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590A -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590A
CN114928590A CN202110131918.XA CN202110131918A CN114928590A CN 114928590 A CN114928590 A CN 114928590A CN 202110131918 A CN202110131918 A CN 202110131918A CN 114928590 A CN114928590 A CN 114928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lan
identifier
network slice
ipv6
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19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590B (zh
Inventor
冯现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19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850 priority patent/WO20221609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用于解决终端设备接收到多个IPv6前缀时存在的IPv6前缀覆盖问题。该方法包括:路由设备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VLAN的标识,向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A报文,其包括第一IPv6前缀;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VLAN的标识对应,从而可以实现将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到的第一IPv6前缀分配给指定的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从而达到合理分配IPv6前缀,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Description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时代下,由于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以及差异化的业务需求,而生成了多样化的网络切片,以满足对不同的网络切片通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差异化需求,其中,每个网络切片通路对应一个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IPv6)前缀。
在路由设备例如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等及其下挂的终端设备都支持IPv6的情况下,路由设备在接入5G网络后,不同的5G网络切片为路由设备分配不同的IPv6前缀,路由设备定期向下挂的终端设备发送路由通告(routeradvertisement,RA)报文,以便为终端设备分配IPv6前缀。例如,路由设备先从网络侧获取到网络切片1对应的IPv6前缀1,组播给路由设备下挂的PC1和PC2,之后,路由设备又从网络侧获取到网络切片2对应的IPv6前缀2,也组播给路由设备下挂的PC1和PC2,这样PC1和PC2获取的前一个前缀被后一个前缀覆盖,导致终端设备不能有效选择合适的IPv6地址发送报文,那么业务数据就不能被合理的路由到网络侧的不同网络切片上,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全部的网络切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用于实现为路由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合理分配IPv6前缀,从而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路由设备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VLAN的标识对应,路由设备向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路由通告报文,第一路由通告报文包括第一IPv6前缀。
通过上述方法,路由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所对应的第一VLAN的标识,从而实现将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到的第一IPv6前缀分配给指定的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实现合理分配IPv6前缀,进而在终端设备发起数据业务请求时可以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之前,还可以根据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二对应关系指示第二网络切片与第二VLAN相对应。如此,路由设备在从任一个网络切片获取到IPv6前缀时,都可以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出相应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合理分配多个网络切片的IPv6前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路由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业务请求,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IPv6地址,第一IPv6地址由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IPv6前缀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地址确定,路由设备根据路由策略和第一IPv6地址,确定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一网络切片,路由设备向第一网络切片发送第一数据业务请求。相应的,路由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业务请求,第二数据业务请求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IPv6地址,第二IPv6地址由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二IPv6前缀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本地地址确定,路由设备根据路由策略和第二IPv6地址,确定第二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网络切片,路由设备向第二网络切片发送第二数据业务请求。