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3589A -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3589A
CN114973589A CN202210881298.6A CN202210881298A CN114973589A CN 114973589 A CN114973589 A CN 114973589A CN 202210881298 A CN202210881298 A CN 202210881298A CN 114973589 A CN114973589 A CN 114973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information
image
target
gene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1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3589B (zh
Inventor
王欢
李浩浩
罗建萌
王崟乐
康澎亮
庞松岩
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1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3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3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3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3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3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08B17/125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by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detect fire or smo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确定产生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确定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响应于确定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根据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该实施方式提高了火情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城镇建筑火灾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对人们的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在进行火情处理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和处理火情信息。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当火情报警控制器对接有大量的火情监控装置时,往往会接收到不同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大量的火情信息、且大量的火情信息中往往会包含大量重复的火情信息,导致火情处理效率低下;
第二,火情报警控制器在接收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信息时,无法主动地对火情信息对应的火情真实性进行辨别,使得无法及时地对真实火情进行及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情信息生成装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火情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提高了火情处理效率,尤其是提高了针对真实火情的处理效率。具体来说,造成火情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第一,当火情报警控制器对接有大量的火情监控装置时,往往会接收到不同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大量的火情信息、且大量的火情信息中往往会包含大量重复的火情信息,导致火情处理效率低下;第二,火情报警控制器在接收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信息时,无法主动地对火情信息对应的火情真实性进行辨别,使得无法及时地对真实火情进行及时处理。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首先,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其次,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实际情况中,针对相同火情,往往会接收到多个不同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告警信号,因此,当接收到新的火情信号时,需要确定当前火情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之间的位置关联性。进一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实际情况中,当不同火情告警信号对应的火情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内时,可以认定为相同火情。此外,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火情报警控制器在接收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信息时,无法主动地对火情信息对应的火情真实性进行辨别,使得无法及时地对真实火情进行及时处理。本公开结合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以及对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此达到对火情真伪性的判别。最后,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实际情况中,火情随着时间的迁移会发生变化,考虑到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的差异性,结合不同时刻采集的图像,以及对应的火情信息,可以自动地识别出火情的变化趋势,以此辅助火情处理。由此,通过此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火情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第一火情信息的生成示意图;
图3据本公开的火情信息生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火情信息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火情信息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其中,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可以是由火情监控装置产生的火情告警信号。火情告警信号可以是用于提示发生火情的告警信息。火情监控装置可以是用于监控火情的装置。火情监控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手动火灾报警装置。目标火情位置信息是产生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
作为示例,当火警监控装置为烟雾传感器时,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浓度大于阈值时,自动发送目标火情告警信号。上述执行主体接收到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后,检索产生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烟雾传感器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例如,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可以是{装置编号:F012453,所在楼栋号:7,所在楼层号:14,所在房间号:1400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设备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计算设备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或单个终端设备。当计算设备体现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硬件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计算设备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计算设备。
步骤102,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火情是未进行火情确认和\或火情处理的火情。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是否处于相同防火分区。
作为示例,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目标火情位置信息进行向量化处理,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向量。其次,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进行向量化处理,以生成历史火情位置向量。接着,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向量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向量的相似度。此外,当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处于相同防火分区的位置关联性信息。接着,当相似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生成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处于不同防火分区的位置关联性信息。
作为再一示例,当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楼栋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楼栋一致、且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楼层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楼层一致时,在预先构建的三维或二维地图内确定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是否处于相同的防火分区内,若处于相同防火分区,则生成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处于相同防火分区的位置关联性信息。若处于不同防火分区,则生成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处于不同防火分区的位置关联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不同防火分区,控制警铃装置发出二级告警通知,以及在目标界面显示弹窗提示信息。
其中,警铃装置可以是用于发送告警通知的装置。目标界面可以是对火情进行综合管控的界面。二级告警通知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告警通知。二级告警通知可以对应“中级-橙红色预警”风险等级。其中,“中级-橙红色预警”风险等级表征火情风险较高。弹窗提示信息可以用于显示火情发生位置和风险等级的信息。
