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8412A -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8412A
CN114938412A CN202210510075.9A CN202210510075A CN114938412A CN 114938412 A CN114938412 A CN 114938412A CN 202210510075 A CN202210510075 A CN 202210510075A CN 114938412 A CN114938412 A CN 114938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all
target
platform
c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00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00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8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8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8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服务,呼叫服务使用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媒体事件;当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精准还原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解决第一用户的呼入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服务提供商可以为使用其呼叫服务的用户提供号码隐私保护(Phone Number Protection)。号码隐私保护是云服务提供商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能力基础上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号码隐私保护可以保障用户号码不被泄露,实现用户的隐私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呼叫性能,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通过提升第一号码(发起号码)的利用率,从而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达到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提升呼叫性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服务,所述呼叫服务使用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
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以及,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以便电信运营商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向第二用户发送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
以及,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包括:
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获取中间号平台的回调请求,所述回调请求用于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其中,第二用户在呼叫第一用户时,第二用户使用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和桥接号码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呼叫;
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缓存所述绑定关系;以及,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向中间号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以便所述中间号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
获取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
根据缓存的绑定关系,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服务平台,包括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呼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设计云服务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平台通过软交换方式进行交互,从而使得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媒体事件。基于此,在号码隐私保护的呼叫场景下,当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时,云服务平台可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从而,云服务平台可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进而,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可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当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云服务平台可确认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发起链路已结束,从而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使得目标第一号码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时,提前释放。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时,快速、及时的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从而新的呼叫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已有呼叫作出响应的情况下,复用已有呼叫释放的第一号码,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呼叫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号码隐私保护过程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号码池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实现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装置的另一框图。
图9为云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为例,号码隐私保护可以在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的通话场景中,通过桥接号码对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号码和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号码进行桥接;从而当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时,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呼叫号码为桥接号码,进而保障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号码不被泄露,实现用户的隐私通话。这种号码隐私保护服务可以应用在出行、物流、外卖、招聘等多种服务场景,从而实现用户隐私的保护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时,第一用户可视为是主叫用户,第二用户可视为是被叫用户,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号码可以视为是发起号码,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号码可以视为是被叫号码;当然,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主、被叫身份将随着呼叫发起方的改变而相应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下文以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为例进行介绍。
在一个示例中,桥接号码实际为中间号,可称为X号码,第一号码可称为A号码,第二号码可称为B号码,上述号码隐私保护的呼叫场景可称为AXB中间号呼叫场景。在AXB中间号呼叫场景中,当第一用户利用云服务平台的呼叫服务呼叫第二用户时,云服务平台可利用AXB的绑定关系,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A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利用AXB的绑定关系,将A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调整为,X号码呼叫B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触达第二用户终端;进而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呼叫号码为X号码,以达到对第一用户的A号码进行隐私保护的目的。
在上述背景下,云服务平台存在为用户(例如企业级用户)提供并发通话的需求,也就是说,允许第一号码(发起号码)被多次复用,从而使得用户可利用不断被复用的多个第一号,发起多路的并发通话。因此云服务平台需要设置记录多个第一号码的第一号码池,以便用户通过复用第一号码池中的第一号码,来发起多路并发通话,此时,第一用户并不直接使用第一号码发起呼叫服务,而是通过桥接号码(虚拟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方式,发起云服务平台的呼叫服务;进而由云服务平台从第一号码池中选择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以便不断复用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由此也可以实现多路并发通话;云服务平台在选择第一号码后,可为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建立绑定关系(绑定关系例如:第一号码绑定桥接号码,并且桥接号码绑定第二号码),并将第一用户的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调整为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发送至电信运营商平台;进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根据建立的绑定关系,调整呼叫请求为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并且触达第二用户终端。
