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8529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8529A
CN114938529A CN202210875065.5A CN202210875065A CN114938529A CN 114938529 A CN114938529 A CN 114938529A CN 202210875065 A CN202210875065 A CN 202210875065A CN 114938529 A CN114938529 A CN 114938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terminal
access point
things
optim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50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8529B (zh
Inventor
杨利明
曹鑫
杨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03 Industrial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50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8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8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60Positioning; Navi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获取物联网终端到达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获取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判断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再判断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本发明可避免物联网终端失联,便于提高物联网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可利于减小物联网终端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其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从而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目前,物联网终端通常通过近场通信技术与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关联,以便于接入点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控制,以及接收并存储物联网终端的运行参数等数据。
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针对位置可移动的物联网终端,其在与一个接入点关联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移动到该接入点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导致接入点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连接中断,影响物联网终端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位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且相距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边缘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
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本发明可避免物联网终端失联,便于提高物联网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可利于减小物联网终端的能耗。具体地,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接入点可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随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并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再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在此过程中,由于接入点通过对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移动情况进行预判,在判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即将脱离最佳信号辐射区域时,获取对应的界外位置信息,然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界外位置信息位于其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备用接入点,并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由此可避免物联网设备在频繁移动造成的与当前接入点失联的问题,可保证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稳定性,同时,由于当前接入点通过对所述物联网终端的位置进行预判,并向对应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关系,利于备用接入点及时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建立关联关系,从而避免物联网终端在与当前接入点失联后频繁进行接入点探测的情形,利于节省所述物联网终端的信令开销,减少物联网设备的能耗,从而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包括:
接收物联网终端以指定时间间隔连续发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多个位置信息及多个位置信息对应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时,若是,则输出失联预警信息,所述失联预警信息包括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所述失联阈值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时;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距离相隔指定距离内的所有无协作关系接入点的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协作请求,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
如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任一备用接入点发送的关联请求及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采用主动扫描方式对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的互联网终端进行扫描;
判断是否获取到未在终端协作集的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
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将该新的物联网终端设定为指定物联网终端,并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若否,则对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时与该新的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在身份验证未通过时输出关联确认请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发送所述关联请求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确认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移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失联确认模块,与所述移动信息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靠近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
协作集获取模块,与所述失联确认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关联模块,与所述协作集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还用于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但不限于由具有一定计算资源的计算机设备或虚拟机等接入点执行,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执行,或者由虚拟机执行。
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S1.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步骤S1中,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包括:
接收物联网终端以指定时间间隔连续发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多个位置信息及多个位置信息对应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其中,移动速度为所述物联网终端从相邻接收时间对应的位置信息A移动至最近接收时间对应的位置信息B时的速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移动速度v=[(x2-x12+(y2-y12+(z2-z12]1/2/(t2-t1),其中,x2为位置信息B对应的在指定平面的横坐标,y2为位置信息B对应的在指定平面的纵坐标,z2为位置信息B对应的相对指定平面的高度,x1为位置信息A对应的在指定平面的横坐标,y1为位置信息A对应的在指定平面的纵坐标,z1为位置信息A对应的相对指定平面的高度,t2为所述物联网终端移动至位置信息B的时间,t1为所述物联网终端移动至位置信息A的时间;移动轨迹为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指定时长内发送的位置信息得到。
S2.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位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且相距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边缘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应当理解的是,该界外位置信息为当前接入点预判的,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得到所述物联网终端移动至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且与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小于指定距离的某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与所述移动终端关联时,最佳信号辐射区域为以接入点为中心的某一区域,当物联网终端处于最佳信号辐射区域时,其与接入点之间的信号关联强度达到信号标准值以上,此时接入点与移动终端的关联程度最高,便于移动终端与接入点之间进行正常的通信;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在,用户可设定一以接入点为中心的指定区域,该区域面积小于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面积,并将失联阈值区域设定为最佳信号辐射区域中未包括上述指定区域的区域,即将失联阈值区域设定为靠近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应当理解的是,失联阈值区域的大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定,如失联阈值区域设置为较大区域,则接入点对物联网终端的掌控程度更高,但可能会频繁接收到响应信息,如失联预警信息等。
本实施例的步骤S2中,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时,若是,则输出失联预警信息,所述失联预警信息包括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所述失联阈值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应当理解的是,输出失联预警信息可便于当前接入点对应的用户及时控制所述物联网终端,和/或人工移动当前接入点的位置,以避免所述物联网终端脱离当前接入点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仅限于以文字或语音等方式向用户输出失联预警信息,并由人工基于当前接入点对物联网终端进行控制,或人工移动当前接入点的位置。
