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1398B -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1398B
CN114961398B CN202110222360.6A CN202110222360A CN114961398B CN 114961398 B CN114961398 B CN 114961398B CN 202110222360 A CN202110222360 A CN 202110222360A CN 114961398 B CN114961398 B CN 114961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
signal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23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1398A (zh
Inventor
赵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ongf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Zhongf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Zhongf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Zhongf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23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1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1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1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1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1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18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 E04H12/185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movable or with movable sections, e.g. rotatable or telescopic with identical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0Side-supporting means therefor, e.g. using guy ropes or stru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2Sockets or holders for poles or posts
    • E04H12/228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st or po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5G通讯信号塔,包括底座机构、塔架机构、驱动机构、第一信号传输机构、从动机构、第二信号传输机构和避雷针;所述塔架机构固定连接在底座机构上,所述塔架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所述驱动机构配合连接在塔架机构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从动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中部均与塔架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本发明内部的第一信号传输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位置和角度可调,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可快速调节至最佳位置或角度,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5G通讯信号塔。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科技的迅速发展,5G网络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5G网络信号的传输主要是通过位于通讯信号塔塔体上端的信号发射器接收和转发信号波。但现有技术中的通讯信号塔,信号发射器大多安装在固定位置,无法调节其位置,通讯信号的传输易受周围高层建筑或树木的遮挡而影响;且现有技术中的通讯信号塔大多通过水泥浇灌来实现塔体的固定,安装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通讯信号塔,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5G通讯信号塔,包括底座机构、塔架机构、驱动机构、第一信号传输机构、从动机构、第二信号传输机构和避雷针;所述塔架机构固定连接在底座机构上,所述塔架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所述驱动机构配合连接在塔架机构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从动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中部均与塔架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
可选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本体、支撑座、滑动支撑柱、固定杆和限位螺杆;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塔架机构,所述底座本体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六个支撑座;六个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共面,六个所述支撑座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限位螺杆,六个所述支撑座内分别滑动配合连接一个滑动支撑柱;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弹簧的一端,六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座的内侧面上,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固定杆;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的中部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限位螺孔,六个所述限位螺杆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在一个滑动支撑柱的任一个限位螺孔内;六根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调节手柄,六根所述固定杆为底端设有锥形头的螺杆结构。
可选的,所述塔架机构包括立柱和矩形支撑架;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上,所述立柱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上端的圆形通孔内,所述立柱的下端位于矩形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矩形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上;所述矩形支撑架与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与驱动机构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从动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中部均与立柱活动连接;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联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联动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支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转动支座固定连接在联动齿轮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支座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一支撑组件,三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三个第一信号发射器一一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横板、滑动板、转动板、丝杠、转动轴、蜗轮和蜗杆;所述支撑横板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上,所述支撑横板的外端与丝杠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端与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板的内端;所述转动板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蜗杆通过蜗杆支座转动连接在滑动板外端的一侧,所述蜗杆啮合传动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
