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47774A -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47774A
CN114947774A CN202210609099.XA CN202210609099A CN114947774A CN 114947774 A CN114947774 A CN 114947774A CN 202210609099 A CN202210609099 A CN 202210609099A CN 114947774 A CN114947774 A CN 114947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nitoring
sign data
vital sign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90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47774B (zh
Inventor
韩伟
卢加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6090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7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4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7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47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47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2005/2006Having specific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2005/2006Having specific accessories
    • A61M2005/202Having specific accessories cocking means, e.g. to bias the main drive spring of an inje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2005/206With automatic needle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61M2205/333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flow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伤检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其中医用伤检系统包括:穿戴式监测部、植入式监测部、监测手环、应急注射部和移动终端,其中穿戴式监测部、植入式监测部、应急注射部和移动终端均与监测手环信号连接,并且可以通过监测手环来显示采集到的人体体征数据,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及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能够实时的检测多项人体体征数据,并使相关人员根据体征数据做出应急处理。

Description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伤检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灾难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伤员数量大,伤情复杂,重危伤员多,为了最大程度挽救生命,需要对伤病员进行分类,伤病员分类是灾区院外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伤病员分类工作,可以保证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使需要急救的轻、重伤病员各得其需,使急救和后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有的医用伤检设备,可以实现快速进行检伤分类、提高检伤效率,还可以追踪使用对象的身体状况,避免伤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真空期。
但是现有的医用伤检设备检测的人体体征数据较为单一,并且不能实时的对使用对象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从而导致无法实时的根据其体征数据做出及时的处理,当出现使用对象的身体状态突然恶化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用伤检设备无法全面检测人体体征数据,并根据体征数据作出应急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伤检系统,医用伤检系统包括:穿戴式监测部,用于穿戴在人体上;植入式监测部,用于植入人体;监测手环,包括第一佩戴环及安装在第一佩戴环上的第一主机,第一主机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血氧监测模块及心率监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穿戴式监测部获取第一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植入式监测部获取第二生命体征数据,通过血氧监测模块获取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通过心率监测模块获取第四生命体征数据;应急注射部,包括第二佩戴环及安装在第二佩戴环上的第二主机,应急注射部还包括注射部、驱动部及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驱动部信号连接,驱动部与注射部驱动连接;注射部具有隐藏位置及注射位置;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并能够根据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控制驱动部,以使驱动部驱动注射部从隐藏位置切换至注射位置;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可选地,第一主机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显示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
可选地,注射部包括注射针筒及安装在注射针筒头部的针头,针头与注射针筒之间通过软管连接;第二主机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注射部及驱动部均安装在安装空间中,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注射口,在注射部处于注射位置的情况下,针头从注射口伸出,驱动部包括:推药驱动组件,推药驱动组件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推药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注射针筒的活塞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活塞进行推药;推针驱动组件,推针驱动组件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推针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针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针头移动,以使注射部从隐藏位置切换至注射位置。
可选地,注射针筒的筒体与注射针筒的活塞之间设置有阻尼部;安装空间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注射针筒的活塞移动方向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导向槽的远离注射针筒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有卡接槽,推药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壳,移动壳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中,移动壳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磁力卡接板,磁力卡接板可移动地安装在移动壳内部,磁力卡接板的底部具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能够从开口伸出,卡接凸起具有伸出开口以卡在卡接槽内部的卡接位置,及避让卡接槽的避让位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被挤压安装在磁力卡接板与移动壳内部的上壁之间;推药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部,第一电磁部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部安装在移动壳内,第一电磁部能够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吸起磁力卡接板,以使卡接凸起从卡接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推药弹力部,推药弹力部的输出端与移动壳连接,在卡接凸起从卡接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推药弹力部通过移动壳推动活塞进行推药。
