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191A -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191A
CN114935191A CN202210875381.2A CN202210875381A CN114935191A CN 114935191 A CN114935191 A CN 114935191A CN 202210875381 A CN202210875381 A CN 202210875381A CN 114935191 A CN114935191 A CN 114935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s
supply
informatio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5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5191B (zh
Inventor
胡伟强
韩磊峰
陈卫杰
肖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yan Fei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yan Fei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yan Fei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53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5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本方法包括在病房内设置多个病床位,在每个病床位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排风口,对应每个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并基于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对排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量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对每个病床位的空气进行监控,并进行处理,可以更好的降低病房内由于空气的流通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集中空调被广泛地应用于宾馆、商场、医院、大型超市和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集中空调应用于医院仍存在一些需要细化的部分,比如在针对不同病房、不同病人,其每个病房的标准可能不同,并且目前集中空调,在一间病房中也只设置一个或两个通风口,并且对通风口并未有智能调节,不能够根据病房内通风需求进行自动化调节,更不能针对一个病床进行细化处理,保证通风还能较少病床间病人的空气交叉感染等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旨在提供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以满足病床内的通风自动调节,并减少病人间由于空气流通造成的交叉感染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在所述病房内设置多个病床位,在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排风口;对应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所述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分析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若所有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进一步,还包括:
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所述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
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基于所述PMV值对所述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还包括:
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若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出风口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当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在所述病房内设置有多个病床位,在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所述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排风口空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排风空气分析模块,通过分析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处理调节模块,用于若所有所述排风口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进一步,还包括:
室内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所述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
PMV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送风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PMV值对所述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还包括:
出风口空气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出风口空气信息分析模块,用于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出风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还包括送风净化调节模块,用于通过在每个所述出风口内设置的空气净化装置,当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还包括指定控制模块;所述指定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在不对集中空调等大型设备进行改造,只是针对不同病房需求设置相应的进出风口及相应的控制器,改造方便且经济实惠;通过对每个病床设置进出风口,对每个空床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可以更准确的进行通风控制;并且在增加目标排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量的同时,减少临床对应的进出风口的送风量,形成空气三角流,将想要排除的空气从目标排风口进行排除,进一步减少了病房内空气流通造成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本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在病房内设置多个病床位,在每个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排风口;对应每个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分析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若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排风口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小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按照计算得到PMV值,针对人体舒适性进行送风和排风。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根据不同的病房要求对应空气信息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进行设置;通过对每个病床对应出风口的空气信息进行考量,可以更为细化的对每个病床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对超出平均值或预设阈值的出风口和排风口增加风量,该病床周围形成一个类似截面为三角形的排风气流,该病床周围的空气排出效率增加,并且该病床相邻病床的空气也会往该病床对应的排风口进行转移,避免该病床的不良空气向临近病床扩散,使该病床周围产生的不良气体从该病床对应的排风口进行排出;
并且考虑到由于病房的所有排放口共同接入一个排风管,该排风管与排风机组连通,其排风效率受到整个排风机组的影响,若排风管内的压强一定,增加病床其他排风口的排风,对我们所需空气排出的目标排风口的排风效率具有一定影响;同理,出风口也是同样的原理;所以在减小临近病床对应的排风口的排风和出风口的送风效率,更有利于增大目标排风口的排风效率。
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本方法还采用:
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
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基于PMV值对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更优的,本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若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在每个出风口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当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参见图2,为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在病房内设置有多个病床位,在每个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每个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出风口;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排风口空气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排风空气分析模块2,通过分析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处理调节模块3,用于若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进一步,还包括:
室内信息获取模块4,用于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
PMV值计算模块5,用于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送风调节模块6,用于基于PMV值对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还包括:
出风口空气信息采集模块7,用于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出风口空气信息分析模块8,用于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出风调节模块9,用于若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还包括送风净化调节模块10,用于通过在每个出风口内设置的空气净化装置,当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进一步,还包括指定控制模块11;指定控制模块11,用于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病房内设置多个病床位,在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排风口;对应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所述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分析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若所有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和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所述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和新陈代谢率;
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基于所述PMV值对所述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若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出风口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当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6.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病房内设置有多个病床位,在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头端上方对应的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每个所述病床位的床尾端和过道区域内,在所述病房天花板上分别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分别通过带有排风阀的管道与排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分别通过带有送风阀的管道与送风管连接;
排风口空气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设置于每个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排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排风空气分析模块,通过分析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得出排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病菌情况、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
处理调节模块,用于若所有所述排风口空气信息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有出风口增加送风和所有排风口增加排风;
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若存在大于等于3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的排风阀和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的送风阀的开度完全打开;
若存在两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大于所有排风口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并且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该两个排风口相邻,则该两个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左右两侧的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若运行一段时间过后,所述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有所减小,则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大的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并且大于所述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的量较小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对应的出风口减小送风;
若存在一个排风口的空气信息大于所有排风口处的空气采集器采集的空气信息的平均值或第一预设阈值,则该排风口增大排风,该排风口对应的出风口增大送风,该排风口对应的病床位相邻病床位对应的排风口减小排风、出风口减小送风;
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病人的诊断情况,获取病人身体信息;并获取所述病房中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和新陈代谢率;
PMV值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病人身体信息、人的数量、人体做功、穿衣面积比、评价辐射温度、服装热阻、穿衣人体外表面温度、新陈代谢率、温度情况和湿度情况计算PMV值;
送风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PMV值对所述排风阀、送风阀、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口空气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通过在出风口设置空气采集器,采集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
出风口空气信息分析模块,用于通过采集的出风口处的空气信息,分析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
出风调节模块,用于若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净化调节模块,用于通过在每个所述出风口内设置的空气净化装置,当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对送风空气进行净化;若运行一时间段后,所述送风空气中固体颗粒情况、气溶胶飞沫情况、异味情况和病菌情况仍大于预设的送风空气阈值,则所述出风口减小送风或关闭送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定控制模块;所述指定控制模块,用于通过设置进出风控制器,通过手动控制一个或多个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在一定时间为最大状态,并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病床相邻的病床对应的送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则减小。
CN202210875381.2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935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381.2A CN11493519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5381.2A CN11493519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191A true CN114935191A (zh) 2022-08-23
CN114935191B CN114935191B (zh) 2022-09-23

