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720A -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720A
CN114935720A CN202210151779.1A CN202210151779A CN114935720A CN 114935720 A CN114935720 A CN 114935720A CN 202210151779 A CN202210151779 A CN 202210151779A CN 114935720 A CN114935720 A CN 114935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temperature
vehicle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7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胜
周琪
裴小娟
孟祥宇
赵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1517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7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整车测试得到的功率性能验证参数;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功率性能的等级。本发明的验证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及评级模块;本发明可明显降低动力电池功率性能在整车级别的验证周期,本发明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池温度复位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外接12V电源和循环水泵,使用12V外接电源可以避免车载12V电源长时间使用导致亏电,使用车载水泵对电池进行冷却可以加快电池降温,有效减少电池功率性能验证后温度再次降低得环境温度得时间。本发明可以充分覆盖整车极限使用场景,确保功率性能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动汽车的性能需求也逐渐提高,但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功率性能在不同温度下差异很大,如何保证车辆在不同温度下功率性能满足用户需求且电池安全可靠无故障报警对设计师是一大挑战。
现有动力电池功率性能的验证多为电池台架验证,缺少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功率map通常由峰值功率和持续功率组成,每张功率map通常包含-30℃-55℃间隔5℃,0%-100%SOC间隔10%SOC的功率值。这些功率map有近千个功率点,在台架验证时一般会选取典型温度和典型SOC点进行。即使挑选部分点进行验证,周期也需3-4个月,试验周期较长。
并且电池功率台架测试仅涉及功率单一温度单一SOC测试,未与整车实际使用工况和用户驾驶习惯紧密结合,导致动力电池功率性能已通过大量且耗时台架测试后,在整车冬季标定过程中依然经常性出现动力电池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台架功率性能单一温度单个功率值验证与用户实际驾驶习惯不符、电池台架功率性能验证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一般仅需要半个月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实车功率性能验证可以模拟最严苛的用户使用工况,充分验证电池性能,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整车测试得到的功率性能验证参数;
S2: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比较;
S3: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功率性能的等级。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如下:
S11、车辆整备;
试验前检查试生产阶段车辆处于生产线小批量状态,且整车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为当前最新版本状态;
S12、电池充电;
试验前保证电池充满;
S13、浸车;
将试验车辆在不同温度下静置16h直至电池最低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为止;
S14、验证SOC区间;
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分为四个SOC区间:第一SOC区间、第二SOC区间、第三SOC区间、第四SOC区间;
其中,第一SOC区间:a%SOC-b%SOC为持续功率验证区间;第二SOC区间:b%SOC-c%SOC;第三SOC区间:c%SOC-d%SOC;第四SOC区间:d%SOC-e%SOC为峰值功率验证区间;其中,a为可用最高SOC,e为可用最低SOC,b、c、d根据环境舱资源和开发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
S15、验证工况;
所述验证工况分为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
持续功率验证,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电池电量从a%SOC消耗到b%SOC;
峰值功率验证工况,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然后将车速降低到V0,其中,V0为加减速过程中的最低车速,通常可以设置为0~20km/h之间的某一车速,往复这种加减速运动,具体是在b%-c%、c%-d%和d%-e%区间内将加速踏板踩到V(T)max后,紧接着制动车辆到V0
S16、不同SOC区间降温;
一个SOC区间功率验证结束后,由于电池温度上升需要再次浸车使电池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则需将环境仓温度调低到允许的最低温度,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试验温度;
S17、数据采集,采用专业的CAN通讯设备采集电池温度、电压及电流信号。
进一步地,步骤S13中所述的不同温度包括第一温度T1、第二温度T2、第三温度T3、第四温度T4、第五温度T5、第六温度T6及第七温度T7,T1-T7的温度为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通常分别选取为-30℃、-20℃、-10℃、0℃、10℃、25℃、35℃。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如下:
S21、需要获取的参数: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ΔU、限功率次数N1、峰值功率验证时动力电池连续加减速频次N2
S22、比较评价规则:
