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8218B -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8218B
CN114978218B CN202210539107.8A CN202210539107A CN114978218B CN 114978218 B CN114978218 B CN 114978218B CN 202210539107 A CN202210539107 A CN 202210539107A CN 114978218 B CN114978218 B CN 1149782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ar value
directivity
terminal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91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8218A (zh
Inventor
曹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91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8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8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8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小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

Description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用户使用终端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移动终端的天线通常以较高功率传输电磁波。用户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可以用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比率)值衡量,SAR值越高,用户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越大。若用户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过大,则会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用户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在终端工作过程中实时监控SAR值,并调整SAR值大小。
现有技术中,由于信号的传导功率与SAR值成正比,因此,当需要调整SAR值大小时,通过调整信号的传导功率实现。然而,信号在终端中传输的过程中需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再经由天线发射至自由空间。由于功率放大器传输不同传导功率的信号需要进行不同状态的切换,因此,现有技术中,不断调整信号的传导功率,使得功率放大器的状态不断切换,会存在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
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调整模块,用于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收发信机、天线以及方向性调整组件;
该收发信机,用于检测该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并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该方向性调整组件发送调整指令;
该方向性调整组件,用于根据该调整指令对该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并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由于天线的方向图即表示了天线的方向性,因此,在根据目标SAR值确定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之后,天线的方向图也发生改变。进一步的,天线的方向图可以用增益衡量,并且,天线的增益与天线的天线效率成正比,且,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效率与天线的辐射功率成正比,天线的辐射功率与天线的SAR值成正比。因此,天线的方向图发生改变,对应的,天线的增益改变,天线效率改变,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的辐射功率以及SAR值也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SAR值确定是否需要对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以使得天线的SAR值可以满足法规规定。其无需调整终端中信号的传导功率,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性,即可使得天线的SAR值随之改变,实现对天线SAR值的调整。进而,由于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相应的,终端中信号传输线路上的功率放大器的状态也无需频繁切换和改变,在实现调整天线SAR值的基础上也有效避免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情况的发生,充分保障终端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调整天线方向性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种调整天线方向性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SAR值调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SAR值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种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比率)值,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定义为单位质量的生物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值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或者四肢的数据。其中,SAR值越低,辐射被生物体吸收的量越少。目前国际的两个SAR值的规范标准分别是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1.6W/Kg与欧盟的2.0W/Kg。SAR值的测试是通过测试设备测试经由终端的天线所产生的无线电磁波能量,以量度究竟生物体(人体的脑部或者身体)吸收了多少电磁波辐射。SAR值与终端中天线的发射功率、天线的效率以及天线的方向图等参数强相关,与信号的传导功率成正比关系,信号的传导功率越高,天线发射该信号时天线的SAR值也越高。
根据SAR值的法规规定,在设备传输过程中,头部或身体内累积的射频能量不得超过一定值。通过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窗口内对发射功率进行积分来计算射频能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SAR监管机构对SAR标准要求略有不同,以FCC为例,对于3GHz以下的信号,要求100秒的时间窗口内的平均SAR值不得超出1.6W/Kg的上限要求,但是实时的SAR值是可以超过1.6W/Kg的,只需要确保在法规要求的时间窗口内(例如FCC的100秒)的平均SAR值小于法规规定的上限要求即可。针对3GHz以上的信号,要求60秒的时间窗口内的平均SAR值不得超出1.6W/Kg的上限要求,同样,实时的SAR值是可以超过1.6W/Kg的,只需要确保在法规要求的时间窗口内(例如FCC的60秒)的平均SAR值小于法规规定的上限要求即可。
目前,业界解决SAR值超标的最常用手段是进行功率回退,也即降低信号的传导功率来降低天线的SAR值。具体的,现有技术中,降低信号的传导功率后,天线的SAR的热点在终端的表面分布上并没有区别,但是,一方面,若将信号的传导功率降的太低,会影响终端的通信质量;另一方面,以较低的传导功率发射信号,会导致终端中信号到达基站处的功率也相应降低,信号的信噪比也会降低,使得基站解调信号时的误码率增加,进而影响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甚至可能会导致通信掉话。
同时,信号在终端中传输的过程中需经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再经由天线发射至自由空间,功率放大器传输不同传导功率的信号需要进行不同状态的切换,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降低信号的传导功率以实现天线SAR值降低的方法,不断调整信号的传导功率,使得功率放大器的状态不断切换,会存在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
TA-SAR(Time Averag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通过时间平均算法动态调整发射功率以使天线的SAR值满足法规的规范,其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窗口内,保证平均SAR值不超标的一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回退传导功率的做法(终端最大功率是23dBm,SAR回退机制被激活或者触发时,终端中信号的传导功率以固定的回退值进行回退,如3dB,回退之后的传导功率维持在20dBm),TA-SAR的实现方式允许在某些时刻天线的SAR值高于法规规定的上限要求,在某些时刻天线的SAR值低于法规规定的上限要求,但是在预设的时间窗口内平均SAR值低于法规规定的上限要求,这样可以保证终端的通信指令并提高网络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现TA-SAR的方法,也即下文中的调整方法,其可以有效减小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保证法规规定的时间窗口内终端中天线的平均SAR值符合法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方法,其执行主体可以是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终端的部分或者全部。
下述方法实施例中,均以执行主体是终端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在此对终端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调整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
