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8032A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8032A
CN114968032A CN202110460057.XA CN202110460057A CN114968032A CN 114968032 A CN114968032 A CN 114968032A CN 202110460057 A CN202110460057 A CN 202110460057A CN 114968032 A CN114968032 A CN 114968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equipment
instruction
target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00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8032B (zh
Inventor
蔡昌俊
俞军燕
厉智
祝唯
陆桥
艾义
谢良
黄朝晖
马安进
陈倩慈
林德辉
彭伟泽
卢红亮
杨禹洲
黎卓虹
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Guangzhou Metr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Guangzhou Metr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Guangzhou Metr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00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80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7153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1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8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8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8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8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至少可以应用于交通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并呈现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至少包括物联节点;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通过本申请,能够在策略编排界面对物联节点进行无代码配置,以无代码的方式构造物联设备间的联动控制。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运营成本也随之提高。为此,人们采用流程编排的方式,将流程与任务相结合,以将某些服务能力固化,从而达到快速、自动化完成指定任务的目的。
目前进行流程编排时,节点的输出变量是事先在动作中定义好的,不适用于输出变量不定的物联设备。而在一些结合有物联设备的工业控制场景中(例如在城轨行业中),业务侧的关于工业控制的场景化需求与迭代复杂且多变,且对于不同厂商及系统的设备控制联动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策略编排界面对物联节点进行无代码配置,以无代码的方式构造物联设备间的联动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
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所述物联平台与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建立有通信连接;
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
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所述物联平台与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建立有通信连接;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界面包括设备配置界面和指令配置界面,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通过该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该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该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所述指令配置界面是基于物联设备的物模型信息动态生成的;
响应于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各个设备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平台发送的获取响应,获得所述获取响应中携带的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物模型信息,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个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描述信息挂载到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类输出参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建立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的一一对应关系;
将各个对应关系中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按照预设描述格式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接收针对该设备配置界面中设备组入口的触发操作,在该设备配置界面呈现各个设备组;
响应于针对该设备组的第二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目标设备组;
呈现目标设备组中包括的各个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设备标识的第三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分组模块,用于基于该各个物模型信息,对各个设备标识进行配置分组,得到分组结果,其中,该分组结果包括至少一个分组标识和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在分组界面呈现该各个分组标识和该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批量配置入口,该装置还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分组标识的第四选择操作,选中该分组标识对应的所有设备标识;或者,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多个设备标识的第五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多个设备标识;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指令批量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单独配置入口,该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一个设备标识的第六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设备标识;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指令单独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获取待配置设备对应的物模型信息;
获取该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
解析该服务信息,确定该待配置设备的至少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和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
在该指令配置界面呈现各个可选指令标识、该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和各个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可选指令标识的第七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指令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的第八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参数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基于该目标指令标识、该目标参数标识和该赋值信息确定配置的设备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至少显示有以下数据来源:手动输入、常量、策略使用方传入、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通过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接收到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第八选择操作时,呈现节点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
响应于针对该节点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节点,接收针对可选节点的第九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来源节点;
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动作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该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基于针对该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的第十选择操作,确定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将该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输出值确定为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所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可选输出参数,所述可选输出参数包括设备类输出参数和非设备类输出参数;
当接收到针对设备类输出参数的第十二选择操作时,呈现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包括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分别通过针对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赋值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物联设备执行所述目标设备指令后所述目标输出参数标识对应的输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动作节点时,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该配置界面中动作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动作;
响应于针对该至少一个可选动作的第十一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动作;
获取该目标动作预设的输出参数信息;
将该目标动作和该输出参数信息确定为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绑定关系;
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该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信息,基于该连接信息连接对应的目标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包括:业务处理设备、物联平台和物联设备,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设备与物联平台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物联平台与所述物联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所述物联平台,用于进行所述物联设备的设备分组、确定设备标签,并进行物模型管理;