为便于理解,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号码隐私保护过程的示例图,如图1所示,该过程可以包括:
S10、第一用户101在呼叫第二用户102时,可向云服务平台103发起X号码(桥接号码)呼叫B号码(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
S11、云服务平台103选择第一号码池104中未被占用的A号码。
由于X号码属于桥接号码,并不是真实的用户号码,因此云服务平台103需要从第一号码池104中选择用于与X号码进行绑定的A号码(第一号码)。
S12、云服务平台103建立A号码、X号码和B号码的绑定关系。
S13、云服务平台103基于建立的绑定关系,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105发起A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
S14、电信运营商平台调整呼叫请求为X号码呼叫B号码,并将X号码呼叫B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给第二用户102。
电信运营商平台105在接收到云服务平台103的呼叫请求后,可基于建立的绑定关系,将呼叫请求调整为X号码呼叫B号码,并将X号码呼叫B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给第二用户102,从而第二用户终端(即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显示呼叫号码为X号码的来电。
上述过程中,云服务平台在建立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时,会导致第一号码池中的第一号码被占用,而用户发起新的呼叫需要利用到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因此如何合理的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对于提升呼叫性能至关重要。
释放第一号码池中被占用的第一号码的一种方式是:在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通话结束时(例如在呼叫接通后,第一用户或者第二用户任一方挂断通话),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从而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这种方式需要等待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结束时,才能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第一号码的占用时间由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时长决定,使得第一号码无法快速释放,致使第一号码并无法被高效的复用,导致用户为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需要在第一号码池中设置较多数量的相应第一号码(例如,由于第一号码无法被快速释放,那么针对1000路的并发通话,需要在第一号码池中准备1000个第一号码),这极大影响了呼叫性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改进的呼叫方案,通过及时的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从而及时的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进而能够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呼叫性能的效果。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在利用桥接号码桥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呼叫过程中,对于呼叫真正起作用的是呼叫发起链路(即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请求触达第二用户终端),因此在呼叫请求得到第二用户终端的响应时(即第二用户接通呼叫从而建立了通话连接,或者第二用户直接挂断呼叫),理论上可以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从而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而不必等待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结束才释放第一号码。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方案实现过程中发现,云服务平台检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是否建立了通话连接存在技术实现难点:云服务平台的呼叫服务依赖公有云的号码隐私保护能力,而该能力中并没有提供标准的呼叫接通事件(即建立通话连接)的通知能力,而只提供了通话结束的通知能力。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对云服务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平台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改进,使得云服务平台能够对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媒体事件进行监听,进而在云服务平台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关于呼叫接通或者呼叫挂断的媒体事件后,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以提前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
作为可选实现,云服务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平台之间可通过软交换方式进行交互,例如云服务平台可通过软交换方式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请求,并且通过软交换方式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媒体事件。需要说明的是,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能够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服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呼叫与控制的核心。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由云服务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的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是通过软交换的方式传递;并且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具有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媒体事件的能力(例如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能够控制呼叫的信令与媒体,从而能够监听到第二用户对呼叫是进行了接通还是挂断)。因此,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软交换服务来监听媒体事件,从而在监听到第二用户接通呼叫或者挂断呼叫时,提前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
作为可选实现,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可选流程图。该方法流程可以由第一用户终端、云服务平台、电信运营商平台、第二用户终端执行实现。其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以例如第一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C(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云服务平台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服务器平台,云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设置呼叫系统,在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的呼叫过程中,提供号码隐私保护。电信运营商平台可以理解为是提供电信网络服务的服务平台。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例如第二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C(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
以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为例,参照图2,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第一用户终端向云服务平台发起呼叫服务,所述呼叫服务使用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在需要呼叫第二用户时,可以利用云服务平台提供的呼叫服务,在第一用户终端的呼叫界面确定第二号码(例如录入、导入或者选择第二号码),并且执行呼叫操作;从而,第一用户终端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呼叫操作,利用云服务平台配发给第一用户的桥接号码,以及第一用户在呼叫界面确定的第二号码,向云服务平台发起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
在一个示例中,云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具有号码隐私保护功能的呼叫服务,并且提供该呼叫服务相应的呼叫界面;该呼叫界面可以是APP页面(例如软电话APP页面)、网页页面等。第一用户可以使用第一用户终端打开该呼叫界面,并且在该呼叫界面录入、导入或者选择第二号码;当第一用户在呼叫界面执行呼叫操作时,第一用户终端可向云服务平台发起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