这样结合策略路由,不同的数据业务请求可以分流不同IPv6 WAN通路,从而充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路由策略为根据IPV6前缀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网络切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路由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所述路由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报文,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根据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语音类业务,则该第一VLAN的标识与低时延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媒体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数据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这样可以更合理、充分的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路由设备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路由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路由设备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可选的,收发模块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调制解调器;处理模块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前缀策略模块和路由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路由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可以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路由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路由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路由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提及的终端设备、路由设备和多个网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示例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IPv6地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获取IPv6前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获取IPv6前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适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适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9A至图9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用于实现为路由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合理分配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的IPv6前缀,从而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需要说明的是,路由设备一般都会为终端设备分配IPv4地址,随着IPv6的广泛普及,在路由设备以及终端设备都支持IPv6情况下,路由设备会给终端设备分配IPv6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讨论为终端设备分配IPv6地址的场景。
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即路由设备)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1和路由设备102。进一步地,该通信系统还可包括网关103。
终端设备101,是指各种需要上网(例如连接到IPv6公网)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站点(station,STA)、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终端设备101可通过网线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的方式与路由设备相连接,进而与IPv6公网进行通信。
路由设备102,为终端设备分配IPv6前缀或IPv6地址,以及路由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的业务数据。路由设备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CPE、路由器、无线交换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无线路由器、光网络终端、WIFI无线中继器、便携式终端热点等。其中,路由设备可以包括与终端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端口,和与网关连接的广域网端口,并相应地通过局域网端口与终端设备通信,通过广域网端口与网关通信。
网关103,为位于IPv6骨干网边缘的网关设备,例如,该网关可以是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或是边缘路由器(border router,BR)等。网关103用于连接IPv6公网。
IPv6公网可以为移动网络,也可以为固网,移动网络可以为5G、LTE等,固网可以为固网电信网络,简称“固网”,是透过金属线或光纤线等固体媒体传送信号的电话网络。
IPv6公网包括多个网络切片,可以理解为将运营商的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的网络,每个虚拟网络之间(包括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是逻辑独立的,任何一个虚拟网络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到其它虚拟网络。为了满足多样性需求和切片间的隔离,需要业务间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维,并提供量身定做的业务功能和分析能力。不同业务类型的实例可以部署在不同的网络切片上,相同业务类型的不同实例也可部署在不同的网络切片上,切片可以由一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和/或子网络等构成。
下文中以IPv6公网为5G网络为例,以路由设备为CPE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1中示出两个终端设备101,但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路由设备可通过不同的局域网端口分别与各个终端设备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同理,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包括多个路由设备,同样不作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另外,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目前,分配IPv6地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分配方式为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也称IPv6下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DHCPv6)方式,网络侧为CPE分配IPv6地址,该地址为包含IPv6前缀的地址,这种分配方式不适用于安卓(Android)设备。另一种分配方式为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tateless addressautoconfiguration,SLAAC),网络侧为CPE分配IPv6前缀,CPE继续向终端设备分配IPv6前缀,终端设备根据IPv6前缀生成IPv6地址,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所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状态地址分配方式进行IPv6地址的分配。
下面对IPv6地址进行简单的介绍。
IPv6地址共128位,以2001:1:2:3:a:b:c:d为例,该地址分为IPv6前缀和ID两部分,无线网络为CPE直接分配IPv6前缀,CPE再继续将IPv6前缀分配给CPE的下挂的终端设备,例如PC等。