可选的,所述从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齿轮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上,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另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所述齿轮轴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立柱上,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所述齿轮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支座、第二支撑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第二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转动支座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二支撑组件;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与角度调节组件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联动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轴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上,所述支撑轴的外端转动连接联动座的一端;所述联动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联动座的顶端与角度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
可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柱、调节环、联动板、联动杆、调节连杆、第一门形座和第二门形座;所述调节柱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上,所述调节柱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所述调节柱的外侧面与调节环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节环转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板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联动板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根联动杆,三根所述联动杆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门形座;三个所述第一门形座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一根调节连杆的一端;三根调节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第二门形座的中部;三个所述第二门形座与三个联动座一一转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5G通讯信号塔,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内部的第一信号传输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位置可调,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可快速调节第一信号传输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位置或角度,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传输机构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同步旋转且转动方向相反,便于快速搜索最佳信号位置,进一步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更好地满足实际通讯需要;
2.本发明内部的底座机构支撑范围可调,支撑范围越大时,对本发明整体支撑的稳定性则越好,防止在使用时发生倾倒。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架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号传输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从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信号传输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标:底座机构1;底座本体101;支撑座102;滑动支撑柱103;固定杆104;限位螺杆105;塔架机构2;立柱201;矩形支撑架202;驱动机构3;驱动电机301;驱动齿轮302;联动齿轮30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第一转动支座401;第一支撑组件402;支撑横板402A;滑动板402B;转动板402C;丝杠402D;转动轴402E;蜗轮402F;蜗杆402G;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从动机构5;第一锥齿轮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三锥齿轮503;第四锥齿轮504;齿轮轴50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第二转动支座601;第二支撑组件602;支撑轴602A;联动座602B;支撑板602C;角度调节组件603;调节柱603A;调节环603B;联动板603C;联动杆603D;调节连杆603E;第一门形座603F;第二门形座603G;第二信号发射器604;避雷针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 “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11所示,一种5G通讯信号塔,包括底座机构1、塔架机构2、驱动机构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和避雷针7;所述塔架机构2固定连接在底座机构1上,所述塔架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7;所述驱动机构3配合连接在塔架机构2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的中部均与塔架机构2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5,所述从动机构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
本发明的一种5G通讯信号塔,可用于5G无线信号发射,使用时,将底座机构1安装在所需位置,实现本发明整体位置的固定,底座机构1可插入地下,进一步提高了对本发明整体支撑的稳定性;塔架机构2对驱动机构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和避雷针7具有承载和支撑作用;驱动机构3接通电源并启动后,可带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转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转动时通过从动机构5带动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转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同步旋转且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可实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位置的调整,便于其搜索最佳信号位置,进一步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更好地满足实际通讯需要;避雷针7固定连接在塔架机构2顶端,可起到避雷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11所示,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本体101、支撑座102、滑动支撑柱103、固定杆104和限位螺杆105;所述底座本体101的上端固定连接塔架机构2,所述底座本体1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六个支撑座102;六个所述支撑座102的底面与所述底座本体101的底面共面,六个所述支撑座102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限位螺杆105,六个所述支撑座102内分别滑动配合连接一个滑动支撑柱103;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弹簧的一端,六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座102的内侧面上,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固定杆104;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中部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限位螺孔,六个所述限位螺杆105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在一个滑动支撑柱103的任一个限位螺孔内;六根所述固定杆104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调节手柄,六根所述固定杆104为底端设有锥形头的螺杆结构。
所述底座机构1使用时,底座本体101对本发明整体具有支撑作用,首先将底座本体101安装在所需位置,可实现本发明整体位置的固定;其次,分别向外旋出六根限位螺杆105解除其对六个滑动支撑柱103的限位,再分别拉动六个滑动支撑柱103,使其在六个支撑座102内进行内外方向的滑动,从而改变六个滑动支撑柱103与六个支撑座102整体构成的长度,使支撑范围可以进行调节,六个滑动支撑柱103向外滑出越多,其与六个支撑座102整体构成的长度就越长,则支撑范围越大;当调节至相应的支撑范围后,旋转六根限位螺杆105使其分别旋入六个滑动支撑柱103相应的限位螺孔内,分别对六个滑动支撑柱103进行限位,保持六个滑动支撑柱103与六个支撑座102的相对固定,同时,分别旋转六根固定杆104使其插入地面,可对六个滑动支撑柱103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提高对本发明整体支撑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时发生倾倒;当六个滑动支撑柱103向外滑出时分别带动六根弹簧在向外进行拉伸,将六根固定杆104从地面旋出后,并解除六根限位螺杆105对六个滑动支撑柱103的限位时,六根弹簧自动回缩,其回缩弹力可带动六个滑动支撑柱103分别滑入六个支撑座102内,当六个滑动支撑柱103分别滑入六个支撑座102后,旋转六根限位螺杆105使其分别旋入六个滑动支撑柱103最外端的限位螺孔内,分别对六个滑动支撑柱103进行限位。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11所示,所述塔架机构2包括立柱201和矩形支撑架202;所述立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01上,所述立柱20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202上端的圆形通孔内,所述立柱201的下端位于矩形支撑架202的内侧,所述矩形支撑架202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01上;所述矩形支撑架202与驱动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01与驱动机构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的中部均与立柱201活动连接;所述立柱201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7。