可选地,安装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推针驱动组件包括推针架,针头固定在推针架上,推针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滑槽中,弹性摆臂部,弹性摆臂部枢接在安装空间内,推针架安装在弹性摆臂部的输出端,弹性摆臂部用于对针头施加下压力;止挡柱,止挡柱具有止挡弹性摆臂部向下摆动的伸出位置,及避开弹性摆臂部的缩回位置;在止挡柱处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止挡柱止挡弹性摆臂部,以使注射部处于隐藏位置,在止挡柱切换至缩回位置的情况下,弹性摆臂部向下摆动,以使注射部切换注射位置;第二电磁部,第二电磁部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第二电磁部用于驱动止挡柱从伸出位置切换至缩回位置。
可选地,第一主机内部设置有卫星定位芯片,卫星定位芯片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穿戴式监测部包括:血压监测装置;植入式监测部包括:植入式血糖监测装置;注射部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空间内;第二主机还包括供电部,供电部与驱动部电连接,用于给驱动部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采用医用伤检系统,医用伤检系统为上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中,监测手环为多个,分别用于佩戴于不同伤员的手腕处,方法包括:接收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每个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监测手环向移动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当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求救信号的接收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移动终端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送就近增援信号;接收终端基于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接收终端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多方增援信号,其中,确定接收到的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送多方增援信号,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接收终端基于多方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多个救援机构,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接收终端向多个救援机构发出多方救援信息。
可选地,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危险人体体征值时,在求救信号中植入重症标记。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救援调度控制装置,救援调度控制装置与上述的医用伤检系统信号连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多个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发出求救信号,当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接收模块发送就近增援信号;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其中,每个救援机构均配备有上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发送模块,用于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伤检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监测手环与穿戴式监测部及植入式监测部的数据配合实现对人体体征数据的监测;应急注射部便于在紧急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药物注射,第一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显示模块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同时应急注射部上设置的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同第一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并根据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来控制应急注射部的注射;并且第一控制模块还可以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的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可以随时的检测人体体征数据,并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体征数据做出相对应的应急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注射部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上应急注射部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注射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注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注射部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注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应急注射部;11、注射部;111、注射针筒;112、活塞;113、针头;114、软管;12、推药驱动组件;121、复位弹簧;122、移动壳;1221、开口;123、磁力卡接板;1231、卡接凸起;124、第一电磁部;125、推药弹力部;13、推针驱动组件;131、推针架;132、弹性摆臂部;133、止挡柱;134、第二电磁部;14、第二主机;141、第二壳体;1411、安装空间;14111、导向槽;14112、卡接槽;14113、滑槽;1412、注射口;142、供电部;15、第二佩戴环;21、丝杆;22、限位块;2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在大规模灾难事件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于伤员数量大,伤情复杂,重危伤员多,为了最大程度挽救生命,需要对伤病员进行分类,伤病员分类是灾区院外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伤病员分类工作,可以保证充分地发挥人国、物力的作用,使需要急救的轻、重伤病员各得其需,使急救和后运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有的医用伤检设备,可以实现快速进行检伤分类、提高检伤效率,还可以追踪使用对象的身体状况,避免伤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真空期。但是现有的医用伤检设备检测的人体体征数据较为单一,并且不能实时的对使用对象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从而导致无法实时的根据其体征数据做出及时的处理,当出现使用对象的身体状态突然恶化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伤检系统,医用伤检系统包括:穿戴式监测部、植入式监测部、监测手环、应急注射部10和移动终端,其中,穿戴式监测部用于穿戴在人体上,植入式监测部用于植入人体,监测手环包括第一佩戴环及安装在第一佩戴环上的第一主机,第一主机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穿戴监测模块、植入监测模块,穿戴监测模块及植入监测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其中,穿戴式监测部可穿戴于体外且具备采集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的功能;植入式监测部可植入于体内且具备采集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的功能;应急注射部可穿戴于体外且具备基于注射控制信号执行注射动作的功能。第一主机上设置有血氧监测模块及心率监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穿戴式监测部获取第一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植入式监测部获取第二生命体征数据,通过血氧监测模块获取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通过心率监测模块获取第四生命体征数据;血氧监测模块及心率监测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应急注射部10包括第二佩戴环及安装在第二佩戴环上的第二主机14,应急注射部10还包括注射部11、驱动部及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驱动部信号连接,注射部11安装在第二主机14内;驱动部与注射部11驱动连接;注射部11具有隐藏位置及注射位置;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并能够根据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控制驱动部,以使驱动部驱动注射部11从隐藏位置切换至注射位置;移动终端与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其中穿戴监测部及植入监测部均采用电池供电。