对于私家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1且N1=0,其中,ΔU1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200mV-500mV之间;其中,ΔU1为私家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0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于运营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2且N1=0,其中,ΔU2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100mV-200mV之间;其中,ΔU2为运营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3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ΔU3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0mV-100mV之间,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预设值包括:大数据分析、实车测试、仿真模型。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及评级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外接12V电源和循环水泵,所述外接12V电源用于避免车载12V电源长时间使用导致亏电,所述循环水泵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以加快电池降温,有效减少电池功率性能验证后温度再次降低得环境温度得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时获取的参数ΔU、N1、N2与预设值进行比较,所述判断模块可对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不同设置不同的预设值;
所述评级模块,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评级,按照百分制计分,将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设置不同权重,同时该评级模块根据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差异对计分方法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百分制计分具体如下:
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对应的权重分别为X1、X2、X3、X4、X5、X6、X7,得分Y=X1*Y1+X2*Y2+X3*Y3+X4*Y4+X5*Y5+X6*Y6+X7*Y7,Yn=a*Ya+b*Yb,其中,n=1、2、3、4、5、6、7,其中,a为持续功率权重,b为峰值功率权重;Ya为持续功率得分,Yb为峰值功率得分。
进一步地,对私家车和运营车的评分进行了区分,行车限制功率时减分,限制功率得次数越多减分越多,超过10次时直接减去100分(10*N1=100),连续加减速次数越多得分越高,超过10次得100分(10*N2=100):
对于私家车,具体如下:
当N1>0时,Ya=0;
当N1=0时,Ya=60+0.1*(ΔU1-200),其中,ΔU1≥600mV时,Ya=100;
当ΔU2<0时,Yb=0;
当ΔU2≥0,Yb=100-10*N1+10*N2,其中,限功率次数N1≥10,默认10*N1=100,连续加减速次数N2≥10,默认10*N2=100;
对于运营车,具体如下:
当N1>0时,Ya=0;
当N1=0时,Ya=60+0.1*(ΔU1-100),其中ΔU1≥500mV时,Ya=100;
当ΔU2<100mV时,Yb=0;
当ΔU2≥100mV,Yb=100-10*N1+10*N2,其中限功率次数N1≥10,默认10*N1=100,连续加减速次数N2≥10,默认10*N2=100。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电池温度复位模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明显降低动力电池功率性能在整车级别的验证周期,本发明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池温度复位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外接12V电源和循环水泵,使用12V外接电源可以避免车载12V电源长时间使用导致亏电,使用车载水泵对电池进行冷却可以加快电池降温,有效减少电池功率性能验证后温度再次降低得环境温度得时间;
(2)明显提高动力电池功率性能验证的实用性,本发明是基于整车进行的动力电池功率性能验证,本发明中提及的持续功率和峰值功率验证工况以及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第一SOC区间到第三SOC区间可以充分覆盖整车极限使用场景,确保功率性能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持续功率整车验证工况图;
图2为峰值功率整车验证工况图;
图3为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及其具体工作过程,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整车测试得到的功率性能验证参数;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车辆整备;由于动力电池搭载整车功率性能验试验涉及极限环境温度和极限使用工况,需要开发中的车辆具备良好车况,要求试生产阶段车辆,试验前需要检查整车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为当前最新版本状态;
S12、电池充电;
试验前要将电池充满,具体充电方法不做限制,快慢充均可以;
S13、浸车;
将试验车辆在第一温度T1、第二温度T2、第三温度T3、第四温度T4、第五温度T5、第六温度T6、第七温度T7下静置16h直至电池最低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为止;
所述T1-T7的温度为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通常分别选取为-30℃、-20℃、-10℃、0℃、10℃、25℃、35℃。
S14、验证SOC区间;
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分为四个SOC区间:第一SOC区间、第二SOC区间、第三SOC区间、第四SOC区间;
其中,第一SOC区间:a%SOC-b%SOC为持续功率验证区间;第二SOC区间:b%SOC-c%SOC;第三SOC区间:c%SOC-d%SOC;第四SOC区间:d%SOC-e%SOC为峰值功率验证区间;其中,a为可用最高SOC,e为可用最低SOC,b、c、d根据环境舱资源和开发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
S15、验证工况;
所述验证工况分为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
持续功率验证,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电池电量从a%SOC消耗到b%SOC;
峰值功率验证工况,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然后将车速降低到V0,V0为加减速过程中的最低车速,通常可以设置为0~20km/h之间的某一车速,往复这种加减速运动,具体是在b%-c%、c%-d%和d%-e%区间内将加速踏板踩到V(T)max后,紧接着制动车辆到V0
S16、不同SOC区间降温;
一个SOC区间功率验证结束后,由于电池温度上升需要再次浸车使电池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则需将环境仓温度调低到允许的最低温度,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试验温度;
S17、数据采集,采用专业的CAN通讯设备采集电池温度、电压、电流信号。
S2: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比较;
S21、需要获取的参数: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ΔU、限功率次数N1、峰值功率验证时动力电池连续加减速频次N2
S22、比较评价规则:
对于私家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1且N1=0,其中,ΔU1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200mV-500mV之间;ΔU1为私家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0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于运营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2且N1=0,其中,ΔU2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100mV-200mV之间;ΔU2为运营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3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ΔU3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0mV-100mV之间,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ΔU3为运营车的峰值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所述预设值包括:大数据分析、实车测试、仿真模型。
S3: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功率性能的等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流程图,包括:
车辆整备:检查HCU、BMS软件为最新状态,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前需要确认车辆状态,通常要求车辆为生产线小批量状态,同时需要检查整车控制器(HCU)和电池控制器(BMS)是否为最新版本。
电池充电: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充电为将电池充满电,具体充电方式不作限制。
浸车(T1、T2、T3、T4、T5、T6、T7下静置16h),整车进行功率性能验证前需要在设置为T1~T7的环境舱浸车16h,如16h后电池包内最低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则继续浸车直到电池最低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为止,本发明专利中所述的T1~T7温度为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通常为-30℃、-20℃、-10℃、0℃、10℃、25℃、35℃。
验证SOC区间:第一温度的第一SOC区间按照整车持续功率工况验证,整车在第一温度如-30℃浸车16h,电池最低温度达到-30℃时,整车按照图1工况加速到该温度允许的最高车速然后持续踩住加速踏板直到电池SOC降低至50%停止试验。
环境舱调节到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最低温度降低到第一温度。上一步骤试验结束后,电池温度会升高,此时为了快速将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30℃,需将环境舱温度调节到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如-40℃,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降温。
第一温度的第二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电池最低温度降低到-30℃后,将环境舱温度调由设备允许最低温度-40℃调回目标温度-30℃,车辆按照图2工况继续进行第二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通常该区间可以为50%~30%之间。
第一温度的第三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上一步骤试验结束后,电池温度会升高,此时为了快速将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30℃,需将环境舱温度调节到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如-40℃,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降温。车辆按照图2工况继续进行第三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通常该区间可以为30%~15%之间。
第一温度的第四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上一步骤试验结束后,电池温度会升高,此时为了快速将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30℃,需将环境舱温度调节到设备允许的最低温度,如-40℃,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降温。车辆按照图2工况继续进行第四SOC区间峰值功率验证,通常该区间可以为15%~7%之间。功率性能验证的最低SOC要高于电池可用SOC约2%以上,以避免电池电量耗尽无法开出环境舱。
其他温度持续功率和峰值功率验证方法同第一温度。
按照评价参数、评价规则、评分原则进行评分。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包括:
(1)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电池温度复位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外接12V电源和循环水泵,使用12V外接电源可以避免车载12V电源长时间使用导致亏电,使用车载水泵对电池进行冷却可以加快电池降温,有效减少电池功率性能验证后温度再次降低得环境温度得时间。
(2)判断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时获取的参数ΔU、N1、N2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同时该判断模块对于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不同设置不同的预设值。
(3)评级模块,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评级,按照百分制计分,将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设置不同权重,同时该评级模块根据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差异对计分方法进行。
实施例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5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12,显示器24不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而是嵌入镜面中,在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不予显示时,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与镜面从视觉上融为一体。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整车测试得到的功率性能验证参数;
S2: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比较;
S3: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功率性能的等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如下:
S11、车辆整备;
试验前检查试生产阶段车辆处于生产线小批量状态,且整车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为当前最新版本状态;
S12、电池充电;
试验前保证电池充满;
S13、浸车;
