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969A -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969A
CN114935969A CN202210855781.7A CN202210855781A CN114935969A CN 114935969 A CN114935969 A CN 114935969A CN 202210855781 A CN202210855781 A CN 202210855781A CN 114935969 A CN114935969 A CN 114935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mounted display
interface
control unit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7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森
朱鑫宇
李腾超
郑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57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3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to a less power-consuming processor, e.g. sub-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0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using a power sav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该头戴式显示套件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接口控制单元;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了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

Description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头戴式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背景技术
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眼镜、AR/MR头环等可以佩戴在头部的AR/MR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光学显示系统通常包括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在不遮挡现实真实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光路设计将预设显示内容叠加显示在真实环境中,并能够进行交互反馈,可以提高工业生产力,且已经广泛应用在安防巡检、石油化工、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
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分体式和一体式的设计。在分体式设计的方式下,将需要头戴的显示单元和主机设备分开设置,从而降低显示设备的重量,提升佩戴体验。分体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主机设备进行工作,目前,通常采用的连接方式为:在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有线连接时,主机设备持续为头戴式显示设备供电。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当用户摘下头戴式显示设备时,如果不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有线连接,主机设备仍会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由于用户无法直接看到光学元件的显示内容,可能会误以为头戴式显示设备已经关机,导致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较短。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套件,该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上述佩戴检测单元与上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机设备上设置有下行接口,在工作状态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上述下行接口供电连接;上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以及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与上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供电信息,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可选地,上述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包括:对上述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主控单元以及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进行供电。
可选地,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断电信息,停止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可选地,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所设置的下拉电阻包括位于上述上行接口的上端的下拉电阻,以及位于上述上行接口的下端的下拉电阻。
可选地,上述下行接口包括下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下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其中,所设置的上拉电阻包括位于上述下行接口的上端的上拉电阻,以及位于上述下行接口的下端的上拉电阻;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供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光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用于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已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连接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断开的每个下拉电阻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进行连接,以使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进行供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以及在上述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控制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可选地,在上述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功耗睡眠模式。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具体来说,造成导致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较短的原因在于:当用户摘下头戴式显示设备时,如果不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有线连接,主机设备仍会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由于用户无法直接看到光学元件的显示内容,可能会误以为头戴式显示设备已经关机。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上述佩戴检测单元与上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机设备上设置有下行接口,在工作状态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上述下行接口供电连接;上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因为上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从而可以在检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时,控制接口控制单元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的接口连接。也因为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连接,进而可以在不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避免主机设备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从而可以降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耗电量,由此,该头戴式显示套件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连接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下行接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下行接口引脚反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公开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连接的应用场景图。图1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1、主机设备2和连接线3。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下行接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包括下行接口21、连接线3、上行接口引脚101和下拉电阻102。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包括主控单元11、电源管理单元12、接口控制单元13、上行接口14和佩戴检测单元1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头戴式显示套件可以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1和主机设备2。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主控单元11、电源管理单元12、接口控制单元13、上行接口14和佩戴检测单元15。上述上行接口14可以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可以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例如下拉电阻102)的上行接口引脚(例如上行接口引脚101)。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可以为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头戴式显示器、AR眼镜、MR眼镜。上述主机设备2可以为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述主控单元11可以为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的其他单元进行控制的单元。例如,上述主控单元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上述电源管理单元12可以为用于对电能进行变换、分配、检测以及对其他单元的电能进行管理的芯片。例如,上述电源管理单元12可以为PMU(Power Management Unit)。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可以为用于控制上行接口14的控制器。例如,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可以为CC(Configuration Channel,配置通道)控制器。