以全球可聚合单播地址为例,一般从运营商处申请到的IPv6地址空间为/48,如图2所示,三个最高有效位始终设置为001,再由自己根据需要进一步规划。目前的无线网络下,运营商给CPE分配的前缀一般是64位,即2001:1:2:3:a:b:c:d/64,前64位为前缀,后64位为接口标识符(ID),该接口ID由使用者自己生成。家庭网关获取到IPv6前缀后,继续分配给下挂的终端设备。
无状态地址分配是CPE和终端设备(比如PC)通过IPv6的互联控制报文(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version6,ICMPv6)协议中的路由查询(routersolicitation,RS)/RA报文交互完成,其中RA报文交互需要CPE的路由器广告守护进程(router advertisement daemon,RADVD)模块广播,广播周期通常是200~600秒,CPE下挂的终端设备接收到RA报文后,根据RA报文携带的IPv6前缀,完成IPv6地址生成和配置。
以终端设备为PC为例,PC获取IPv6前缀可以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CPE定期通告。如图3所示,CPE注册到5G无线网络后,从核心网获取到IPv6前缀,然后向下挂的终端设备定期发送RA报文,RA报文携带IPv6前缀,其中周期一般为200–600秒。
方式二,PC主动查询的方式。如图4所示,CPE注册到5G无线网络后,从核心网获取到IPv6前缀,然后PC主动向CPE发送RS报文,CPE向PC回复RA报文,RA报文携带IPv6前缀,PC获取到IPv6前缀。
在上述两种方式中,CPE获取到IPv6前缀后,会组播给CPE下挂的终端设备,由于5G网络包括多个网络切片,如图5所示,5G网络包括5G切片1和5G切片2,其中,5G切片1为高带宽的网络切片,5G切片2为低时延的网络切片,每个5G切片对应不同的IPv6前缀,CPE先获取到5G切片1的第一个前缀2001:1:2:3:A/64后,会同时组播给PC1和PC2,同样,CPE获取到5G切片2的第二个前缀2002:1:2:3:A/64后,也会同时组播给PC1和PC2,这样PC1和PC2获取的第一个前缀就会被第二个前缀覆盖,即低时延的5G切片2覆盖了高带宽的5G切片1。由于IPv6前缀的覆盖问题,使得CPE下挂的终端设备发送报文时不能有效选择合适的IPv6地址,从而数据不能被合理的路由到不同的网络切片,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全部的网络切片。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通过为路由设备下挂的属于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的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IPv6前缀,以实现为路由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合理分配IPv6前缀,从而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基于以上网络架构,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以两个网络为第一切片网络和第二切片网络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的,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路由设备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IPv6 Prefix1)。
步骤602,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其中,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VLAN的标识对应。
步骤603,路由设备向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路由通告报文,第一路由通告报文包括第一IPv6前缀。
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所对应的第一VLAN的标识,从而实现将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到的第一IPv6前缀分配给指定的VLAN下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实现合理分配IPv6前缀,进而在终端设备发起数据业务请求时可以实现合理利用多个网络切片。
进一步,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之前,还可以根据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二对应关系指示第二网络切片与第二VLAN相对应。如此,路由设备在从任一个网络切片获取到IPv6前缀时,都可以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出相应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合理分配多个网络切片的IPv6前缀。
应理解,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可以包括除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之外的其它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为根据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相应的,第二对应关系为根据第二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
示例的,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语音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低时延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媒体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数据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
在具体实施中,CPE可以根据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自动配置对应的网络切片的标识,也可以为用户手动配置。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适用的一种示例性的场景示意图。在图7中,以终端设备为PC和IP电话为例,以路由设备为CPE为例示出,其中CPE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报文通过交换机转发。图7示出的场景示意图可以包括两个PC(例如PC1、PC2)、两个IP电话(例如IP电话1、IP电话2)、CPE、交换机和两个5G网络切片(例如5G切片1和5G切片2),5G切片1为低时延的网络切片,5G切片2为高带宽的网络切片。其中,两个PC在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例如用VLAN1表示)内,VLAN1对应图7中的广播域1,两个IP电话在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例如用VLAN2表示)内,VLAN2对应图7中的广播域2中。
其中,5G切片1和5G切片2可以为不同业务类型的网络切片,例如5G切片1为低时延的网络切片,5G切片2为高带宽的网络切片。5G切片1可以与CPE之间建立IPv6连接1,5G切片2与CPE之间建立IPv6连接2。5G切片1可以为CPE分配IPv6 prefix 1,5G切片2可以为CPE分配IPv6 prefix 2。CPE获取到IPv6 prefix 1和IPv6 prefix 2之后,分配给广播域1和广播域2中终端设备。
如图7所示的场景,还可以包括配置PC,该配置PC用于配置VLAN的标识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的,用户可以在配置PC上的Web页面上配置VLAN的标识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打开配置PC上的用于配置对应关系的配置界面,如图8A所示,配置界面800包括用于输入VLAN的标识的输入框801和用于输入网络切片的标识的输入框802,图8A仅示例性示出了三组对应关系,其中VLAN的标识采用VLAN-id表示,为交换机配置好的vlan网络标志,包括20、30、50;网络切片的标识采用网络切片的名称来表示,internet表示普通连接的5G网络切片,iptv表示高带宽的5G网络切片,voice表示低时延的5G网络切片,网络切片的标识由运营商指定。在配置界面800上配置对应关系之后,接收到针对控件803的点击操作后,配置PC向CPE下发对应关系,CPE完成配置。