终端中设置有天线,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至自由空间并通过天线接收自由空间中的其他信号,实现通信功能。并且,为保证通信质量,终端中通常还设置有功率放大器,通过该功率放大器对需传输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再经由天线发射至自由空间。
将天线工作过程中当前时刻的SAR值记为实时SAR值,如上文所说,根据法规规定,该实时SAR值可以超过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但是天线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窗口内的平均SAR值需小于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天线不断工作的过程中,终端可以实时检测当前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并根据该实时SAR值以及固定的时间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历史SAR值计算该固定的时间窗口内天线实时的平均SAR值,该实时的平均SAR值即为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需要对天线当前时刻的实时SAR值进行调整,以避免超出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
步骤102,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其中,终端中天线的SAR值与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天线效率以及天线的方向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天线的SAR值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例如,用户握持终端的不同姿态也会使得天线的SAR值发生改变。
具体的,天线的方向图即用于表示天线的方向性,进一步的,天线的方向图可以用增益衡量,并且,天线的增益与天线的天线效率成正比,且,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效率与天线的辐射功率成正比,而天线的辐射功率又与天线的SAR值成正比。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从天线的方向性入手,实现对天线的实时SAR值的调整,并保证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内天线实时的平均SAR值满足法规要求。
在确定目标SAR值后,可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其中,一方面,通过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可判断目标SAR值是否逼近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在判断目标SAR值逼近上限SA值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天线当前的实时SAR值进行调整,以避免天线的目标SAR值超过上限SAR值。另一方面,通过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可判断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距是否较大,在判断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较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适当调整天线的实时SAR值增大,相应的,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大,终端的通信质量也得以提升。
步骤103,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基于上文中的内容,天线方向性改变,也即天线的方向图发生改变,天线的增益也随之改变。由于增益与天线效率成正比,在增益改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发生改变。而天线效率与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以及天线的辐射功率相关,在不改变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天线效率改变,天线的辐射功率改变,相应的,天线的SAR值也随着辐射功率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在无需改变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即可使得天线的SAR发生改变,保证目标SAR值符合法规规定。
另外,终端中通常还包括功率放大器,通过功率放大器将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再馈入天线,其中,功率放大器处理不同传导功率的信号需要切换不同的状态。但是,频繁进行状态切换,会严重减低功率放大器的寿命,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需要改变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天线SAR值的调整,相应的,功率放大器也无需进行频繁的状态切换。
上述调整方法中,通过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并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由于天线的方向图即表示了天线的方向性,因此,在根据目标SAR值确定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之后,天线的方向图也发生改变。进一步的,天线的方向图可以用增益衡量,并且,天线的增益与天线的天线效率成正比,且,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天线效率与天线的辐射功率成正比,天线的辐射功率与天线的SAR值成正比。因此,天线的方向图发生改变,对应的,天线的增益改变,天线效率改变,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的辐射功率以及SAR值也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目标SAR值确定是否需要对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以使得天线的SAR值可以满足法规规定。其无需调整终端中信号的传导功率,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性,即可使得天线的SAR值随之改变,实现对天线SAR值的调整。进而,由于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相应的,终端中信号传输线路上的功率放大器的状态也无需频繁切换和改变,在实现调整天线SAR值的基础上也有效避免降低功率放大器寿命甚至损坏功率放大器的情况的发生,充分保障终端正常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该第一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该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包括:在满足该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该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其中,上文提到,通过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可判断目标SAR值是否逼近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在判断目标SAR值逼近上限SA值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天线当前的实时SAR值进行调整,以避免天线的目标SAR值超过上限SAR值。具体的,在检测到终端中天线的目标SAR值后,计算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第一差值阈值,并在判断该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第一调整条件,则意味着目标SAR值逼近上限SA值,需要降低天线当前的实时SAR值,以使得平均SAR值降低。其中,上限SAR值即为法规规定的上限值,例如,FCC规定的1.6W/Kg。可选的,第一差值阈值可基于实际情况或者多次试验的结果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差值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在满足该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需要降低天线的实时SAR值,以使得包含当前时刻的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内的平均SAR值小于上限SAR值,符合法规规定。基于上文提到的天线的方向性与天线的SAR值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降低实时SAR值的目的,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由于天线不同的方向状态代表了天线的不同的方向性,天线不同的方向状态对应了天线不同的SAR值,并且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该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因此,当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一方向状态时,其对应的第一天线方向图的增益较大,天线效率较高,在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较高,则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大,天线的SAR值也较大;当天线的方向性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时,其对应的第二天线方向图的增益较小,天线效率较低,在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较低,则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小,天线的SAR值也较小。
