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4799B -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64799B CN114964799B CN202210480174.7A CN202210480174A CN114964799B CN 114964799 B CN114964799 B CN 114964799B CN 202210480174 A CN202210480174 A CN 202210480174A CN 114964799 B CN114964799 B CN 1149647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pansion section
- monitoring
- layer
- rocket engine
- yar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用以实现大型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其中,将多个碳纳米管传感器植入多束碳纤维纱线,利用三维编织工艺将其编织成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预制体,在三维编织扩张段的预制体中构建出一个每层数量均匀分布的碳纳米传感器网络,在预制体固化后对其进行通电查验和标定,并在火箭发动机整个热试车过程中实时监测碳纳米传感器的电路状态进而得到三维编织扩张段构件的状态与烧蚀失效规律,实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薄壁扩张段构件在火箭发动机多温度梯度下的烧蚀状态、烧蚀层数以及烧蚀均匀度等状态的监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构件因其轻量化、耐烧蚀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然而现有技术难以实时监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扩张段在火箭发动机整个试车过程中的状态信息以及三维编织扩张段构件的衰减规律,难以为火箭发动机健康状态及使用寿命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同时在火箭发动机轻量化构件备受重视的今天,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构件的三维编织工艺优化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实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薄壁扩张段构件在火箭发动机多温度梯度下的烧蚀状态、烧蚀层数以及烧蚀均匀度等状态的监测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大型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可实时监看三维编织复材扩张段的状态信息,可以为三维编织工艺下的复材薄壁扩张段健康状态及使用寿命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预制体及电流监测装置,所述预制体为碳纤维纱线编织成型且分为若干层,每层内包括若干沿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外表面母线方向延伸的监测纱线;每条监测纱线内均设有沿监测纱线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若干层中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形成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用以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
进一步的,每一层中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成排成列设置,且每排中的相邻两个碳纳米管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交错设置,即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任一条监测纱线均不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体外表面为圆台外表面形状,每一层中位于相同一排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在周向上均匀排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有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监测纱线进行通电查验,在确定碳纳米传感器矩阵网络为健康状态后,以该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固化后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对每个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状态参数进行初始状态标定,并在标定后将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此刻的状态定义为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初始状态;
(2)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前,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由初始状态开始通电,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时,实时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统计各个时间段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编号用以分析整个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碳纤维层实时碳化过程。
进一步的,定义与编织芯模接触的一层编织后的纤维结构曲面为该薄壁扩张段预制体的首层,定义参与首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1,b1,c1,d1,e1,f1,g1,h1,i1,j1,k1,l1,参与第n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n,bn,cn,dn,en,fn,gn,hn,in,jn,kn,ln,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层的监测纱线围绕圆心o均匀分布,且圆心o与相邻两监测纱线间的法向量成30°;且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监测纱线的位置,相较于上一层中监测纱线的位置,保持了均匀错位,第n层中,n≥2,圆心o指向a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a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圆心o指向b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b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以此类推,直至圆心o指向l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l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
进一步的,设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所有仍可通电的数字编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定义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大于3层时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若出现烧蚀不均匀现象,根据产生该差值的两束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字母编号在扩张段中定位至产生该差值的碳纳米管传感器位置,此位置即为发动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的位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方法,可实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薄壁扩张段构件在火箭发动机多温度梯度下的烧蚀状态、烧蚀层数以及烧蚀均匀度等状态的监测。本发明为三维编织工艺下的复材薄壁扩张段服役环境下的烧蚀状态及使用寿命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三维编织工艺的芯模及各向纱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预制体中首层Z向纱植入碳纳米传感器纱线的空间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预制体中首层和第二层Z向纱植入碳纳米传感器纱线的空间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包括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预制体及电流监测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预制体1为碳纤维纱线围绕芯模2编织成型且分为若干层。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制体1外表面为圆台外表面形状。每层内包括若干沿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外表面母线方向延伸的监测纱线3,该监测纱线3在每层中与其他方向延伸的碳纤维纱线4、5共同编织成一层。每条监测纱线3内均设有沿监测纱线3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若干层中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形成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用以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
请结合图3及图4所示,每一层中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成排成列设置,且每排中的相邻两个碳纳米管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交错设置,即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任一条监测纱线均不重合设置。如前所述,预制体外表面为圆台外表面形状,每一层中位于相同一排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在周向上均匀排列。例如,定义与编织芯模2接触的一层编织后的纤维结构曲面为该薄壁扩张段预制体的首层。定义参与首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1,b1,c1,d1,e1,f1,g1,h1,i1,j1,k1,l1。参与第二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2,b2,c2,d2,e2,f2,g2,h2,i2,j2,k2,l2。以此类推,参与第n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n,bn,cn,dn,en,fn,gn,hn,in,jn,kn,ln。