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250A -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250A
CN114935250A CN202210875312.1A CN202210875312A CN114935250A CN 114935250 A CN114935250 A CN 114935250A CN 202210875312 A CN202210875312 A CN 202210875312A CN 114935250 A CN114935250 A CN 114935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fixedly connected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53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5250B (zh
Inventor
李卫波
张宇
陈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ng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ong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ong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ong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53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 F26B9/06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the products to be dried being disposed on one or more containers, which may have at least partly gas-previous walls, e.g. trays or shelves in a sta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1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 F26B25/003Handling, e.g. loading or unloading arrangements for 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技术问题为:现有的耐火砖干燥方式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对成堆的耐火砖进行干燥时,受外侧耐火砖遮挡,内部的耐火砖难以干燥;而且耐火砖通常是底部受潮,其底部的水分更大,现有的干燥方式并未对此做出针对性处理。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有热风箱和底座等;热风箱上安装有底座。本发明通过第二连接座将撑杆向左推动,使得撑杆通过耐火砖的间隙,使A区域的耐火砖被撑开,如此实现A区域耐火砖的分散并撑大相邻耐火砖之间的间隙,热风能够从间隙中穿过,使得较潮湿的A区域的耐火砖得到了全面的干燥处理,显著的提升了干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在耐火砖存放过程中存在受潮情况,由于耐火砖在使用时需要保持干燥情况,而且耐火砖受潮后重量加重,运输不便,转运工作量大,所以需要对耐火砖进行干燥处理;
现有的耐火砖干燥方式通常为在一个大型空间内,对成堆的耐火砖使用热风或加热器进行干燥,而大型空间内,热气或热量容易消散,干燥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对成堆的耐火砖进行干燥时,受外侧耐火砖遮挡,内部的耐火砖难以干燥,若是需要将整堆的耐火砖干燥彻底,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工作,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且干燥效果差,而且耐火砖通常是底部受潮,其底部的水分更大,现有的干燥方式并未对此做出针对性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耐火砖干燥方式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对成堆的耐火砖进行干燥时,受外侧耐火砖遮挡,内部的耐火砖难以干燥;而且耐火砖通常是底部受潮,其底部的水分更大,现有的干燥方式并未对此做出针对性处理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有热风箱、底座、壳体、电动门、海绵吸湿板、热风器、垫板、滑轨、外侧干燥系统和内侧干燥系统;热风箱上安装有底座;底座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开有两个斜形槽;底座上安装有壳体,且壳体内左侧面和内右侧面各设有一个第一排气网,且壳体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设有一个第二排气网;壳体前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电动门,且电动门下部开有适应叉车叉条的通槽;底座内安装有海绵吸湿板;海绵吸湿板内部开有排气槽;海绵吸湿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收湿气的海绵块;海绵吸湿板顶部开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湿气的排气孔;壳体上安装有热风器;海绵吸湿板中部设置有垫板,且垫板左部和右部各开有若干个限位槽;壳体上表面前部和上表面后部各固接有一个滑轨;两个滑轨上连接有外侧干燥系统,且外侧干燥系统下部与底座连接;两个滑轨上连接有内侧干燥系统,且内侧干燥系统位于外侧干燥系统内侧;热风箱送出的风为高温缓风,热风器送出的风为低温急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分散组件、导向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两个滑轨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分散组件;每个移动分散组件各与同侧的两个斜形槽配合;底座内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组件;壳体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输风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移动分散组件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架、第一通风板、分散板、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座、撑杆、弹簧、承载板、连杆和直齿轮;两个滑轨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且两个第一连接板均穿入壳体内;两个第一连接板下部相向侧各通过伸缩结构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架;两个第一连接架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通风板,且两个第一通风板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且两个第一通风板下