因此,在不改变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即可实现对天线的实时SAR值的降低,相应的,包含当前时刻的固定时间窗口的平均SAR值也会降低,以保证天线在法规规定的固定时长的时间窗口内实时的平均SAR值总是符合规定,避免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工作于多个不同的方向状态,第一方向状态指天线当前时刻工作的方向状态,而第二方向状态指多个不同的方向状态中对应的SAR值小于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SAR值的其中一个方向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天线方向性进行调整,使得天线的实时SAR值降低,保证天线的SAR值符合法规规定,由于天线的方向性与天线的SAR值相关,因此,此种调整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从而降低天线当前时刻的实时SAR值,下文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的实现方式。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调整天线方向性的流程示意图。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包括:
步骤201,根据该目标SAR值与该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一SAR值,确定该第二SAR值。
其中,终端中预先存储第一映射表,该第一映射表包含有多组不同的预设差值、预设第一SAR值和预设第二SAR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各个预设差值可以为数值或者数值区间。第一SAR值为天线工作于第一方向状态时天线的SAR值,同时,在检测到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之后,确定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一映射表,根据所确定的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一SAR值,确定对应的预设差值和预设第一SAR值,并将与该预设差值和预设第一SAR值对应的预设第二SAR值作为第二SAR值,从而可以根据第二SAR值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二方向状态,并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状态调整至该第二方向状态。
步骤202,根据该第二SAR值,确定该第二方向状态。
其中,终端中天线的方向状态不同,天线的SAR值不同,基于此,终端中还存储有第二映射表,该第二映射表中存储有多组不同的SAR值和方向状态的对应关系。在通过步骤201确定第二SAR值后,从该第二映射表中确定与该第二SAR值相等的SAR值,并将该SAR值对应的方向状态作为第二方向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天线的方向性切换由第一方向状态切换至该第二方向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预先基于多次试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试验过程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根据该目标SAR值与该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一SAR值,确定该第二SAR值,并进一步确定第二方向状态,保证了确定第二方向状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二调整条件,该第二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该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包括:在满足该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该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其中,如上文所说,通过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可判断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距是否较大,在判断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较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适当调整天线的实时SAR值增大,相应的,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大,终端的通信质量也得以提升。
具体的,在检测到终端中天线的目标SAR值后,计算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并在判断该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满足第二调整条件,则意味着目标SAR值与上限SA值之间的差距较大,可以适当调整天线的实时SAR值增大,相应的,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大。可选的,第二差值阈值可基于实际情况或者多次试验的结果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差值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在满足该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天线的实时SAR值提升,由于差值与上限值之间具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升实时SAR值并不会使得天线的平均SAR值大于法规规定的上限SAR值,并且可以提升终端的通信质量。
基于上文提到的天线的方向性与天线的SAR值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通信质量,也即使得天线的辐射功率较高,则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由于天线不同的方向状态代表了天线的不同的方向性,天线不同的方向状态对应了天线不同的SAR值,并且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该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因此,当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三方向状态时,其对应的第三天线方向图的增益较小,天线效率较低,在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较低,则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小,天线的SAR值也较小;当天线的方向性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时,其对应的第四天线方向图的增益较大,天线效率较高,在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较高,则天线的辐射功率较大,天线的SAR值也较大。
因此,在不改变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即可增大天线的辐射功率,同时,由于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相应的,实时SAR值增大的同时天线的平均SAR值仍会满足法规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工作于多个不同的方向状态,第三方向状态指天线当前时刻工作的方向状态,而第四方向状态指多个不同的方向状态中对应的SAR值大于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SAR值的其中一个方向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天线方向性进行调整,使得天线的辐射功率增大,保证终端的通信质量。由于天线的方向性与天线的SAR值强相关,因此,此种调整方法具有可靠性。
上文中提到,在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下文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的实现方式。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调整天线方向性的流程示意图。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包括:
步骤301,根据该目标SAR值与该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三SAR值,确定该第四SAR值。
其中,终端中预先存储第三映射表,该第三映射表包含有多组不同的预设差值、预设第三SAR值和预设第四SAR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的,各个预设差值可以为数值或者数值区间。第三SAR值为天线工作于第三方向状态时天线的SAR值,同时,在检测到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之后,确定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第三映射表,根据所确定的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三SAR值,确定对应的预设差值和预设第三SAR值,并将与该预设差值和预设第三SAR值对应的预设第四SAR值作为第四SAR值,从而可以根据第四SAR值确定与其对应的第四方向状态,并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状态调整至该第四方向状态。
步骤302,根据该第四SAR值,确定该第四方向状态。
其中,终端中还存储有第四映射表,该第四映射表中存储有多组不同的SAR值和方向状态的对应关系。在通过步骤301确定第四SAR值后,从该第四映射表中确定与该第四SAR值相等的SAR值,并将该SAR值对应的方向状态作为第四方向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天线的方向性切换由第三方向状态切换至该第四方向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三映射表和第四映射表的预先基于多次试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试验过程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该第三映射表和第一映射表可以为同一个表,第四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可以为同一个表。