其中,穿戴式监测部用于穿戴在人体上,穿戴式监测部包括第一采集模块及与第一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的第一信息交互模块;植入式监测部包括第二采集模块及与第二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的第二信息交互模块;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一信息交互模块接收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二信息交互模块接收第二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生命体征数据。
第一主机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显示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具体来说,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
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并且上述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交互均通过WiFi来进行,当然也可以使用蓝牙或其他方式信息交互。本申请的医用伤检系统的第二控制模块具备注射驱动功能,注射驱动功能包括:在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体征数据,满足预设的注射条件时,向应急注射部输出注射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在工作时,穿戴式监测部上设置的第一采集模块对人体体征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第一生命体征数据通过穿戴式监测部上设置的第一信息交互模块发送到监测手环上设置的穿戴监测模块上,穿戴监测模块再将第一生命体征数据发送到第一控制模块内;植入式监测部设置的第二采集模块对人体体征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第二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植入式监测部上设置的第二信息交互模块发送到监测手环上设置的植入监测模块上,植入监测模块再将第二生命体征数据发送到第一控制模块;监测手环上设置的血氧监测模块和心率监测模块分别对血氧饱和度和心跳频率进行采集并将血氧监测模块采集到的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心率监测模块采集到的第四生命体征数据发送到第一控制模块内;第一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图表或数值的方式在显示模块上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同时应急注射部10上设置的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同第一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并根据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来控制应急注射部10的注射,其中,应急注射部进行注射之前,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向移动终端发出确认信息,医生通过移动终端确认后应急注射部才会进行注射,如医生不确认,则不进行应急注射;并且第一控制模块还可以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的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可以随时的检测人体体征数据,并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体征数据做出相对应的应急处理。
其中,应急注射部主要用于肌肉注射,因此,应急注射部佩戴在肌肉对应的位置。
参见图2至图7所示,为了保证应急注射部10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紧急药物注射,本实施例中的注射部11包括注射针筒111及安装在注射针筒111头部的针头113,针头113与注射针筒111之间通过软管114连接;第二主机14包括第二壳体141,第二壳体141内部具有安装空间1411,注射部11及驱动部均安装在安装空间1411中,第二壳体141的底部设置有注射口1412,在注射部11处于注射位置的情况下,针头113从注射口1412伸出,驱动部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推药驱动组件12,推药驱动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推药驱动组件12的输出端与注射针筒111的活塞112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活塞112进行推药;推针驱动组件13,推针驱动组件13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推针驱动组件13的输出端与针头113驱动连接,用于驱动针头113移动,以使注射部11从隐藏位置切换至注射位置。在应急注射部10进行工作时,第一控制模块将接收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发送给应急注射部10上设置的第二控制模块,在接收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信息后,第二控制模块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判定患者的人体体征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范围后,向移动终端发出确认信息,医生通过移动终端确认后,第二控制模块对驱动部发出控制信号使驱动部对注射部11进行驱动,控制应急注射部10进行药物注射,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应急注射部10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紧急药物注射。
参见图2至图7所示,为了平稳的将注射针筒111内的药物推出,本实施例中的注射针筒111的筒体与注射针筒111的活塞112之间设置有阻尼部;安装空间141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14111,注射针筒111的活塞112移动方向与导向槽14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有卡接槽14112,推药驱动组件12包括:移动壳122,移动壳12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14111中,移动壳12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221;磁力卡接板123,磁力卡接板123可移动地安装在移动壳122内部,磁力卡接板123的底部具有卡接凸起1231,卡接凸起1231能够从开口1221伸出,卡接凸起1231具有伸出开口1221以卡在卡接槽14112内部的卡接位置,及避让卡接槽14112的避让位置;复位弹簧121,复位弹簧121被挤压安装在磁力卡接板123与移动壳122内部的上壁之间;推针驱动组件13还包括第一电磁部124,第一电磁部124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部124安装在移动壳122内,第一电磁部124能够克服复位弹簧121的弹力吸起磁力卡接板123,以使卡接凸起1231从卡接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推药弹力部125,推药弹力部125的输出端与移动壳122连接,在卡接凸起1231从卡接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推药弹力部125通过移动壳122推动活塞112进行推药。本实施例中的阻尼部为设置在活塞112上与注射针筒111内壁相紧贴的橡胶圈。