部各在一个斜形槽内左右滑动;两个第一通风板下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直齿轮;连杆上连接有五个分散板,且每个分散板上各开有一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五个分散板上共同连接第一输风组件;相邻两个分散板之间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连接座;每个第二连接座右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二连接板,且两个第二连接板相背侧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分散板上;相邻两个分散板之间的两个第二连接座左端共同固接有一个撑杆;每两个相邻的分散板之间各连接有三个竖向等距分布的弹簧;每个分散板左侧下部各固接有一个承载板,且承载板适配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散板左侧面设有若干个防滑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推块和齿条;底座内右部固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推块;两个推块上各固接有一个齿条,且两个齿条上升时分别与对应侧的直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第一输风组件包括有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一通风管架和第二通风管架;壳体上连通有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上设有第一伸缩管部;第一伸缩管部上部贯穿壳体,并且第一伸缩管部上部与热风器相连接;第一分流管下部右侧连通有第一通风管架;第一通风管架由五个分管构成,并且相邻两个分管之间通过伸缩管连接,而且每个分管分别与相邻的分散板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一分流管下部左侧连通有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下部连通有第二通风管架;第二通风管架为伸缩管结构,并且第二通风管架上每个出风口分别与相邻的第一通风板上开有的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倾斜组件、防护组件和第二输风组件;两个滑轨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倾斜组件;两个移动倾斜组件相背侧各连接有一个防护组件;壳体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输风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移动倾斜组件包括有第二滑块、第三连接板、弧形滑轨、第二连接架、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支撑座、第二电动推杆、V型推板、送风中空板和第三分流管;两个滑轨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两个第三连接板均穿入壳体内;两个第三连接板下部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弧形滑轨,并且两个弧形滑轨为前后对称设置且轨道开口相对;两个弧形滑轨内各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架;两个第二连接架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通风板,并且两个第二通风板上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两个第二通风板右部各开有一个导向槽;两个第二通风板上侧右部各固接有一个固定块;两个第二通风板之间上部固接有第三通风板,并且第三通风板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第三通风板上连接有防护组件;壳体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上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V型推板,并且V型推板由两个相互铰接的板组成;两个V型推板固定端共同连接有送风中空板,且送风中空板左壁和右壁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壳体顶部连通有第三分流管;第三分流管下部与送风中空板相连通;第三分流管上部设有第三伸缩管部;第三伸缩管部贯穿壳体,并且第三伸缩管部与热风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防护组件包括有固定座、限位横板、第三滑块、连接杆、收线柱、牵引绳和收线盒;两个固定块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固定座;两个导向槽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滑块;两个固定座之间设有若干个限位横板,且每个限位横板相互活动连接,且最上方的限位横板左端与两个固定座固接,最下方的限位横板右端与两个第三滑块固接;两个第三滑块相背面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各固接有一个收线柱;壳体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收线盒;两个收线盒相背侧各设置有一个线轴;两个收线柱上各绕有一个牵引绳,且两个牵引绳另一端绕在对应侧的收线盒的线轴上;限位横板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右方的第二输风组件包括有第四分流管和第五分流管;壳体内顶面连通有第四分流管;第四分流管下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通风板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四分流管上部设有第二伸缩管部;第二伸缩管部贯穿壳体,并且第二伸缩管部与热风器相连通;第四分流管左部连通有第五分流管;第五分流管前部出风口和后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通风板上的通风孔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第二连接座将撑杆向左推动,使得撑杆通过耐火砖的间隙,使A区域的耐火砖被撑开,如此实现A区域耐火砖的分散并撑大相邻耐火砖之间的间隙,热风能够从间隙中穿过,使得较潮湿的A区域的耐火砖得到了全面的干燥处理,显著的提升了干燥效果。
本发明通过控制收线盒将牵引绳向下释放,使得第三滑块受重力作用在导向槽内向下滑动,从而带动与第三滑块固接的限位横板向下移动,如此实现限位横板对B区域耐火砖右侧面的限位作用,避免后续B区域耐火砖倾斜时导致耐火砖从右侧面掉落。
本发明通过第二通风板、第三通风板和送风中空板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向B区域的耐火砖吹出热风,且因限位横板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使得从A区域吹出的热风并不会被阻挡,如此实现存在于耐火砖B区域外侧面与间隙湿气的干燥。