将试验车辆在不同温度下静置16h直至电池最低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为止;
S14、验证SOC区间;
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分为四个SOC区间:第一SOC区间、第二SOC区间、第三SOC区间、第四SOC区间;
其中,第一SOC区间:a%SOC-b%SOC为持续功率验证区间;第二SOC区间:b%SOC-c%SOC;第三SOC区间:c%SOC-d%SOC;第四SOC区间:d%SOC-e%SOC为峰值功率验证区间;其中,a为可用最高SOC,e为可用最低SOC,b、c、d根据环境舱资源和开发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
S15、验证工况;
所述验证工况分为持续功率验证和峰值功率验证:
持续功率验证,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电池电量从a%SOC消耗到b%SOC;
峰值功率验证工况,在某温度下将车速加速到minV(T)max,其中,V(T)max为在测试温度下车辆可以达到的最高车速,然后将车速降低到V0,其中,V0为加减速过程中的最低车速,通常可以设置为0~20km/h之间的某一车速,往复这种加减速运动,具体是在b%-c%、c%-d%和d%-e%区间内将加速踏板踩到V(T)max后,紧接着制动车辆到V0
S16、不同SOC区间降温;
一个SOC区间功率验证结束后,由于电池温度上升需要再次浸车使电池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则需将环境仓温度调低到允许的最低温度,同时外接12V电源,使水泵开启内循环,进一步加快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试验温度;
S17、数据采集,采用专业的CAN通讯设备采集电池温度、电压及电流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的不同温度包括第一温度T1、第二温度T2、第三温度T3、第四温度T4、第五温度T5、第六温度T6及第七温度T7,T1-T7的温度为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通常分别选取为-30℃、-20℃、-10℃、0℃、10℃、25℃、3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S21、需要获取的参数: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ΔU、限功率次数N1、峰值功率验证时动力电池连续加减速频次N2
S22、比较评价规则:
对于私家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1且N1=0,其中,ΔU1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200mV-500mV之间;其中,ΔU1为私家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0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于运营车:
持续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2且N1=0,其中,ΔU2为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100mV-200mV之间;其中,ΔU2为运营车的持续功率性能验证过程中动力电池实际最低电压与测试温度下理论最低电压的差值;
峰值功率验证通过条件为:ΔU≥ΔU3且车辆仪表不出现动力电池严重故障信息且N2≥n,其中,ΔU3根据电池单体一致性能力确定,通常在0mV-100mV之间,n根据电池功率性能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预设值包括:大数据分析、实车测试、仿真模型。
5.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及评级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外接12V电源和循环水泵,所述外接12V电源用于避免车载12V电源长时间使用导致亏电,所述循环水泵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以加快电池降温,有效减少电池功率性能验证后温度再次降低得环境温度得时间;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将获得的参数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时获取的参数ΔU、N1、N2与预设值进行比较,所述判断模块可对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不同设置不同的预设值;
所述评级模块,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评级,按照百分制计分,将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设置不同权重,同时该评级模块根据私家车和运营车的使用场景差异对计分方法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百分制计分具体如下:
第一温度到第七温度对应的权重分别为X1、X2、X3、X4、X5、X6、X7,得分Y=X1*Y1+X2*Y2+X3*Y3+X4*Y4+X5*Y5+X6*Y6+X7*Y7,Yn=a*Ya+b*Yb,其中,n=1、2、3、4、5、6、7,其中,a为持续功率权重,b为峰值功率权重;Ya为持续功率得分,Yb为峰值功率得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私家车,具体如下:
当N1>0时,Ya=0;
当N1=0时,Ya=60+0.1*(ΔU1-200),其中,ΔU1≥600mV时,Ya=100;
当ΔU2<0时,Yb=0;
当ΔU2≥0,Yb=100-10*N1+10*N2,其中,限功率次数N1≥10,默认10*N1=100,连续加减速次数N2≥10,默认10*N2=100;
对于运营车,具体如下:
当N1>0时,Ya=0;
当N1=0时,Ya=60+0.1*(ΔU1-100),其中ΔU1≥500mV时,Ya=100;
当ΔU2<100mV时,Yb=0;
当ΔU2≥100mV,Yb=100-10*N1+10*N2,其中限功率次数N1≥10,默认10*N1=100,连续加减速次数N2≥10,默认10*N2=1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电池温度复位模块。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
CN202210151779.1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35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779.1A CN114935720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779.1A CN114935720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720A true CN114935720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779.1A Pending CN114935720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72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461A (zh) * 2016-09-06 2017-02-2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CN110007234A (zh) * 2019-03-12 2019-07-12 清华大学 动力电池/电池组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电动汽车
