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7248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7248B
CN114967248B CN202210603617.7A CN202210603617A CN114967248B CN 114967248 B CN114967248 B CN 114967248B CN 202210603617 A CN202210603617 A CN 202210603617A CN 114967248 B CN114967248 B CN 114967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line
connection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36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7248A (zh
Inventor
邬可荣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36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7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7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栅极驱动电路、时序控制板及时钟线组,面板本体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和一第二非显示区;时序控制板设于第二非显示区;时钟线组包括若干沿第一非显示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线和若干沿垂直于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信号线,每一连接线的一端与时序控制板电连接,信号线的两端连接一连接线和栅极驱动电路;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改善功耗大发热引发的液晶极化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GDL技术(Gate Driver less)即较少的栅极驱动器技术,是运用液晶显示面板的原有阵列制程将水平扫描线的驱动电路制作在显示区周围的基板上,使之能替代外接集成电路板((Integrated Circuit,IC)来完成水平扫描线的驱动,故GDL技术能减少外接IC的焊接工序,降低产品成本,而且使液晶显示面板更适合制作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产品。
目前,GDL电路信号是由IC通过时钟信号线(CK)等信号线传输至GDL驱动电路的,由于高分辨率产品和高刷新率产品对GDL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用于传输的CK线负载过大,导致高温动作测试下CK线温度过高,使得附近的像素液晶出现液晶极化等不良显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降低显示面板的CK走线的电流密度,改善液晶极化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面板本体形成有显示区域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域边缘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还包括时序控制板,所述时序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及
时钟线组,所述时钟线组包括若干连接线和若干信号线,若干所述连接线并排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延伸方向延伸,若干所述信号线并排间隔排布,并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每一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板电连接,一所述信号线的一端对应与一所述连接线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
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线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中部至所述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板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的宽度呈阶梯状递减或逐渐递减。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段,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位置的至少两连接段在两第一非显示区的连线方向上形状互补设置。
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信号线在其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线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的方向上交叠形成交叠区,在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交叠区中,所述连接线于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开设有缺口。
可选的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交叠区所占的连接线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线的总长度的比例小于等于1/2。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两所述缺口的宽度占该连接线的宽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3小于等于1/2;且/或,所述缺口在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信号线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开设有连接孔,一所述信号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一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绝缘层对应一所述连接线的位置设置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连接线的宽度逐渐递减。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于两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时序控制板设有两个,所述时钟线组设有两个,一所述时钟线组连接一所述时序控制板和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电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包括显示区域和设于显示区域周缘的两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在面板本体的第一非显示区内设有栅极驱动电路,并在第二非显示区内设置有时序控制板,如此,通过时钟线组电连接时序控制板和栅极驱动电路,从而能够将外界的时钟信号传输给栅极驱动电路,进而实现对扫描线的脉冲驱动,该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栅极驱动器(G-IC)的设置,从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同时,时钟线组包括沿第一非显示区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若干连接线,和与连接线垂直的若干信号线,一信号线的一端连接一连接线,连接线将外界信号引入第一非显示区内,再通过信号线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此处,于靠近时序控制板的一端,尤其是多条连接线集中拐弯连接到时序控制板的位置处,电流密度对连接线和信号线的功耗发热影响较大,故而在此,将连接线的宽度设置相对较大,从而减小此处的电流密度,减少功耗引起的发热现象,且在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随着连接线的电流被信号线分流,故而将连接线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从而减少高温下的液晶极化现象,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中时钟线组靠近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显示面板又一实施例中时钟线组远离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显示面板再一实施例中的时钟线组靠近时序控制板的连接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显示面板 40a 交叠区
10 面板本体 41 连接线
11 显示区域 411 缺口
12 第一非显示区 412 第一连接部
13 第二非显示区 4121 连接段
20 栅极驱动电路 42 信号线
30 时序控制板 50 绝缘层
40 时钟线组 51 连接孔
200 背光模组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100。
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面板本体10、栅极驱动电路20、时序控制板30及时钟线组40,所述面板本体10形成有显示区域11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域11边缘的非显示区域11,所述非显示区域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非显示区12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非显示区12的第二非显示区13;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20设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12;所述时序控制板30设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
