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1982A -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1982A
CN114961982A CN202210707192.4A CN202210707192A CN114961982A CN 114961982 A CN114961982 A CN 114961982A CN 202210707192 A CN202210707192 A CN 202210707192A CN 114961982 A CN114961982 A CN 114961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turbocharger
engine
power transmission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7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峻峰
魏国军
尹红斌
马立波
卞防
韩飞
尚永明
张磊
叶洪铭
郭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Bestun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Bestune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Bestune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Bestune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71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1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1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1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04Engines with exhaust drive and other drive of pumps, e.g. with exhaust-driven pump and mechanically-driven second pump
    • F02B37/11Engines with exhaust drive and other drive of pumps, e.g. with exhaust-driven pump and mechanically-driven second pump driven by other drive at starting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F02B39/02Drives of pumps; Varying pump drive gear ratio
    • F02B39/04Mechanical drives; Variable-gear-ratio dr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包括压气机、涡轮机、机械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与当前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压气机、涡轮机可以保持一致;两者中心叶轮通过实心轴连接,并预留出机械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可以采用链条传动,并带有离合机构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机械增压)或中断(涡轮增压)。离合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单向离合器、电磁离合器、机械离合器等。本发明目的是解决对发动机全速域增压的能力,并降低进气管路的复杂程度、降低机械增压的功率消耗,由于双增压器集合一体,对机舱的设计也有一定的益处。可以更好的提升车辆的动力表现。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压器种类包括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其中,涡轮增压器具备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但是常规的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低转速时不易进入工作状态,导致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存在突变。同时,由于涡轮增压器为废气排放推动涡轮机旋转,在车辆减速、滑行之后的再加速,涡轮机转速提升需要时间,造成的扭矩输出有一定迟滞,即通常描述的涡轮迟滞。机械增压器由于通过发动机直接带动,具备良好的动力输出线性,同时动力迟滞小,拥有良好的驾驶感受。但是,由于依靠发动机带动,需要消耗部分发动机的功率,尤其是在发动机高转速区域。
大众等企业开发了搭载机械增压及涡轮增压的双增压车型,利用机械增压进行低转速的动力提升,涡轮增压进行高转速的动力提升,取得了很好的动力、经济性表现。虽然,安装双增压可以满足动力需求,但是依然会存在额外增加零件、重量等情况,进而造成成本增加、机舱空间紧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增压及涡轮增压一体结构,以解决提高发动机全速域增压能力,降低进气管路的复杂程度以及降低机械增压的功率消耗的问题。由于双增压器集合一体,对机舱的空间需求降低,可以更好的提升车辆的动力表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械增压及涡轮增压一体结构,由压气机、涡轮机和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构成;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涡轮机和压气机之间,机械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发动机传递动力,并设定合理的传动比,传动机构内部使用单向离合器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或中断;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通过传动连接,能够通过调整链条传动比,进行增压;
所述离合机构应当能够保证当废气带动涡轮机的转速高于发动机带动轮轴的速度时,能够自动切断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与当前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压气机、涡轮机可以保持一致。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两者中心叶轮通过实心轴连接,并预留出机械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采用链条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单向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及机械离合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优选单向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内部使用单向离合器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即为机械增压,中断即为涡轮增压。
更进一步地,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涡轮机侧的动力较低,无法实现高转速,此刻发动机通过链条传动带来的动力大于涡轮机侧的废气动力,故当前为机械传动,此刻通过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实现发动机到增压器的动力连接,增压器整体运行模式类似于机械增压器;当发动机转速提升后,涡轮机侧的废气足够带动涡轮机,此刻涡轮机的转速大于发动机通过链传动提供的速度,离合器可以自动脱开,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断开动力连接,依靠涡轮机侧的废气提供动力,此时增压器整体运行为涡轮增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可以实现在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一体化,保证发动机全转速区域的动力输出,提高车辆动力表现、动力响应性能等;同时,由于两者一体化后,对发动机舱的空间需求降低,利于车辆与发动机的匹配和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由压气机、涡轮机和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构成。
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与当前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压气机、涡轮机可以保持一致;两者中心叶轮通过实心轴连接,并预留出机械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涡轮机和压气机之间,即图中中央传动机构,机械动力传动装置采用链条传动,通过发动机传递动力,并设定合理的传动比,传动机构内部使用单向离合器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机械增压)或中断(涡轮增压)。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单向离合器、电磁离合器、机械离合器等。