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注射针筒111的筒体与注射针筒111的活塞112之间设置的阻尼部为阻尼活塞组件,阻尼活塞组件包括:阻尼缸、阻尼活塞,阻尼活塞杆,阻尼活塞复位弹簧,其中阻尼缸为单开口的圆柱形套筒,阻尼活塞为与阻尼缸相匹配的圆盘,其上设置有单个阻尼孔,阻尼活塞复位弹簧设置在阻尼缸和阻尼活塞之间,阻尼活塞杆与阻尼活塞通过螺纹连接,阻尼活塞杆与阻尼缸中的一者与活塞相连接另一者与注射针筒111相连,在注射针进行注射时,如果注射速度过快,阻尼缸和阻尼活塞之间的空气无法及时的通过阻尼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推出,于是阻尼缸和阻尼活塞之间的空气被压缩,阻尼活塞杆向活塞112施加远离注射针筒111的力,使注射的速度降低,从而达到平稳的将注射针筒111内的药物推出的目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推药弹力部125为压缩弹簧,第一电磁部124为电磁铁,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不需要进行紧急注射时,移动壳122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槽14111内,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在复位弹簧121的作用下从移动壳122的底部设置的开口1221伸出,并且伸出的卡接凸起1231与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卡合,这时卡接凸起1231处于卡接位置,同时与移动壳122连接的压缩弹簧被压缩并对移动壳122施加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力;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需要进行紧急注射后,第二控制模块发出信号使电磁铁通电并对位于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施加吸力,这时磁力卡接板123在电磁铁的吸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21的阻力和自身的重力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同时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也随着磁力卡接板123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并逐渐脱离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在卡接凸起脱离卡接槽14112后,移动壳122在压缩后的压缩弹簧作用下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移动壳122相连接的活塞112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最终使药物平稳的推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推药弹力部125为胶乳胶带,第一电磁部124为电磁铁,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不需要进行紧急注射时,移动壳122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槽14111内,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在复位弹簧121的作用下从移动壳122的底部设置的开口1221伸出,并且伸出的卡接凸起1231与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卡合,这时卡接凸起1231处于卡接位置,同时与移动壳122连接的胶乳胶带被拉伸并对移动壳122施加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力;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需要进行紧急注射后,第二控制模块发出信号使电磁铁通电并对位于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施加吸力,这时磁力卡接板123在电磁铁的吸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21的阻力和自身的重力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同时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也随着磁力卡接板123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并逐渐脱离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在接凸起脱离卡接槽14112后,移动壳122在压缩后的胶乳胶带作用下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移动壳122相连接的活塞112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最终使药物平稳的推出。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推药弹力部125为拉簧,第一电磁部124为电磁铁,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不需要进行紧急注射时,移动壳122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槽14111内,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在复位弹簧121的作用下从移动壳122的底部设置的开口1221伸出,并且伸出的卡接凸起1231与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卡合,这时卡接凸起1231处于卡接位置,同时与移动壳122连接的拉簧被拉伸并对移动壳122施加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力;当应急注射部10的第二控制模块判断需要进行紧急注射后,第二控制模块发出信号使电磁铁通电并对位于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施加吸力,这时磁力卡接板123在电磁铁的吸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21的阻力和自身的重力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同时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也随着磁力卡接板123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并逐渐脱离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在接凸起脱离卡接槽14112后,移动壳122在压缩后的拉簧作用下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移动壳122相连接的活塞112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最终使药物平稳的推出。
参见图2至图6所示,为了使针头113准确快速的扎入人体内部,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空间141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4113,推针驱动组件13包括推针架131及弹性摆臂部132,针头113固定在推针架131上,推针架131可移动地安装在滑槽14113中,弹性摆臂部132枢接在安装空间1411内,推针架131安装在弹性摆臂部132的输出端,弹性摆臂部132用于对针头113施加下压力;止挡柱133,止挡柱133具有止挡弹性摆臂部132向下摆动的伸出位置,及避开弹性摆臂部132的缩回位置;在止挡柱133处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止挡柱133止挡弹性摆臂部132,以使注射部11处于隐藏位置,在止挡柱133切换至缩回位置的情况下,弹性摆臂部132向下摆动,以使注射部11切换至注射位置;第二电磁部134,第二电磁部134与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第二电磁部134用于驱动止挡柱133从伸出位置切换至缩回位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部134为推拉式电磁铁,止挡柱133与推拉式电磁铁直连,推拉式电磁铁在不通电时伸出,通电时缩回,弹性摆臂部132包括铰链四杆机构和扭簧,其中铰链四杆机构包括:两个长度相同的连架杆,一个连杆,其中两个连架杆设置在枢接在安装空间1411内,推针架131可移动地安装在滑槽14113中的同时也穿设在连杆上,随着枢接在安装空间1411内的长度相同的两个连架杆的转动,推针架131便会沿着安装空间1411的侧壁上设置的滑槽14113上下移动,扭簧设置在连架杆的侧部,当注射部11处于隐藏位置时,扭簧在连架杆的作用下被压缩,并向连架杆施加向下摆动的力,止挡柱133为伸出位置,挡住连架杆阻止其向下摆动,当第二控制模块判断需要进行紧急注射后,推拉式电磁铁通电使与之直连的止挡柱133缩回,与此同时在扭簧的作用下连架杆向下摆动,进而带动穿设在连杆上的推针架131沿安装空间1411的侧壁上设置的滑槽14113向下移动,从而使安装在推针架131上的注射针扎入的人体内部进行药物注射。