所述塔架机构2在使用时,矩形支撑架202对立柱201具有支撑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立柱201的稳定性,且矩形支撑架202对驱动机构3具有安装固定作用;立柱201对驱动机构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和避雷针7具有承载和支撑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1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01、驱动齿轮302和联动齿轮303;所述驱动电机301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202上,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齿轮302,所述驱动齿轮302啮合传动连接联动齿轮303,所述联动齿轮3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联动齿轮3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
所述驱动机构3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并启动驱动电机301,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传动带动驱动齿轮302转动,驱动齿轮302啮合传动带动联动齿轮303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联动齿轮303转动时带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可改变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的位置,便于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将其调整至合适位置,进一步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11所示,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包括第一转动支座401、第一支撑组件402和第一信号发射器403;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固定连接在联动齿轮303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5;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一支撑组件402,三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02与三个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一一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02包括支撑横板402A、滑动板402B、转动板402C、丝杠402D、转动轴402E、蜗轮402F和蜗杆402G;所述支撑横板402A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401上,所述支撑横板402A的外端与丝杠402D转动连接;所述丝杠402D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滑动板402B;所述滑动板402B的外端与转动轴402E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402E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板402C的内端;所述转动板402C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发射器403;所述蜗杆402G通过蜗杆支座转动连接在滑动板402B外端的一侧,所述蜗杆402G啮合传动蜗轮402F,所述蜗轮402F固定连接在转动轴402E上。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使用时,可用于5G无线信号发射,第一转动支座401在联动齿轮303的带动下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转动支座401转动时通过三个第一支撑组件402带动三个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以第一转动支座401为中心进行环绕运动,从而带动第一信号发射器403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一转动支座401转动时可带动从动机构5转动;其次,第一支撑组件402的长度可调,调节时,转动丝杠402D带动滑动板402B以第一转动支座401为中心进行内外方向的水平运动,从而改变转动板402C与第一转动支座401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改变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与第一转动支座401之间的相对距离;转动板402C的角度可调,调节时,转动蜗杆402G使其啮合传动带动蜗轮402F转动,蜗轮402F转动时带动转动轴402E转动,转动轴402E转动时带动转动板402C以转动轴402E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转动板402C与滑动板402B之间的角度;当转动板402C调节至相应角度后,蜗杆402G和蜗轮402F具有自锁性质,可实现转动板402C的相对固定;调整转动板402C与滑动板402B之间的角度时,会带动第一信号发射器403的角度发生变化;通过调整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位置或角度,有助于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将第一信号发射器403调整至信号发射的最佳位置,从而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11所示,所述从动机构5包括第一锥齿轮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三锥齿轮503、第四锥齿轮504和齿轮轴505;所述第一锥齿轮5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401上,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3,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另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4;所述第三锥齿轮503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2,所述第四锥齿轮504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2;所述第二锥齿轮502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二锥齿轮50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所述齿轮轴505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齿轮轴50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3,所述齿轮轴5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4。
从动机构5使用时,第一锥齿轮501在第一转动支座401的带动下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时分别垂直啮合传动带动第三锥齿轮503和第四锥齿轮504绕齿轮轴505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三锥齿轮503和第四锥齿轮504转动时分别垂直啮合传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2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转动;第二锥齿轮502第一锥齿轮501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与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的转动方向相反,有助于提高信号覆盖范围的全面性。