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396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3961A
CN114973961A CN202210642028.XA CN202210642028A CN114973961A CN 114973961 A CN114973961 A CN 114973961A CN 202210642028 A CN202210642028 A CN 202210642028A CN 114973961 A CN114973961 A CN 114973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gion
pixels
emitting sub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2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增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20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39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3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3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所述原始显示区包括目标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设置的遮蔽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和所述遮蔽区内;以及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本发明通过将显示面板的原始显示区的部分区域划分为遮蔽区,并设置遮蔽层,将位于遮蔽区内的发光子像素遮蔽,以使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符合目标尺寸,从而解决由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尺寸差异而导致的面板不能共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因各品牌手机差异化设计需求,以及不同级别手机的差异需求,尤其是Panel AA size(面板显示区尺寸)及Border Size(边框尺寸)差异,导致面板无法共用,而重新开发不同尺寸的面板所需的开发费用和验证费用较高,且所需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由于面板显示区尺寸及边框尺寸的差异,导致面板无法共用,重新开发不同尺寸的面板需较高开发费用和验证费用,且花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所述原始显示区包括目标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设置的遮蔽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和所述遮蔽区内;以及
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层包括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第一黑色矩阵和第二黑色矩阵,所述第一黑色矩阵设有多个开口以暴露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黑色矩阵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层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油墨,所述油墨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
第一起始信号线和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所述原始显示区包括目标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设置的遮蔽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和所述遮蔽区内;以及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待显示图片。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2,控制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以显示黑色画面和/或位于所述遮蔽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
第一起始信号线和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步骤S1,包括: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以使对应的所述栅极线加载扫描信号,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所述步骤S1,包括:控制多条所述栅极线依次加载扫描信号,并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
控制多条所述栅极线依次加载扫描信号,并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一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及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根据与所述目标显示区相对应的分辨率调整初始图片的信息以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显示面板的原始显示区的部分区域划分为遮蔽区,并设置遮蔽层,将位于遮蔽区内的发光子像素遮蔽,以使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符合目标尺寸,从而解决由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尺寸差异而导致的面板不能共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原始显示区及边框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及遮蔽区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及边框区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显示面板显示区尺寸及边框尺寸的差异,以及不同需求对所述显示区尺寸及边框区尺寸的要求,导致显示面板之间常常不可共用,而重新开发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需较高开发费用和验证费用,且花费时间较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体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发光子像素,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发光子像素均具备正常发光功能。
如图1、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3,所述原始显示区3包括目标显示区2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2设置的遮蔽区1,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分布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和所述遮蔽区1内,其中,所述目标显示区2用于显示待显示图片,所述遮蔽区1不参与所述待显示图片的显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蔽层,所述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1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可以知道的是,被所述遮蔽层遮蔽的所述遮蔽区1可视为边框区4,即改变后的边框区4尺寸为原有边框区4的尺寸加遮蔽区1的尺寸,可参见图3。
本实施例通过将显示面板的原始显示区3的部分区域划分为遮蔽区1,并设置遮蔽层,将位于遮蔽区1内的发光子像素遮蔽,以使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2符合目标尺寸,从而解决由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尺寸及边框的尺寸差异而导致的面板不能共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层包括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第一黑色矩阵和第二黑色矩阵,所述遮蔽区1和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黑色矩阵,所述第一黑色矩阵设有多个开口以暴露位于所述遮蔽区1和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黑色矩阵位于所述遮蔽区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上。可以知道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和所述第二黑色矩阵一体成型,即采用同一道工艺形成,具体的,可通过与所述遮蔽区1和目标显示区2相匹配的掩膜板并采用相应工艺形成。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黑色矩阵遮蔽所述遮蔽区1内的发光子像素,使显示面板的目标显示区2符合目标尺寸,从而解决由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尺寸及变宽的尺寸差异而导致的面板不能共用的问题,且采用黑色矩阵来遮蔽发光子像素,能够起到更好的遮蔽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盖板作为所述遮蔽层,所述盖板包括油墨,所述油墨位于所述遮蔽区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的上方。采用盖板作为遮蔽层,相较于黑色矩阵,具有工艺上更简便的优点。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1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11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12。可以知道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每一所述数据线与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有第一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11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设有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而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能够使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可由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第一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开始驱动,而不必由第一区11内的第一行栅极驱动单元开始,从而使得第一区11内的对应像素行不打开,可减少显示面板的功耗,以及使得所述遮蔽区1从根本上不发光。
由上实施例可知,设置遮蔽层仅在硬件层面遮蔽所述遮蔽区1,若不调整相应的驱动,则待显示图片还将输出至所述遮蔽区1,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显示面板。
同上实施例所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3,所述原始显示区3包括目标显示区2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2设置的遮蔽区1,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和所述遮蔽区1内;以及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1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
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0,根据与所述目标显示区相对应的分辨率调整初始图片的信息以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信息。
步骤S1,控制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待显示图片。
步骤S2,控制位于所述遮蔽区1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黑色画面和/或位于所述遮蔽区1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而由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还可发现,不同结构的显示面板对应的所述步骤S2不同。现就不同情况下的步骤S2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1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11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12。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每一所述数据线与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第一起始信号线和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11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基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述结构,所述步骤S0,根据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相对应的分辨率调整初始图片的信息以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信息。
可以知道的是,在同一显示面板中,由于像素密度相同,使得显示区的分辨率与显示区的尺寸相关联,改变显示区的尺寸,其对应分辨率也将改变。对应于本申请,原始显示区3和目标显示区2具有不同的分辨率。故所述步骤S0中,需将初始图片的分辨率调整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相匹配的分辨率,以获得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1,包括:
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以使对应的所述栅极线加载扫描信号,可以知道的是,这里对应的所述栅极线即为目标显示区2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所对应的栅极线,使对应的所述栅极线加载扫描信号即使与所述栅极线对应的栅极驱动单元开始工作,即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从该栅极驱动单元开启级传。此时,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不加载控制信号。
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即将所述待显示图片转换为相应的数据信号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
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区11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便于说明,将所述第一区11划分为第一子区111和第二子区112,所述第一子区111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上方,所述第二子区112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下方。由于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不加载控制信号,故所述第一子区111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不开始级传,所述第一子区111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开启,故不发光。而所述第二子区112内的栅极驱动单元由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内的栅极驱动单元级联,正常工作中将会被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栅极驱动单元开启,为了达到更好的遮蔽效果,可使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与所述第二区12内栅极驱动单元相连的栅极驱动单元不向下传输开启信号,即使所述第二子区112内的栅极驱动单元不开启,进而使所述第二子区1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开启,对应于不同栅极驱动电路,开启信号不同,在此不做赘述。