参见图8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还具备定量注射功能,第二控制模块存储有映射表,其中,映射表中对于每种药物均有不同对应条件下的注射量,本实施例中的注射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支撑架23及安装在支撑架23上的定量调节部,定量调节部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的丝杆21,驱动电机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中,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导向筋,导向筋的长度方向与注射针筒的长度方向平行,注射部还包括限位块22,限位块2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筋上,丝杆穿设在限位块中,限位块与丝杆螺纹配合,丝杆旋转可以驱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位于注射针筒的筒体与移动壳之间,以对移动壳的行程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推药行程的限制。当通过映射表得到预设的注射量后,驱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使得限位块移动到符合该预设注射量的限位位置,之后电磁铁通电并对位于移动壳122内部的磁力卡接板123施加吸力,这时磁力卡接板123在电磁铁的吸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21的阻力和自身的重力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同时磁力卡接板123上设置的卡接凸起1231也随着磁力卡接板123向电磁铁方向移动,并逐渐脱离在导向槽14111的远离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的卡接槽14112,在卡接凸起脱离卡接槽14112后,移动壳122在压缩后的压缩弹簧作用下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移动壳122相连接的活塞112向接近注射针筒111的筒体的一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限位块,完成定量注射。
为了便于对患者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机内部设置有卫星定位芯片,卫星定位芯片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穿戴式监测部包括:血压监测装置;植入式监测部包括:植入式血糖监测装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实时的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及时的监测,同时可以在患者因血糖过低昏倒或发生其他危险使人体体征数据达到一个危险的数值时,及时的将患者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医护人员的移动终端上,实现快速的对患者进行的定位,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施救。
参见图5和图6所示,为了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来对注射的药物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注射部11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空间1411内;第二主机14还包括供电部142,供电部142与驱动部电连接,用于给驱动部供电。针头113与注射针筒111之间通过软管114连接,一方面实现针头动,注射针筒不动,便于针头进行推针动作,另一方面便于布置注射部,可将软管弯曲,以减小应急注射部的整体体积。
参见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该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采用上述医用伤检系统,其中,监测手环为多个,分别佩戴于不同伤员的手腕处,应急注射部、植入式监测部、穿戴式监测部可选择地进行佩戴,移动终端优选为手机,一个移动终端对应于预设数量以内的多个监测手环,如一个移动终端对应于30个以内的监测手环,或者,一个移动终端对应于一个区域内的多个监测手环,如方圆1公里内的多个监测手环,进行群体伤监测时,医护人员将多个监测手环一一佩戴在各伤员的手腕上,进行监测,并保证各伤员的手腕与监测手环的血氧监测模块和心率监测模块充分接触,以保证各数据的准确性。具体来说,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每个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监测手环向移动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当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求救信号的接收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移动终端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送就近增援信号;
S102:接收终端基于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
S103:接收终端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换个角度来说,当监测手环接收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监测手环发出求救信号;其中,上述正常人体体征值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所表现的心跳、心率、血氧、血压、血糖等的正常值的下限值,当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中任一个,或多个出现了低于正常体征值时,则监测手环向对应的移动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行查看,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医疗措施。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求救信号的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移动终端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出就近增援信号;接收终端接收就近增援信号,并向距离监测手环第一预设距离内的救援系统发出就近救援信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在一些事故现场中,会出现群体伤的情况,伤员众多,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无法一一进行照料及标记,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本申请中的监测手环快速佩戴在多个伤员的手腕处,通过监测手环对各个伤员的基础体征进行监测并标记,并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求救信号数量较多,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向指定的调度中心发出就近增援信号,调度中心的接收端,如电脑接收到就近增援信号后,统一进行调度,向距离监测手环第一预设距离内的如消防、急救等救援系统发出就近救援信息,以使第一预设距离内的各救援单位能够及时响应,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设定为10个、20个、30个等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如交通事故则可设定10个,如地震等大型灾难场景下,则可以设定为30个。第一预设距离为3公里、5公里、10公里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养老院、重症临时监护地点等一些伤员、患者较为集中且位置较为固定的场所,穿戴式监测部、植入式监测部及应急注射部也可进行佩戴,如上述实施例的对于穿戴式监测部、植入式监测部及应急注射部的使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注射部的注射针筒内存储的为特定的药物,如胰岛素,当监测到血糖过低时,则可以及时通过应急注射部进行注射。药物也可为其他具有应急治疗功能的药物,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多方增援信号,其中,确定接收到的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送多方增援信号,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接收终端基于多方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多个救援机构,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接收终端向多个救援机构发出多方救援信息。