本发明通过海绵吸湿板上开有的排气孔将蒸汽排入排气槽内,随后通过排气槽左端和右端外接的抽风机将排气槽内的蒸汽抽出,如此避免蒸汽上溢导致耐火砖再次潮湿,实现了耐火砖的快速干燥,节省干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干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海绵吸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耐火砖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外侧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移动分散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移动分散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移动分散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内侧干燥系统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内侧干燥系统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内侧干燥系统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内侧干燥系统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内侧干燥系统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防护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公开的防护组件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1-热风箱,2-底座,3-壳体,4-电动门,5-海绵吸湿板,6-热风器,7-垫板,8-滑轨,101-第一滑块,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一连接架,104-第一通风板,105-分散板,107-第二连接板,108-第二连接座,109-撑杆,1010-弹簧,1011-承载板,1013-连杆,1014-直齿轮,111-第一电动推杆,112-推块,113-齿条,121-第一分流管,122-第二分流管,123-第一通风管架,124-第二通风管架,201-第二滑块,202-第三连接板,203-弧形滑轨,204-第二连接架,205-第二通风板,206-第三通风板,207-支撑座,208-第二电动推杆,209-V型推板,2010-送风中空板,2011-第三分流管,211-固定座,212-限位横板,213-第三滑块,214-连接杆,215-收线柱,216-牵引绳,217-收线盒,221-第四分流管,222-第五分流管,2a-斜形槽,3a-第一排气网,3b-第二排气网,5a-排气槽,5b-海绵块,5c-排气孔,7a-限位槽,121a-第一伸缩管部,205a-导向槽,205b-固定块,221a-第二伸缩管部,2011a-第三伸缩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如图1-20所示,包括有热风箱1、底座2、壳体3、电动门4、海绵吸湿板5、热风器6、垫板7、滑轨8、外侧干燥系统和内侧干燥系统;热风箱1上安装有底座2;底座2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开有两个斜形槽2a;底座2上安装有壳体3,且壳体3内左侧面和内右侧面各设有一个第一排气网3a,且壳体3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设有一个第二排气网3b;壳体3前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电动门4,且电动门4下部开有适应叉车叉条的通槽;底座2内安装有海绵吸湿板5;海绵吸湿板5内部开有排气槽5a;海绵吸湿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海绵块5b;海绵吸湿板5顶部开有若干个排气孔5c;壳体3上安装有热风器6;海绵吸湿板5中部设置有垫板7,且垫板7左部和右部各开有若干个限位槽7a;壳体3上表面前部和上表面后部各螺栓连接有一个滑轨8;两个滑轨8上连接有外侧干燥系统,且外侧干燥系统下部与底座2连接;两个滑轨8上连接有内侧干燥系统,且内侧干燥系统位于外侧干燥系统内侧;热风箱1送出的风为高温缓风,热风器6送出的风为低温急风。
现有的耐火砖干燥方式,对成堆的耐火砖使用热风或加热器进行干燥,而大型空间内,热气或热量容易消散,干燥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对成堆的耐火砖进行干燥时,受外侧耐火砖遮挡,内部的耐火砖难以干燥;而且受潮的耐火砖,通常其底部的水分更大,现有的干燥方式并未对此做出针对性处理,因此本发明通过外侧干燥系统用于将外侧的耐火砖进行干燥,且通过先将耐火砖在垫板7上倾斜并将耐火砖分散后通风干燥的方式,对耐火砖进行多方位的干燥处理;本发明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工作时,为方便描述,以下将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简称为设备。
需先给设备接通电源,且海绵吸湿板5左端和右端各外接有一个用于将排气槽5a内湿气抽走的抽风机,使用垫板7承载耐火砖,垫板7为本设备配套使用,然后控制两个电动门4相背移动,最后通过叉车将垫板7和其所承载的耐火砖移动到本设备内,如图4所示,随后将两个电动门4相向移动并关闭,以此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干燥环境,然后控制热风箱1向上持续的输出热风,以此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干燥环境,由于热风箱1向上持续输出的热风紧靠耐火砖底部,并且此处送出的热风为高温缓风,因此可以快速干燥底部的耐火砖,为后续的耐火砖干燥减少时间;然后控制外侧干燥系统和滑轨8配合,通过外侧干燥系统对A区域的耐火砖先进行倾斜操作,随后将耐火砖向左侧和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外侧干燥系统将A区域的耐火砖分散并加大相邻耐火砖之间的间隙,如此实现对耐火砖全面且彻底干燥,同时控制内侧干燥系统和滑轨8配合,通过内侧干燥系统将B区域的耐火砖转动,让B区域的耐火砖倾斜,且通过内侧干燥系统对B区域耐火砖的右侧面进行防护,避免其在倾斜的过程中散落,如此实现让B区域与C区域的耐火砖产生间隙,并且热风器6输出的热风向下方输送,此处的热风为低温急风,从而让风在壳体3由上至下流动,风裹挟着蒸汽往下走,并通过海绵吸湿板5将向下方渗出的蒸汽收集并抽出至设备外部,如此避免蒸汽上溢导致耐火砖再次潮湿,当干燥操作完成后,外侧干燥系统再摆正A区域倾斜的耐火砖,并且通过A区域倾斜的耐火砖摆正时产生的推挤作用力将B区域倾斜的耐火砖摆正,如此实现将耐火砖恢复至初始状态,便于叉车的运输;本设备通过控制热风箱1向上持续的输出热风,以此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干燥环境,由于热风箱1向上持续输出的热风紧靠耐火砖底部,因此可以快速干燥底部的耐火砖,对底部潮湿的耐火砖针对性处理,并且此处送出的热风缓风高温,为后续的耐火砖干燥减少时间,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先倾斜后分散的方式将耐火砖之间的间隙扩大,如此实现了耐火砖内部的彻底干燥,大大的缩短了干燥的时间,且干燥效果好;热风器6输出的热风向下方输送,此处的热风为低温急风,从而让风在壳体3内由上至下流动,风裹挟着蒸汽往下走,并通过海绵吸湿板5将向下方渗出的蒸汽收集并利用外设抽风机将蒸汽抽出至设备外部,如此避免蒸汽上溢导致耐火砖再次潮湿,进一步的提升了耐火砖的干燥效果,且大大减少干燥时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0所示,外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分散组件、导向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两个滑轨8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分散组件;每个移动分散组件各与同侧的两个斜形槽2a配合;底座2内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组件;壳体3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输风组件。