所述业务处理设备,利用所述物联平台提供的设备分组信息、设备标签信息和物模型按照上述所述的方法进行策略编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策略编排时,接收到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后,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并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至少包括物联节点,之后对各个目标节点进行配置,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当策略中需要对编排物联节点时,可以通过策略编排界面对物联节点进行无代码的设备指令配置,从而实现以无代码的方式构造物联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提高工业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再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城轨场景下业务处理方法的再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节点输出变量的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策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模型进行分组后的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令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动作节点的数据来源的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绑定至其他节点的输入变量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物模型:是对物理空间中的设备在云端的数字化表示,从属性,服务和事件三个维度分别描述该设备是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对外提供哪些信息。
2)物联平台:提供设备的连接通信能力,支持设备管理,物模型定义等功能。
3)流程编排(策略编排):通过在交互界面上组合原子业务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4)策略平台:提供无代码化的业务流程编排能力,执行能力和监控能力。
5)动作节点:策略平台流程编排中的节点,通过引用实际的动作(服务)来实现节点的功能。
6)物联节点:一种特殊的动作节点,结合了物联技术,具有控制设备的能力。
7)动作:通过一定标准封装业务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组成的原子服务,定义了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供流程编排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策略编排界面对物联节点进行无代码配置,以无代码的方式构造物联设备间的联动控制,下面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设备的示例性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设备可以实施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专用消息设备,便携式游戏设备)、车载设备等各种类型的用户终端,也可以实施为服务器。下面,将说明设备实施为终端时示例性应用。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系统100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物联设备200(示例性示出了物联设备200-1、200-2和200-3)、物联平台300和终端400,物联设备200和物联平台300以及物联平台300与终端400通过网络(图1未示出)连接,网络可以是广域网或者局域网,又或者是二者的组合。
物联平台300获取各个物联设备200的设备信息,并对物联设备进行设备分组、确定各个物联设备的物模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400中可以安装有策略编排客户端,或者终端400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策略编排引擎从而进行策略编排。在开始进行策略编排时,在策略编排界面中显示有各种节点,例如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动作节点、物联节点、规则节点等,不同类型的节点的显示图标或显示颜色是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确定出策略执行涉及的各个目标节点,并将目标节点通过拖拽操作移动至策略编排界面的编辑区域,拖拽进入的目标节点可以是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动作节点、物联节点、规则节点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然后对目标节点进行配置,当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时,终端会通过物联平台设置该物联节点所关联的物联设备信息并且通过物联平台提供的物模型信息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物联设备的指令配置,从而实现物联设备的无代码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联平台可以为物联网服务器,该物联网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车载终端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4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终端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存储器45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20和用户接口430。终端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4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40。
处理器4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用户接口43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43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4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45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45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4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存储器45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 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 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5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5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操作系统45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网络通信模块45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20到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42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
输入处理模块453,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3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2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450中的业务处理装置454,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第一确定模块4541、第一呈现模块4542、第二呈现模块4543、第一获取模块4544和第二确定模块4545,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
第一呈现模块4542和第二呈现模块4543,以及其他呈现模块,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43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431(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其被编程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 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 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或其他电子元件。
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例性应用和实施,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该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3示出的步骤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01,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之前,需要启动策略编排进程,在实现时可以是启动终端中专门用于策略编排的客户端(对应其他实施例中的策略编排平台或策略平台),还可以是通过浏览器启动策略编排页面。
在启动策略编排进程之后,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屏上呈现策略编排界面,在策略编排界面的节点标识显示区域可以显示有各种类型的节点标识,例如,可以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动作节点、物联节点、规则节点等。节点标识可以是节点图标,不同类型的节点图标的颜色和/或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第一选择操作可以是拖拽某一节点标识(节点图标)的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选择操作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系列动作。当第一选择操作为一个动作时,那么此时选择出的也即为一个目标节点,例如可以是动作节点或者物联节点。当第一选择操作为一系列动作时,那么此时选择出的是多个目标节点,例如可以包括动作节点、物联节点、规则节点、结束节点等等。
步骤S102,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物联节点是一种特殊的动作节点,结合了物联技术,能够控制连接入物联网的物联设备。
策略编排界面中可以显示有节点标识显示区域、节点编辑区域等,第一选择操作可以是将某一个目标节点从节点标识显示区域拖拽至节点编辑区域,或者是将某几个目标节点依次从节点标识显示区域拖拽至节点编辑区域。此时在节点编辑区域显示目标节点的节点标识。
步骤S103,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可以是右击目标节点并选择节点配置的选择控件,还可以是双击某个目标节点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策略编排界面中还可以显示有配置项区域,在该配置项区域可以显示有目标节点所需配置信息的互动控件,例如当选中对动作节点进行配置时,配置项区域中显示的所需配置信息的互动控件可以包括配置动作的入口控件、配置输入参数的入口控件、配置输出参数的入口控件,当点击不同的入口控件时,可以呈现相同或不同的配置界面。
再比如,当选中对物联节点进行配置时,配置项区域中显示的所需配置信息的互动控件可以包括配置设备的入口控件,在配置完设备信息后,可以在设备配置界面呈现有配置指令的入口控件,当点击不同的入口控件时,可以呈现不同的配置界面。
步骤S104,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或者说策略编排平台与物联平台建立有通信连接,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设备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物联节点对应的物联设备标识、物联设备的设备组标识等,指令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物联设备需要执行的指令。当目标节点为动作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动作信息、输入参数信息、输出参数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联设备可以是城轨交通系统中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地铁站内的显示屏、电梯、照明设备、闸机、安检设备等等。物联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场景中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安防系统中的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可以是一系列操作集合,从而实现对设备信息、指令信息的配置,或者实现对动作信息、输入参数信息、输出参数信息的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物联平台与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建立连接,在策略编排过程中,能够使得用户以无代码的方式来配置物联节点及其他节点,能够构造设备间的复杂联动,且无需关心设备的不同来源与型号,达到在不修改产品代码的情况下,与不同厂商的各种设备进行协调与通信。