上文中提到了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或者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或者,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下面,本申请实施例将对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调整天线的方向性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中,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包括:对设置于该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该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该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其中,终端中的电磁波的信号能量由天线辐射进入空气。因此,电磁波的辐射方向由天线的特性决定。天线的方向性可以由天线方向图来描述。通常,终端中天线的天线方向图方向性很弱,即每个方向的辐射强度都差不多,而波束赋形(beamforming)是应用传感器阵列实现定向信号发送或接收的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可以使得天线波束方向图形状变为指定的波束形状。波束赋形技术能够在某个特定角度(目标用户)增强信号,在另一个特定角度(非目标用户,或者障碍物)减弱信号。波束赋形能够同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实现空间的选择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波束赋形技术,通过传感器阵列实现定向信号发送,从而可以改变天线的方向性,也即改变了天线的天线方向图,相应的,天线的增益发生改变,天线效率发生改变,在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改变后,天线的辐射功率改变,天线的SAR值随之改变,不同的天线SAR值在终端表面的SAR热点分布也不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中包含收发信机、天线以及传感器阵列,收发信机发出的信号经由传感器阵列处理后通过天线发射至自由空间。可选的,该传感器阵列可包括多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传感器。
具体的,传感器阵列的可以有不同的相位值,传感器阵列工作于不同的相位值时,经过传感器阵列处理的信号的辐射方向发生改变,天线发射经过传感器阵列处理后的信号时天线的方向状态不同,也即天线的方向性不同。因此,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对终端中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实现。
其中,在确定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也即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一方向状态对应传感器阵列的第一相位值,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二方向状态对应传感器阵列的第二相位值。因此,通过将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第一相位值调整为第二相位值,从而使得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相应的,天线的SAR值由第一SAR值变为第二SAR值,天线的SAR值减小。
在无需改变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情况下,降低了天线的实时SAR值,使得基于该实时SAR值确定的当前时刻在固定的时间窗口内天线的平均SAR值降低,避免超出法规规定的上限值,同时,功率放大器也无需改变状态,避免损耗功率放大器的寿命。并且,由于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因此对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也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不会有掉话风险。
在确定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也即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三方向状态对应传感器阵列的第三相位值,天线的方向性为第四方向状态对应传感器阵列的第四相位值。因此,通过将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第三相位值调整为第四相位值,从而使得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相应的,天线的SAR值由第三SAR值变为第四SAR值,天线的SAR值增大,相应的,天线的辐射功率是较大的。
由此,实现灵活调整天线方向性以提升终端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且可以保证目标SAR值不超过上限SAR值,符合法规。
可选的,终端中可存储有第五映射表,该第五映射表包含有多组不同的相位值与天线状态的对应关系。终端可在确定第二方向状态后,基于该第五映射表,确定与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相位值,并将其作为第二相位值,从而控制传感器阵列调整至该第二相位值。类似的,终端可在确定第四方向状态后,基于该第五映射表,确定与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相位值,并将其作为第四相位值,从而控制传感器阵列调整至该第四相位值。
可选的,可预先确定天线的SAR值最大时对应的传感器阵列的最大相位值,以及天线的SAR值最小时对应的传感器阵列的最小相位值。终端中可存储有该最大相位值以及最小相位值。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可控制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最大相位值调整为最小相位值,实现天线的实时SAR值的降低。在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可控制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最小相位值调整为最大相位值,相应的,天线的辐射功率增大,天线的SAR值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实现的相位值调整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的调整处理不做具体限定,可以实现因调整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而使得天线实时SAR值发生改变即可。可选的,终端可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对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相位值的方法,改变天线的方向图,将天线的不同SAR值错开,可以实现部分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高于法规限值,部分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低于法规限值的组合状态,最终法规规定的时间窗口内的平均SAR值低于法规的限值。
并且,在终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馈入天线的信号的传导功率的大小不需要实时调整,因此,有效降低大小功率频繁变化带来的风险,比如烧坏功率放大器的风险,只需根据业务的实际进行情况对传感器阵列进行相位值调整;实时进行平均SAR值的计算,当平均SAR值逼近上限SAR值时,强制调整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使天线SAR值发生改变,使得平均SAR值在法规要求的时间段内低于法规的限值。
第二种方式中,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包括:控制该终端中的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其中,该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该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该天线馈入信号,该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其中,为实现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的调整,终端中还可以设置有调节单元和多个信号传输线路,各信号传输线路均与天线连接,调节单元与收发信机连接,控制调节单元与不同的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天线的方向状态不同。可选的,各个信号传输线路可设置有不同参数值的电路元件,使得信号经过不同的信号传输线路后辐射方向不同,从而使得天线发射辐射方向不同的信号时天线方向图不同,相应的,用于衡量天线方向图的增益值也不同,天线效率也不同,在信号的传导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天线效率改变,天线的辐射功率改变,天线的SAR值也发生改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中包含收发信机、天线、调节单元以及多个信号传输线路,收发信机发出的信号经由与调节单元相连接的信号传输线路处理后通过天线发射。
其中,在确定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也即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单元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对应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一方向状态,调节单元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对应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二方向状态。因此,通过控制终端中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使得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
在确定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也即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调节单元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对应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三方向状态,调节单元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对应天线的方向性为第四方向状态。因此,通过控制终端中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使得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SAR值调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