作为可选实现,云服务平台提供的呼叫服务可以基于SIP(Sessioninitializ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或者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能力实现;第一用户终端在检测到第一用户的呼叫操作时,可基于SIP协议或者API能力,向云服务平台发起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
在步骤S211中,云服务平台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在步骤S212中,云服务平台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基于步骤S210,云服务平台可获取到第一用户发起的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从而云服务平台可选择进行绑定的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为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将进行绑定的第一号码称为目标第一号码),并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同时将目标第一号码标记为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设置第一号码池(例如A号码池),第一号码池可以记录多个第一号码;进一步的,第一号码池还可记录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可以标记第一号码是否被占用。从而,云服务平台可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进而从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例如,从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随机或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在一个示例中,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号码池的示例图,可进行参照。如图3所示,第一号码池记录有第一号码1至N(N为第一号码的数量,具体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以及第一号码1至N分别对应的标记信息;作为一个示例,由图3所示可以看出,第一号码1至M(M小于N)的标记信息指示第一号码1至M被占用,第一号码M+1至N的标记信息指示第一号码M+1至N未被占用,从而云服务器可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M+1至N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作为可选实现,第一号码池可以是表格的数据结构,例如第一号码池可以通过数组、链表等表格形式的数据结构,记录第一号码和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
云服务平台在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后,可将目标第一号码与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服务中的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建立绑定关系,并且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例如,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平台可设置呼叫系统和中间号平台(中间号平台也称为X号平台),该中间号平台可允许呼叫系统以及电信运营商平台访问。本申请实施例建立的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可以维护在呼叫系统和/或中间号平台。作为可选实现,呼叫系统可通过建立并缓存所述绑定关系,以维护所述绑定关系;例如,云服务平台可设置缓存设备,呼叫系统可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缓存在该缓存设备中,以便呼叫系统通过查询缓存的方式,进行绑定关系的查找。作为可选实现,当需要在中间号平台维护所述绑定关系时,呼叫系统可通过调用中间号平台的绑定接口,向中间号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请求,以使得中间号平台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平台可能同时存在多起呼叫服务,为区分不同呼叫服务对应的绑定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可为呼叫服务设置唯一通话标识(例如唯一通话ID);从而云服务平台可记录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将唯一通话标识与为呼叫服务建立的绑定关系进行映射,并且将唯一通话标识与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进行缓存(例如由呼叫系统在缓存设备中缓存唯一通话标识与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以使得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不同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查询到不同呼叫服务的绑定关系。
在步骤S213中,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在步骤S214中,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云服务平台在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后,可根据所述绑定关系,生成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通过软交换的方式,将呼叫请求传递给电信运营商平台。
云服务平台在通过软交换的方式,向电信运营商平台传递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时,还可通过软交换的方式,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第二用户关于呼叫请求的接听、挂断等媒体事件。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可以在云服务平台和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过程中进行透传,从而云服务平台还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传递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例如,云服务平台发送给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请求中可以携带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
在步骤S215中,电信运营商平台根据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
电信运营商平台在接收到云服务平台发送的呼叫请求后,可基于呼叫请求中的桥接号码,确定呼叫请求使用了号码隐私保护(例如电信运营商平台可基于呼叫请求中的X号码,确定呼叫请求利用了X号码进行了中间号桥接),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根据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生成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并将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传递给第二用户终端,以使得呼叫请求触达第二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可调用中间号平台,从而根据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向中间号平台请求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电信运营商平台获得中间号平台反馈的第二号码后,可生成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将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传递给第二用户终端。
作为可选实现,如果中间号平台维护有绑定关系,则中间号平台在获得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请求后,可通过查询所维护的绑定关系,确定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并反馈给电信运营商平台。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如果绑定关系维护在呼叫系统(例如呼叫系统缓存绑定关系),则中间号平台在获得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请求后,可回调呼叫系统,从而呼叫系统可通过查询所缓存的绑定关系,确定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进而,呼叫系统可将所确定第二号码反馈给中间号平台,并且由中间号平台将第二号码发送给电信运营商平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信运营商平台与中间号平台之间可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以实现电信运营商平台向中间号平台传递请求,以及实现中间号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反馈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请求触达第二用户,则可视为电信运营商平台建立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呼叫发起链路。
在步骤S216中,第二用户终端基于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的响应操作,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响应请求。
在步骤S217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基于第二用户终端的呼叫响应请求,生成呼叫请求响应事件。