其中,单向离合器的好处在于无需额外的控制机构。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通过合理的设计链条传动比,实现合理的增压效果。
所述离合机构应当能够保证当废气带动涡轮机的转速高于发动机带动轮轴的速度时,能够自动切断动力传递。
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涡轮机侧的动力较低,无法实现高转速,此刻发动机通过链条传动带来的动力大于涡轮机侧的废气动力,故当前为机械传动,此刻通过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实现发动机到增压器的动力连接,增压器整体运行模式类似于机械增压器。
而当发动机转速提升后,涡轮机侧的废气足够带动涡轮机,此刻涡轮机的转速大于发动机通过链传动提供的速度,离合器可以自动脱开,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断开动力连接,依靠涡轮机侧的废气提供动力,此时增压器整体运行为涡轮增压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由压气机、涡轮机和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构成;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涡轮机和压气机之间,机械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发动机传递动力,并设定合理的传动比,传动机构内部使用单向离合器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或中断;
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通过传动连接,能够通过调整链条传动比,进行增压;
所述离合机构应当能够保证当废气带动涡轮机的转速高于发动机带动轮轴的速度时,能够自动切断动力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与当前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压气机、涡轮机可以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涡轮机两者中心叶轮通过实心轴连接,并预留出机械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采用链条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单向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及机械离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优选单向离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内部使用单向离合器与中心轴实现动力传递即为机械增压,中断即为涡轮增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涡轮机侧的动力较低,无法实现高转速,此刻发动机通过链条传动带来的动力大于涡轮机侧的废气动力,故当前为机械传动,此刻通过机械动力传动装置实现发动机到增压器的动力连接,增压器整体运行模式类似于机械增压器;而当发动机转速提升后,涡轮机侧的废气足够带动涡轮机,此刻涡轮机的转速大于发动机通过链传动提供的速度,离合器可以自动脱开,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断开动力连接,依靠涡轮机侧的废气提供动力,此时增压器整体运行为涡轮增压器。
CN202210707192.4A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Pending CN114961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7192.4A CN1149619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7192.4A CN1149619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1982A true CN114961982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7192.4A Pending CN1149619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198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0949U (zh) * 2009-07-16 2010-11-03 天津大学 一种降低轻型车柴油机排放的装置
CN102606286A (zh) * 2012-03-30 2012-07-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增压装置
CN102900512A (zh) * 2012-10-12 2013-01-30 王兆宇 一种机械与涡轮一体式增压器
CN203463187U (zh) * 2013-08-27 2014-03-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缸三增压发动机
CN205663506U (zh) * 2016-04-07 2016-10-26 厦门理工学院 四冲程发动机链式机械和涡轮双增压装置
CN108561223A (zh) * 2018-05-15 2018-09-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396807U (zh) * 2018-05-15 2019-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0949U (zh) * 2009-07-16 2010-11-03 天津大学 一种降低轻型车柴油机排放的装置
CN102606286A (zh) * 2012-03-30 2012-07-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增压装置
CN102900512A (zh) * 2012-10-12 2013-01-30 王兆宇 一种机械与涡轮一体式增压器
CN203463187U (zh) * 2013-08-27 2014-03-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缸三增压发动机
CN205663506U (zh) * 2016-04-07 2016-10-26 厦门理工学院 四冲程发动机链式机械和涡轮双增压装置
CN108561223A (zh) * 2018-05-15 2018-09-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396807U (zh) * 2018-05-15 2019-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增压代偿的发动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00726A (en) Turbo compound engine
US8528330B2 (en) Enhanced supercharging system and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such a system
US8196686B2 (en) Supercharged hybrid input differential engine system
US4748812A (en) Turbo compound engine
CN107939513B (zh) 电辅助离合式动力涡轮复合增压器
US4858440A (en) Turbo-compound engine
CN202611859U (zh) 一种发动机复合增压系统
CN203067041U (zh) 滚珠式结构的可变喷嘴环
CN108223107B (zh) 一种机电复合柔性增压发动机
CN201747454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
CN211808946U (zh) 一种辅助增压汽车空调系统
CN114961982A (zh) 一种一体化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
CN110978958A (zh) 一种辅助增压汽车空调系统
CN111472879A (zh) 一种新型两级增压器
CN2419375Y (zh) 混流转叶式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CN210068308U (zh) 一种涡轮增压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
JPS62139933A (ja) タ−ボコンパウンドエンジン
CN205025564U (zh) 发动机的增压装置
CN211144634U (zh) 一种电辅助的涡轮增压机
JPS6027786Y2 (ja) タ−ボコンパウンドエンジン
JPS6219572B2 (zh)
CN219159058U (zh) 增压器旁通阀
GB2395231A (en) Turbocharger with an attached electric motor
CN220522666U (zh) 用于内燃机的复合涡轮增压系统及机动车
JPH09287462A (ja) エンジンの高過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