所述时钟线组40包括若干连接线41和若干信号线42,若干所述连接线41并排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12的延伸方向延伸,若干所述信号线42并排间隔排布,并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线4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信号线42与所述连接线41在所述面板本体10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线41的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板30电连接,一所述信号线42的一端对应与一所述连接线41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20;
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
可以理解的,显示面板100一般呈长方体状,故具有两对相对设置的两侧边,本实施例中,以俯视角度看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1和设于显示区域11周缘的非显示区域11,此处将非显示区域11设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12和一个第二非显示区13,例如,在显示面板100处于使用状态时,两个第一非显示区12位于显示区域11的左右两侧,而第二非显示区13则位于显示区域11的下侧。或者,于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非显示区12也可以位于上下两侧,第二非显示区13位于左侧或右侧。当然,为了组装稳定,显示区域11的上侧也有一定的非显示部分,一般不安装元器件或电路等。而下侧也可以设置有源极驱动电路或集成板,并与覆晶薄膜电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可知的,显示区域11内设置由数据线和扫描线交叠形成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能够在外界驱动电路的信号驱动下实现显示功能,此部分的结构未做改进,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时序控制板30为时钟驱动电路板,可以接收接口连接器的时钟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栅极驱动电路20中,实现对扫描时钟脉冲信号的输入。其可以为覆晶薄膜件,即,将时钟驱动电路直接压接在有铜走线的PET薄膜上,方便组装,且能够为结构设计提供空间。此处,时序控制板30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13,可以说至少部分连接在第二非显示区13,也可以全部设于第二非显示区13,也可以仅连接于第二非显示区13的边缘即可,在此不做限定。栅极驱动电路20直接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12,从而可以省略栅极驱动器(G-IC)的设置,进而减少对边框的占用。栅极驱动电路20可以设置在两个第一非显示区12内,也可以均集中在一个第一非显示区12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时钟线组40是用于连接时序控制板30和栅极驱动电路20的,也即从下侧的第二非显示区13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12内,从而与栅极驱动电路20一一对应连接。故其包括有在第一非显示区1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连接线41,和与连接线41垂直的多个信号线42,每一个连接线41连接至少一个信号线42再连接至栅极驱动电路20上,每一个信号线42连接一个连接线41,从而对应一行的扫描线的时序控制,进而实现对面板本体10整体的扫描线的时序控制。也就是说,在连接线41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方向上,电流逐渐被与之相连接的信号线42分流走,也即越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连接线41的电流密度较大,越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电流密度相对较小。
因此,对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连接线41的部分结构进行改进,主要对其宽度进行改进,设置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连接线41的一段结构中,其宽度在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也即,在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方向上呈递减趋势,这体现在连接线41整体上宽度可以呈逐渐减小的状态,也可以呈阶梯状减小,或者具有不规则的减小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显示面板100包括面板本体10,面板本体10包括显示区域11和设于显示区域11周缘的两第一非显示区12和第二非显示区13,在面板本体10的第一非显示区12内设有栅极驱动电路20,并在第二非显示区13内设置有时序控制板30,如此,通过时钟线组40电连接时序控制板30和栅极驱动电路20,从而能够将外界的扫描信号分时传输给栅极驱动电路20,进而实现对扫描线的脉冲驱动,该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栅极驱动器的设置,从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同时,时钟线组40包括沿第一非显示区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若干连接线41,和与连接线41垂直的若干信号线42,一信号线42的一端连接一连接线41,连接线41将外界信号引入第一非显示区12内,再通过信号线42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20。此处,于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尤其是多条连接线41拐弯集中连接到时序控制板30的位置处,电流密度对连接线41和信号线42的功耗发热影响较大,故而在此,将连接线41的宽度设置相对较大,从而减小此处的电流密度,减少功耗引起的发热现象,且在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随着连接线41的电流被信号线分流,故而将连接线41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从而减少高温下的液晶极化现象,提升显示效果。
请结合图2,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线4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中部至所述连接线41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板30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412,所述第一连接部412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的宽度呈阶梯状递减或逐渐递减。
此处,设定在连接线41的中部至靠近第二显示区的连接线的端部之间为连接线的第一连接部412,将第一连接部412的宽度可以设计成呈阶梯状递增的状态,也即连接线41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一段长度的线体宽度为d,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段长度的连接线41的线体宽度为d+d1,如此,使得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段距离的交叠区40a的连接线41的宽度均增加了,允许同一时间通过的电子变小,电流密度小,进而减少了以此带来的功耗发热,从而改善此处,尤其是连接线41集中拐弯处的液晶极化问题。当然,与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部412整体设置呈逐渐递减的结构,此处,不限定第一连接部412的一侧增加,其形状为直角梯形,也可以是两侧均增加,即为等腰梯形。
请结合图5,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41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段4121,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部412对应位置的至少两连接段4121在两第一非显示区12的连线方向上形状互补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线41的设计在越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其宽度设计较大,为了减少此部分结构的整体占用空间,将第一连接部412划分为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段4121,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部412中的连接段4121一一对应设置,此处将两对应的连接段4121的形状设置为互补结构,例如,其中一个为正放的直角梯形结构,另一个则设计成倒置的直角梯形,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减少对第一非显示区的占用,从而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设计成互补结构的连接段4121至少有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当然,在该结构基础上,第一连接部412在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方向上依然为呈递减趋势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此处,在设计时钟线组40的时候,直接将连接线41的整体结构设置呈上窄下宽的结构,也即从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至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的方向上,连接线41的宽度逐渐增大,而不限于在交叠区40a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将连接线41的横截面设置呈等腰梯形的形状,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为尺寸大的梯形的底端。该结构的设计也可以方便后续的组装工序,节约工时。