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到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可对呼叫请求进行用户提示(例如以响铃等方式进行用户提示),以提示第二用户当前存在呼叫请求。当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执行响应操作时,第二用户终端可基于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的响应操作,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响应请求。电信运营商平台基于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呼叫响应请求,可确认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了响应,从而生成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进而云服务平台可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同时,电信运营商平台可基于第二用户终端不同的呼叫响应请求,进行不同的后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执行的响应操作可能是接通或者挂断。当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执行接通操作时,第二用户终端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接通请求,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结束呼叫发起链路,并且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话连接,进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可通过通话连接传递通话内容;此时,针对第二用户接通呼叫请求的响应情况,电信运营商平台可生成呼叫请求接通事件的媒体事件。
当第二用户对呼叫请求执行挂断操作时,第二用户终端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挂断请求,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结束呼叫发起链路,并结束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呼叫;此时,针对第二用户挂断呼叫请求的响应情况,电信运营商平台可生成呼叫请求挂断事件的媒体事件。也就是说,呼叫请求响应事件可以包括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是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的事件;其中,呼叫请求挂断事件是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挂断(即不进行接听)的事件,并不等同于第二用户在接通呼叫并进行一段时间通话后的通话挂断事件。
在步骤S218中,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电信运营商平台在生成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云服务平台可在通过软交换监听媒体事件的过程中,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所述呼叫请求响应事件,从而云服务平台可确定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的呼叫进行了响应;也就是说,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发起链路已结束,此时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可通过通话连接进行通话(对应第二用户接通呼叫的情况),或者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呼叫结束(对应第二用户挂断呼叫的情况),因此云服务平台可及时的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从而使得目标第一号码被释放,以便新的呼叫进行复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绑定关系维护在中间号平台,则呼叫系统可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向中间号平台发送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解绑请求,以使得中间号平台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呼叫系统缓存有绑定关系,则呼叫系统可将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以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云服务平台在解绑所述绑定关系时,可将目标第一号码标记为未被占用,例如,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从而使得目标第一号码能够在新的呼叫发起时进行复用,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平台监听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中可以携带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从而云服务平台的呼叫系统可从缓存的唯一通话标识与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中,查找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携带的唯一通话标识所映射的绑定关系,以便将查找到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例如,呼叫系统可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针对查找到的绑定关系向中间号平台发送解绑请求,以使得中间号平台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实现对查找到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又例如,如果呼叫系统本身缓存有绑定关系,则呼叫系统也可将查找到的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二用户接通了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请求,那么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可通过建立的通话连接进行通话,云服务平台可等待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通话结束后,完成第一用户的呼叫服务。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用户响应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呼叫请求时(即第二用户响应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时),已解绑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因此相比于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通话结束时才解绑绑定关系,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快速、及时的释放第一号码,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从而在第一号码的高利用率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呼叫性能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经过研究发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话时长一般在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而电信运营商一般将呼叫请求的响应时间限制在1分钟以内(例如电信运营商在呼叫请求触达第二用户后的30秒至50秒内,未被接通,则自动挂断;而第二用户接通呼叫的时间一般在15秒至30秒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额外设计软交换方式,使得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软交换方式,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从而在云服务器监听到呼叫接通或者呼叫挂断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提前对绑定关系进行解绑,达到了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发起链路结束时,即可及时释放第一号码的效果;相比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结束后,再释放第一号码,本申请实施例一次占用第一号码的时间能够得到明显的降低,因此能够使得第一号码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从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提升呼叫性能。