从首层开始,每一层的母线方向编织纱线中加入三束植入了步骤1中的母线方向碳纤维纱线,且每层的三束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碳纤维纱线围绕圆心o均匀分布,且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an及b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bn及c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cn及d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dn及e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en及f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fn及g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gn及h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hn及i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in及j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jn及k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kn及ln间的法向量成30°(n≥1),圆心o与每束该类纱线ln及an间的法向量成30°(n≥1)。且从第二层开始,每层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碳纤维纱线(an,bn,cn,dn,en,fn,gn,hn,in,jn,kn,ln)的位置,相较于上一层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碳纤维纱线(即an-1、bn-1、cn-1、dn-1、en-1、fn-1、gn-1、hn-1、in-1、jn-1、kn-1、ln-1)的位置,保持了均匀错位,第n层(n≥2)中,圆心o指向a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a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圆心o指向b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b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圆心o指向c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c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以此类推,直至圆心o指向l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l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如此以来在最终成型的预制体中植入了一个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
而如图1所示,采用的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在完成了通过三维编织工艺制作出预制体后,还包括以下内容:
对所有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监测纱线进行通电查验,在确定碳纳米传感器矩阵网络为健康状态后,以该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固化后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对每个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状态参数进行初始状态标定,并在标定后将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此刻的状态定义为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初始状态。
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前,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由初始状态开始通电,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时,实时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随着扩张段在高温下逐渐烧蚀,外层逐渐燃烧失效,外层碳纤维层中的碳纳米管传感器也逐渐燃烧失效,仍在通电状态下的电流数量也随之减少。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停止监看并统计各个时间段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编号,分析整个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碳纤维层实时碳化过程。
依据上述碳纤维纱线的编号an,bn,cn,dn,en,fn,gn,hn,in,jn,kn,ln;设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所有仍可通电的数字编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定义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大于3层时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若出现烧蚀不均匀现象,根据产生该差值的两束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字母编号在扩张段中定位至产生该差值的碳纳米管传感器位置,此位置即为发动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的位置。若出现烧蚀不均匀现象,可在扩张段中需定位至产生该差值的碳纳米管传感器位置(根据产生该差值的两束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字母编号),进一步回溯该部分碳纤维复材构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
Claims (5)
1.一种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预制体及电流监测装置,所述预制体为碳纤维纱线编织成型且分为若干层,每层内包括若干沿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外表面母线方向延伸的监测纱线;每条监测纱线内均设有沿监测纱线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若干层中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形成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用以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
每一层中的若干碳纳米管传感器围绕火箭发动机薄壁扩张段成排成列设置,且每排中的相邻两个碳纳米管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所有仍可通电的数字编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定义发动机扩张段碳纤维层失效层数大于3层时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定义参与首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1,b1,c1,d1,e1,f1,g1,h1,i1,j1,k1,l1,参与第n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n,bn,cn,dn,en,fn,gn,hn,in,jn,kn,ln,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出现烧蚀不均匀现象,根据产生该差值的两束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字母编号在扩张段中定位至产生该差值的碳纳米管传感器位置,此位置即为发动机扩张段烧蚀不均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交错设置,即一层中的监测纱线与相邻一层中的任一条监测纱线均不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外表面为圆台外表面形状,每一层中位于相同一排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在周向上均匀排列。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所有植入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监测纱线进行通电查验,在确定碳纳米传感器矩阵网络为健康状态后,以该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固化后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对每个碳纳米管传感器的状态参数进行初始状态标定,并在标定后将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此刻的状态定义为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初始状态;
(2)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前,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由初始状态开始通电,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时,实时监测通过碳纳米管传感器矩阵网络的电流变化,在火箭发动机热试车结束时,统计各个时间段处于通电状态下的碳纳米管传感器编号用以分析整个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在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碳纤维层实时碳化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与编织芯模接触的一层编织后的纤维结构曲面为该薄壁扩张段预制体的首层,定义参与首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1,b1,c1,d1,e1,f1,g1,h1,i1,j1,k1,l1,参与第n层编织的监测纱线分别为an,bn,cn,dn,en,fn,gn,hn,in,jn,kn,ln,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层的监测纱线围绕圆心o均匀分布,且圆心o与相邻两监测纱线间的法向量成30°;且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监测纱线的位置,相较于上一层中监测纱线的位置,保持了均匀错位,第n层中,n≥2,圆心o指向a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a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圆心o指向b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b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以此类推,直至圆心o指向ln的向量相较于圆心o指向ln-1的向量,顺时针旋转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0174.7A CN114964799B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0174.7A CN114964799B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64799A CN114964799A (zh) | 2022-08-30 |
CN114964799B true CN114964799B (zh) | 2023-09-29 |
Family
ID=8298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80174.7A Active CN114964799B (zh) | 2022-04-28 | 2022-04-28 |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64799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4290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法 |
CN102564332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嵌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 |
