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6730A -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6730A
CN114936730A CN202210260783.1A CN202210260783A CN114936730A CN 114936730 A CN114936730 A CN 114936730A CN 202210260783 A CN202210260783 A CN 202210260783A CN 114936730 A CN114936730 A CN 114936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aster
data
area
modul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0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芳平
杨德伟
刘明海
向金玲
李林
李扬
李安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Daf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Daf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Daf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Daf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07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6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6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6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涉及灾害评估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统计模块、空间运算模块、定量分析模块和可视化表达模块,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通过统计模块统计灾害要素,通过空间运算模块计算最小行政区划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模块计算对应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然后进行再次计算校验,从而系统可自动化对指定区域进行灾害损失实时评估工作、影响地物统计工作与矢量数据返回工作,评估系统支持挖掘分析、数据统计、空间运算、定量分析、可视化表达功能,且不局限于某一种与一类灾害或某一特定区域,可满足各应用场景的使用及实施要求。

Description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灾害评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 统。
背景技术
灾害评估对于灾害的及时救援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灾害评估系统,外界可 以依靠少量的信息,对灾情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进而在资源和人力有限的 前提下,通过安排救援的优先度,最大化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当前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多为灾后各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并逐级上报汇总,但 这种评估方法结果数据生成周期长、调查方法多样且处理流程复杂,或者根据各 行业积累的类比评估算法、灾害模拟方法、遥感解析与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灾害损 失评估,如基于对连续的多时段遥感影像的叠加分析与特征分析法从宏观上进行 相关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无法满足高频次、个性化定制和多尺度的评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受灾区域的灾害损 失评估系统,可缩短结果数据生成周期、简化数据处理流程,同时满足高频次、 个性化定制和多尺度的评估要求。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 评估系统,包括数据统计模块、空间运算模块、定量分析模块和可视化表达模块, 所述评估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评估系统中预先输入灾害发生位置的坐标或者坐标集合;
S2、所述评估系统根据坐标或者坐标集合自动构建生成目标图层;
S3、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基于目标图层对输入的各评估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 并查询计算最小行政区划数据;
S4、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基于最小行政区划数据筛选过滤出各产业经济生产总 值、人口、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
S5、所述空间运算模块计算各要素数据与最小行政级别内数据的占比;
S6、所述定量分析模块计算经济损失数据;
S7、所述定量分析模块计算受灾人口数据;
S8、所述定量分析模块再次计算并校验受灾人口数据和经济损失数据,最后 得到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
S9、所述统计数据通过可视化模块进行发布。
优选的,所述S2中的目标图层包括点图层、线图层和面图层。
优选的,所述S3中的缓冲区查询方式包括相交式筛选、包含式校验和剪裁。
优选的,所述S6中经济损失数据基于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历史经济 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优选的,所述S7中受灾人口数据基于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人口统计 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筑物分布数据、自然幢数据、灾害风险普查隐患点 数据进行计算。
优选的,所述所述S4中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的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统计模块对输入的评估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相交和剪裁操作;
步骤二、所述统计模块统计结果区域内相关要素的数量、长度、面积,并生 成目标要素;
步骤三、所述目标图层和目标要素以标准geojson格式返回;
步骤四、所述评估系统设置有空间查询功能,所述空间查询功能可查询得到 受灾区域对应的最小行政区划面;
步骤五、所述空间查询功能对最小行政区划面进行相交查询并剪裁生成仅位 于该最小行政区划面的评估要素,得到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评估系统通过支持不同空间尺度,分析范围可根据业务场景调整,可同 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灾害等级评估,通过具有实时分析功能,如输入数据为分钟 级,则进行分钟级灾害评估,从而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并统计结果;