由于所述第二区12内的发光子像素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发光子像素位于同一行,因此,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对应的栅极线加载扫描信号时,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同样会开启,为保证更好的遮蔽效果,将与所述第二区12相对应的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口的电压常置为显示黑色画面(暗态)的电压,即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均会正常开启,但对应数据线上一直传输的是显示黑色画面的电压,故所述第二区12呈黑色,可以知道的是,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所对应的源极电压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根据不同类型的显示面板选择合适的电压,故在此不做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区1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11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2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12。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每一所述数据线与对应的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仅设有第一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11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因此,所述原始显示区3内所有栅极驱动单元均会正常开启,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区11和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均会开启发光。
故所述步骤S0中,根据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相对应的分辨率调整初始图片的信息以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信息,包括将初始图片的分辨率调整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相匹配的分辨率,以获得待显示图片,并将所述待显示图片周围加上黑色数据,以获得最终图片,所获得的最终图片的分辨率仍为原始显示区3所对应的分辨率。
所述步骤S1,包括:
控制多条所述栅极线依次加载扫描信号,即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使所述原始显示区3内的所有栅极驱动单元开启级传。
控制并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
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一区11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及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一区11和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
具体的,由于原始显示区3内所有栅极驱动单元均会正常开启,故所述第一区11和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均会开启,因此,需发送数据信号(黑色数据)使得所述第一区11内和所述第二区12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显示黑色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所述遮蔽区1和所述目标显示区2内所显示的图片共同形成所述最终图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匹配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显示区,所述原始显示区包括目标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设置的遮蔽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和所述遮蔽区内;以及
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包括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第一黑色矩阵和第二黑色矩阵,所述第一黑色矩阵设有多个开口以暴露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黑色矩阵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油墨,所述油墨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
第一起始信号线和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6.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原始显示区,所述原始显示区包括目标显示区和围绕所述目标显示区设置的遮蔽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子像素,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和所述遮蔽区内;以及遮蔽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区内,并遮蔽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待显示图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2,控制位于所述遮蔽区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黑色画面和/或位于所述遮蔽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极驱动单元,每一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
第一起始信号线和第二起始信号线,所述第一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第一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电性连接于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第一行所述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步骤S1,包括: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起始信号线以使对应的所述栅极线加载扫描信号,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不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包括在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一区和在行方向上位于所述目标显示区的至少一侧的第二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沿所述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每一所述发光子像素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栅极线;
所述步骤S1,包括:控制多条所述栅极线依次加载扫描信号,并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控制所述目标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待显示图片;
所述步骤S2,包括:
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一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以及发送数据信号至与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相对应的所述数据线,使得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内的所述发光子像素发光以显示所述黑色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根据与所述目标显示区相对应的分辨率调整初始图片的信息以生成所述待显示图片的信息。
CN202210642028.XA 2022-06-07 2022-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973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2028.XA CN1149739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2028.XA CN1149739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3961A true CN114973961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6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2028.XA Pending CN1149739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39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9993A (zh) * 2022-11-30 2023-04-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492A (zh) * 2010-01-07 2011-07-13 唐瑞春 液晶屏背光组件发光体区域开关控制方法
CN104320714A (zh) * 2014-11-19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调节方法
CN104505019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屏的省电方法及装置、终端系统
CN105094388A (zh) * 2014-04-18 2015-11-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978579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微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硅基微显示器
CN209674140U (zh) * 2019-04-11 2019-11-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以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492A (zh) * 2010-01-07 2011-07-13 唐瑞春 液晶屏背光组件发光体区域开关控制方法
CN105094388A (zh) * 2014-04-18 2015-11-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4320714A (zh) * 2014-11-19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调节方法
CN104505019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屏的省电方法及装置、终端系统
CN10978579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微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硅基微显示器
CN209674140U (zh) * 2019-04-11 2019-11-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以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9993A (zh) * 2022-11-30 2023-04-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909993B (zh) * 2022-11-30 2023-09-2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880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light-transmitting display area
US1109477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compensation sub-pixels
US20210265430A1 (en) Ole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08189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14006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37523B2 (en)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at uses different display algorithms for different display area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7749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display region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99130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67271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sharing mode and anti-peeping mod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78336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51930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27952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28529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112908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US11526061B2 (en) Light modulating liquid crystal cel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2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97396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14999418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706537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939863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3677A (zh)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39997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驱动方法
US20240021149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236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pixels sharing driving circuits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1493768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