CN111289910A (zh) * 2020-03-12 2020-06-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次电池的分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US10752126B1 (en) * 2017-11-02 2020-08-25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battery solution for a vehicle
CN214096607U (zh) * 2020-11-11 2021-08-31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三电系统集成测试试验台
CN113447836A (zh) * 2021-09-01 2021-09-2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功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461A (zh) * 2016-09-06 2017-02-2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US10752126B1 (en) * 2017-11-02 2020-08-25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battery solution for a vehicle
CN110007234A (zh) * 2019-03-12 2019-07-12 清华大学 动力电池/电池组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电动汽车
CN111289910A (zh) * 2020-03-12 2020-06-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梯次电池的分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214096607U (zh) * 2020-11-11 2021-08-31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三电系统集成测试试验台
CN113447836A (zh) * 2021-09-01 2021-09-2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功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绪杰等: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功率性能研究", 《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6 November 2013 (2013-11-26) *
高乐等: "基于组合峰值功率测试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评价方法", 《电源技术》, vol. 45, no. 10, 31 October 2021 (2021-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89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OC of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6054079B (zh) 用于计算劣化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68091B (zh) 用于评估电池的电池参数的方法
US9020798B2 (en) Real-time capable battery cell simulation
CN108549779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仿真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889633A2 (en) Battery deterioration determin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2034345B (zh) 一种车用电机高温耐久测试方法
CN113533964B (zh) 一种显示荷电状态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Song et al. Verification of battery system model fo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hicles using a battery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CN112838247A (zh) 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模型预测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KR101486629B1 (ko) 배터리 수명 추정 장치 및 배터리 수명 추정 방법
CN1164766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El-Sharkawy et al.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Simulation of a Hybrid Vehicle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and Prediction of Battery Degradation under Modern Drive-Cycles
KR20200103508A (ko) 배터리 팩 적용 전기자동차 일충전 주행거리 평가 방법 및 시스템
Mueller et al. Analysing the influence of driver behaviour and tuning measures on battery aging and residual value of electric vehicles
CN113204858A (zh) 电池使用健康度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4935720A (zh) 一种动力电池功率性能整车验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67457B (zh) 一种根据soc预测数值计算续航里程的方法
CN112886675B (zh) 电池模组充电方法、装置、充电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Arpino et al. Impact of battery pack power limits on vehicle performance
Schoch et al. Smart data selection and reduc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analytics
CN116007963B (zh) 一种汽车制动噪音评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7607756B (zh) 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熔断器性能测试平台
US20230236250A1 (en) Battery voltage predi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762032B2 (en) Diagnosis method of battery, diagnosis device of battery, diagnosis system of battery, battery-mounte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