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1-11所示,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包括第二转动支座601、第二支撑组件602、角度调节组件603和第二信号发射器604;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502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二支撑组件602;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均与角度调节组件603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上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包括支撑轴602A、联动座602B和支撑板602C;所述支撑轴602A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支撑轴602A的外端转动连接联动座602B的一端;所述联动座602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602C,所述联动座602B的顶端与角度调节组件6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02C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包括调节柱603A、调节环603B、联动板603C、联动杆603D、调节连杆603E、第一门形座603F和第二门形座603G;所述调节柱603A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调节柱603A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调节柱603A的外侧面与调节环603B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节环603B转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板603C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联动板603C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根联动杆603D,三根所述联动杆603D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门形座603F;三个所述第一门形座603F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一根调节连杆603E的一端;三根调节连杆603E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第二门形座603G的中部;三个所述第二门形座603G与三个联动座602B一一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使用时,第二转动支座601在第二锥齿轮502的带动下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二转动支座601转动时通过三个第二支撑组件602带动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以第二转动支座601为中心进行环绕运动,从而带动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的位置发生变化;角度调节组件603在第二转动支座601转动和三个第二支撑组件602以第二转动支座601为中心进行环绕运动的配合带动下,绕立柱201的中心轴线转动;其次,角度调节组件603可调节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的角度,调节时,转动调节环603B改变其与调节柱603A的接触位置,从而通过联动板603C带动三根联动杆603D上下运动,三根联动杆603D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会分别形成向上的拉力或向下的推力,向上的拉力或向下的推力分别通过三根调节连杆603E作用于三个联动座602B上,从而带动三个联动座602B向左或向右转动,三个联动座602B转动时带动三个支撑板602C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的角度发生变化;通过调整第二信号发射器604位置或角度,有助于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将第二信号发射器604调整至信号发射的最佳位置,进一步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
原理:本发明的一种5G通讯信号塔,可用于5G无线信号发射,使用时,将底座机构1安装在所需位置,实现本发明整体位置的固定,底座机构1可插入地下,进一步提高了对本发明整体支撑的稳定性;塔架机构2对驱动机构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和避雷针7具有承载和支撑作用;驱动机构3接通电源并启动后,可带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转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转动时通过从动机构5带动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转动,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同步旋转且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可实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位置的调整,便于其搜索最佳信号位置,进一步提高信号发射的稳定性和信号强度,更好地满足实际通讯需要;避雷针7固定连接在塔架机构2顶端,可起到避雷作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

1.一种5G通讯信号塔,包括底座机构(1)、塔架机构(2)、驱动机构(3)、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和避雷针(7);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机构(2)固定连接在底座机构(1)上,所述塔架机构(2)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7);所述驱动机构(3)配合连接在塔架机构(2)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的中部均与塔架机构(2)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5),所述从动机构(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
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本体(101)、支撑座(102)、滑动支撑柱(103)、固定杆(104)和限位螺杆(105);所述底座本体(101)的上端固定连接塔架机构(2),所述底座本体(1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六个支撑座(102);六个所述支撑座(102)的底面与所述底座本体(101)的底面共面,六个所述支撑座(102)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限位螺杆(105),六个所述支撑座(102)内分别滑动配合连接一个滑动支撑柱(103);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弹簧的一端,六根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座(102)的内侧面上,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外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一根固定杆(104);六个所述滑动支撑柱(103)的中部分别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限位螺孔,六个所述限位螺杆(105)可分别螺纹配合连接在一个滑动支撑柱(103)的任一个限位螺孔内;六根所述固定杆(104)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调节手柄,六根所述固定杆(104)为底端设有锥形头的螺杆结构;
所述塔架机构(2)包括立柱(201)和矩形支撑架(202);所述立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01)上,所述立柱(20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202)上端的圆形通孔内,所述立柱(201)的下端位于矩形支撑架(202)的内侧,所述矩形支撑架(202)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101)上;所述矩形支撑架(202)与驱动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01)与驱动机构(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从动机构(5)和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的中部均与立柱(201)活动连接;所述立柱(201)的顶端固定连接避雷针(7);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01)、驱动齿轮(302)和联动齿轮(303);所述驱动电机(301)固定连接在矩形支撑架(202)上,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齿轮(302),所述驱动齿轮(302)啮合传动连接联动齿轮(303),所述联动齿轮(3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联动齿轮(30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机构(4)包括第一转动支座(401)、第一支撑组件(402)和第一信号发射器(403);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固定连接在联动齿轮(303)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机构(5);所述第一转动支座(4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一支撑组件(402),三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02)与三个第一信号发射器(403)一一固定连接;
所述从动机构(5)包括第一锥齿轮(501)、第二锥齿轮(502)、第三锥齿轮(503)、第四锥齿轮(504)和齿轮轴(505);所述第一锥齿轮(5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401)上,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3),所述第一锥齿轮(501)的另一端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4);所述第三锥齿轮(503)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2),所述第四锥齿轮(504)垂直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2);所述第二锥齿轮(502)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二锥齿轮(50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所述齿轮轴(505)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齿轮轴(50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3),所述齿轮轴(5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504);