S3.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S4.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本实施例的步骤S4中,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时;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距离相隔指定距离内的所有无协作关系接入点的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协作请求,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
如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由此便于将所述物联网终端与可能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关系,避免物联网终端失联的问题。
S5.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具体地,当所述界外位置信息在多个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时,当前接入点可向所有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或向与界外位置信息距离最近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本实施例中,向与界外位置信息距离最近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以避免多个备用接入点均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导致的控制出现混乱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6.接收任一备用接入点发送的关联请求及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S7.采用主动扫描方式对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的互联网终端进行扫描;
S8.判断是否获取到未在终端协作集的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采用被动扫描方式对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的互联网终端进行扫描,以便节约电量,减少当前接入点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耗,利于增加当前接入点的续航时间;
S9.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将该新的物联网终端设定为指定物联网终端,并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的步骤S9中,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若否,则对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时与该新的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在身份验证未通过时输出关联确认请求,以便接入点对应的用户确认是否与该新的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所述关联确认请求包括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身份验证时,包括:获取当前接入点对应的终端协作集,并判断所述终端协作集是否包括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是,则代表该新的物联网终端是与当前接入点存在协作关系的物联网终端,身份验证通过,若否,则代表新的物联网终端与当前接入点之间未存在协作关系,身份验证不通过,以文字或语音等方式向用户输出关联确认请求,由人工确认是否与该新的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向发送所述关联请求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确认消息。本实施例中,关联确认消息为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消息,需要说明的是,ACK消息为一种传输类控制字符,表示发来的数据已确认接收无误可便于备用接入点确认物联网终端已与当前接入点建立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在指定时长内接收到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对应的关联确认消息,若否,则输出失联警示信息,所述失联警示信息包括最后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的最后位置信息,接收到最后位置信息的时间,以及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所述失联阈值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以便于当前接入点对应的用户手动搜寻所述物联网终端。
本实施例可避免物联网终端失联,便于提高物联网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可利于减小物联网终端的能耗。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接入点可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随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并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再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在此过程中,由于接入点通过对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移动情况进行预判,在判定所述物联网终端即将脱离最佳信号辐射区域时,获取对应的界外位置信息,然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界外位置信息位于其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备用接入点,并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由此可避免物联网设备在频繁移动造成的与当前接入点失联的问题,可保证所述物联网终端的运行稳定性,同时,由于当前接入点通过对所述物联网终端的位置进行预判,并向对应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关系,利于备用接入点及时与所述物联网设备建立关联关系,从而避免物联网终端在与当前接入点失联后频繁进行接入点探测的情形,利于节省所述物联网终端的信令开销,减少物联网设备的能耗,从而提高物联网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实施例中,各接入点和物联网终端均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太阳能充电技术供电,以便进一步提高接入点和物联网终端的续航能力。本实施例中,各接入点之间可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信,接入点和物联网终端之间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移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失联确认模块,与所述移动信息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靠近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
协作集获取模块,与所述失联确认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关联模块,与所述协作集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还用于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被称为用于终端、便携式终端、台式终端等,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实施例1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具体地,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3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
存储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8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选包括有:通信接口3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通信接口3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304、显示屏305和电源306中的至少一种。
通信接口303可被用于将I/O(Input/ 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3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3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显示屏3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
电源306用于为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至3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位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且相距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边缘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
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包括:
接收物联网终端以指定时间间隔连续发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物联网终端发送的多个位置信息及多个位置信息对应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时,若是,则输出失联预警信息,所述失联预警信息包括所述物联网终端在所述失联阈值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时;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距离相隔指定距离内的所有无协作关系接入点的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
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协作请求,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
如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加入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内,则向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无协作关系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任一备用接入点发送的关联请求及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采用主动扫描方式对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的互联网终端进行扫描;
判断是否获取到未在终端协作集的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
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将该新的物联网终端设定为指定物联网终端,并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指定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若否,则对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在身份验证通过时与该新的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在身份验证未通过时输出关联确认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指定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发送所述关联请求的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确认消息。
8.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移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联网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
