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065B -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0065B
CN114980065B CN202210387920.8A CN202210387920A CN114980065B CN 114980065 B CN114980065 B CN 114980065B CN 202210387920 A CN202210387920 A CN 202210387920A CN 114980065 B CN114980065 B CN 114980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im card
target
call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79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0065A (zh
Inventor
谢丁速
裴红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79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80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80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0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0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领域,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的第一目标信令,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的第二目标信令;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Description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双卡双待(Dual Sim Dual Standby,DSDS)终端用户越来越多,但是在双卡间隔通话时经常发生呼叫失败的问题。终端呼叫失败会影响用户的日常业务,针对终端呼叫失败问题,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建立多个呼叫通道,当第一呼叫账号失败时转向本地通讯录中关联的第二呼叫账号。
然而,建立多呼叫通道的方法虽然在某些场景中可以提高呼叫成功率,因此,如何在双卡用户密集通话过程中,有效提高独立组网(Standalone,SA)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提高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目标信令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移动性注册更新(MobilityRegistration Update,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装置,该语音呼叫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目标信令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请求网络注册,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SIM卡进行密集语音呼叫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时间差,通过第一SIM卡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令交互,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即本方案中当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较小时,第一SIM卡无法在这个时间段(即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完成网络注册,因此第一SIM卡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发起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以实现第一SIM卡的网络注册,从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SIM卡进行语音呼叫,有效提高了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之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之四;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通常,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组网部署方式主要分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与SA。在NSA模式下,5G依赖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网络,无法单独工作或共建共享,因此SA独立组网才是5G时代网络演进的目标方案,而作为移动终端第一优先级的语音通话业务,在SA组网模式的部署下,其语音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方案可以简述为:(1)终端发起主叫或者被叫通话;(2)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在5G频段下运行的语音服务(Voice over NR,VoNR),若支持则终端发起VoNR通话,若网络信号不好可切换或重选到支持在4G频段下运行的语音服务(Voice over LTE,VoLTE)通话方案;(3)若终端不支持VoNR,则终端将发起演进分组系统回退(EvolvedPacket System Fallback,EPSFB)通话方案。
目前,由于双卡双待终端用户越来越多(例如快递员用户或外卖员用户等),因此,为了避免在双卡间隔通话时经常发生呼叫失败的问题,主要采取的主要方法还包括提高终端注册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网络的成功率,或优化语音回落机制以解决弱信号覆盖区域的呼叫失败。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成功注册IMS是SA组网下语音通话的必备条件,但是IMS的注册时效一般较长,且协议规定在IMS有效期超时前的10分钟就会开启重注册过程,由于在双卡用户密集发起通话时,通话间隔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在VoNR和EPSFB语音方案下,易发生核心网注册失败或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TAU)被拒最终导致呼叫失败,而在VoLTE语音方案下,也易发生核心网附着失败最终导致呼叫失败。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的电子设备的语音呼叫方法,该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应用于用户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密集语音通话的场景中。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间差小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由于电子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以发起移动性注册过程MRU或网络附着过程,从而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最新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lobaly Unique Temporary ID,GUTI),因此,避免了网络侧设备以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不明拒绝用户的一些通话准备行为(例如EPSFB时网络侧设备拒绝负责承载映射的TAU过程),如此,有效提高了在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方式中,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一SIM挂断通话的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间隔低于预设门限时,电子设备将第一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映射为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并携带该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MRU,并在网络侧设备识别出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有误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请求信息,然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有效及时地获取最新的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并完成EPSFB呼叫。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方式中,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一SIM挂断通话的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间隔低于预设门限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携带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MRU,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有效及时地获取最新的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并完成EPSFB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再一种方式中,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一SIM挂断通话的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间隔低于预设门限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携带在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结束前使用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网络附着,并在网络侧设备识别出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有误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请求信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有效及时地获取最新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并完成VoLTE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方式中,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一SIM挂断通话的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间隔低于预设门限时,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携带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网络附着,并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有效及时地获取最新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并完成VoLTE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201至步骤203。
