从而引入CORESET组的标识,信令进一步简化。
可选地,CORESET组的标识由RRC信令或MAC CE信令配置。
第七、不同的CORESET组可以与不同的HARQ-ACK码本(codebook)相对应,使得不同CORESET组的调度数据对应的HARQ-ACK可以独立传输,有效支持非理想backhaul场景。
可选地,组索引和HARQ-ACK codebook相对应,即不同的组索引对应不同的HARQ-ACK codebook,其中,通过组索引识别各独立的HARQ-ACK codebook。
第八、终端设备检测调度第二PDSCH的第二DCI,第二DCI在第二CORESET组中的某个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从而能够支持同时多个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提高数据速率。
可选地,第二DCI和第一DCI调度各自对应的PDSCH。
可选的,第一DCI和第二DCI在时间上有重叠。
在本实例中,基于第一CC和第二CC是否为同一CC,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状态的方式不同: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同一个CC(或第一DCI中载波指示(Carrier indicator)域为0比特),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区分不同的TRP,增加灵活性,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第一组索引为承载第一DCI的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第二激活BWP上的组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或者MAC CE信令与对应的激活TCI state关联。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同一个CC(或第一DCI中Carrier indicator域为0比特),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来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可选地,第二CORESET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对应第二组索引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所述第二组索引是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两个不同的CC(或第一DCI中载波指示域为3比特):
第一、传输第一DCI的第一CORESET中配置信令指示对应的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从而限制网络配置情况,减少可能情况的数目,降低UE和网络实现复杂度。
可选地,第一CORESET中的用于指示DCI中是否包含指示PDSCH波束信息的域的参数tci-PresentInDCI设置为:enabled,以指示DCI中包含指示PDSCH波束信息的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第一DCI属于DCI format 1_1。此时,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 format 1_1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DCI format 1_0不适用于这种多PDCCH场景。
可选地,第一DCI中的TCI指示域(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指示第一TCI状态指示信息。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time offset between thereception of the DL DCI and the corresponding PDSCH)大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一门限,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一门限,从而限制网络配置情况,减少可能情况的数目,降低UE和网络实现复杂度。
第三、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PDSCH对应的激活的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不区分不同的TRP,简化网络和终端的实现。
第四、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可选地,第一TCI状态为RRC信令或者MAC CE信令配置,从而能够由网络来灵活控制采用,提高系统灵活性。
第五、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区分不同的TRP,增加灵活性,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第一组索引为承载第一DCI的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第二激活BWP上的组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或者与MAC CE信令对应的激活TCI state关联
第六、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分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情况一、若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采用联合HARQ-ACK反馈(Joint HARQ-ACKfeedback):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PDSCH对应的激活的TCI state中标识最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不区分不同的TRP,简化网络和终端的实现;
可选地,第一DCI和第二DCI在时间上不能有交叠,从而限制网络调度,简化网络和终端的实现。
情况二、若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采用独立HARQ-ACK反馈(separate HARQ-ACKfeedback),
可选地,终端设备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可选地,第一组索引为承载第一DCI的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可选地,第二激活BWP上的组索引可以通过RRC配置,或者MAC CE信令与对应的激活TCI state关联。
可选地,只有第一DCI可以传输,也就是说,不存在第二DCI传输,退化为单TRP场景使用,从而简化网络和终端实现复杂度。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PDSCH对应的激活的TCI 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作为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不区分不同的TRP,简化网络和终端的实现。
在本实例中,第一门限是网络配置,或者协议规定,或者UE能力上报。
在第一门限时UE能力上报的情况下,
可选地,第一门限通过参数timeDurationForQCL来上报,从而便于支持不同能力的终端;
可选地,,针对不同的频带或者频带组合独立上报相关能力。
在本实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PDSCH检测情况,通过第一PDSCH对应的HARQ-ACKcodebook反馈HARQ相关信息。
实例二、单PDCCH场景
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CC的第一激活BWP上接收第一DCI,第一DCI在第一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第一DCI调度的第一PDSCH在第二载波CC的第二激活BWP上接收。其中,
第一、第二CC工作在高于6GHz的频段上,或者至少第二CC工作在毫米波频段。
第二、网络设备针对第二激活BWP配置了与DCI中TCI状态指示域codepoint对应的多个TCI状态组,使得一个codepoint可以对应多个TCI状态,从而能够可以支持多TRP场景,提高系统性能。其中,这里的DCI不一定指第一DCI,也可以是第一激活BWP上的其他DCI。
这里,每个TCI状态组含有1个或多个TCI状态,其中至少一个TCI state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TCI状态。一个codepoint对应一个TCI状态组。codepoint与TCI状态的对应关系通过MAC CE信令配置。
在本实例中,基于第一CC和第二CC是否为同一CC,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状态的方式不同: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同一个CC(或第一DCI中Carrier indicator域为0比特),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可选地,第二CORESET为终端设备在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CORESET中ID最小的CORESET。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同一个CC或第一DCI中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PDSCH时,根据第一TCI状态来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
可选地,所述第一TCI状态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DCI中对应域(支持TCI的域)codepoint最小或最大值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
当第一CC和第二CC是两个不同的CC(或者当第一DCI中Carrier indicator域为3比特):
第一、传输第一DCI的第一CORESET中配置信令指示对应的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从而限制网络配置情况,减少可能情况的数目,降低UE和网络实现复杂度。
可选地,第一CORESET中的用于指示DCI中是否包含指示PDSCH波束信息的域的参数tci-PresentInDCI设置为:enabled,以指示DCI中包含指示PDSCH波束信息的TCI状态指示域。
可选地,第一DCI属于DCI format 1_1。此时,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 format 1_1中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DCI format 1_0不适用于这种场景。
可选地,第一DCI中的TCI指示域(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指示第一TCI状态指示信息。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time offset between thereception of the DL DCI and the corresponding PDSCH)大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一门限,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希望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者小于等于第一门限,从而限制网络配置情况,减少可能情况的数目,降低UE和网络实现复杂度。
第三、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PDSCH对应的激活TCIstate中标识最小的TCI state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不区分不同的TRP,简化网络和终端的实现。
第四、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可以有网络来灵活控制采用,提高系统灵活性。