右方的移动分散组件包括有第一滑块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一连接架103、第一通风板104、分散板105、第二连接板107、第二连接座108、撑杆109、弹簧1010、承载板1011、连杆1013和直齿轮1014;两个滑轨8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101;两个第一滑块101上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102,且两个第一连接板102均穿入壳体3内;两个第一连接板102下部相向侧各通过伸缩结构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架103;两个第一连接架103相向侧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一通风板104,且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且两个第一通风板104下部各在一个斜形槽2a内左右滑动;两个第一通风板104下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杆1013;连杆1013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直齿轮1014;连杆1013上连接有五个分散板105,且每个分散板105上各开有一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五个分散板105上共同连接第一输风组件;相邻两个分散板105之间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连接座108;每个第二连接座108右端均铰接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二连接板107,且两个第二连接板107相背侧分别铰接在相邻的分散板105上;相邻两个分散板105之间的两个第二连接座108左端共同固接有一个撑杆109;每两个相邻的分散板105之间各连接有三个竖向等距分布的弹簧1010;每个分散板105左侧下部各固接有一个承载板1011,且承载板1011适配限位槽7a。分散板105左侧面设有若干个防滑条。
右方的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111、推块112和齿条113;底座2内右部螺栓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111;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11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推块112;两个推块112上各螺栓连接有一个齿条113,且两个齿条113上升时分别与对应侧的直齿轮1014相啮合。
右方的第一输风组件包括有第一分流管121、第二分流管122、第一通风管架123和第二通风管架124;壳体3上连通有第一分流管121;第一分流管121上设有第一伸缩管部121a;第一伸缩管部121a上部贯穿壳体3,并且第一伸缩管部121a上部与热风器6相连接;第一分流管121下部右侧连通有第一通风管架123;第一通风管架123由五个分管构成,并且相邻两个分管之间通过伸缩管连接,而且每个分管分别与相邻的分散板105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一分流管121下部左侧连通有第二分流管122;第二分流管122下部连通有第二通风管架124;第二通风管架124为伸缩管结构,并且第二通风管架124上每个出风口分别与相邻的第一通风板104上开有的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相连通。
内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倾斜组件、防护组件和第二输风组件;两个滑轨8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倾斜组件;两个移动倾斜组件相背侧各连接有一个防护组件;壳体3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输风组件。
右方的移动倾斜组件包括有第二滑块201、第三连接板202、弧形滑轨203、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第三通风板206、支撑座207、第二电动推杆208、V型推板209、送风中空板2010和第三分流管2011;两个滑轨8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201;两个第二滑块201上各螺栓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202;两个第三连接板202均穿入壳体3内;两个第三连接板202下部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弧形滑轨203,并且两个弧形滑轨203为前后对称设置且轨道开口相对;两个弧形滑轨203内各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架204;两个第二连接架204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通风板205,并且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上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两个第二通风板205右部各开有一个导向槽205a;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上侧右部各焊接有一个固定块205b;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之间上部固接有第三通风板206,并且第三通风板206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第三通风板206上连接有防护组件;壳体3上表面螺栓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座207;两个支撑座207上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推杆208;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8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V型推板209,并且V型推板209由两个相互铰接的板组成;两个V型推板209固定端共同连接有送风中空板2010,且送风中空板2010左壁和右壁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壳体3顶部连通有第三分流管2011;第三分流管2011下部与送风中空板2010相连通;第三分流管2011上部设有第三伸缩管部2011a;第三伸缩管部2011a贯穿壳体3,并且第三伸缩管部2011a与热风器6相连通。