步骤103,响应于确定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第一摄像装置是用于采集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处的图像的装置。第二摄像装置是用于采集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处的图像的装置。第一图像是由第一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第二图像是由第二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第一图像的图像采集时间晚于第二图像的图像采集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步,确定摄像装置信息集合。
其中,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的工作状态正常。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所在的防火分区,与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所在的防火分区相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包括: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和摄像装置类型信息。图像采集区域信息表征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的图像采集区域。摄像装置类型信息表征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的装置类型。例如,摄像装置类型信息对应的装置类型可以是“可旋转式摄像装置”类型。又如,摄像装置类型信息对应的装置类型可以是“不可旋转式摄像装置”类型。其中,“可旋转式摄像装置”类型表征摄像装置可进行旋转。“不可旋转式摄像装置”类型表征摄像装置不可进行旋转。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均满足第一条件,其中,上述第一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摄像装置类型信息表征对应的摄像装置为可旋转式摄像装置,对于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摄像装置信息,执行以下第一处理步骤:
第一子步骤,确定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和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区域重合度,以生成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
作为示例,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可以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可以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第二子步骤,确定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和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区域重合度,以生成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
作为示例,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可以是
Figure 757534DEST_PATH_IMAGE001
。产生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可以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第三子步骤,将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满足第一筛选条件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第一摄像装置。
其中,上述第一筛选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与得到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集合中的最大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相同。
第四子步骤,将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满足第二筛选条件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第二摄像装置。
其中,上述第二筛选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与得到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集合中的最大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相同。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均满足第二条件,其中,上述第二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摄像装置类型信息表征对应的摄像装置为不可旋转式摄像装置,对于上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摄像装置信息,执行以下第二处理步骤:
第一子步骤,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以生成第一位置连线信息。
其中,第一位置连线信息表征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
作为示例,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两点式、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确定位置连线对应的直线方程,以生成第一位置连线信息。
第二子步骤,响应于确定上述第一位置连线信息对应的位置连线位于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将上述摄像装置信息确定为候选摄像装置信息。
第三子步骤,确定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以生成第二位置连线信息。
其中,第二位置连线信息表征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
作为示例,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两点式、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确定位置连线对应的直线方程,以生成第二位置连线信息。
第四子步骤,响应于确定上述第二位置连线信息对应的位置连线位于上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将上述摄像装置信息确定为候选摄像装置信息。
第四步,将得到的候选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随机选取的两个候选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上述第一摄像装置和上述第二摄像装置。
步骤104,分别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分别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
其中,第一火情信息表征第一图像中的起火区域。第二火情信息表征第二图像中的起火区域。
作为示例,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预先训练的CNN(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
可选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烟雾区域信息、火焰区域信息和火情等级信息。烟雾区域信息表征第一图像中的因起火所产生的烟雾所在的区域。火焰区域信息表征第一图像中的因起火所产生的火焰所在的区域。火情等级信息表征第一图像中的火情的等级。
可选地,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烟雾区域信息、火焰区域信息和火情等级信息。烟雾区域信息表征第二图像中的因起火所产生的烟雾所在的区域。火焰区域信息表征第二图像中的因起火所产生的火焰所在的区域。火情等级信息表征第二图像中的火情的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色域转换,以生成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和第二色域转换后图像。
其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分别将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转换至CIELAB色彩空间,以生成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和第二色域转换后图像。
第二步,分别对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和第二色域转换后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生成第一增强后图像和第二增强后图像。
作为示例,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对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生成第一增强后图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中像素点坐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的像素点的像素亮度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第一增强后图像中像素点坐标为
Figure 550041DEST_PATH_IMAGE010
的像素点的像素亮度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像素点的横坐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像素点的纵坐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是烟雾的典型值所在范围的下边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是烟雾的典型值所在范围的上边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是映射范围的下边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是映射范围的上边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是缩放值。
Figure 438100DEST_PATH_IMAGE018
的取值为2.8。
其中,烟雾的典型值所在范围为[80,220]。即,
Figure 567730DEST_PATH_IMAGE014
=80。
Figure 116523DEST_PATH_IMAGE015
=220。
其中,映射范围可以是预设的像素亮度值取值范围。例如,映射范围可以是[0,255]。即,
Figure 673406DEST_PATH_IMAGE016
=0。
Figure 674861DEST_PATH_IMAGE017
=255。