Family

ID=8286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5381.2A Active CN114935191B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19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6509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pread of microorganisms and airborne health hazardous matter and/or for protection from microorganisms and airborne health hazardous matter
JP2011196645A (ja) * 2010-03-23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空気清浄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6288188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212179154U (zh) * 2020-04-30 2020-12-18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医院变风量通风系统
CN215637772U (zh) * 2021-08-26 2022-01-25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用于传染病方舱医院的送排风装置
CN11411086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苏州中卫宝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联负压病房通风管理系统
JP2022049692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Tbグループ カプセルベッド及びカプセルベッド結合体
CN217004794U (zh) * 2022-01-25 2022-07-19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疫结合型病房分布式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6509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pread of microorganisms and airborne health hazardous matter and/or for protection from microorganisms and airborne health hazardous matter
JP2011196645A (ja) * 2010-03-23 2011-10-06 Panasonic Corp 空気清浄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6288188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212179154U (zh) * 2020-04-30 2020-12-18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医院变风量通风系统
JP2022049692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Tbグループ カプセルベッド及びカプセルベッド結合体
CN215637772U (zh) * 2021-08-26 2022-01-25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用于传染病方舱医院的送排风装置
CN11411086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苏州中卫宝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联负压病房通风管理系统
CN217004794U (zh) * 2022-01-25 2022-07-19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疫结合型病房分布式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191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1789A (zh)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110030703A (zh) 一种基于人员定位检测的室内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3644600B (zh) 智能型净化抑菌空气处理机组
CN111473456A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1041321U (zh) 多末端新风变风量控制系统
CN114935191B (zh) 一种降低病房通过空气交叉感染的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13777959U (zh) 一种新风量可变的诊室空调系统
CN112856671A (zh) 一种病房送排风空气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5022A (zh) 一体化可移动智能应急病房
CN206846961U (zh) 实验室节能送排风系统
CN2756195Y (zh) 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
CN110906486A (zh) 一种空气循环型毛细管网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5972A (zh) 一种手术室新风量智能节能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JP7247304B1 (ja) 病室の空調構造
CN212339554U (zh) 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
CN214307392U (zh) 带有新风系统的ct方舱
CN209355400U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212511675U (zh) 一种气-气换热节能减排集成装置
CN212006100U (zh) 一种舒适性室内空气环境调控装置
CN113932331A (zh) 核磁共振室净化系统
CN112032907A (zh) 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7763667U (zh) 一种吊顶式智慧组合空调柜
CN113137663A (zh) 一种vav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81614U (zh) 一种病房送排风空气幕系统
CN213300394U (zh) 一种拼装式医院病房空调送、排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7

Address after: 214000 building 30, HUanpu Industrial Park, No. 15, Hanjiang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FRESHAIR AQ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nd and 3rd Floor, Unit 2, Building 2, Foshan Anjie Health Industrial Park, No. 27, Hongling 3rd Road,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2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yan feil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