失联确认模块,与所述移动信息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判断所述物联网终端是否处于失联阈值区域内;若是,则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及移动轨迹,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到达所述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外的界外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失联阈值区域为靠近预设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的指定边缘距离的区域;
协作集获取模块,与所述失联确认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点协作集;
关联模块,与所述协作集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判断所述接入点协作集内是否存在备用接入点;若是,则获取所述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还用于判断所述界外位置信息是否在任一备用接入点对应的最佳信号辐射区域内;若是,则向该备用接入点发送关联请求及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该备用接入点与所述物联网终端建立关联关系。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操作。
CN202210875065.5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938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065.5A CN114938529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065.5A CN114938529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529A true CN114938529A (zh) 2022-08-23
CN114938529B CN114938529B (zh) 2022-11-11

Family

ID=8286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5065.5A Active CN114938529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852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269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关联控制的方法
CN10283375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31A (zh) * 2012-08-21 2014-10-01 统一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基于移动的方向来选择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254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内基于物理位置的位置变更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5916180A (zh) * 2016-05-31 2016-08-3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移动速率自适应的快速二层切换方法
CN107040356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协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74586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triggering handovers of users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CN108882244A (zh) * 2017-05-11 2018-11-2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022555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98698A (zh) * 2019-03-13 2020-09-2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473380A (zh) * 2021-05-13 2021-10-01 深圳市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轨迹识别方法及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
CN113596864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引导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27354A (zh) * 2015-07-30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3784407A (zh) * 2021-09-14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269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关联控制的方法
CN10283375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多点协作传输小区协作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31A (zh) * 2012-08-21 2014-10-01 统一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基于移动的方向来选择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7354A (zh) * 2015-07-30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5187254A (zh) * 2015-09-28 2015-12-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内基于物理位置的位置变更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7040356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协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16180A (zh) * 2016-05-31 2016-08-3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移动速率自适应的快速二层切换方法
US20170374586A1 (en) * 2016-06-27 2017-12-28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 triggering handovers of users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CN108882244A (zh) * 2017-05-11 2018-11-2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022555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98698A (zh) * 2019-03-13 2020-09-2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45121A (zh) * 2019-03-13 2021-10-22 索尼集团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96864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引导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380A (zh) * 2021-05-13 2021-10-01 深圳市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轨迹识别方法及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
CN113784407A (zh) * 2021-09-14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莹: "无线网络中的移动预测综述", 《通信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529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900A (zh) 寻呼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820168B1 (en) Microphone hole bloc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0446193B (zh) 蓝牙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30140279A1 (en)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method,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567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mode thereof
CN112883036A (zh) 索引创建方法、装置、存储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4650499A (zh) 定位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293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461023B (zh) 语音业务的小区驻留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主基站
KR20230122668A (ko) 직류 위치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기기
CN107070563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93852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769367A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43698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network tha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bandwidth par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040985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978974B (zh) 无线通信模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3338B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CN11238338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65096B (zh) 无线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92670A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57308A (zh) 低功耗蓝牙连接阻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13022A (zh) 移动终端网络文件下载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41958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3024891A1 (zh) 一种监听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其模组设备
CN112491562B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8

Address after: A603, Shenzhe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Building, No. 6 Keji South 10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Wu-03 Indust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 floor 22, building 3, No. 88, Jitai fifth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wu03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Lim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Liming

Inventor before: Cao Xin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