步骤201、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目标信令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返回第二网络之前,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网络下使用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映射为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并携带映射后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发起核心网注册请求,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注册(即接收到注册接收Registration Accept消息)前,电子设备通过第二SIM卡发起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导致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被迫挂起,或者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使用第一SIM卡在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之前使用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核心网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注册前,电子设备通过第二SIM卡发起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导致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被迫挂起,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即目标时间差,若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以发起MRU或网络附着。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可以为基于EPSFB的通话,或是基于VoLTE的通话。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的类型可以为主叫(MobileOriginate,MO)流程或被叫(Mobile Terminate,MT)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开启通话(即电子设备确认开启通话)是指:电子设备的UI界面上接收到点击拨号的触发输入,该触发输入对应的拨号行为触发到调制解调器(modem)芯片侧,modem发出Invite消息以表示通话开启,从而电子设备可以确认开启通话。结束通话是指:电子设备的UI界面上接收到点击挂断的触发输入,该触发输入对应的挂断行为触发到modem芯片侧,modem发出Bye消息以表示通话结束,从而电子设备可以确认通话结束。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电子设备预定义的/默认的(例如0-10秒),或者上述预设阈值可以为网络侧设备预配置的。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附着,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第一SIM卡请求MRU,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第二网络为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后接入的网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以是不同的网络。例如,第一网络为4G网络,第二网络为5G网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还可以是其他的网络(例如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6G)),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可以为第一网络下发至电子设备的网络标识(例如GUTI)。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可以为电子设备在4G网络时所使用的网络标识(GUTI);或者,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可以为电子设备将在4G网络时使用的网络标识映射为在5G网络下使用的网络标识(例如5G-GUTI)。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GUTI的格式可以为:
<GUTI>=<MCC><MNC><MME Group ID><MME Code><M-TMSI>,上述5G-GUTI的格式可以为:
<MCC><MNC><AMF Region ID><AMF Set ID><AMF Pointer>。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可以为用户隐藏标识符(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上述步骤201中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201a实现。
步骤201a、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网元为核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CoreAccess and Mobility Manangement Function,AMF)网元;或者上述目标网元可以为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元。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1中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201b至步骤201d实现。
步骤201b、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网络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MRU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以向目标网元请求网络附着或MRU。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经由接入网设备向MME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以向MME网元请求网络附着,其中,该目标消息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或者,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经由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以向AMF网元请求MRU,其中,该目标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
步骤201c、电子设备接收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消息之后,若目标网元识别出目标消息有误,则电子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IdentityRequest,以请求验证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经由接入网设备向MME网元发送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之后,若MME网元识别出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有误(即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未通过),则MME网元暂时拒绝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附着请求消息,并向电子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消息,从而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可以接收MME网元经由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或者,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经由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之后,若AMF网元识别出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有误(即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未通过),则AMF网元暂时拒绝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MRU请求,并向电子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消息,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MME网元经由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
步骤201d、电子设备向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接收到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生成身份验证响应消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该身份响应消息,然后目标网元可以对该身份验证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认证,从而目标网元可以完成对电子设备的身份验证,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完成网络附着或MRU。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向MME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其中,该身份响应消息中包括IMSI;或者,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向AMF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其中,该身份响应消息中包括SUCI。
步骤202、电子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上述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之后,在网络侧设备通过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令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以指示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完成了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还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上述步骤2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202a实现。
步骤202a、在网络侧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向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之后,目标网元可以对该身份响应消息进行鉴权认证,以验证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信息,并在网络侧设备通过对电子设备的身份验证响应消息进行鉴权认证之后,向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令,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了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MME网元发送身份响应消息之后,MME网元可以携带身份响应消息中的IMSI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Register,HSS)网元进行鉴权认证,并在HSS网元完成对IMSI的鉴权认证之后,由MME网元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请求接收消息Registration Accept,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消息之后,向MME网元发送请求完成消息ACK,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网络附着,并接收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网络发送的新的网络标识;或者,在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AFM网元发送身份响应消息之后,AFM网元可以携带身份响应消息中的SUCI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进行鉴权认证,并在UDM网元完成对SUCI的鉴权认证之后,由AMF网元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请求接收消息,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在接收到该请求接收消息之后,向AMF网元发送请求完成消息,以使得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MRU,并接收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二网络发送的新的网络标识。
步骤203、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目标网络可以为4G网络、5G网络或其他网络(例如6G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SIM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并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之后,可以获取到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新的网络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新的网络标识,基于需求接入的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基于目标网络发起通话。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在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之后,可以有效且及时的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新的网络标识,并根据新的网络标识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因此,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在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请求网络注册,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SIM卡进行密集语音呼叫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时间差,通过第一SIM卡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令交互,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即本方案中当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较小时,第一SIM卡无法在这个时间段(即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完成网络注册,因此第一SIM卡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发起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以实现第一SIM卡的网络注册,从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SIM卡进行语音呼叫,有效提高了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下面通过具体的四种实现方式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说明。