步骤S105,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在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后,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在实现时可以是,首先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绑定关系,然后再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例如有三个目标节点,分别为节点A、节点B和节点C,其中,节点A的输出变量与节点B的输入变量之间具有绑定关系,节点B的输出变量与节点C之间具有绑定关系,那么此时生成的目标业务流程为节点A→节点B→节点C。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绑定关系后,还可以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信息;并基于该连接信息连接对应的目标节点。
基于连接信息连接对应的目标节点在实现可以是,在呈现于策略编排界面的各个目标节点之间呈现带有方向的线段,从而直接呈现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在进行策略编排时,接收到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后,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并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至少包括物联节点,之后对各个目标节点进行配置,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当策略中需要对编排物联节点时,可以通过策略编排界面对物联节点进行无代码的设备指令配置,从而实现以无代码的方式构造物联设备间的联动控制,提高工业控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界面包括设备配置界面和指令配置界面,当接收到针对配置设备的入口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呈现设备配置界面,此时,图3所示的步骤S104“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41,响应于通过该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该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
其中,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组标识。该设备设置操作可以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例如可以包括设备组的选择操作、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等。
在设备配置界面还显示有配置指令的入口控件(也即下述的指令配置入口),在完成对设备信息的配置后,可以通过触发该指令配置入口,呈现指令配置界面。
步骤S1042,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令配置入口可以包括批量配置入口和单个配置入口,当接收到针对批量配置入口或者接收到单个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均认为是接收到指令设置操作,从而呈现指令配置界面。通过批量配置入口或者通过单个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所呈现的指令配置界面可以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配置界面是通过解析物联设备的物模型信息而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同物模型信息的物联设备的指令配置界面可以是不同的。
步骤S1043,响应于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指令设置操作同样为一系列的操作,例如可以包括选择指令标识的操作、选择指令参数的操作,以及选择参数来源的操作等。在进行指令设置时,需要按照指令—输入参数—数据来源的层级依次进行配置,从而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通过上述的步骤S1041至步骤S1043即完成了通过配置界面对物联节点的无代码配置,降低了物联节点的配置复杂度,能够以极低门槛即可实现设备间联动策略的构造与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上述步骤S104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411,接收针对该设备配置界面中设备组入口的触发操作,在该设备配置界面呈现各个设备组。
在设备配置界面呈现有设备组入口和设备标识的显示区域,当接收到针对设备组入口的触发操作时,可以如图10所示显示各个设备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组也可以具有层级,例如,如图10所示,在最左侧一栏显示的是一级设备组,在选择某一一级设备组后,会在中间一栏显示该一级设备组下属的二级设备组,进而再选择二级设备组,并在设备标识显示区域显示该二级设备组下属的各个设备标识。
步骤S10412,响应于针对该设备组的第二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目标设备组。
该第二选择操作可以是一个操作也可以是多个操作,例如在一些实现场景中,只有一个层级的设备组,那么此时只进行一次设备组的选择即可,而当有多个层级的设备组时,可以进行多次设备组的选择。
继续以图10为例进行说明,18号线、22号线、云上开发环境1、车站模型设备等为一级设备组,在选择“车站模型设备”之后,在中间一栏显示有“车站模型设备”下属的A站模型设备、B站模型设备、客流设备、TEST、车站模型-轨道设备等二级设备组。假设“TEST”为选中的二级设备组,也即“TEST”为目标设备组。
步骤S10413,呈现目标设备组中包括的各个设备标识。
此时可以是在设备配置界面的设备标识显示区域显示目标设备组组的各个设备标识。以图10为例,设备标识显示区域可以是图10中的1002区域。在该区域显示有“TEST”设备组下的设备标识,也即PM01101。
步骤S10414,响应于针对设备标识的第三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标识。
该第三选择操作可以是选择一个设备标识的操作,也可以是选择多个设备标识的操作,例如可以是选择目标设备组中所有设备标识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配置界面还呈现有设备控制方式,其中包括并行控制和串行控制,在获取到选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标识后,可以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当选择串行控制时,需要按照选中的设备标识的顺序一次发出设备指令,并且需要等到本次发出指令的执行结果收到后再向下一个设备发送指令。当选择并行控制时,是同时向至少一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物联设备发送设备指令,而无需等待执行结果,宏观上是并行的。
通过上述的步骤S10411至步骤S10414,即完成了对物联节点的设备信息配置,最终选择的设备标识,也即与物联节点关联的设备,或者说增加至业务流程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过上述步骤S10411至步骤S10414,完成对设备配置信息的设置后,点击图10中的“下一步”按钮控件,会执行以下步骤,以基于物模型对设备进行配置分组:
步骤S201,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步骤S201在实现时,可以是终端从物联平台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模型信息。例如可以是终端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各个设备标识,物联平台在接收到该获取请求中,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并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模型信息,将物模型信息携带于获取响应中发送至终端。终端解析获取响应,获取到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步骤S202,基于该各个物模型信息,对各个设备标识进行配置分组,得到分组结果。
该步骤在实现时,是将同一物模型的设备标识分为一组。其中,该分组结果包括至少一个分组标识和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由于同一物模型的设备是分为一组的,而指令配置界面是根据设备的物模型实现的,因此可以对同一分组下的设备进行批量配置。
步骤S203,在分组界面呈现该各个分组标识和该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该分组界面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界面,在该分组界面中显示有分组标识,也即“设备组-1”以及该分组下的设备标识,也即PM01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中呈现有指令批量配置入口,如图11所示的“批量配置”控件1102,从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同一物模型的设备进行批量设置:
步骤S204A,响应于针对分组标识的第四选择操作,选中该分组标识对应的所有设备标识。
该第四选择操作可以是点击图11所示的“全选”控件的操作,此时会选中“设备组-1”的全部设备标识,也即“设备组-1”下的所有设备标识对应的选择控件为选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执行步骤S204A,而是通过步骤S204A’选择部分设备:步骤S204A’,响应于针对多个设备标识的第五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多个设备标识。
第五选择操作可以是针对多个设备标识对应的选择控件的选中操作,为一系列操作。
步骤S205A,当接收到针对指令批量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指令批量配置入口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批量配置”控件,只有通过步骤S204A或者通过步骤S204A’选择出至少两个设备标识时,图11所示的“批量配置”控件才能被使能,也即该“批量配置”控件才能响应对应的触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单独配置入口,例如可以是图11所示的配置项中的“编辑”控件1103,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设备进行指令单独设置:
步骤S204B,响应于针对一个设备标识的第六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设备标识。
第六选择操作为针对某一个设备标识对应的选择控件的选中操作,此时获取该设备标识。
步骤S205B,当接收到针对指令单独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指令单独配置入口可以是图11中配置项中的“编辑”控件,当仅选择出一个设备标识时,此时点击或者触控“编辑”控件,认为接收到针对指令单独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论是接收到指令批量配置入口的触控操作还是接收到指令单独配置入口的触控操作,都认为是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对应地,上述步骤S1042“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421,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获取待配置设备对应的物模型信息。
待配置设备可以是一个设备,还可以是多个设备,当待配置设备是多个设备时,该多个设备为属于同一分组的设备,也即该多个设备的物模型是相同的。
步骤S10422,获取该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
该服务信息中包括设备可操作的指令,在一个物模型信息中可以有一个服务,也可以有多个服务。
步骤S10423,基于该服务信息生成指令配置界面,并呈现该指令配置界面。
步骤S10423在实现时,可以首先解析该服务信息,确定该待配置设备的至少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和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之后在该指令配置界面呈现各个可选指令标识、该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和各个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