上述上行接口14可以为用于连接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例如,上述上行接口14可以为Type-C接口。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可以为用于检测头戴式显示设备1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单元。例如,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可以为用于实现光电检测的集成电路。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可以包括各个上行接口引脚。上述上行接口引脚可以为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的接口包括的引脚。上述下拉电阻可以为设置在用于配置通道的上行接口引脚上的电阻器。具体而言,上述下拉电阻可以为与上述上行接口引脚连接的集成电路所包括的电阻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控单元11和上述上行接口14均可以与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通信连接。上述主控单元11和上述上行接口14均可以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12电连接。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可以与上述主控单元11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机设备2上可以设置有下行接口21。上述下行接口21可以为设置在上述主机设备2上的接口。在工作状态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与上述主机设备2可以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上述下行接口21供电连接。可以理解为,上述主机设备2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上述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上述下行接口21,以实现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的电连接,并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控单元11,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上述非佩戴信息可以为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处于非佩戴状态的信息。例如,上述非佩戴信息可以为“头戴式显示设备佩戴状态,0”。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表征断开上述上行接口14和上述下行接口21的连接的信息。例如,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接口连接状态,0”。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上述主控单元11接收到上述非佩戴信息时生成的信息。上述接口断开信息也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信息。由此,可以在检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时,控制接口控制单元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的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与上述主机设备2的供电连接。实践中,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可以通过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断开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与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与上述主机设备2的供电连接。由此,可以在不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连接,避免主机设备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从而可以降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耗电量。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下行接口引脚反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包括连接线3、上行接口引脚101、下拉电阻102、下行接口引脚201和上拉电阻202。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所设置的下拉电阻可以包括位于上述上行接口14的上端的下拉电阻,以及位于上述上行接口14的下端的下拉电阻。例如,两个上行接口引脚分别可以为设置在头戴式显示设备1上的CC1引脚和CC2引脚。
可选地,上述下行接口21可以包括下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下行接口引脚集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上拉电阻(例如上拉电阻202)的下行接口引脚(例如下行接口引脚201)。其中,所设置的上拉电阻可以包括位于上述下行接口21的上端的上拉电阻,以及位于上述下行接口21的下端的上拉电阻。上述下行接口引脚集包括各个下行接口引脚。上述下行接口引脚可以为上述主机设备2的接口包括的引脚。上述上拉电阻可以为设置在用于配置通道的下行接口引脚上的电阻器。具体而言,上述上拉电阻可以为与上述下行接口引脚连接的集成电路所包括的电阻器。例如,两个下行接口引脚分别可以为设置在主机设备2上的CC1引脚和CC2引脚。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可以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供电连接。由此,在上述上行接口和上述下行接口反接时,仍可以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连接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
可选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光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扬声器。上述扬声器可以与上述主控单元11通信连接。上述扬声器可以被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有线信号,播放所接收的有线信号对应的音频。上述有线信号可以为运载有音频信息的信号。上述音频信息可以为包括音频的信息。实践中,上述扬声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运载音频信息的有线信号,播放上述音频信息包括的音频。由此,通过上述扬声器可以播放音频。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麦克风。上述麦克风可以与上述主控单元11通信连接。上述麦克风可以用于采集音频。由此,通过麦克风可以采集音频。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摄像头。上述摄像头与上述主控单元11通信连接。由此,通过上述摄像头可以对头戴式显示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具体来说,造成导致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较短的原因在于:当用户摘下头戴式显示设备时,如果不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有线连接,主机设备仍会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由于用户无法直接看到光学元件的显示内容,可能会误以为头戴式显示设备已经关机。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控单元和上述上行接口均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上述佩戴检测单元与上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上述主机设备上设置有下行接口,在工作状态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上述下行接口供电连接;上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因为上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从而可以在检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时,控制接口控制单元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的接口连接。也因为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连接,进而可以在不使用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避免主机设备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从而可以降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耗电量,由此,该头戴式显示套件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包括主控单元11、电源管理单元12、接口控制单元13、上行接口14、佩戴检测单元15和小容量充电电池1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16。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为集成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的内部且质量小于预设质量,以及电量小于预设电量的电池。例如,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为质量小于3g,电量小于100mAh的可充电纽扣锂电池或聚合物锂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与上述电源管理单元12电连接。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与上述主控单元11通信连接。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供电信息,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进行供电。上述供电信息可以为表征通过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进行供电的信息。例如,上述供电信息可以为“小容量充电电池供电,1”。实践中,上述主控单元11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上述供电信息发送至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由此,通过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断开连接时,可以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供电。
可选地,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可以对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上述主控单元11以及上述接口控制单元13进行供电。