为便于用户识别网络切片的标识,还可以在配置对应关系时,增加一个用户自定义的名称,如图8B所示的虚线框804,例如,data用于表示internet,video用于表示iptv,voip用于表示voice。
应理解,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更多组的对应关系,例如,根据网络切片的数量设置相应数量的对应关系。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参见图9A至图9F的配置界面900进行配置对应关系。如图9A所示,在配置界面上可以包括一组选择框,其中,选择框901用于设置VLAN的标识,选择框911用于设置网络切片的标识。以在选择框901中设置VLAN的标识,响应于对控件902的点击操作,显示如图9B中所示下拉菜单903,其中包括可选择的VLAN的标识,例如,100、200、300;响应于针对200的点击操作,在如图9C所示选择框901中显示200。然后,响应于对控件912的点击操作,显示下拉菜单913,其中包括可选择的网络切片的标识,例如,5G切片1、5G切片2、5G切片3,如图9D所示,响应于针对5G切片2的点击操作,在如图9E所示的选择框912中显示5G切片2。如此,完成了一组对应关系的配置。
在一组对应关系配置完之后,还需要继续配置,可以点击如图9E所示的控件914,增加一组选择框,PC响应于针对控件914的点击操作,显示如图9F所示的一组选择框915,针对选择框915中的内容的配置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9A至图9E的过程。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配置界面上同时显示多组选择框,直接在每组选择框中配置VLAN的标识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VLAN和WAN绑定的手段,达到控制WAN的IPv6前缀组播RA报文的范围,实现不同的VLAN设备分配不同IPv6前缀。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7所示的场景,图10A示例性示出了报文路由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在CPE中可以包括VLAN-WAN绑定模块、RA通告模块、路由管理模块。
CPE可以通过RA通告模块与5G切片1建立IPv6连接1,并在建立IPv6连接1后,在CPE内部创建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1,WAN 1与IPv6连接1对应;CPE还可以通过RA通告模块与5G切片2建立IPv6连接2,并在建立IPv6连接2后,在CPE内部创建WAN2,WAN 2与IPv6连接2对应。
VLAN-WAN绑定模块可以实现绑定VLAN的标识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可以采用WAN的标识表示,可以生成多组VLAN的标识与WAN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10A所示的示例中,多组对应关系包括:用于指示VLAN1(即图10A中的广播域1)与WAN 1(对应5G切片1)相对应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指示VLAN2(即图10A中的广播域2)与WAN 2(对应5G切片2)相对应的对应关系。
RA通告模块可以实现CPE与5G网络之间的通信,例如,从5G网络包括的不同的网络切片获取IPv6 prefix,还可以实现CPE与下挂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CPE下挂的终端设备分配IPv6 prefix,具体的,RA通告模块可以根据绑定模块生成的多组对应关系,分别为广播域1下的IP电话1和IP电话2分配IPv6 prefix、以及广播域2下的PC1和PC 2分配IPv6 prefix。应理解,RA通告模块为广播域1和广播域1分配的IPv6 prefix可以是同一个网络切片对应的IPv6 prefix,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的IPv6 prefix。
路由管理模块可以管理路由策略,以及根据路由策略,将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业务请求发送给网络侧,例如,路由策略为根据IPV6前缀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网络切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CPE与5G切片1建立IPv6连接1时,CPE从5G切片1获取到IPv6prefix 1,当CPE与5G切片2建立IPv6连接2时,CPE从5G切片2获取到IPv6 prefix2。CPE将获取到的IPv6 prefix 1和IPv6 prefix 2存储到RA通告模块,RA通告模块根据VLAN1与WAN 1的对应关系,确定出5G切片1对应的VLAN1,以及5G切片1对应的VLAN2,然后,RA通告模块将IPv6 prefix 1分配给VLAN1所标识的广播域1下的IP电话1和IP电话2,IPv6 prefix 2分配给VLAN2所标识的广播域2下的PC1和PC 2。
例如,广播域1下的IP电话1和IP电话2接收到IPv6 prefix 1之后,需要发送数据业务请求时,以IP电话1为例,IP电话1根据IPv6 prefix 1和IP电话1的本地地址(例如IP电话1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11,然后将包括IPv6地址11的数据业务请求1通过交换机发送给CPE,CPE接收到数据业务请求1之后,CPE中的路由管理模块根据路由策略以及IPv6地址11,确定出目标网络切片为IPv6 prefix 1对应的5G切片1,路由管理模块将数据业务请求1通过IPv6连接1发送至5G切片1。
又例如,广播域2下的PC1和PC2接收到IPv6 prefix 2之后,需要发送数据业务请求时,以PC1为例,PC1根据IPv6 prefix 2和PC1的本地地址(例如PC1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21,然后将包括IPv6地址21的数据业务请求2通过交换机发送给CPE,CPE接收到数据业务请求2之后,CPE中的路由管理模块根据路由策略以及IPv6地址211,确定出目标网络切片为IPv6 prefix 2对应的5G切片1,路由管理模块将数据业务请求1通过IPv6连接1发送至5G切片1。
此外,VLAN-WAN绑定模块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业务需求重新配置VLAN与WAN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将VLAN2与5G切片1对应,将VLAN1与5G切片2对应,以实现动态更新不同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IPv6 prefix,从而保证业务性能较好,提高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VLAN网络内,每个数据包其实是一个数据帧,从数据包的粒度看,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VLAN标识(identified,ID),在图10B中TCI字节中,用来标记自己属于哪个VLAN。如图10B所示的IEEE 802.1Q格式的报文结构,其中,IEEE 802.1Q是经过IEEE认证的对数据帧附加VLAN识别信息的协议。IEEE 802.1Q所附加的VLAN识别信息,位于数据帧中“发送源MAC地址”与“类别域”之间。VLAN识别信息具体内容为2个字节的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entifier,TPID)和2个字节的标签控制信息(tag controlinformation,TCI),共计4字节,而VLAN ID就在2字节的控制信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10A中仅以广播域的数量为两个,网络切片的数量为两个为例示出,但这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场景的限定。