可选地,第一TCI状态为RRC信令或者MAC CE信令配置。
第五、如果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PDSCH时,根据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第一TCI状态组来确定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TCI state,或者确定接收第一PDSCH时的QCL假设,从而针对第二CC区分不同的TRP,增加灵活性,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第一TCI状态组为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所在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TCI状态组。
可选地,第一TCI状态组为最小codepoint或者最大codepoint对应的TCI状态组。
本实例中,第一门限是网络配置,或者协议规定,或者UE能力上报。
在第一门限时UE能力上报的情况下:
可选地,第一门限通过参数timeDurationForQCL来上报,从而便于支持不同能力的终端;
可选地,针对不同的频带或者频带组合独立上报相关能力。
在本实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CI调度的第一PDSCH检测情况,通过对应的HARQ-ACK codebook反馈HARQ相关信息。
为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
接收单元801,配置为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ORESET属于第一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第一目标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索引包括:
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对应第二组索引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索引包括:
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CORESET中被配置有指示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DCI携带的TCI状态指示域指示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等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一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联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HARQ-ACK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CI和所述第一激活BWP上的第二DCI不存在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独立HARQ-ACK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CI状态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AC CE信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第一组索引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索引为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独立HARQ-ACK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网络设备配置、预先规定和UE能力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未被配置组索引,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所有的CORESET属于所述第一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的至少一个CORESET被配置对应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被配置在RRC配置参数中;或者
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为预先设定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包括至少一个CORESET。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中的CORESET对应相同的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组在内的至少两个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组索引的取值包括:0或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属于一个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为所述第一CORESET组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用户设备UE能力上报所述终端设备能否支持至少两个CORESET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激活BWP被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激活BWP中DCI的TCI状态指示域的代码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第二目标TCI状态,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0比特,且所述第一DCI未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激活BWP上的DCI中支持TCI的域中最小代码点或最大代码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CORESET中配置指示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DCI携带的TCI状态指示域指示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等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二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小于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中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的第一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CI状态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信令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位为不同的CC或者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第二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第一TCI状态组中的一个或多个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CI状态组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激活的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所在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TCI状态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TCI状态组为包括:
最小代码点或者最大代码点对应的TCI状态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网络设备配置、预先规定和UE能力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中至少一个TCI状态组包括至少两个TCI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代码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TCI状态组通过MAC CE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PDSCH的检测情况,通过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响应码本反馈HARQ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4。电子设备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可以理解,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9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应用程序9021。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021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中,或者由处理器901实现。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9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PU、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地,该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所述第一CORESET属于第一CORESET组;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目标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且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对应第二组索引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或者,
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不同的CC或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索引包括:
所述第一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不同的CC或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所述第一CORESET中被配置有指示所述第一DCI中包含TCI状态指示域的信息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DCI携带的TCI状态指示域指示的TCI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等于或者大于等于第一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门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网络设备配置、预先规定和UE能力上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CORESET中的至少一个CORESET被配置对应的组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被配置在RRC配置参数中;或者