请结合图4,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信号线42在其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线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10的方向上交叠形成交叠区40a,在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的交叠区40a中,所述连接线41于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开设有缺口411;且在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的交叠区40a中,所述交叠区40a的连接线41的线体宽度保持一致。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的交叠区40a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交叠区40a的连接线41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
本实施例中,信号线42的一端在横向延伸连接至其中一个连接线41上时,除最靠近栅极驱动电路20的连接线41除外,除其两端的其他部分均与其他连接线41形成有交叠区40a,也即在面板本体10的表面的投影,连接线41和信号线42之间有重叠部分,即为交叠区40a。例如,连接线41有CK1、CK2、CK3……CK8,对应的信号线42有L1、L2以及Ln等,则L1与CK8连接,L2与CK7连接,L3与CK6连接……如此,当L8连接至CK1时,L9会重新连接至CK8,以此类推。则L1与除CK8之外的连接线41均形成有交叠区40a,L2与除CK8、CK7之外的连接线41形成有交叠区40a,以此类推,则与最靠近显示区域11的连接线41连接的信号线42没有形成交叠区40a。
为了方便加工,在时序控制板30至其对面侧边的方向上,将连接线41的宽度设置为不规则的方式递减,也即在远离第二非显示区13的交叠区40a中,直接将连接线41对应交叠区40a的结构的宽度进行减小,此处,在使用均一的宽度值的连接线41基础上,可以直接在对应的位置开设缺口411,该缺口411可以影响连接线41的宽度值,从而使得形成的交叠区40a的面积减小,进而减小此处的电阻电容的负载,改善显示效果。该结构的设置无需更改其他位置的连接线41,对于已经设计成型的时钟线组40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只需对应开设缺口411即可,此处,缺口411可以是长方体状,方便进行加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椭圆状或是不规则形状等。如此,在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形成交叠区的连接线41的宽度设置相对较小,从而使得此处的交叠区40a的面积较小,降低了两者因交叠而形成的电容值,也即降低了负载阻值,继而减少因发热出现的液晶极化现象,与上述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连接线41的宽度增加的方案结合,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
此外,因信号线42一般设计的宽度较小,故而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允许信号线42的宽度进一步减小,在远离第二非显示区13的交叠区40a中,也可以对应减小交叠区40a处的信号线42的宽度,从而减小该交叠区40a的面积,减小此处的负载阻值,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4,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缺口411在所述连接线4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信号线42的宽度;
且/或,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交叠区所占的连接线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线的总长度的比例小于等于1/2。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将缺口411在连接线4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信号线42的宽度,从而在进行焊接组装时,可以有一定的偏移空余量,即使有一定的加工误差,也可以使得该缺口411对应信号线42,进而实现该交叠区40a的面积减小,减少两者交叠形成的电容值,改善发热导致的液晶极化现象。
当然,在上述缺口411的长度大于信号线42的宽度的结构基础上,或者不以此处缺口411的长度大于信号线42的宽度的结构为基础,均可以设定远离第二非显示区13的部分占连接线41总长度的范围,此处设定远离第二非显示区13的部分占连接线41的总长度的1/2,也即,从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侧计算,在连接线41达到其长度的1/2时,则认为其是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连接线41部分,如此,可以在降低连接线41的负载阻值改善液晶极化现象的同时,减少对连接线41的加工处理,节约成本。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远离第二非显示区13的部分占连接线总长度的1/3、1/4、1/5等。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41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411,两所述缺口411的宽度占该连接线41的宽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3小于等于1/2。
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连接线41和信号线42交叠形成的电容值,故设置两个缺口411,将两个缺口411相背离设置,即在连接线4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此处,设置两缺口411的总宽度占连接线41的宽度的范围值大于等于1/3小于等于1/2,例如,1/3、3/8、5/12、11/24、1/2等,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减小交叠区40a的电容值,从而改善此处的发热极化问题。
如此,在远离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的交叠区40a中,将缺口411的宽度设计较大,在逐渐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过程中,缺口411的宽度逐渐减小,直至无需开设缺口411。或者在不开设缺口411的基础上,还可以在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交叠区40a中,增加连接线41的宽度,进而连接线4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形成凹凸起伏形状的不规则形状。
请结合图2和图3,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1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线41与所述信号线42之间设有绝缘层50,所述绝缘层50开设有连接孔51,一所述信号线42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51与一所述连接线4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空间,将连接线41和信号线42设置在不同层上,并且两者之间设有绝缘层50,绝缘层50开设连接孔51,从而实现连接线41与信号线42的电连接,也可以避免信号线42和其他未连接的连接线41之间的信号干扰。具体地,该连接孔51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信号线42的端部伸入该连接孔51内,并与连接孔51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保证电连接性能好。可选的,将连接孔51设置为扩孔状,也即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从而方便沉积信号线42的时候能够实现紧密连接。
请结合图2和图4,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13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绝缘层50对应一所述连接线41的位置设置的所述连接孔51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本实施例中,由于靠近时序控制板30一端的时钟线组40的电流密度较大,故而,在增加该位置处的连接线41的宽度基础上,还通过增加连接孔51的数量进行改进,也即靠近时序控制板30一端的连接线41与信号线42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孔51的数量增多,如此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降低了接触电阻,继而在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可以减少功耗引发的发热,进一步改善液晶极化问题。
请参照图1,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20设于两所述第一非显示区12,所述时序控制板30设有两个,所述时钟线组40设有两个,一所述时钟线组40连接一所述时序控制板30和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12的栅极驱动电路20。
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栅极驱动电路20,将栅极驱动电路20分两路设置在两个第一非显示区12内,时序控制板30也设置为两个,对应的时钟线组40也设置有两组,每一组包括多条连接线41和信号线42,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时序控制板30和一栅极驱动电路20,如此,将两个时钟线组40的连接线41的线宽均进行改进,即,在靠近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至远离该时序控制板30的一端的方向上,连接线41的宽度逐渐减小或呈阶梯状减小,或者是在多个交叠区40a内的连接线41的宽度呈递减趋势,进一步避免发热引起的液晶极化问题,从而提升面板本体10的显示效果。