应理解,在实际场景中,可以有比两个广播域更少或者更多的广播域,以及有比两个网络切片更多的网络切片。并且,图10中每个广播域下可以有比两个终端设备更多或者更少的终端设备,广播域1下的IP电话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终端设备,广播域2下的PC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终端设备,CPE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路由设备,对此本申请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基于以上实施例,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的一个具体的示例。图11所示的示例可以应用于图10A所示的场景下,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以终端设备为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和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以路由设备为CPE,以两个网络为5G切片1和5G切片2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的,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配置PC向CPE发送配置报文。
其中,配置报文包括VLAN的标识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多组对应关系,例如,第一对应关系包括VLAN1与5G切片1之间的对应关系,又例如,第二对应关系包括VLAN2与5G切片2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1102,CPE的VLAN-WAN绑定模块根据配置报文,完成对多组对应关系配置。
步骤1103,CPE的VLAN-WAN绑定模块向RA通告模块发送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1104,CPE的RA通告模块进行初始化,建立与VLAN标识对应的桥(bridge),在bridge上初始化工作参数,例如,配置桥与VLAN标识的对应关系,每个VLAN标识对应的一个bridge,bridge用于连接交换机。例如,CPE需要向第一VLAN发送报文时,通过与VLAN的标识对应的bridge将报文发送到交换机上,由交换机转发给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
步骤1105,在CPE连接到5G切片1后,CPE的路由管理模块从5G切片1获取IPv6前缀1。
步骤1106,CPE的RA通告模块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5G切片1对应的VLAN1。
步骤1107,CPE的RA通告模块向VLAN1所标识的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A报文,第一RA报文包括IPv6前缀1。
具体的,在步骤1107中,可以是CPE的RA通告模块定期组播第一RA报文,或者,在步骤1107之前,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向CPE发送第一RS报文,CPE的RA通告模块接收到第一RS报文,向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A报文。
步骤1108,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基于IPv6前缀1和本地地址,生成IPv6地址1。
步骤1109,在CPE连接到5G切片2后,CPE的路由管理模块从5G切片2获取IPv6前缀2。
步骤1110,CPE的RA通告模块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5G切片2对应的VLAN2。
步骤1111,CPE的RA通告模块向VLAN2所标识的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A报文,第二RA报文包括IPv6前缀2。
具体的,在步骤1111中,可以是CPE的RA通告模块定期组播第二RA报文,或者,在步骤1111之前,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向CPE发送第二RS报文,CPE的RA通告模块接收到第二RS报文,向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A报文。
步骤1112,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基于IPv6前缀2和本地地址,生成IPv6地址2。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交换机上不同的VLAN接口后,可以由RA通告模块根据各个VLAN接口所属的VLAN ID广播与其关联的IPv6前缀,可以实现不同VLAN下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的IPv6前缀不同,不同的VLAN下的终端设备使用与接收到的IPv6前缀对应的IPv6地址,发送业务请求。
步骤1113,CPE的路由管理模块基于IPv6前缀,建立路由策略。
CPE的路由管理模块根据不同的IPv6前缀,配置不同的基于源IP的策略路由,从而实现不同的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业务请求对应不同的IPv6上行通路(即网络切片)。
步骤1114,广播域1的终端设备向CPE发送数据业务请求1,数据业务请求1包括IPv6地址1。
步骤1115,CPE的路由管理模块基于策略路由和IPv6地址1,确定与IPv6地址1中的IPv6前缀1所对应的5G切片1。
步骤1116,CPE的路由管理模块向5G切片1发送数据业务请求1。
步骤1117,广播域2的终端设备向CPE发送数据业务请求2,数据业务请求2包括IPv6地址2。
步骤1118,CPE的路由管理模块基于策略路由和IPv6地址2,确定与IPv6地址2中的IPv6前缀2所对应的5G切片2。
步骤1119,CPE的路由管理模块向5G切片2发送数据业务请求2。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05-步骤1108与步骤1109-步骤1112不分先后顺序,可以步骤1105-步骤1108在步骤1109-步骤1112之前,也可以步骤1109-步骤1112在步骤1105-步骤1108之前。步骤1114-步骤1116与步骤1117-步骤1119不分先后顺序,可以步骤1114-步骤1116在步骤1117-步骤1119之前,也可以步骤1117-步骤1119在步骤1114-步骤1116之前。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基于以上实施例,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的又一个具体的示例。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以路由设备为CPE,CPE划分两个VLAN区域为例,以5G网络包括两个网络切片为例,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交换机配置两个不同的VLAN区域,VLAN ID分别为VLAN 100和VLAN200。其中,VLAN 100的接口下接入IP电话,VLAN 200的接口下接入笔记本。
步骤1202,CPE设置两个5G IPv6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通过APN拨号并入网,这两个IPv6 APN分别代表低时延和高带宽的无线网络。
步骤1203,配置PC向CPE发送配置报文,配置报文包括VLAN100与internet切片的对应关系,以及VLAN 200与iptv切片的对应关系。
步骤1204,CPE配置VLAN100与internet切片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VLAN 200与iptv切片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配置对应关系之后,CPE内部完成VLAN网络划分,以用于接入支持VLAN的交换机设备。