CN108801784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华北理工大学 |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CN109101742A (zh) * | 2018-08-28 | 2018-12-2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阻抗成像损伤监测的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方法 |
CN109914031A (zh) * | 2019-03-11 | 2019-06-21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三维高压喷管预制体的净形制备方法 |
CN112345592A (zh) * | 2020-10-07 | 2021-02-09 | 大连理工大学 | 飞机复合材料关键结构回环型测点优化布局应变实时监测方法 |
CN112622305A (zh) * | 2020-12-30 | 2021-04-09 | 内蒙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一种自适应柔性随控扩张段连续纤维增材制造方法 |
CN113481654A (zh) * | 2021-05-21 | 2021-10-08 | 西安工程大学 | 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容器预制体的织造方法 |
CN113604940A (zh) * | 2021-08-08 | 2021-11-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回转异形体预制体纱线张力联合控制试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25412A1 (en) * | 1998-12-17 | 2011-05-26 | Hach Company | Remote monitoring of carbon nanotube sensor |
JP2002180904A (ja) * | 2000-06-30 | 2002-06-26 | Alliant Techsyst Inc | ロケットモータ組立体を断熱し、熱から保護する方法 |
US20120282453A1 (en) * | 2011-05-05 | 2012-11-08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same |
US20190322059A1 (en) * | 2018-04-20 | 2019-10-24 | Seriforg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preforms |
US11506520B2 (en) * | 2019-10-30 | 2022-11-22 | Raytheon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nondestructive monito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s |
-
2022
- 2022-04-28 CN CN202210480174.7A patent/CN1149647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4290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方法 |
CN102564332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嵌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 |
CN108801784A (zh) * | 2018-04-03 | 2018-11-13 | 华北理工大学 |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CN109101742A (zh) * | 2018-08-28 | 2018-12-2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电阻抗成像损伤监测的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方法 |
CN109914031A (zh) * | 2019-03-11 | 2019-06-21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三维高压喷管预制体的净形制备方法 |
CN112345592A (zh) * | 2020-10-07 | 2021-02-09 | 大连理工大学 | 飞机复合材料关键结构回环型测点优化布局应变实时监测方法 |
CN112622305A (zh) * | 2020-12-30 | 2021-04-09 | 内蒙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一种自适应柔性随控扩张段连续纤维增材制造方法 |
CN113481654A (zh) * | 2021-05-21 | 2021-10-08 | 西安工程大学 | 一种耐高温复合材料容器预制体的织造方法 |
CN113604940A (zh) * | 2021-08-08 | 2021-11-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回转异形体预制体纱线张力联合控制试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AlN/SiC结合碳复合耐火材料的制备机理;郑永翔;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第1期);B015-858 * |
Carbonized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 as highly sensitive sensors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structures;Alarifi, IM (Alarifi, Ibrahim M.) , Alharbi, A (Alharbi, Abdulaziz) , Khan, WS (Khan, Wseeem S.) , Asmatulu, R (Asmatulu, Ramazan);APPLIED POLYMEY SCIENCE;第133卷(第13期);1-7 * |
Electrochemical monitoring of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using metal oxide and its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Desig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Hongqi Huang , Li Chen, Shiqi Wang;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第119卷;115636 * |
Polymer-based composites by electrospinning: Preparation & functionalization with nanocarbons;Jeremy Kong Yoong Lee ,Nuan Chen, Shengjie Peng,;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第86卷;40-84 * |
基于电阻抗成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燃气损伤检测方法;魏婷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第7期);C031-52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64799A (zh) | 202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4284B (zh) | 具有增强的强度和可加工性的新金属纤维股绳 | |
CN114964799B (zh) | 火箭发动机扩张段多温度梯度下的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 |
US9022077B2 (en) | Composite tube for fluid delivery system | |
CN104372285B (zh) | 一种基于等离子喷涂的高温散斑制作方法 | |
US9111665B2 (en) | Conductive mesh for composite tube for fluid delivery system | |
JP5198033B2 (ja) | 複合材料の試験ブレードを作製する方法 | |
WO2016020205A1 (en) | Cylindrical superconducting magnet coil structure with methods of making and assembling it | |
CN112149235B (zh) | 基于微观尺度温度场信息修正的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热分析方法 | |
CN110044682B (zh) | 基于fbg传感器的单边缺口铝合金试件疲劳裂纹扩展监测方法 | |
WO2020000604A1 (zh) | 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 |
US20220064831A1 (en) | Computer-aided process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computer program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braiding program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a braiding program | |
Ansaripour et al. | Influence of extrusion 4D printing parameters on the thermal shape-morphing behaviors of polylactic acid (PLA) | |
Kostar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braided hybrid composites | |
CN114454518B (zh) | 一种圆管结构纤维自动铺放方法及系统 | |
CN105862245A (zh) | 一种纤维层连结构预成型体的塑型制备方法 | |
CN113378385A (zh) | 一种预测回火对加钒钢制筒节极限载荷影响的方法 | |
CN105589157B (zh) | 温度传感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68908A (zh) | 适用于鱼竿调性曲线计算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 |
Hong et al. | Monitoring inner temperature change of carbon fiber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ing fiber optic sensors | |
CN113939049A (zh) | 一种轴向非均匀发热电加热棒及其制备工艺、应用 | |
Liu et al. | Indentation effects on strain sensitivity of critical current for internal-tin Nb3Sn strand | |
CN111290076A (zh) | 一种高分辨率的大截面柔软光纤传像束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040037741A1 (en) | Predicting behaviour of a moulded composite component | |
Wan et al. | Internal damage dete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our-step six-direct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based on carbon nanotube thread sensor | |
CN112427655B (zh) | 一种基于温度均匀性的激光选区熔化实时路径规划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