此外,烟雾的典型值所在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映射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但应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上述公式实现了对图像中烟雾的增强。实际情况中,当发生火情时,伴随着燃烧阶段的不同,烟雾所呈现的颜色往往不同,此外,不同可燃物净燃烧后所产生的烟雾颜色往往也不同。例如,未出现明火时,烟雾中包含的碳颗粒较少,因此,烟雾常呈现灰色或白色。又如,当含碳量较高的可燃物燃烧时,相较于其他可燃物会更快地产生黑色烟雾。考虑到烟雾颜色的变化情况,以及依据经验,烟雾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点亮度值的取值范围为[80,220]。由此,设置了非线性公式,对图像中包含的烟雾进行烟雾增强,同时抑制图像中包含的非烟雾区域。此外,设置了缩放值,当缩放值取值为2.8时,能够使像素点亮度值在[80,220]以外的像素点亮度值得到抑制。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对图像中的烟雾的增强。
第三步,分别将上述第一增强后图像和上述第二增强后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火情识别模型,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
其中,上述火情识别模型可以是CNN模型。
可选地,火情识别模型包括:烟雾特征提取模型、火焰特征提取模型、烟雾定位模型、火焰定位模型和分类模型。
烟雾特征提取模型可以是提取图像中烟雾特征的模型。火焰特征提取模型可以是用于提取图像中火焰特征的模型。烟雾定位模型可以是用于进行烟雾定位的模型。火焰定位模型可以是用于进行火焰定位的模型。分类模型可以是对图像对应的火情进行定级的模型。
可选地,分别将上述第一增强后图像和上述第二增强后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火情识别模型,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上述第一增强后图像输入上述烟雾特征提取模型,以生成烟雾特征向量。
第二子步骤,将上述烟雾特征向量输入上述烟雾定位模型,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
第三子步骤,将上述第一增强后图像输入上述火焰特征提取模型,以生成火焰特征向量。
第四子步骤,将上述火焰特征向量输入上述火焰定位模型,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
第五子步骤,将上述烟雾特征向量和上述火焰特征向量同时输入上述分类模型,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
其中,烟雾特征提取模型可以是VGG(Visual Geometry Group)-16模型。火焰特征提取模型可以是VGG-19模型。烟雾定位模型和火焰定位模型的模型结构可以一致。例如,烟雾定位模型可以是YOLO(You Only Look Once)v4模型。分类模型可以是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
作为示例,如图2上述的第一火情信息的生成示意图。其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第一增强后图像并行输入上述烟雾特征提取模型201和火焰特征提取模型202。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烟雾特征提取模型201输出的烟雾特征向量输入烟雾定位模型203,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206。接着,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火焰特征提取模型202输出的火焰特征向量输入火焰定位模型204,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207。最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烟雾特征向量和上述火焰特征向量同时输入上述分类模型205,以生成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208。
上述火情识别模型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发明点,实现了火焰和烟雾的自动识别。实际情况中,当出现火情时,往往伴随着烟雾和火焰出现。由此,本公开的火情识别模型通过并行设置的烟雾特征提取模型和火焰特征提取模型对图像中包含的烟雾和火焰进行并行特征提取。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往往烟雾覆盖面积大,火焰覆盖面积小,因此,选用了不同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模型,即通过层数更多的火焰特征提取模型针对火焰进行特征提取。此外,通过分类模型对火焰特征和烟雾特征进行综合考量,以此确定火情的等级。同时,将分类模型、烟雾定位模型和火焰定位模型并行设置,实现了针对一张图像的火焰区域、烟雾区域和火情等级的并行输出,大大提高了火焰、烟雾和火情等级的识别效率。
此外,第二火情信息的生成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第一子步骤至第五子步骤中第一火情信息的生成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5,根据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其中,火情变化趋势信息表征火情的变化情况。
作为示例,上述执行主体根据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组中的各个第一预设条件,则生成表征火情已消除的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组为: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为0;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为0;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对应的火情等级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对应的火情等级的比值为0。
第二步,响应于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预设条件,则生成表征火情未消除的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第三步,响应于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组中的各个第二预设条件,则生成表征火情未消除、且火情加重的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组为: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1;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比值大于0;第二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对应的火情等级与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对应的火情等级的比值大于1。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火情变化趋势信息表征火情未消除,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第一步,向与目标人员绑定的通信终端发送火情通知信息。
其中,上述火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上述目标人员至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火情确认。
作为示例,目标人员可以是火情巡查人员。通信终端可以是具有信息收发能力的终端。
第二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目标人员通过上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火情确认信息、且上述火情确认信息表征火情有误或火情已消除,对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进行状态复位,以及对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进行状态复位。
第三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目标人员通过上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火情确认信息、以及上述火情确认信息表征火情无误且火情不可消除,自动进行火情报警,以及控制警铃装置发出一级告警通知,以进行人员疏散。
其中,一级告警通知可以对应“高级-红色预警” 风险等级。其中,“高级-红色预警”风险等级表征火情严重。
上述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内容,细化了火情出现时的处理步骤,即,当火情未消除时,提示目标人员进行现场火情确认。当火情属于误报,或火情可被目标人员控制,无需通知相关的消防资源(如,消防员)进行火情清除,若火情非误报且无法控制,再通知相关的消防资源(如,消防员)进行火情清除。通过此种方式,即提高了火情的校准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消防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提高了火情处理效率,尤其是提高了针对真实火情的处理效率。具体来说,造成火情处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第一,当火情报警控制器对接有大量的火情监控装置时,往往会接收到不同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大量的火情信息、且大量的火情信息中往往会包含大量的重复的火情信息,导致火情处理效率低下;第二,火情报警控制器在接收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信息时,无法主动地对火情信息对应的火情真实性进行辨别,使得无法及时地对真实火情进行及时处理。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火情信息生成方法,首先,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其次,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实际情况中,针对相同火情,往往会接收到多个不同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告警信号,因此,当接收到新的火情信号时,需要确定当前火情位置和历史火情位置之间的位置关联性。进一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实际情况中,当不同火情告警信号对应的火情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内时,可以认定为相同火情。此外,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火情报警控制器在接收火情监控装置发送的火情信息时,无法主动地对火情信息对应的火情真实性进行辨别,使得无法及时地对真实火情进行及时处理。本公开结合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以及对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此达到对火情真伪性的判别。最后,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实际情况中,火情随着时间的迁移会发生变化,考虑到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的差异性,结合不同时刻采集的图像,以及对应的火情信息,可以自动地识别出火情的变化趋势,以此辅助火情处理。由此,通过此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火情处理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火情信息生成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的火情信息生成装置3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1、第二确定单元302、控制单元303、火情识别单元304和生成单元305。