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6301A -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6301A
CN114966301A CN202210096566.3A CN202210096566A CN114966301A CN 114966301 A CN114966301 A CN 114966301A CN 202210096566 A CN202210096566 A CN 202210096566A CN 114966301 A CN114966301 A CN 114966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ing wave
fault
voltage
lin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6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洪春
代月
田鑫萃
董俊
安娜
韩一鸣
赵红芳
杨竞及
唐玉涛
蒋晓涵
雷顺广
邓亚琪
王广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096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6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6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6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5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lines, e.g. overhea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8Aspects of digital comp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叠加值;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获得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Description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电线路较长,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故障几率较大,因此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问题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直流输电尚存的的技术问题(包括常规直流存在换线风险,柔性直流输电造价高、运行损耗大,以及无法处理直流线路故障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结合不同的运行方式,能够充分发挥直流输电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因此备受外界关注。三端混合式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两条直流输电线路,采用“站-站”混合方式。与单一传统直流系统和单一柔性直流系统相比较,在拓扑结构及运行机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已有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法无法完全适用于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当中。对于现有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及故障测距方面的研究并不全面,对其核心技术的掌握也不充分,目前实际投入运行的直流输电工程,线路主保护主要有,行波保护和微分欠压保护,原理简单且速动性好,但对过渡电阻的耐受能力有限,耐燥声干扰能力差,行波保护为单端保护,依赖波头的识别,保护判据整定值需要通过仿真实验得到,可靠性不高,难以实现故障区域的判别。
发明内容
现有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有行波法和故障分析法,但它们分别依赖于行波波头的识别和线路参数的准确,抗干扰能力和耐高阻能力较差,难以满足测距精度要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考虑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的特殊要求,提出究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对故障点进行精确测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当遇到硬故障点时,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反的极性叠加,故障点电压行波的幅值小于故障位置之前和之后其他位置的电压行波幅值,即在故障点电压行波的幅值发生变化且极性为负。对于对偶故障点,正向电压行波与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同的极性叠加,使得对偶故障点电压行波的幅值大于对偶故障点位置之前和之后位置的电压行波的幅值,即在故障点电压行波的幅值发生变化且极性为正。且硬故障点与对偶故障点对应的距离相加等于线路总长,因此利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流行波数据,应用贝瑞龙线路传输线方程推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并进行方向行波分解,并利用方向行波构造积分函数,根据积分函数突变点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具体步骤为:
Step1: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Step2: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获取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
Step3: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
Step4: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时,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
Step5: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然后分别获取二者的叠加值。
Step6: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
Step7:利用其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所述Step1具体为:
对于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正、负极之间存在耦合,可以通过线模变换将正、负极量解耦为零模量和一模量。本发明故障特征分析针对直流系统的故障分量网络,首先通过线模变换得到零模和一模的故障分量电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21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22
式中,下标p和n分别表示正极量和负极量,下标1和0分别表示以正极为基准的一模量和零模量。
零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极性均相同,是由线路与大地回路形成的,易受肌肤效应影响。而线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是由线路之间组成的回路形成的,其受频率影响较小,在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时选取线模分量进行分析。所以,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所述Step3具体为:
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1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2
所述Step4具体为:
Step4.1: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内时,定义行波在故障点发生折返射形成的突变点为A(x),定义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第一次反射后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其故障初始行波由本故障线路对侧母线N反射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形成的突变点为B(x),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3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4
其中,βFu为硬故障点反射系数,αFu为对偶故障点反射系数,硬故障突变点A(x)处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反的极性进行叠加,A(x)=x。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5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6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位置叠加,B(x)=l-x,即B点离开N端距离也为x。
Step4.2: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外时,突变点A(x)的表达式和上式相同,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反射后的正向行波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本故障线路对端母线N的反射行波经故障点折射后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叠加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7
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8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9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点处叠加,B(x)=l-x。
所述Step5具体为:
Step5.1: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310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1
Step5.2: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
为抑制高斯噪声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从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正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2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3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同理,从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反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4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5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所述Step6具体为: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46
式中,t1,t1+l/v分别为行波观测时窗的上、下限。
所述Step7中,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具体为:将[t1,t1+l/v]区间任意时刻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包括:
电气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和存储数据,在量测端获取初始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数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