步骤1205,网络向CPE发送IPv6前缀1和IPv6前缀2。
其中,IPv6前缀1和IPv6前缀2为不同的网络切片下发的,例如,IPv6前缀1为iptv切片下发的,IPv6前缀2为internet切片。
步骤1206,交换机接入CPE,例如,交换机与CPE通过网线连接。
步骤1207,CPE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IPv6前缀1用于分配给VLAN200,以及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和iptv切片,确定IPv6前缀2用于分配给VLAN 100。
步骤1208,CPE向VLAN 200广播IPv6前缀1。相应的,交换机的VLAN 200接收到IPv6前缀1。
步骤1209,交换机向VLAN 200广播IPv6前缀1,相应的,交换机VLAN 200内的笔记本接收到IPv6前缀1。
上述步骤120和步骤1209中,由于CPE已经支持VLAN,具备VLAN隔离功能CPE给不同的VLAN区域广播VLAN标识对应的IPv6前缀,会把不同的IPv6前缀分发到交换机不同的VLAN区域,交换机不同的VLAN区域内,把各自VLAN区域对应的IPv6前缀透传给各自VLAN区域下面的终端设备。
步骤1210,笔记本根据IPv6前缀1和笔记本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1。
步骤1211,CPE向VLAN 100广播IPv6前缀2。相应的,交换机的VLAN 100接收到IPv6前缀2。
步骤1212,交换机向VLAN 100广播IPv6前缀2,相应的,交换机VLAN 100内的IP电话接收到IPv6前缀2。
步骤1213,IP电话根据IPv6前缀2和笔记本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2。
在交换机的各个VLAN区域下的终端设备根据生成的IPv6地址,可以发起IPv6数据业务,这些IPv6数据流,因携带的IPv6前缀不同,经过CPE路由规则后,分发到不同的网络切片,具体过程参见步骤1214至步骤1216。
步骤1214,CPE根据不同的IPv6前缀建立路由策略,例如,路由策略包括:IPv6前缀1对应的数据业务路由到iptv切片,以及IPv6前缀2对应的数据业务路由到internet切片。
步骤1215,笔记本向CPE发送数据业务1,数据业务1经过CPE路由至iptv切片。
步骤1216,IP电话向CPE发送数据业务2,数据业务2经过CPE路由至internet切片。
上述示例中,一方面,在CPE设备上设置不同的网络切片的标识与VLAN标识对应,能够使得IPv6前缀只分配给指定VLAN ID下的终端设备,可以有效解决IPv6的无状态地址分配方式中的前缀覆盖问题,而且可以合理分配IPv6前缀。另一方面,CPE建立IPv6策略路由,不同的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流路由到不同的IPv6网络,有助于数据流充分分流。
以上示例中以两个网络切片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有更多的网络切片,例如,5G网络包括低时延的网络切片、高带宽的网络切片、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等,不同的网络切片与不同的VLAN ID对应,例如,游戏用户使用低时延的网络切片,普通用户使用多连接的网络切片,文件下载服务使用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等,从而可以充分使用5G网络切片。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示例性的,参阅图13所示,路由设备13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具体的,路由设备1300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时,具体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1301,用于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
处理模块1302,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VLAN的标识对应;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向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路由通告报文,第一路由通告报文包括第一IPv6前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之前,处理模块13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切片与所述第二VLAN相对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业务请求,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IPv6地址,第一IPv6地址由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IPv6前缀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地址确定;处理模块1302,还用于:根据路由策略和第一IPv6地址,确定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一网络切片;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向第一网络切片发送第一数据业务请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路由策略为根据IPV6前缀与网络切片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网络切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13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配置报文,配置报文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1302,还用于:根据第一报文,存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对应关系为根据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语音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低时延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媒体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若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数据类业务,则第一VLAN的标识与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路由设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示例性的,参阅图14所示,该路由设备14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1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2。可选的,路由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其中,所述存储器1103可以设置于路由设备11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路由设备1100外部。通信接口1101可以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处理器1102可以控制通信接口1101接收和发送数据或消息。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路由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路由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可选地,该路由设备1000还包括输入设备1404、输出设备1405和总线1406。