其中,第一确定单元301,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第二确定单元302,被配置成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控制单元303,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火情识别单元304,被配置成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生成单元305,被配置成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3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装置3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计算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8;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4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8被安装,或者从ROM 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上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响应于确定上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上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上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对上述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火情信息和上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控制单元、火情识别单元和生成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上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火情信息生成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
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所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
响应于确定所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和所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火情变化趋势信息表征火情未消除,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向与目标人员绑定的通信终端发送火情通知信息,其中,所述火情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目标人员至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火情确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火情确认信息、且所述火情确认信息表征火情有误或火情已消除,对产生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进行状态复位,以及对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进行状态复位;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人员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火情确认信息、以及所述火情确认信息表征火情无误且火情不可消除,自动进行火情报警,以及控制警铃装置发出一级告警通知,以进行人员疏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响应于确定所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不同防火分区,控制警铃装置发出二级告警通知,以及在目标界面显示弹窗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摄像装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包括: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和摄像装置类型信息;
响应于确定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均满足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摄像装置类型信息表征对应的摄像装置为可旋转式摄像装置,对于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摄像装置信息,执行以下第一处理步骤:
确定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和产生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区域重合度,以生成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
确定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和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区域重合度,以生成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
将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满足第一筛选条件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第一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筛选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与得到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集合中的最大的第一区域重合度数值相同;
将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满足第二筛选条件的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第二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筛选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与得到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集合中的最大的第二区域重合度数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摄像装置信息均满足第二条件,其中,所述第二条件为: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摄像装置类型信息表征对应的摄像装置为不可旋转式摄像装置,对于所述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摄像装置信息,执行以下第二处理步骤:
确定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以生成第一位置连线信息;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连线信息对应的位置连线位于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将所述摄像装置信息确定为候选摄像装置信息;
确定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位置和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对应位置的位置连线,以生成第二位置连线信息;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位置连线信息对应的位置连线位于所述摄像装置信息包括的图像采集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将所述摄像装置信息确定为候选摄像装置信息;
将得到的候选摄像装置信息集合中、随机选取的两个候选摄像装置信息对应的摄像装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和所述第二摄像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包括:
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色域转换,以生成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和第二色域转换后图像;
分别对第一色域转换后图像和第二色域转换后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生成第一增强后图像和第二增强后图像;
分别将所述第一增强后图像和所述第二增强后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火情识别模型,以生成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和所述第二火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火情识别模型包括:烟雾特征提取模型、火焰特征提取模型、烟雾定位模型、火焰定位模型和分类模型,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烟雾区域信息、火焰区域信息和火情等级信息;以及
所述分别将所述第一增强后图像和所述第二增强后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火情识别模型,以生成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和所述第二火情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增强后图像输入所述烟雾特征提取模型,以生成烟雾特征向量;
将所述烟雾特征向量输入所述烟雾定位模型,以生成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烟雾区域信息;
将所述第一增强后图像输入所述火焰特征提取模型,以生成火焰特征向量;
将所述火焰特征向量输入所述火焰定位模型,以生成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焰区域信息;
将所述烟雾特征向量和所述火焰特征向量同时输入所述分类模型,以生成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包括的火情等级信息。
8.一种火情信息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确定产生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以生成目标火情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存在历史火情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生成位置关联性信息,其中,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表征产生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火情监控装置的位置,所述历史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早于所述目标火情告警信号的信号产生时间;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所述位置关联性信息表征所述目标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历史火情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位于相同防火分区,分别控制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