故障测距模块,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将数值计算模块计算出的两个叠加值作乘积处理后再对其积分,并利用积分函数突变点进行故障测距,得出故障距离后出口测距结果。
所述电气信号采集模块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的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保护启动单元,用于判断数字信号是否大于设定的启动阈值,若是,则读取启动时间并存储数据。
所述数值计算模块包括:
线模转换单元,用于计算量测端电压行波的线模分量。
数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相关数值,具体为:首先,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其次,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最后,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利用其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的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所述故障测距模块包括:
积分函数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具体为:求取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的积,并将该乘积在一定时窗内积分,得到积分函数。
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
极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数据采集不基于通信,不受数据传输时延的影响,速动性好。
2、本发明使用了积分运算,耐受过渡电阻和抗干扰能力较强,测距精确度高。
3、本发明故障定位速度快,且不依赖于行波波头检测识别。
4、本发明采样率要求不高,原理性能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仿真模型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以内的正向行波图;
图4是本发明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以内的反向行波图;
图5是本发明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以外的正向行波图;
图6是本发明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以外的反向行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积分函数结果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积分函数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线路全线长568km,电压等级为±800kV。设置故障发生在线路158km处,故障类型设置为正极接地永久性故障,过渡电阻设置为0.01Ω,采样率为1MHz,其测距的具体过程为:
Step1:对于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正、负极之间存在耦合,可以通过线模变换将正、负极量解耦为零模量和一模量。本发明故障特征分析针对直流系统的故障分量网络,因此通过如下线模变换得到零模和一模的故障分量电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61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62
式中,下标p和n分别表示正极量和负极量,下标1和0分别表示以正极为基准的一模量和零模量。零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极性均相同,是由线路与大地回路形成的,易受肌肤效应影响。而线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是由线路之间组成的回路形成的,其受频率影响较小,所以在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时选取线模分量进行分析。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Step2: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
Step3: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63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1
Step4: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
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内时,突变点A(x)是行波在故障点发生折返射形成的,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第一次反射后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其故障初始行波由本故障线路对侧母线N反射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2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3
式中,βFu为硬故障点反射系数。αFu为对偶故障点反射系数。由图3、图4可知,硬故障突变点A(x)处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反的极性进行叠加,A(x)=x。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4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5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位置叠加,B(x)=l-x,即B点离开N端距离也为x。
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外时,突变点A(x)的表达式和上式相同,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反射后的正向行波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本故障线路对端母线N的反射行波经故障点折射后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叠加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6
由图5、图6可知,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7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8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点处叠加,B(x)=l-x。
Step5: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9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710
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
为抑制高斯噪声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从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正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81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82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从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反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83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84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Step6:将Step5中的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2v)]和[t1+l/(2v),l/v]内积分,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085
式中,t1,t1+l/v分别为行波观测时窗的上、下限。
Step7:利用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的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将[t1,t1+l/v]区间任意时刻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
由于贝瑞龙线路传输方程计算出的电压行波突变是连续变化的,当遇到硬故障点或对偶故障点时呈现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的行波变化量h次幂的叠加值分布不连续,即出现突变点。将[t1,t1+l/v]积分区间内任意时刻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积分函数分布结果如图7所示,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为168km。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为负,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168km。
如图2所示,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包括:
电气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和存储数据,在量测端获取初始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数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
故障测距模块,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将数值计算模块计算出的两个叠加值作乘积处理后再对其积分,并利用积分函数突变点进行故障测距,得出故障距离后出口测距结果。
所述电气信号采集模块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的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保护启动单元,用于判断数字信号是否大于设定的启动阈值,若是,则读取启动时间并存储数据。
所述数值计算模块包括:
线模转换单元,用于计算量测端电压行波的线模分量。
数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相关数值,具体为:首先,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其次,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最后,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利用其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的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所述故障测距模块包括:
积分函数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具体为:求取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的积,并将该乘积在一定时窗内积分,得到积分函数。
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得出距离为200km。
极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得出极性为负。因此得出故障距离xf为200km。
实施例2:线路全线长1500km,电压等级为±800kV。设置故障发生在线路500km处,故障类型设置为正极接地永久性故障,过渡电阻设置为0.01Ω,采样率为1MHz。其测距的具体过程为:
Step1:对于双极直流输电线路,正、负极之间存在耦合,可以通过线模变换将正、负极量解耦为零模量和一模量。本发明故障特征分析针对直流系统的故障分量网络,因此通过如下线模变换得到零模和一模的故障分量电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1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2
式中,下标p和n分别表示正极量和负极量,下标1和0分别表示以正极为基准的一模量和零模量。零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极性均相同,是由线路与大地回路形成的,易受肌肤效应影响。而线模分量在两根极线上的大小相同、极性相反,是由线路之间组成的回路形成的,其受频率影响较小,所以在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分析时选取线模分量进行分析。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Step2: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
Step3: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3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4
Step4: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
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内时,突变点A(x)是行波在故障点发生折返射形成的,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第一次反射后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其故障初始行波由本故障线路对侧母线N反射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5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6
式中,βFu为硬故障点反射系数。αFu为对偶故障点反射系数。由图3、图4可知,硬故障突变点A(x)处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反的极性进行叠加,A(x)=x。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7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08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位置叠加,B(x)=l-x,即B点离开N端距离也为x。
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外时,突变点A(x)的表达式和上式相同,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反射后的正向行波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本故障线路对端母线N的反射行波经故障点折射后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叠加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1
由图5、图6可知,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2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3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点处叠加,B(x)=l-x。
Step5: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4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5
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
为抑制高斯噪声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从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正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6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7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从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h-的第k个采样值开始,每n个h-的采样值求一次叠加值,作为电压反向行波突变能量E-的第k个值,可得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8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9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可根据需要选择。
Step6:将Step5中的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2v)]和[t1+l/(2v),l/v]内积分,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910167200001110
式中,t1,t1+l/v分别为行波观测时窗的上、下限。
Step7:利用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的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将[t1,t1+l/v]区间任意时刻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
由于贝瑞龙线路传输方程计算出的电压行波突变是连续变化的,当遇到硬故障点或对偶故障点时呈现为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的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分布不连续,即出现突变点。将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积分函数分布结果如图8所示,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为500km。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为负,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即500km,故障距离为500km。
如图2所示,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包括:
电气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和存储数据,在量测端获取初始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数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
故障测距模块,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将数值计算模块计算出的两个叠加值作乘积处理后再对其积分,并利用积分函数突变点进行故障测距,得出故障距离后出口测距结果。
所述电气信号采集模块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的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保护启动单元,用于判断数字信号是否大于设定的启动阈值,若是,则读取启动时间并存储数据。
所述数值计算模块包括:
线模转换单元,用于计算量测端电压行波的线模分量。
数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相关数值,具体为:首先,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推算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其次,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最后,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利用其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的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所述故障测距模块包括:
积分函数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具体为:求取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的积,并将该乘积在一定时窗内积分,得到积分函数。
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得出距离为500km。
极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得出极性为正。
因此得出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即500km,故障距离为500km。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
Step1: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Step2:应用贝杰龙线路传输方程自故障线路起端开始,获取沿线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
Step3:根据沿线电压行波、沿线电流行波和波阻抗极进行方向行波分解,以获取沿线分布的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
Step4:分析故障发生在半线长之内和半线长之外时,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的折反射情况;
Step5: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然后分别获取二者的叠加值;
Step6: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
Step7:利用其电压正向行波和电压反向行波来建立测距函数,用其在线长上反映硬故障点或者对偶故障点的行波突变,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1具体为:
首先通过线模变换得到零模和一模的故障分量电压: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11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12
式中,下标p和n分别表示正极量和负极量,下标1和0分别表示以正极为基准的一模量和零模量;
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应用单端获取的故障电压行波数据,对故障电压行波进行解耦,获取送端的线模电压行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具体为:
Step4.1: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内时,定义行波在故障点发生折返射形成的突变点为A(x),定义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第一次反射后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其故障初始行波由本故障线路对侧母线N反射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形成的突变点为B(x),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1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2
其中,βFu为硬故障点反射系数,αFu为对偶故障点反射系数,硬故障突变点A(x)处正向电压行波和反向电压行波以相反的极性进行叠加,A(x)=x;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3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4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位置叠加,B(x)=l-x,即B点离开N端距离也为x;
Step4.2:当故障发生在半波长之外时,突变点A(x)的表达式和上式相同,突变点B(x)是故障初始电压行波由本侧母线M反射后的正向行波又经故障点折射形成的正向行波与本故障线路对端母线N的反射行波经故障点折射后的反向行波相交而叠加形成的突变点,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5