在进一步的示例中,如果等待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通话结束时,才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那么为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需要在第一号码池中设置较多数量的相应第一号码;例如,针对1000路的并发通话,需要在第一号码池中准备1000个第一号码。而本申请实施例由于能够快速、及时的释放第一号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利用数量小于1000的第一号码,支撑1000路的并发通话(例如利用100个第一号码则可支撑1000路通话),从而在大幅提升第一号码利用率的情况下,提升呼叫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设计云服务平台与电信运营商平台通过软交换方式进行交互,从而使得云服务平台能够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媒体事件。基于此,在号码隐私保护的呼叫场景下,当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时,云服务平台可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从而,云服务平台可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进而,云服务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可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当云服务平台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云服务平台可确认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发起链路已结束,从而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使得目标第一号码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时,提前释放。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时,快速、及时的释放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从而新的呼叫能够在第二用户针对已有呼叫作出响应的情况下,复用已有呼叫释放的第一号码,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进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呼叫性能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可选实现中,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另一可选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可以设置呼叫系统以及中间号平台,呼叫系统例如语音SIP系统。参照图4,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10中,第一用户终端向呼叫系统发起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服务。
在步骤S411中,呼叫系统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是否通过安全风控策略,若否,执行步骤S412,若是,执行步骤S413。
呼叫系统接收到第一用户的呼叫服务后,可判断第一用户是否通过安全风控策略,以保障呼叫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风控策略可以定义第一用户的限呼次数和/或安全评分等策略条件;如果第一用户的已呼叫次数(例如第一用户的当日或者当周或者当月的已呼叫次数)达到限呼次数,和/或,第一用户的用户评分低于安全评分,则可判断第一用户未通过安全风控策略;如果第一用户的已呼叫次数未达到限呼次数,和/或,第一用户的用户评分不低于安全评分,则可判断第一用户通过安全风控策略。可选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评分可根据第一用户的呼叫数据、投诉数据、呼叫号码被标记为不安全号码等行为数据确定,具体可根据实际安全需要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设限。
在步骤S412中,呼叫系统结束所述呼叫服务。
在呼叫系统判断第一用户未通过安全风控策略时,呼叫系统可结束所述呼叫服务。在呼叫系统判断第一用户通过安全风控策略时,呼叫系统可继续后续流程,下文将从第一用户通过安全风控策略的角度进行流程描述。
在步骤S413中,呼叫系统从第一号码池中选择标记信息为未被占用的目标第一号码。
在步骤S414中,呼叫系统调用中间号平台的绑定接口,向中间号平台发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绑定请求。
相应的,中间号平台可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进行绑定,从而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
在步骤S415中,呼叫系统记录所述呼叫服务的通话唯一标识,确定所述通话唯一标识与所述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并将映射信息进行缓存。
在步骤S416中,呼叫系统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被占用。
可选的,步骤S416也可在步骤S413执行时同步执行;例如,呼叫系统在从第一号码池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时,即可将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被占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支持由呼叫系统和中间号平台维护绑定关系,当然,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也可支持由呼叫系统或中间号平台中的一方维护绑定关系。
在步骤S417中,呼叫系统根据绑定关系,通过软交换将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给电信运营商平台。
进一步的,呼叫系统发送给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请求可以携带所述呼叫服务的通话唯一标识。
在步骤S418中,呼叫系统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在步骤S419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向中间号平台,请求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绑定的第二号码。
电信运营商平台在获得呼叫系统的呼叫请求后,可根据呼叫请求中的桥接号码,确定该呼叫请求使用了中间号;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根据呼叫请求中的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向中间号平台请求相绑定的第二号码。此时,如果中间号平台维护有绑定关系,则中间号平台可从维护的绑定关系中,查询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并且中间号平台可将查询到的第二号码反馈给电信运营商平台,以使得电信运营商平台获得所请求的第二号码。
如果绑定关系缓存在呼叫系统,则中间号平台在获得电信运营商平台的请求后,中间号平台可回调呼叫系统(称为X模式回调),从而呼叫系统可基于中间号平台在回调中携带的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从缓存的绑定关系中,查询与目标第一号码和桥接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进而,呼叫系统可将查询到的第二号码反馈给中间号平台,中间号平台再将第二号码反馈给电信运营商平台,以使得电信运营商平台获得所请求的第二号码。
在步骤S420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将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给第二用户终端。
在步骤S421中,第二用户终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呼叫请求接通或者呼叫请求挂断的呼叫响应请求。
在步骤S422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基于呼叫响应请求,生成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
进一步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中可以携带已透传到电信运营商平台的呼叫服务的通话唯一标识。
在步骤S423中,呼叫系统通过软交换监听到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根据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中携带的通话唯一标识,从缓存的映射信息中确定与所述通话唯一标识相映射的绑定关系。
在步骤S424中,呼叫系统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向中间号平台发送解绑所述绑定关系的解绑请求。
相应的,中间号平台可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
在步骤S425中,呼叫系统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目标第一号码标记为未被占用后,目标第一号码可被新的呼叫复用,以实现第一号码的高效复用。进一步的,呼叫系统也可将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进一步的,若第二用户接通了呼叫请求,则呼叫系统可等待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通话结束。
为便于进一步的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案,下面以A号码表示第一号码,以X号码表示桥接号码,以B号码表示第二号码,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案的示例实现进行介绍。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实现示例图。结合图5所示,该实现示例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第一用户通过呼叫界面,向云服务平台的呼叫系统发起X号码呼叫B号码的SIP请求;
呼叫系统对第一用户进行安全风控;在安全风控通过后,呼叫系统从A号码池(第一号码池的一种示例)调度A号码(未被占用),并在A号码池标记A号码被占用;
呼叫系统在从A号码池中调度A号码后,可利用A号码的呼叫通路进行呼叫调度;如图5所示,呼叫系统可调用云服务平台的中间号平台的绑定接口,以在中间号平台绑定A号码、X号码和B号码的绑定关系,并且缓存通话唯一标识与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进而呼叫系统可通过软交换向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即第一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发起A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以将X号码呼叫B号码调度为A号码呼叫X号码;同时,呼叫系统可通过软交换,从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可以基于呼叫系统发送的呼叫请求中的X号码,确定X号码的供应商,从而向中间号平台请求与A号码和X号码具有绑定关系的B号码;
中间号平台可向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反馈与A号码和X号码具有绑定关系的B号码;从而,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可生成X号码呼叫B号码的呼叫请求,并将呼叫请求触达第二用户;
第二用户接通呼叫或者挂断呼叫时,呼叫系统可通过软交换,从A号码的电信运营商监听到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从而呼叫系统可从缓存的映射信息中,确定与监听到的事件携带的通话唯一标识对应的绑定关系;