步骤402,根据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其中,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以及第二调整条件。
第一调整条件包括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第二调整条件包括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
步骤403,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
其中,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具体的,根据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一SAR值,确定第二SAR值;并根据第二SAR值,确定第二方向状态。
步骤404,在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
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具体的,根据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三SAR值,确定第四SAR值;并根据第四SAR值,确定第四方向状态。
其中,一种可实现的方法中,对设置于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实现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的调整;其中,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法中,控制终端中的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以实现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其中,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天线馈入信号,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调整方法的调整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调整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调整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500包括:检测模块501、确定模块502和调整模块503,其中:
检测模块501,用于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
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调整模块503,用于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该第一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在满足该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该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与该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一SAR值,确定该第二SAR值;根据该第二SAR值,确定该第二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二调整条件,该第二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在满足该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该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与该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三SAR值,确定该第四SAR值;根据该第四SAR值,确定该第四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对设置于该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该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该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调整模块503,具体用于:控制该终端中的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其中,该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该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该天线馈入信号,该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上述调整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600包括收发信机601、天线602以及方向性调整组件603;
该收发信机601,用于检测该天线602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该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并在满足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发送调整指令;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用于根据该调整指令对该天线602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该第一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
该收发信机601,用于在满足该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发送第一调整指令;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用于根据该第一调整指令,将该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该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收发信机6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一SAR值,确定该第二SAR值,并根据该第二SAR值确定该第二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二调整条件,该第二调整条件包括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
该收发信机601,用于在满足该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发送第二调整指令;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用于根据该第二调整指令,将该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该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该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收发信机601,具体用于根据该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该第三SAR值,确定该第四SAR值,并根据该第四SAR值确定该第四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包括控制器604和传感器阵列605;该传感器阵列605设置于该收发信机601和该天线602之间,该控制器604与该传感器阵列605和该收发信机601连接;该控制器604,用于根据该调整指令对该传感器阵列605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该传感器阵列605的不同的相位值与该天线602的不同的方向状态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方向性调整组件603包括调节单元606、第一信号传输线路607和第二信号传输线路608;该第一信号传输线路607和该第二信号传输线路608均与该天线602连接;该调节单元606,用于根据该调整指令,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其中,该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该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该天线602馈入信号,该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终端600包含第一信号传输线路以及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示例,可选的,该终端600中可包括多个信号传输线路,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该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关于终端的具体限定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控制方法的限定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终端900包括收发信机901、功率放大器902、控制器903、传感器阵列904、天线905以及低噪声放大器906。终端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处理后发送至收发信机以进行解调处理。终端通过收发信机将需发送的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发送至与传感器阵列所连接的天线,经由天线发射。控制器与收发信机和传感器阵列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收发信机发送的调整指令,并根据该调整指令对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终端中天线SAR热点分布的示意图。其中,DUT代表终端的二维平面,天线1代表终端中天线在二维平面上的位置。图10、图11以及图12中,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均不同,且DUT中的虚线表示天线的SAR热点分布。由图10、图11以及图12可知,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不同的情况下,天线的SAR值不同,天线的SAR热点分布也不同。