右方的防护组件包括有固定座211、限位横板212、第三滑块213、连接杆214、收线柱215、牵引绳216和收线盒217;两个固定块205b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固定座211;两个导向槽205a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滑块213;两个固定座211之间设有若干个限位横板212,且每个限位横板212相互铰接,且最上方的限位横板212左端与两个固定座211固接,最下方的限位横板212右端与两个第三滑块213固接;两个第三滑块213相背面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杆214;两个连接杆214上各固接有一个收线柱215;壳体3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收线盒217;两个收线盒217相背侧各设置有一个线轴;两个收线柱215上各绕有一个牵引绳216,且两个牵引绳216另一端绕在对应侧的收线盒217的线轴上;限位横板212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
右方的第二输风组件包括有第四分流管221和第五分流管222;壳体3内顶面连通有第四分流管221;第四分流管221下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通风板206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四分流管221上部设有第二伸缩管部221a;第二伸缩管部221a贯穿壳体3,并且第二伸缩管部221a与热风器6相连通;第四分流管221左部连通有第五分流管222;第五分流管222前部出风口和后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通风板205上的通风孔相连通。
本设备工作时,需先将设备接通电源,使用垫板7承载耐火砖,垫板7为本设备配套使用,然后将两个电动门4相背移动,最后通过叉车将垫板7和其所承载的耐火砖移动到本设备内,如图4所示;随后将两个电动门4相向移动并关闭,以此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干燥环境,然后控制热风箱1向上持续的输出热风,以此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干燥环境,为后续的耐火砖干燥减少时间;
随后控制同一滑轨8上的两个第二滑块201相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移动倾斜组件中的第三连接板202、弧形滑轨203、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相向移动,当两个第二通风板205移动至耐火砖B区域时,控制第二滑块201停止移动,此时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限位住耐火砖;
同时控制同一滑轨8上的两个第一滑块101相向移动,从而带动左方的和右方的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相向移动,当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分别移动至耐火砖A区域的前侧和后侧时,控制第一滑块101停止移动,此时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受斜形槽2a内的限位作用慢慢的将A区域的耐火砖夹紧,同时承载板1011均插入限位槽7a内并与A区域的耐火砖下表面接触;
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后,设备状态由图8转换为图7;
为方便描述,以下以右方的移动分散组件、导向组件、第一输风组件、移动倾斜组件、防护组件和第二输风组件进行撰写;
当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受斜形槽2a的限位作用慢慢的将A区域的耐火砖夹紧后,控制右方的两个第一滑块101在滑轨8上向右移动,从而第一滑块101带动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向右移动,同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11带动推块112和齿条113向上移动,直至齿条113与直齿轮1014啮合,使齿条113停止向上移动,从而当直齿轮1014随着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继续向右移动时,因直齿轮1014此时与齿条113啮合,以从前往后看为基准,使得直齿轮1014带动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顺时针转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且直齿轮1014只需要与齿条113接触一到两个齿槽的位置,无需一直摩擦,而A区域的耐火砖受移动分散组件中承载板1011的承托力作用,使得A区域的耐火砖随着直齿轮1014的转动而顺时针转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如此实现A区域耐火砖的倾斜;随后控制第一滑块101在滑轨8上继续向右移动,从而带动A区域耐火砖、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向右移动,此过程中,前后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受斜形槽2a内的限位作用慢慢的相背移动,从而带动最前方和最后方的分散板105相背移动,因相邻的两块分散板105通过第二连接板107和第二连接座108连接,从而每两块相邻的分散板105均相背移动,即五个分散板105整体被拉伸开,又分散板105的左侧面焊接有若干个防滑条,从而使得每个分散板105承托一竖列的耐火砖,将A区域的五竖列耐火砖分散开,此时第二连接板107由倾斜状态被拉直之后,同时第二连接座108将撑杆109向左推动,使得撑杆109通过耐火砖的间隙将A区域的耐火砖撑开,如此实现撑大A区域相邻耐火砖之间的间隙;然后控制热风器6依次向第一分流管121、第二分流管122、第一通风管架123和第二通风管架124内输送热风,并通过第一通风板104和分散板105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向A区域的耐火砖吹出热风,对存在于A区域的耐火砖外侧面与间隙的湿气进行干燥;
当A区域耐火砖变为倾斜状态后,A区域耐火砖左侧面和B区域耐火砖右侧面之间出现间隙,此时,控制收线盒217将牵引绳216向下释放,使得第三滑块213受重力作用在导向槽205a内向下滑动,从而带动与第三滑块213固接的限位横板212向下移动至如图20所示,即全部限位横板212展开,此时限位横板212位于B区域耐火砖右侧面,如此实现限位横板212对B区域耐火砖右侧面的限位作用,避免后续B区域耐火砖倾斜时导致耐火砖从右侧面掉落;