可选地,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EPSFB,并可以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1至步骤17。
步骤11、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并结束EPSFB通话。
步骤12、在第一SIM卡返回第二网络前,电子设备将第一网络下使用的第一标识映射为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第二标识,并通过第一SIM卡携带第二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核心网注册请求消息Registration Request。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标识为4G网络下使用的GUTI,第二标识为5G网络下使用的5G-GUTI(即初始5G-GUTI)。
步骤13、DSDS下,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SIM卡完成注册前,电子设备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被迫挂起。
步骤14、电子设备计算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T。
步骤15、电子设备判断T是否小于预设门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若T小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15a,若T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15b。
步骤15a、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携带第二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MRU。
步骤15b、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继续发起相关业务请求。
步骤16、在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由于被迫挂起而丢失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三标识、且网络侧设备拒绝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注册核心网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身份请求消息Identity Request。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标识为网络侧设备新下发的5G网络下使用的5G-GUTI。
步骤17、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完成MRU过程,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四标识,并建立相关承载并回落至第一网络发起通话。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四标识为网络侧设备新下发的5G网络下使用的5G-GUTI。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15至步骤17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a1至步骤a9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的交互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a1、在T小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携带第二标识经由接入网向AMF网元发起MRU。
步骤a2、AMF网元接收第二标识。
步骤a3、AMF网元在识别出第二标识有误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第一身份请求消息。
步骤a4、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AMF网元发送的第一身份请求消息,根据第一身份请求消息生成第一身份响应消息Identity Response,并向AMF网元发送第一身份响应消息。
步骤a5、AMF网元接收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发送的第一身份响应消息,获取该第一身份响应消息中的SUCI,并携带SUCI向UMD网元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a6、UDM网元接收AMF网元发送的SUCI,并通过SUCI解码SUPI,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的认证。
步骤a7、AMF网元在UDM网元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第一请求接收消息Registration Accept。
步骤a8、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AMF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接收消息,根据该第一请求接收消息生成第一请求完成消息,向AMF网元发送第一请求完成消息.
步骤a9、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IMS发起呼叫Invite Requst。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结束EPSFB通话之后,判断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及时携带初始5G-GUTI发起MRU过程,完成网络对用户的认证,从而建立相关承载并回落4G正常发起通话,避免了网络侧设备以电子设备的用户身份不明拒绝用户的一些通话准备行为,从而增强了用户黏性,也提高电子设备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可选地,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EPSFB,并可以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21至步骤26。
步骤21、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并结束EPSFB通话。
步骤22、在第一SIM卡返回第二网络前,电子设备将第一网络下使用的第一标识映射为第二网络下使用的第二标识,并通过第一SIM卡携带第二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核心网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23、DSDS下,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SIM卡完成注册前,电子设备通过第二SIM卡开启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第一SIM卡被迫挂起。
步骤24、电子设备计算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T。
步骤25、电子设备判断T是否小于预设门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若T小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25a,若T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25b。
步骤25a、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携带SUCI向网络侧设备发起MRU。
步骤25b、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继续发起相关业务请求。
步骤26、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四标识,并建立相关承载并回落至第一网络发起通话。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25至步骤26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b1至步骤b6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的交互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b1、在T小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携带SUCI经由接入网向AMF网元发起MRU。
步骤b2、AMF网元接收SUCI,并携带SUCI向UMD网元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b3、UDM网元接收AMF网元发送的SUCI,并通过SUCI解码SUPI,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的认证。
步骤b4、AMF网元在UDM网元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第一请求接收消息。
步骤b5、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AMF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接收消息,根据该第一请求接收消息生成第一请求完成消息,向AMF网元发送第一请求完成消息。
步骤b6、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IMS发起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步骤21至步骤26,步骤b1至步骤b6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结束EPSFB通话之后,判断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和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及时携带SUCI发起MRU过程,以完成网络侧设备对电子设备用户的认证,从而建立相关承载并回落4G正常发起通话。因此,可以有效节省移动终端与网络的信令交互,并且由于设计复杂度更低,如此,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VoLTE,并可以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31至步骤37。
步骤31、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并结束VoLTE通话。
步骤32、电子设备通过携带第一SIM卡在VoLTE通话结束时刻前第一网络下发的第五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核心网附着请求。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标识为4G网络下使用的GUTI(即初始GUTI)。
步骤33、DSDS下,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SIM卡完成附着前,电子设备通过第二SIM卡开启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第一SIM卡被迫挂起。
步骤34、电子设备计算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T。
步骤35、电子设备判断T是否小于预设门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若T小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25a,若T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25b。
步骤35a、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携带第五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附着请求。
步骤35b、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继续发起相关业务请求。
步骤36、在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由于被迫挂起而丢失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六标识、且网络侧设备拒绝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进行网络附着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身份请求消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六标识为网络侧设备新下发的4G网络下使用的GUTI。
步骤37、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附着过程,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七标识,并建立相关承载发起通话。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七标识为网络侧设备新下发的4G网络下使用的GUTI。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35至步骤37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c1至步骤c9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的交互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c1、在T小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携带第五标识经由接入网向MME网元发起附着请求。
步骤c2、MME网元接收第五标识。
步骤c3、MME网元在识别出第五标识有误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起第二身份请求消息。