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AR值的测试结果示意图。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不同的情况下,天线的SAR值不同,例如,天线的SAR值可以为图中所示的SAR1、SAR2或者SAR3。可见,终端通过改变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可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保证平均SAR值符合法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400包括收发信机1401、功率放大器1402、天线方性调节组件1403、天线1404以及低噪声放大器1405。其中,天线方向性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开关以及多个信号传输线路,各调节开关与不同的信号传输线路连接时天线的方向性不同。具体的,终端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器处理后发送至收发信机以进行解调处理。终端通过收发信机将需发送的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发送至与天线方向性调节组件所连接的天线,经由天线发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调整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在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一SAR值,确定第二SAR值;根据第二SAR值,确定第二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满足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三SAR值,确定第四SAR值;根据第四SAR值,确定第四方向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设置于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控制终端中的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其中,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天线馈入信号,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其中,所述目标SAR值为根据实时检测的当前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以及固定的时间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历史SAR值计算得到的所述固定的时间窗口内的天线实时的平均SAR值;
根据所述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在满足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包括:对设置于所述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所述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所述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所述第一调整条件包括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所述在满足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在满足所述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所述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SAR值与所述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SAR值,确定所述第二SAR值;
根据所述第二SAR值,确定所述第二方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二调整条件,所述第二调整条件包括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所述在满足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在满足所述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所述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SAR值与所述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三SAR值,确定所述第四SAR值;
根据所述第四SAR值,确定所述第四方向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设置于所述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所述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包括:
在满足所述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第一相位值调整为第二相位值;其中,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一方向状态时对应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第一相位值,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二方向状态时对应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第二相位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中的调节单元由与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所述天线馈入信号,所述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所述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8.一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中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其中,所述目标SAR值为根据实时检测的当前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以及固定的时间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历史SAR值计算得到的所述固定的时间窗口内的天线实时的平均SAR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
调整模块,用于在满足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终端中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对设置于所述终端中的收发信机和所述天线之间的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所述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收发信机、天线以及方向性调整组件;
所述收发信机,用于检测所述天线当前的目标SAR值,根据所述目标SAR值确定是否满足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并在满足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发送调整指令;其中,所述目标SAR值为根据实时检测的当前时刻天线的实时SAR值以及固定的时间窗口内检测到的多个历史SAR值计算得到的所述固定的时间窗口内的天线实时的平均SAR值;
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天线的方向性进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阵列;所述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收发信机和所述天线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阵列和所述收发信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进行调整处理;其中,所述传感器阵列的不同的相位值与所述天线的不同的方向状态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一调整条件,所述第一调整条件包括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
所述收发信机,用于在满足所述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发送第一调整指令;
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指令,将所述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一方向状态调整为第二方向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一SAR值大于所述第二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二SAR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信机,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SAR值,确定所述第二SAR值,并根据所述第二SAR值确定所述第二方向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方向性调整条件包括第二调整条件,所述第二调整条件包括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
所述收发信机,用于在满足所述第二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发送第二调整指令;