进而,呼叫系统可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以在中间号平台解绑A号码、X号码和B号码的绑定关系,并且呼叫系统可在A号码池中标记A号码未被占用,使得A号码能够在第二用户接通呼叫或者挂断呼叫时,快速、及时的释放,提升A号码池中的A号码的复用率。进一步的,呼叫系统可将A号码、X号码和B号码的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案可应用于出行、物流、外卖、招聘等多种服务场景,以提升这些服务场景中第一号码(发起号码)的利用率,实现以较少数量的第一号码支撑较多数量的并发通话,在实现号码隐私保护的情况下,提升呼叫性能。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第二用户接通呼叫或者挂断呼叫时,提前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可能进一步延伸出第二用户无法呼叫第一用户的问题,即无法解决第一用户的呼入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单纯的为了解决第一用户的呼入问题,而长时间的保持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那么无疑使得第一号码会被长时间占用,导致第一号码的利用率降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在第二用户响应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时,解绑上述绑定关系的基础上,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呼叫方案,以解决第一用户的呼入问题;即本申请实施例可在提前解绑上述绑定关系的基础上,允许第二用户利用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呼叫第一用户。
第二用户利用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呼叫第一用户时,第二用户可以转变为主叫用户,相应的,第一用户可转变为被叫用户;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的可选实现中,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再一可选流程图。参照图6,该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610中,第二用户终端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呼叫后,基于号码隐私保护,第二用户终端显示的呼叫号码为桥接号码;第二用户在接通第一用户的呼叫或者挂断第一用户的呼叫后,如果第二用户希望回呼第一用户,则第二用户可使用第二用户终端发起由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第二用户终端可将该呼叫请求传递至电信运营商平台。可以看出,第二用户在呼叫第一用户时,是使用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和桥接号码发起呼叫。
在步骤S611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向中间号平台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号码由第一用户使用。
电信运营商平台在获得第二用户发起的呼叫请求,并且该呼叫请求使用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时,电信运营商平台可通过呼叫请求中的桥接号码,确定呼叫请求使用了号码隐私保护,从而电信运营商平台可调用中间号平台,以向中间号平台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
在步骤S612中,中间号平台回调呼叫系统,以向呼叫系统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
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中间号平台并没有维护对应的绑定关系(例如,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在第二用户响应第一用户的呼叫时,已进行解绑),此时中间号平台可回调呼叫系统(即进行X模式回调),从而向呼叫系统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中间号平台和呼叫系统均没有维护对应的绑定关系,因此呼叫系统在获得中间号平台的回调后,需要重新确定可用的第一号码,并建立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
在步骤S613中,呼叫系统判断是否存在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若否,执行步骤S614,若是,执行步骤S615。
呼叫系统在获取中间号平台的回调(回调请求)时,基于回调请求用于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并且由于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呼叫系统没有维护有对应的绑定关系,因此呼叫系统可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即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的第一号码),以便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进行绑定关系的建立。在一些实施例中,呼叫系统可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标记信息为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
在步骤S614中,呼叫系统结束呼叫。
呼叫系统判断当前不存在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则说明第一号码池中的第一号码均被占用,目前没有可以用来建立绑定关系的第一号码,因此呼叫系统可以结束呼叫。
在步骤S615中,呼叫系统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在步骤S616中,呼叫系统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缓存所述绑定关系。
呼叫系统确定当前存在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则可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并重新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呼叫系统可缓存所述绑定关系(例如,呼叫系统可将呼叫请求的唯一通话标识与所述绑定关系进行映射,在缓存设备中缓存映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建立后,绑定关系可以是唯一的,即通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中的任意两个号码可确定另外一个唯一的号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号码池中的第一号码是设置为由第一用户使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呼叫系统从第一号码池中确定的用于建立绑定关系的第一号码,可以不与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时使用的第一号码相同;利用第一号码池中任意一个可用的第一号码建立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均可在呼叫请求触达呼叫系统时,由呼叫系统实现第一用户的呼入。
在步骤S617中,呼叫系统将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目标第一号码反馈给中间号平台。
在步骤S618中,中间号平台将目标第一号码反馈给电信运营商平台。
在步骤S619中,电信运营商平台向呼叫系统发起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
电信运营商平台获得中间号平台反馈的目标第一号码后,可将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调整为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并且将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平台的呼叫系统,以便按照呼叫系统的呼叫要求进行呼叫请求的传递。
在步骤S620中,呼叫系统根据缓存的绑定关系,确定与桥接号码和目标第一号码相绑定的第二号码。
在步骤S621中,呼叫系统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云服务平台的呼叫系统在获得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后,可根据步骤S616缓存的绑定关系,精准的还原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进而,呼叫系统可生成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并将呼叫请求发送给第一用户终端,以通过桥接号码建立与第二号码的呼叫链路,并触达第一用户。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维护在呼叫系统,而中间号平台不进行该绑定关系的维护,这是由于在第一用户的呼入场景下,呼叫系统后续可利用自身缓存的绑定关系,精准的还原出第二用户呼叫使用的第二号码,而不必利用到中间号平台。
进一步的,在第一用户响应云服务平台发送的呼叫请求时(例如第一用户接通或者挂断第二用户的呼叫时),云服务平台可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且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例如,呼叫系统可将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并在第一号码池中将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在一种实现示例中,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情况下的实现示例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的情况下,第二用户通过呼叫界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B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
电信运营商平台基于呼叫请求中的X号码,调用中间号平台,向中间号平台请求与X号码和B号码绑定的A号码;
中间号平台回调呼叫系统,向呼叫系统请求A号码;
呼叫系统从A号码池中确定未被占用的A号码,建立A号码、X号码和B号码的绑定关系并进行缓存,同时在A号码池中标记A号码被占用;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在A号码池高效复用的情况下,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的过程中通过X号码的路由,由中间号平台回调呼叫系统,使得呼叫系统从A号码池中确定未被占用的A号码,进而建立绑定关系;