步骤c4、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MME网元发送的第二身份请求消息,根据第二身份请求消息生成第二身份响应消息,并向MME网元发送第二身份响应消息。
步骤c5、MME网元接收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发送的第二身份响应消息,获取该第二身份响应消息中的IMSI,并携带IMSI向HSS网元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c6、HSS网元接收MME网元发送的IMSI,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的认证。
步骤c7、MME网元在HSS网元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第二请求接收消息。
步骤c8、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MME网元发送的第二请求接收消息,根据该第二请求接收消息生成第二请求完成消息,向MME网元发送第一请求完成消息。
步骤c9、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IMS发起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结束VoLTE通话之后,判断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及时携带初始GUTI发起附着过程,完成网络对用户的认证,从而建立相关承载并正常发起通话。
可选地,在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基于VoLTE,并可以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41至步骤46。
步骤41、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并结束VoLTE通话。
步骤42、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携带在VoLTE通话结束时刻前由第一网络下发的第五标识向网络侧设备发起核心网附着请求。
步骤43、DSDS下,电子设备在通过第一SIM卡完成网络附着前,电子设备通过第二SIM卡开启通话并占用全部射频资源,第一SIM卡被迫挂起。
步骤44、电子设备计算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T。
步骤45、电子设备判断T是否小于预设门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若T小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45a,若T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45b。
步骤45a、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发起网络附着。
步骤45b、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即获取射频资源)后,继续发起相关业务请求。
步骤46、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完成网络附着过程,获取网络侧设备下发的第七标识,并建立相关承载发起通话。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实体交互图,如图9所示,上述步骤45至步骤46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d1至步骤d6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的交互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d1、在T小于预设门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携带IMSI经由接入网向MME网元发起附着请求。
步骤d2、MME网元接收IMSI,并携带IMSI向HSS网元进行鉴权认证。
步骤d3、HSS网元接收MME网元发送的IMSI,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的认证。
步骤d4、MME网元在HSS网元完成对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向电子设备的第一SIM卡发送第二请求接收消息。
步骤d5、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接收MME网元发送的第二请求接收消息,根据该第二请求接收消息生成第二请求完成消息,向MME网元发送第一请求完成消息。
步骤d6、电子设备通过第一SIM卡向IMS发起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步骤51至步骤56,步骤t至步骤w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上述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具有至少两个SIM卡的电子设备在密集VoLTE通话过程中易发生核心网附着失败的情况,由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结束VoLTE通话之后,判断第一SIM卡结束通话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时刻的时间差,及时携带IMSI向网络侧设备发起网络附着过程,完成网络侧设备对电子设备的认证,从而建立相关承载并正常发起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语音呼叫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语音呼叫装置执行语音呼叫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装置。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语音呼叫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语音呼叫装置6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1、接收模块62和处理模块63。
其中,发送模块61,用于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目标信令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处理模块63,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呼叫装置,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SIM卡进行密集语音呼叫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时间差,通过第一SIM卡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令交互,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即本方案中当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较小时,第一SIM卡无法在这个时间段(即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完成网络注册,因此第一SIM卡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发起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以实现第一SIM卡的网络注册,从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SIM卡进行语音呼叫,有效提高了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附着,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或者,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移动性注册更新MRU,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第二网络为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后接入的网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为以下任一项:用户隐藏标识符SUC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还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接收模块62,具体用于在网络侧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模块6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发送模块6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目标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网络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MRU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接收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呼叫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语音呼叫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呼叫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9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语音呼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2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以及处理器1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2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射频单元101,用于在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目标时间差为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目标信令用于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并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处理器110,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在电子设备通过至少两个SIM卡进行密集语音呼叫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的时间差,通过第一SIM卡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令交互,以使得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该第二目标信令为网络侧设备基于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从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该目标网络为第一SIM卡完成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即本方案中当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较小时,第一SIM卡无法在这个时间段(即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完成网络注册,因此第一SIM卡可以在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发起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以实现第一SIM卡的网络注册,从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SIM卡进行语音呼叫,有效提高了SA组网模式下的语音呼叫成功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还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射频单元101,具体用于在网络侧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射频单元10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注册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目标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网络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MRU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接收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向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语音呼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语音呼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语音呼叫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应用于具有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所述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所述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所述目标时间差为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所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IM卡完成移动性注册更新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