其中,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输入设备1404、输出设备1405通过总线1406相互连接。存储器1402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被执行时,该处理器14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02执行的操作,通信接口1403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301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设备1300或14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S601至S603或者步骤S1101至步骤S1119或者步骤S1201至步骤S1116中的路由设备,并且路由设备1300或路由设备14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图11至图12中所示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涉及的路由设备、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和至少两个网络切片。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使得所述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由设备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
所述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与所述第一VLAN相对应;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路由通告报文,第一路由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IPv6前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切片与所述第二VLAN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业务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IPv6前缀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地址确定;
所述路由设备根据路由策略和所述第一IPv6地址,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一网络切片;
所述路由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切片发送第一数据业务请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路由设备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根据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语音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低时延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
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媒体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
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数据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
7.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收发模块,用于从第一网络切片获取第一IPv6前缀;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确定第一VLAN的标识,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指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路由通告报文,第一路由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IPv6前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从对应关系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集合中还包括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二网络切片与所述第二VLAN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业务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IPv6前缀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本地地址确定;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路由策略和所述第一IPv6地址,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业务请求对应的第一网络切片;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切片发送第一数据业务请求。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配置报文,所述配置报文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报文,存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根据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切片的标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语音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低时延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
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媒体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高带宽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或者,
若所述第一VLAN下的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为数据类业务,则所述第一VLAN的标识与多连接的网络切片的标识对应。
13.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
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31918.XA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Active CN114928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918.XA CN114928590B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PCT/CN2021/137850 WO2022160982A1 (zh) 2021-01-30 2021-12-14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918.XA CN114928590B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590A true CN114928590A (zh) 2022-08-19
CN114928590B CN114928590B (zh) 2023-11-10

Family