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整指令,将所述天线的方向性由第三方向状态调整为第四方向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方向状态对应的第三SAR值小于所述第四方向状态对应的第四SAR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信机,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SAR值与上限SAR值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三SAR值,确定所述第四SAR值,并根据所述第四SAR值确定所述第四方向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满足第一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相位值由第一相位值调整为第二相位值;其中,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一方向状态时对应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第一相位值,天线的方向性为第二方向状态时对应所述传感器阵列的第二相位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性调整组件包括调节单元、第一信号传输线路以及第二信号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与所述天线连接;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由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切换至与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的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路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路均用于向所述天线馈入信号,所述调节单元和不同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与所述天线的不同方向状态相对应。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39107.8A 2022-05-18 2022-05-18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ctive CN114978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107.8A CN114978218B (zh) 2022-05-18 2022-05-18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9107.8A CN114978218B (zh) 2022-05-18 2022-05-18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218A CN114978218A (zh) 2022-08-30
CN114978218B true CN114978218B (zh) 2023-11-10

Family

ID=8298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9107.8A Active CN114978218B (zh) 2022-05-18 2022-05-18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82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269A (zh) * 2005-02-03 2011-01-19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向波束天线的移动电话
CN102955150A (zh) * 2011-08-25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基于天线主瓣占优强度约束的sar方位模糊抑制方法
CN109472059A (zh) * 2018-10-17 2019-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测量应变的相控阵天线幅相补偿方法
CN112816944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无锡国芯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稳定方法
CN113783634A (zh) * 2021-08-25 2021-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电磁波比吸收率的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36404B1 (ko) * 2003-09-25 2005-12-12 주식회사 스카이텔레텍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에스에이알값에 따른 안테나의 각도를조절하는 방법과 에스에이알값을 사용자에게 표시하는 방법
US8442457B2 (en) * 2009-09-08 2013-05-14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ntrol
KR20130038515A (ko) * 2011-10-10 2013-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 및 휴대단말기의 안테나 방사성능 및 전자파흡수율 개선방법
US9973286B2 (en) * 2016-09-22 2018-05-15 Raythe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ncelling phase noise induced by antenna v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269A (zh) * 2005-02-03 2011-01-19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定向波束天线的移动电话
CN102955150A (zh) * 2011-08-25 2013-03-0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基于天线主瓣占优强度约束的sar方位模糊抑制方法
CN109472059A (zh) * 2018-10-17 2019-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测量应变的相控阵天线幅相补偿方法
CN112816944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无锡国芯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稳定方法
CN113783634A (zh) * 2021-08-25 2021-12-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电磁波比吸收率的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21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62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 forming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ntrol
CN111093267B (zh) 一种基于irs的ue位置确定方法、通信方法及系统
US11594807B2 (en) Methods of RF compliance for terminal
US20140269977A1 (e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CN107994956B (zh) 终端、射频前端装置及其电磁波吸收比值调整方法和系统
US2018025977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00044612A1 (en) Transmitter dynamic rf power control via vswr detection for wireless radios
US20130197850A1 (en) Methods for Testing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utomatic Self-Test Mode
CN104378460A (zh) 无线装置及其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
WO2020020251A1 (zh) 一种电磁辐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498402A (zh) 天线装置、通信产品及天线方向图的重构方法
CN114978225B (zh) 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978218B (zh) 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30361889A1 (en) Radio frequency handset calibration based on antenna gain
CN108289304B (zh) 信息处理方法、智能网关及存储介质
US10575196B2 (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CN114710827A (zh)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KR102250946B1 (ko) 위치기반 빔포밍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395989B (zh) 高动态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处理设备
CN114025415B (zh) 一种降低sar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156038A1 (zh) 波束检测和调整方法及装置、天线模块选择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01166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40048440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Liao et al. Field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a semi-automatic effective diversity gain measurement system for MIMO and diversity antennas
CN114025415A (zh) 一种降低sar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