未被配置组索引的CORESET对应的组索引为预先设定的组索引。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包括至少一个CORESE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中的CORESET对应相同的组索引。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组在内的至少两个CORESET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索引的取值包括:0或1。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ORESET组对应的组索引为所述第一CORESET组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用户设备UE能力上报所述终端设备能否支持至少两个CORESET组。
16.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在第一成员载波CC的第一激活带宽部分BWP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第一DCI在所述第一激活BWP对应的第一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指示的资源上传输,所述第一DCI调度的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承载在第二CC的第二激活BWP上;所述第一CORESET属于第一CORESET组;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目标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DSCH;
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同一个CC,且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第二CORESET对应的TCI状态;
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激活BWP上最近检测的下行时隙上的对应第二组索引的CORESET中标识最小的CORESET;
或者,
当所述第一CC和所述第二CC为不同的CC或当所述第一DCI的载波指示域为非零比特,且所述第一DCI不携带TCI状态指示域或者所述第一DCI的调度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第一目标TCI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激活BWP上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激活TCI状态中标识最小的TCI状态。
1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8.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571450.0A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80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1450.0A CN114980338B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80098016.1A CN114041298A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0571450.0A CN114980338B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116795 WO2021088012A1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016.1A Division CN114041298A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338A true CN114980338A (zh) 2022-08-30
CN114980338B CN114980338B (zh) 2023-10-24

Family

ID=7584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1450.0A Active CN114980338B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980098016.1A Pending CN114041298A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016.1A Pending CN114041298A (zh) 2019-11-08 2019-11-08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64537A1 (zh)
EP (2) EP4300870A3 (zh)
CN (2) CN114980338B (zh)
WO (1) WO2021088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03319A (ko) * 2020-02-13 2021-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본 빔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627597B2 (en) * 2020-03-16 2023-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figured grants using mult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essaging based framework
CN117897996A (zh) * 2021-12-02 2024-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传输方法、设备、芯片、介质、产品及程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39093A1 (en) * 2018-03-19 2019-08-01 Intel Corporation Beam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P3565172A1 (en) * 2018-05-04 2019-11-0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content processing considering active downlink (dl) bandwidth part (bwp) chan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467B (zh) * 2017-06-16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90253904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Mediatek Inc. Downlink channel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39093A1 (en) * 2018-03-19 2019-08-01 Intel Corporation Beam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P3565172A1 (en) * 2018-05-04 2019-11-0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content processing considering active downlink (dl) bandwidth part (bwp) chan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R1-1911593,Feature lead summary#5 of Enhancements on Multi-beam Operation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8BIS, pages 7 - 8 *
MEDIATEK INC.: "R1-1811893,Summary of Bandwidth Part Remaining Issu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BIS, pages 4 - 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4649A4 (en) 2022-11-16
CN114980338B (zh) 2023-10-24
WO2021088012A1 (zh) 2021-05-14
EP4300870A3 (en) 2024-01-24
EP4044649A1 (en) 2022-08-17
US20220264537A1 (en) 2022-08-18
EP4044649B1 (en) 2023-12-27
EP4300870A2 (en) 2024-01-03
CN114041298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3927B2 (en) Decoupled mode for a common uplink burst transmiss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structure
EP2949166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408220B2 (e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EP3972175A1 (en) Method use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terminal device
JP2022517904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2136357A (zh) 带宽部分指示的配置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US2022026453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037447A1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US11387875B2 (en) Beam selection for enhanced page performance
US20220070891A1 (en) Transmitter direct current subcarrier location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1007350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위상 트래킹 참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JP2022553586A (ja) 測定管理方法及び装置、通信デバイス
US9198180B2 (en) Opportunistic receive diversity for multi-subscriber scenario
CN113365356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22011617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1168789A1 (en) Bandwidth part (bwp) partition and sub-bwp hopping
CN114342510A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8104A (zh) 一种指示天线端口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US12003434B2 (en) PRB bundling extension
US20220201658A1 (e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WO2023201626A1 (en) Methods for uplink resource mapping
WO2024065839A1 (en)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resource mapp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