呼叫系统向中间号平台反馈与X号码和B号码绑定的A号码;
中间号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反馈A号码;
电信运营商平台向呼叫系统发送X号码呼叫A号码的呼叫请求;
呼叫系统确定X号码和A号码绑定的B号码,从而精准的还原出第二用户呼叫使用的B号码;
呼叫系统向第一用户(例如第一用户的SIP客户端)发送B号码呼叫X号码的呼叫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可在第一用户呼叫第二用户的呼叫请求被第二用户响应时,提前解绑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从而使得第一号码能够及时的被释放,提升第一号码的利用率。并且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中间号平台对呼叫系统的回调,使得呼叫系统确定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并且建立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使得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的呼叫请求能够顺利路由到呼叫系统,并且由呼叫系统实现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的精准还原,从而保障第二用户能够顺利的呼叫第一用户,解决第一用户的呼入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呼叫装置可以认为是云服务平台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所需设置的功能模块。下文描述的装置内容可与上文描述的方法内容相互对应参照。
作为可选实现,图7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装置的可选框图,该呼叫装置可以应用于云服务平台,参照图7,该呼叫装置可以包括:
呼叫服务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服务,所述呼叫服务使用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
绑定关系建立模块711,用于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以及,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呼叫请求发起模块71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以便电信运营商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向第二用户发送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
监听模块713,用于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解绑模块714,用于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呼叫请求响应事件包括第二用户接通呼叫请求时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第二用户挂断呼叫请求时的呼叫请求挂断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绑模块714,用于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包括:
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
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关系建立模块711,用于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包括:
调用中间号平台的绑定接口,向所述中间号平台发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绑定请求;
和/或,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进行缓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绑模块714,用于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包括:
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向所述中间号平台发送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解绑请求;
和/或,将所述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关系建立模块711,用于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包括:
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号码池记录多个第一号码以及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第一号码是否被占用;
从所确定的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关系建立模块711,用于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绑模块714,用于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呼叫装置还可用于:
记录所述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确定所述唯一通话标识与所述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并缓存所述映射信息;
在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之前,确定所述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携带的唯一通话标识,从缓存的映射信息中查找与所确定的唯一通话标识相映射的绑定关系,以便解绑模块714将查找到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现,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装置的另一可选框图,该呼叫装置可以应用于云服务平台,参照图8,该呼叫装置可以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810,用于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获取中间号平台的回调请求,所述回调请求用于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其中,第二用户在呼叫第一用户时,第二用户使用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和桥接号码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呼叫;
绑定模块811,用于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缓存所述绑定关系;以及,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反馈模块812,用于向中间号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以便所述中间号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
呼叫获取模块813,用于获取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
呼叫终端模块814,用于根据缓存的绑定关系,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呼叫装置还可用于:
在第一用户响应呼叫请求时,将所述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并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绑定模块811,用于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包括: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号码池记录多个第一号码以及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第一号码是否被占用;从所确定的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该呼叫装置用于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服务平台,该云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设置上述所述的呼叫装置,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作为可选实现,云服务平台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图9示例性的示出了云服务器的可选框图,如图9所示,云服务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92,至少一个存储器9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9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91、通信接口92、存储器93、通信总线9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91、通信接口92、存储器93通过通信总线9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可选的,通信接口92可以为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的接口。
可选的,处理器91可能是CPU,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TPU(张量处理单元),AI芯片,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9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93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91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实施例方案,各实施例方案介绍的各可选方式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交叉引用,从而延伸出多种可能的实施例方案,这些均可认为是本申请实施例披露、公开的实施例方案。