2、通过在评估系统中内置全国范围的常用地物与兴趣点数据及省市县三级 行政区划数据,进而支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扩展数据集,同时支持数据的热拔插, 从而满足常用业务场景并满足不同业务员场景的定制;
3、评估系统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与实际地物受损信息,从一个非常规角度进 行灾害损失的评估,从而提高受灾区域灾害损失评估的速度与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 说明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包括数据统计模块、空间运算模块、定 量分析模块和可视化表达模块,根据输入的坐标或坐标集合自动构建生成目标图 层(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并根据目标图层类型和设定的缓冲半径,通过对 评估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相交、裁剪操作,统计结果区域内相关要素的数量、 长度、面积,并将目标图层和经过模型查询算法生成的目标要素以标准的geojson 格式返回。基于空间查询功能,使用包含查询得到该区域对应的最小行政区划面, 使用空间相交查询并裁剪生成仅位于该最小行政区划面的评估要素,称之为最小 行政区划评估要素。
经济损失的计算,根据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历史经济统计数据,首先 计算该区域对应的最小行政区划的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生产总值,然后使用各 产业经济生产总值除以行政区划面积得到行政单位面积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生 产总值,同时根据不同地物的权属、用途等属性,映射关联到第一、二、三产业, 使用各产业经济生产总值除以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数量(长度、面积)得到要 素单位面积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生产总值,最后计算目标图层(缓冲区)面积 与最小行政区划面的占比,计算目标要素数量(长度、面积)与最小行政区划评 估要素的占比,根据单位面积经济生产总值,分别得到行政区划经济损失评估结 果和要素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并根据两种计算方式权重比,加权得到该次综合经 济损失评估值、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损失评估值、经济损失程度评估数据。
受灾人口的计算,根据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 现状数据、建筑物分布数据、自然幢、灾害风险普查隐患点等数据,首先计算统 计该区域对应的最小行政区划的总人口数、男性占比、女性占比、第一、二、三 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使用空间分析功能得到该最小行政区域包含的最小行政区划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最小行政区划建筑物分布数据,然后通过总人口数除以该行 政区域面积得到行政单位人口,根据总人口数除以最小行政区划建筑总面积得到 建筑单位面积人口,根据总人口数除以最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各地块土地利 用类型与人口有关地类的面积得到单位地块面积人口,根据目标图层和灾害风险 普查隐患点的包含关系得到隐患点人口数据,最后计算目标图层(缓冲区)面积 与最小行政区划面的占比,计算目标要素数量(长度、面积)与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的占比,根据单位面积人口、基于地块属性占比计算汇总的单位地块面积 人口、基于建筑物属性及层高累加的建筑单位面积人口、隐患点人口数据,分别 得到目标图层评估人口、土地利用评估人口、建筑物评估人口、隐患点人口,根 据四种计算方式权重比,加权得到综合受灾人口评估数据、第一、二、三产业从 业人员受灾人口数、人口受灾程度评估数据。
经济损失评估数据与受灾人口评估数据的数据质检与再次综合评估,基于第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比、总人口数、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生产总值,灾 害损失校验模型等比例换算各历史时间段对应的经济损失与受影响的各行业从 业人数,并根据经济损失程度和人口受灾程度评估数据将人口从业信息映射关联 到各产业分别计算出基于经济损失的受灾人口数、基于受灾人口的经济损失数, 经过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参数修正和结果值加权累加。最终将格式化的geojson 矢量数据、各要素统计数据、受灾人口评估数据与经济损失评估数据以服务形式 进行发布和返回。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一种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计算步骤如下:
1.坐标转点(线/面)为目标图层;
2.基于目标图层对输入各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相交筛选、包含校验、裁剪 等),查询计算最小行政区划数据;
3.基于最小行政区划数据筛选过滤出各产业经济生产总值、人口、最小行政 区划评估要素;
4.各要素数量统计、长度计算、面积计算,并计算与最小行政级别(可指定 评估参照对象)内数据占比;
5.定量分析模块计算经济损失数据;
6.定量分析模块计算受灾人口数据;
7.定量分析模块再次校验计算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
8.将相关统计数据及矢量化数据以服务形式进行发布与返回。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当前内置的统计地物包括人口数据、经济统计数 据、铁路、地铁、铁路桥梁、铁路隧道、建筑物、公路桥梁、公路隧道、高速公 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其他道路、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加油站、 水坝、河流、运河、沟渠、冰川、湿地、水库、堤防、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 地、其他土地、房屋建筑(区)、有林地、沼泽地、耕地、灌木林地、冰川及永 久积雪、水库工程、山洪灾害点、塌陷、泥石流、地裂缝、滑坡、地面沉降、斜 坡、崩塌、土壤类型、土壤亚类、土壤质地等,同时支持面向特定行业与场景的 数据扩充及自定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 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 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包括数据统计模块、空间运算模块、定量分析模块和可视化表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评估系统中预先输入灾害发生位置的坐标或者坐标集合;
S2、所述评估系统根据坐标或者坐标集合自动构建生成目标图层;
S3、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基于目标图层对输入的各评估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并查询计算最小行政区划数据;