可选地,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主控单元11发送的断电信息,停止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进行供电。上述断电信息可以为表征停止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1进行供电的信息。例如,上述断电信息可以为“小容量充电电池供电,0”。实践中,上述主控单元11可以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佩戴检测单元15发送的已佩戴信息,将上述断电信息发送至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16。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与图3对应的一些实施例的描述相比,图5对应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的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由此,通过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可以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断开连接时,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供电,从而延长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600。该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的流程6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响应于通过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接口控制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1所示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可以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套件可以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上行接口可以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可以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上述佩戴检测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光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述非佩戴状态可以为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未被用户佩戴的状态。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表征断开上述上行接口和上述下行接口的连接的信息。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表征断开上述上行接口14和上述下行接口的连接的信息。例如,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可以为“接口连接状态,0”。实践中,在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未佩戴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时,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生成非佩戴信息,并将上述非佩戴信息发送至上述主控单元。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主控单元生成接口断开信息。最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上述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接口控制单元。由此,当用户取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后,上述主控单元可以发送接口断开信息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
步骤602,通过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控制设置在上行接口引脚集中的集成电路中的开关断开,以断开每个下拉电阻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由此,当用户取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后,可以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从而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进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
可选地,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已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连接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上述已佩戴状态可以为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已被用户佩戴的状态。上述接口连接信息可以为表征连接上述上行接口和上述下行接口的信息。例如,上述接口连接信息可以为“接口连接状态,1”。实践中,在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已佩戴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时,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生成已佩戴信息,并将上述已佩戴信息发送至上述主控单元。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主控单元生成接口连接信息。最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上述接口连接信息发送至接口控制单元。
第二步,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断开的每个下拉电阻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进行连接,以使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进行供电连接。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控制设置在上行接口引脚集中的集成电路中的开关闭合,以连接每个下拉电阻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由此,在当用户戴上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后,可以连接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从而使上述主机设备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可选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
可选地,在上述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控制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作为示例,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可以对上述佩戴检测单元、上述主控单元以及上述接口控制单元进行供电。由此,当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连接断开时,可以通过上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对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从而保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运行。
可选地,在上述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通过主控单元将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功耗睡眠模式。上述低功耗睡眠模式可以为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耗电量较低的模式。例如,上述低功耗睡眠模式可以为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耗电量小于等于0.02W/h的模式。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控制预先设置的单元停止运行,以将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功耗睡眠模式。由此,当用户取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时,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耗电量较少。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具体来说,造成导致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较短的原因在于:当用户摘下头戴式显示设备时,如果不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有线连接,主机设备仍会持续对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由于用户无法直接看到光学元件的显示内容,可能会误以为头戴式显示设备已经关机。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包括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因为响应于通过上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上述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从而在用户取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后,上述主控单元可以发送接口断开信息至上述接口控制单元。也因为可以通过上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上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上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进而可以在用户取下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后,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降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主机设备的耗电量,由此,该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实现了在不物理断开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连接的情况下,断开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主机设备的供电,从而延长主机设备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续航时长。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其中,
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所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
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上行接口均与所述接口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上行接口均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佩戴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主机设备上设置有下行接口,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所述下行接口供电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佩戴检测单元发送的非佩戴信息,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口控制单元;
所述接口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接口断开信息,控制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所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以及