在实现时,解析服务信息,确定待配置设备的至少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和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在实现时,可以是将服务信息中“指令名称”对应的字段确定为可选指令标识,可以是将“inputData”中参数名称对应的字段确定为参数标识。之后在指令配置界面呈现可选指令标识、参数标识和数据来源设置入口。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令配置界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该指令配置界面显示有可选指令标识“播放消息”、该可选指令对应的参数标识“消息”,以及数据来源入口1203。
由于物联设备的类别、型号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物联设备,或者说同一种类不同型号的物联设备能够选择的指令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述步骤S10421至步骤S10423中,是根据待配置设备的物模型信息动态生成待配置设备的指令配置界面,能够保证指令配置界面与待配置设备之间的自适应性,进而保证指令配置的正确性。
基于上述呈现出的指令配置界面,上述步骤S1043“响应于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431,响应于针对可选指令标识的第七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指令标识。
第七选择操作为针对某一个可选指令的选择操作,也就是说在进行指令配置时,是一条指令、一条指令依次进行配置的。在图12中,由于仅有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因此第七选择操作可以是针对播放消息这一可选指令标识的选择操作,并将播放消息确定为目标指令标识。
步骤S10432,响应于针对目标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的第八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参数标识。
在选择出目标指令标识后,会在图12的中间区域显示给目标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以供选择,在图12中显示有消息这一个参数标识。第八选择操作可以为针对某一个可选指令的选择操作,继续以图12为例,由于仅有一个参数标识,因此,此时第八选择操作为选中消息这一参数标识的操作。
步骤S10433,响应于针对目标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
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至少显示有以下数据来源:手动输入、常量、策略使用方传入、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
步骤S10434,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可以包括选择数据来源的操作和设置数据来源的设置操作。
步骤S10434在实现时,可以是首先从手动输入、常量、策略使用方传入、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中选中一种数据来源,并呈现所选数据来源对应的赋值界面,其中,当选择数据来源为手动输入时,那么会呈现一个输入框,以通过该输入框手动输入数据来源的参数值;当选择数据来源为常量时,也同样可以呈现一个输入框,以通过该输入框输入一个常量值,将该常量值确定为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当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时,会呈现节点选择框和节点的输出参数选择框,并通过针对节点选择框的选择操作和节点的输出参数选择框的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也即确定目标参数标识对应的输入信息。
步骤S10435,基于该目标指令标识、该目标参数标识和该赋值信息确定配置的设备指令。
在上述步骤S10431至步骤S10435中,按照可选指令—参数标识—数据来源的层级,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对待配置设备的指令进行配置,从而实现设备指令的无代码配置,能够降低配置难度,提高配置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过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接收到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第八选择操作时,上述步骤S10434“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步骤S4341至步骤S4347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4341,呈现节点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当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时,会呈现节点选择入口1301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1302。
步骤S4342,响应于针对该节点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节点,接收针对可选节点的第九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来源节点。
该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或者触控该节点选择入口的操作,当接收到该触发操作后,呈现至少一个可选节点。第九选择操作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可选节点的选择操作,也即通过第九选择操作选择出的是一个目标来源节点。
步骤S4343,判断目标来源节点为动作节点还是物联节点。
其中,当目标来源节点为动作节点时,进入步骤S4344;当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进入步骤S4347。
步骤S4344,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动作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该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
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可以是点击或者触控输出参数选择入口。
当数据来源选择其他节点时,说明是将其他节点的输出作为本节点的输入,因此在接收到该触发操作后,呈现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对于动作节点来说,输出参数标识是预先定义好的,因此可以在接收到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后,直接获取并显示该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即可。
如图13所示,作为数据来源的节点为“获取动态消息”这一动作节点,此时,可以在接收到针对参数选择入口的触控操作后,直接显示该动作节点的输出参数,也即为“广播消息”。
步骤S4345,基于针对该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的第十选择操作,确定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第十选择操作为从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操作。
步骤S4346,将该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输出值确定为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通过步骤S4346,也即将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输出值确定为本物联节点中目标参数标识对应的输入值。
步骤S4347,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认广播结果”这一动作节点的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显示屏广播消息”,在通过图14所述的界面选择出动作节点“确认广播结果”的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并且选择物联节点“显示屏广播消息”之后,点击图14中的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1401的触发操作后,显示输出参数选择界面1402,该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可选输出参数,所述可选输出参数包括设备类输出参数和非设备类输出参数。在图14中输出参数选择界面1402中显示有代码是否执行成功、设备是否全部执行成功、设备执行结果三个输出参数,其中,设备执行结果为设备类输出参数,也即该输出参数是通过物联设备执行相关指令后的指令执行结果,可以认为是设备级输出参数,而代码是否执行成功、设备是否全部执行成功为非设备类输出参数,反映指令的整体执行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针对非设备类输出参数的第十三选择操作时,那么基于选择出的非设备类输出参数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进一步地,是将策略执行时,物联节点的该非设备类输出参数的动态输出值确定为目标参数标识的输入值。
步骤S4348,当接收到针对设备类输出参数的第十二选择操作时,呈现该输出参数设置界面。
输出参数设置界面如图15所示,该输出参数设备界面包括该物联节点的设备标识选择入口1501、设备指令选择入口1502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1503。
步骤S4349,响应于通过该输出参数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步骤S4349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实现:
第一步,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分别通过针对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在实现时,可以是先通过针对设备标识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可选的设备标识,然后从可选的设备标识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设备标识,在选择出目标设备标识后,当接收到针对设备指令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时,呈现该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可选设备指令,并从可选设备指令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设备指令,当接收到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时,呈现该目标设备指令对应的可选输出参数标识,进而从可选输出参数标识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第二步,基于该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也即目标参数标识的输入信息,通过该步骤即可将作为数据来源的物联节点中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指令标识中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输出信息作为目标参数标识的输入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4341至步骤S4349即可完成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只需要通过点选操作,就能够完成目标节点中目标参数标识的输入变量的绑定,从而提高配置效率。
由于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为设备控制的结果,与选择的设备有关,无法事先定义,因此在配置完设备指令后,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结合物联设备的物模型动态生成节点的输出变量:
步骤S301,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
该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各个设备标识;物联平台在接收到该获取请求中,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并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模型信息,将物模型信息携带于获取响应中发送至终端。
步骤S302,接收物联平台发送的获取响应,获得所述获取响应中携带的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终端接收到该获取响应后,解析该获取响应,获取到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步骤S303,解析该物模型信息,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
在实现时,可以是通过获取物模型信息中的“outputData”部分,从而获取出所配置的设备指令中对输出参数的定义。