正向电压行波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6
和反向电压行波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11
以相同的极性在对偶故障点处叠加,B(x)=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具体为:
Step5.1:分别计算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7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8
Step5.2:利用窗长为3的滑动积分分别计算的电压正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和电压反向行波突变量的5次幂的叠加值;
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正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为: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9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210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
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电压反向行波变化量5次幂的叠加值为: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31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32
式中,k为第k个采样点,N为每次h-的采样值叠加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6具体为:将两组叠加值作乘积运算,做乘积后分别在观测时窗[t1,t1+l/v]内积分,作为测距函数为:
Figure FDA0003491016710000033
式中,t1,t1+l/v分别为行波观测时窗的上、下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7中,根据观测时窗内的积分值突变点的极性进行故障测距具体为:将[t1,t1+l/v]区间任意时刻的积分作为一个函数,首先,测量出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其次,判断该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故障距离xf为该点对应的线路长度x;若否,则故障距离xf为输电线路的总长度l减去该点对应的长度x。
7.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气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和存储数据,在量测端获取初始故障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数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全线长范围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正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和反向行波变化量的h次幂的叠加值;
故障测距模块,用于构造积分函数,将数值计算模块计算出的两个叠加值作乘积处理后再对其积分,并利用积分函数突变点进行故障测距,得出故障距离后出口测距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信号采集模块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互感器二次侧输出的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保护启动单元,用于判断数字信号是否大于设定的启动阈值,若是,则读取启动时间并存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计算模块包括:
线模转换单元,用于计算量测端电压行波的线模分量;
数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相关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测距模块包括:
积分函数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积分函数;
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对应的距离;
极性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积分函数的第一个突变点的极性。
CN202210096566.3A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966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6566.3A CN114966301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6566.3A CN114966301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6301A true CN114966301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6566.3A Pending CN114966301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63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8671A (zh) * 2022-11-10 2022-12-23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沿线电压最低点计算的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15963358A (zh) * 2023-03-13 2023-04-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7406022A (zh) * 2023-10-19 2024-01-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一种适应高压线路线长变化的行波波速动态修正方法
CN117434389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昆明理工大学 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05555A (zh) * 2024-02-28 2024-04-02 昆明理工大学 双向推演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8671A (zh) * 2022-11-10 2022-12-23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沿线电压最低点计算的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15963358A (zh) * 2023-03-13 2023-04-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5963358B (zh) * 2023-03-13 2023-08-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7406022A (zh) * 2023-10-19 2024-01-16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一种适应高压线路线长变化的行波波速动态修正方法
CN117406022B (zh) * 2023-10-19 2024-05-17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一种适应高压线路线长变化的行波波速动态修正方法
CN117434389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昆明理工大学 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34389B (zh) * 2023-12-20 2024-04-09 昆明理工大学 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05555A (zh) * 2024-02-28 2024-04-02 昆明理工大学 双向推演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7805555B (zh) * 2024-02-28 2024-05-03 昆明理工大学 双向推演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66301A (zh) 一种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01299538B (zh) 一种电缆-架空混合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
CN103901324A (zh) 一种基于单端故障信息的配电网混合线路组合式测距方法
CN102520315A (zh) 基于行波多尺度信息的输电线路故障单端定位方法
CN105353268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分布式行波故障判断及定位方法
CN115015686A (zh) 一种lcc-vsc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0247420B (zh) 一种hvdc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识别方法
CN116338525B (zh) 一种风电交流送出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5097253A (zh) 一种mmc-hvdc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4152840B (zh) 一种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5963358A (zh) 一种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1766470B (zh)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直流输电线路
CN115015687A (zh) 一种四端环状柔性直流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0161375B (zh) 一种基于分布电阻参数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计算模型
CN113945806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5047284A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4002559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双端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0736900A (zh) 一种基于方向行波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14578184B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双端行波频差比值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4142442B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4460412B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4200246B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3311287B (zh) 一种应用于双端vsc控制的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14487695A (zh) 基于单双端测距的线缆混合直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14137356A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测距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