以上各个技术特征在协同配合的基础上,共同作用于显示面板100,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处,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故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100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面板本体形成有显示区域和设于所述显示区域边缘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非显示区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于至少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时序控制板,所述时序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及
时钟线组,所述时钟线组包括若干连接线和若干信号线,若干所述连接线并排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延伸方向延伸,若干所述信号线并排间隔排布,并沿垂直于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信号线与所述连接线在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一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时序控制板电连接,一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一所述连接线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时序控制板的部分的线体宽度呈递减趋势;
每一所述连接线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中部至所述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板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的宽度呈阶梯状递减或逐渐递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段,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位置的至少两连接段在两第一非显示区的连线方向上形状互补设置。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信号线在其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线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的方向上交叠形成交叠区,在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交叠区中,所述连接线于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开设有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交叠区所占的连接线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线的总长度的比例小于等于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两所述缺口的宽度占该连接线的宽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1/3小于等于1/2;
且/或,所述缺口在所述连接线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信号线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信号线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开设有连接孔,一所述信号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一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与其相对的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绝缘层对应一所述连接线的位置设置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8.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设于两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时序控制板设有两个,所述时钟线组设有两个,一所述时钟线组连接一所述时序控制板和一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电路。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603617.7A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967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617.7A CN11496724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617.7A CN11496724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248A CN114967248A (zh) 2022-08-30
CN114967248B true CN114967248B (zh) 2023-09-01

Family

ID=8295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3617.7A Active CN114967248B (zh) 2022-05-30 2022-05-3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72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039A (zh) * 2018-09-13 2019-01-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92173A (zh) * 2018-10-31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72921A (zh) * 2018-11-23 2019-01-25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9523963A (zh) * 2018-11-21 2019-03-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09571218U (zh) * 2018-11-06 2019-11-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33415A (zh) * 2020-12-02 2021-03-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039A (zh) * 2018-09-13 2019-01-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92173A (zh) * 2018-10-31 2019-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9571218U (zh) * 2018-11-06 2019-11-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23963A (zh) * 2018-11-21 2019-03-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9272921A (zh) * 2018-11-23 2019-01-25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433415A (zh) * 2020-12-02 2021-03-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24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560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376522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3902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15601B (zh) 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312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29921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78132A (zh)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208999736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2441B (zh) 阵列基板
CN112130389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6724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92879B (zh) 阵列基板、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19516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726874B (zh) 显示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合结构
US2024007222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40001260A (ko) 본딩 구조체, 표시 패널, 연성 회로 기판 및 표시 장치
CN11129015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N212873893U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器
WO2023070528A1 (zh) 电磁式触控显示面板
US20220123022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11406017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093658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装置
CN210428006U (zh) 显示面板、驱动器及软性电路板
CN108932077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1708238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