步骤S304,基于该设备配置信息、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确定该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在实现时,可以是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建立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将各个对应关系中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按照预设描述格式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假设配置的有两个设备标识,分别为设备1和设备2,设备1配置的指令有指令1和指令2,设备2配置的指令为指令1,指令1下的输出参数定义有参数A,指令2下的输出参数定义有参数B,那么会构建以下对应关系:设备1-指令1-参数A、设备1-指令2-参数B、设备2-指令1-参数A。进而根据以上对应关系中的内容按照预设描述格式生成该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在实现时可以是按照JSON的格式生成输出描述信息并存储下来。
步骤S305,将该输出描述信息挂载到该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上。
在上述步骤S301至步骤S305所在的实施例中,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变量,而是一段描述信息。该描述信息能够指示该物联节点控制了的设备信息,每个设备控制的指令,以及各个指令中包括的输出参数,如此能够结合物模型动态生成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从而保证输出变量的自适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动作节点时,图3所示的步骤S104“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41’,响应于针对该配置界面中动作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动作。
动作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可以是右击目标节点的操作,还可以是双击目标节点的操作。当接收到该触发操作后,可以呈现至少一个可选动作。
步骤S1042’,响应于针对该至少一个可选动作的第十一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动作。
在该步骤中,可以从至少一个可选动作中选择出一个作为目标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可选动作比较多时,还可以支持用户输入关键字,进而筛选出与关键字匹配的动作,然后再从与关键字匹配的动作中确定目标动作。
步骤S1043’,获取该目标动作预设的输出参数信息。
对于动作节点来说,各个动作的输出参数信息,例如可以包括输出参数标识、输出参数类型等,都是预先设置好的,当选择出一个动作后,该动作的输出参数信息也就可以直接获取到。
步骤S1044’,将该目标动作和该输出参数信息确定为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1041’至步骤S1044’,即可完成对动作节点的配置。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再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S501,终端启动策略编排进程,并呈现策略编排界面。
这里,终端可以是通过启动已安装好的策略编排应用程序客户端,还可以是启动策略编排引擎,以启动策略编排进程,并呈现策略编排界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一个应用于城轨交通系统中的业务流程的策略编排。假设该业务流程为,在获取到地铁内异常报警信息后,使用显示屏播放报警信息,并确定广播是否播放。该报警信息可以是列车故障触发的,还可以是出现火情触发的,还可以是其他原因触发的。
步骤S502,终端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上述需要编排的业务流程中,除了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之外,还需要三个节点,其中第一个为动作节点,用于获取报警信息,第二个为物联节点,用于播放报警信息,第三个为动作节点,用于确认是否播放成功,因此在该步骤中,选择的目标节点可以为两个动作节点和一个物联节点。为了便于说明,第一个动作节点为节点A,第一个物联节点为节点B,第二个动作节点为节点C。
步骤S503,终端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中包括物联节点,当然,目标节点还可以是动作节点、规则节点等。此时在策略编排界面呈现节点A、B、C。
步骤S504,当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终端响应于通过该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该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
其中,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组标识、设备标签等。步骤S504在实现时,可以是终端通过物联平台获取连入该物联平台的物联设备的设备分组信息、设备标识信息等,从而基于接收到的设备分组信息、设备标识信息等进行物联节点对应设备信息的配置。
并且由于节点B是在节点A获取到报警信息之后执行的,因此在对节点B配置之前,已经可以通过动作节点的配置界面完成了对节点A的配置过程,在步骤S504中,是对节点B的设备信息进行配置,在实现时,可以是通过图10、图11所示的界面完成设备信息的配置。
步骤S505,终端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
该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在步骤S504中所获取到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的设备标识。
步骤S506,物联平台接收该获取请求,并获取该获取请求中携带的设备标识。
步骤S507,物联平台获取该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模型信息。
物模型信息包括设备基本信息、设备属性信息、设备事件、设备可操作的指令(也即设备服务)。
步骤S508,物联平台将携带有物模型信息的获取响应发送至终端。
步骤S509,终端接收获取响应,并获取该获取响应携带的物模型信息。
步骤S510,终端获取该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
由于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能够表征设备可操作的指令,而不同物模型的物联设备所能操作的指令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该步骤中获取服务信息,以在后续步骤中通过服务信息生成该物模型对应的指令配置界面。
步骤S511,终端基于该服务信息生成指令配置界面,并呈现该指令配置界面。
在该步骤中,基于服务信息生成指令配置界面,可以是通过解析服务信息,获取服务信息中的指令标识、输入参数标识,从而在该指令配置界面中呈现如图12所示的,指令标识—参数标识—数据来源这三级配置入口,以通过这三级配置入口进行指令配置。
步骤S512,终端响应于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通过该步骤即完成了对节点B的指令配置。
步骤S513,终端解析该物联节点对应的物模型信息,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
输出参数定义是对物联设备发送指令后返回结果的描述,每个指令都会有自己的返回结果。那么通过组合物模型中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就可以生成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
步骤S514,终端基于该设备配置信息、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确定该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是按照设备—指令—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生成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并按照预设格式存储。
步骤S515,终端将该输出描述信息挂载到该物联节点的设备类输出参数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节点C的输入参数为节点B的设备类输出参数,因此,可以通过图14和图15所示的界面,完成节点B的设备类输出参数与节点C输入参数的可视化绑定。
步骤S516,当终端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业务流程为:节点A(获取报警信息)→节点B(显示屏播放报警信息)→节点C(确定播放结果),也就是说,在地铁系统出现报警信息时,报警信息会作为节点B的输入,此时节点B控制的显示屏就会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播放报警信息,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是否播放成功,以确认报警信息是否发送出去。
步骤S516在实现时,可以是通过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的绑定关系,并进行基于绑定关系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相同的步骤或术语请参照其他实施例中的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终端在启动策略编排进程后,呈现策略编排界面,并且通过策略编排界面中针对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进而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在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中包括物联节点;当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终端响应于通过该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基于物联平台获取该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其中,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之后终端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物联平台在基于获取请求中携带的设备标识获取到对应的物模型信息之后,向终端返回物模型信息,在对指令进行配置时,终端是基于物模型中的服务信息,动态生成指令配置界面,并呈现该指令配置界面,并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进行设备指令的配置,并且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也是根据物模型中输出参数的定义而动态生成的,从而保证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为物联设备的控制结果,保证输出准确性;当终端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如此将物联网与流程编排技术进行集成,为城轨行业、安防控制等场景提供一种无代码业务及设备编排的方式,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动态生成物联节点输出变量及可视化绑定的方案,很好的解决了流程编排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问题,保证目标业务流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物联设备601、物联平台602和业务处理设备(策略平台)603,其中:
物联设备601中包括多个连接入物联网的物理设备,例如可以是城轨物理设备;
物联平台602,用于进行物理设备的设备分组、确定设备标签,并进行物模型管理;
业务处理设备(策略平台)603,和物联平台602相连,并利用物联平台提供的设备分组信息、设备标签信息和物模型进行策略编排、策略管理和模板管理,在指定出策略后,利用策略执行器执行策略,并通过物联平台602中的控制设备控制对应的物理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策略平台,对应其他实施例中的策略编排平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城轨场景下业务处理方法的再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与图6类似,在该系统架构中,包括城轨设备701、物联平台702和策略平台703,在该策略平台中,需要编排动作节点7031→物联节点7032→动作节点7033的策略,图7中示出了物联节点的配置过程,如图7所示,该配置过程包括:选择设备711、设备预览712、模型分组713、批量配置714、模型解析715、界面生成716、配置指令717。其中,在选择设备711中,需要基于从物联平台获取设备分组信息和设备标签信息进行设备选择,在进行模型分组时,需要从物联平台获取物模型,并从将相同物模型的设备分为一组;在从模型解析到界面生成的过程在实现时,同样需要基于从物联平台获取的物模型,解析物模型,从而动态生成命令控制界面(也即其他实施例中的指令配置界面)。命令控制界面是根据物模型中的服务(Service)动态生成的,一个设备可以有多个服务,一个服务可以有多个入参。