在一些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中,伤员众多,就近救援力量往往不够,此时需要多方共同进行救援,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求救信号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接收终端发出多方增援信号;其中,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接收终端接收多方增援信号,并向距离监测手环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多个救援系统发出多方救援信息;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在一些大型事故现场中,伤员众多,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无法一一进行照料及标记,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本申请中的监测手环快速佩戴在多个伤员的手腕处,通过监测手环对各个伤员的基础体征进行监测并标记,并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的求救信号数量较多,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向指定的调度中心发出多方增援信号,调度中心的接收端,如电脑接收到就近增援信号后,统一进行调度,向距离监测手环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如消防、急救等救援系统发出多方救援信息,以使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各救援单位能够及时响应,其中第二预设值可以设定为50个、100个等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如交通事故则可设定50个,如地震等大型灾难场景下,则可以设定为100个。第二预设距离为20公里、50公里、100公里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方法还包括:
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危险人体体征值时,在求救信号中植入重症标记。
在一些事故中,一些伤员的受伤可能会很严重,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对这些重伤人员进行筛选,并优先进行医疗处理,当监测手环接收到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第四生命体征数据中,任一项的值到危险人体体征值时,在求救信号中植入重症标记,移动终端可查看到该监测手环对应的标记为重症。其中,危险人体体征值是指,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一定数值后所到达的具有生命危险的值。
其中,上述就近救援信息及多方救援信息均包括定位信息、重症人员标记信息,定位信息由卫星定位芯片获得。当然也可包括其他信息,如伤员的各项具体体征信息、如体温等。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的了解到伤员具体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医疗施救。其中,本申请的远距离信号数据传射,优选为5G技术传输。在移动终端处于有效WIFI信号范围内的情况下,也可通过WIFI进行传输。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救援车辆信号连接,救援车辆出发后,救援车辆的位置信息实时传输到移动终端中,以使一线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救援车辆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救援调度控制装置,救援调度控制装置与上述的医用伤检系统信号连接,救援调度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多个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发出求救信号,当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接收模块发送就近增援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
发送模块,用于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伤检系统及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显示模块将数据进行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应急注射部便于在紧急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药物注射,移动终端与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模块信号接收到的人体体征信息,第一控制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显示模块显示,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同时应急注射部上设置的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同第一控制模块与进行信息交互,并根据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的第一生命体征数据、第二生命体征数据、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和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来控制应急注射部的注射;并且第一控制模块还可以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的对患者的人体体征信息的采集和查看,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伤检系统可以随时的检测人体体征数据,并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体征数据做出相对应的应急处理。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伤检系统包括:
穿戴式监测部,用于穿戴在人体上;
植入式监测部,用于植入人体;
监测手环,包括第一佩戴环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佩戴环上的第一主机,所述第一主机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血氧监测模块及心率监测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穿戴式监测部获取第一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所述植入式监测部获取第二生命体征数据,通过所述血氧监测模块获取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通过所述心率监测模块获取第四生命体征数据;
应急注射部,包括第二佩戴环及安装在所述第二佩戴环上的第二主机,所述应急注射部还包括注射部、驱动部及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部信号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注射部驱动连接;所述注射部具有隐藏位置及注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生命体征数据、所述第二生命体征数据、所述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所述第四生命体征数据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注射部从所述隐藏位置切换至所述注射位置;
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生命体征数据、所述第二生命体征数据、所述第三生命体征数据及所述第四生命体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部包括注射针筒及安装在所述注射针筒头部的针头,所述针头与所述注射针筒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第二主机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注射部及所述驱动部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注射口,在所述注射部处于所述注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针头从所述注射口伸出,所述驱动部包括:
推药驱动组件,所述推药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推药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射针筒的活塞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进行推药;
推针驱动组件,所述推针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推针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针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针头移动,以使所述注射部从所述隐藏位置切换至所述注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针筒的筒体与所述注射针筒的活塞之间设置有阻尼部;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注射针筒的活塞移动方向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导向槽的远离所述注射针筒的筒体的一端的槽底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推药驱动组件包括:
移动壳,所述移动壳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移动壳的底部设置有开口;
磁力卡接板,所述磁力卡接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壳内部,所述磁力卡接板的底部具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能够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卡接凸起具有伸出所述开口以卡在所述卡接槽内部的卡接位置,及避让所述卡接槽的避让位置;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被挤压安装在所述磁力卡接板与所述移动壳内部的上壁之间;
所述推药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部,所述第一电磁部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部安装在所述移动壳内,所述第一电磁部能够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吸起所述磁力卡接板,以使所述卡接凸起从所述卡接位置切换至所述避让位置;
推药弹力部,所述推药弹力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壳连接,在所述卡接凸起从所述卡接位置切换至所述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推药弹力部通过所述移动壳推动所述活塞进行推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针驱动组件包括推针架,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推针架上,所述推针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槽中,
弹性摆臂部,所述弹性摆臂部枢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推针架安装在所述弹性摆臂部的输出端,所述弹性摆臂部用于对所述针头施加下压力;
止挡柱,所述止挡柱具有止挡所述弹性摆臂部向下摆动的伸出位置,及避开所述弹性摆臂部的缩回位置;在所述止挡柱处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挡柱止挡所述弹性摆臂部,以使所述注射部处于所述隐藏位置,在所述止挡柱切换至所述缩回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弹性摆臂部向下摆动,以使所述注射部切换所述注射位置;
第二电磁部,所述第二电磁部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部用于驱动所述止挡柱从所述伸出位置切换至所述缩回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内部设置有卫星定位芯片,所述卫星定位芯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穿戴式监测部包括:血压监测装置;所述植入式监测部包括:植入式血糖监测装置;所述注射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主机还包括供电部,所述供电部与驱动部电连接,用于给所述驱动部供电。
7.一种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采用医用伤检系统,所述医用伤检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其中,所述监测手环为多个,分别用于佩戴于不同伤员的手腕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每个所述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所述监测手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当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所述求救信号的接收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移动终端向调度中心的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就近增援信号;
所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所述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
所述接收终端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多方增援信号,其中,确定接收到的所述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多方增援信号,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所述接收终端基于所述多方增援信号确定与所述监测手环相距第二预设距离内的多个救援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多个救援机构发出多方救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危险人体体征值时,在所述求救信号中植入重症标记。
10.一种救援调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调度控制装置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伤检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救援调度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就近增援信号,其中,当多个所述监测手环采集的任意一种类型的生命体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体征值低于正常人体体征值时,发出求救信号,当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接收所述求救信号的接收次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向调度中心的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就近增援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就近增援信号确定与所述监测手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内的任意一个救援机构;
发送模块,用于向该救援机构发出就近救援信息。
CN202210609099.XA 2022-05-31 2022-05-31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114947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9099.XA CN114947774B (zh) 2022-05-31 2022-05-31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9099.XA CN114947774B (zh) 2022-05-31 2022-05-31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7774A true CN114947774A (zh) 2022-08-30
CN114947774B CN114947774B (zh) 2023-09-08

Family

ID=82957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9099.XA Active CN114947774B (zh) 2022-05-31 2022-05-31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47774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6325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Cho Yong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spiratory effort in a medical device
US20100324485A1 (en) * 2008-02-08 2010-12-23 Owen Mumford Limited Injection devices
CN104305963A (zh) * 2013-01-22 2015-01-28 苏波 检测治疗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远程监护鞋
CN104323758A (zh) * 2013-01-22 2015-02-04 苏波 一种检测治疗装置及远程监护鞋
CN105688314A (zh) * 2016-03-29 2016-06-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 自动注射装置
CN105796086A (zh) * 2016-04-1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和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急救的方法