然后控制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8将V型推板209向下推动,当V型推板209与固定块205b接触时,因V型推板209下部的板可转动,第二电动推杆208将V型推板209继续向下推动时,使得V型推板209下部可转动的板推动固定块205b,固定块205b带动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运动,使第二连接架204在弧形滑轨203内滑动,又因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限位住B区域的耐火砖,当耐火砖在正常摆放的竖直状态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当第二连接架204在弧形滑轨203内滑动时是以一个向下的弧形轨迹运动,即第二连接架204对耐火砖的一侧施加压力,第二连接架204与耐火砖之间产生摩擦力,且由于第二连接架204与耐火砖需要发生倾斜,摩擦力的方向变为斜向上,将摩擦力分为竖向分力和横向分力,此时摩擦力的竖向方向的分力等于耐火砖的重力,从而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带动B区域的耐火砖以B区域的耐火砖的右下角为轴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并且通过展开限位横板212进行支撑,如此实现B区域耐火砖的倾斜,倾斜完成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208停止向下推动;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电动推杆208将V型推板209向下推动的同时,V型推板209的固定板部分带动送风中空板2010向下移动,而B区域耐火砖的倾斜为送风中空板2010向下移动提供了间隙,如此,送风中空板2010便处于耐火砖B区域和C区域之间;
随后通过热风器6向第三分流管2011、第四分流管221和第五分流管222输送热风,并通过第二通风板205、第三通风板206和送风中空板2010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向B区域的耐火砖吹出热风,且因限位横板212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使得从A区域吹出的热风并不会被阻挡,如此实现存在于耐火砖B区域外侧面与间隙湿气的干燥;
当耐火砖A区域和B区域干燥完成后,停止热风器6输送热风,随后控制第一滑块101带动A区域的耐火砖、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在滑轨8上向左移动,直齿轮1014再次与齿条113接触,使得直齿轮1014带动A区域的耐火砖、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从前往后看逆时针转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此时,A区域的耐火砖回正,而B区域的耐火砖右侧面被A区域的耐火砖回正的作用力轻微撞击,使得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带动B区域的耐火砖以B区域的耐火砖的右下角为轴自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此时,B区域的耐火砖恢复至初始状态;随后控制收线盒217收卷牵引绳216,从而带动第三滑块213在导向槽205a内向上滑动,使得限位横板212恢复至初始压缩状态;然后控制第一滑块101带动A区域的耐火砖、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继续向左移动,并通过前后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受斜形槽2a内的限位作用慢慢的将A区域的耐火砖夹紧,使得A区域的耐火砖恢复至初始状态;
当A区域和B区域的耐火砖均恢复初始状态后,控制同一滑轨8上的两个第一滑块101相背移动,从而第一滑块101带动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恢复至初始位置,在此之前,为避免因齿条113使得直齿轮1014转动导致移动分散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倾斜,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11带动推块112和齿条113向下移动;同时控制同一滑轨8上的两个第二滑块201相背移动,从而第二滑块201带动两个移动倾斜组件中的第三连接板202、弧形滑轨203、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和第三通风板206相背移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如此以便于下一批次的耐火砖的干燥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因第一通风板104和分散板105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向A区域的耐火砖吹出热风,并通过第二通风板205、第三通风板206和送风中空板2010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向B区域的耐火砖吹出热风,在耐火砖干燥时,势必会产生蒸汽,而第一通风板104和分散板105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第二通风板205、第三通风板206和送风中空板2010上开有的斜向下的通孔使得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向下层吹动,通过海绵吸湿板5上开有的排气孔5c将蒸汽排入排气槽5a内,随后通过排气槽5a左端和右端外接的抽风机将排气槽5a内的蒸汽抽出,如此避免蒸汽上溢导致耐火砖再次潮湿。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有热风箱(1)、底座(2)、壳体(3)和电动门(4);热风箱(1)上安装有底座(2);底座(2)上安装有壳体(3),且壳体(3)内左侧面和内右侧面各设有一个第一排气网(3a),且壳体(3)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设有一个第二排气网(3b);壳体(3)前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电动门(4),且电动门(4)下部开有适应叉车叉条的通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海绵吸湿板(5)、热风器(6)、垫板(7)、滑轨(8)、外侧干燥系统和内侧干燥系统;底座(2)上表面左部和上表面右部各开有两个斜形槽(2a);底座(2)内安装有海绵吸湿板(5);海绵吸湿板(5)内部开有排气槽(5a);海绵吸湿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收湿气的海绵块(5b);海绵吸湿板(5)顶部开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湿气的排气孔(5c);壳体(3)上安装有热风器(6);海绵吸湿板(5)中部设置有垫板(7),且垫板(7)左部和右部各开有若干个限位槽(7a);壳体(3)上表面前部和上表面后部各固接有一个滑轨(8);两个滑轨(8)上连接有外侧干燥系统,且外侧干燥系统下部与底座(2)连接;两个滑轨(8)上连接有内侧干燥系统,且内侧干燥系统位于外侧干燥系统内侧;热风箱(1)送出的风为高温缓风,热风器(6)送出的风为低温急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外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分散组件、导向组件和第一输风组件;两个滑轨(8)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分散组件;每个移动分散组件各与同侧的两个斜形槽(2a)配合;底座(2)内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向组件;壳体(3)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输风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移动分散组件包括有第一滑块(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