并且通过图7可以看出,通过动作节点输出的是预设的普通变量、通过物联节点输出的是动态变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显示屏物模型为例进行说明。以下为显示屏物模型的定义。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11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21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31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41
物模型定义中共有4种内容:Profile(设备基本信息)、Properties(设备的属性)、Events(设备事件)、Service(设备服务,即设备可操作的指令,一个设备可有多个服务)。
通过上述显示屏的物模型定义可以看出,这个显示屏的物模型只有一个服务—播放消息,同时这个服务下只有一个入参,也即消息,是字符串类型的。
动作节点的输出变量是事先在动作中定义的,只需要将动作的出参挂载到节点的输出变量上即可。而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为设备控制的结果,与选择的设备有关,无法事先定义,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结合物模型动态生成节点的输出变量。当用户配置完设备指令后,节点输出变量的生成流程包括如图8所示的各个步骤:
步骤S801,获取所选设备的物模型。
步骤S802,解析物模型。
步骤S803,提取所选指令的出参定义。
步骤S804,以设备-指令-出参的结构组合指令出参。
步骤S805,生成节点出参描述。
步骤S806,挂载到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上。
在上述显示屏的物模型定义中,显示屏指令中的出参定义(outputData)即是对设备发送指令后返回结果的描述,每个指令都会有自己的返回结果。那么通过组合物模型中设备指令的出参就可以生成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以一定格式(JSON)存储下来,最后挂载到物联节点的输出参数上(devices)。该输出参数是一个特殊类型(Device)的出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物联节点还可以包含动态生成的非设备级的输出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以下为物联节点输出参数的例子: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51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61
其中,“Activity0oqhb04”代表当前物联节点的id,它在每个策略中是唯一的。“filedKey”为节点出参标识,在一个节点内是唯一的,“outKey”为节点出参的对外标识,在一个策略内是唯一的,以“节点id+节点出参”的形式表示。
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变量,而是一段描述。这段描述指示了这个节点控制了哪些设备,每个设备控制了哪些指令,每个指令有哪些出参。
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会在其他节点中被引用(绑定),作为其他节点的输入。但由于它的输出变量是一段描述,不是具体的变量,不可直接绑定到后面节点的入参中。因此在绑定时,通过解析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devices,以“设备–指令–出参”的层级结构生成可视化界面,用户只需要点选,即可将选择的出参绑定到其他节点的输入变量上。
下面是当前节点入参绑定物联节点出参的例子:
Figure BDA0003042085680000371
这里的value是一个替代量,指示了当前入参绑定的是id为Activity0oqhb04的物联节点中指定设备[768100001-5a9d2b4579074afeb073c63a0125bc17]的sendMessage服务的success出参。
其中,“filedKey”为当前节点的入参标识,在同一节点内是唯一的。“souc e”为入参的数据来源。“value”在当前情况下是一个替代量,指示了当前入参绑定是的另外一个节点(Activity0oqhb04)的出参(devices),由于它是物联节点,进一步指定了id为“768100001-5a9d2b4579074afeb073c63a0125bc17”的设备的“sendMessage”服务的“success”出参。
以下以业务处理方法在城轨行业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城轨行业中,业务侧的关于工业控制的场景化需求与迭代复杂且多变,且对于不同厂商及系统的设备控制联动十分困难。所以本发明将城轨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物模型接入与统一管理,打破设备间的联动壁垒,并通过策略引擎的策略编排能力与物模型进行深度集成,实现用户无需代码基础,以极低门槛即可实现设备间联动策略的构造与执行。
用户可以在策略编排界面上通过拖入物联节点无代码的配置设备控制指令。在物联节点中通过设备分组或标签可快速筛选需要控制的设备,这里可以选择1个或多个设备。同一物模型下的设备会被分配到一个配置组里,实现批量配置。并根据物模型动态生成设备的指令配置界面及此节点的输出变量,实现无代码配置。其他节点通过可视化选择的方式来绑定物联节点的动态输出变量。
下面以一个实际场景来描述物联与编排技术融合的产品表现—显示屏设备广播消息,策略如图9所示,包括:开始—获取动态消息—显示屏广播消息—确认广播结果—结束。
在该策略中共有3个节点:
获取动态消息901:动作节点,用来获取消息,并将消息以变量形式输出供后面节点使用。
显示屏广播消息902:物联节点,对显示屏设备进行指令配置,这里会接收上一个节点的消息变量,并将设备控制结果以变量形式输出。
确认广播结果903:动作节点,用来确认广播结果,需要接收物联节点的输出变量作为本节点的输入。
该策略的编排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编排界面上拖入动作节点,并选择平台中的动作-“获取动态消息”,该动作节点有一个出参—消息。
第二步,在编排界面上拖入物联节点,这个节点集成物联平台提供的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设备分组/标签来筛选需要控制的设备,可以选择多个,并可以设置串行或并行控制。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需要控制的设备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以通过图10中设备分组1001,选择需要控制的设备所在分组,例如可以选择车站模型设备,然后再选择该设备分组下的设备,在如图10所示的选择框1002中,选中了设备PM01101。
第三步,点击图10中的“下一步”按钮控件1003,物联节点会根据物模型对所选的设备进行分组,并呈现图11所示的界面。同一物模型的设备可以进行批量配置,在实现时,可以通过图11可以选择多个设备,例如,可以是勾选图11所示的“全选”控件1101,之后点击“批量配置”1102,就进入了如图12所示的指令配置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选中多个设备对应的选中框,以选择多个设备。
当需要对单个设备进行指令配置时,在选中单个设备后,可以点击图11的配置项中的“编辑”控件1103,同样可以进入如图12所示的指令配置界面。
第四步,配置设备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指令配置界面是策略平台获取到待设置设备的物模型,然后对物模型的服务信息进行解析而动态生成的,在该指令设置界面中,以服务-服务的输入参数-数据来源的层级进行显示。以上述显示屏的物模型为例进行说明,该显示屏的物模型中,只有一个服务(播放消息),该服务只有一个输入参数(消息),因此,在该指令设置界面中显示有播放消息-消息-数据来源。如果待配置设备具有多个服务,或者某个服务有多个输入参数时,那么在点击图12最左侧的操作控件1201时,可以呈现所有可选指令,当选择好指令后,点击中间的操作控件1202,可以显示该指令的所有输入参数,选择其中一个,然后再基于最右侧的操作控件1203选择数据来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令入参的赋值(也即数据来源)有图12所示的4种方式:
手动输入:用户自己输入;
常量:选择策略平台中定义的常量;
策略使用方传入:策略的入参,启动策略时传入;
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可以从前面节点的输出变量中选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物联节点的数据来源为“获取动态消息”这一动作节点,因此,如图13所示,此时数据来源选择“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此时,会显示选择节点和出参的两个选择控件,分别为1301和1302,此时选择节点为“获取动态消息”,出参为“消息”。这样就将上一节点的输出变量与当前指令的输入变量进行绑定,如此,上一个节点获得消息就会传送到这个指令中。
第五步,在编排界面上拖入动作节点,并选择平台中的动作—“确认广播结果”,该动作节点有一个入参—广播结果,即上一物联节点的设备控制结果。
如图14所示,为该动作节点选择的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并且选择的节点为“显示屏广播消息”,由于“显示屏广播消息”的节点为物联节点,那么也就是说,需要将物联节点“显示屏广播消息”的输出变量与该动作节点“确认广播结果”的输入参数进行绑定,此时可以点击图14所示的“出参”选择控件1401,从而呈现图15所示的界面。如图15所示,按照设备-指令-出参的层级,通过设备选择控件1501选择物联节点控制的设备PM01101,通过指令选择控件1502选择设备控制的指令“播放消息”,通过出参选择控件1503选择该指令的出参“执行是否成功”。如此,即通过图15所示的可视化方式完成物联节点输出变量与此入参的绑定。
在上述策略编排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在策略编排界面上通过拖入物联节点以无代码形式进行设备控制指令的配置。在物联节点中通过设备分组或标签可快速筛选需要控制的设备,并且可以选择1个或多个设备。同一物模型下的设备会被分配到一个配置组里,实现批量配置。并根据物模型动态生成设备的指令配置界面及此节点的输出变量,实现无代码配置。其他节点通过可视化选择的方式来绑定物联节点的动态输出变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集成物联网和流程编排技术,对城轨场景下的设备进行物模型抽象及统一管理,并将物联平台的物模型引入到流程编排中,从而使用户以无代码的方式来构造设备间的复杂联动,且无需关心设备的不同来源与型号,达到在不修改产品代码的情况下,与不同厂商的各种设备进行协调与通信。
下面继续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454的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存储在存储器450的业务处理装置454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541,用于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第一呈现模块4542,用于在该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该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
第二呈现模块4543,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4544,用于响应于通过该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4545,用于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该配置界面包括设备配置界面和指令配置界面,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通过该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该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该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所述指令配置界面是基于物联设备的物模型信息动态生成的;
响应于通过该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各个设备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平台发送的获取响应,获得所述获取响应中携带的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物模型信息,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各个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挂载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描述信息挂载到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类输出参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建立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的一一对应关系;
将各个对应关系中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按照预设描述格式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接收针对该设备配置界面中设备组入口的触发操作,在该设备配置界面呈现各个设备组;
响应于针对该设备组的第二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目标设备组;