所述第二信号传输机构(6)包括第二转动支座(601)、第二支撑组件(602)、角度调节组件(603)和第二信号发射器(604);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502)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第二转动支座(601)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个第二支撑组件(602);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均与角度调节组件(603)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上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602)包括支撑轴(602A)、联动座(602B)和支撑板(602C);所述支撑轴(602A)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支撑轴(602A)的外端转动连接联动座(602B)的一端;所述联动座(602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602C),所述联动座(602B)的顶端与角度调节组件(6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602C)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多个第二信号发射器(604);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03)包括调节柱(603A)、调节环(603B)、联动板(603C)、联动杆(603D)、调节连杆(603E)、第一门形座(603F)和第二门形座(603G);所述调节柱(603A)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座(601)上,所述调节柱(603A)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立柱(201)上,所述调节柱(603A)的外侧面与调节环(603B)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节环(603B)转动配合连接在联动板(603C)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联动板(603C)的外侧面上均匀环绕设置三根联动杆(603D),三根所述联动杆(603D)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门形座(603F);三个所述第一门形座(603F)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一根调节连杆(603E)的一端;三根调节连杆(603E)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一个第二门形座(603G)的中部;三个所述第二门形座(603G)与三个联动座(602B)一一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通讯信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02)包括支撑横板(402A)、滑动板(402B)、转动板(402C)、丝杠(402D)、转动轴(402E)、蜗轮(402F)和蜗杆(402G);所述支撑横板(402A)的内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座(401)上,所述支撑横板(402A)的外端与丝杠(402D)转动连接;所述丝杠(402D)的中部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滑动板(402B);所述滑动板(402B)的外端与转动轴(402E)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402E)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板(402C)的内端;所述转动板(402C)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信号发射器(403);所述蜗杆(402G)通过蜗杆支座转动连接在滑动板(402B)外端的一侧,所述蜗杆(402G)啮合传动蜗轮(402F),所述蜗轮(402F)固定连接在转动轴(402E)上。
CN202110222360.6A 2021-02-28 2021-02-28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Active CN114961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2360.6A CN114961398B (zh) 2021-02-28 2021-02-28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2360.6A CN114961398B (zh) 2021-02-28 2021-02-28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1398A CN114961398A (zh) 2022-08-30
CN114961398B true CN114961398B (zh) 2023-07-21

Family

ID=8297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2360.6A Active CN114961398B (zh) 2021-02-28 2021-02-28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13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6497B1 (en) * 2012-03-05 2014-11-2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mmunications-tower antenna mount
CN204819521U (zh) * 2015-07-14 2015-12-02 石家庄开发区冀科双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台角度可调节的并联机械手
CN209232939U (zh) * 2019-01-23 2019-08-09 南京井之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天线用骨架
CN109826481B (zh) * 2019-02-27 2020-03-31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可调节5g信号接收塔
CN110499947B (zh) * 2019-08-31 2020-12-04 泉州台商投资区天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5g信号发射塔
CN211850234U (zh) * 2020-03-27 2020-11-03 王璐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111502386B (zh) * 2020-05-09 2021-08-31 李森 一种便于调节的固定式5g基站
CN212773026U (zh) * 2020-06-11 2021-03-23 浙江中天方圆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幕墙安装用吸盘
CN112350048B (zh) * 2020-10-30 2023-11-24 佛山创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5g信号倍增器天线基座
CN216195807U (zh) * 2021-11-11 2022-04-05 浙江创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玻璃幕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139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6559B (zh) 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1502386B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固定式5g基站
WO2021248483A1 (zh) 一种5g基站用角度可调节的信号装置
CN213394381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建筑机械工程测量仪
CN114961398B (zh) 一种5g通讯信号塔
CN220287030U (zh) 一种用于布控球的移动式升降装置
CN212848777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底座的天线
CN212510303U (zh) 多功能岩土工程监测装置
CN216670364U (zh) 一种便于调整方位的光学仪器基座
CN209482196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可调限宽限高装置
CN113606465A (zh) 一种桥梁线形智能监测装置
CN217463906U (zh) 一种岩土监测用角度调节云台
CN211578948U (zh) 广播电视天线角度调节架
CN220753723U (zh) 一种电视天线安装支架
CN220439889U (zh) 一种宽频段遥测天线
CN220034868U (zh) 一种缝纫机用校准机构
CN210899477U (zh) 一种可调天线方向角的5g基站
CN220323691U (zh) 一种用于视频制作用的全方位补光板
CN221080351U (zh) 一种可调节的5g通讯塔
CN219321636U (zh) 一种喇叭天线固定装置
CN215372358U (zh) 一种可调支架结构
CN219955209U (zh) 一种全方位调整的led灯支架
CN220338118U (zh) 一种室内定位设备
CN2205102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功率微波窄带接收天线
CN220038009U (zh) 一种可调节式安防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053000 Guangchuan Industrial Zone, Jing County,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bei Zhongf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36 Yongfatun, Longqing village, Xinglong Town, Bayan County,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o Chunc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