一连接架(103)、第一通风板(104)、分散板(105)、第二连接板(107)、第二连接座(108)、撑杆(109)、弹簧(1010)、承载板(1011)、连杆(1013)和直齿轮(1014);两个滑轨(8)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101);两个第一滑块(101)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102),且两个第一连接板(102)均穿入壳体(3)内;两个第一连接板(102)下部相向侧各通过伸缩结构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架(103);两个第一连接架(103)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通风板(104),且两个第一通风板(104)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且两个第一通风板(104)下部各在一个斜形槽(2a)内左右滑动;两个第一通风板(104)下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杆(1013);连杆(1013)前端和后端各固接有一个直齿轮(1014);连杆(1013)上连接有五个分散板(105),且每个分散板(105)上各开有一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五个分散板(105)上共同连接第一输风组件;相邻两个分散板(105)之间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连接座(108);每个第二连接座(108)右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呈前后分布的第二连接板(107),且两个第二连接板(107)相背侧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分散板(105)上;相邻两个分散板(105)之间的两个第二连接座(108)左端共同固接有一个撑杆(109);每两个相邻的分散板(105)之间各连接有三个竖向等距分布的弹簧(1010);每个分散板(105)左侧下部各固接有一个承载板(1011),且承载板(1011)适配限位槽(7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分散板(105)左侧面设有若干个防滑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导向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111)、推块(112)和齿条(113);底座(2)内右部固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的第一电动推杆(111);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11)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推块(112);两个推块(112)上各固接有一个齿条(113),且两个齿条(113)上升时分别与对应侧的直齿轮(1014)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第一输风组件包括有第一分流管(121)、第二分流管(122)、第一通风管架(123)和第二通风管架(124);壳体(3)上连通有第一分流管(121);第一分流管(121)上设有第一伸缩管部(121a);第一伸缩管部(121a)上部贯穿壳体(3),并且第一伸缩管部(121a)上部与热风器(6)相连接;第一分流管(121)下部右侧连通有第一通风管架(123);第一通风管架(123)由五个分管构成,并且相邻两个分管之间通过伸缩管连接,而且每个分管分别与相邻的分散板(105)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一分流管(121)下部左侧连通有第二分流管(122);第二分流管(122)下部连通有第二通风管架(124);第二通风管架(124)为伸缩管结构,并且第二通风管架(124)上每个出风口分别与相邻的第一通风板(104)上开有的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内侧干燥系统包括有移动倾斜组件、防护组件和第二输风组件;两个滑轨(8)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倾斜组件;两个移动倾斜组件相背侧各连接有一个防护组件;壳体(3)内顶面连接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输风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移动倾斜组件包括有第二滑块(201)、第三连接板(202)、弧形滑轨(203)、第二连接架(204)、第二通风板(205)、第三通风板(206)、支撑座(207)、第二电动推杆(208)、V型推板(209)、送风中空板(2010)和第三分流管(2011);两个滑轨(8)右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201);两个第二滑块(201)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连接板(202);两个第三连接板(202)均穿入壳体(3)内;两个第三连接板(202)下部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弧形滑轨(203),并且两个弧形滑轨(203)为前后对称设置且轨道开口相对;两个弧形滑轨(203)内各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架(204);两个第二连接架(204)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通风板(205),并且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上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两个第二通风板(205)右部各开有一个导向槽(205a);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上侧右部各固接有一个固定块(205b);两个第二通风板(205)之间上部固接有第三通风板(206),并且第三通风板(206)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第三通风板(206)上连接有防护组件;壳体(3)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支撑座(207);两个支撑座(207)上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推杆(208);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8)伸缩部各固接有一个V型推板(209),并且V型推板(209)由两个相互铰接的板组成;两个V型推板(209)固定端共同连接有送风中空板(2010),且送风中空板(2010)左壁和右壁各开有若干个斜向下的通风孔;壳体(3)顶部连通有第三分流管(2011);第三分流管(2011)下部与送风中空板(2010)相连通;第三分流管(2011)上部设有第三伸缩管部(2011a);第三伸缩管部(2011a)贯穿壳体(3),并且第三伸缩管部(2011a)与热风器(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防护组件包括有固定座(211)、限位横板(212)、第三滑块(213)、连接杆(214)、收线柱(215)、牵引绳(