S4、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基于最小行政区划数据筛选过滤出各产业经济生产总值、人口、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
S5、所述空间运算模块计算各要素数据与最小行政级别内数据的占比;
S6、所述定量分析模块计算经济损失数据;
S7、所述定量分析模块计算受灾人口数据;
S8、所述定量分析模块再次计算并校验受灾人口数据和经济损失数据,最后得到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
S9、所述统计数据通过可视化模块进行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目标图层包括点图层、线图层和面图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缓冲区查询方式包括相交式筛选、包含式校验和剪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经济损失数据基于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历史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受灾人口数据基于已有的多年度或单一年度的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筑物分布数据、自然幢数据、灾害风险普查隐患点数据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S4中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的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统计模块对输入的评估要素进行缓冲区查询、相交和剪裁操作;
步骤二、所述统计模块统计结果区域内相关要素的数量、长度、面积,并生成目标要素;
步骤三、所述目标图层和目标要素以标准geojson格式返回;
步骤四、所述评估系统设置有空间查询功能,所述空间查询功能可查询得到受灾区域对应的最小行政区划面;
步骤五、所述空间查询功能对最小行政区划面进行相交查询并剪裁生成仅位于该最小行政区划面的评估要素,得到最小行政区划评估要素。
CN202210260783.1A 2022-03-16 2022-03-16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Pending CN114936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0783.1A CN114936730A (zh) 2022-03-16 2022-03-16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0783.1A CN114936730A (zh) 2022-03-16 2022-03-16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6730A true CN114936730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0783.1A Pending CN114936730A (zh) 2022-03-16 2022-03-16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67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6362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6362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1885A (zh) 一种智慧型海绵城市洪涝预报方法
CN109000158A (zh) 基于物联网和bim的管道渗漏预警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CN110030972A (zh) 基于ExcelVBA的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
CN111507375B (zh) 一种城市内涝风险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724033A (zh) 一种基于随机集理论的洪灾风险评价与精细区划方法
CN108197283A (zh) 利用河道实测水位进行洪水二、三维动态展示的方法
CN112697197A (zh) 一种基于gis和bim融合技术的多孔防洪闸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902893A (zh) 一种基于dem的汇水区降雨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
CN115329691B (zh) 一种基于cfd与gis的超大城市风环境模拟方法
CN105761302A (zh) 三维数字航道系统及其应用
CN111784831A (zh)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区河道洪水三维淹没分析方法
CN111815117B (zh) 一种基于Grasshopper平台城市易涝程度模拟评价方法
CN114936730A (zh) 受灾区域的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CN116401327A (zh) 无资料地区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辅助系统
CN104750936A (zh) 一种基于gis的城市水文径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Cherinet et al.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of Jigjiga-town and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Using GIS & HEC-Ras Model
CN102646213A (zh) 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的检测方法
CN114840896A (zh) 一种基于城市道路bim的内涝积水模拟分析方法
Gao et al. Mathematical Interpol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 of High-Speed Railway.
Gautam Flow routing with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HEC-HMS in case of Narayani River Basin.
Tennakoon Parameterisation of 2D hydrodynamic models and flood hazard mapping for Naga city, Philippines
Ganendra et al. The role of airborne LiDAR survey technology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N108804086B (zh) 一种城镇地质灾害数字化管理系统
Dobbs Evaluation of the Usgs National Elevation Dataset and the Kansas Biological Survey's FLDPLN (" Floodplain") Model for Inundation Extent Estimation
Kaoj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s in Urban Flood Risk Assessment and Vulnerability Mapping. A Case Study of Cardiff, Wa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