呈现目标设备组中包括的各个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设备标识的第三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分组模块,用于基于该各个物模型信息,对各个设备标识进行配置分组,得到分组结果,其中,该分组结果包括至少一个分组标识和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在分组界面呈现该各个分组标识和该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批量配置入口,该装置还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分组标识的第四选择操作,选中该分组标识对应的所有设备标识;或者,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多个设备标识的第五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多个设备标识;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指令批量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单独配置入口,该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一个设备标识的第六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设备标识;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指令单独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获取待配置设备对应的物模型信息;
获取该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
解析该服务信息,确定该待配置设备的至少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和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
在该指令配置界面呈现各个可选指令标识、该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和各个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可选指令标识的第七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指令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的第八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参数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基于该目标指令标识、该目标参数标识和该赋值信息确定配置的设备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至少显示有以下数据来源:手动输入、常量、策略使用方传入、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通过该数据来源设置界面接收到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第八选择操作时,呈现节点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
响应于针对该节点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节点,接收针对可选节点的第九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来源节点;
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动作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该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基于针对该至少一个输出参数标识的第十选择操作,确定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将该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的输出值确定为该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该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所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可选输出参数,所述可选输出参数包括设备类输出参数和非设备类输出参数;
当接收到针对设备类输出参数的第十二选择操作时,呈现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包括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分别通过针对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赋值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物联设备执行所述目标设备指令后所述目标输出参数标识对应的输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目标节点为动作节点时,该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该配置界面中动作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动作;
响应于针对该至少一个可选动作的第十一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动作;
获取该目标动作预设的输出参数信息;
将该目标动作和该输出参数信息确定为该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绑定关系;
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该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绑定关系,确定不同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信息,基于该连接信息连接对应的目标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例如,如图3、图4和图5示出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 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在所述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
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所述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所述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所述物联平台与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建立有通信连接;
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所述配置界面包括设备配置界面和指令配置界面,响应于通过所述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所述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所述设备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所述指令配置界面是基于物联设备的物模型信息动态生成的;
响应于通过所述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物联平台发送物模型信息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中携带有各个设备标识;
接收物联平台发送的获取响应,获得所述获取响应中携带的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解析所述物模型信息,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
基于各个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将所述输出描述信息挂载到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类输出参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标识、设备指令和输出参数定义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包括: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建立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的一一对应关系;
将各个对应关系中的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配置的设备指令,和所述配置的设备指令的输出参数定义按照预设描述格式动态生成所述物联节点的输出描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备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设备设置操作,获取所述物联节点对应的设备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设备配置界面中设备组入口的触发操作,在所述设备配置界面呈现各个设备组;
响应于针对所述设备组的第二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目标设备组;
呈现目标设备组中包括的各个设备标识;
响应于针对设备标识的第三选择操作,获取选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设备标识对应的各个物模型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物模型信息,对各个设备标识进行配置分组,得到分组结果,其中,所述分组结果包括至少一个分组标识和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在分组界面呈现所述各个分组标识和所述各个分组标识对应的设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界面呈现有指令批量配置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分组标识的第四选择操作,选中所述分组标识对应的所有设备标识;或者,
响应于针对多个设备标识的第五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多个设备标识;
当接收到针对指令批量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指令配置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指令配置入口的触发操作,获取待配置设备对应的物模型信息;
获取所述物模型信息中的服务信息;
解析所述服务信息,确定所述待配置设备的至少一个可选指令标识和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
在所述指令配置界面呈现各个可选指令标识、所述各个可选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和各个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通过所述指令配置界面接收到的指令设置操作,获取配置的设备指令,包括:
响应于针对可选指令标识的第七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指令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指令标识对应的参数标识的第八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目标参数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参数标识的数据来源设置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指令标识、所述目标参数标识和所述赋值信息确定配置的设备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至少显示有以下数据来源:手动输入、常量、策略使用方传入、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所述响应于通过数据来源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包括:
当通过所述数据来源设置界面接收到选择数据来源为从本策略的其他节点选择的第八选择操作时,呈现节点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至少一个可选节点,接收针对可选节点的第九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来源节点;
当所述目标来源节点为物联节点时,响应于针对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呈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所述输出参数选择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来源节点的至少一个可选输出参数,所述可选输出参数包括设备类输出参数和非设备类输出参数;