216)和收线盒(217);两个固定块(205b)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固定座(211);两个导向槽(205a)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滑块(213);两个固定座(211)之间设有若干个限位横板(212),且每个限位横板(212)相互活动连接,且最上方的限位横板(212)左端与两个固定座(211)固接,最下方的限位横板(212)右端与两个第三滑块(213)固接;两个第三滑块(213)相背面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杆(214);两个连接杆(214)上各固接有一个收线柱(215);壳体(3)上安装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收线盒(217);两个收线盒(217)相背侧各设置有一个线轴;两个收线柱(215)上各绕有一个牵引绳(216),且两个牵引绳(216)另一端绕在对应侧的收线盒(217)的线轴上;限位横板(212)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右方的第二输风组件包括有第四分流管(221)和第五分流管(222);壳体(3)内顶面连通有第四分流管(221);第四分流管(221)下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通风板(206)上的通风孔相连通;第四分流管(221)上部设有第二伸缩管部(221a);第二伸缩管部(221a)贯穿壳体(3),并且第二伸缩管部(221a)与热风器(6)相连通;第四分流管(221)左部连通有第五分流管(222);第五分流管(222)前部出风口和后部出风口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通风板(205)上的通风孔相连通。
CN202210875312.1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Active CN114935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312.1A CN114935250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312.1A CN114935250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250A true CN114935250A (zh) 2022-08-23
CN114935250B CN114935250B (zh) 2022-10-28

Family

ID=8286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5312.1A Active CN114935250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2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3522B (zh) * 2023-10-11 2023-12-12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2463A (ja) * 2010-09-29 2012-04-12 Kyuchiku Ind Co Ltd 転炉用耐火煉瓦配設設備
CN206172521U (zh) * 2016-08-31 2017-05-17 河北博柯莱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耐火砖抓取和放置的新型多功能抓具
CN207600074U (zh) * 2017-11-06 2018-07-10 登封市豫登耐火材料厂 一种用于耐火砖的防潮干燥装置
CN114147847A (zh) * 2021-11-13 2022-03-08 杨小康 耐火砖生产辅助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2463A (ja) * 2010-09-29 2012-04-12 Kyuchiku Ind Co Ltd 転炉用耐火煉瓦配設設備
CN206172521U (zh) * 2016-08-31 2017-05-17 河北博柯莱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耐火砖抓取和放置的新型多功能抓具
CN207600074U (zh) * 2017-11-06 2018-07-10 登封市豫登耐火材料厂 一种用于耐火砖的防潮干燥装置
CN114147847A (zh) * 2021-11-13 2022-03-08 杨小康 耐火砖生产辅助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3522B (zh) * 2023-10-11 2023-12-12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250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5250B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干燥设备
CN107814295A (zh) 一种便于检修更换的防憋闷洁净电梯轿厢体
CN100561090C (zh) 气体射流冲击式转筒干燥、烘焙一体机
CN106214106B (zh) 一种鞋子烘干装置
CN112356209B (zh) 一种木塑板材拉丝装置
RU2465948C2 (ru) Фильтр рукавный для трехступенчат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здуха от 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примесей
CN113606918A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超滤膜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12205436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高效的烘干装置
CN210532946U (zh) 板皮烘干设备
JP5648102B1 (ja) サーバーラック室内システム
CN107388779B (zh) 一种服装面料的自动化烘干装置
CN210196100U (zh) 一种风机热管防护罩
CN115111883B (zh) 一种能实现冷热交替的烘干房
CN116678175B (zh) 一种抗高温降黏剂生产用干燥装置及工艺
CN112431375A (zh) 一种木塑地板的加工设备
CN206285093U (zh) 一种鞋子烘干装置
CN117542580B (zh) 一种镶条式电缆的制作设备
CN220269842U (zh) 一种种子加工用除湿设备
CN212016506U (zh) 一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装置
CN112477488B (zh) 一种木塑板加工设备
CN2133483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空气干燥机
RU2792803C1 (ru) Шахтная модульная зерносушилка жалюзийного типа
CN107720751A (zh) 碳分子筛生产系统
CN220507498U (zh) 一种胶合板加工烘干机
RU2784838C1 (ru) Шахтная модульная зерносушилка жалюзийного тип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