CN106361274A (zh) * 2015-07-24 2017-02-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基于生物计量的信息通信和反馈的生物医疗装置
CN106529603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救援伤检分类系统、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64917A (zh) * 2013-03-15 2019-11-19 温德加普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药物混合和递送系统及方法
CN110694145A (zh) * 2018-07-10 2020-01-17 贵州大学 一种稳定上药的口腔麻醉针
CN211410492U (zh) * 2019-11-14 2020-09-04 伯仕利生物科技发展(盐城)有限公司 一种阴茎细胞专用浮针进针器
CN112263227A (zh) * 2020-10-14 2021-01-26 阜阳瀚海博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用植入式检测设备
CN112656538A (zh) * 2021-02-26 2021-04-16 深圳市卡其兔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式动物麻醉注射装置
CN113304347A (zh) * 2021-06-23 2021-08-27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救援镇痛泵、镇痛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78448U (zh) * 2021-03-11 2021-1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电子手环
CN114145983A (zh) * 2021-11-18 2022-03-08 于安英 一种眼科临床用定量出液冲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24485A1 (en) * 2008-02-08 2010-12-23 Owen Mumford Limited Injection devices
US20100076325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Cho Yong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spiratory effort in a medical device
CN104305963A (zh) * 2013-01-22 2015-01-28 苏波 检测治疗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远程监护鞋
CN104323758A (zh) * 2013-01-22 2015-02-04 苏波 一种检测治疗装置及远程监护鞋
CN110464917A (zh) * 2013-03-15 2019-11-19 温德加普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药物混合和递送系统及方法
CN106361274A (zh) * 2015-07-24 2017-02-01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基于生物计量的信息通信和反馈的生物医疗装置
CN105688314A (zh) * 2016-03-29 2016-06-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 自动注射装置
CN105796086A (zh) * 2016-04-1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和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急救的方法
CN106529603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江苏超敏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救援伤检分类系统、分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94145A (zh) * 2018-07-10 2020-01-17 贵州大学 一种稳定上药的口腔麻醉针
CN211410492U (zh) * 2019-11-14 2020-09-04 伯仕利生物科技发展(盐城)有限公司 一种阴茎细胞专用浮针进针器
CN112263227A (zh) * 2020-10-14 2021-01-26 阜阳瀚海博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用植入式检测设备
CN112656538A (zh) * 2021-02-26 2021-04-16 深圳市卡其兔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式动物麻醉注射装置
CN215078448U (zh) * 2021-03-11 2021-1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电子手环
CN113304347A (zh) * 2021-06-23 2021-08-27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救援镇痛泵、镇痛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45983A (zh) * 2021-11-18 2022-03-08 于安英 一种眼科临床用定量出液冲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伟 等: "基于体域网的急救智能可穿戴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
韩伟 等: "基于体域网的急救智能可穿戴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vol. 9, no. 7, 31 July 2021 (2021-07-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47774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3651U (zh) 可穿戴式运动及心电信号实时采集及监护设备
CN203828910U (zh) 一种可实时监测人体体征的睡眠舱
US20170000385A1 (en) Smart wearable device system
CN101534704A (zh) 自适应低血糖警报系统和方法
EP2471444A1 (en) Wireless optical pulsimetry system for a healtcare environment
CN209826708U (zh)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检测手环
CN110115569A (zh) 全程监测方法及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CN111583582A (zh) 适用于居家养老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行为分析系统
CN106606361A (zh) 一种智能化动态血氧监测方法
CN11001024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重症监护系统
CN114947774A (zh) 医用伤检系统、群体伤调度控制方法、救援调度控制装置
CN111544720A (zh) 一种呼吸机假阳性报警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513707A (zh) 一种用于监控监测及远程预警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N107293090A (zh) 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20060032243A (ko) 원격제어 복합감시 환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1631701A (zh) 一种重症神经内科重症监护装置
CN116825337A (zh) 患者安全护理预警系统
CN216676556U (zh) 一种血液净化中针管脱落与穿刺渗血监测仪
Magjarevic Home care technologies for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CN213309788U (zh) 一种用于监控监测及远程预警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N209733985U (zh) 无线12导联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护仪
CN113273973A (zh) 一种用于日常健康检测的可穿戴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13786174A (zh) 一种急诊科患者全方位监护急救系统
CN103156585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随时监测人的生理参数的方法
CN209136870U (zh) 智能抢救和急诊医用供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