火情识别单元,被配置成分别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火情识别,以生成第一火情信息和第二火情信息;
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火情信息和所述第二火情信息,生成火情变化趋势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81298.6A 2022-07-26 2022-07-26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4973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1298.6A CN114973589B (zh) 2022-07-26 2022-07-26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1298.6A CN114973589B (zh) 2022-07-26 2022-07-26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3589A true CN114973589A (zh) 2022-08-30
CN114973589B CN114973589B (zh) 2022-10-28

Family

ID=8297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1298.6A Active CN114973589B (zh) 2022-07-26 2022-07-26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35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4348A (zh) * 2023-06-15 2023-09-29 海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隐患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6901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Seeley John 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fire alarm or security system
CN101763605A (zh) * 2010-01-28 2010-06-30 成都东哈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数字城市消防预控管理系统
CN102568146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安徽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热图像的火灾预警与早期消除系统
CN102737355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波音公司 火灾处理系统
CN104464163A (zh) * 2014-12-02 2015-03-25 苏州立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消防联动方法
CN107331101A (zh) * 2017-08-25 2017-11-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楼宇火灾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295407A (zh) * 2017-12-21 2018-07-20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电缆管廊现场火灾预警及灭火方法、装置、系统
EP3492945A1 (en) * 2017-12-01 2019-06-05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eriodic motion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JP2020004172A (ja) * 2018-06-29 2020-01-09 ニッタン株式会社 火災報知システムに対する試験の試験結果出力装置、試験結果出力方法及び試験結果出力プログラム
CN111798638A (zh) * 2020-06-23 2020-10-20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信息融合的辅助系统火情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69558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6901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Seeley John 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fire alarm or security system
CN101763605A (zh) * 2010-01-28 2010-06-30 成都东哈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数字城市消防预控管理系统
CN102737355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波音公司 火灾处理系统
CN102568146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安徽大学 一种基于红外热图像的火灾预警与早期消除系统
CN104464163A (zh) * 2014-12-02 2015-03-25 苏州立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消防联动方法
CN107331101A (zh) * 2017-08-25 2017-11-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楼宇火灾报警系统及方法
EP3492945A1 (en) * 2017-12-01 2019-06-05 Origin Wireles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eriodic motion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CN108295407A (zh) * 2017-12-21 2018-07-20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人电缆管廊现场火灾预警及灭火方法、装置、系统
JP2020004172A (ja) * 2018-06-29 2020-01-09 ニッタン株式会社 火災報知システムに対する試験の試験結果出力装置、試験結果出力方法及び試験結果出力プログラム
CN111798638A (zh) * 2020-06-23 2020-10-20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信息融合的辅助系统火情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69558A (zh) * 2020-12-18 2021-04-16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4348A (zh) * 2023-06-15 2023-09-29 海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隐患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824348B (zh) * 2023-06-15 2024-04-30 海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隐患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3589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87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and displayi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US11295405B2 (en) Cognitive recommendations for first responders
CN111614634B (zh) 流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88545A1 (en)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d situational awareness
KR101855057B1 (ko) 화재 경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102167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living safety response from control center and savior in view of facil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 based on extended reality and internet of thing
CN114973589B (zh) 火情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48390B (zh) 一种火焰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
Lee et al.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fire safety system with automatic security firm monitoring capability
WO2024022216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470131B (zh) 用于生成提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33529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951390A (zh) 一种警情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612422A (zh) 一种突发事件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797431A (zh) 显示画面内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5766401B (zh) 工业告警信息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介质
CN112802288A (zh) 综合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8510701B (zh) 一种智能烟雾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08219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1508A (zh) 一种火情分级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546677B (zh) 基建现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614224A (zh) 基于bim模型的在线消防监控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KR102659216B1 (ko) 망 분리 기반의 비상 상황을 전파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15376261B (zh) 消防提示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758296B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电网设备远程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