所述小容量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小容量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小容量充电电池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供电信息,对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对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包括:
对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以及所述接口控制单元进行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小容量充电电池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断电信息,停止对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所设置的下拉电阻包括位于所述上行接口的上端的下拉电阻,以及位于所述上行接口的下端的下拉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下行接口包括下行接口引脚集,所述下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至少两个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其中,所设置的上拉电阻包括位于所述下行接口的上端的上拉电阻,以及位于所述下行接口的下端的上拉电阻;
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和设置有上拉电阻的下行接口引脚供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佩戴检测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光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8.一种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套件,其中,所述头戴式显示套件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主机设备,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管理单元、接口控制单元、上行接口和佩戴检测单元,所述上行接口包括上行接口引脚集,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设置有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通过所述主控单元将接口断开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口控制单元;
通过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所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佩戴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处于已佩戴状态,通过所述主控单元将接口连接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口控制单元;
通过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断开的每个下拉电阻与对应所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进行连接,以使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进行供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还包括小容量充电电池,以及
在所述通过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所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小容量充电电池对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行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接口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上行接口引脚集包括的每个下拉电阻断开与对应所述下拉电阻的上行接口引脚的连接,以断开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主机设备的供电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功耗睡眠模式。
CN202210855781.7A 2022-07-21 2022-07-21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Pending CN114935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781.7A CN114935969A (zh) 2022-07-21 2022-07-21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781.7A CN114935969A (zh) 2022-07-21 2022-07-21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969A true CN114935969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781.7A Pending CN114935969A (zh) 2022-07-21 2022-07-21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96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026A (zh) * 2016-11-24 2017-05-10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一种降低头戴显示设备功耗的方法
CN107357410A (zh) * 2017-07-14 2017-11-17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vr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和分体式vr设备
CN107589788A (zh) * 2017-09-22 2018-01-16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vr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80239142A1 (en) * 2015-12-30 2018-08-23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672950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耳机的省电电路和省电方法
TW202014905A (zh) * 2018-10-04 2020-04-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電子系統
CN111025636A (zh) * 2019-10-23 2020-04-17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Ar眼镜和ar眼镜套件
CN210644316U (zh) * 2019-05-24 2020-06-02 季冬夏 弱视治疗仪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39142A1 (en) * 2015-12-30 2018-08-23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648026A (zh) * 2016-11-24 2017-05-10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一种降低头戴显示设备功耗的方法
CN107357410A (zh) * 2017-07-14 2017-11-17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vr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和分体式vr设备
CN107589788A (zh) * 2017-09-22 2018-01-16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离式vr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72950A (zh) * 2017-10-13 2019-04-23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耳机的省电电路和省电方法
TW202014905A (zh) * 2018-10-04 2020-04-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電子系統
CN210644316U (zh) * 2019-05-24 2020-06-02 季冬夏 弱视治疗仪
CN111025636A (zh) * 2019-10-23 2020-04-17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Ar眼镜和ar眼镜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6459B2 (en) Adapter, terminal device and adapter system
CN102292687B (zh) 在便携式计算设备休眠期间为辅助设备供电
CN106464163B (zh) 用于实现模块化移动电子设备的系统
CN106471697A (zh) 控制充电的方法、装置、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终端
KR102531333B1 (ko) 저전력 모드에서 전자 장치에 발생된 이벤트에 대한 알림을 디스플레이를 통해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7357410B (zh) 分体式vr设备的功耗控制方法和分体式vr设备
CN103760945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053676A1 (en) Power consumptio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82000A (zh) 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发射器、无线充电接收端及适配器
CN109413726A (zh) 功耗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5052B (zh)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693402U (zh) 一种具有通信及阅读功能的充电宝
CN208821090U (zh) 骨传导与气传导复合式助听器
CN114935969A (zh) 头戴式显示套件和基于物理连接的断电方法
WO2024088182A1 (zh) Xr设备适配器、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0134216A (zh)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777627B (zh) 一种供电方法和装置
CN104079015A (zh) 充电设备、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098854B (zh) 充电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12039150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210666690U (zh) 一种头戴设备及其显示屏保护系统
CN111725864B (zh) 电量转移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535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7589788B (zh) 分离式vr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9344483U (zh) 连接线、待供电设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