当接收到针对设备类输出参数的第十二选择操作时,呈现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
响应于通过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包括所述物联节点的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所述响应于通过所述输出参数设置界面的输入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包括:
按照设备至指令至输出参数的层级结构,分别通过针对设备标识选择入口、设备指令选择入口和输出参数选择入口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目标设备指令和目标输出参数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标识的赋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赋值信息为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物联设备执行所述目标设备指令后所述目标输出参数标识对应的输出信息。
12.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接收针对策略编排界面中节点标识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选中的至少一个目标节点;
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所述策略编排界面中呈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节点包括物联节点;
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节点的配置操作,呈现配置界面;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配置界面接收到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其中,当所述目标节点为物联节点时,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基于物联平台确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和指令配置信息,所述物联平台与进行策略编排的终端建立有通信连接;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策略编排完成操作时,基于各个目标节点的配置信息确定目标业务流程。
13.一种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处理设备、物联平台和物联设备,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设备与物联平台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物联平台与所述物联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
所述物联平台,用于进行所述物联设备的设备分组、确定设备标签,并进行物模型管理;
所述业务处理设备,利用所述物联平台提供的设备分组信息、设备标签信息和物模型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策略编排。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60057.XA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68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057.XA CN114968032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87153 WO2022228156A1 (zh) 2021-04-27 2022-04-15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057.XA CN114968032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8032A true CN114968032A (zh) 2022-08-30
CN114968032B CN114968032B (zh) 2024-02-02

Family

ID=8297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0057.XA Active CN114968032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8032B (zh)
WO (1) WO20222281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1856A (zh) * 2023-02-07 2023-03-14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原子化服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07561A (zh) * 2023-04-14 2023-05-12 湖南云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代码的动作节点快速构建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714A (zh) * 2014-03-10 2017-02-22 思飞信智能电网公司 分布式智能电网处理
CN109784708A (zh) * 2019-01-07 2019-05-21 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水行业多模型耦合计算的云服务系统
US20200279136A1 (en) * 2019-03-01 2020-09-03 Royal Bank Of Cana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type mean field reinforcement machine learning
CN112083922A (zh) * 2020-09-21 2020-12-15 深圳市金玺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可视化编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6733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2443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D Albis John N System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a collaborative strategy editor
CN106027609B (zh) * 2016-05-05 2019-04-02 深圳大数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服务系统
CN109981692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新型工业物联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12130993B (zh) * 2020-09-07 2024-05-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基于图形化建模的电力边缘物联代理边缘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215430B (zh) * 2020-10-21 2023-06-3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化的轨道交通结构化应急预案编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714A (zh) * 2014-03-10 2017-02-22 思飞信智能电网公司 分布式智能电网处理
CN109784708A (zh) * 2019-01-07 2019-05-21 江河瑞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水行业多模型耦合计算的云服务系统
US20200279136A1 (en) * 2019-03-01 2020-09-03 Royal Bank Of Cana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type mean field reinforcement machine learning
CN112083922A (zh) * 2020-09-21 2020-12-15 深圳市金玺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可视化编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67334A (zh) * 2020-12-25 2021-04-16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1856A (zh) * 2023-02-07 2023-03-14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原子化服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07561A (zh) * 2023-04-14 2023-05-12 湖南云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代码的动作节点快速构建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156A1 (zh) 2022-11-03
CN114968032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0786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统
WO2022228156A1 (zh) 一种策略编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984818A (zh) 基于Flex技术的AUV设计流程可视化建模方法
CN101185303A (zh) 创建用于绑定应用程序与关联后端服务器之间的消息的映射文档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56012B (zh) 一种轨道交通可视化界面的低代码开发系统
CN114064024A (zh) 微应用的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934832A (zh) 基于会话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360735A (zh) 一种表单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598428A (zh) 流程节点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4912897A (zh) 工作流执行方法、工作流编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30017A (zh) 基于游戏引擎的界面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6772A (zh) 页面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223961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onfiguration terminal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
CN112558968B (zh) 一种资源树视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1731A (zh) 数据埋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8684B (zh) 系统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7709A (zh) 一种控制页面生成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8796B (zh) 子流程任务节点激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6398A (zh) 业务模型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N115421715A (zh) 低代码编译存储方法及基于功能流的Web三维场景低代码系统
CN114860205A (zh)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扩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3778542A (zh) 业务配置表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648081A (zh) 用于计算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Ducreux et al. Rapid prototyping of complete systems, the case study of a smart parking
CN113806596B (zh) 运营数据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