ID=82654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1918.XA Active CN114928590B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590B (zh)
WO (1) WO2022160982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8545A1 (zh) * 2008-09-09 2010-03-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静态路由生成方法、终端路由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598602A (zh) * 2009-11-04 2012-07-18 思科技术公司 管理路由器通告消息以支持无线移动客户端设备的漫游
WO2018036349A1 (zh) * 2016-08-26 2018-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18119592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53576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55542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200288384A1 (en) * 2017-09-22 2020-09-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network slice
WO2020224582A1 (zh) * 2019-05-07 2020-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73027B1 (en) * 2016-06-15 2021-09-22 Apple Inc. Services provisioning for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10719185B (zh) * 2018-07-13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8545A1 (zh) * 2008-09-09 2010-03-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静态路由生成方法、终端路由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598602A (zh) * 2009-11-04 2012-07-18 思科技术公司 管理路由器通告消息以支持无线移动客户端设备的漫游
WO2018036349A1 (zh) * 2016-08-26 2018-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络切片选择方法和装置
WO2018119592A1 (zh) * 2016-12-26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00288384A1 (en) * 2017-09-22 2020-09-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network slice
CN11053576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55542A (zh) * 2018-08-20 2020-02-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20224582A1 (zh) * 2019-05-07 2020-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0982A1 (zh) 2022-08-04
CN114928590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9055B2 (en) Device abstraction in autonomou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213934B2 (en) Automatic selection of a home agent
US913147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with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12584393B (zh) 一种基站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98429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地址分配方法
US20110142017A1 (en) Differentiated QoS for Wi-Fi clients connected to a cable/DSL network
US20230136258A1 (en) Wireless Extension of Broadband Access
KR20120113713A (ko) 광대역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실현 방법
CN112398959B (zh) Rlc信道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794609A (zh) 一种家庭网关及其转发业务的方法
WO2021174943A1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929851B2 (en) Gateway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9008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o share network resources, an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network resources
JP7426513B2 (ja) 室内ユニットと室外ユニットの間のマルチpdn実装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20230319147A1 (e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to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5123947A1 (zh) 局域网信息的下发方法及装置
US20220116305A1 (en) Message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928590B (zh)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US6901508B2 (en) Method for expanding address for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n Internet edge router
WO2011026355A1 (zh) 节点接入家乡代理的方法、家乡代理集群系统及业务路由器
US11811728B1 (en)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BNG) a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US20240146688A1 (en)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bng) a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US11729280B2 (en) Zero day zero touch providing of services with policy control
WO2024037198A1 (zh) 一种家庭网络的路由方法、接入设备及介质
US20230171226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ode implementing said configur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