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呼叫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发起的呼叫服务,所述呼叫服务使用桥接号码呼叫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
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以及,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根据所述绑定关系,通过软交换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目标第一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以便电信运营商平台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向第二用户发送桥接号码呼叫第二号码的呼叫请求;
以及,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呼叫请求的媒体事件;
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并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请求响应事件包括第二用户接通呼叫请求时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第二用户挂断呼叫请求时的呼叫请求挂断事件;所述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包括:
当通过软交换从电信运营商平台监听到第二用户针对呼叫请求的呼叫请求接通事件或者呼叫请求挂断事件时,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与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包括:
调用中间号平台的绑定接口,向所述中间号平台发送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绑定请求;
和/或,建立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进行缓存;
所述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包括:
调用中间号平台的解绑接口,向所述中间号平台发送解绑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的解绑请求;
和/或,将所述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包括:
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号码池记录多个第一号码以及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第一号码是否被占用;
从所确定的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为第一用户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所述标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被占用;
所述标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记录所述呼叫服务的唯一通话标识,确定所述唯一通话标识与所述绑定关系的映射信息,并缓存所述映射信息;
在将所述绑定关系进行解绑之前,确定所述呼叫请求响应事件携带的唯一通话标识,从缓存的映射信息中查找与所确定的唯一通话标识相映射的绑定关系,以便将查找到的绑定关系进行解绑。
6.一种呼叫方法,其中,包括:
在第二用户呼叫第一用户时,获取中间号平台的回调请求,所述回调请求用于请求与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相绑定的第一号码;其中,第二用户在呼叫第一用户时,第二用户使用第二用户的第二号码和桥接号码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发起呼叫;
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建立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桥接号码和第二号码的绑定关系并缓存所述绑定关系;以及,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被占用;
向中间号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以便所述中间号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平台反馈所述目标第一号码;
获取电信运营商平台发送的桥接号码呼叫目标第一号码的呼叫请求;
根据缓存的绑定关系,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号码呼叫桥接号码的呼叫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在第一用户响应呼叫请求时,将所述绑定关系的缓存记录进行删除,并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确定目标第一号码包括:
根据第一号码池中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确定第一号码池中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所述第一号码池记录多个第一号码以及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第一号码是否被占用;从所确定的未被占用的第一号码中,选择目标第一号码;
所述标记所述目标第一号码未被占用包括:将第一号码池中目标第一号码的标记信息标记为未被占用。
9.一种云服务平台,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
CN202210510075.9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38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075.9A CN11493841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075.9A CN11493841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8412A true CN114938412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0075.9A Pending CN11493841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84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954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mobile attendant call
JP2009044748A (ja) 呼センタ
KR20020056833A (ko) 가입자 기반 링백톤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TW20041472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all processing in packet telephony networks
JP2004229296A5 (zh)
US82596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cket network-based multimedia ringback tone service
KR100392768B1 (ko) 발신 교환기를 이용한 가입자 기반 링백톤 서비스 방법
US201003294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to process calling party information
US200700196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ter controlled call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provision
US20090135812A1 (en) Call transfer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101528A (ja) ループ通信チャネルの検出
WO2015014174A1 (zh) 实现回铃播放的方法、装置和回铃业务系统
JP2010516218A (ja) 向上した電気通信挨拶システム
KR20050075830A (ko) 이동 통신망을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의 제공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CN110337079B (zh) 一种5g网络通信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CN114938412A (zh) 一种呼叫方法、云服务平台及存储介质
WO2014032531A1 (zh) 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82309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無線端末呼び出し方法、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2421195A1 (en) Call connection method of relation call between networks and service broker system
WO2014056387A1 (zh) 文本聊天会话的转移方法、系统以及装置和坐席客户端
US200702689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ing at Least Two Multimedia Terminal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Via a Landline or Cellular Network
CN109548185B (zh)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网关移动交换中心
CN112968998A (zh) 通信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US88250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creen switching service during call counseling and device applied thereto
CN112261490B (zh) 视频分享方法及装置、应用功能实体、拨号软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