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并发起通话,所述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一SIM卡完成所述MRU过程或所述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网络附着,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
或者,
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MRU,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第二网络为所述第一SIM卡结束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通话后接入的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为以下任一项:用户隐藏标识符SUC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还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包括: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目标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所述目标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所述网络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MRU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
接收所述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所述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
向所述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所述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7.一种语音呼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呼叫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SIM卡中的第一SIM卡结束基于第一网络的通话、且所述至少两个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情况下,若目标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在所述第二SIM卡结束通话后,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令,所述目标时间差为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的时刻与所述第二SIM卡开启通话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网络注册;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令,所述第二目标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IM卡完成移动性注册更新MRU过程或网络附着过程,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生成的信令;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基于目标网络建立业务承载,所述目标网络为所述第一SIM卡完成所述MRU过程或所述网络附着过程后接入的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网络附着,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
或者,
所述第一目标信令具体用于所述第一SIM卡请求MRU,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和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第二网络为所述第一SIM卡结束基于所述第一网络的通话后接入的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为以下任一项:用户隐藏标识符SUC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还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目标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令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向目标网元发送目标请求消息,所述目标请求消息为网络附着请求消息或MRU请求消息,所述网络附着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标识,所述MRU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标识;接收所述目标网元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消息,所述身份验证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验证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向所述目标网元发送身份验证响应消息,所述身份验证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呼叫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呼叫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87920.8A 2022-04-13 2022-04-13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80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7920.8A CN114980065B (zh) 2022-04-13 2022-04-13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7920.8A CN114980065B (zh) 2022-04-13 2022-04-13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065A CN114980065A (zh) 2022-08-30
CN114980065B true CN11498006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297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7920.8A Active CN114980065B (zh) 2022-04-13 2022-04-13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80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3064A (zh) * 2022-09-22 2024-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ue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96955B (zh) * 2023-09-26 2023-12-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9769A1 (en) * 2009-01-22 2011-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a mobile terminal
WO2016022228A1 (en) * 2014-08-06 2016-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ll forwarding en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im device
WO2017054572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单通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604259A (zh) * 2016-12-27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主卡设置方法
CN108092685A (zh) * 2017-12-28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双卡槽终端的双卡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3779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9769A1 (en) * 2009-01-22 2011-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a mobile terminal
WO2016022228A1 (en) * 2014-08-06 2016-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ll forwarding en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im device
WO2017054572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单通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604259A (zh) * 2016-12-27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主卡设置方法
CN108092685A (zh) * 2017-12-28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双卡槽终端的双卡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3779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SFB电路域回落――4G 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解析;于志远;王劲松;;信息通信(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0065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80065B (zh)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038931B2 (en) Method for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multimedia subsystem registration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242591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9327423B (zh) 一种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9037604A1 (zh)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2788639B (zh) 网络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65234B (zh) 呼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88821A (zh) 语音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9392032B2 (en) Session transfe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5134901A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379857A1 (en) Network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CN107040949B (zh) 驻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26089A (zh) 通话能力监测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43870A (zh) 一种5g独立组网终端注册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30292365A1 (e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286301A (zh) 语音业务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0840128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讯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067849B (zh) 一种停用、复用gprs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8207019B (zh) 注册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20051B (zh) VoLTE业务注销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529375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696407A (zh) 小区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7715235A (zh) 一种通信建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3852652A (zh) 网络信息同步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374672A (zh) 一种发起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